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历史 -> 《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 正文阅读 |
[历史]《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第28页] |
作者:卢镜岚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河北雄县)、霸州(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也为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 宋辽双方每年互派使者通好:贺生辰、贺正旦以及吊祭,辽国称呼宋朝为“南朝”,而宋朝则心照不宣地称呼辽国为“北朝”。 |
四十三章——王钦若为人 澶渊之役后,宋真宗很器重寇准,寇准一时风光无两,朝中官员也纷纷巴结寇准。 这让王钦若十分嫉妒,又想起寇准曾经让自己去前线打战的事情就气愤不已,于是有一天向宋真宗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社稷有功吗?” 宋真宗说:“是的。” 王钦若又:“澶渊一役,陛下不引以为耻,而称寇准有功于社稷,这是为何?” 宋真宗听了很奇怪,问他:“卿何出此言?” |
王钦若就说:“兵临城下而应盟约,《春秋》引以为耻,澶渊的事,以天子的万乘之尊来订立城下盟约,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吗?” 宋真宗听了怏怏不乐。 王钦若接着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博的人在快要输光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押上,叫做‘孤注’,寇准让陛下做孤注根本就不顾及陛下的安危。” 宋真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对寇准愈发疏远,渐渐的,寇准就被排挤出朝廷。这也是成语“孤注一掷”的由来。 |
王钦若为人阴险多诈,经常让别人不知不觉受其害。他与王旦同任宰相时,翰林学士李宗谔很有名气。王旦很欣赏李宗谔,就想引荐宗谔为参知政事,王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当即就跟王旦表示这个决策非常好。 李宗谔家贫,他初为官时的俸禄都不够让他办婚礼,王旦就借了一千多贯钱给他。这个事王钦若是知道的。 按规定,参知政事在任职谢恩当日,官家会赐近三千贯钱。王钦若就向宋真宗密奏:“李宗谔还不起欠王旦的钱,王旦就想引荐他为参知政事,这样李宗谔就可以拿赏赐的钱还给王旦了,王旦并不是真的为国择贤。” 结果第二天上朝后,王旦向宋真宗举荐李宗谔,宋真宗没有答应。 |
王钦若降为副宰相兼任刑部侍郞、资政殿学士后,宋真宗命他与杨亿等人主修《册府元龟》一书。该书专录上古至五代君臣事迹;所录以正史为主,兼及经、子、集。全书正文一千卷,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 《册府元龟》从景德二年(1005年)开始修纂,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完成,前后共八年。在修纂过程中,因每修辑一部分要向宋真宗汇报,如得到宋真宗的褒奖称赞,王钦若会将自己的名字列在第一邀功请赏;如果出了问题,受到宋真宗的问责,王钦若就叮嘱书吏说是杨亿等人干的。 这样的王钦若肯定是让人讨厌了,杨亿与他的同事们就在办公室编了一场戏捉弄王钦若。剧情很像小孩子过家家:一人扮王钦若死,另一人扮作王钦若的母亲,扑在“王钦若”的身上嚎啕大哭。王钦若知道后气得抓狂。 |
不过王钦若也有做好事的时候,他中进士后任亳州判官、监会亭仓时,有一年下了很久的雨,粮食不容易晒干,会亭仓的仓司以百姓送来的粮食不干为由拒绝收纳。好些人大老远跑来送粮食税,而且等候收粮时间太长,盘缠早已用完。 王钦若了解到这个情况,令仓司全部收下。为使这笔谷不致霉烂变质,在另放一处的同时,又令来要粮借粮的,都一律先支湿谷。宋真宗看了王钦若的奏疏大喜,说他有相才,将王钦若调任三司。 |
王钦若还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宋真宗自从听王钦若说关于孤注一掷的一番话后深以澶渊之盟为耻,常常闷闷不乐。王钦若猜度宋真宗厌兵,又好大喜功,因此故意进言说:“陛下用兵攻取幽、蓟,便可洗刷这一耻辱。” 宋真宗果然不愿意打战,就说:“河北的百姓刚刚免除兵革的祸患,朕怎能忍心这样做,再另想其他办法。” |
此话正中王钦若下怀,他说:“惟有封禅(音shàn,古代帝王祭天叫封,祭地叫禅)可以镇服四海。但自古封禅,都是得到稀世罕有的天降祥瑞才能举行。”接着王钦若又说:“当然,这天降祥瑞不是说有就有的;前代所谓的天降祥瑞,有些是人为搞出来的。只不过人主把它当真的崇奉起来,并昭示天下,这样就会同真的天降祥瑞一样了。陛下以为河图洛书真有这么回事吗?那不过是神道设教罢了!” |
