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中华城市 -> 海棠依旧、香漂津城 -> 正文阅读

[中华城市]海棠依旧、香漂津城[第11页]

作者:新中国day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梁旧居
金粱,1878-1962,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餐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奉天清丈局副局长,奉天政务厅厅长,蒙古副都统等。曾为大公报撰社评,工书法、擅篆、籀,著述丰富。光绪三十四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1922年自序成书《美术年鉴》、《书画书录解题》,新中国成立后迁居北京,在国家文物部门任顾问等职。
金梁旧居位于重庆道46—62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联排住宅,呈座椅形,坐北朝南,朴实无华。外跨水泥楼梯直上二楼,拱形门厦,铁艺木门。楼内房间宽敞明亮。


马占山旧居
马占山,1885-1965,河北丰润县人,曾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九一八”事变后,他临危受命,率部与日军血战,一时声名远播,解放战争时,出面帮助傅作义起义,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
马占山旧居位于湖南路11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局部三层,带地下室,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谭丹崖旧居(先农大院)
谭丹崖,1880-1933,江苏淮安人。少时学习成绩优异,后考取官费留日生,入日本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学习银行经济,回国后考取清政府商科举人。历任中国银行会计局长,国库局长,中国银行南京分行行长,中国银行行长,后得到冯国璋支持,于1919年创办天津大陆银行,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3年。
谭丹崖旧居位于河北路300号先农大院,建于1925年,由英商先农股份有限公司英籍工程师雷德设计。入口处位于洛阳道,内为组团式,临河北路一侧为联排式。先农大院为毗连式住宅楼,采用周边式布局方式,由甲乙单元组成,每户均设前后院。
该楼为三层砖木结构,大筒瓦顶,带老虎窗。临街的外檐墙插入花饰,形成艺术的形体对比,凸出及凹进的立面设计使建筑造型产生阴影交错的效果。院内遍植花草。早期因大院住户多为先农公司高级职员,故取名“先农大院”。



 
张福运旧居
张福运,曾就读清华学堂。其妻李国秦是李鸿章的侄孙女,家境殷实。
张福运旧居位于常德道2号,建于1935年。l945年天津市接受日本投降的指挥部设在此处。宋子文、孔祥熙来天津时住过此楼。为二层西式小楼,砖混结构,小肋空心砖楼板,红砖清水墙面。
林鸿赉旧居
林鸿赉,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1年任中国银行经理。
林鸿赉旧居位于常德道2号,为二层西式楼房,混合结构,小肋空心砖楼板,红砖清水墙面,具有欧洲庭院式住宅建筑的风格。正门门厅彩色大理石地面,两侧有穿衣镜和衣帽龛,门厅入口有两根水刷石饰面的圆柱承托着梳形拱券井字格式筒顶。南立面两侧为明廊,中间是露台,明廊上是铁栏杆装饰的阳台,屋顶是由挑粱支托的大挑檐筒瓦多坡顶。台基为水泥砂浆断块饰面。房间各有不同式样的花饰,并设有不同风格的壁炉。一楼客厅墙身由四组成双的附墙西洋古典柱组成、双柱、双梁,周边镶嵌花饰,一楼走廊附墙壁柱为罗马塔斯干式。该建筑门厅、走廊和各房间尺度合宜,比例匀称,雕刻精细。建筑周围是绿树成荫的花园。


关麟征旧居
关麟征,1905-1980,陕西户县人,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党陆军现编第五师副师长,第二十五师长、第五十二军军长.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等。1949年赴香港。
关麟征旧居位于长沙路95号,砖木结构三层建筑,英格兰风格庭院式建筑,外檐为琉缸砖清水墙,白色横向线条修饰,立面中部筑半圆形塔楼,院内原有草坪花坛和鱼池。


米春霖旧居
米春霖,1882-1953,辽宁锦西人。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历任黑龙江督军署副官长,吉林军械厂厂长、奉天将军公署兵部处处长、东三省兵工厂总办。“九一八”事变后任辽宁省政府代理主席,曾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在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辞职来天津做寓公。
米春霖旧居位于长沙路93号,整幢建筑为欧式风格砖木结构,分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为尖顶带阁楼的三层建筑,前半部分有平顶大阳台,共14个房间,楼内装修考究,并有锅炉房。


李廷玉旧居
李廷玉,1860—19l2,天津人。曾任江西省省长,后辞职寓居天津。后创立国学研究社并任社长。
李廷玉旧居位于成都道27-31号,砖水结构两层建筑,多坡瓦顶,清水红砖墙饰,以水泥饰面,内部装修中等,菲律宾木门窗,房屋舒适。


 


