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国人的怕和爱——细说《资治通鉴》那些人那些事(持续连载)[第1页]

作者:祁连岳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写在前面的话
    《资治通鉴》是我最喜欢的历史著作。
    不同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人物的过往、故事的发展都散布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章节。这固然对阅读造成了某种困扰,但这种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一一记叙中所呈现出来的方式又具有一种时间的绵延感。人物的命运、世代的轮回、国家的兴衰依次展开,呈现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
    所以,我感觉,《资治通鉴》是最有现场感的历史书籍。
    《资治通鉴》又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它当然不仅仅是给统治者参考政治得失的帝王书,它包含着中国古人做人、做事的智慧与经验,包含人在浩荡的历史面前成功或者失败的抗争,包含时代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以及人的命运,所以我觉得他是一部真正的关于人,关于人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如何生存,进入如何超越自我的书。
    当然,编年体的体例将故事、人物打散在不同的章节中,妨碍了读者对特定的事、特定的人的把握;它的选材注重家国兴亡这样的宏大主题,而较少选取私人性较强的八卦与趣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阅读体验。
    然而,往往是在面临生死危机的关头,人的选择才是最本真的,人的本性才展露无遗,所以《资治通鉴》的选材反而展示了最真实的人性,展示了中国人在面临生死危机时的取舍。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阅读《资治通鉴》。每每掩卷深思,沧海桑田之感油然而生。感慨之余,就想写一些东西,于是,便有了这个帖子。
    在这个帖子中,我试图用我自己的语言写一写《资治通鉴》中的人与事。写他们的生与死,写他们的爱与欲,写他们的命运,写他们行为底层的逻辑。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浩瀚的历史著作而言,这是一个野心,但我愿意一试。
    我的期待是,挖掘《资治通鉴》中隐藏的人性,展示我们祖先的怕和爱,他们珍惜什么,又畏惧什么,他们如何看待自我与他人,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希望拙文能对读者诸君了解《资治通鉴》,了解过去的中国有一些帮助,吾愿足矣。
    最后,说明一点,《资治通鉴》是我撰写本文的主要依据及主要材料来源,但在必要的时候,我会适当择取二十四史中的内容。我认为,以《资治通鉴》为主,以二十四史为辅,就足以掌握华夏自战国到五代历史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足以感知华夏文明的浩荡,足以理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秘密。
    二、身在权力场,就不要奢望做自己

    1
    “三家分晋”的故事,要从赵籍、魏斯、韩虔的爷爷辈说起。
    话说到了春秋末年,晋国有六大家族:智、赵、魏、韩、范、中行。六大家族的族长如同企业高管,把持着晋国这个大集团的权力与资源。
    但作为高管,他们对大晋集团的董事长——晋国国君晋定公并不忠诚。他们攫取了属于晋定公的权力,掏空了属于晋国的资源,只给董事长晋定公留下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子。
    智者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而所谓政治,无非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更何况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大争之世?所以六大家族斗得不亦乐乎。
    很快,范、中行两家在其他四家的围殴下出局。六大家族成为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中,尤以智、赵最强。
    智家的优势是他们是晋国国政的实际执掌者,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晋集团的执行董事、总经理。
    而赵家的优势是特别能打、战斗力强。范、中行两家虽说败于四家围殴,但实际上主要败于赵家。
    此时,智家的家长是智宣子,而赵家的家长是赵简子。
    故事从这里开始。

