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第19页] |
作者:凌子峰 |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诸位早上安好。昨晚因为火车坐过了站,文章未曾更新,现在即将返程,文章今明两天补上。 |
楼主只管写历史,而在这个过程中,各位文友每一条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评论,其实都体现出每一位文友的价值观,人生观。与其说楼主在写一段历史,倒不如说楼主为诸位提供了一面镜子。然后诸位可以在这面镜子中清晰的看到了自己对应的人物。这也就是在历史中发现自己,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而这,也是楼主写这段历史的原因所在,所以还请诸位尽情的讨论,更好的认识自己…… |
第四十七章 铁打的襄阳府 当蒙哥踏着同宗子孙那累累白骨铺就的权利之路,一步步走上了嗜血的汗位。这个可怕的蒙古帝国终于结束了十多年的内部混乱。可是,对于周边的民族来说,这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嗜血的蒙哥既然能因权利而大杀同宗兄弟,就注定他必然会向他的祖父铁木真那样,因霸业而屠戮天下。 蒙哥以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诸王的那冰冷的鲜血树立了自己作为蒙古大汗的无上权威。当巩固了自己的既定权位之后,那么他就将展示他那铁血治国的一面。 年轻而有为的蒙哥,不像他的祖父铁木真,不像他的父亲拖雷,不像他的三伯窝阔台,也不像他的堂哥贵由。前面的那几位都是喜欢听战场上那扣人心弦的号角之声,战马的嘶鸣之声,于千军万马中呐喊厮杀的人。与做大汗相比,那些人更愿意像一个将军一样,在那辽阔的草原上纵横驰骋,冲锋陷阵。也许他们更适合当将军,而不适合当君王。 但是蒙哥不一样,他享受着当大汗的权利,也享受当君王的威严,与前面那几位相比,他更愿意在这草原的深处运筹帷幄,让部下去为他攻城略地,大杀四方…… 半年之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窝阔台和察合台系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而拖雷一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拖雷虽然早早的故去,但是他留下的儿子却继承了他的意志。掌握无上权利的蒙哥,命二弟忽必烈去京兆府(西安)经营汉地;命三弟旭烈兀去蒙古帝国的西部边境继续扩张,远征千里之外的西亚诸国;四弟阿里布格则留在他的身边,与他一起坐镇大本营和林。就这样,兄弟四人分工明确,开始了对蒙古帝国的继续统治与扩张。 就在蒙哥四兄弟开始为整个蒙古帝国齐心协力征战天下的时候,在南宋的京湖战区,一座横跨汉水的两座坚城马上就要竣工,并将在建成的十八年后,抵挡着来自于整个蒙古铁骑的雷霆冲击…… 当年李曾伯能去经略广西,正是宋理宗对孟珙的那道遗表有所重视的考虑。然而,在他经略了三年广西之后,孟珙所提出的另一条针对重修襄阳,樊城两座城池的举措,却在贾似道当任的三年里却迟迟没有破土动工。当李曾伯来到荆襄之后,他发现这两座城池现在反而比三年前更加残破,荒凉。这一下让到任京湖的李曾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这襄阳府必须得修,有钱没钱都得修,还必需马上修! 公元1251年的四月,李曾伯领军三万进入襄阳城,准备重修襄、樊二城。 站在破败的襄阳城头,李曾伯向底下的三万将士大力陈诉襄阳,樊城在抗蒙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向众人许下承诺——待襄阳、樊城修好之后,参与添砖加瓦的众人,李曾伯必向朝廷保荐他们官升一级,赏钱百贯。 底下的将士想着这修两座城不仅可以保家卫国之外,还可以有钱拿,有官当。当即表示他们将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的将襄阳,樊城修好。 