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宋朝 -> 唐宋变革期学术史·经济篇 -> 正文阅读

[宋朝]唐宋变革期学术史·经济篇[第1页]

作者:光轮骑士大周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书名很多,可以当做书单来用。恩恩
常征江 曾育荣 葛金芳
小引:“唐宋变革期”的内涵和学界认识的轨迹
  在历史学人的视野中,重视变化,是史学研究的题中之意。惟有如此,才能够厘清制度的沿革、世态人心的迁转,进而从中追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律,最终体现史学的镜鉴功能。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强调在纵比与横比中发现历史的变化,以求做到“变中见异,异中见性”。[1]同样的见解也见于宋史专家蒙文通先生的《治学杂语》中,他说:“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2]这些主张,都是从贯通的角度强调长时段研究的重要性。这种学术研究的思路,摆脱了旧时代史学以王朝兴替为依归的窠臼,反映了近代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大进步。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假说”, 产生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史学研究方法和叙事(narrative)体例”对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整个社会学习西方所造就的“学术生态”的氛围之中,[3]同样体现了对历史变化与长时段研究的重视。这个假说的影响力日益深广,给今日中国的唐宋史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范式。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唐宋史学者注意从唐宋变革的角度研究历史的各个侧面,而关于“唐宋变革期”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台湾学者柳立言指出,所谓“变革”,不是说一般性的变化,而是指“转型之变”(Transformation Change)、“根本之变”;作为“根本或革命性的转变”的“唐宋变革期”,不是指整个唐宋两代,而是指中国从中古变为近世这个变革所经历的过渡期或转型期,始于8世纪的中唐,终于10世纪的宋初。[4]笔者深表赞同,引为同调。但是,柳氏对唐宋变革期的时段严格限定,却显得过于拘泥。内藤湖南“唐宋变革假说”的提出,对于启发和推动学界重视唐宋之际社会变化的研究是有积极作用的,可是,证成这一假说并非今日学者们的主要任务。我们更多的是要从这个假说中得到一种启发,以探究唐宋之际的变革为突破口,重视对种种变革的提炼总结和背景原因的分析,最终深化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演进轨迹和内在脉络的理解与把握。变革是引发性质改变的变化,自然不能将变革与一般的变化划等号;但是,变革之后的平稳时期的历史现象,未始不可以用来反映变革的内涵及其影响。因此,将整个宋代甚至南宋时期的少数史实纳入唐宋变革期的研究之中,既是文献不足征的无奈之举,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基于这个考虑,本文所涉成果就不限于对中唐至北宋初年这个时段,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反映这一领域的学界成就,而不论文章作者是否意识到了其间的转变。
 
一、环境与气候变迁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变迁必然会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在自然环境诸要素中,与唐宋之际经济格局变迁关系至为密切的三方面当是气候变迁、森林植被变迁和水系变迁。根据笔者目前的认识,公元10世纪因第二寒冷期的到来而导致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其时经济格局变迁的初始动因;而草场南移作为气候变迁的结果又持续挤压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板块,显然这是晚唐以降党项、契丹、女真等周边部族与天水一朝争夺生存空间的经济动因;在农业经济板块向东南方向收缩的同时,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战乱的压力,中原士民在晚唐五代和两宋之际扶老携幼、持续南移,导致劳动力分布和国家赋税重心移往长江下游地区;而江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除向湖海要田(圩田、涂田)之外,日益增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向工商业领域谋生,江南经济区于是不仅在量上(人口、耕地、赋役征取),而且在质上(商品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全面超越中原经济区,我国传统社会的区域经济格局于是显现出崭新的面貌。
  1.关于气候变迁 气候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特别是气温升降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对于人类经济行为的选择之影响尤为突出。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14]为研究历史时期气温变迁的较早成果。1972年,竺氏又在《考古学报》第1期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唐宋之际正处于物候时期由第三个温暖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向第三个寒冷期(公元1000年到1200年)转变的阶段,年平均气温持续下降,致使生物分布亦出现较大变化。张家诚等《我国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15]、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因》[16]等文,又做进一步申论。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17]认为,隋唐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位置较之现代北移1个多纬度;而宋代寒冷时期,亚热带北界位置较之现在则南移1个纬度以上。
也有部分学者从区域研究角度对竺氏观点作局部的修正和补充。张天麟《长江三角洲历史时期气候的初步研究》[18]认为,长江三角洲在公元500年至850年处于暖期,公元850年至1200年处于冷期。王开发等《根据孢粉组合推断上海西部三千年来的植被、气候变化》[19]认为上海西部在公元550年至1100年期间气温处于上升阶段。李一苏《江西唐代以来的冷暖振动》[20]认为,北宋初期的江西继唐代之后更加温暖。盛福尧《初探河南省历史时期的寒暖》[21]推断河南省在隋唐时期以暖为主,自9世纪起转寒;五代至宋初,暖情占优势,温度有所回升;11世纪寒情显著。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22]指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气候冷暖的总体特征与现代相近,后期气候明显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1个纬度。而在五代北宋之际至元中叶,包括黄淮海平原在内的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时间都有偏暖的迹象。陈家其《江苏近二千年来气候变化研究》[23]指出唐代中期以前很少有冷冬记载。何业恒《近五千年来华南气候冷暖的变迁》[24]认为,唐至北宋,华南气温较高,北宋末年气温逐渐降低。程遂营《唐宋开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25]认为,在公元1000年以前,北宋东京仍处于隋唐以来的第三个温暖期;但到了公元1000年以后,频繁的雪灾预示着寒冷气候的到来。
  总体说来,竺可桢关于唐宋之际气候变迁的论断,迄今仍为学界的主流观点,并为众多历史地理教科书所采纳,如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26],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上、下)》[27],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28],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29],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30]等。
 