博爱里
1945年建房成巷,为砖木结构二层建筑,长45米。楼前有比较宽阔的院落。
缪天瑞,1908-2009,浙江瑞安人,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学家。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天津音乐学院院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辞书编纂家、律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著有《律学》,主编《中国音乐辞典》等。曾居住在博爱里。
王莘,1918-2007,江苏无锡人。先后担任天津音乐团团长,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音协主席等职务,创作歌曲《歌唱祖国》,曾居住在博爱里。
董维基旧居
董维基,1897-1973,河北丰润县人。创办大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修数条铁路,公路及兵工厂,码头,飞机场等,声名鹊起。
董维基旧居位于重庆道上的大兴新老邨18号,建于1938年,由中国工程公司建筑师阊子亨设计,大兴老邨建于1939年,由大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师雍惠民设计。均为联排公寓,现代风格里弄住宅,各有一个出口。


孙啸南旧居
孙啸南,1894-1987,浙江平阳县人,出生于商贾之家。曾担任中孚银行副经理。文革期间,孙啸南因其“民族资本家”的成分遭到冲击,搬到北京居住。20世纪70年代,孙啸南夫妇返回天津旧居直至去世。
孙啸南旧居位于常德道20号,由孙啸南亲自监督建造,造价为5万现大洋,为当时普通建筑造价的两倍。建筑用砖是定做的,质量极佳,为英国庭院式三层建筑,砖木结构,棕灰色清水砖墙,多坡大筒瓦顶,四周出檐,入口处有方柱支撑的小过厅,上有铁艺护栏。院落以琉缸砖清水围墙环绕,高大坚固。

林宪祖旧居
林宪祖,1891-1980,山东掖县人。曾任山东省省长。创办山东大学。日军侵占东北后,举家迁往天津。
林宪祖旧居位于常德道8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英国庭院式砖木结构尖顶红瓦三层小楼,清水砖墙,房屋高大。设建筑坐北朝南,楼门前有高台阶,四根水磨石柱子,上有阳台,楼下设客厅、餐厅,二楼为卧室,三楼用于存放物品。院内遍植花草。

孙凤藻旧居
孙凤藻,1884-1932,天津人。历任直隶教育厅长.津浦铁路局长。
孙凤藻旧居位于常德道6号,为20世纪20年代建成的砖木结构三层建筑,清水砖墙,多坡瓦顶,大开间,三槽窗,装修完善。

 
范权旧居
范权,1907-1989,江苏省吴县人,我国儿科医学奠基人之一。1923年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曾任哈佛大学医学院儿科研究员。1942年日本侵略者关闭协和医院后,他转到天津开业行医。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筹建天津市儿童医院并长期担任院长。范权在小儿水盐代谢,代谢性疾病,实验性佝偻病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我国首先提出对吐泻患儿水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案,发明了”范氏输液法”。
范权旧居位于常德道24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二层英庭院式砖木结构楼房,大筒瓦顶,木质门窗,室内装修精致,有灯光灰线,设施完善,院落宽阔,靠东侧临马路有一排牛舌瓦顶的平房十分独特。




民园体育场
民园体育场是以地命名,早年为沼泽洼碱地带,后因海河疏通航道,用淤泥填成平地。1918年旧英租界将侵占的新地分区划片转卖给军阀买办兴建楼房,中留有的空地形成了民园体育场,占地41 200平力米。英工部局在此修建铁柱围墙,西面建有木质和水泥看台,辟有田径场地和两个足球场,四周有500米跑道6条,在场地西面看台前一有200米直线跑道6条(因当时世界比赛仅承认200米直线跑道战绩)。场地四周种有杨树和柏树,环境幽稚安静成为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1925年获得奥运冠军后回到天津的李爱锐因其乱世界体坛上的名气,以及在各地参赛的丰富阅历,受邀参与设计对民园体育场的改造。于是,李爱锐根据世界田径场的标准及自己参赛的经验对诸如跑道结构、灯管设备、看台层次等提出了一系列改建建议,这些建议在当时看来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在他的筹划与监督下民园体育场终于以仝新的面貌成为当时在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相当规模的万国足球赛和万国田径赛也曾在此举行。
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在津接管旧英、法等租界并改为军事特管区。l942年日本侵略军将民园体育场移交伪市政府教育局,1943年民圆体育场铁柱围墙全部被日本拆走制造军火,改建为砖砌围墙,从此民园体育场的纵轴从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主席台设在北面,以砖砌成。其他周围看台均以炉灰沙土堆成斜坡,田径场改为400米跑道8条。
新中国成立后,民园体育场于1951年1月迎接首次来津访问的前苏联男子篮球队。天津观众第一次看到了篮球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快攻场面。同年12月,我国首次全国足球比赛在民园体育场举行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华南、华东六大行政区与解放军、铁路共8个队参赛,第一次选拔出国手29人。
1954年,民园体育场进行大规模改建.四周盖起水泥看台,足球场地铺上草坪,四角搭起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当时我国第一个灯光草坪足球场。市长李耕涛棠亲笔题写了“民园体育场”五个大字,悬在民园体育场正门上方。据不完全统计,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年里,民园体育场接待了世界各国足球队的来访达36次,并成为天津市大中型田径运动会及足球比赛的主要场地。
1980年-1982年,民园体育场再一次进行大规模改建,建成椭圆形封闭式看台,可容纳观众两万人。场地中央为标准草坪足球场。足球场四周铺设8条400米塑胶田径跑道,看台四角有40米高的大型灯光架,成为国际标准田径,足球比赛场地。
几十年来,民园体育场历经数次翻新改造,现已基本退出竞技体育的舞台,正逐步发展为全民健身及旅游接待的中心。