    2
    智宣子年纪大了,终于将一个重要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立储。
    储该怎么立,这是一个很复杂、很令人头疼的问题。许多号称英明睿智的领导,最后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等。
    因为在中国社会中,这个问题是在太重要了。因其重要,所以谨慎;因谨慎,所以患得患失,由此便往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但智宣子完全没有这些烦恼。因为他的嫡长子智瑶很优秀,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接班人。
    智瑶很帅,有才,文武双全,性格刚毅。总之,就是那种令父母宠爱,令少女崇拜的存在。
    不过,还是有人泼冷水。这个人叫智果,智家的一个族人。
    “我反对,”智果对智宣子说,“智瑶确实很优秀,有五点长处,人长得帅、武艺高强、艺术修养很高,且能言善辩、性格刚毅。但他有一个缺点——不仁。所以他不能做接班人。”
    怎么回事?春秋战国那样的时代,一个孔孟都深深表示失望的时代,居然有人用“仁”来要求一个权贵家族的接班人?
    当然不是。智果接着说:“智瑶以这五个优点凌驾于他人之上,然后又不仁。所以如果他当了家主,我们智家铁定完了。”
    什么意思?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往往会盛气凌人、恃才傲物、锋芒毕露,所以难免轻慢、不尊重他人,对他人造成压迫。这种时候,就需要圆润、谦逊、克制来驾驭他的才华,中和、掩盖他的锋芒。否则,才华就会成为利器,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
    所以,智果所说的“仁”指的就是驾驭、中和才华与锋芒的东西,如谦逊、克制等素质,而绝不是孔孟口中的“仁者爱人”。
    而智瑶的身上,没有这种东西。
    结果是,智宣子不听。智瑶被立为接班人,在历史上,他被称为智伯。

    3
    与此同时,赵家家主赵简子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不幸,或者说幸运的是,他没有智瑶那样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耀眼、优秀、出类拔萃的儿子。
    相比之下,两个备选者,长子伯鲁与幼子无恤都不是那么突出,在能力及品行上也不相上下,让他有些难办。
    按理来说,伯鲁是长子,又没有什么过错,应当被立为接班人。但是,晋国当前的形势实在太复杂,赵家如今的生存环境实在太凶险,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
    所以,未来的赵家当家人人选不能轻易地根据血统、年龄做出选择。一定要立贤,让贤能的人上。
    为此,赵简子决定组织一场测试。他编写了一份戒子语录,其内容大概就是自己人生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并亲自抄录在两份竹简上,赐给两个儿子。他叮嘱二子:这都是老子我一生经验的总结,你二人要好好学习领会。
    什么意思?难道赵简子要选一个学霸出来继承他的家业?难道谁的记忆力更强、阅读理解能力更好,谁就能领导一个权贵家族,与环伺的强敌斗吗?
    赵简子当然不会这么幼稚、愚蠢,他这一招考验的绝对不是学习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两个儿子恭恭敬敬地接过竹简,立马开始学习领会。但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赵简子不闻不问。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赵简子依然不闻不问。
    赵简子到底要做什么?
    要知道,许多事情短期做与长期做,那完全是两码事。短期做,有那么一点点兴趣就够了,甚至兴趣都不需要,一时冲动就可以。
    但长期做,那就不是兴趣的问题了,一个人的耐心、恒心、毅力、把握形势的能力、隐忍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都出来了。
    几度春风几度霜,忽忽三年已过。一天,赵简子召见两个儿子,询问他们对戒子语录的学习情况。
    老大伯鲁懵了,一问三不知。至于那份竹简,早不知道被丢在那个犄角旮旯了。
    但小儿子无恤则是对答如流。而且非常诡异的是,他居然当场从袖子里面拿出了那份竹简。
    柏杨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说,无恤肯定是在赵简子身边安插了密探,随时向他通报赵简子的动向。所以他能临时做准备。
    但是要知道,三年时间,赵简子肯定无数次召见过两个儿子,所以谁都无法预测他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提及此事。柏杨的密探说并不可靠。
    这就意味着,在这三年中,无恤至少在每一次再面见父亲时袖子里都怀揣着竹简。
    竹简是多么笨重的物品啊,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每次面见父亲的时候都怀揣着竹简,即便是一种表演,一个姿态,也足以让人动容。
    有大佬说过,重要的是态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态度表现出你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的重视程度,反映出你愿意为你的欲望付出什么代价。上位者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你去争、去抢、去竞争。所以,态度很重要。
    无恤深谙此道。所以,他是胜利者。多年以后,他成为赵家家主,史称赵襄子。