襄阳城内,这三万将士最开始修复襄、樊二城的初衷不过是拿钱升官而已。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干的不仅是繁重的劳役,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在将来的某一天,随着时光流逝,他们将在岁月的蹉跎中老去。百年之后,或许再也没有人将他们记起,提起。但这两座他们亲手修建的襄阳府,却在今后的二十多年里,承载着他们的灵魂,以顽强的身躯屹立在抗蒙的风口浪尖。即使是千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也仍然将和他们亲手建造的城池一起,随着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名留千古,成为只属于那个时代的骄傲…… 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日出日落之间,已是半年。 公元1251年冬,李曾伯站在襄阳新城的城头,亲手为襄阳城添上了最后一匹瓦。就此宣告着在三万多名将士昼夜不停赶工之下,襄阳,樊城两座新城,历经半年正式竣工。 汉水之畔,大雪纷飞,两座新城隔江相望。李曾伯站在这新修好的襄阳城头,在这新城竣工的日子里大肆犒军。 襄阳城下,是三万名日夜不停赶工期的将士们。他们的容颜与半年前相比,憔悴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雪花不时飘落在他们那削瘦的脸庞,或是在北风的裹挟下,吹打着他们单薄的身体。但是他们此时的精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旺盛。 在这雪飘汉水,北风凛冽的日子里,三万将士披甲带胄,于风雪中傲然挺立,他们的眼神中不仅充满着新城竣工的兴奋,更是充满着这风雪难以掩盖的期望。 今天不仅是襄,樊两座城池竣工的日子,也是他们升官发钱的日子。 李曾伯于风雪之中的襄阳城头居高临下,目光从这些日夜苦干的将士身上一一扫过,在掠过这两座新建的城池和飘雪的汉江之水后,目光停留在了城下万千将士的身上。 风雪之中,李曾伯面对着城下的将士,大喊了一声:“拿酒来!” 声音穿透过这呼啸的寒风和飘落的白雪,于汉江的尽头散去。 高亢的声音过后,城楼之下的城门大开,两大车带着热气腾腾的烧酒从城内被军士推了出来,而后被依次分给城下的将士。 城头之上,李曾伯慷慨言道:“此酒乃皇上御赐,用以赏赐此次铸造襄阳新城的万千将士,在这里我代表朝廷,感谢诸位了!”说完,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热酒入肠,李曾伯吩咐军士,又为其斟上一碗。这时的李曾伯面朝汉水,遥望樊城。大声呐喊道:“第二碗,让我们一起敬收复襄阳的孟珙将军,敬故去的孟珙将军!” 只见此时,三万将士于风雪之中,在城下齐声大喊:“敬孟珙将军!!!!!”说完仰头将碗中的酒饮尽! 这些荆襄之军,都是孟珙生前的部下,他们早已和孟珙在血与火洗礼中成为了兄弟。此时此刻,这三万多个慷慨激昂的男儿在这大雪飘落的日子里大声呼唤着孟珙的名字,热血雄壮的声音直冲九霄,连屋檐上的那厚厚的积雪都为之震落…… 襄阳新城的犒军酒结束之后,李曾伯没有食言。参与建造襄,樊两座新城的三万多名将士,在李曾伯的保荐之下,朝廷论功皆官升一级,赏钱百贯。 只是这钱财终会用尽,权位也终将消逝,在渐渐远去的时光里,留在这三万将士身上的印记不仅仅只有升官发财,还有一座“铁打的襄阳”傲立在苍凉的汉水之上…… |
今晚先更新这一章 |
诸位,早安! |
下雨,或许是一个容易让人忧伤的天气,只是你长的那么丑,本没有资格忧伤才对!为何你看起来会比我还深沉? |
|