 
鹿钟麟旧居
鹿钟麟,l884-1966,定州北鹿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国民党二级上将。
鹿钟麟旧居位于大理道18-22号义生里,为砖木结构二层联排建筑,清水硅墙,檐口配有简单的线脚,拱形入口门洞。整体外观简洁,朴实无华。


庆王府
载振,1876-1947,清满洲正黄旗宗室,爱新觉罗氏。光绪十五年被赏头品顶戴,后晋封二等镇国将军,被赏加贝子衔,后任农工商部尚书要职。光绪三十三年,因妓女杨翠喜案被迫辞职。宣统三年任弼德院顾问大臣。辛亥革命后远离政治。载振于1925年迁居天津,购买太监小德张在旧英租界剑桥道楼房一所,俗称“天津庆王府”。
庆王府位于重庆道55号是一所中西合壁式住宅。砖木结构,局部三层,平屋顶带地下室。整座大楼布局严谨,内外呼应.既具有中式传统建筑“四合院”的模式,又有西式楼房建筑的风格。大楼北面正中门厅为主入口,青条石“宝塔式”高台阶.十分威严。在大楼外回廊的东,西,南面,还设有次入口。大楼墙体采用青砖砌筑。外檐以清水墙为主,部分墙面和列柱采用仿花岗石水刷石,大块分格。一.二楼的列柱式外回廊,采用中西结合的柱式,黄.绿、紫三种色彩的六棱柱体琉璃栏杆。内外檐门窗也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多以高级硬木制作,带筒子板。
楼房及附属平房共94间。建筑平面为矩形,南北向,中部为中空到顶,面积350平方米的长方形大厅,大罩棚式厅顶。一、二层房间沿大厅周围周边式设置东、西、南、北四面的开间,均为:明三暗五”对称排列.一楼除大厅,客厅之外,多为住房。二楼的房 间多做为附属房间。局部三层的八间房.是载振购房后自己加盖上去的。专作为祭祀,供奉先祖的影堂。二楼大厅四周设有列柱式回廊。通过东、西,北三面的中间穿堂过,相互连通,形成大楼内外空间巧妙结合,给人一种幻化的空问叠进的感觉。一楼大厅地面及内外回廊的地面,均为铜条镶嵌的美术磨石,窗上镶嵌绘有山水花草的磨花彩色玻璃,过厅和客厅的木隔断有精美的木雕。顶棚为鹤形、蝙蝎形等石膏雕饰:大厅和客厅还陈设着中式紫檀雕刻的长条案,镶嵌着贝螺八仙桌椅、围屏等,以求古香古色、富丽堂皇。其余房间采用白色釉面砖铺地。中厅两边木隔断上是大面积木雕。大楼的东面是花园,院中建有中国传统式六角凉亭。


周氏旧居
周明泰为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的长子,其住宅位于河北路277号,建于1933年.砖混结构.正立面首层为三拱券式前廊,有古希腊风格雕塑,为英国外廊式庭院住宅楼。


人气楷模12


孙殿英旧居
孙殿英,1889-1947,河南人。行伍出身,1928年任国民党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
长,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抗战爆发后,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五军军长。被俘后投汪伪任“豫北删共军总司令”
孙殿英旧居位于睦南道20-22号,1930年建造。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略带折中主义建筑特征。整个建筑物的外形高低错落有敛,别具一格。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地下室),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建筑高大舒展,富丽堂皇,错落有致,拱劵窗、矩形窗以及绞绳状双柱等诸多立面装饰均有体现。一楼的平台有八根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二楼显得古朴典雅,二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三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在静谧的睦南道上,孙殿英旧居称得上是条路上最有气派的建筑之一。高高的大楼雄状挺拔,看上去不像是曾经用来做民居,反而像政府机构的办公大楼、室内中间门有三跑主楼梯,东侧通道内有两跑次楼梯。底层房间为客厅、花厅、餐厅、备餐室,设备齐全。一层房间布置紧凑,中间是方厅,四周为居室、卫生间和杂房,二楼可通往大阳台。室内地面和楼板均为高级硬木拼花地板,墙曲和顶棚均有花饰灰线,材料和质量均为上乘。