    4
    反观智伯与无恤,他们二人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人格。
    智瑶有才,但是不善于隐忍、克制,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任性而张扬。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他敢于做自己。
    赵无恤看不出来在个人才能上有什么特出之处,但他善于隐忍,善于克制身上的弱点,也善于政治表演。我们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喜欢和智瑶这样的人交往。
    但司马光告诉我们,在权力场中,显然是赵无恤这样的人更合适。
    无论你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但一旦进入权力场,就要丢弃个性化的特质,将自己埋伏在面具之后,隐藏自己的欲望,隐忍自己的真实想法。
    如果不懂得这些,即便如智伯一样一手好牌,到头来也是家破人亡、尸骨无存。
    权力场,不是一个可以任性做自己的地方;既然上了场,就不要奢望做自己。
    三、应对危机的三种方式

    1
    若干年后,智宣子、赵简子等老一辈领导者相继过世,智瑶、赵无恤等新生代上位。
    主角上场,大战的帷幕即将拉开。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影响世界的大事件往往发端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后来影响了晋国甚至战国格局的那场大战,就可以追溯到一次寻常的酒局。
    那是在蓝台的一场酒局,群贤毕至,智、韩、魏几个大家族的大佬们都到场了。
    大佬们的处世方式是,就算背地里恨不得吃了对方,但在面子上大家都是其乐融融、一派祥和。席间,助兴的舞女襟飘带舞,歌者唱着时兴的歌曲,大佬们觥筹交错、开怀畅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
    但这场酒局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智伯戏韩康子而辱段规。”——智伯戏弄韩康子,侮辱段规。
    韩康子是韩家的家主,段规是韩康子的家臣。
    从身份上来讲,韩康子与智伯乃是平级,是合作伙伴。智伯戏韩康子,这就有些不太合适了。不仅戏韩康子,他还侮辱了韩康子的家臣。打狗还要看主人,侮辱段规就等于侮辱韩康子。
    史书中没有记载韩康子的反应,但可以想象,韩康子应该很愤怒,但也忍了。
    这是智伯的第一次亮相,这次亮相佐证了智果对他的判断。

    2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是智氏家族,一个名叫智国的人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危机。
    他基于常识做出判断,受辱的韩康子肯定会报复,会在将来发难,给我们制造麻烦,所以要防着点。
    但智伯对此不屑一顾。他的理由是:“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我才是麻烦的发动机,我不给人制造麻烦就不错了,谁敢给我制造麻烦?
    智国继续解释:蚊虫况且会给人制造麻烦,何况是韩康子那样有身份的人?
    但智伯不为所动。
    读到这里,如果我们了解智伯将来的命运,我们可能会为智国的远见而惊叹。但是,这里要说的是,历史书写者喜欢在记录历史时人为制造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因果关系未必可靠。
    就比如在这里,《资治通鉴》通过这样的编排,让我们以为智伯后来的命运与这次酒宴上轻率的举动有因果关系。而智国则睿智地预见到了未来。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因果关系。而且,智伯说的很对,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就是麻烦的制造者,只有他给别人制造麻烦,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所以,如果他不去给别人找麻烦,历史可能大不一样。
    但性格决定命运,他天生就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
    3
    麻烦制造者智伯首先选择的还是韩康子。有可能是韩家实力弱;也有可能是韩康子性格比较软弱,“康”这个谥号的意思就是“温柔好乐”,可见韩康子可能是一个性格比较柔和的人。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世间的游戏规则是少的越少,多的越多。中西方贤者不约而同,在西方,这个道理被称为“马太效应”。
    总之,韩康子弱。而且那个时代并不奉行“谁弱谁有理”。那个时代,弱就是罪过。
    麻烦发动机智伯来了,他直接向韩康子索要土地。
    韩康子不想给。但是那个曾经被智伯侮辱过的段规建议他:不能不给。因为智伯这个人傲慢自大,如果我们不给,他就会打我们。我们能打得过吗?我们打不过。
    但是,如果我们给了呢?就会让他骄纵。他一旦骄纵,就会去找别人的麻烦。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了。
    所以,不仅要给,而且要给好的。
    经过这样的解释,韩康子弱者的忍耐就有了别样的意义,成了斗争的策略,成了权宜之计。
    是的,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解释,一切就不一样了。
    韩康子因此释然了,他不仅给了土地城池,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土地城池,而是万家之邑——超过万户人家的城池。
    面对危机,这是韩康子的应对方式。

