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历史 -> 《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 -> 正文阅读

[历史]《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第9页]

作者:卢镜岚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粱河之战的失利后遗症颇多,这之后的25年里宋辽双方长期陷于战争的泥潭中。宋太宗贸然挑起的战争不但没有收复失地,反而使得这之后收复幽云十六州的难度加大,也使得日后宋朝谈和时陷入被动,经济也随之受到严重影响。
在幽州被围后,辽国加强了对幽州的防务,并主动发起对宋的攻击,以攻代守,使宋朝无法再对幽云地区发动新的攻击。
高梁河之战两个月后,辽景宗想起幽州曾被宋军围攻就恨得牙痒痒,于是决定报仇。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九月,辽景宗准备兵分两路攻宋,一路由韩匡嗣(韩德让的父亲)、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率领进攻镇州;另一路由南京统军使耶律善补率领。辽军进攻至满城,遇宋朝大军,史称“满城之战”。
 
二十七章——满城之战
当时刘廷翰已率军列阵于徐河(河北保定市满城区北),崔彦进率军北上黑芦堤(今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西南)后北转向西进,沿长城口(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西北)潜伏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
没过几天,李汉琼和崔翰也领兵抵达徐河,同时也带来宋太宗的命令,即按照宋太宗所授的八阵图列阵。
八阵图是战国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
 
然而实际上宋太宗并不善于用兵。宋太宗擅长的是玩弄权术和以文治国,他在任开封府尹十六年里培植了一大批亲信,在官场斗争中积累的是丰富的政治经验,而且宋太宗在宋太祖时的战争也多是留守京师,没有直接参与,因此并没有行军带兵的经验。
宋太宗对此也没有认识到,反而认为自己已经博览群书,就觉得“我书读得多,我不会骗你的”,总是将最高指挥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喜欢用从兵书上学来的阵图作战,要求军队作战时按照自己预设的阵图布防对敌。
宋太宗列下的阵图在作战时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形势,他所指挥的战争往往以失败告终,高粱河之战是他亲自督战指挥,结果是失败,后来他指挥的雍熙北伐更是败得一塌糊涂。
 
不过宋太宗在军事上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高梁河败后还知道在边境要地置将屯兵做好抵御辽军南犯的准备,任都钤辖刘廷翰为统一指挥官。
这个指挥官的设置实际上大有文章,宋太宗知道统一指挥权的重要性。宋朝从开国以来就对武将的防范心极重,他留下的各路屯军将领中,孟玄喆、崔彦进、李汉琼都是节度使,崔翰是殿前都虞侯,地位也与节度使基本相当;而刘廷翰是观察使,比节度使官低一级,军中威望也很一般。
给刘廷翰便宜行事的权力,宋太宗很放心。
 
还好,满城之战终归是宋军赢了,不过这胜仗跟宋太宗的阵图一点关系都没有。
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见辽军势盛,冒着违诏改阵之罪,力主集中兵力对敌,监军李继隆也附议,但刘廷翰不敢违抗诏命,崔翰见反对阵图的声音很多就做主折中了一下,改八阵为两阵。
由于上次高粱河战役宋军输得太过狼狈,辽军就有了轻敌之心,宋军利用辽军不可一世的心态,遣使赴辽军营中诈降。
 
辽国的耶律休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面对假装投降的宋军,他劝燕王韩匡嗣严阵以待,不可掉以轻心,但韩匡嗣没有听进去,放松了戒备。
宋军趁着辽军放松戒备发动突袭,几路部队因有统一指挥的部署,配置得当,崔彦进在北,崔翰、李汉琼在西南,刘廷翰在东形成三面夹击之势,辽军仓促应战,指挥失措,被宋军打得大败。
韩匡嗣引兵向西溃逃,又遭到早已等候多时的崔彦进伏击,死伤甚众,残部逃往遂城(河北保定一带)西。
宋军乘胜追击,又斩杀辽兵万余人,生擒将领三人,俘虏三万人,获战马千余匹,兵器军帐不计其数。
 
耶律休哥在大军溃退之际,无法发起反击也只得随着奔逃,一直退到遂州后站稳脚跟来整军抵抗宋军追击,宋军才罢休。
杨业当时为代州刺史兼三交口驻泊兵马部署,戍守雁门。辽西路军也屡次被杨业所率的部队所挫,前进不得,同时又闻知韩匡嗣大败,只得无奈收兵回家。
宋师大获全胜,宋太宗大喜,也不计较赵延进等人违抗诏令,封赏了有功战将,宋军自高梁河败后,士气复振。
 
