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三国 -> 好久没黑了 -> 正文阅读 |
[三国]好久没黑了[第18页] |
作者:陈雪瑞 |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无语..... |
楼主真给力,为了黑羽估计把史书都翻的差不多了吧?真乃我等模范啊! |
路程,不要说水军依靠风力还有人力,就是扔一块木板顺流而下,十多天时间大也漂出汉水进入长江了。 关羽水军的行军速度怎么就比不上一块木板呢? 答案只有一个 关羽水军其实根本就不想走 关羽水军前往江陵,有两条进军路线。 一是先沿汉水东南方向行进至夏口,然后溯长江西上到达江陵,在汉水与长江中行驶的路程差不多都是1200多里,总计约2400多里。这一条路线今天仍然通行,路程也没有多少疑问,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自襄阳到江陵的水路。 有疑问的是第二条水路。据《宋书·州郡志》记载:江陵“去京都(今江苏南京)水三千三百八十”,夏口“去京都水二千一百”,襄阳“去京都水四千四百”。可以看出,南朝刘宋时期,襄阳至夏口的水路是2300里(4400里减去2100里),这差不多是汉水从襄阳至夏口水道(约1200里)的两倍。很明显,《宋书》记载的从襄阳至夏口的水路,必然不是一直在汉水中行驶。 这说明在南朝刘宋时期,从襄阳到江陵,除了沿汉水东南行至夏口然后取道长江这条水路之外,还至少有一条水路可以到达江陵(大约是从汉水取道夏水、杨水或涌水)。而这一条水路还是一条近路,只有一千余里(江陵至夏口水路为3380里减去2100等于1280里,则襄阳到江陵水路为2300里减去1280里等于1020里,或者4400里减去3380里等于1020里)。甚至有时候前往夏口也是先走这条水路到达江陵,然后顺长江东下。 论证第二条水路在三国时期是否存在,后来在什么时期消失,涉及古今地理的演变、云梦泽的消亡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实在过于复杂。我只在这里简单找出几条论据支撑一下。 论据一:西晋陆机《辩亡论》写道:“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邓塞即在襄阳附近。此外,王粲《英雄记》记载,曹操欲从襄阳浮汉水到长江,但由于“无船”,只好“作竹椑(筏子),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出大江,注浦口”。这两条记载,可以证明赤壁战前,曹操的大部队及投降的襄阳军队至少有一部分是走水路与江陵水军会师后开往赤壁的(确切说是乌林)。但江夏掌握在刘备和刘琦的手中,曹操军队走水路不可能经过夏口前去乌林会师(如果能通过夏口也不必在赤壁决战了),当然更不可能水军变空军飞过去,必然有另外的水路通往江陵一带的长江,与江陵水军会师后顺江东下。 论据二:日后刘备配合周瑜进攻曹仁镇守的江陵,提出了“从夏水入截(曹)仁后”(《三国志》注引《吴录》)的进军计划。证明水军可以从江陵附近的长江进入夏水,并可以沿夏水深入江陵北部。很有可能正是这一条夏水连通了汉水。 论据三:关羽日后从江陵、公安北攻襄阳、樊城,当时江夏掌握在东吴手中,史料中并没有关羽向东吴借道的记载(东吴答应不答应暂且不论)。但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军大显神威,水淹于禁七军,攻灭庞德等人。如果没有其他水路,关羽水军的大船难道是飞过去的? 由此可以证明,这第二条水路在三国时期乃至南朝刘宋时期,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还是一条近路,只有一千余里的路程。 刘备如果急于占据江陵,南撤时有两个选择:一是陆军分军一部分脱离军民联合队伍先走,二是派关羽水军走近路直下江陵。 但刘备既没有分军,也没有派遣关羽水军抢先占据江陵。否则,用十多天时间走一千余里水路,是绰绰有余的,当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关羽已经在江陵城里晒太阳了。 而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关羽水军还行驶在当阳附近的汉水中,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关羽根本没有急着前往江陵。在当阳附近接应刘备,不是巧合,而是事先安排。从一开始分军,关羽水军的任务就不是急于占据江陵,而主要是策应和掩护刘备陆军。 这是刘备撤退时部署的一手好棋。刘备清楚曹操的长处是陆军尤其是骑兵,水军就是曹操手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由关羽水军担任策应和掩护陆军的任务,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水陆两军同步前进,最终同时达到江陵。 因此,在当阳长坂遭遇虎豹骑的猛烈 |