    4
    果然,智伯大悦。他决定暂时放过韩康子,将目标转向了魏桓子。毕竟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薅,即使是智伯也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一样的手段。智伯直接向魏桓子索要土地。
    软弱的韩康子尚且不想给,何况魏桓子。他当然也不想给。
    但魏桓子身边也有一个谋士,名叫任章。任章故作糊涂地问魏桓子:为什么不给?
    魏桓子回答:无缘无故地索要土地,当然不给。
    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地索要土地,诸大夫定会恐惧。我们如果给他土地,智伯必会骄纵傲慢。智伯骄纵傲慢,就会轻敌;而诸大夫恐惧,就会报团。一方轻敌,一方抱团,智伯命不久矣。
    任章引用了一句老话:“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要想让他失败,就要先捧他;要想从他那儿获取什么东西,就要先给他一些东西。
    所以,我们不如给他土地,骄纵他,然后暗中结交其他人,伺机图谋智伯。最重要的是,对于智伯的压力,我们不能单枪匹马一家来顶啊。
    魏桓子一听,也释然了,跟韩康子一样,他也恭恭敬敬地向智伯献上了一个万家之邑。
    5
    表面上看来,韩康子与魏桓子的应对方式没有什么不一样。但细细想来,却大不一样。
    韩康子的应对方式,是忍、等、妥协、屈服,忍受强者的欺凌,屈服于强者的淫威,等待将来或许会出现的时机。
    他所谓的斗争策略,其实不过是一种语言上的包装、一个思维上的解释。将妥协与屈服包装成睿智,将忍耐与等待包装成斗争的策略。就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
    这通常是弱者应对危机的方式,是弱者的生存智慧,也是弱者唯一的武器。虽然这件武器面对的不是外界强大的敌人,而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与愤怒。
    不必苛责,直面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于每个人都是极难的事情,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解释来熨烫不平的内心。
    那些内心强大的人,那些勇于面对赤裸裸的真相,用痛苦打磨自己内心的人令人钦佩;但每一个人也都有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权利、放过自己的权利。
    那么,他们的等待与忍耐有效吗?
    其实有的时候也是有效的。社会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搭便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一旦时机合适,弱者就会成为追随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6
    但魏桓子不一样。
    他不是被动地等,而是要付诸行动,他要联络其他的受害者共同抵抗智伯的强权。他不是不能抗争,但他认为不应该由自己单枪匹马地抗争。
    这是智者的方式。
    智者明白,面对强权,不能无所作为,一味隐忍。因为没有底线的屈服换不来尊重与和平。
    但抗争也不能盲目,要讲究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建立统一战线、孤立敌人。
    还要讲究时机,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
    如果说弱者是追随者,那么智者就是策划者。

    7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三种方式——战士的方式。
    面对危机,战士不妥协、不隐忍,甚至不去考虑什么策略、时机,就是干,把危机打翻在地。
    战士是行动者,是真正能改变世界的力量。弱者追随,智者策划,但他们最后都要依靠战士。
    那么,在这场智伯危机中,谁是战士呢?是赵家。
    赵家成为战士,固然是因为赵家能打,但还有一个原因,他如果想生存下去,必须成为战士。弱者被韩家当了,智者被魏家当了,赵家如果也选择当弱者或者战士,那么所谓时机,所谓策略,就都成了一个笑话。
    赵家别无选择。所以,当志得意满的智伯找到赵家,索要土地,并且指定索要蔡、皋狼一带的土地的时候,赵简子,也就是赵无恤果断地拒绝了。
    智伯大怒,纠集韩、魏两家,兵指赵家。
    于是,决定晋国局势,影响战国格局的关键一战,开始了。
    四、“韭菜”的权利与义务


