| |
|
|
|
男生保送北大物理“卓越计划”,来考了唯一一门语文!“挑战我最弱的语文” |
发布时间:2024-06-07 21:35 面对挫折 竞赛高考双重压力下的自我调节 一说起学霸,很多人好奇,他们的成长之路是怎样的。 毫无疑问,想要成为一个学霸,天赋必不可少。何仁熙也不例外,幼儿园中班时,他就能自己领悟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初中时,通过B站自学,就能掌握微积分数理基础;甚至连做饭,都能自学摸索,很快掌握…… 然而,想要一直优秀,光靠天赋远远不够。 何仁熙的升学路径,可能和很多同龄的尖子生不太一样。他通过家门口的公办初中升入杭二中。那时候社会上流传一个片面观点:公办学生哪怕进入重高,也没有竞争力。 何仁熙用实际行动证明传言的荒谬。刚入学便考入竞赛班,高中三年一步步完成设定目标。 不过,哪怕是具有天赋又勤奋努力的学霸,一帆风顺也是少数。 刚进入杭二中时,何仁熙倍感压力,硬着头皮给自己定下全校400名的目标,没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试,就考到了全校80名,到期末已经进步到前40名。 当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却遭遇了家庭变故,成绩一下子掉到全校200多名。一直想在物理竞赛上拿名次的他,也因为出现小失误,错失清北保送名额。在竞赛停课大半年后,他面临准备北大“卓越计划”和高考首考的双重压力。 留给何仁熙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那段时间,寝室晚上10点关门,他总在教室自习到9点55分,拎起书包跑回寝室;每天他都给自己列计划、定任务,一点点查漏补缺。 “压力肯定是有的,一直做题目也不现实,放松心情的办法,就是看书。”何仁熙列举自己喜欢的名著,《我与地坛》《夜晚的潜水艇》……有些是图书馆看到感兴趣借阅,有些是英语阅读题里提及。 “压榨每一分钟,把时间用到极致,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每天只跟自己比。”相信自己的天赋,肯定自己的努力,何仁熙靠着稳定、乐观的内核,在每一次考试中进步60多名,最后高考首考中,他进步到全校前列,取得430分的成绩,而几乎差不多时间,他也收到入选北大“卓越计划”的喜讯。 取得这样的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二中优秀的环境。 在何同学眼里,二中的竞赛团队,就算自己没有一点基础,也会被教练公平地照顾关怀,也能在无数优秀前辈的引领熏陶下取得成功。 “我们有同学组成的命题组,在每一次考试中互相分享,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我们更有优秀的老师,提供优质资料,言传身授,失落时给予前进的动力。”高中三年,何同学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定的目标,更充足的底气,“有些时候可能对自己丧失自信,但我知道可以永远相信二中。” ![]() 杭二中滨江校区妈妈助考团 |
https://news.hangzhou.com.cn/shxw/content/2024-06/07/content_8741537_3.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