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原创长篇连载《一壶烧酒聊先秦》——新整理后重发,相信越来越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原创长篇连载《一壶烧酒聊先秦》——新整理后重发,相信越来越好

作者:介鸢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说在最前

    笔者是一个狂热的历史爱好者,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无一不好,特别喜欢中国史,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便是将中国所有时代的历史捋顺一遍,以自己的视角和写作手法,让历史鲜活起来,如果有幸能让诸君因此喜欢上历史,也算一项功德。
    理想很远大,可是真要动笔的时候又觉得压力山大,毕竟历史过于浩繁,抽出任意一块都够写个一两年,所以任重道远。
    本想一本正经的讲历史,可是试发一下,效果并不好。原因多方面,一是写作手法问题,人一旦一本正经了,那写出来的东西虽然严谨,但是不接地气,严肃中缺少活泼,自然不能吸引人继续看下去;二是社会风气问题,如果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多了,相反的愿意钻研的人却变少了,大家沉迷于互联网带来的娱乐活动不能自拔,游戏、小说、自媒体、直播,无一不让人更加惬意舒服,又有多少人愿意拿出时间来了解一下过去,反思一下当下,展望一下未来?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的热销,让笔者感悟颇多。原来还是有人喜欢历史的,只需将写作手法和视角变一下即可,对历史真实性严谨的同时,又不乏活泼诙谐的描述方式,吸引读者看下去的同时,又准确的了解了历史,何乐而不为呢?
    定下了写作方式,下一个问题便是,从哪段历史开始写呢?
    中国,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从她产生后世所认可的文明开始,已经从未中断地延续了五千多年。而这,也恰恰是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国家没有因外族入侵而倒下,文明没有因强权渗透而同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我们的历史不算最久(排在第一的是伊拉克,第二的是埃及),但是中华文明绝对是世界上的NO.1。
    在如此之长的历史文明中,按照如今的断代方法,中国先后出现过二十四个朝代,比如耳熟能详的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等。
    有人会说,这么多朝代,你挑一个你最擅长的,你认为最波澜壮阔、不可或缺、对当今中国贡献最大的朝代写不就完了?
    是啊,那样最好写,从秦以后都有断代史,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就可以了,不用大费周章地查阅典籍,省事而且易于发挥。
    可笔者天生是一个对待历史有点强迫症的人,有的时候为了理清楚一条史料,可以通宵查阅资料,所以这次打算挑战难度,要写就要从历史最初开始写,然后依次一个个的写下去。
    然而,历史离我们越远,也就越难写。因为越久远,留存下来的史料越少,想要恢复历史本真就越难。
    然而越难越有挑战,正好可以借助这次给自己上难度的机会,彻底搞清楚一些问题,实际上是给自己原来脑子中的问号找到答案而已。
    所以第一次动笔,我选择了“先秦”,估计需要给三五年时间吧。
    先秦,顾名思义,就是秦朝之前的历史,要让笔者划分,我认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西周之前,包括上古神话时期、夏、商、西周。
    二是春秋时期。
    三是战国时期。
    之所以如此划分,完全是依据史料完整性和可靠性来分隔的。
    上古神话时期根本就没有可靠史料,夏、商、西周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史记》以及后世零散典籍、甲骨文、金文等拼凑而成,而且《史记》和典籍成书年代离这一时期实在过于遥远,其真实性也打了折扣,所以我把这整个时期,归为第一阶段。
    春秋时期,是开始有信史的阶段,记载这一时期的,有专门的正史,《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国语》等等都是当时史官,最不济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史官写成,因为史实与记载相差不久,可信度很高,与之前历史有明显区别,所以我把这个时期归为第二阶段。
    战国时期,因为史官所记载的各国国史毁于战火的原因,所以没有像《春秋》这样的应时正史,而记录这段历史的《战国策》也偏重于记述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事件连贯性和阶段性不如《春秋》直观,而且其中所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待商榷,需进一步考证。
    所以战国时期的历史,除了依据《战国策》外,大多依然是借鉴了《史记》的内容,但因为司马迁所生活的西汉,距离战国时期已过去二三百年,他所采纳的史料也是从典籍以及民间野史而来,所以其史学价值虽然较高,但与春秋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把这一时期归为第三阶段。
    从信史开端角度来说,春秋、战国才是本书叙述的重点,而春秋,则要用重中之重的笔墨好好写。
    春秋和战国,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东周”。
    周朝刚建立时都城在镐(hào)京(丰镐),从周武王开始往下传了十二任,到周幽王在位时丰镐被犬戎攻破,实际上到此周朝算是亡国了。但是后来众诸侯驱逐了犬戎,又重新拥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为王,这样周朝才算复了国。
    为了避免犬戎的再次骚扰,周平王时期迁都到了洛邑,相比较丰镐来说它在东边,因此后世以周平王元年为分水岭,以都城位置为命名根据,将周朝在时间上一分为二,之前的称之为“西周”,之后的称之为“东周”。
    迁都虽然躲过了犬戎等游牧民族的袭扰,但是却带来了更大问题,那就是天子权威的衰退。因为洛邑地处几个诸侯国之间,天子迁都时被外族抢掠得一穷二白,所以虽贵为天下之主,却要看几个“地头蛇”的脸色,名存实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左传》中记载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可见东周王朝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显露出了它的软弱。
    政治的历史中,没有人会可怜一个弱者,更别说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了。面对周王室的日渐衰弱,诸侯有的不是怜悯,而是僭越天子权威的快感,于是整个社会的政治格局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侯国之间开始相互征伐吞并,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过,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根本没有正义的战争,全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为目的而发动的侵略,霸权在这个时期逐渐显现。
    周王室王权弱化,诸侯国霸权强盛,社会的性质这时候也由奴隶制渐渐转变成封建制,从此开始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
    王室的衰弱,社会的混乱,诸侯国的动荡,看似一无是处的时代,却恰恰成就了思想上的闪光点,面对如此混沌不堪的现状,一大批思想家和改革家去深刻地反思救国救世的方法,从而致力于大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使得变法之声不绝于耳,改革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因此,百家争鸣,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个时期爆炸性发展,空前绝后。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等流派的出现,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墨子、管仲、韩非子、李斯、商鞅、邓析、惠施、邹衍、苏秦、张仪、吕不韦等等思想家及改革家的思想对抗,让这个时期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学习国学,其实最重要也是最广泛的部分就是来源于这一时期的文化。
    跟这一时期有关的成语,基本占了全部成语数量上的三分之一,而且每一个成语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典故。
    我国如此之多的姓氏,绝大多数也都来自于这个时期,可以说翻看这段历史,你就能感知自己的祖先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开创了本姓家族。
    各种流派的思想精髓,很多现在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不夸张的说,没有春秋战国,就构不成先秦的主体,就没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中国的历史重在传承,以周礼为统治核心手段的大周更是如此,其中引经据典之处数不胜数,如果没有前史作为积淀,单讲春秋战国就不会理解那么深,我讲着吃力,您看着也吃力,所以周之前的上古史还是要好好说一说。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也未做到博览群书,更达不到点评历史的水平,所写内容,只是自己一家之言,担不起千夫所指之责。所书之处难免存在纰漏和谬误,语句不畅、错字别字不可避免,还望诸君不吝赐教,本人必当虚心采纳,完善提高!
    此致
    敬礼!
    @ty_正能量41 2021-05-17 23:24:08
    晚上好,欣赏佳作,顶帖支持
    -----------------------------
    感谢正能量的关注,一定不负众望,再接再厉!
    从今天开始发第一部《先东周史》,敬请关注。
    第一部《先东周史》
    第一章 创世之神 (一)历史的样子

    什么是历史?
    广义来说,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都可称为“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而不一定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实际上指的是人类社会史,它的规范解释为: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有人说,历史不就是对过去的事件的记录嘛,你怎么说还有诠释和研究呢?
    不急,慢慢来,首先,解释下历史的被诠释性。
    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所熟知,自然是通过文字记载的形式传播出去,传承下来的。
    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由人类个体书写的,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就夹杂了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理解好恶,无不在其中,所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是对真实历史的诠释。
    其次,解释下历史的需研究性。
    历史靠文字记载,没有文字之前自然也就无法记录历史,这无疑是历史的巨大损失。
    商之前的历史,因为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无法从现有史料中准确得知它的历史沿革和人物事迹,获取这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基本来自于口口相传,于是只能以“传说”的形式被后人所知。
    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知道的中国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商朝人用这种文字记载了同时期祭祀、占卜等重大事件,这是中国历史记载的开始,被认为是信史的开端。
    随着文字和记载的逐渐成熟,到周朝时设立了专门记录历史的史官,从此便开始有了“应时历史”,也就是当时的人记录当时的历史。
    应时历史可信度自然是最高的,最初的史官有着极高的职业操守,“不美化、不遮掩、只陈述、不附会”成为记述历史的潮流,其中以孔子为标杆楷模,他在写《春秋》时惜字如金,将以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极力不掺杂个人情感。
    然而即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完全不遮掩和美化,《春秋》中就有多处替天子遮羞,因为权势威胁而对有些事避而不谈等情况,这虽然给人一种“史无完史”的感觉,但历史事件件件真实,这其实已经不容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官职业操守开始弱化,这个职业越来越多成为统治阶级的美化者,所记历史成为权力核心标榜功绩的工具,开始为权力服务。
    然而也并非所有史官都是如此,司马迁就是个例外,他不为汉武帝歌功颂德,不为权势所左右,坚持了史官的底线。
    但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史官,因为他掺杂了太多个人情感,整部《史记》我们随处可见他以“太史公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因对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难以释怀,所以他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不能公平看待,而是带着有色眼镜批判;同时在记述《李将军列传》时,更是借李广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来映射自己,使个人情感肆无忌惮地倾泻了出来,将历史个人化推向了顶峰。
    将个人意愿、政治需要表露于史这种行为,在后世史官笔下实际上成为常态,他们或者受制于权势,或者受制于自身,让历史成为了个人史、当代史。
    我们不能以此批评写史之人,毕竟如孔子、司马迁这样的大家都不能避免的事,又怎么能够去要求常人?一百个人写同一段历史,可能写出来就是一百个样子,要我写,同样会写成我的风格。
    但是,再怎么掺杂个人情感,历史主线不能变,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不能被篡改,因为这些东西一旦被改动了,对文化来说相当于灭顶之灾,没有人敢动这个底线,“千古罪人”的骂名没人背负得起。
    所以我们见到史料中,常会有给帝王安插上“高大上”甚至是神话传奇的出身,有为帝王所作不齿之事遮羞甚至避而不谈,有对拿不准的事件会有多种展现,但却没人去动历史发展的这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是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
    所以我们看历史,还要带着任务看,把握住历史主线的基础上,对存疑的历史进行分析研究,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发掘其背后的真相,还历史本真;同时,更需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而这,就是笔者的初心。
    所以带着这样的初心,让我们烫上一壶烧酒,开始这段漫长,但又饱含人生哲理的历史旅程吧!
    第一章 创世之神 (二)神话唯物化

