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中国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举迅速引发全球稀土市场的剧烈波动。根据《日经亚洲》报道,自中国实施出口限制以来,稀土金属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截至5月1日,欧洲市场氧化镝的价格已较4月初上涨两倍,达到每公斤850美元(约合6180.6元人民币),而铽的价格从965美元/公斤飙升至3000美元/公斤(约合21814.1元人民币),累计涨幅超过210%。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关键战略资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占全球供应量的90%以上,其出口政策对全球稀土市场具有决定性影响。此次出口限制不仅导致海外稀土供应短缺,还进一步推高了稀土价格。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海外稀土价格可能高于国内,但中期价格有望趋于稳定,整体中枢价格将呈上移趋势。 在国际市场中,稀土价格的暴涨对下游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电动汽车和永磁电机的生产成本显著增加,这可能迫使相关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策略。瑞穗银行分析师佐藤隆宏表示:“很难用其他国家生产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稀土,长期供应短缺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等行业的生产。”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教授冈部彻也指出:“稀土价格的持续上涨可能对电动汽车行业造成重大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稀土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部分加工后的稀土产品不在出口管制范围内,国内稀土深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得以拓展。这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推动了国内稀土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下游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将为稀土市场带来新增需求,预计未来稀土价格中枢将继续上移。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稀土价格的波动往往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因稀土出口配额大幅缩减而引发价格暴涨;2020年,中国再次通过调整出口政策推动稀土价格中枢上行。此次出口限制再次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的定价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稀土行业实现营收7.28亿元,同比增长141.32%,净利润达7261.8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尽管短期内稀土价格的暴涨可能引发市场担忧,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稀土行业的全球优势地位难以撼动。中国拥有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从矿产开采到深加工再到终端应用,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业布局。此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稀土产品的附加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中国稀土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随着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稀土价格中枢有望稳步上行。”。 此次中国稀土出口限制不仅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稀土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在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下,稀土价格中枢有望继续上移,而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责编:东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