 
颜惠庆旧居
颜惠庆,1877-195O,上海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毕业,同国后任圣约翰大学英文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辑,清朝驻美使馆参赞,后任外交部股长,清华大学总办,北洋政府外交次长,德国、丹麦、瑞典公使,巴黎和会代表顾问,北京政府外交总长,内务总长,国务总理等职。1926年移居天津后.任大陆银行董事长,自来水公司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等职。
颜惠庆旧居位于睦南道24-26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三层砖混结构楼房,欧洲中世纪古典主义建筑特征,红瓦坡顶,琉缸砖清水墙面,四联拱形外廊十分精巧,墙体外檐砖有规律地外凸。建筑立面对称,端正规整。内部房间装修考究,设有造型各异的壁炉,房间宽敞明亮,地板及门窗均为名贵的菲律宾木材。墙头上面方形的日式玻璃灯十分别致新颖,铸铁大门典雅秀丽,颜惠庆旧居后转给了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李学孟,李又出租给伪满洲国作为驻津领事馆使用至1945年日本投降。


李赞臣旧居
李赞臣,1882-1955,天津人,天津近代“八大家”之一盐商李春城“李善人”的后代,是“李善人”第三代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李春城共有四子十孙,李赞臣是李春城的孙辈,曾任长芦盐区纲公所纲总,兼任纲商所天津职业银行经理。他除经营本家族所办和与本房弟兄合营的企业外,还独资升设了一些商号,如:“新光皮货店”, “万和堂药店”。李家搬到睦南道时已经家道中落了。20世纪20年代,李赞臣父辈四房分家析产,各立门户,大家族从此瓦解。李赞臣和同胞兄弟三人全家老小搬到位于睦南道28号的这栋小洋楼。
李赞臣旧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带地下窒),大部分为清水墙面,楼层间窗间墙为水泥砂浆抹灰饰面。建筑造型为欧洲古典风格,严格对称,古朴庄重。主入口由三联拱券构成,其上部有四根通高八角柱支撵挑檐,构成井敞柱廊,柱头为科林斯式雕花。室内装修讲究。


孟恩远旧居
孟恩远,1856-1933,天津人,行伍出身。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入伍,累迁马队队官,直隶巡防队统领,南阳镇总兵。光绪二十四年,任吉林巡防督办。民国时期,任陆军第二十三师师长,吉林护军使。后任镇安右将军,吉林督军,此间支持,参与张勋复辟,任吉林巡抚。失败后,张作霖以此为借口,并利用其经济上的问题,唆使吉林士商向北京政府控告。1918年,当局授其惠威将军空衔,令其进京供职。孟拒不服从,并唆使其部下及外甥吉林第二混成旅旅长高士傧等反对易督,举兵反抗后张作霖勾结日本吉林驻军,制造宽城子事件,并派吴俊升和孙烈成率大军南北夹击吉林,迫使就范。孟恩远被迫离吉,回天津寓居。
孟恩远故居坐落在和平区重庆道23号,为砖混结构的二层(局部为三层)小楼,其住宅两侧建有对称式塔楼,有地下室,局部对称,造型庄重。建筑面积为1539平方米,具有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中国成立后,该旧居曾为中波海运公司使用。



香港大楼是清水与混合墙面相互对应的五层楼房,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平面是个大L形。平面布局紧凑,立面结构简洁大方,在韵律之中富于变化,立面上长条带形窗,方窗和园窗交替出现,虚实相间。东南两面二层悬挑至墙水平红白相间,既有动感又精巧细腻,立体感强,设计虽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却不失典雅清丽。整个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共183间房,每个单元均设主楼梯和小楼梯,楼内幽静的走道上吊着少见的西洋吊灯,房间的大门看上去厚重典雅,镶嵌的是细长的磨砂玻璃,而卧室的门上镶嵌的是一人高的凹凸花式玻璃,即不会遮挡光线还起到屏蔽的作用,门把手由黄铜制造,配合浅黑色厚实的大门,开门时需用力,菲律宾木材打造的人字地板光可鉴人、细滑软腻,踩上去感觉非常奢侈。


 
徐世章旧居
徐世章,1889-1954,天津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毕业.后留学比利时学习经济管理 。历任京汉铁路管理局副局长、津浦铁路局局长、津浦铁路防疫局局长、交通部次长 。交通银行副总裁,国际运输局局长,制币局总裁等职,离任后寓居天津。
徐世章旧居位于睦南道120号,建于1922年,美国庭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现代风格,立面线条简洁明快,建筑比例和谐。双脊大瓦顶带阁楼,琉缸砖清水外墙腰线和屋檐下采用水泥浆黏河光石混水墙面。正入口设有大玻璃门窗,二展设有阳台,横向无棂坡璃窗,光线充足,视野开阔,而层和檐口有大小挑搪,层次分明。院门处设有汽车库,北侧临街小院有平房。内部装修为欧式和日式混搭,一楼书房有古希腊风格的壁拄式烛台,汉白玉制成。门上有精美中式玉雕,现保存完好,为天和医院办公楼。