    闲言少叙,正式开篇。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首中国朝代歌,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朝代的更迭,其中蕴含着一个个朝代的由盛转衰,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的伟大历程,可以说,每一段都是那样的有血有肉,散发着不可磨灭的熠熠光辉。
    本书要讲的,便是朝代歌里的前两句,也就是先秦。
    都说要了解先秦史,重点是了解春秋战国,但笔者认为更关键的,是了解先(西)周史,也就是上古、夏、商、西周。
    先周史是中华民族生长起来的根源,不了解这段历史,就很难对中国历史有个溯源性的了解,就会对古人的想法不明所以,对他们的行为感觉古怪,我们讲任何历史都会举步维艰,所以需要先讲清楚这一段。
    但因这一时期距现在太过久远,没有可参考的应时记载,即便是后世史料中有涉及,也多为口口相传所得,可信度大大下降。同时因为古人对世界及人类起源并没有科学了解,于是多将起源问题归为神话,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传说,而对我们的人文始祖,则更多赋予了他们神的属性,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先人改造自然的崇拜。
    这种将先祖神化的情况,任何一种文明都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平心而论,我们中国的神话更贴近于人性,夸张程度也算是最小的,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更加相信“人定胜天”,而不是夸大“神包揽一切”。
    基于这一点,虽说上古历史里充斥着形色各异的神话传说,但笔者觉得还是要以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待分析,毕竟本人没见过神,自然也不相信类似于“女娲补天”这样的神奇本领的存在,看待神话的时候,理解古人对祖先的崇拜就可以了,不可能将其当成历史而宣扬。
    神话唯物化,便是笔者写上古历史遵循的根本。
    既然这样,写这一段的笔风上可能就不能过于诙谐,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写,总不能本知已经够不严肃了,还以一种更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吧,望体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对盘古、女娲、伏羲、黄帝、炎帝、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等这些人物应该都耳熟能详了,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有巢发明住所、燧人发明非自然火、神农开始种植作物、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一切都是从小老人就反复告诉你的,听得耳朵都快出茧子了,没有人去怀疑,或者根本就不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因为这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
    然而这些人文始祖到底是否在历史中存在过,那些历史事迹是否是他们所为,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只是千百年来口口相传,造成他们在人们心中已经固化了形象。
    清以前的二千多年来,没有人愿意去涉足这个领域的探究,原因就是无史料可考,研究到最后必然是一无所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没有这种迎难而上的探索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认识到了腐朽的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他们立志从思想文化上开始觉醒,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于是1915年时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知识青年发起了一次批判旧风的文化运动,被后世称之为“新文化运动”。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当时的一批著名学者开始对中国古史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这其中以顾颉刚、胡适、钱玄同等人为代表。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他曾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一文中提出了他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从发掘出来的各种典籍来看,西周时期人们心目中最古老的人主是大禹,到了春秋末期才开始有了尧舜这样的圣王,而到战国时才出现了黄帝、炎帝这些更远古的华夏民族的始祖,到秦朝时才出现了“三皇”这些神化了的远祖,直到东汉时期才开始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对此,顾颉刚先生提出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二是“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以虞舜为例,舜被孔子时期(春秋末年)的人看做是无为而治的圣王,到《尚书·尧典》(成书于战国初期)里就成了全方位积极有为的圣人,而到孟子时期(战国中期)又增加了“模范孝子”的内容,可以说是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充实完善了舜这个人主的高大形象。
    最后,在勘探古史时,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也就是说,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不管这个事件在后世经过多少次的艺术添加和改动,也不管这个历史事件在它那个时期是否真的存在过。
    在此学说基础上,顾颉刚先生写了著名的《古史辩》一书,此后多位历史学家纷纷响应支持,从此民国学术中“古史辩”学派正式形成。
    “古史辩”学派反对迷信上古史的传统解释,致力于建立可信谨慎的、新的古史研究解释体系,这种治学态度是端正的,这种治学方法是科学的,至今仍然具有史学方法论的重要启发意义。
    虽然“古史辩”学派是新文化运动思想观念在史学领域的产物,但是笔者认为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受当时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激进的史学流派,因为它对待历史的态度为我们研究上古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唯物史观的思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也是“古史辩”学派的追随者,神话唯物化,便是笔者追寻的终极目标。
    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的中心思想,就是指出了我们的上古史,都是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编造和添加丰满起来的,虽然可能真的有这些民族的,或者说部落联盟的优秀人主,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是后人不断添加杜撰而成,因为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上古,于是也就成为了传说。

    中国人说起自己上古历史,言必称“三皇五帝”“尧舜禹汤”,他们已经司空见惯地被认为成了中国的共同始祖,而且按照同根同源的思维,按照历史传承的定式,后世很自然地赋予了这些人主血缘关系,比如认为有巢氏是燧人氏的父亲,而燧人氏是伏羲的父亲等等,目的就是一个,为中国人找到共同的始祖。
    然而事实上,这些人主可能是当时不同时期、不同部落里的优秀代表,也许并没有历史上的先后顺序。然而后世可不这么认为,为了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的需要,而将他们排了序,安插了血缘关系,并将他们的事迹越充实越丰满。
    而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你历史够长,都会有这样的民族认同的需要,更何况是我们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了。
    那么,就让我们沿着自古流传下来的顺序,开始这段认识上古先王之旅。
    第一章 创世之神 (三)开天辟地

    任何一个人类群体,在脱离了为填饱肚子而拼搏的阶段,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去想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在那样一个原始的状况下,自然没有人会懂得这些,于是人们就将世界的产生最终归功于神或者是有神力的人。
    在古希腊神话中,依照诗人赫西俄德的历史史诗《神谱》所描写,世界上最早诞生了四位大神,他们依次为“混沌宇宙”卡俄斯、“大地女神”盖亚、“深渊神”塔耳塔洛斯、“爱欲神”厄洛斯。
    “大地女神”盖亚后来又生下了“天穹之神”乌拉诺斯、“原始海神”蓬托斯、“山脉神”乌瑞亚,自此这个世界上的主要构架都有了神来负责。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希腊人对于他们生存的环境是如何产生的,找不到答案,无奈之下,他们给每件事物都安排了个神来负责,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非常多。
    而在古印度吠陀神话中,创世的主要功臣是无比巨大的神——原人普鲁沙。
    相传他长着数千个头、眼睛和脚,他的十根手指可以一直延伸而扩展空间,并且包裹着整个地面,这样的造型,自然就是古印度人心目中的万物之祖的样子。
    相传众神都要定期向普鲁沙贡献祭品(人),而普鲁沙也不客气,来者不拒,统统消化掉。
    说也奇怪,每次享受完祭品,他的身上就会生成清澈的黄油,而这些黄油之后又变化成了鸟类、动物、植物等等,自此世界开始变得生机勃勃。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鲁沙的身体转变为世界万物的基础,由其心中生出月亮,由眼中生出太阳,由气息中产生风,由脐上生出空界,由头上生出天界,由脚上生出地界。
    再后来三位一体的宇宙最高永恒实体梵天出现了,他被神化成一切众生之父,也就是吠陀神话里的创世神。
    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印度神话中是先有的普鲁沙作为万物之基打好了基础,而后才有的梵天创造了宇宙万物,可见此说中的创世神是二神并立。
    而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里,则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认为他在六天的时间里,创造了天空、陆地、行星、太阳、月亮,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
    此说再次进化,它把创造万物的使命都交给了一个神来干了。
    而在我们中国神话中,这个创世神也独创性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盘古,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子将混沌劈开所致。
    有关盘古神话的渊源,学术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盘古的事迹记载最早见之于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中。
    《三五历记》中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五运历年记》中记载:“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zī)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
    从这两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后人对于盘古开天辟地的形象描述,体现了他们对于天地生成的好奇和不解,于是创造了盘古这样一个形象,赋予他开辟天地之能。
    然而最早的时候,并没有写盘古是用手段来开天辟地的,所谓“用斧说”,是直到明代末年的时候,有个叫周游的人写了一部《开辟演义》的小说,才加入了用斧子的情节,从而才有了后世流传的版本。
    因为直到三国时期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才第一次提到了“盘古”这个名字,所以后世有学者认为,“盘古”在先秦著作中从未出现过,晚于伏羲、女娲、黄帝等人主出现时间,所以盘古是后世所造,不应把“盘古神话”当做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
    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却在近现代具有较为普遍的认同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三国之前,不但有“盘古神话”的存在,而且在民间已经广泛流传,并有较为详尽的文字或绘画记载。
    香港学者饶宗颐在他的《盘古图考》一文中确认,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益州学堂周公礼殿壁画中,就已经出现盘古神像,从而又把出现盘古的时间提前至东汉时代。
    对于盘古出现的地域,也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盘古山,后世多认为在吴国和楚国之间。据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任昉(fǎng)的《述异记》中描绘:“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
    这里所说的“南海中盘古国”,其遗迹就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境内狮岭炉山,这里是古代瑶族的居住地。但是古瑶族是否跟盘古有什么关系,却没有明确的说法,实际上《述异记》也只不过是文学作品,其中内容没有历史可考价值。
    然而后世还流传着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盘古是外来的神,而不是中国本土的神,这就是所谓的“外来说”。
    “外来说”除极少数主张“盘古”来自古巴比伦文明外,更多的主张盘古传说来自各地域文化的上古神话,而以盘古为古印度吠陀神话中原始巨神普鲁沙之说最为流行。
    二者都是用身躯化为万物,为万物之祖,而“盘古”这个名字,极大可能就是原人的梵语“Purusa”的音译。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等人也支持“外来说”,他在其《盘古考》中提出,盘古开天地的创世神话产生于佛教东传之后,在此之前盘古不见于中国的古籍和古画,所以也主张盘古来自古印度。
    然而这都是猜测,但不管盘古最早出自何时,也不管他出自什么地域,总之他都是中国这块土地上公认的创世神,因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所带给后世中国的一种精神,我们姑且称之为“盘古精神”。
    首先,盘古精神表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盘古开天辟地,以人为本位,人开辟了天地,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人们经过劳动不息,就可以创造一切,这正是盘古神话所显示出的人本思想光辉。
    其次,盘古精神表现的是一种开创精神。盘古神话说“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说的是人定胜天,勇于去开创自己的生活,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所以,将盘古列为创世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盘古精神”已经定下了中华民族不怕艰险、勤劳奋进这些优良传统的基调。
    然而不管盘古从开始出现时还是在后世不断杜撰丰满中,他被赋予的形象就是人的模样,即便是有人模样的神,也撇不开与“人”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人又是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不是一时半刻能讲清的,有人说,这个已经不算问题,达尔文不是已经明确的提出进化论了吗?人类都是由人猿进化而来。
    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假设,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却没有非常完备的证据,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怀疑进化论的可行性,或者,它只是部分可行。
    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笔者自有拙见,只是在此书中不是重点,所以略过。
    但,人类起源,绝非单纯进化而来,我们的祖先也绝非是猴子。
    言归正传。
    有了之前对于天地万物产生根源的回答,人们才开始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类始祖的问题上,于是就出现了“三皇五帝”。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先来说“三皇”。
    所谓“三皇”,其实就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个杰出的、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部落首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他们的功绩,将他们一一神化,归类为神祇人物来供奉祭祀,并尊称为“皇”。
    相比较时间更为靠后的“五帝”,“三皇”更接近于神,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我们赋予的神属性要高于人属性,是被神化了的人类始祖。
    在不同的文献中,被界定为“三皇”的人物也各不相同。
    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三皇”被认为是“天皇、地皇、人皇(另一记载是泰皇)”,后世北宋时期的《太平御览》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
    而在西汉的《尚书大传》和东汉班固的《白虎通义》中,则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和神农氏。
    同样是东汉的学者应劭在其《风俗通义》中认为“三皇”是女娲、伏羲、神农氏,这里也是第一次将女性形象引入“三皇”之列。
    而如西晋史学家皇甫谧(mì)的《帝王世纪》、明清时期孙瑴(jué)的《古微书》等还认为“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而民间更是传有“三皇”为盘古、女娲、伏羲的说法,可见历来对此就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所谓“三皇”中的“三”,并非是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有“多”的含义,泛指那些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民族领袖代表,所以对于以上提到了诸多人物,笔者认为有必要一一介绍清楚。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一)屈指可数的参考资料