 2.关于干湿状况 竺可桢《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前揭)根据对比中国历代旱灾和雨灾的统计资料,认为唐代旱灾相对较少。徐近之《黄淮平原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31]认为长江流域一般较黄河流域湿润,黄河中游旱多于涝。1977年,郑斯中等《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32]指出,自公元初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水灾相对减少而旱灾相对增加的趋势,公元1000年以前早期持续时间短,湿润期持续时间长,其后则恰恰相反。王乡、王松梅《近五千年我国中原气候在降水量方面的变化》[33]指出,公元630年到834年这200多年是中原地区近3000年来历时最长的多雨期。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下)》(前揭)认为,东部地区的干湿状况大致与气温对应,唐中期至北宋中叶为最长湿期,持续约240年(811年~1050年)。而且淮河以北地区旱多于涝,淮河以南地区则相反。刘俊文《唐代水灾史论》[34]根据唐代降水旱情的统计分析,认为气候特征以温湿为主。
3.关于森林植被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35]认为,唐宋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地区继续缩小,山地森林受到严重破坏,丘陵地区的森林也有变化。宋代的破坏更远较隋唐时期剧烈,所破坏的地区也更为广泛。林鸿荣《历史时期四川森林的变迁(续)》[36]指出,唐宋时期四川森林的变迁进入渐变时期,表现为盆地、丘陵的原始森林基本消失,偏远山区森林受到一定程度摧残,部分地区手工业的发展也使林区受到破坏。张靖涛《甘肃森林的历史变迁》[37]指出,唐宋时期森林采伐的规模很大,时为农耕区的黄土高原上的森林日益遭到严重破坏,陇南山地森林覆盖率仍然较高。李继华《山东森林的历史演变》[38]认为唐宋时期山东森林日益减少。朱士光《历史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植被变迁》[39]认为唐宋时期该地区森林未受明显破坏。植被方面,朱士光《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40]认为,黄土高原上植被的严重破坏是唐宋以来的事,其后果是助长或促进了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西部的三个沙漠的形成与发展。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41]和《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42]两文,认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北地区的森林植被的减少大多始于唐宋之际。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43]指出,唐宋以后,随本地区植被的锐减,湖泽陂塘逐渐淤成一片平陆,水旱灾害加重。邹逸麟(前揭书)认为,唐宋之际华北平原的次生草地和灌木丛渐为大片栽培植被替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太行山区森林至北宋已为童山,秦岭大巴山区森林仍然茂密。林鸿荣《隋唐五代森林述略》[44]指出,唐代北方森林面积进一步缩小,不少林区残败,生态后果远远高于南方。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程民生《宋代林业简论》[45]指出,宋代的天然林带主要分布于山区,如南方的四川、湖南、江东和两广、福建北部,北方则主要集中于秦岭山脉和京西路的部分地区以及太行山区。
4.关于水系和湖泊 唐宋之际东部平原水系变迁较大,而尤以黄河中下游水系和长江中下游水系变迁对经济格局影响至为明显。郑肇经《中国水利史》[46]较早涉足水系变迁问题。岑仲勉《黄河变迁史》[47]为探讨黄河变迁的最早专著。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48]认为,安史乱后,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黄河下游河患增多,五代以降,河患更是愈演愈烈。史念海《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河的方略》[49]指出,唐代后期黄河中下游河道泥沙大量增多。宋代淤泥更为严重,河道频繁改易。张含英《历代治河方略探讨》[50]介绍了黄河下游在北宋初至中叶前后的五次改道情况。周魁一《隋唐五代时期黄河的一些情况》[51]认为,唐末下游河道渐趋淤高,曾于河口段改道,五代时期53年内决溢19次,11世纪初又出现了悬河现象。邹逸麟(前揭)认为至唐末以前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此后黄河下游进入变迁紊乱时期。湖泊方面,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52]认为,从6世纪至10世纪,华北大平原上的湖沼虽有一部分消失或缩小,但整个湖沼的布局似无根本性的变化。北宋时期,由于主要河流频繁改道,华北大平原湖沼逐渐发生了较大的变迁,部分湖泊开始淤废。
关于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变迁,王育民、张步天、邹逸麟(前揭)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概述。他们认为,唐宋时代云梦泽已淤成平陆;下荆江统一河床形成,河床不断淤积,逐步深化为河曲,北宋河患始见频仍;洞庭湖进一步下沉,湖面向西部扩展;鄱阳湖因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迫近鄱阳县城。太湖平原湖泊广布,太湖水系中之太湖至北宋复归淤浅,泛滥时有发生,而吴淞江虽在入宋以后渐淤,但经北宋中叶整治,情形有所改观。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53]认为唐代是长江中游水患频率最低的历史时期。湖泊方面,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54]认为,唐宋时期洞庭湖仍处于沉降扩展之中。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55]指出,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大体奠定了鄱阳湖未来的范围和形态。
 