天和医院
天和医院坐落于睦南道122号,诞生于1942年的太平洋战争的硝烟中。当年北京协和医院一批著名的爱国专家张纪正、柯应夔,邓家栋,朱宪彝等人来到天津,创建了天和医院,寓“天津的协和”之意。它集国内外医学之精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人才.造就了安若昆,陈佩璋,王今达.孔令震等一大批医学专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当时,民众皆知“北京有协和天津有天和”。

吴颂平旧居
吴颂平,1882-1966,安徽婺源人,生于天津,其父吴调卿为天津四大买办之一。曾赴美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山西教育厅厅长,天津沦陷后曾任日资企业大华煤油公司常务董事。
吴颂平旧居位于昆明路117号建于1934年,是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英租界花园别墅,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局部三层,平面呈“八”字形,琉缸砖墙体,高耸的大坡度双尖脊屋顶,造型别致,具有英式乡村别墅风格。


睦南花园
睦南花园占地17 700平方米,原为英租界的一处花圃,布局规整。1952年,被改
做培育繁殖月季花品种的半开放式花圃,1982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其改为供市民休闲
活动的开放式公园,采用了公园的布局手法增设亭、廊.花架,圆灯,座椅等设施,并点缀了一些园林小品,1998年,睦南公园重新改造建设增建约一百平方米的花卉展厅,展出名贵花卉三百余种,2009年,睦南公园再次改造提升,成为经典欧式月季主题公园,延续了以月季品种栽植和繁育为主要特色的全员风格。


 
熊炳琦旧居
熊炳琦,1885-1959,山东济宁人。毕业于天律武备学堂,炮兵科和参谋学堂,曾二度赴日本考察军事,深得冯国璋的信任。1921年“鲁案”发生后,熊炳琦会同外交使团王正延去青岛与日本交涉,被任命为山东省省长,胶澳督办,1925年回天津经营兴中公司,后又投资东业毛呢厂,任董事长。
熊炳琦故居坐落在睦南道127号,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楼 ,自成院落。建
筑外檐为清水砖墙,檐口出挑。前院种有花草树木,有一个车库。楼下有餐厅、厨房期间有一个可移动的窗户。熊炳琦的书房、卧室也在楼下。他喜好书画,有一个大双面的写字台。楼上为卧室、卫生间等。





柯应夔旧居
柯应夔,1904-1978,福州人。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入北京协和医院,获博士学位。美国妇产科专家学会会员,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助教、讲师、河北医学院妇产科救授,天津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天律天和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天津中心妇产医院主任,著有《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等。曾任九三学社天津市常委,政协天津市委员会委员等职。
柯应夔旧居为睦南道137-139号,建于民国初年,砖木结构,红砖清水墙。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一层,立面层次丰富,院内环境优稚,建筑内部设施完善考究。





 
梁锦萱旧居
梁锦萱,1897-1961,河北丰润县人,知名建筑学家,一生致力于铁路、公路,房屋的建筑设计。1915年南开学校毕业后入大学学习建筑,曾在天津上海等地担任铁路公路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天津建筑公司设计科科长,建筑工程局技术处处长。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任命书任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后任天津市政协常委。
梁锦萱旧居位于建设村1号,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砖木结构的一层建筑,有宽敞的前后院。建筑主体呈对称式布局,中间为客厅,两边共有4间居室,内设厨房和两个卫生间,室内装潢考究。木质地板门窗全包木装饰,主体中间有长度约为20米的长廊。
(无图)
方先之旧居
方先之,1906-1968,中国骨科先驱,天津骨科医院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协和医
学院,曾赴美深造,1944年,方先之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骨科医院,1953年他在天津创办了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他主持编辑的《骨科进修通讯》成为中国第一份骨科医学专业杂志,最终演变为今天的《中华骨科杂志》。方先之为中国现代骨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方先之旧居位于睦南道109号,为摩登风格的英式别墅,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面与院墙面均为混水砂石罩面,点缀规则的点状琉缸砖,浑然一体,典雅清丽,内装修的材料虽不十分奢华,但壁炉、楼梯、门窗的设计都极有特色,工艺考究。


王襄旧居
王襄,1876-1965,天津人,著名古文学家,一生致立于学术研究,博通金石考古,尤精甲骨,为我国最早鉴识及收藏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所著有关甲骨文字的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天津巾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全集》编委金委员。
王襄旧居位于睦南里,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普通三层砖木结构公寓住宅楼。