第四十八章 会战嘉定府 已经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从拔都和蒙哥的密谋,到贾似道的南下江淮,到李曾伯的坐镇京湖,到余玠的败退汉中,到蒙哥的登临汗位,再到襄阳府的重铸,其中有一件算一件,无论大事小事,貌似都对后面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主导这些事件的人物,其中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貌似都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交待。至少成功的人证明了自己可以,而失败的人也证明了自己不可以。但唯独余玠这个另类在证明自己不可以之后,他仍然觉得自己还可以。这一切都源于他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汉中一战,余玠失落肯定是有的,不甘肯定也是有的。但是从汉中失败归来的余玠,并没有终日沉浸在梦想破碎的抑郁里。 回来之后的余玠,一如往常那般,或是在重庆的治所内处理公务;或是带领着兵马去收复川蜀之地那陷落的城镇;或是带领着军民在成都平原和川蜀丘陵的山谷间屯田。其身份不断地在余大人,余大帅和农夫的角色间互相转换着。忙碌之余,余玠还不时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我还只是五十出头,我依然年轻,我仍然有机会!” 而忙碌起来的人,时间就会经常显得不够用。随着蒙哥的即位,忽必烈来到京兆府,驻守在川陕边境和关中的蒙军开始频繁的调动。余玠那灵敏的战争嗅觉告诉自己,留给他守土备战的时间已经不多。而接下来的战争在他的预想下,则会比十年前更为猛烈。 但是接下来的蒙哥和忽必烈并没有像余玠想象的那般大举侵宋,而是在川陕边境也做起了余玠这些年筑城,屯田的工作。 不久,驻守在嘉陵江南岸的沔州知州向余玠来报,蒙古军正在嘉陵江北岸修建城池,驱使着川陕边境的百姓屯垦开荒,一看就有长期驻守的准备。 在重庆府内听到这个消息的余玠当即吓的站了起来。多年来跟随他的下属,从来没有见过余玠如此模样,想当年蒙军数十万大军压境,余玠也没有如此慌张的表情。这一下给余玠的下属们惊的不轻。 下属虽然不知道蒙军开始筑城的严重性,但神色严峻的余玠,此刻已经意识到,自己入蜀十年之后,所遭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已经来了。而这个对手,到底是在京兆府的忽必烈呢?还是远在蒙古和林行宫的蒙哥呢? 如若是忽必烈还好,那便只有这川蜀之地在屯田筑城。如若是蒙哥,那就不光川蜀之地,而是整个秦岭到淮河一线的宋蒙战区,都会有蒙古军在屯田筑城。如果是这样,那真的是太可怕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余玠不断接到蒙军于川陕边境筑城的消息,而千里之外的荆襄和江淮地区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一个个不良消息的传来,不停的触动着余玠的每一根神经。 很明显,现在的蒙军自蒙哥即位之后,已经完全改变了对宋的战争模式。以前的蒙军是来了就打,打了就抢,抢完就杀,杀完就烧,烧完就走的征服模式了。但现在的他们已经注意到这种征服模式的弊端。所以他们果断放弃了之前那种攻陷城池之后就四处劫掠的无后方作战模式。 在蒙哥的领导下,蒙古人学聪明了。他们开始于南宋的几千里防线上围点筑城,屯驻兵马与粮草。而后步步为营,今日筑一城,明日筑一城;今日夺一城,明日夺一城。一步步开始蚕食南宋腹地的疆土,一步步将战线推进到南宋的腹地。 细思极恐之下的余阶即刻命令驻守在川陕边境的各州,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蒙军筑城。并上书朝廷,要时刻关注荆襄和江淮地区蒙古军的同样举动。并再次向朝廷力陈丘陵地带“移城于山,积栗以守”的山城防御优势所在,希望朝廷加紧在整个南宋境内的推广。 由于余玠的不友好举动打扰了蒙军的筑城行动,这让初来乍到的忽必烈心里很不舒服。 “你这些年在趁着蒙古的内乱已经在从川蜀修了七八十座城池了。我们说什么了吗?现在我们这在边境修两座城咋了?” 对于忽必烈心里的不舒服,余玠完全没有理会。还是一直坚持在川陕边境对蒙军搞破坏。长时间下来,这川陕的蒙军在余玠的不断袭扰之下,实在是忍不下去。而作为经营关中的忽必烈也不能一直生闷气,现在到了他必须拿出点行动来的时候了。 在忽必烈的指示下,之前那位蒙古的马前卒汪德臣带着蒙古的将军火鲁赤打算给余玠点颜色瞧瞧。 于是,蒙军在汪德臣和火鲁赤的带领下南下川西,又一次攻陷了余玠收复不久的成都。首战获胜的他们在成都大肆劫掠之后,继续沿岷江南下,进逼嘉定府(四川乐山),兵锋直指余玠所在的重庆府。 对于汪德臣赤裸裸的挑衅,余玠在表示了不屑之后,便从容的在川蜀之地开始调动兵马,秘密开往嘉定府。 这次,余玠打算让汪德臣有来无回…… |