辽景宗耶律贤吃了这次的败战,心有不甘,半年后又再举兵南下报仇。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西京大同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统兵十万人进攻雁门关。
辽军这次一路南下直奔雁门关是因为分析了上次战败原因的,上次主力大军进攻镇州结果遭到了惨败,人数甚少的西路军却只是小挫小败,于是辽军认为集中火力进攻兵力薄弱的雁门关倒会轻松些。
然而,呵呵……不好意思,雁门关的守将是杨业。
 
此时,杨业麾下仅有守军数千人,面临大敌来攻,他一边急遣信使请求节制西北边疆军事、正驻守太原的潘美发兵援助,一边率领一千余名骑兵西出雁门关,从小路包抄到辽军后方。
一千余兵力对阵十万人马,唯有出奇制胜才会有所收获。
杨业判断辽军的统帅必定在旌旗簇拥之处的中军,于是率军猛攻辽军中军。
辽军对于后方突然出现的宋军猝不及防,惊慌之下也搞不清楚对方有多少人马,军队很快就被冲散。杨业看到辽军旗簇拥之处有一人似是主帅,当即率众袭击。
在宋军的猛烈冲杀下,萧咄李左右卫兵都被冲散,萧咄李竟然就这样被宋军斩杀!
 
身为主帅的萧咄李一死,辽军顿时乱成了一盘散沙。恰逢此时潘美率援兵而至,辽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杨业继续追杀,又擒获辽军都指挥使李重海。
此战后,杨业升领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知代州事。自雁门之捷后,辽国军队远远望见杨业的军旗就跑了,避免与他正面冲突,时人称之为“杨无敌”。
 
一个归宋不到一年的降将,立功边关,扬威朝野,受到宋太宗的重用,却也招来了宋朝诸多旧将的妒忌。树大招风,从此,“主将戍边者多嫉之,或潜上谤书,斥言其短”。有人暗中向宋太宗写奏疏诬告杨业,宋太宗没有责怪杨业,而是将告状的奏章交给杨业。
表面上看似乎宋太宗是支持杨业的,但实际上会玩弄权术的宋太宗才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友好。宋太宗将告状的奏章给杨业,可以说是既给了个甜枣,也打了一棒子。
你看,有人告你的状,我是挺你的,我才不会理他们;另一方面也是敲打杨业,收敛点儿,我有很多你的黑料。
 
二十八章——李继捧献地
连吃两次败战让辽景宗意识到夺取河东“失地”(当初被周世宗夺回,现归宋朝管辖的瀛、鄚二州等地,也就是“关南十县”)并不容易,但他仍不死心,得知宋与交州(宋太平兴国五年六月,遣孙全兴、侯仁宝等伐越南)开战,就集合辽阳府、临湟府、大定府的军队,开赴南京析津府,准备趁机亲征南下。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辽景宗会集诸军南下亲征。然而宋太宗早于十月初就已经完成了加强边境的战略部署,关南地区、镇州、定州均派兵力增援,加强戒备。
 
十月底,辽军包围雄州。为援救雄州,宋将张师引兵出战,后被耶律休哥击败,张师战死,剩余的军队退入城中坚守。
宋援军高阵刚率兵到易水河南,耶律休哥就率骑兵渡河作战,宋援军战败南退。耶律休哥率兵追击至鄚州,关南守将崔彦进率部阻击,耶律休哥才率军北还。
宋军没有气馁,再次北上救援雄州,又被辽军击败。
 
辽景宗见虽然多次击败宋军,但仍未能攻占雄州,而宋军又一再来援。在战斗越来越艰险的情况下,再继续战斗下去很有可能会使自家军队损失殆尽,他权衡一番之后遂决定退兵。于十一月下旬下令大肆掠夺宋朝边境之后班师回京,南侵结束,史称瓦桥关之战。
这次战役,实际上是辽军胜多败少,不过,辽军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宋军虽胜少败多,损失还比辽军大,不过幸好雄州是守住了。因此,宋辽双方在史书记载上都各执一词说自己大败敌军是瓦桥关之战的胜利者。
 
宋太宗看辽朝退兵,就想再提收复幽云的事情,翰林学士李昉极力谏阻,只好作罢。既然不打幽州,那先做好防御工作。宋太宗下令通雄州至鄚州水路,筑大堤坝作为军事上的屏障,遏制辽国骑兵。第二年,又派人疏通关南水道,以巩固防线。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正月,辽景宗闻知宋廷在边境的河道、城池上大作文章,觉得很不爽,遂多次令数千骑辽兵对易州发起进攻,均被宋军击破。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四月,辽景宗再次南征,分三路攻宋。中路军于雁门被潘美、杨业击败,追到辽境内又破其三十六寨;东路军被崔彦进败于唐兴口,斩首两千余级;西路军攻府州,在新泽寨被折彦卿击败,擒获甚众。
辽军碰了一圈钉子,三路出师全部败还。
 