蒋恩钿旧居
蒋恩钿,1900-1975,女,江苏太仓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潜心讲究月季花种植技术,被人民大会堂、北京天坛公园特聘为月季顾问,陈毅元帅称她为“月季夫人”。2007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设立蒋恩钿月季基金,以纪念她为中国月季事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蒋息钿旧居位于睦南道97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设计独特新颖,现代风格。立面东侧为圆形,西侧为方形,比例协调,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室内空间宽敞,装饰材料高级,楼梯和地板均为木质。


宋棐卿旧居
宋棐卿,山东益都人,早年留美习商,1932年集资在津开设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经理,产品“羝羊牌”毛线畅销全国后又创建东亚麻袋厂等企业。
宋棐卿旧居位于马场道116号,二层砖木结构欧式楼房,红砖清水墙,红色半圆筒缓坡瓦顶,四周出檐,设大面积钢窗,入口为方门,上筑雨厦,二楼阳台设铁护栏。院内共有风格相似的小楼两座,现为第九幼儿园。

卞万年旧居
卞白眉,1884-1968,卞万年的父亲为著名银行家,曾担任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副经理,香港中国银行天津办事处副总经理。在金融界颇负盛名
卞万年为卞白眉的四子,生卒年不详,毕业于北平协和医院.擅长内科.心脏科。抗战期间和友人来津,共同接办恩光医院,任院长。
卞万年旧居位云南路57号,建于1937年,是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早期作品,为英格兰乡村别墅式建筑,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整幢建筑坐东朝西,立面为三层人字形组合造型,顶部为人字形大坡瓦顶,错落有致。室内为菲律宾木地板、木楼梯,三槽窗,内装修十分

考究。院落宽敞,遍植花草,景色优美,环境幽静
 
梁锦萱旧居
梁锦萱,1897-1961,河北丰润县人,知名建筑学家,一生致力于铁路、公路,房屋的建筑设计。1915年南开学校毕业后入大学学习建筑,曾在天津上海等地担任铁路公路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天津建筑公司设计科科长,建筑工程局技术处处长。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任命书任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后任天津市政协常委。
梁锦萱旧居位于建设村1号,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砖木结构的一层建筑,有宽敞的前后院。建筑主体呈对称式布局,中间为客厅,两边共有4间居室,内设厨房和两个卫生间,室内装潢考究。木质地板门窗全包木装饰,主体中间有长度约为20米的长廊。
(无图)
方先之旧居
方先之,1906-1968,中国骨科先驱,天津骨科医院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协和医
学院,曾赴美深造,1944年,方先之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骨科医院,1953年他在天津创办了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他主持编辑的《骨科进修通讯》成为中国第一份骨科医学专业杂志,最终演变为今天的《中华骨科杂志》。方先之为中国现代骨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方先之旧居位于睦南道109号,为摩登风格的英式别墅,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墙面与院墙面均为混水砂石罩面,点缀规则的点状琉缸砖,浑然一体,典雅清丽,内装修的材料虽不十分奢华,但壁炉、楼梯、门窗的设计都极有特色,工艺考究。


王襄旧居
王襄,1876-1965,天津人,著名古文学家,一生致立于学术研究,博通金石考古,尤精甲骨,为我国最早鉴识及收藏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所著有关甲骨文字的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天津巾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全集》编委金委员。
王襄旧居位于睦南里,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普通三层砖木结构公寓住宅楼。

蒋恩钿旧居
蒋恩钿,1900-1975,女,江苏太仓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潜心讲究月季花种植技术,被人民大会堂、北京天坛公园特聘为月季顾问,陈毅元帅称她为“月季夫人”。2007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设立蒋恩钿月季基金,以纪念她为中国月季事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蒋息钿旧居位于睦南道97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设计独特新颖,现代风格。立面东侧为圆形,西侧为方形,比例协调,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室内空间宽敞,装饰材料高级,楼梯和地板均为木质。


宋棐卿旧居
宋棐卿,山东益都人,早年留美习商,1932年集资在津开设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经理,产品“羝羊牌”毛线畅销全国后又创建东亚麻袋厂等企业。
宋棐卿旧居位于马场道116号,二层砖木结构欧式楼房,红砖清水墙,红色半圆筒缓坡瓦顶,四周出檐,设大面积钢窗,入口为方门,上筑雨厦,二楼阳台设铁护栏。院内共有风格相似的小楼两座,现为第九幼儿园。

卞万年旧居
卞白眉,1884-1968,卞万年的父亲为著名银行家,曾担任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副经理,香港中国银行天津办事处副总经理。在金融界颇负盛名
卞万年为卞白眉的四子,生卒年不详,毕业于北平协和医院.擅长内科.心脏科。抗战期间和友人来津,共同接办恩光医院,任院长。
卞万年旧居位云南路57号,建于1937年,是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早期作品,为英格兰乡村别墅式建筑,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整幢建筑坐东朝西,立面为三层人字形组合造型,顶部为人字形大坡瓦顶,错落有致。室内为菲律宾木地板、木楼梯,三槽窗,内装修十分