第四十九章 会战嘉定府(二) 川蜀各州的军马在收到余玠的调令,都陆陆续续的在预期的日子里朝着嘉定府集结。一时间,嘉定府的岷江两岸,开始聚集了宋蒙双方的数万兵马。 此次应调而来的兵马之中,利州都统制王夔也在其列。当余玠正带领着川蜀各州的知州和都统们准备于营门前检阅兵马的时刻。王夔部才在余玠定下的集结日期之后姗姗来迟。 而余玠一看到王夔一行,气就不打一处来…… 王夔其人,为人残暴,已为人所共知,多年来为川蜀之人所不齿。而上次汉中之战之后,经过余玠事后的秘密调查,发现蒙军援军绕过大散关进入汉中,导致攻打兴元府失败的问题就是出在王夔部下的身上。 而今,王夔姗姗来迟不说,其身后所带的也不过两三百老弱残,此时正无精打采的于营门口歇息。余玠紧盯着王夔的这些兵,怎么看都不像来打仗的。就算用他们来做火头军,余玠都闲他们太懒。 只是王夔对此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的走进营门,上前向余玠道:“利州都统制王夔拜见制置使大人!”说完,等待着余玠的回应。 余玠脸色不好的问道:“王都统何以迟到数日才来?而迟到数日,按军法又当如何?” 跋扈惯了的王夔面不改色的说道:“利州于嘉定府山高路远,一路高山险阻,以至于迁延数日,还望大人海涵。” 看着王夔说的轻描淡写,余玠便想今天一次性把帐和王夔算清。此时的余玠又说道:“久闻王都统于利州驻守,兵精粮足,如今怎么是这番师老兵疲的模样,也不怕在此的各位都统和知州笑话!” 只见此时的王夔硬气中带着挑衅的语气说道:“不是我的兵马不精,我是怕我带着我的精兵强将前来,吓着了此处的诸位!” 王夔的这话一说,让周围的人无不大惊失色。而余玠的脸上却露出了笑意,不紧不慢的说道:“那就让我们在座的诸位,都见识见识王都统的精兵强将吧!”众人不知,此时的余玠,已经在心里对王夔动了杀机。 但不知情的王夔依旧得意的问道:“大人真要看?” “看!”余玠大声的说道。 余玠执意要看,王夔也就领着余玠众人,来到嘉定府的江边。只见王夔的兵马,除了那两三百老弱病残,其它的皆扎营在岷江之畔。 此刻,随着王夔一声令下,岷江之畔,利州军傍水列阵,刀甲林立,数千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闻鼓声而起,进退有据。一时间岷江之畔山河雷动,众人震撼。而后,又随着王夔的一声令下,利州军令禁乃止,岷江之畔,只剩水声汨汨。 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众人以及余玠莫不在心里大惊。但此时的余玠脸上仍旧不动声色的保持着之前的微笑,对王夔的兵马大加赞赏。并以看在王夔如此雄壮的队伍的份儿上,宽恕王夔此次逾期而来的过失。但此刻余玠,更加坚定了要尽快除掉王夔的决心。 而说干就干,一直是余玠的行事风格。岷江之畔,王夔那强悍的兵马给余玠的带来了巨大的震憾。如此军马,如果不听命于自己,最终必会受其反噬。而今大战在即,余玠不允许自己的内部有如此的隐患存在。 是夜,余玠召全体都统及知州前来帅帐议事。 收到余玠命令的王夔感觉今晚的右眼跳的特别利害,他预感着有什么不好的事将要发生。而后王夔派人去各军营打探消息。 当王夔得知今晚所有的都统和知州级别的统兵将领都会于今夜到帅府议事的消息时,王夔那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安了下来。 “看来自己还是多虑了!”此时的王夔作如是想。 但有时候,人就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那是自己的身体向自己的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 前往余玠帅帐的王夔,感觉今夜的月亮与平日并无不同,而一起顺道而来的同僚们今晚也如平时般和善,除了今晚的风有点大之外,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正常。