    因为三皇五帝距离后世太过久远,所以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文献确实太少了,汇总了一下,也就那么几本,不妨在讲之前先把这些文献介绍清楚,以便诸君先入为主地有个直观印象。
    讲上古历史,必然离不开《史记》这本史学巨著。
    《史记》,是由西汉受到宫刑的太史公司马迁忍辱负重而写成,最初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后改为《史记》。
    在此之前,史书的记述方式以编年体和国别体为主,但是这些记述方式要么连贯性不够,要么直观性不强,于是司马迁首创了纪传体编史方法,从而开启了后世历代正史都为纪传体的先河。
    《史记》笔风独特,在写史的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共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臣等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在当时可谓规模宏大。
    但是《史记》也有一大缺陷,那就是对于上古史记述不多,对于夏之前的历史,也是以黄帝作为开端,这对于中国历史来说确实是一种缺憾。
    鉴于这种情况,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皇甫谧第一次对黄帝以前帝王世系进行了研究,并写出了《帝王世纪》一书。
    《帝王世纪》对上启三皇五帝,下至三国曹魏数千年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了考证和整理,尤其对三皇五帝的世系及社会活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补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所以我们在讲夏之前的上古史的时候,也多采纳《帝王世纪》中的记载。
    但是这里所说的“三皇”,皇甫谧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这跟《史记》是有冲突的,为了丰富《史记》中“三皇”的形象,就有人自报奋勇地站出来补充了。
    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司马贞。
    司马贞,字子正,唐代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为当时著名史学家,因是司马迁后人,因此世号“小司马”。
    因为家族血脉的原因,司马贞毕生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完善祖宗的巨著《史记》上,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写了《史记索隐》,其中对《史记》疏误缺略补正很多,可以说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也正因为此,《史记索隐》与南朝时期刘宋时期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同一时期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司马贞在研究《史记》的时候发现,其中对于常说的“三皇五帝”,只介绍了“五帝”而未介绍“三皇”,于是他广泛地搜集史料,最终写出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
    书里不仅补全了司马迁提出的天皇、地皇、人皇这“三皇”,同时还在《帝王世纪》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可以说是《史记》的有力补充,也为后世了解上古传说提供了素材。
    了解完了《史记》系列,咱们再来看记述上古史实的两部“通义”。
    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古文和今文经学家齐聚白虎观,针对“五经”的异同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辩论。
    究其辩论的原因,主要就是自西汉武帝以来一直是今文经学派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了分歧,所以今文经学派急需要利用皇帝的权威来开展这场辩论,并形成定论来压倒对方。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自西汉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时,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开始大肆盛行。
    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汉章帝乐于见到这种辩论的出现,以使得谶纬迷信和儒家经典进一步融合。
    因此在白虎观,各门各派纷纷陈述见解,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汉章帝亲自裁决最终商定的今文经学经义,取名《白虎通德论》,并由班固撰成此书,最终定名《白虎通义》或《白虎通》。
    《白虎通义》继承了今文经学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普遍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钥匙,不许怀疑和批判,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定式。
    这是统治阶级所希望看到的,将其是为控制臣民的手段,但是历史的教训是,任何学说一旦发展为神学,它的生命力也就接近枯竭了,《白虎通义》同样免不了这样的结局。
    而《风俗通义》出现的时间更晚一点,已到东汉末年,它的作者是东汉学者应劭。
    应劭,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曾任泰山郡太守,后依附于袁绍。
    《风俗通义》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应劭像《白虎通义》一样考证典籍,也像《论衡》一样纠辨谬俗,同时他加上了自己的案语进行评议,从而使《风俗通义》成为研究汉以前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最后要说一下《路史》这本书。
    《路史》的作者罗泌,是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此人年少时就聪颖过人,同时爱好读书,精于诗文,但是就是有一点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他对科举入仕嗤之以鼻,所以他一生不曾参加应试,因此也就没有当官。
    由于历代史书中极少记录上古史事,罗泌为了补上洪荒之史,于是博采各种典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写成《路史》,记述了从上古到两汉的史事。
    《路史》之名取自《尔雅》中的“训路为大”,所以《路史》就是“大史”之意,形容包罗万象。
    历代研究评价《路史》的人很多,但对其褒贬不一。它文采瑰丽,考证精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佚闻,如《竹书纪年》《蜀本纪》之类,为后世研究上古史、特别上古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该书所用材料又良莠不齐,穿凿附会内容较多,同时神话色彩强烈,所以向来不为历史学家所采用。尽管如此,《路史》仍不失为一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史书。
    研究上古史,因为没有其他史料,不可避免的就要用到以上几部著作,其内容不可全信,毕竟过于久远,也没有应时记载,凑合着用吧。
    至于《山海经》,则更加荒诞奇幻,向来不被史家接受,本书就算引用,也权当消遣,诸君不必当真。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二)2 神人—司马氏三皇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史记》认为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
    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汉,《史记》中开始出现他们的名字,但是却没有事迹记载,直到唐代司马贞为《史记》补全了《三皇本纪》之后,“三皇”的形象才丰满了起来。
    先来说“天皇”。
    这可不是日本的那个“天皇”,甚至于日本用“天皇”这个称谓时,都不知道中国最早人主中就有这样的人物,他们启用这个称号,极有可能是跟风追随唐高宗(高宗曾使用“天皇”称号,与武则天并称“二圣”),刻意拔高自己的出身罢了。
    我们所说的“天皇”,其实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天皇氏部族,这个部族的首领共十三个兄弟(一说十二个)。
    为了给“天皇”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将其归为盘古的后裔,这也好理解,盘古是开天辟地之神,他的肉身也化为了大地上的一切,所以由他孕育了“天皇”,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南宋时的《路史》中记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
    后有注解说天皇氏又称天灵,姓望,名获,字子润,号中天皇君。
    很显然,这都后世之言,试想,远古人有“名”有“姓”还说得过去,可是像后人一样又有“字”又有“号”,这不是后世杜撰又是什么?
    所以还是秉承看神话当神话的原则,不要刻意向正史上靠拢为好。
    对于天皇氏的长相,后世大体认知是一样的,那就是这十三个兄弟身材相貌都一样,以至于无法分辨,且都为人的脑袋、龙蛇的身体、有龙一样的角。
    不仅长相特殊,而且对于天皇氏的事迹,后世也多强调他们的神属性高于人属性,神话色彩更加浓郁。
    既然天皇氏为盘古的后人,所以他们部族的治所当然也在盘古国,也就是今广东省广州市狮岭炉山,传说其为古越族的祖先。
    相传天皇氏开始统治初期就遭遇了高温大火的劫难,原因就是当时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射到地面上,造成地面上的可燃物耐受不了高温而发生火灾。
    当然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空气什么东西也活不了,更别说人类了。所以这是神话故事,不用纠结于此。
    为解天下大旱之苦,天皇氏领导了一次造天降雨的运动,至于怎么操作的,没有人知道,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可以遮挡过滤烈日的、可以创造雨水的大气层。
    有了适宜生存的环境,可是气候多变,有时风和日子,有时雷电交加,让人琢磨不透,无奈之下,天皇氏又开始研究“自创”气候的变化。
    研究的结果很伟大,他们发明了“五运”,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气,因其变化运行,故称为“五运”。
    天皇氏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所以也就从这时开始,人们开始用“五运”来概括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知晓阴阳。
    在“五运”的基础上,才有了后世的“五行”哲学学说。
    “五行”包涵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土(代表融合)。
    五行学说经过不断发展,后被道教全盘接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而这种理论被后世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多个方面。
    在研究自然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天皇氏发现了四季更替,然后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依次进行,人们依然不清楚时间过去了多久,因为没有明确的纪年之法。
    于是天皇氏十三兄弟商量过后,最终制定了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确定岁时节候。
    他们先制定了“十天干”:关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阳(癸)。
    之后又制定了“十二地支”: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阙(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zāng,午)、协洽(未)、涒滩(tūn,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即六十甲子,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用于纪时、纪日、纪月、纪年等。
    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就算到了现在,依旧将“干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个方面。
    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平时生活,天皇氏又发明了“数字”。当然这也只是传说,史学界普遍认为数字真正意义上被发明是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古印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认为的五行学说、天干地支、数字都是由天皇氏发明的,实际上只是后人为这些发明找一个合理的出处,至于天皇氏找什么样都不能描述清楚,又怎么会有人知道他发明了些什么呢?所以我照史料一说,您一看就行了,不必较真。
    《三皇本纪》中说,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各传国一万八千年。同时史籍也指出,当时的“万”是今时的“千”,而当时的“千”是今时的“百”,所以换算成今时也就是传了一千八百年。
    这个时间也已经相当长了,比之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长得多,当然,这也就是个数字。
    既然天皇氏被后人神化,对于尊崇神仙的道教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上神,于是将其纳入道教之神。
    其实道家来者不拒的作法实在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到后来只要是名人,不管什么教派,他们都打算收归囊中,甚至于佛教中的文殊菩萨被改称“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被称作“普贤真人”,观音菩萨被称作“慈航道人”,可以说为了拉人入伙不择手段。
    所以,作为创世神的盘古,早就被归为了道教最高神之一,被奉为“元始天王”。
    不仅如此,道家还为盘古安排了家室,相传他与石涧积血中孕育的“太元圣母”通气结精,后来生了一男一女,男的叫东王公,女的叫西王母。
    东王公又称木公、扶桑大帝、东华帝君,是所有男仙及天地间一切阳气的首领,掌管蓬莱仙岛;西王母则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掌管昆仑仙岛。
    两者常常并称,凡是升仙的人,必须“先见西王母,再谒东王公”,之后才能升九天,入三清殿,拜太上老君,见元始天尊。
    据南北朝时期的《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东王公和西王母后来生了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如此一来,也算是道教圆了天皇氏是盘古后裔的这个说法。
    之后这十二个兄弟都飞升成仙,成为道教“中三皇”中的天宝君。(注:“上三皇”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盘古氏、上清真景灵宝天尊地皇、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人皇;“中三皇”为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下三皇”为太昊伏羲氏、神农炎帝氏、黄帝轩辕氏)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附会而成的神话故事,至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天皇氏,是不是天皇氏发明的“五运”和“天干地支”,这些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天皇氏作为各部落首领在统治一千八百年后,另一部族开始兴盛起来,那就是“地皇氏”。
    (续上)