二,农牧业经济板块错动与经济重心南移
1.关于农牧业经济板块的错动 在自然环境诸要素中,气候变迁是影响我国北部农牧业经济板块发生错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家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初探》[56]认为,若其他条件不变,年均气温下降1℃,粮食单位产量即会较常年下降10%;年均降水量下降100毫米,粮食产量也会下降10%.程洪《新史学——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57]认为,若其他因素不变,某地区平均气温降低1℃,相当于将该地区向高纬度推进200到300公里;若年降水量减少100毫米,我国北方农业区则将向南退缩100到500公里.龚高法等《气候寒暖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8]认为,唐五代温暖湿润期农作物的生长期比现在长10天以上.翁经方等《中国历史上民族迁徙的气候背景》[59]认为,如果年平均气温下降2℃,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向南移纬度2°至4℃,反之亦然.倪根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60]认为,历史时期气候变冷变干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向南退缩,农业地区随之不断南退.
关于唐宋之际的农牧业分布,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61]指出,陇东,陕北和晋西北地区,从隋唐开始逐渐由牧区转变为农区,农牧区之间的界限则处在变动之中.赵永复《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62]认为,河西走廊自唐安史乱后至北宋,处于畜牧业生产占优势的历史时期.史念海《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63]指出,唐初牧马地原在陇右,鄂尔多斯高原也在唐初开始成为游牧区.河陇各地在吐蕃占领时,也均为牧场.唐后期马政渐趋废弛,原牧马区仍为半农半牧区.史念海《唐代河北道北部农牧地区的分布》[64]说,"燕山以南,在唐代已经都成为农耕地区,司马迁所规定的碣石龙门间的农牧地区分界线,这时应北移到燕山之上"."燕山北的桑干河中游和玄水,白狼河流域,就是当时的妫州和营州,仍当是半农半牧地区".韩茂莉《唐宋牧马业地理分布论析》[65]和《宋代农业地理》[66]指出,唐后期牧马区由前期的集中于陇右,关内,河东三道,转向河淮一带分散,而且牧马区域稳定程度渐差.入宋以来,河牧监内移,良田被占,河北路农耕地仅为该地区总土地面积的十分之四.河东路山区及泽,潞,辽等州军,农牧混杂.陕西路地处农耕区西界,西,北两面均为半农半牧区.程民生《宋代畜牧业略述》[67]指出,因失去北方及西北牧场,宋代畜牧业总量较唐代为小,但在其他地域畜牧业的发展却超过唐代.杜瑜《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农牧业发展研究》[68]认为,自唐宋时期开始,该地区由以往的半农半牧状态向农业地区转化.雍际春《宋代以前陇中黄土高原农牧业的分布及其变迁》[69]认为,中唐以后,陇中牧业衰退,农业也呈不平衡发展.唐代后期肇始的滥垦之风更使草原牧场加速退化.张泽咸认为,西域在吐蕃占领期间,畜牧业有显著振兴,农业亦未见衰落;归义军时代河西农业仍称发达.[70]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变迁及其对王朝盛衰的影响》[71]认为,唐代农牧业界线为农耕区与半农半牧区的界线,较汉代有所北移,东段北移到燕山山脉以上,西南端达至陇山之西,东北端伸向辽水下游.而半农半牧区的界线则由阴山山脉西达居延海,东达燕山山脉.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72]指出,宋辽夏金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由从外长城(即秦汉所建长城)退缩到内长城(即明代长城)一线,即从位于东北方向的碣石向西南蜿蜒伸到龙门一线.此线以西以北,大片农田化为牧地,除燕云一带的部分地区外,多以畜牧业为主.就是此线以东以南的农耕区中,草场牧监也为数不少.
 