当不疑有诈的王夔,走在前往余玠帅帐的路上的时候,他也就开始踏进了阎王殿的大门。 帅帐就在眼前,看着同僚们陆续的进帐,王夔最终还是走了进去。而不远处的黑暗之中,余玠的两员部将正在明确的分工着。看着王夔走进了帅帐,余玠的心腹爱将张实进入到秘密调集兵马的状态之中。而另一员将领杨成则单骑往王夔的军营方向而去…… 进入帅帐的王夔随着众同僚一起落座,等待着余玠主持的这次军事会议的召开。片刻之后,余玠身临现场。只是余玠此时的脸色,在王夔以及众多的将领眼里,却显得格外阴沉。 余玠于帅座之前站定,各将领起身拜见。只见此时余玠却出乎众人意料的用冷峻的口气说道:“利州都统王夔出列!” 王夔看到余玠的脸上已经不再有白天的和善,当即感觉大事不妙了起来。但他还是用以往飞扬跋扈的语气说道:“王夔在此,大人何以如此动怒?”一幅料定了余玠不敢拿他怎么样的样子。 只见此时的余玠脸上杀意尽显,朝营帐外大声说道:“来人,即刻将王夔拿下!” 早已准备好的张实率领着军士破帐而入。 尽管如此,但此时的王夔仍然一边怒视着余玠,一边对张实以及进来的军士表示不屑。 对于王夔的不屑,余玠一点也不惯着他。厉声大喝道:“动手!” 心腹张实即刻率领着军士直扑王夔而去。此时的王夔没想到他们真敢动手,刚想反抗之际,就已经被当场拿下。 然而,余玠接下来的那一句话,才是真的让王夔本人和在座的诸位将领不可置信。 在众将的震撼之中,只见余玠对张实大声说道:“即刻将王夔斩于帅帐之外。” 这一声大喝,宣告了王夔的死刑。 此时的王夔则再也从余玠的脸上看不到白天那淡淡的笑容。被压倒在地的王夔,看到的是一张冷峻中带有杀机的脸。这一刻,王夔是真的怕了,再也没有白天的底气,只能为自己辩解道:“王夔无罪,大人何以至此!” 余玠冷峻的说道:“多年来你为祸利州,虐待士兵,以至民怨沸腾;多年来你目无军令,飞扬跋扈;今日你又延误军期,且不思悔改。而这三条,哪一条不能杀你!” 王夔依旧不甘的为自己辩解道:“王夔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而后,他又将目光投向在座的将领,希望他们能在余阶面前为自己说上一句话,求上一次情。但是结果还是让他失望了,在座的将领这次统一的保持了沉默,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一句话。 此时的王夔终于绝望了,但是他仍然不想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便说道:“我的官职由朝廷任命,就算有罪,也当押解进京,交由朝廷审理判决,大人何以能诛杀王夔于此?” “本帅十年前入蜀之时,朝廷便赋予本帅临机专断之权。战前诛杀犯禁的将领,你说本帅有无资格!” 话说到这里,余玠也不再多言,从那冷峻的唇齿间说出了一个“杀”字! 接到命令的张实即刻将王夔押到帅帐之外,手起刀落,随着一声惨叫,王夔的头颅滚落在地。随后王坚拎着带血的头颅来到帅帐向余阶复命。 就在众将大惊失色的同时,余玠的另一名部将杨成,已经单骑进入了王夔部将的军营…… |
诸位早上好。 |
家乡的屋脊! |
第五十章 会战嘉定府(三) 王夔的人头在余玠的帅帐前落地,而余玠的部将杨成却单骑来到了王夔军的军营。 见杨成前来,营门口还不知内情的王夔部下当即迎了上去。 杨成近十年来,一直作为余玠的心腹爱将存在,多年来随余玠在川蜀之地南征北战,出镜率相当高。所以,这王夔的部下自然是认识杨成的。 此时,对杨成躬身相迎的王夔部将问道:“今夜大帅召诸位都统于帅帐议事,为何杨将军却于深夜来我利州军军营?” 杨成下马说道:“利州军今日江边操练,其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着实让杨某佩服至极。而余大人对此也是赞叹有加,特让我今日来此,以示慰问。余大人而后也将亲身前来。” 利州军一听说余玠要来,也是大为兴奋。但是在兴奋之余又不免疑惑的向杨成问道:“今夜余大人不是和诸位将军商议战前部署吗?何以会亲身前来。而王都统临走之前也并未提及此事。” 只见此时杨成说道:“余大人待会儿亲身来此,就是特为王夔而来。” 王夔部将见杨成的说话语气实在有些怪异。