    地皇氏共有兄弟十一人,相传姓岳,名鉴(一说名“铿”),字子元,号文悦。
    同理,这也是后人附会而成。
    为了给“地皇氏”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将其也归为盘古的后裔,并说其为天皇氏之子。
    这其实很荒谬,一是因为这是两个部落氏族,所发迹之地不同,又怎么以父子相称?二是天皇氏是十三个首领,你地皇氏这十一个兄弟到底是谁的儿子?三是都过去了一千八百年,谁也知道人活不了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只传了一代?
    所以,神话传说自然漏洞百出,不能细想。
    但是如果要从传承的角度来考虑这事,那可以这样理解:天皇氏这个部落确实在中国最原始的土地上比较强盛,这种强盛持续了很多代,一千八百年也只是说明天皇氏部落强盛的时间比较长,后来逐渐衰落下去,而地皇氏部落此时开始兴盛起来,最终取代了天皇氏成为了最强盛的部落。
    宋代《洛书灵准听》中有关于地皇氏长相的描述:“地皇,十一君,皆女面、龙颡(sǎng)、马踶、蛇身。”
    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兄弟都长着女人的面容、高大的额头、马的脚掌、蛇的身体。
    相传地皇氏部落的治所在今黄河中游的龙门山、熊耳山一带(地属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继天皇氏之后领导各部落一万八千年,同样是今时的一千八百年。
    《路史》中记载:“地皇以三十日为月,十一月为冬至。”
    地皇氏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在沿袭了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基础上,规定了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了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
    这个成就就更伟大了,从此人们知道了一年为多少天,可以数着天数过日子了。
    这样的神怎么可能不入道教,于是地皇氏被尊为“中三皇”的灵宝君。
    地皇氏部落强盛了一千八百年后,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这个地方有人皇氏部落开始崛起,从而最终取代地皇氏部落开始统治天下。
    从天皇、地皇、人皇部落所兴起的地域来看,可以说是从南方一路向北向东,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事实,中国当时各部族的发起已经贯穿南北,中国从那时已经奠定了庞大版图的框架。
    相传人皇氏姓恺,名胡洮,字文生,别号居方氏。
    显然,同样为后世附会。
    人皇氏共有兄弟九人,也是分别带领各自部族分治天下,共在位一万五千六百年,今时的一千五百六十年。
    这点很奇怪,为什么不是之前通用的一千八百年,而改了个有零有整的时间长度?
    笔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并不影响后续事件,估计也只有司马贞能够解释清楚了。
    为了给“人皇氏”找到血脉上的传承,后人也将其归为盘古的后裔,并说其为地皇氏之子,天皇氏之孙。
    此说荒谬程度同地皇氏,这里不再赘述。
    《洛书灵准听》同样描述了人皇的长相:“人皇龙躯、人面、骧(xiāng)首。”也就是说人皇长着龙的身体、人的面容、马的头颅。
    由以上对于“三皇”长相的描述可知,他们都为龙蛇之身,而龙蛇之身在古时往往被认为是圣王的异相,所以将“三皇”附会成如此形象,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蛇作为一种奇异的生物,往往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所信奉的神中,同样有跟蛇关系密切的形象记载,而“人首蛇身”也并非中国专利,世界上此形象屡见不鲜。
    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外东北的斯古通部族的神话传说中,有被称为“穆杜尔”的巨蛇曾统治着大地,“穆杜尔”开凿了河床和湖底,因此被称为天和水的主宰。
    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之中,有相当多的部落都选用蛇来作为本民族的图腾,而其部族成员将人面蛇身之物来作为其部族的保护神。
    在伊朗神话中,“恶龙与暴风雨”的传说家喻户晓,恶龙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在印度吠陀神话中,有纳迦和纳吉夫妻二神,他们的形象都是半人半蛇。
    在苏美尔神话中,有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他们是“人首蛇身”的兄妹,并认为是人类创造者。
    在希腊神话中,妖与神都有蛇的身影在里面。女妖拉米亚就是人蛇合体,而女妖美杜莎却拥有一头蛇发;掌管婚姻和生育的女神伊希斯,以及她掌管来生的丈夫塞拉匹斯,也俱是人首蛇身形象。
    由此可见,“人首蛇身”是一个普遍性的现象,这种对蛇及其蛇文化的崇拜由来已久,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地信仰。
    那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说起来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蛇这种动物冷血且神秘,行动无声无息,特别是他那双眼睛和嘴中的獠牙,使得人们在面对它们时,都会感到毛骨悚然,产生畏惧心理。对于远古人类来说,往往会将敬畏的生灵与神联系起来,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形象。
    再有,蛇是冬眠动物,它们会在春天觉醒并蜕皮,这种“死而复生”的超能力,使它们更加充满神秘感。
    同时,蛇还有着强大的繁殖能力,而远古人类对于繁殖的需求是很强烈的,这自然也是古人对于蛇如此崇拜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对于中国来说,自古“龙”“蛇”不分,蛇形始祖自然契合了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说法,所以这种形象自然对中国人意义非凡。
    言归正传,再说“人皇”。
    人皇氏同样被道教所吸纳,为道教“中三皇”的神宝君。
    然而大多时候,后世并没有将“人皇”固化成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更多的看成是一个“座位”,只要是有德才的圣王都可坐上去,比如《尚书大传》把伏羲氏放到“人皇”座位上,而《三坟》把神农氏放到“人皇”座位上,道教则把燧人氏放到“人皇”座位上等等。
    通过天皇、地皇、人皇的权力交替,我们可以分析看到,这个时期已经有了原始社会的雏形。古老的中国两河流域产生了诸多原始部落,部落之间自然就会有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靠武力,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领导其他部落;而另一种就是推举,谁的部落强大或者部落首领突出,谁就可以被推举为部落之首。这两种方式在之后原始社会权力更替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后者则更加像是禅让制的雏形。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三)时代代号—有巢、燧人

    说完了《史记》中的“三皇”,让我们将目光再投向被后世所公认的“三皇”之一——伏羲。
    要讲伏羲氏,那就必须要先讲一讲有巢氏和燧人氏,因为传说有巢氏是伏羲氏的祖父,燧人氏是伏羲氏的父亲,而这,同样是血缘传承的杜撰罢了。
    有巢,顾名思义,就是有了房子居住,而“有巢氏”就是那个教民众建造房屋居住,以避野兽伤害的人群。
    最初的时候人类是住在树上的,后来逐渐到了地上生活,然而地面上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种环境下,人类不得已住进了洞穴。
    然而这一住就住了几百万年。
    穴居生活确实摆脱了雨雪的苦楚,但是另一个问题却挥之不去,那就是洞穴内阴冷潮湿,这种环境如果长期居住,必然导致疾病的滋生,尤其是关节性疾病。
    从现在能找到的穴居人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饱受关节病的折磨,好多因此而丧生。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便是生活在大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而直到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所生活的时期,人类都还在洞穴中生活。
    穴居生活越来越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走出洞穴成为了大势所趋。
    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人的祖先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中国的土地开始出现了长期定居的村落。在河北省邯郸市的磁山遗址中,就开始出现了“半地穴”建筑;而到五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时期,开始进一步出现了整片的民居。
    这,都是“有巢氏”的功劳。
    《韩非子·五蠧(d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对于到底是谁教会了人类建造房屋,没有人知道,但是为了凸显这个人的地位,于是后世以他的功绩作为他的名字,称之为“有巢氏”。
    我们中华民族中素有崇拜“鼻祖”的传统,因此对于教会人类建造房屋的先祖有巢氏,后世尊称其为“巢皇”。
    再来看燧人氏。
    相传燧人氏部落所生活的地方经常刮大风,因此该部落便以“风”为姓,也就是说这个部落中人为了跟其他部落的人加以区别,便自称“风某”,所以姓就是部落种群的象征。
    燧人氏部落周围有一种树名为“燧木”,其特点是不仅长得高,而且含水量低,因其干枯的特性经常容易遭受雷劈而起火。
    经研究,燧人氏生活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那时候的人类不是吃植物的根茎,就是生吃动物的肉,还不曾吃熟食。
    虽然雷劈着火这种自然现象早就有了,但是人类对于着火有的更多是恐惧,将火视为怪物,都是躲得远远的。
    后来有人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尝了尝,这一吃不要紧,原来这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味的食物,于是之后才出现了人类利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的行为。
    知道了火的用处,人类开始考虑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然而再大的天然火灾也会有熄灭的时候,这让那时的人们非常苦恼。
    燧人氏部落可能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有一天他很偶然地发现有一只鸟在不断地啄燧木,结果被啄之处先是冒出了烟,后就演变成了着火。
    这件事启发了燧人氏的这个年轻人,于是他折下燧木枝,模仿鸟的样子用树枝钻之,结果真的点燃了树枝。
    这就是“钻木取火”,也就从此刻开始,开启了人类控制火的历史。
    《说文解字》中对“燧”的解释为:通“遂”,意为贯通黑暗,后指中国古代取火的工具。
    由此,将发明非自然火的先祖奉名为“燧人氏”,其实再合适不过,自此之后,果真随时可贯通黑暗。
    后世为了凸显燧人氏将非自然火带给了人类世界这个伟大功绩,尊称其为“燧皇”“火神”或“火祖”。
    当然,国外差不多同时期或者靠后的时期也已经出现了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究竟谁为世界首创,因为时代久远而很难评判,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燧人氏便是钻木取火当之无愧的发明者。
    虽说燧人氏在历史上是以获得取火之法而被后世所熟知的,但是他的历史功绩,还远远不止这些。
    燧人氏生活的年代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往往会被遗忘。
    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这就是“结绳记事”,虽然这比不上产生文字后记录事情那么方便,但是在当时来说已经是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随着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野兽飞禽的味道也不再是生肉时一样的腥味,而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味。为了区分不同的飞禽走兽,燧人氏又开始为禽兽命名。
    在燧人氏之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zhì)”。
    有了这样的分类,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加容易区分飞禽走兽的习性,知道了哪种动物危险,哪种动物可以捕食,从而更好地延续了种族的发展。
    也正因为燧人氏对中国建立远古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将其列为“三皇”之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巢氏、燧人氏,他们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代名,代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祖先的崇拜,而不是特指的某个人或者部落领袖,所以后世有说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为祖孙三代,其实也是体现了后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的期望,而并非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马鹊 2021-05-29 17:05:40
    也许真正的历史并没有燧人氏、有巢氏这些,按照正常的推论,人类应该是先通过使用工具生存,然后学会了生火,造房子等等。但是所谓的远古时代的文明却远超我们的描述。
    -----------------------------
    确实如此,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没有一蹴而就,也许每一小步都要经过百年千年,然而就是这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步,后人才能踩着前人的肩膀继续往上爬。赞美古人!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四)大发明家—伏羲

    伏羲氏,应该说在历史上他的名字很多,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伏牺,只是音译不同,但都指的是伏羲氏。
    伏羲氏相传是燧人氏的儿子,因此他也姓“风”,后世尊称其为“羲皇”。
    “风”姓,后世称其为中华民族第一姓,原因就是从伏羲开始,才有了“姓”这个概念,而后世的姜、姬、韦、依、任、程、包、熊、栗、东、鲍、伏等姓都起于“风”姓,可谓百姓之祖。
    关于“姓”,以及“氏”“名”“字”等的发展演变,我们在日后自会详说。
    说到伏羲的出身,《三皇本纪》里有如此描述。
    相传上古有一个部落为华胥氏部落,居住地在成纪,也就是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
    此部落中有一个名为“华胥”的女子,她生性贪玩,经常一人到各地去游玩,可以说成纪周围都让她玩遍了,就这她还不满足,继续向更远的地方探索。
    华胥这种人,放在现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的“驴友”。
    这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意外地发现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脚印,足足有一人那么长。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脚印,同时内心有种莫名的冲动吸引着她向着脚印靠近,最后她竟然好奇地踩了一脚。
    结果这一踩可不得了,她顿时感觉全身像触了电一样,之后没有多久便有了身孕。
    这也确实玄幻,踩一下脚印就能怀孕,确实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可是说也奇怪,正常人怀孕十个月便要生产,即便是最能靠时间的哪吒,也只在娘胎里呆了三年六个月,但是华胥肚子里的这个“神物”确实不一般,这一待就是十二年。
    未婚有孕,这在当时一点也不稀奇,人们在原始状态下,大多数人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没有人会在乎这事。但是华胥怀了十二年身孕而不生产,这就是奇怪的事了,华胥氏族人不仅对对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充满好奇,同时还有些许恐惧,有说他不是凡胎的,有说他不吉利的,总之议论纷纷。
    华胥也很着急,你想啊,她天天挺着个超级大的肚子,而且这个孩儿还一天天在长大,一个十二岁大小的孩子还在母亲肚子中,你想她的肚子鼓得有多么可怕。
    可能是此孩儿得知了母亲的痛苦,于是就在十二年刚满之时,他便被生了下来,笔者揣测这么大绝不可能是顺产,但是如果剖腹产的话伤口又会过大,性命自然不保,但是从文献中来看华胥完好无恙,这自然无法再圆下去了。
    可见传说就是传说,笔者如实按原文描述,诸君就当饭后谈资,不要过于纠结。
    华胥终于生子,华胥族人争相前来观看,结果一看到华胥所生之子,所有人几乎都或惊慌或崇敬地拜服于地。
    什么原因?原来此子形象怪异,为人首蛇身,这与之前介绍的天皇、地皇、人皇形同。
    “人首蛇身”为古人对神灵圣王的外形认同,所以华胥氏族认为族群降下了圣王,于是对其尊崇有加,为其取名“伏羲”。
    这是《三皇本纪》中的记载,按照这种说法,华胥是伏羲的母亲,而并没有提到伏羲的父亲就是燧人氏,相反的,最有可能是伏羲父亲的,应该是那个留下大脚印的人。
    《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
    这个形象跟伏羲氏不谋而合,而能在雷泽里留下如此大脚印的当然就是雷神了。
    而且,雷神的龙身,自然不能像蛇一样无腿无脚,相反的却要有一双硕大的脚,否则也就无法留下脚印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伏羲的父亲是燧人氏呢?
    有史料记载,燧人氏的妻子名为华胥氏,而此华胥氏很可能也是部落中的一个女子,但是不是到雷泽去游玩的华胥就不一定了。
    后世并未加以区分,同为“华胥”,自然将两人等同是一人,并认为伏羲随燧人氏姓“风”。
    但不管怎么说,伏羲总算出生了,而且一出生就是个十二岁的英俊少年。
    (续上)

