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斯洛伐克汉德洛瓦的一场突发事件打破了日常的宁静。内阁会议结束后,总理菲佐在与民众见面时,突遭一名男子近距离枪击,该男子先是伪装友好,随后突然发难。菲佐身受重伤,多处中弹,幸好保镖迅速反应,将其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手术,官方透露菲佐幸存的可能性较大,尽管他仍处于昏迷状态。

令人震惊的是,行凶者竟是一个71岁、头发斑白的老诗人,而非人们通常预想的激进分子。这位老诗人是斯洛伐克作家协会的一员,据其被捕后的自述,他因不满菲佐的政策和国家的走向,采取了极端手段。这一行为让人联想到几年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公开场合遭遇的刺杀,两者都是突如其来的暴力行为,但菲佐案似乎蕴含更深层次的政治意图。

此次事件释放出两个令人担忧的信号。首先,它暴露了欧洲政治分歧正日益激化并转向暴力。菲佐作为资深左翼政治家,其政策立场,特别是对俄罗斯的友好态度,与欧洲主流意见相左,这可能加剧了国内及国际上的分裂。一位老年诗人的极端行为,更是凸显了社会情绪的极端化,连传统上被视为温和的知识分子群体也未能幸免。
 其次,这一暗杀行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加剧不稳定因素。社交媒体上的部分声音甚至将其与历史上的重大冲突相提并论,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说法过于夸张,但它反映了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欧洲各国领导人一致谴责此暴力行为,显示出对此类事件可能蔓延的警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态尤其引人深思,他强调必须阻止暴力成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