考究。院落宽敞,遍植花草,景色优美,环境幽静
 
人气楷模12





徐世章旧居
徐世章,1889-1954,天律人,曾留学比利时,获列日大学经济管理学士学位,历任津浦铁路局局长,金浦铁路防疫局局长,交浦邮政长,交通银行副总裁,国际运输局局长,制币局总裁。
徐世章旧居位于马场道58号,是徐世章在天津56所房屋中的一处,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地中海风格,黄色墙面,红色坡顶,石料基座,线条流畅大气。


雍剑秋旧居
雍剑秋,1875-1948,江苏高邮人。1911年任天津造币厂副厂长,后改任德商礼和洋行及捷成洋行军火买办,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中介商,1918年定居天津开始经营房地产并创办学校投资实业,任德商德义洋行经理,曾为基督教会,教会医院及学校大量捐款,先后被选为江苏会馆、广仁堂、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中西女中,汇文中学等机构和学校的董事长。1942年春,雍剑秋把自己的西湖钣店惠租给张纪正,方先之等名医,设立了天和医院。
雍剑秋旧居位于马场道60-62号,建于1920年,二层砖混结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稳重大方,层次丰富,水混墙面,大筒瓦顶,设有地下室,平面部局舒适合理,严整对称,建筑立面采用欧洲古典建筑三段式构图,比例协调,线条丰富细腻,首层为长方形洞门,二层两侧有阳台。一、二层立面对称,三层局部收缩。坡顶舒缓,挑檐较深。内部装修以雕花木制品为主,典雅而温馨。


 





徐世章旧居
徐世章,1889-1954,天律人,曾留学比利时,获列日大学经济管理学士学位,历任津浦铁路局局长,金浦铁路防疫局局长,交浦邮政长,交通银行副总裁,国际运输局局长,制币局总裁。
徐世章旧居位于马场道58号,是徐世章在天津56所房屋中的一处,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地中海风格,黄色墙面,红色坡顶,石料基座,线条流畅大气。


雍剑秋旧居
雍剑秋,1875-1948,江苏高邮人。1911年任天津造币厂副厂长,后改任德商礼和洋行及捷成洋行军火买办,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中介商,1918年定居天津开始经营房地产并创办学校投资实业,任德商德义洋行经理,曾为基督教会,教会医院及学校大量捐款,先后被选为江苏会馆、广仁堂、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中西女中,汇文中学等机构和学校的董事长。1942年春,雍剑秋把自己的西湖钣店惠租给张纪正,方先之等名医,设立了天和医院。
雍剑秋旧居位于马场道60-62号,建于1920年,二层砖混结构,折中主义风格建筑,稳重大方,层次丰富,水混墙面,大筒瓦顶,设有地下室,平面部局舒适合理,严整对称,建筑立面采用欧洲古典建筑三段式构图,比例协调,线条丰富细腻,首层为长方形洞门,二层两侧有阳台。一、二层立面对称,三层局部收缩。坡顶舒缓,挑檐较深。内部装修以雕花木制品为主,典雅而温馨。


 
马连良故居
马连良,1901—1966,北京人,著名京剧老生,自创扶风社。他9岁入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后形成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盛行不衰。著名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
马连良故居位于河北路283-297号,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鲍乃弟设计。是一幢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情的毗连式高级住宅楼,四层砖木结构,前后有小院,底层为汽车房,二层为客厅、餐厅,三、四层为居室、书房。二层设有圆拱形阳台。外檐立面巧妙妙利用琉缸砖形成“疙瘩”作为点缀,故称“疙瘩楼”,该楼之特点在疙瘩上,外墙体上的砖面凹凸参差与阳台珍珠串式的栏杆、窗边的水波纹花饰相映成趣,妙若天然。


张克忠旧居
张克忠,1903-1954,祖籍静海,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化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受聘南开大学教授,创办了南开大学化学工程系和我国第一个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所。主要著作有《扩散原理》,《无机化学工业》,《有机化学工业》等,其博士论文提出的扩散原理被命名为“张氏原理” 他为开创我国化学工程教育和振兴我国早期化学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张克忠旧居位于睦南道37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多坡瓦顶,清水砖墙,白色门窗,暖气及卫生设施一应俱全,保存完好。


法国教会公寓
法国教会公寓楼位于马场道26-40号,1921年建造,为西式高级连体公寓住宅,由七幢同形楼房组合而成,砖混结构,主体为二层,局部三层。首层入口处有高石阶,
长方形门洞,二层有条形护栏阳台,三层平台筑4个托体封闭阳台,风格独特,一到二层曾安装小型升降机。原为外国商人居住。著名表演艺术家金乃千曾在此居住