    相传伏羲“有圣德”,这一点自然也深得族人的认可,同时加上他出身及长相的不平凡,没有多久他便被拥戴成为部落领袖。
    伏羲确实是治理部落的优秀人才,华胥氏部落自此开始强盛,周围的部落纷纷归附,形成了一个以华胥氏为核心的庞大的部落联盟。
    有意思的是,因为当时华胥氏在今甘肃天水附近,远离中原腹地,在古代都被称为西域,不是中原华夏文明的中心,所以后世有人说华夏民族与中亚民族为同宗同源,似乎这么看也有一定道理。
    随着控制范围的增加,单靠伏羲一人进行管理已经不太现实,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他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并任命官员进行管理,这是有史记载最早的放权治理国家之法,为之后国家治理探寻了道路。
    然而对于这一点,笔者确实不敢苟同。此时的社会状态,最多就是部落联盟的形势存在,每个部落都有首领,你伏羲安排官员过去管理,人家部落能够同意?
    所以,这其实是后世写史之人不了解远古社会状况,强行将自己所在社会管理制度加在了伏羲所处年代,可以说非常不专业。
    然而没有办法,古人留下来的东西就这么少,能有的看已经很不错了,挑刺的事就免了,因为有太多问题不合逻辑了。
    因为伏羲所管区域之广前所未有,所以古代典籍中将其尊为最早的“王”,这其实也是后世误传,因为用“王”这个称号代表天下权力最高者始于周,此时根本没有这种称谓,如果非要用个名称代替,笔者认为将其称为最早的“天下共主”更为合适。
    相传伏羲在成为天下之主没多久,便到泰山进行了封禅大典。
    “封禅”的意思,“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后来演变成为帝王到泰山上祭祀天帝,以示权力受命于天之意。
    之所以选择到泰山“封禅”,是因为战国时齐鲁有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在此处封禅必然离上天最近,所以才有了后世帝王趋之若鹜到泰山封禅一事。
    “封禅”一词,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后被司马迁写《史记》所用。
    《史记》中有专门的《封禅书》一篇,记载说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后,认为自己地位已经达到顶峰,于是就想到泰山进行封禅。
    然而齐国当时国相管仲强烈反对,他认为自上古开始共有七十二代帝王人主进行过封禅,其中最著名的有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圣君,这些人都是受命于天,成为天子之后才举行的封禅,而且封禅之时不是有嘉禾生出,就是有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无论从哪个角度,一国之君都无法承受天子才能有的封禅大典。
    听管仲这么说,齐桓公自知自己没有这样的地位,也没有这么大的功德和福报,于是只好放弃了封禅的妄想。
    管仲提到了伏羲曾进行过封禅大典,但却没有说他是在泰山举行的,而去泰山封禅之说最早起于战国,所以伏羲去泰山封禅一事必然是后世附会而成。
    但不管伏羲是不是去泰山进行的封禅,但是按史料记载,他开了封禅之先河,后世有为之帝王,无不向往封禅大典,以期与圣王们并称于世。
    (续上)

    能被后世称为“圣王”,自然不是白叫的,伏羲必有其过人之处,而他对于后世做出的贡献,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之前介绍的所有部落领袖都多,可以说的真正的“发明家”。
    古人最开始捕捉野兽,是使用简单磨尖的木枝或者木枝上绑磨尖的石器,捕捉的效率极低。为了能捕捉到更多的野兽,伏羲积极研究捕兽工具,最后他受自然界中蜘蛛结网的启发而制成了网,从而提高了人类的狩猎能力。
    伏羲不仅研究捕捉野兽的工具,同时为能够随时吃到飞禽走兽,他发明了驯兽之法,并教民众驯养野兽。这么说来,我们现在所驯养的鸡、鸭、狗、猪等家畜,都是从伏羲那时候开始被驯化的。
    因为伏羲驯养野兽的目的是为圈养而宰食,或作为祭祀用的牺牲,所以后世又称其为“庖牺氏”。
    伏羲不仅在物质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在精神方面同样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相传他发明了陶埙(xūn)、琴瑟等乐器,从此民间开始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类的生活。
    关于中国音乐出自何时,是不是出自伏羲制作了乐器之后,这在考古界一直没有定论,致使西方史学界一度认为中国乐器来自西方传入。
    然而一件乐器的出土却将中国音乐史提前到了公元前7000年。
    在河南省,远古遗址非常多,最出名、最重要的应该是距今五千年到七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放在世界上也算是最古老的文化遗址之一。然而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后期又发现了一个远古遗迹,那就是贾湖遗址,距今足足有九千年的历史,而其中发掘出了一件非常古老而逆天的文物,那就是“贾湖骨笛”。
    此前考古发现认为,世界最古老的笛子出自埃及,但中国这件文物的出土将笛子的出现提前了几千年,改写了世界的音乐史,同时也证明迄今为止笛子最早出现在我国。
    “贾湖骨笛”的出现证明音乐至少在九千年前就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这无疑说明了中国不仅有自己的音乐,而且历史悠久。因此,不管将音乐带入人类生活是不是伏羲的功劳,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古人的伟大了。
    伏羲的成就,还在于他制定了“姓”,他规定部族中的人以所驯养的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在规定姓氏的基础上他又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外姓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相传伏羲还善于观察天象和地理,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出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八卦”的发明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后世的《易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老子更是在“八卦”的启发下才创制了道家的理论。
    相传伏羲还发明了“书契”,以此用做记事,从而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所谓“书契”,其实就是在有些物件上所刻的特定符号,它表达的是一种思想意识,这类似于文字的前身,但是没有文字完善。
    书契的出现,摆脱了结绳记事的繁杂和不好记忆的弊病,使所记事件更加明晰。
    而对于真正文字的出现,后世多认为是由仓颉最早发明。
    仓颉,相传原姓侯冈,名颉,又称史皇氏,《路史》称其有四目,也就是四只眼(注意不是“双瞳”)。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他善于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和鸟兽的足迹,并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造字圣人”。
    据明代《万姓统谱》和《明一统志》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而在《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史记》《说文解字》等文献里都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录,可见中国文字由仓颉所造更为后世所认可。
    然而,这也只是传说,仓颉所造之字为何样,至今没有人见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现最早的文字,也是到了商朝时期才出现的甲骨文,而甲骨文跟早它千百年的仓颉到底有没有关系,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五)民族象征—龙图腾

    伏羲还有一项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发明了龙图腾。
    相传伏羲对野兽动物非常有研究,后来他便以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这九个部件,创立了一种图腾,这种图腾被命名为“龙”,也从此刻开始,开启了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图腾的历史。
    然而这种“龙”的形象,只是后世的一种说法,对于龙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自古就没有定论,各持一词,而通过有龙形象的器皿、纹饰来看,有的有翼,有的无翼,有的有角,有的无角,更有良渚文化中的兽身龙、查海遗址中的蛇形龙,可以说形象各不相同。
    而“龙”形象的形成,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的历程,直到最后才成为了现今龙的样子。
    西汉时期的龙形象,身体细长如蛇,而且身尾不分,末尾有鳍;头部似鳄鱼,角似牛角,且前端略带弧形;分为有翼、无翼两种,有翼的翼似鸟翅;兽腿,足分兽足、鹰足两种,都为三趾。
    到东汉时期又发生了变化,主要以老虎的形象为主,身尾分明,个别有鳍;角依然似牛角,顶端前卷,也有似鹿角的;都有翼且兽腿较长。由此可见,东西汉“龙”的形象差别非常大,竟然出现了老虎的形象。
    之后一直到隋朝之前,龙的形象都是以虎形为主出现的,只是在其个别体征上有些差别。
    到唐朝时期,“龙”的形象才恢复到蛇体,而且体态丰满,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部都开始有鳞;头部似鳄鱼,上唇长下唇短,顶端成尖形;头部的角演变成为分叉的鹿角,同时又吸收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而龙翼已经演变成为飘带形,但是龙爪依然为三趾。
    到宋朝之后,龙的形象走向了相对程式与统一并臻于完善,龙的形象被定性为“九似”。所谓“九似”,则指“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而这种形象的龙越来越接近今人对于龙形象的认知。
    然而此时的龙开始出现了四趾龙,这是与之前龙的形象有较大改变的地方。而到元朝之后,开始出现了五趾龙,但是从此往后,三趾、四趾龙被称为“蟒”,五趾龙才能被称为“龙”,而“龙”也仅限皇帝来使用。
    除此之外,元、明、清三代,龙的造型基本上没有重大的改变,但是此时却越来越重视龙所代表的地位,也就是皇权。
    从宋开始,龙纹就开始为帝王所独占,平民百姓不能滥用龙纹,不准穿有龙纹的服饰,龙袍更是只有帝王一人能穿。
    到了元代,对龙纹的垄断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织造或贩卖日月龙凤纹的缎匹,违者除没收其缎匹外,仍要将犯人治罪。
    到明代龙纹的使用和控制更为严格。明太祖时曾明文规定:“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
    (续上)

    清代皇帝服饰的龙纹也有明文规定,据《清史稿·舆服志二》记载:“皇帝朝服色用明黄,惟祀天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白。披领及袖皆石青,缘用片金,冬加海龙。”
    关于中国龙的产生,在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其中以“神异动物说”和“图腾合并说”最受后世认可。
    《辞源》中解释龙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后来有不少学者认为龙就是鳄鱼,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龙是湾鳄、扬子鳄,这是“神异动物说”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
    闻一多先生曾在《伏羲考》中提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就是“图腾合并说”。
    “图腾合并说”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早在原始的社会状态下,因为认知能力低下,无法解释许多自然界的神秘事情,于是便构想出一种超人格的、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就是图腾崇拜,以此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撑。
    而“龙”图腾的创造者,因为后人找不到源头,于是就安插在了伏羲这第一个圣王的身上。
    1971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七千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也就是说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土地上就出现了“龙”的形象。
    因为从远古中国人就开始对“龙”进行崇拜,所以后世中国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言归正传,再说伏羲。
    说到了伏羲,那就必须要说一下太昊,因为后世经常将太昊和伏羲合为一人,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举个例子,出生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他在《荀子·正论》中提到了“太昊”,而在《荀子·成相》中又提到了“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伏羲跟太昊并非一人,至少在战国之前不是。
    到西汉时期,古文经学大家、大儒刘歆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将伏羲与太昊相附而并称,并推之为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后东汉史学家班固引之于《汉书》,致使后世史籍相继沿用这种说法。
    所以我们不用过分纠结太昊为何人,因为史料中也没有明确记载,总之他肯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人主,其地位跟伏羲不相上下,因此才会被合二为一。
    相传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一年,因其对后世贡献巨大,且为公认的第一个“王”,所以后人对其极为推崇,认为其列为“三皇”毫无争议,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因为伏羲的历史地位太过突出,后世儒家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承袭道家做派开始抢神,将其尊为五方上帝之一,称“东方上帝青帝”。
    道教之后不甘示弱,尊伏羲为“伏羲大帝”,地位在众神之上。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六)无所不能—女娲