宋真宗听了,心领神会,又担心地说:“王旦也许不会同意这么干吧?”因之前寇准已被排挤出朝,是王旦接替了寇准的相位,宋真宗担忧王旦不肯附从。 王钦若说:“我去向他暗示这是圣上的意思,估计不会不同意。” 果然,经过王钦若说项,王旦同意了。 但宋真宗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把王旦召来宴饮,喝得正高兴,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拿回去与妻儿老小共享!”王旦回家后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珠宝。 王旦明白了,从此不敢再有异议。 |
四十四章——圣相李沆 对于宋真宗要搞封禅这一套,宋真宗的前任宰相李沆就对此早已有了先见之明。李沆做宰相时,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西北正有战事,宰辅有时到天黑才吃饭。王旦叹息说:“我们这班人什么时候才能坐享太平,能够悠闲自得呢?” 李沆说:“将来四方宁静,国家未必没有大事发生。” 后来契丹与宋和亲,王旦问李沆的看法。李沆说:“好当然是好事,然而边疆的忧患停止后,恐怕圣上会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对此不以为然。 李沆又拿地方水旱盗贼之事上奏宋真宗,王旦认为这种小事不值得烦劳真宗处理。李沆说:“圣上年少,应当让官家知道四方的艰难。如果不这样的话,官家血气方刚,留恋声色犬马之事,那么动土木、兴甲兵、向宗祠求福这样的事就可能会发生了。我老了,已经等不到看见这些,你应该引导圣上尽量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 |
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契丹已经修和、西夏纳款归顺,便“东封西祀”、大造宫室,劳民损财。王旦亲眼看见王钦若、丁谓等人所作所为,想向宋真宗进谏却又已经与他们一起共事,想离去却又念及宋真宗对自己很好,这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叹息说:“李沆真是圣人。”时人因此称李沆为“圣相”。 |
李沆还有很好的声誉。有个年纪大约十岁的女孩,颇有姿色,为了还家里的债愿意卖身给李府做丫鬟做妾。李沆见了怜惜不已,对夫人说:“我们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训教妇德,等她将来长大到了适婚年龄就为她挑一个好夫婿。” 李夫人就遵照李沆的意思将女孩好生教养,等女孩长大后,帮她挑了一个好男儿,又备上丰厚的嫁妆。女孩夫妻二人都感念李沆的恩情,李沆病了,夫妻二人守在病榻前送汤喂药。后来李沆去世,女孩夫妻二人还为李沆守孝三年。 |
李沆初为宰相时,真宗派人观察李沆的家门口是不是有很多人前去道贺巴结,探子回报说:“其门前无车马,跟往常一样。”真宗叹道:“李沆是个可以做大官的人。” 李沆贵为宰相,房子依然很简陋,府中大厅只有一道门,颓垣败壁,一派萧条,但他全不在意。厅堂前的药圃栏杆坏了,李夫人吩咐仆人不要修葺,想试试会不会引起李沆的注意。 过了一个月,李沆竟然提都没提。夫人只好告诉他,李沆笑着说“这点小事也值得让我放在心上?” |
家人经常劝他把房子装修得豪华一点,李沆都置之不理,家人劝的次数多了,李沆才说:“我有厚禄,又经常有皇上给的赏赐,的确是有可以把房子建得很大很奢华的钱。但佛经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哪里能够圆满如意。今天建了新宅,也要一年才能建完,人生朝不保夕,又能住上多久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非得要住奢华的房屋呢?” 这样超脱的想法真是令人钦佩至极,放眼如今的社会,也难有几人能有李沆这样通透豁达。 |
寇准与后来陷害他的丁谓最开始的时候交情很好,寇准多次认为丁谓有才而向李沆推荐他,李沆始终不用丁谓。 寇准因此询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事,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吗?” 寇准说:“以丁谓的才能,相公一直能抑制他使他居于他人之下吗?” 李沆笑着说:“将来你后悔的时候,会想起我的话。” 寇准后来果然被丁谓所排挤。 |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历史 最新文章 |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
如何评价这个人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