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判断标准上,学界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多数学者是从人口分布入手,易曼晖《唐代的人口》[107]指出,天宝以后,北方南徙人口大抵集中于江南道.黄盛璋《唐代的户口与分布》[108]认为,安史乱后人口比重发生变化,黄河中下游让位于长江中下游,汴河两岸让位于汉江襄鄂等州,沿海港市户口猛增.林立平《唐后期的人口南迁及其影响》[109]认为,经过安史之乱的人口南迁,江南人口密度已居各道之冠,我国古代的人口分布重心也由此基本上从黄河流域转向了江南.胡焕庸《中国人口地理(上)》[110]指出,安史乱后,人口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远远超过北方.胡道修《开皇天宝之间人口的分布与变迁》[111]亦认为安史之乱是南北人口升降的主要转折点.费省《论唐代的人口分布》[112]认为,元和时期的淮河以南及江南地区为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113]指出,安史乱后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时发生,黄河中下游地区失去了传统的人口重心地位.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114]指出,安史乱后,长江流域民户日趋增多.宋史领域,胡道修《宋代人口的分布与变迁》[115]认为宋初人口分布的最大特点为北方人口的减少和南方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之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江淮一带,这是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116]指出,辽宋初期无疑是南北人口分布的一个转折点,此前北方人口占优,此后南方人口逐渐确立了绝对优势,并一直维持到明清时期.
后来渐涉农田水利,蚕丝纺织,自然生产力和城市分布等诸多方面.论者们普遍认为,南方水利事业在中唐以后的大规模兴修,是促使南方经济赶超北方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117]指出,在唐前期138兴修的163项水利建设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占全数三分之二.唐后期101项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以江南道为最多,竟占49项.因此安史乱后,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局面的初步形成期,至于其巩固与发展,则在10世纪以后的宋代.阐明同一主旨的成果极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李灿文《唐代水利事业与南北经济重心的转移》[118],黄耀能《隋唐时代农业水利事业经营的历史意义》[119],周魁一《中国古代的农田水利(续)》[120],杨荫楼《秦汉隋唐间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与经济区域重心的转移》[121],钮海燕《唐代水利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122],屈弓《关于唐代水利工程的统计》[123]等.
纺织业方面,孙运郅从丝织业角度考察,认为丝织业中心的南移完成于唐宋之交[124].黄世瑞《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125]认为我国蚕业中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末五代,完成于南宋.陶绪《论宋代私营丝织业的生产形态及地理分布》[126]认为宋代南方私营丝织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北方.邢铁《我国古代丝织业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127]认为,在两宋三百年间丝织业的生产重心尚未转移.邹逸麟亦指出,唐宋以后我国丝织业南盛北衰的局面逐渐形成.[128]
董咸明从自然生产力角度探讨,认为唐代北方自然灾害远较南方频繁,对经济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南方[129].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30]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自然环境的优劣互为逆转的结果.
林立平从城市分布角度加以阐述,认为唐宋之际的中国都城已由长安而洛阳而开封地向东迁徙,中国城市分布重心也从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淮及太湖区域,也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移到长江下游地区.[131]近有郑学檬(前揭)将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判断标准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它地区,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只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第三,新的经济中心取代了旧的经济中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中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三,土地制度和农村经济
1.关于土地占有关系 土地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因此,当土地占有关系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土地的使用方式由一种模式变更到另一种模式,从中可以真切地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唐宋之际,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带动了土地使用模式的变更,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20世纪30年代,张荫麟先生撰文《北宋的土地分配与社会骚动》[132]探讨了北宋时期的土地制度.李栋材《唐宋元明土地制度概略》[133]指出唐代开元以后,均田制已经荡然无存,两税法实施,土地公有制度不复存在,土地私有制从此滋长,成为我国经济史的一大阶段.说明我国学者开始注意到了唐宋时期土地制度的差异.
胡如雷先生较早地对唐宋之际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变革进行了阐述和理论分析.他的《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化》[134]认为,"北宋的建立并非一般的革代易姓,而是标志着历史时代的转折,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此文指出,宋代以前地主政权与地主之间的斗争,亦即国家与个人之间首先争夺的是劳动人手而不是首先争夺土地,这是因为当时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土地所有权还不十分巩固.及至唐宋之际,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土地所有权日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获得发展,封建政府也不得不将维持政权这一职能的落实从管制土地的使用转变为重视赋税的收取和均摊上,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导致赋税制度的转变.对于这一变革发生的时代,胡先生认为:"唐宋之际的历史变革阶段可以从公元八世纪中叶,即开元,天宝间均田制基本破坏算起,直到公元十世纪末叶,即北宋建立和王小波,李顺提出'均贫富'口号为止."
对于唐宋之际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赵俪生先生曾著文《试论两宋土地关系的特点》[135]指出"官田的私田化和官租的私租化"是两宋土地关系中重要的特点之一.他还在《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136]中更为全面地分析了宋代土地关系中三个主流现象,即:一是土地兼并,土地向大土地私有者集中.这种集中的特点是"贵者有势可以占田"的趋势到了宋代有明显的减弱,而"富者有赀可以买田"成为主流现象;二是宋朝政府在玩弄一面"广置营田",一面"鬻卖官田"的把戏,在土地所有权的快速流转中反复牟利,结果进一步助长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也给农业的生产秩序和农民的生活带来破坏;三是由于农民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也导致了两者的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特点,地主会把佃户看做是农业劳动的动力和自身发家致富的本源.赵先生从私有制由浅化到深化变动的总趋势这一理论认知的带动下敏锐地发现了唐宋之际的土地关系具有的新变革,不禁发出了深沉的慨叹:"中国封建社会到宋代,形象点说,像茫茫黑夜中好容易仿佛看到了一点微明,可是刚刚一闪,又被专制主义顽固力量重新拖到茫茫的黑夜中去了."
漆侠先生在其《宋代经济史(上册)》[137]中指出,就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阶段而言,唐和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是庄园农奴制阶段,而后者则是封建租佃制占主导地位阶段.这种变化所体现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差异的背后,反映了包括宋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空前提高,以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的较大幅度地增长等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因素,就是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在宋代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中,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继续衰落,而土地私有制特别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一方面是政府采取的自由垦荒,放任占有,自主买卖和维护土地所有权的"不抑兼并"政策对土地兼并的猛烈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也对土地买卖起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土地大多流向赀财丰厚且有权有势的"形势户"手中,地主土地所有制获得了迅猛发展,从而奠定了封建租佃经济的物质基础.在《唐宋之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及其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138]一文中,漆侠先生也对这种变革进行了概括说明.其实,唐宋之际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包含着诸多新因素的生成和旧制度的消亡,整个历程包含了均田制的瓦解,不抑兼并政策的出台,官田私田化政策的推行以及土地买卖合法化等多个环节,现依次介绍如下.
 