    既然讲到了伏羲,那就必须要讲讲女娲。
    “女娲”这个名字,始见于西周末年的蒙学课本《史籀(zhòu)》,而“娲”这个字是女娲的专用字,也就是说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用,这就像武则天为自己设计的名字“瞾”一样,只有她自己可以用。
    根据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也是“风”姓,而且也是人首蛇身。
    注意,《三皇本纪》里可没有说女娲氏是不是女性,只是说他(她)继伏羲氏之后而统治天下,同时也没有明确他(她)跟伏羲的关系,只是说伏羲之后经历了数代,女娲氏才被推举为天下之主。
    不仅如此,《三皇本纪》还说:“无革造,惟作笙簧(shēng huáng)。故《易》不载。”也就是说他(她)在位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只是发明了名为笙簧的乐器,所以《易经》中并没有把他(她)记进去。
    在这里,司马贞开始认为像伏羲、女娲这样的先祖,人的属性已经开始大于神的属性了。当然这只是以他代表的一部分人的认识,因为这些先祖在历史上太过古远,后世难免会对他们进一步神化。
    果然,经过后世的不断传说,先是逐渐给女娲赋予了女性性别,之后又赋予了女娲一个身份:那就是与伏羲同为一母,为伏羲的妹妹(也有说法是姐姐)。
    自此开始,女娲神的属性越来越被强化,最终成为了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最后跟伏羲一样,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1942年出土于长沙的《楚帛书》里有这样的记载,它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后生有四子,分别为青干、朱四单、白大柟(nán)、墨干。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神,由他们轮流代表四时。
    《楚帛书》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它认为伏羲、女娲跟盘古一样为创世神,是开天辟地时就存在的圣灵。
    但是此时还没有二人造人之说。
    到唐朝时,明州刺史李冗的《独异志》中才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於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
    这里可以看到,唐朝时才有人认为,在天地初开之时除了伏羲和女娲外没有其他人,是伏羲与女娲二人结合之后才有的后世人类,所以他们不仅是创世神,也是人类的始祖。
    (续上)

    然事实并非如此,现今发现的很多汉代石壁时,已然出现了“伏羲女娲交尾图”,此图中伏羲女娲二人因为下半身为蛇身,所以缠绕到一起,因此而得名。
    直至后世各代,特别是到唐朝时,“伏羲女娲交尾图”时常出现在各处。
    然而“交尾图”并非只有中国独有,在印度神话、苏美尔神话和希腊神话中都有提到蛇身交尾之事,而后世也都留有雕塑形象。
    印度吠陀神话中有纳迦和纳吉两个神,纳迦是“天龙八部”中佛祖的守护神之一,负责守护泉水、井水和河流,而纳吉是他的妻子,相传他们的形象就是半人半蛇。
    苏美尔神话中有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他们也是“人首蛇身”的兄妹,后来宁玛取来深渊上的泥土造出各种不同形态的人,恩基给他们设定了命运,并赐给面包让他们吃。
    希腊神话中有女神伊希斯,她主要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她的丈夫是塞拉匹斯,是掌管来生与肥沃生产力之神。此夫妇也是人首蛇身。
    由此看来,人首蛇身的交尾图,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实际表示的是阴阳相合,方可孕育万物。
    正是后世对于女娲人类始祖的定位,所以才演变成为“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这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有体现。
    相传上古的某一天,女娲经过黄河的河畔,不禁若有所思。
    自开天辟地以来,有了天地万物、山川湖海,但是似乎缺少一些生灵之气。
    当她低头沉思时,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
    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便变成了人类。
    于是女娲便致力于“造人工程”,但是即便自己再努力,但是造出来的人依然很少。于是她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了起来,结果泥浆洒在地上,瞬间都变成了人。
    但是即便如此,女娲依然知道人总有死的那一天,那么自己造的这么多人岂不是都要死去?
    于是女娲创造了嫁娶之礼,教会人们结合之法,之后便可以世代繁衍。
    也正因为此,后世又将其尊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méi)之神。
    这自然是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思考,因无所出,所以才借女娲(或女娲和伏羲)这样的神来杜撰了自己的出身,实属无奈之举。
    对于人类出自何处,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解释。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其实有三个。
    希腊神话将人类历史分为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黄金时代的人类是克洛诺斯创造的,白银和青铜时代的是宙斯创造的,而英雄时代的人类则是由普罗米修斯创造的。
    一般认为,普罗米修斯用水和泥土塑造了人类,之后让他的好友“智慧女神”雅典娜赋予了人类灵魂。
    犹太人的神话也有造人的传说,《圣经》里有记载,说上帝用尘土造了一个人,并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从而有了亚当。因为有繁衍生息的需要,于是上帝又从亚当身上取出了一条肋骨,将它作成一个女儿,这就是夏娃。
    刚才还提到了苏美尔神话中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一起造人的故事,他们用的也是泥土,并用神力赋予了人类生命。
    从这么多地域的造人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人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续上)

    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认识呢?
    其实这恰恰说明,人类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比如种子从土地里发芽生长,比如人死后丧葬埋于土地等等,本性地认为人就是来自于土地,最终也要融化于土地。
    而关于女娲的传说,还远远不止“造人”这一件,她还还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女娲补天”。
    根据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远古时期的时候,相传撑起天的四根天柱倾倒,从而致使九州大地裂毁,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女娲作为创世神,不忍人类遭受如此大难,于是炼出五色石以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起天的四极,灭大火平洪水,这才使得人类恢复正常生活。
    关于导致这次天塌地陷的原因,其它古籍记载有所差别。
    《论衡·谈天篇》和《三皇本纪》记为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用头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昊纪》记为共工与女娲之战。
    不管是什么样的记载,最终都表达的是古人对于女娲补天丰功伟绩的赞扬,对女娲这样的民族始祖的崇拜。
    自从“女娲”这个名字在《史籀》中出现之后,“女娲”的事迹才在后世的《礼记》《山海经》《淮南子》《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史》《史记》等典籍中出现,而且神话色彩越来越浓。
    在这些典籍中,女娲的名字有很多,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代表的都是女娲,可见后人对其人文始祖的历史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其在上古神话中的崇高地位。
    中国文化的根基里一直是男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为什么会将女娲定义为女性的人类始祖,加以膜拜呢?
    抛开神话传说,翻看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远古社会大体可以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生活在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他们会用天然火,还会用简单打制的石器,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要随时提防洪水猛兽的袭击,于是他们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生活,这就是原始人群。
    直到一万八千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出现了山顶洞人,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来制造石器和骨器,这个时期估计就是燧人氏所生活的时期。
    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组织。在氏族内部,人人平等,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果实,有公共墓地等。
    氏族公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距今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到繁荣阶段。母系氏族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女性在氏族中起支配作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而我们所说的伏羲和女娲所处的年代,大体应该在这个时期。为了展现曾经有过的母系氏族公社历史,后世极力推崇女娲这样一个女性部落首领,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历史传承。
    再后来,大约距今四五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父系氏族的特征是男子代替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人们按父系血缘来确定亲属关系。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典型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情况。
    所以结合人类社会的真实发展,对于上古神话传说的演变,国学大师钱穆曾经做过精辟的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牺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段,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第二章 三皇原来长这样 (七)老黄牛—神农炎帝

    如果要将上古硬性的划出个分水岭,那么应当以五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划分比较合适,因此从此刻开始,才算中国原始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文明的时代。
    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起步,一直到五千多年前,这个漫长的阶段都是文明的探路阶段。这五千年的特色表现在出现了许多属于文明范畴的新要素,如陶器的发明、原始村落的形成、原始农业的萌生、人们从聚族而居到城市雏形的应运而生等等。这些崭新的要素,为中国正式跨入文明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经常说的,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实际就是说的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从炎帝、黄帝时期开始的。
    而从炎帝、黄帝时期一直到夏朝建立之前,这大约有一千年的历史,而这一时期可能是文字、青铜、城市、礼仪的生成期,是通过战争手段产生“天下共主”的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
    从考古学上看,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文化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zhǔ)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四川的三星堆文化等,可以说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同时出现了多种文化,这说明中华文明是多源的,而不是古时所倡导的单源的血缘关系。
    这一时期,已经完全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也从此时开始,传说中圣王的属性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人属性逐渐代替神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先来看被后世广泛认可的神农氏,他同伏羲一样,也被毫无争议的列在“三皇”之中。
    (续上)

    神农氏,又称魁隗(wěi或kuí)氏、连山氏、列山氏,他还有一个后世中华儿女都知道的响亮名字,那就是“炎帝”。
    相传神农氏尊崇“火德”,“炎”表“火”,因此后世称之为“炎帝”,以彰其德。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
    而《帝系谱》中则记载:“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有蟜氏为妃,生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公孙勗(xù),以公孙勗嗣少典国君,世为少典氏。”
    《帝系谱》认为黄帝和炎帝为伏羲的儿子,实际上是有点离谱的,后世也不予采纳。
    少典实际应为伏羲的直系后裔,而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一个是任姒(又称女登),她后来生了炎帝,另一个是附宝,她后来生了黄帝。
    《国语·晋语》中还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黄帝部落发展壮大的地方在姬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武功漆水河,因此黄帝从伏羲“风”姓中脱离出来,开始以“姬”为姓。
    而炎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的姜水发展起来,这里的姜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
    因此炎帝也从“风”姓中脱离出来,开始以“姜”为姓。
    请记住“姬”和“姜”这两个姓,因为在之后讲春秋战国的时候,几乎大多数的中原国家都出自这两个姓,而且相互之间的通婚也在这两个姓之间进行,可以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后世的多数姓氏都来自这两个姓,由此看来,这估计也是将黄帝和炎帝作为华夏民族共同始祖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看史料可以发现,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炎帝的部落,因此炎帝作为部落之首开始统治天下。
    关于炎帝的长相,相传为“牛首人身”,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民族首领形象的刻画开始摆脱“龙蛇之身”,并且更加注重人的属性,所谓的“牛首”,实际为头上戴着牛头装饰罢了。
    (续上)