萧绰又名萧燕燕,即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相传萧绰与韩德让自幼有婚约,在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私下对韩德让说:“我曾许配给你,愿谐旧好。而当国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抛开传闻的真假不谈,但的确是在韩德让的建议下,萧太后对契丹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但将契丹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更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
在萧太后主政之前,契丹国内的汉人地位低下,被契丹人轻视,萧太后主政后,提高了汉人在契丹国的社会地位,同时重用大量汉人官员。《辽史·刑法志》记载,自萧太后改革之后,契丹国内政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萧太后的主政,也让契丹国势处于上升状态,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死后的三四年里,契丹人没有再大规模南下,宋朝本来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勤修内政并积极备战攻辽,但党项李继迁之乱导致宋朝失去了这个大好机会。
在公元980年,党项第八代领导人李继筠去世,可是儿子年岁太小不能继位,就由他的弟弟李继捧继位,宋朝廷也对李继捧进行了认可。
李氏宗族在党项地区从唐朝以来已经有两三百年的统治历史,可是李继捧的继位在党项民族的很多部落都没有得到支持,主要是因为李继捧的其他很多族人也都想做领导人,因此认为李继捧是“不当世袭”。
银州刺史李克远是李继捧的叔叔,他对于李继捧的继位非常不满,于是在银州起兵。李继捧事先得到了消息,做了准备打败了他的叔叔,并且把李克远杀了。
 
李继捧杀了一个叔叔,又有一个叔叔出来搞事情。绥州刺史李克文给宋太宗上了封奏疏说:“现在党项的内乱主要都是因为反对李继捧引起的。不如陛下让李继捧带着家眷进京,他离开了,内乱自然也就平息了。
于是宋太宗下令召李继捧进京,同时任命李克文代理夏州刺史。
李继捧接到进京的诏令,非常为难,去还是不去呢?不去,就是抗诏,去吧,也许从此再也别想回来了,这诏令里还说了自己走了以后是叔叔李克文接替自己夏州刺史的位置,回来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但这个时候接他进京的使者已经在等着他,继续在这里又没有办法让大家都服从他,最后李继捧思量再三,带着自己的家人进京了。
 
李继捧进京后,干脆就把党项四州八县献给了北宋朝廷。
宋太宗当初在派使者接李继捧入京的时候,同时还派去一个叫尹宪的官员带着重兵去夏州做知州。在党项内乱的时候,派北宋的官员,这意味着北宋开始插手党项这个割据政权的内部的事物。
李继捧把党项四州八县献给了宋朝廷,但他的献地并没有得到党项政权内部的支持。
 
有一个叫李继迁的人首先公开反对。李继捧和李继迁的高祖即爷爷的爷爷是亲兄弟,李继迁从小在党项地区就是个名人,在信息与交通都不发达的古代,李继迁是如何能在少年时便成为党项名人的呢?
史书记载,李继迁“生而有齿”,就是说李继迁一生下来就有牙齿,这也许是真的,确实有婴儿一生下来就有牙齿,这在现代医学上叫胎生齿,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不过也有可能是假的,因为李继迁的儿子后来称帝,也许是为了神化李继迁的形象才说他“生而有齿”。
 
李继迁在十一岁时有次带着随从们去打猎,路上遇见了一只大老虎,李继迁迅速爬上一棵树,并且用弓箭射中了老虎的眼睛,最后老虎倒地而亡。当时夏州的长官李克叡听说了此事之后非常欣赏自己这个骁勇的侄子,就任命李继迁为藩落使。
李继迁小小年纪就敢射虎,而且十一二岁就为官,使得他在党项地区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
 
二十九章——李继迁要搞事情
在李继迁二十岁的时候,李继捧把党项的统治权献给了北宋。李继捧献上党项的四州八县后,宋太宗就下令召李继捧五服以内的族人进京。李继迁不愿意,于是诈称乳母死,带着几十个家眷随从逃到了地斤泽(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李继迁逃到地斤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党项部落形成一个反宋联盟。党项民族是游牧民族,部落十分分散,而且当时很多部落都是观望的态度,一边是强大的北宋政府,一边是很有名气的李继迁,很多部落都是持中立的态度。
 