2.关于均田制的瓦解 一般认为均田制弛坏于中唐开元,天宝间,随着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的出台而正式消亡.陈登原《中国土地制度史》[139]认为,唐均田制中放宽土地买卖限制的政策所促成的豪强兼并和户籍不整,是均田制颓废的关键.陶希圣,鞠清远在《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中则认为国有土地减少,耕地不能增加和不守田令是主导因素.1943年,李剑农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140],指出"私人田庄的自始存在","口分田亦可买卖"为导致均田废弛之"两端".此后,论及均田制瓦解原因的还有:乌廷玉《关于唐代均田制度的几个问题》[141],胡如雷《唐代均田制研究》[142],唐长孺《均田制的产生与破坏》[143],金宝祥《北朝隋唐均田制研究》[144],郭庠林《试沦"均田之制"的缘起及其弛坏的根本原因》[145],赵俪生《均田制的破坏》[146],杨际平《均田制新探》[147],武建国《均田制研究》[148],唐任伍《论唐代的均田思想及均田制的瓦解》[149],以及日本学者池田温《中国古代买田买园契的一考察》[150],山根清志《唐均田制下的民田买卖》[151]等等.上述诸家大都认为土地兼并导致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壮大,土地不敷授田所需,以及战争冲击带来户籍的紊乱是均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葛金芳《论五朝均田制与土地私有化的潮流》[152]一文,试图从五朝均田制三百余年的演进趋势中去挖掘其瓦解的内在机制,指出均田制的长期维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国家对于人口的严密控制("农皆地著"),二是地权流转速度的相对迟缓("摧制兼并"),然而时至中唐,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加之安史乱后版籍漫患,丁口流离,两个条件均不复存在,均田制遂告终结.
3.关于"不抑兼并"和"田制不立" 自中唐均田制瓦解后,历史进入"不立田制"的时代,其标志就是"不抑兼并"成为其后各朝的"国策".张荫麟《北宋的土地分配与社会骚动》[153]较早切人土地买卖问题的研究.此后有杨志玖《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154],李景林《对北宋土地兼并情况的初步探索》[155],杨仪《北宋土地占有形态及其影响》[156]等文发表.梁太济《两宋的土地买卖》[157]指出,宋代"土地买卖盛行的事实表明,土地私有性质确实已经有了增强",与此同时官田的民田化也日益普遍.但李春圃《宋代佃农的抗租斗争》 [158]则将不抑兼并定性为反动政策.稍后,杨树森,穆洪益主编的《辽宋夏金元史》[159]认为不抑兼并政策使得尖锐的阶级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两宋,评价亦很低.
 