    说到炎帝对于后世的贡献,那也是相当多的。
    传说在炎帝之前的日子,人们是没有衣服穿的,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炎帝亲自试验,最终用麻桑做成了布帛,从此人们才开始有了衣服穿,这可以说是人类由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温”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解决“饱”的问题了。
    虽然伏羲当时已经教会了人们圈养野兽,但是毕竟驯养野兽的数量还是少,根本不够部落里的人吃的。
    所以当时的人们主要还是以狩猎为生,而之前的狩猎工具还是简易的长矛,虽然伏羲发明了网,但是猎到野兽的成效还是一般。
    鉴于这种情况,炎帝发明了弓箭,自此,不仅可以远距离猎杀野兽,同时又很好的防御了其他部落的袭扰,弓箭也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只是狩猎还是解决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于是炎帝专门研究各种植物的特点,最后选出可以食用的五谷的种子,并教人们种植;为了提高产量,炎帝还创造了“耒耜(lěi sì)”这种翻土用的农具,这不仅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炎帝在中国农业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于是后世将其奉为发明种植农作物的始祖,因此称之为“神农氏”。
    相传陶器的制作也是炎帝发明的,其目的就是用来盛放谷物等粮食的,看来那时的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而实际上,早在一万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就已经有了陶器的出现。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人员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两百多块古朴的陶器残片,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华夏第一陶”,也正因为中国远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陶器的制作工艺,因此中国也被世人称之为“陶瓷王国”。
    陶器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陶’的发明,使先民一下脱离了稚嫩的蒙昧时期,进入了野蛮时代。”也就是说“陶”的出现,使人类开始进入到了文明时代。
    如果您认为炎帝的贡献就到此为止了,那您就太小看咱们这位始祖了。
    传说炎帝在见到当时的人们经常因病死亡,于是他亲尝百草,最终分辨出了不同的草药,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开创了用草药治病的先河,因此他也是中医药学的鼻祖。
    解决了人们的温饱和疾病问题,炎帝终于可以坐下来研究一下他的爱好了,那就是音乐。
    相传炎帝发明了一种乐器,取名“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相传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在当时应该算是一种流行乐器。
    正是因为他为人类做出如此之多的伟大贡献,后世儒家将其神化,尊其为五方上帝之一,是为“南方上帝赤帝”;道家中也给予他很高的神位,为“神农大帝”。
    这里有必要指出,炎帝,或者说神农氏,并非指的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所谓炎帝有这么多发明,其实是炎帝部族在不同时期探索制造而来,并非一个人成就。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甚至之后的黄帝轩辕氏等等实际上都是一个部落的象征,而并非特指某一时期内该部落中的首领。
    第三章 五帝并非是上帝(一)挨千刀的秦始皇和项羽

    之前一直说“五方上帝”,那么这“五方上帝”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五帝”?
    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不完全是。
    “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演变为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五方上帝”在不同的教派中所代表的人物也不同。
    儒家中的“五方上帝”为:中央上帝黄帝(轩辕氏)、东方上帝青帝(太昊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神农氏)、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玄帝(颛顼zhuān xū)。
    道教中的“五方上帝”为: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炁天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炁天君。
    这里要介绍的“五帝”这个名词,并非“五方上帝”这五神,而是五位上古时代的杰出部落首领。
    不同的典籍中所认为的“五帝”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大戴礼记》和《史记》都认为“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kù)、尧、舜。
    第二种说法,《吕氏春秋》认为“五帝”为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还有第三种说法,即《尚书》中所认为的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因为《尚书》在儒家经书中的崇高地位,后世史籍多承认第三种说法。
    那么《尚书》为何会在儒家中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续上)

    借这个机会好好介绍一下《尚书》的故事,也让大家明白先秦典籍流传至今需要经历多少艰难困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作者及记录年代不详,应为历代掌管书文的官吏汇总而成。
    春秋时期的士以上贵族,都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育,而这里的“书”便指的是《书》,可见当时流传之广。
    《书》的成书年代久远,估计在西周末年或春秋早期,所以又被称为《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而其内容广博,多数为天子身边史官所记天子的一言一行、政务文书,开始时达三千篇之多。
    因篇幅太长,不好记忆流传,于是孔子在晚年开始删减编订《尚书》,最终留下百篇价值最高之文,编订成册。因其记载了各时期的主要法典及政务,而且成书最早,因此后世称之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经此浩劫,《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仅剩秦国藏一部,秦儒学博士伏生家藏一部。
    伏生,名胜,字子贱,秦朝济南郡邹平人,自幼博览群书,对《尚书》研读尤精,为秦儒学博士(博学之士,为当时官名)。
    “焚书令”下达时,伏生冒诛杀之罪,将《尚书》藏匿于墙壁夹缝之中才得以保全。
    秦末兵起,伏生无奈流亡异乡。项羽火烧阿房宫,连同各种典籍付之一炬,秦国藏《尚书》被毁,世间只存伏生夹壁所藏一部。
    刘邦平定天下后,伏生得以返回故里,忙从夹壁中寻求所藏《尚书》,但因雨水浸泡腐蚀,损失大半,原有百篇,仅存清晰可见的二十八篇。
    伏生痛哭不已,此时已记不清全貌,只得抄录整理仅剩这二十八篇,并教授于齐鲁之间。
    汉文帝时,遍求能治《尚书》者,然而天下无人能懂。后闻伏生之名,于是下令召见,不曾想伏生此时已年逾九十,行动不便,于是汉文帝遣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赴邹平学习。
    伏生年事已高,言语不清,使女儿羲娥代言,传授《尚书》,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所以被称《今文尚书》。
    后来西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意外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此书是用先秦时的字体书写的,世人称之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经过汉景帝时期的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了十六篇。但是后来多有失佚,于是儒家补充进去了不少托古作品,到东晋时,梅赜(zé)所献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竟多了二十五篇。
    现在所流传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因其“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历史地位,被儒家列为“五经”之一,所以又被称为《书经》,在儒家中的地位极高。
    而《尚书大传》是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均无法完全确定,相传为伏生所作,但也有说法是其弟子张生、欧阳生等所著,目前只有后人辑本传世,以清人皮锡瑞的版本最佳。
    可见《尚书》能流传下来,纯粹是偶然中的偶然,经历了那样一个年代,死里逃生的实在太少了。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评历史罪人,那么秦始皇和项羽当仁不让,因为当时存有的许许多多的、内容丰富的、为我们现在所不知的典籍,就被这两把火给杀绝了,后人再也无法看到,对于文化的糟蹋,是何其严重。
    我又憎恨盗墓者,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盗走了多少宝物,而是因为他们开启古墓后,破坏了墓中生态平衡,使得他们不稀罕的简册类古籍腐蚀消失,对文化又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笔者不只一次在畅想,假如各国史官的史册得以流传,假如上古之书能够在世人面前展现,又怎么会使得先秦史如此不清晰?又哪用得着我在这里绞尽脑汁的发掘素材?
    然而,除了伤感,毫无办法,我辈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典籍,不埋没历史的精彩。
    言归正传,再说“五帝”。
    跟“三皇”一样,笔者认为所谓“五帝”的“五”,在后世更多的并不是代表实际的数量,而是泛指氏族部落首领中的杰出人物,所以有必要一并介绍清楚。
    第三章 五帝并非是上帝(二)真正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我们之前讲过,他为少典之子,与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在姬水附近带领部落发展,所以改为“姬”姓。
    黄帝名为轩辕,因此他的部落又称为“轩辕氏”,又因其部落在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发迹,所以后世又称其为“有熊氏”。
    相传黄帝尊崇“土德”,“黄”表“土”,因此后世称之为“黄帝”,以彰其德。
    关于黄帝从小到大就异于常人的描述,《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一出生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本质看得透彻。
    黄帝的有熊氏部落形成于姬水附近,后来延姬水向东发展,他继承了炎帝神农氏统治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一个相对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黄帝部落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实正是炎帝部落统治的后期。
    当时炎帝统治力日渐衰退,到后期中原各部族之间摩擦不断,经常互相攻伐,而炎帝此时已无力维持他们之间的平衡稳定状态。
    黄帝瞅准了时机,率众打败了临近不同的部族,致使这些部族纷纷归附。
    有人会说,那这个时候的天下,是不是就形成了以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了?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是当时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存在着,那就是代表东夷部落的蚩尤。
    一提到“蚩尤”,人们心中就会出现那个“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恶魔形象。
    实际上,这种形象是后世儒家为了给华夏民族找到正统正源的出身,而将他恶俗话的结果。
    真实的蚩尤,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部落首领,本应该跟炎帝和黄帝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受到后世的膜拜。
    相传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所谓“九黎”,就是指生活在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在黄河中下游。
    “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而蚩尤就是这个八十一个氏族部落组成的联盟领袖。
    由此可见,蚩尤不仅实力不弱,而且所管部落数量比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加起来还多,可谓是当时第一大部落联盟。
    作为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蚩尤实际上是个古之少有的有为之君,他广兴农耕、冶炼铜铁、制作五兵、开创百艺、严明天道、教化民众,可以说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天使不流泪123 2021-06-16 08:56:13
    抓紧更新啦
    -----------------------------
    呵呵,好来,最近忙的不太上心。
    (续上)

    而此时的中国,其实是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中心的三大部落联盟鼎立的局面,此时炎帝兴起于山西西南部,黄帝兴起于河南西部,而蚩尤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
    虽然日渐衰微,但是炎帝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扩大,他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蚩尤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民族与蚩尤蛮族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传蚩尤部族善于制作兵器,其做出的兵器精良坚利,非常适用于作战。有种说法认为戈、斧这些夏商周常用兵器,都是蚩尤部族发明出来的。
    蚩尤部族不仅兵器精良,而且部众天生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更可怕的是,相传蚩尤非常善于用兵,被当世称之为“兵主”,也就是所谓的“战神”。
    有着作战勇猛的将士,有着善于用兵的统帅,可以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有谁可以放言说不惧怕?
    但是炎帝为了自己部族的发展,必须要跟蚩尤打这一仗,所以两个部族的正面冲突就这样展开了。
    一开始双方还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是时间一长,走下坡路的炎帝如何能抵挡的住“战神”蚩尤的虎狼之师,最终大败而逃,蚩尤乘胜追击,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之前肥沃的居住地。
    炎帝部族没有办法,为了维持生存,只能向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黄帝部族求援。
    黄帝高瞻远瞩,他在思量许久之后,认为与炎帝部族是兄弟关系,唇亡齿寒,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当即决定与炎帝结盟。
    经过炎帝与黄帝的周密计划,一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地点就选在了涿鹿(zhuō,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
    当时蚩尤部族有氏族部落八十一个,可以说在力量上占据人数优势,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部族发起猛烈攻击。
    黄帝部族则率领以熊、罴(pí,熊的一种)、狼、豹、雕、龙、鸮(xiāo,猫头鹰)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利用位处黄河上游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然而,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结果都因为蚩尤部族勇武而败北。
    在这紧要关头,各种版本的神话传说就出现了,目的就是为黄帝能够战胜战神蚩尤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续上)

    相传黄帝之所以九战不胜,原因就是蚩尤会一种法术,那就是变化云雾,使得战场上三天三夜都弥漫大雾,从而让黄帝部族迷失方向。
    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臣下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最终发明了指南车,于是黄帝部族在指南车的指引下才逃出了迷雾。
    一再的失败让黄帝信心受挫,于是有一天他仰天长叹,诉说自己苦于无法战胜蚩尤的落寞情绪。
    恰巧此时他的诉说被天神听到了,于是天神派玄女下凡帮助他,制作了80面夔(kuí)皮鼓。
    《山海经》中说,“夔”是东海中的神兽,体型如牛但是头上没有角,龙蛇一样的身躯,但是只有一条腿。传说其“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鉴于“夔”的这种特点,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相传这种鼓发出的声音可传五百里远,声音大得可使天下震动。
    所以黄帝借助这种鼓的声威,趁蚩尤部族惊魂未定之际,大举发动猛攻,终于一举战胜蚩尤部族,并在冀州之野(今河北地区)擒杀蚩尤。
    涿鹿之战这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没有多少明确的史料记载,而这场决战又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战役,因此才有了后世如此之多的神话渲染。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开启了之后几千年的华夏文明。
    相传黄帝活捉了蚩尤后,将其剥了皮,用皮做了箭靶;又把蚩尤的头发剪下来,做成旌旗;把蚩尤的胃掏了出来,做成蹴鞠。
    “蹴鞠”是足球的前身,传说就是从黄帝这时候开始的,最初时是用来练习兵士准度的,后来才发展成了一项娱乐、健身的运动。
    虽然蚩尤死了,而且还被分了尸,但黄帝还是对自己这个死对头非常尊崇,尊称蚩尤为“兵主”,即“战神”。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蚩尤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于是黄帝就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
    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对于蚩尤的形象还是非常正面的,并未对其恶魔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儒生是可恨的,因为他们诋毁甚至磨灭了我们的另一个共同民族始祖,也许没有后世的人为参与,蚩尤将与炎黄并称,同样受到民族的祭拜。
    涿鹿之战,这场决定日后民族成分的旷世之战,就这样以黄帝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续上)