在缺乏与宋朝对抗的实力,又缺乏党项内部支持的情况下,李继迁这个时候打了一出好牌。
李继迁到了地斤泽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就把自己高祖拓跋思忠的画像挂了出来。史书记载党项人民看到了拓跋思忠的画像是“皆拜泣”。
拓跋思忠对于党项人民来说是个民族英雄,当初黄巢起义时,是拓跋思忠以牺牲为代价挡住了黄巢起义军进攻党项地区的脚步。李继迁挂出了自己高祖的这张画像,证明了自己血统高贵,是民族英雄的后人,同时也利用他高祖的威望,迅速获得了一部分部落的支持。
 
李继迁非常懂得利用自身优势,这个时候他才二十出头,正是翩翩少年郎,于是他每到一个强大的部落,就跟部落首领提出要联姻。虽然这个时候的李继迁并不风光,但是他的求婚无一例外全部都成功了,一部分是因为他的血统高贵,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少年成名。
党项人都知道他是个让人敬佩的勇士,他们也很清楚,李继迁的求婚并不是只娶自己女儿一个老婆,李继迁可能会有几个、甚至是十几个老婆,因为在当时,一夫多妻制在党项地区是得到认可的。
通过联姻,李继迁又迅速获得了一大批有实力的部落支持,这个时候李继迁实力渐盛,再遇到反对他的小部落,李继迁直接武力征服。
 
古代汉族人民以中原正统自居,非常瞧不起少数民族,所以当时汉族官员对党项人民的管理非常残暴,《宋史·王彦升传》上说:“羌人有犯法的,王彦升也不量刑,召集下属一起吃饭,直接砍下犯人的耳朵大嚼,用以下酒。犯人血流全身,吓得双腿发抖也不敢动,前后有几百人都遭到了这样的虐待。”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使党项人民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李继迁竖起民族自立的反旗引起了党项人民的共鸣,纷纷响应支持李继迁。就这样,在宋朝的西北,出现了一个反宋的小政权。
 
??
 
李继迁派人给宋太宗送了封信,表明如果宋太宗愿意把党项四州八县的统治权给他,继续让李氏世世代代统治党项,他就可以归顺大宋。
宋太宗肯定不会轻易答应,吃到嘴里的肉哪能随便吐出来,因此拒绝了李继迁的请求,李继迁于是准备起兵。
在接下来的两年的时间里,李继迁与北宋一共打了五场战,李继迁的战绩是一胜四负,而且在第五场战役中自己的老巢都被端了,牛羊被抢走一万多头,母亲妻子也被掳走了。
虽然屡战屡败,但李继迁仍然坚持着,终于,他等来了希望的曙光。
 
当时银州的部落首领拓跋遇主动找到李继迁,想跟李继迁联手拿下银州。拓跋遇反宋是因为他觉得银州的苛捐杂税太重,他主动向北宋朝廷提出要迁到内地,结果朝廷怕他有诈,不准他内迁。
宋太宗让李继迁迁到内地,李继迁不迁,于是反宋;拓跋遇要迁到内地,反而不让人家迁,拓跋遇于是反宋。
但是拓跋遇只是一个宗族的族长,并没有多少人马,所以他与宋军一较量,很快就败了,最后剩了几十个人跟着他逃到了山里。
拓跋遇觉得自己势单力薄,就找到了李继迁,表示银州城内有拓跋部的人,可以里应外合将银州拿下来。
 
李继迁很犹豫,他是吃了大亏的人,地斤泽的老窝被端了,这个噩梦导致他从此不敢在一个地方久待。他与亲信们商议了一番,最终还是一致认定要打银州。
李继迁的幕僚给他分析了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对手,是都巡检史曹光实,地斤泽之战李继迁的老窝之所以被端掉很大功劳是来自于曹光实。
曹光实在宋太祖朝平定蜀地之乱时就表现非常出色,是个擅长平叛的人。李继迁人马只有数千,不管是从作战能力还是军队数量上,李继迁都打不过曹光实。但是最后,银州还是被李继迁拿下了。
李继迁是怎么拿下银州的呢?
 
李继迁写了封信给曹光实,说:“……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李继迁信上可怜巴巴地卖惨,表明自己屡吃败战,已经到了无法存活的地步,您允许我向您投降吗?而且李继迁为了表示诚意,还说在银州城外某地投降,要以甥舅礼仪投降。
在中国古代,异性诸侯投降时的礼节就是甥舅礼仪。
这是一封投降信,确切地说,这是一封诈降信。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历史 最新文章
大号挫宋,指的是哪个朝代?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康熙撤藩是战略失误
现在有哪些城市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正在看这书,开始怀疑nc怎么撑到1945
东北的生存条件在古代还不如草原吗?
曾经的美国海军居然还不如北洋海军……
秦始皇不死,难道真的不?
如何评价莫言被大量网友评为“罕见”?
我发出来算侵权吗
如何评价这个人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8 10:14:55  更:2021-07-08 10:33:3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