学界一般认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是当时货币使用活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宋代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和布帛成为主要商品,这就与战国秦汉时期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产品贸易大不相同,其基础是坚实的.另一方面,当时市场商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小农家庭和机户等为主的小商品生产者.高聪明《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238]指出宋代货币流通的特点,即货币不断向政府,商人与高利贷者一方集中并作为财富贮藏起来,造成货币的不断沉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转移,不同的钱币流通区等因素的影响,货币在各地区间的分布很不平衡;货币需要量和流通量表现出季节性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慢.高聪明《论宋代货币流通中的几个关系》[239]研究了宋代货币流通中的几个关系:其一,商业与生产的关系上,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的货币财富的分配有利于商人和政府,而不利于生产者,货币多停留在流通环节,生产资本缺乏;其二,城乡关系与货币流通上,城乡间货币流通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剥削性质,即政府,商人和地主对生产者的剥削;其三,政府财政与商品经济上,封建政府财政的货币化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财政货币化的程度最终决定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6.关于都市化进程 唐宋之际,不但大部分城市的商业职能得到强化,而且出现了许多职能单一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乡村地区的市镇和乡间草市也获得了大的发展.郭正忠先生《两宋城乡商品货币经济考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对宋代城市商业功能的发展做了细致的考辨.他认为,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各地都涌现过为数众多的小型工商业镇市,但是对于大城市而言,工商业的发展尚未足以改变整个城市的政治性质.他还在《唐宋时期城市类型与新型经济城市——镇市》[240]和《唐宋四类城市的规模,布局与管理》[241]等文章中对宋代新出现的工商业镇市进行了比较分析.宁欣《唐宋城市变革的几点思考——以唐宋都城为中心》[242]不仅关注唐宋之际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这一有形的变化,更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分析城市的无形变化,即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城市人口社会成分的变化,城市社会流动性增强和市场商品结构和消费结构与能力的变化等,并进一步指出唐宋之际城市的变化还体现在城市的吸纳力,弹性和辐射力的增强.林立平《唐宋之际城市租赁业初探》[243]也对唐宋变革中城市的变迁进行了对比分析.王涛《唐宋之际南方城市市场网络的形成与繁盛》[244]认为伴随着南方城市网络的形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唐宋之际南方城市市场形成了网络状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这一市场网络在与北方城市进行经济贸易的过程中,显示出了独特的地位,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发散地.南北城市间的经济运动也显现出了非均衡性的发展态势.
宋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大发展,也体现在散布在广大乡村的市镇和草市的繁荣上.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245]对宋代市镇的出现和草市的繁荣做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宋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租佃经济成为主导经济形态,赋役制度的变化和商业的持续繁荣,推动着镇的职能由军镇向市镇的转变,草市也得到大的发展.到宋仁宗朝,军镇向市镇的转化基本完成,正式纳入地方行政建制,开始了市镇发展史的新篇章.
7.关于城乡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商业职能的强化,还带动着城乡手工业的发展.胡小鹏《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宋元卷》[246]指出,宋代作为中国封建文明史的转折时期,随着都市的繁荣,新兴工商业城镇和草市的大量出现,使手工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大致说来,在生产方面,经营规模扩大,生产范围拓展,分工更加细密,产品产量,质量与生产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市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手工业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中分化出更多的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生产关系方面,虽然官府仍然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但从总体生产规模看,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越了官营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行会组织的发展,协调了内部关系并与官府形成互动,保障了生产者的身份,地位和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部分权益.
 