 
崔伯旧居
崔伯,1881-1947,生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系毕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1906年受清政府聘请来津任教,执教于官立中学(今天津三中),后就任南开学校中学部英文科顾问,后娶中国少女何淑娴为妻,加入中国国籍,1930年受邀担任天律市立师范学校英语教师。
崔伯旧居位于湛江路19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一座造型别致的花园别墅洋房,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首层窗户高挑细长,建筑整体比例得当,外檐为白色混水墙面,双坡屋顶。其建筑所用门窗,地板均为原产美国松木。主客厅宽敞明亮,有两米高落地式拉窗,客厅北侧有壁炉。楼前花园花木茂盛。


刘冠雄旧居
刘冠雄,1857—1927,福建闽县人,福建船政后学堂毕业,光绪十二年(1886年)官派赴英国学习枪炮阵图及驾驶技术,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日过中日甲午战争,解职:复为“海天”舰管带,德州兵工厂总办,江防舰队统领。辛亥革命中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顾问,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海军总长,交通总长,教育总长等职。1923年隐居津门。
刘冠雄旧居位于马场道123号。1922年.刘冠雄按照自己的构想建起了三幢西式砖木结构洋楼。该楼为象征主义建筑,寓意深刻,契合其海军将领身份。中楼为航空母舰式,西楼为巡洋舰式,北楼为望远镜造形。中楼和西楼均已拆除,现还保留着北楼。主、配两幢楼房,共有房81间,主楼(北楼)三层带地下室,红机砖清水墙,部分砂石罩面挑粱,大瓦顶。一楼为大厅、饭厅、书房和会客厅,二、三楼为生活起居室。整个大楼装璜讲究,富丽堂皇。新中国成立后,该楼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分院教学楼。


许氏旧居
许氏张作霖的四夫人,张作霖一生有过六位夫人,除早逝的原配赵氏和三夫人戴氏外,其余四位都在天津住过,她们在天津的居住地点有两座,睦南道27号小楼由于破损,已于2005年拆除现存只剩下睦南道11号“许氏旧居”一座。
许氏旧居建于1926年,由沈理源设计,该楼东、南两面均抵马场道,西邻香港路,北沿睦南道,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英国庭院式建筑,外檐采用外露式人字屋架,大坡度多层式屋顶,错落有致,楼内设客厅、书房、餐厅、卧室等,装修考究。


吴泰勋旧居
吴泰勋,1912-1957,奉系军阀吴俊生之子。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张学良卫队骑兵队队长。
吴泰勋旧居位于马场道16-18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砖木结构英式别墅,外檐为水泥细石饰面,出口处外凸,方形门厅,上筑阳台。正立面首层两侧各前前凸一弧形园窗,顶部为缓坡瓦顶,开天窗,出挑檐。


 
1870—1912年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天津,这42年中国的唯一(清蒸皮皮虾2)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促使清廷打开国门,开展洋务运动。
自此顽固保守派被洋务派取代,走上领导中国的中心势力;直到清朝覆灭。

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三口通商大臣及南洋通商大臣。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
同治九年(1870年)11月12日,清政府裁撤三口通商大臣一缺。裁撤后,所有洋务,海防各事宜,均归直隶总督经管,颁发钦差大臣关防,称“北洋通商大臣”或“北洋大臣”。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通商、洋务,办理有关外交、海防、关税及官办军事工业等事宜。

1870年8月,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11月4日接办了天津军火机器总局,改称天津机器制造局。此后,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28年之久,专办清政府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并在北方兼长江流域筹办轮船、电报、煤铁、纺织等企业,致使北洋大臣地位不断提高,职权不断扩大,势力远远超过本来地位与之对等的南洋大臣。担任过北洋大臣的主要有崇厚(三口通商大臣)、李鸿章、王文韶、荣禄、袁世凯等。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大臣,需要经常在天津处理洋务和外交事宜。张诚说,李鸿章因此常驻天津,在位于三岔河口附近的三口通商衙门办公。
李鸿章在那里一待就是30年,天津、河北、华北乃至中国这一时期发生的大事,都和这里有关。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这里,成立都统衙门。

天津直隶总督府兼北洋通商大臣衙门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此时总督和北洋大臣行台被八国联军占领;袁世凯只能在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海防公所办公;

首页 上一页[10] 本页[11] 下一页[12] 尾页[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中华城市 最新文章
中国第三城之争:武汉、成都惊艳对比!
成都22个区县和重庆九区哪个大一目了然?
成都与苏州的差距越来越大了,未来五年苏州
湖北为什么被认为是北方、
今天看到沈阳吧友说天津经济烂,我只想说一
西安2022年,Gdp稳进十大
从成都双流机场下来后,惊呆了,这完全跟宣
天津这种没有短板 科教文卫都处在国家前5水
这就是成都人嘴里比重庆凉快的样子
盘点中国各个城市地铁Logo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0-06 14:33:56  更:2021-11-16 23:43:0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