再加上直呼其主帅其名,让王夔的部下感觉有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但是又实在不知道是哪儿出了问题。只得说道:“王都统会陪同大帅一起前来吗?” 对于王夔部下的追问,杨成却故意岔开话题说道:“利州身处在汉中通往川蜀的必经之地上。利州军多年来多次抵御蒙古入侵川蜀,在抗蒙的道路上劳苦功高,这些余大帅都看在眼里……” 杨成的故意岔开话题,让王夔部将一时间不知道杨成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只得就着杨成的话说道:“保境守土,乃一方军人之责。抵御蒙古,于公乃是以身守土,为国尽忠;于民族乃是抵御外辱,以保民族之尊严;于私乃是护家乡父老周全,尽人子之孝。而又何来劳苦功高之说。” 听到这些话,杨成大为兴奋,当即大声说道:“说的好!利州军多年来,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家乡父老,实在是好样的!杨某刚才以功名富贵来评价诸位,实在是杨某之过。” “哪里,哪里。杨将军多年来跟随余大帅收复疆土,领军御敌,谋的是整个川蜀百姓的安宁,守卫的是国家的西南大地。我等怎能和杨将军相比。” …… 一时间这双方竟然互相吹捧了起来。 等到互相吹捧差不多了,杨成突然话锋一转道:“利州军骁勇善战,我等诸将今日和余大帅已亲身感受,你等皆是蜀中热血男儿。但是你们的王都统这么多年来,在川蜀的口碑却是极差,诸位可曾知晓?” 听完杨成的话,王夔的部将对于杨成今夜的来意,是越来越摸不透了。当听到杨成对他们赞许有加,而又对他们主帅的大为不满之时。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着诸将不言,杨成又接着说道:“不知道王都统多年来在川蜀的所作所为,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对于自己的主帅,王夔部将一时间自然不敢对其妄下定义。 说的好还好,说的不好,谁知道你杨成是不是和王夔一伙儿的,现在在这里试探大家。就算不是一伙的,如今这么多人在场,日后那些不好的话传到了王夔的耳中,说错话的人那是不死也得扒层皮。 此时,谁都不接话! 见到大家还是不接话,杨成恢复以往严肃的表情,正色说道:“今夜杨某前来,就是想和诸位推心置腹。杨某今夜于此,就问诸位一个问题,望诸位还是认真回答才好。” 终于到了要摊牌的时候了,杨成的内心一时间也没有了刚来王夔大营的紧张之感。神色坚定的慢慢说道:“杨某今夜想问,诸位从军多年,到底是忠于国家民族多一点,还是忠于你们的主帅王夔多一点?今夜杨某所问,非为我个人所问,而为余大人所问,也是为整个川蜀五十四州百姓所问,还请诸位照实相告。” 杨成的这一番话,此刻才算是触动了王夔军营中数十位领军将领的心底。只见此时有将领说道:“王都统虽于大节无亏,但利州百姓实在苦其久也。” 见有人先开了口,王夔的部下们那便也不再藏着掖着。只见又一名将领说道:“都统虽统军有道,但对于守土军士却甚为残暴,轻者打骂,重则残身。”说着一名军将露出不日前王夔加之其身的酷刑。 随后,王夔的部下们开始七七八八的各自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王都统平日横行利州,我等也是敢怒不敢言。”“我也多次看到王都统连朝廷的指令都敢违抗,我等又怎能和他相抗。” 听完王夔部下说完的这些,杨成终于意识到,这批人是可以争取的。 看来,是时候将今夜发生了的事儿告诉王夔的部下了…… 只见此时杨成脸色严峻的说道:“诸位能对我杨成据实相告,那我杨成今夜也就把真相告诉大家。” 杨成顿了顿道:“我来此之前,余大帅已经打算今夜以议事之名在帅帐诛杀王夔,故而特命我前来安抚诸位。 王夔目无军法,戕害百姓,实乃川蜀之祸。而诸位乃川蜀热血男儿,定能以民族大义为重,于这蒙军兵围嘉定府之时,同心抗敌,守我疆土,不至于同室操戈,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如若诸位仍有心念旧主,执意要为主帅报仇者。我杨成今夜就立于此地,报仇者尽可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报昔日之主。” 