在两税的征收内容上,学者们众说纷纭.[日]玉井是博《唐代土地问题管见》[264]强调两税法是由唐前期资产税性质的地税和产税发展而来.持同样看法的我国学者有鞠清远《唐代两税法》[265],李剑农(前引书),张维华《对于两税法的考释》[266],王仲荦《唐代两税法研究》[267]等.日本有铃木俊《唐代产税与青苗钱的关系》 [268],《唐朝的夏税,秋税》(《加藤繁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集说》,富山房,1941年),韩国有金永济《唐宋时代的两税沿革》[269]等.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税仍指租庸调.岑仲勉《唐代两税法基础及其牵连的问题》(《历史研究》1951年5,6期)和[日]曾我部静雄《两税法与地税,户税无关论》[270],《两税法出现的由来》[271]即主此说,但应者寥寥.第三种观点认为两税单指户税,不包括地税.代表性成果有[日]小林高四郎《唐代两税法论考——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幕》[272],陈登原《中国田赋史》,金宝祥《唐代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273]和《论唐代的两税法》[274]等.而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275],张泽咸《论田亩税在唐五代两税法中的地位》[276]和沈世培《两税向田亩税的转变及其原因初探》[277]等持地亩税说.第四种认为两税是由多个税种合并而成.[日]吉田虎雄《关于唐两税法》[278],胡如雷《唐代两税法研究》[279],[日]船越泰次《唐代两税法中的斛斗征课和两税钱折籴问题》[280],丁柏传《谈对唐代两税法的再评价问题》 [281]为其代表.李锦绣参酌众说,认为"两税得名于夏秋两征","两税包括两税钱物和两税斛斗两部分,田亩税是两税的重要组成部分".[282]其说较为公允.
宋代两税,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283]认为是指"钱"与"谷粟",并以田亩为征收标准,故有"夏钱秋米"之说,实指"夏税秋苗".王曾瑜《宋朝的两税》[284]仍认为夏秋两征,夏税以征收丝帛,大小麦和钱为主,秋税则以粮食为主.各地税额不一;和籴,和买加重了乡村民户的负担;多数地区还残存着一定数量的人头税和各种附加税.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285]也认为宋代两税是向"有常产" 的"税户"征收的土地税,基本上承袭了后周之制.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286],《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287]根据相关文献对两税征收程序及相关规定作出解说,包括"均田"与"检田","两料"与"三限","支移"与"破分","倚阁"与"带纳", "揽纳"与"包税","预借"和"增借"等.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288]指出,宋代两税实行夏钱秋米制度的同时,还有不少增税办法.此外,汪圣铎《北宋两税税钱的折科》[289]认为当时社会还不具备赋税货币化的条件.张熙惟《宋代折变制探析》[290]则认为折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宋代海上交通范围扩大是其时交通网络之最大变化.开创性研究当属桑原骘藏《蒲寿庚考》[368]和《唐宋贸易港研究》[369],两书据伊本?胡尔达兹比《道程及郡国志》记载,指出交州,广州,泉州,扬州为唐宋四大贸易港,此外潮州,福州,温州,明州,松江亦为沿海贸易港,白寿彝(前揭)指出,隋唐宋时代的域外交通,较前为特别进展并历时最久的,是南海上的交通.乌廷玉(前揭文)认为,唐代从广州出发可至大食波斯及南洋诸国;对日本的商路则有两条,一为北路,即由登州出海;一为南路,从明州出发,两宋海外贸易路线经冯承钧(《诸蕃志校注》,中华出版社,1956年),苏继顷[370]和章巽[371]等诸多先生的持续努力,现已清楚有四条航线.东海起航线是从明,杭等州出发东渡高丽,日本;南海起航线是从广,泉等州出发,有三条,一是经三佛齐(今苏门答腊)转航阇婆(今爪哇),渤泥(今加里曼丹),麻逸(今菲律宾群岛)等地.二是经兰无里(今印尼亚齐)再横渡印度洋去阿拉伯半岛上的大食诸国,三是从兰无里出发横渡细兰海到故临(今印度奎隆),在此换乘小船,沿近海西北向驶入波斯港,亚丁湾.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沿海港口被发掘出来.陈高华,吴泰《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372]指出,宋代东海航路中有登州,密州,明州,杭州,华亭,温州等港;南海航路中的广州,雷州,徐闻,琼州等港;介于东海和南海航路间的有泉州,福州,漳州等港.章巽(前揭)指出,北宋时期,长江口以北的通,楚,海诸州,以及长江口以南的越,台,福,漳,潮,雷,琼诸州,也都是通航的海港.沿渤海湾的登州,莱州,沧州,平州,都里镇诸地,亦有海舶往来.关履权《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373]认为,广州是唐代最为繁荣的贸易港,宋代与之通商的海外国家较唐代为多,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唐代.蒋致洁《唐宋之际丝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消长变化》[374]认为,自唐宋以降,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陆路(丝路贸易)地位日趋下降,海路贸易逐渐占据优势,基本上处于主导,支配地位.陆韧《宋代广西海外贸易兴起初探》[375]认为,宋代广西海港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一跃成为西南地区贸易重地和出海门户.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376]认为,宋代贸易港较唐代有明显增长,北自京东路,南至海南岛,港口以十数,形成多层次结构,大致可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而言自成体系的区域.
 