    战后,炎黄部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之后会合天下诸部落,像伏羲一样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黄帝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九黎部落被打败后,震慑当时东夷的一种现实举措。
    对于东夷各部落的处置,黄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九黎部落被打败,但是东夷的整体实力还在,处理不好与东夷的关系,很可能面临他们的再次反叛。
    为此,黄帝将自己的长子少昊安排到了东夷最大的部落凤鸿氏部落中历练,并安排其娶了凤鸿氏的女儿,最终统领整个东夷各部落,使东夷部族同自己的炎黄部族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族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华夏部落从此进入共同发展阶段,双方很少有摩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反的这种矛盾在隐隐地变得不可调和。
    原因在于,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纠结。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续上)

    历来对是先进行“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逸周书》,又名《周书》,亦称为《汲冢周书》,其主要内容是记载了从周朝周文王到周景王年间的史事。旧时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篇目,是《周书》的逸篇,因此而得名。然而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时期的人之手,可能还经西汉时期的人改易或增附。
    《史记》其实并不赞同《逸周书》的记载,于是它将“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的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自然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
    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部落,从根上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我们继续往下看。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蚩尤的后人同样生活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保不齐走在马路上人中就有他的后裔,从这个角度来说,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蚩尤所代表的东夷部族的故事还没结束,这个部族的天性就是好战而不服管束,他们骨子里流淌的就会未被驯化的血液,只要被他们抓住机会,必然顺势而起,给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制造麻烦,东夷成为让历任统治者都不能忽略的势力,蚩尤这面“兵主”的大旗,一直指引着后世子孙不断战斗……
    (续上)

    让我们先放下蚩尤这个话题,来接着了解一下祖先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奠定天下后,首先建立古国体制,即: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按照当时天下的面积共分九州;同时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多个官位管理国家。
    这里有必要系统的科普一下“部落”“古国”“方国”“诸侯国”这几个名词称谓。
    “部落”是由原始社会时代的部落群体演变而来的,它是以血缘或族姓关联为基础的团体,中国历史的早期国家以此而形成。
    “古国”是部落的升级版,相对于部落组织,它更有稳定性,独立性,是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部落”和“古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以前,整个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
    “方国”与古国类似,它是部落联邦性质的国家,“方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时期,是区别于中央王朝的独立国家。
    “诸侯国”的出现跟“方国”同时期,然而二者是对立的,诸侯国是中央王朝认可或赐封的国家,而方国则是不被认可的。
    黄帝建立“古国体制”,这是国家形式发展的又一进步,但是是否像司马迁所写的当时已经设立如此详尽的官职,笔者不敢肯定,这些官职的名称多像是后世才有,而司马迁为完善其体制而张冠李戴也有可能。
    相传黄帝还对于民生之重的农业非常关心,他在位时“蓺(yì,种植)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这五种谷物,传说神农氏那时能种的谷物有限,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这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黄帝不仅自身能力出众,同时他还鼓励下属进行发明创造,所以像宫室、衣裳、舟车、弓矢、音律、图画、律历、算数等等这么多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说都是那时候发明出来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跟黄帝有关的神话故事自然也少不了。
    相传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而这种鼎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鼎,一般有三足,主要用于烹煮食物。到大禹执政时期,开始出现了冶炼青铜技术之后,便有了青铜鼎,而青铜鼎更多的被象征为传国重器。
    黄帝发明的鼎自然在当时只是一种炊具,而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相传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金光闪闪且威严异常。
    黄帝和大臣们都很吃惊,只见那龙慢慢靠近黄帝,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
    黄帝应允了一声便跨上龙背,并与群臣道别。群臣不舍,纷纷爬上龙背欲随黄帝而去,不料金龙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甩了下来。
    之后金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从此再没回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而后世更是用“龙去鼎湖”这个成语来表示帝王的去世。
    (续上)

    然而要说与黄帝相关的最著名的神话,当然莫过于“争神刑天”。
    根据《山海经》和民间传说,当炎帝还在统领天下的时候,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生平酷爱歌曲,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然后合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
    后来炎帝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打败,失去了天下之主的地位。
    然而炎帝的手下中却有人并不服气,这个人就是刑天。
    于是刑天就领了一支队伍,去找黄帝再次决战。
    刑天当时使用的进攻武器是“戚”,也就是一把巨斧;使用的防守武器是“干”,也就是一块青铜方盾。刑天身材魁梧,当他挥舞着这两种武器时,确实是威风凛凛。
    黄帝并未慌张,抽剑从容迎战。结果二人打得难解难分,相传他俩一路走一路杀,直杀到常羊山旁。
    黄帝毕竟经历过大的战争,可以说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只见他虚晃一剑,然后趁刑天不防,挥剑向刑天的脖子砍去。
    刑天一个没反应过来,结果就在这一刹那,他的头颅被斩落下来。
    按理说没有了头,人就该死了。可是刑天却没有,整个身体却依然直立。
    黄帝此时才知道刑天并非凡人,于是怕他去找到头颅后会恢复原身再和自己交战,于是提前一步,将其头颅埋了起来,地点就在常羊山下。
    即便是这样,刑天仍然没有气馁,依然右手拿斧,左手持盾,向着天空胡乱挥舞。
    与此同时,刑天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他的两个乳头变成了眼睛,肚脐张开变成了嘴,形象异常恐怖,但仍然与黄帝搏斗。
    《山海经》原文:“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他永不妥协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在自己诗中对刑天的这种精神大加赞颂,诗中云:“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与黄帝有关的民间神话还有很多,因为本书写正史,此等神话不过多引用,有兴趣诸君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从而登上了天下共主的位子,《史记·五帝本纪》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从此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天子”的名号。
    黄帝是炎黄子孙公认的民族始祖,对于这样的人物,后世多有崇拜,儒家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首,称“中央上帝黄帝”,而道家称其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
    《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不仅子嗣众多,而且从后世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帝这一支脉影响着后世诸多朝代。
    同为“五帝”的少昊、颛顼、帝喾、唐尧,全都为黄帝的子孙,不仅如此,后世夏朝、商朝、周朝的天子也全为黄帝的后裔。
    特别是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分封诸侯或方国,七十二个诸侯国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后来以国为氏,于是就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
    从这个角度来说,炎帝部族确实被打压得比较严重,虽然也存在建国的情况,但是不仅国力不强,而且国土狭小,无法再跟黄帝后裔的待遇相比。
    即便是这样,姜姓国在大周的诸侯国中还是比例不小的,周朝有同姓不婚的规定,因此这极大的促进了姬姓与姜姓的融合,所以中国人自认为华夏民族,将黄帝和炎帝视为民族共同的祖先,自称“炎黄子孙”。
    第三章 五帝并非是上帝(三)凤鸟先祖—青阳少昊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少昊。
    少昊,又作少皞、少皓、少颢,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与其祖太昊伏羲相映,可见后人对其地位的认可。
    少昊是黄帝的长子,所以他为“姬”姓,其母为黄帝的元妃嫘祖,为其取名玄嚣(xiāo)。因其后来多有封地,因此又被称青阳氏、金天氏、云阳氏。
    所谓“元妃”,就是指国君或者诸侯的嫡妻,也就是正妻,地位自然在众妻之上。
    相传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五只凤凰,最为特别的是这五只凤凰颜色各异,分别为红、黄、青、白、玄这五色,在天空盘旋过后落入少昊的院里,因此少昊又被后世称为“凤鸟氏”。
    少昊在黄帝和嫘祖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
    之前我们讲过,少昊少年时即被黄帝送到东夷部落联盟最大部落凤鸿氏部落里历练,并娶凤鸿氏之女为妻,目的是要加强对东夷部落的统治。
    少昊不辱使命,靠自身的德行得到了凤鸿氏部落的认可,最终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
    后来他又大力发展凤鸿氏,使之成为东夷部落中最强盛的部落,因此他又被推举称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
    少昊极其推崇飞鸟,起初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在成为凤鸿部落首领后改以凤鸟为族神,开始崇拜凤鸟图腾。
    少昊在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后,首先定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附近,后又迁都于穷桑,也就是今山东省曲阜市,因此后世又称其为“穷桑”。
    少昊不仅自己崇尚飞鸟,而且要求所辖二十四个部族皆以鸟为名,如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因此东夷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氏的不断发展对黄帝母族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到黄帝母族统治后期,逐渐被少昊的东夷部落所超越,因此少昊氏代轩辕氏成为华夏民族的首领。
    轩辕氏部落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时期,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古时的文献中有“黄帝三百年”的说法。
    从伏羲开始,龙的图腾在中原各部族中逐渐流行开,黄帝的部落也称有熊氏,而古时“熊”通“龙”,也就是说黄帝部落也信奉“龙”图腾,因此逐渐的“龙”图腾成为了整个华夏族的图腾。
    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少昊对于凤鸟图腾的崇拜。
    少昊任命他的百官同样以鸟的名字来命名,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
    “凤凰”总管百鸟,而由“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
    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
    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使百业得以兴盛。
    因为百官安排有序,而且各尽其才,因此“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
    (续上)

    后世经常以龙凤图腾来表示中国帝王的尊贵,龙图腾起于太昊伏羲,而凤图腾就起于少昊玄嚣。
    经后世考古发现,少昊氏的历史大部分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后来又延续到了龙山文化时期,而且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最终到龙山文化晚期又迁到了山东曲阜一带。
    鉴于少昊的历史地位,不少文献将少昊尊为五帝之一,而后世儒家对其更加推崇,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一,即“西方上帝白帝”。
    相传少昊有不少儿子,而且记载在史料或者神话传说中较有名气的就有以下几个。
    其中一个儿子叫“重”,传说他有人的面孔和鸟的身体,国字脸,喜欢穿白色衣服。古籍中多称其为“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掌管着春天里大地万物的生命。同时句芒还兼任着生命之神,如果某人多行善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句芒就会给他增加寿命。
    另外一个儿子叫“该”,传说他有人的面孔和老虎的爪子,而且浑身上下全是白毛。古籍中多称其为“蓐(rù)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金神”,掌管着西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并负责查看太阳落山的时候,西边的霞光是否正常。除此之外,蓐收还掌管着天上的刑罚,如果有人做了坏事,危害了国家的利益,他就会对此人进行惩罚,轻则减少寿命,重则剥夺生命。
    还有一个儿子更特别,他的名字叫“穷奇”。
    《山海经》中说穷奇长得很像老虎,而且肋下有一对翅膀。除了长相奇特之外,他还能听懂天下各地的语言,可以说是一个语言天才。
    这还不算他最奇特的地方,他还是个是非不分的人,比如他见到两个人打架,他就过去把正直有理的那个吃掉,而让凶恶闹事的人逍遥法外。
    也因为他是非不分,所以古时被列为“四凶”之一。
    但是他也有好的时候,那就是每年腊月初八,他到处去寻找吃人的野兽,然后把他们赶跑或者吃掉。
    《左传》中曾记载:“少皞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穷奇。”由此可见穷奇并非什么怪兽,只是因为“不才”,所以被后人所丑化,而后世多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还有一个儿子,名叫“蟜极”。
    蟜极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的儿子却非常有名,同样被列在五帝之中,那就是帝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2 14:46:29  更:2022-03-06 13:52:1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