杨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一时间让王夔的部下没全听明白。 但是有一点,他们却听的很清楚。那就是按时间来算,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主帅王夔此时已经被余玠所杀。而这个结果,一时间让他们难以适应。 此时的王夔部下,看到眼前的杨成,脸上有着说不出的怪异,一时之间,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而杨成看到这一幕,他的心终于是放下了。从其部下的反应来看,他们对王夔的忠诚度并不是那么高。 要不然,这些白天还如狼似虎的精兵此刻听到这个消息不把杨成生吞活剥了,然后再去找余玠一战。很欣慰,这些人并没有。 放下心的杨成看着王夔的这些部下,面目变得缓和起来,不紧不慢的解释着说道:“对于利州军兵,余大人多有赞赏。在朝廷的眼里,在余大人的眼里,王夔是王夔,诸位是诸位。今夜,余大人只诛杀王夔一人。其余人等,若受节制,待大战之后,再向朝廷奏报,委任新的利州都统。还望诸位率领部下,于此蒙古大军压境之时,与整个川蜀同心御敌。 事情到了这一步,王夔的部下也没再多说什么。看来这王夔于利州这么多年,既不得民心,也不得军心,实乃事实。 而正在此时,诛杀完王夔的余玠只身带着川蜀少数随从来到了王夔的军营,以此表示对利州军的信任。 随后,在余阶做出了对利州军只诛杀王夔,而不究其他的承诺并示以安抚之后,利州军各自回营。 一场因诛杀王夔而可能产生的风波就这样被杨成和余玠平息在无形之中。然而,这件事还没有完,此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而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乃是嘉定府大战即将吹响的号角…… |
诸位晚上好! |
截止到上一章,已经连载了10万余字了。不知道诸位对这个帖子怎么看。 |
第五十一章 会战嘉定府(四) 余玠用王夔的消失,让自己内部的隐患得以清除。同时,余玠也用王夔那带血的人头树立了自己作为战前统帅的无上威信。此次前来参加嘉定府之战的各路兵马,终于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做到对主帅余玠的绝对服从。 诛杀了王夔之后,余玠带领着五万川蜀善战之兵进驻嘉定府…… 岷江之水,傍山而过。嘉定府内,守将俞兴详细的跟余玠讲解着如今嘉定府所面临的局面——蒙军攻陷成都,大肆劫掠之后顺岷江南下,如今正在嘉定府北岸集结。其兵力大概在三万左右。由汪德臣,火鲁赤率领。意图渡江攻取嘉定城。 了解完情况之后的余阶,并没有急于做出战争的部署。而是在嘉定府守将俞兴的陪同下,于嘉定府外勘察地形。 自蒙军沿岷江南下以来,嘉定府外已经被蒙宋双方紧张的战争气氛所笼罩。蒙古军随时都有可能出没于嘉定城外。此时出城勘察地形,无疑需要莫大的胆气与魄力。但余玠明白,唯有高风险的付出才会换来高昂的回报。所以才有了他在大战降临之际,先有冒险诛杀王夔,而后冒死勘察地形的大胆举动。 也正是得益于余玠的冒险行为,岷江之畔,群山之间,嘉定府外的两座山峰才走进了他的视线。经俞兴介绍,此两座山峰,一为万山堡,一为必胜堡。皆处于扼守进入嘉定府的险要位置。听完俞兴的介绍,余玠意味深长的笑了。紧接着,在高山之上设以伏兵的想法在余玠的脑海里浮现。 当夜,余玠秘密派遣五千人马,于深夜之中悄悄的爬上了必胜,万山两堡之上,更为其配备上蜀军威力最为强悍的劲弩,其射程足够射杀山下来犯之敌。 当余玠于两座奇山之上将伏兵部署完毕之后,一个针对于蒙军的破敌计划,就此开始了…… 数日之后的夜里,星河暗淡,整个黑夜看不到一丝的光亮。余阶派出精锐彪悍的八百人马,于夜深人静之时,悄悄的潜伏到蒙军驻扎的岷江北岸。 不久,嘉定城内,鼓声大作,潜伏到对岸的宋军于黑夜中向睡梦中的蒙军发动了突袭。八百宋军,手持大刀阔斧,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于蒙军军营左右砍杀,一时间,蒙古军营大乱了起来。而来自于嘉定府不绝于耳的呐喊,擂鼓之声,一时间让蒙军误以为宋军主力于半夜发动进攻。 然而,蒙军的军阵,很快在将领的统帅之下稳定了下来。