3.西川经济区 该区大致指唐代的剑南道,北宋的成都府和梓州,利州,夔州这四路.关于唐宋时期四川经济的发展,先后有两部专著予以讨论,贾大泉《宋代四川经济述论》[407]认为,自10世纪后期至北宋中叶,本地经济发展迅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408]指出中唐以后四川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之一.贾大泉《宋代四川的纺织业》,《宋代农村商品生产》,《宋代四川城市经济的发展》[409]认为,宋代本地的纺织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长足发展,农村地区的商品化生产的专业分工现象极为普遍,在蚕桑纺织业,茶叶种植业,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药材种植业,酿酒业,井盐业,水果生产方面均有体现,从而促进了本地区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城市经济的发展貌似繁荣,但在封建势力的干扰和战争的冲击下,很难持续.谢元鲁《宋代成都经济特点试探》[410],《论"扬一益二"》(前揭)认为,宋代成都的经济十分繁荣,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411]认为,川峡四路的农业生产发展很不平衡,川西成都平原是全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川东地区却仍然较为落后.林文勋《宋代四川与中原内地的贸易》[412]认为,时至宋代,四川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区域的经济中心区.
 
0.0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打酱油路过
 
收到,有时间将相关书籍都下来瞄两眼,哈哈。
 
学习了
 

 
好贴 已转
 
好帖,已收藏!!!!
 
= = 没续完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宋朝 最新文章
为何好像还有很多人认为宋朝很弱?
王安石何辜,百姓何辜。
金兀术被打的好惨
苏轼劝告王安石:宋仁宗时虽然十战九败,国库
唐宣宗学习唐太宗重用贤能打压小人,宋朝司
赵匡胤在b站已经成为和秦桧并列的人物了
大明南方的起义次数历代仅有
宋朝历代年号寓意
穿越到宋朝小说那些写的好
赵匡胤酗酒而死 烛影斧声就是纯属虚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7 19:05:41  更:2021-07-07 19:24:3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