回复:289楼 终于有个可以讨论问题的人了,前面某羽迷纯粹是来搞笑的…… 由汉水至江陵,在三国时期必然是从汉水转夏水过云梦入长江上江陵,如果是晋朝会多一条扬水至江陵北,扬水是楚庄时期修的,在三国时期应该已经淤塞,日后杜预兴修水利的时候,捎带着打通的。所以你所说《宋书》里的记载远比理论上要少,估计就是因为晋朝以后可以走扬水了。 至于关羽命令,是在江陵汇合。没有记载刘备让关羽照应陆路,而且由于水路远离陆路,关羽也很难照应的到,如果仅仅是接应刘备过河,在汉津口,即使关羽不在刘备也过得去,因为当时他已经没什么兵力了。再有就实际操作也很难控制在双方同步,毕竟关羽和刘备在襄阳就分开了,如果走了这么远还能同步就很神奇了。 至于关羽应该什么速度,我不需要知道,因为没有记载关羽是奉命在汉津等刘备。也没记载是双方同步,如果是同一速度,刘备会比关羽早到江陵,因为关羽要绕很远。 |
标记 |
回复:290楼 能否安全到达江夏,不成问题,因为刘琦已经帅万人和刘备汇合了,曹操追兵想在复制长坂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即使关羽不在刘备也能平安到江夏。至于汇合之前,曹操的追兵肯定追不上刘备,因为刘备之前被追上也是因为受百姓拖累,第二曹操是害怕刘备占据江陵,如果刘备不去江陵,以稳定荆州为第一重任的曹操是不会马不停蹄的去追刘备的。 |
无聊讨论速度和酱油 古代水路快还是陆路快? 刘备在逃命而先走的关羽是不是在去酱油了? 不知道所以讨论 关羽水军在樊城、襄阳一带,与刘备陆军分别后,沿汉水南下 刘备带领军队向南撤退 陆路距离最短,水路迂回曲折。但水军顺水行舟的速度,可达步兵的三四倍。步兵一天行走三四十里,水军一天可行驶一二百里 ,刘备带领的部队(旱陆)沿途百姓不断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队伍。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越来越缓慢,刘备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再加上十多万荆州人民,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史书记载“日行十余里”从襄阳到当阳长坂,共三百余里,刘备的军民混合队伍走了十多天,曹操的虎豹骑只走了一日一夜(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水路) 汉水从襄阳附近到当阳东部,水道基本是南下,大约五六百里。这么一段 刘备陆军以蜗牛速度走了十多天才到达当阳长坂,关羽水军也走了足足十多天方才走到当阳东边的汉水一带 这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为什么关羽水军在汉水中走得如此缓慢?关羽率领的水军,还承担了运输军需物资的任务。刘备在樊城驻军多年,囤积的军需物资不少,这次战略撤退,能带的家当自然都要带上。古时候陆路运输不便,依靠水路运输军需物资在情理之中。 关羽水军与曹魏名将乐进、徐晃、文聘、满宠等人交手发生的汉津之战、寻口之战、荆城之战,由于《三国志》的记载过于简略,难以确定具体的交战时间 那么 为什么后面水军都追上来了 还打上了 关羽是边等边掩护刘备还是在打酱油我确定关羽在打酱油 因为他主要的目的是把樊城的酱油 带到江夏去 |
看到那么多论语,让我最好笑得就是上次听羽迷说:刘备败走时,要不是关羽去请刘琦,当时有那个武将能请得动刘琦呢。 当时我就和那个羽迷说:关键是刘备的关系,刘备那个武将都可以请刘琦帮忙。 那羽迷回:刘备军中就只有关羽最有名气,要不是关羽去刘琦不可能给面子。 我听到完全无语!! 从那时候开始,我终于知道羽迷是多么的无知了! |
|
回复:291楼 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雪瑞姐,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是到了当阳,才叫关羽乘船去江陵的 |
回复:293楼 雪瑞姐,是你用传送门把刘琦的一万大军送达刘备身边啊??当时刘备是在当阳遇上鲁肃,谈了合作的事,再到汉津遇上关羽的船队,首先去的是济沔,在那里才遇上了刘琦的一万大军啊 |
回复:295楼 你应该是,刘备就在船上,刘琦要给刘备面子的 |
回复:297楼 当阳问题前面也已经说了,刘备不可能把船带在身边的。 |
回复:298楼 我也说了,在汇合之前曹操追兵是追不上刘备的,汇合之后刘备也就不怕追兵了。 我也没说是先与刘琦汇合再跟关羽汇合。 |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三国 最新文章 |
荆州交易的实质 |
我一直很好奇,说糜芳背叛 |
关羽在荆州八年干了什么 |
这张图可能就是最接近真相的荆州情势 |
关于关羽北伐,为什么总有人想不通? |
话说合肥之战张辽高光时刻,为啥封赏不是第 |
其实曹髦造反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
为何三国前期的人才凋零后,大部分的后代都 |
马岱北伐之谜 |
曹魏为什么不主攻蜀汉?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