这时,蒙军才发现宋军此次前来的只有数百人,当即就做出了反击。而这八百人在早有准备,在蒙军发动全面反击之后,他们又在援军的接应之下,返回嘉定城中。 接下来的数天里,宋军一直采取着这种方式对蒙古军进行袭扰,时刻牵动着蒙军注意力。当蒙军的注意力全部被宋军的小分队吸引之后。余玠却又秘令勇将杨成带领两万兵马,悄悄的迂回到蒙军的后方隐藏起来。 蒙军在被袭扰数日之后,汪德臣和火鲁赤决定对嘉定府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进攻的路上,万山、必胜两堡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必经之路…… 恼羞成怒的蒙军在积攒了数天对于宋军的怨气之后,如同脱笼的猛虎一样向嘉定城杀奔了过来。此时潜伏在万山,必胜两堡之上的宋军正以强弓硬弩严阵以待,正等待着他们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随着蒙军的不断逼近,宋军的强弩已经瞄准了他们的前心和额头。数日的等待,就是为了这一天的击杀。就在蒙军企图通过这两座山口之时,隐藏于山顶的宋军以强弓劲弩所形成的交叉火力开始往蒙军身上招呼过来。一时间企图通过这两座山口的蒙军死伤大片。但是为了突破山谷,蒙军还是前赴后继的踏着同伴倒下的躯体前行。 然而,就在两山之上的宋军依山据险,拼命阻敌之时,蒙古的后方又突然杀声震天。 迂回到蒙古后方的宋军在杨成的带两下,开始对蒙古的后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打了蒙古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汪德臣和火鲁赤毕竟久经战阵,他们很快就稳住了后方的阵脚,从容的调兵遣将与杨成展开了激战。 而就在此时,嘉定府城门大开,三万蜀军在嘉定府守将俞兴和余玠的得力战将张实的率领下,一路从正面掩杀过来。见此情景,身处于万山,必胜两山的五千宋军,丢掉强弓劲弩,手持大刀利刃,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向蒙军的军阵。 一时间,蒙古进入了首尾难顾的局面,继而被宋军包围。 被宋军三面合围的蒙军,不得不在将领汪德臣,火鲁赤的率领下分头向北突围而去。而这一退,围困嘉定府的蒙军便开始走向了全军覆没的道路。 这川蜀腹地,山谷林立,江河纵横,又岂是这些蒙军如此好突围的?而川蜀这十多年来的山城防御又岂是白建的? 之后的蒙军,一路在汪德臣的率领下溃逃至隆庆府附近,一路由火鲁赤率领,败退到剑门周边。而这两处地方,其地势之险要,比嘉定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余玠入蜀十年了,隆庆府的治所早已经由平地被移到了附近的苦竹山之上,而他这座山是有着和钓鱼山一样殊荣的奇险之山。而苦竹山上的守将,自然不会对败退到这里的蒙军客气。他们时刻践行者余玠山城防御体系中的“不可昼战,只可夜劫”的兵法策略。在蒙军败退于此的第二天夜里,就开始展开对蒙军的劫营行动。一时间让汪德臣数晚夜不能寐。而也就在这时,身受苦竹山守军劫营之苦的汪德臣又收到了队友火鲁赤的求救消息。 当时的火鲁赤虽然在嘉定府外拼死杀出了宋军的包围。但是如今溃败到剑门之时,又一次遭到了剑门守军以及周边宋军的围困。 接到消息的汪德臣也顾不了那么多,当即率领着蒙军剩下的残兵败将前去救援火鲁赤。而汪德臣刚走,驻守在隆庆府的守军便截断了他所回军的道路。 在南宋各山城之间相互配合之下,汪德臣和火鲁赤又一次陷入了宋军的包围之中。 汪德臣和火鲁赤带领着溃退的宋军在这川蜀大山里面血战数天,最后其二人只带领着数十骑突围而去…… 嘉定府一战,余玠以全歼三万南下蒙军的辉煌战绩获得了嘉定府会战的完胜。续写了他自十年前在江淮大败蒙军的又一个巅峰。只是,荣耀的巅峰过后,迎接他的却是一场猛烈的政治风暴…… |
迟到的一章,诸位文友,争取今天让帖子翻个页吧…… |
诸位,晚安喽。。。。。 |
中午好。。。。。。 |
天气热了。今天又不在状态。 |
最后一页还得楼主自己来。。。。 |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