    “蚕茧乎,保障乎?”尹铎请示赵简子。
    尹铎是赵简子的家臣。他被赵简子委派去治理晋阳。晋阳就是如今的山西太原,是晋国的城邑,但此时,它是赵家的势力范围。
    尹铎上任之前,照例去向自己的领导——赵简子辞别,并请示晋阳的工作该如何开展。
    一番寒暄之后,尹铎问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蚕茧乎,保障乎?”。——您是要让晋阳成为“蚕茧”呢,还是“保障”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着晋阳百姓的命运。
    赵简子眯着眼,思考了片刻,回答:“保障吧。”
    听到这个答案,尹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领命而去。

    什么意思?
    蚕茧的功能是抽丝剥茧,为人提供华美丝绸的材料,“春蚕到死丝方尽”。所以如果赵简子将晋阳定位为蚕茧,那么等待着晋阳人民的就是无止境的压榨、盘剥。
    不得不说,“蚕茧”这个比喻实在太高明。
    而保障呢?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保障民生的意思。所以如果是保障的话,晋阳人民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点。
    于是这尹铎到晋阳之后就做了一件事——在上报的材料中大大减少晋阳人的户口数。
    那个时代,官方征税是按照造册人口征税的,所以造册人口少,缴税就少,晋阳人的负担就少,晋阳人的日子也就可能会好过一点。

    看上去,这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温情时刻。
    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铁血时代,到处充斥着杀戮与权谋,每一个人都被端到砧板上,成为鱼肉,供人宰割。没有人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充任时代车轮的一颗螺丝钉。
    而此时的晋国,四大家族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家都在拼命地压榨治下的老百姓,为家族的竞争聚拢资源,以待最后的决战。
    所以,晋阳这样一个对于赵家来说至关重要的地方,居然被赵简子定位为“保障”,即便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也让人心生暖意。

    但是,我们可能还是太低估那个世界的残酷了。剥削者暂时减轻了剥削的程度,那必定是他们在图谋更大的利益。
    赵简子不图晋阳人的钱,那必定是要图晋阳人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命。
    若干年过去了。赵简子去世,儿子赵襄子继位。很快,赵襄子与智伯发生冲突。赵襄子处于劣势,准备跑路。
    跑到哪里去呢?身边的人提供了两个选择:长子城与邯郸城。
    这两个地方一个城防完备,一个粮仓充裕,都是适合坚守打持久战的好地方。
    但这两个提议均被赵简子否决了。因为他很清楚,城防完备那是劳民伤财、消耗民力的结果,粮仓充裕那是竭泽而渔、压榨民脂民膏的结果。
    所以你根本不能指望这两个地方的老百姓为你卖命。而接下来,他要守着一座城池和智伯打持久战,城防和粮草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城防和粮草,而是那里的老百姓能忠心耿耿地替他卖命。
    什么地方的老百姓能做到这一点呢?晋阳。所以他的选择是晋阳。
    我们恍然大悟,赵简子对尹铎的指示,将晋阳定位为“保障”,这绝对不是保障晋阳民生的意思,而是保障赵家——有朝一日落难了,总得有个逃难的地方。

    这就是韭菜的命运,他们或者成为蚕茧,被慢慢地抽丝剥茧;或者成为保障,拱卫主子安全的屏障。
    总之,他们没有拒绝被割的权利。他们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成为蚕茧,或者成为保障。

    不过,这个故事也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
    赵简子、赵襄子他们都承认一点:如果把对方定位为蚕茧,那么就不要指望对方为你卖命。反之,如果将对方定位为保障,想要人家为你卖命,那么至少得给人家几天好日子过。
    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韭菜的生存逻辑。被割固然是韭菜的命运,但韭菜也有他们该享受的权利。如果你拿我当蚕茧,对不起,我没有为你卖命的义务;如果你想让我当保障,那么,我有过几天好日子的权利。
    总之一句话,蚕茧和保障不可兼得,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即便是身为韭菜,那也是不干的。
    五、一个官N代的死亡

    1
    却说智伯向赵襄子索要土地,遭到拒绝。智伯很生气,带了军队,纠集了韩、魏两家,这就要灭了赵家满门。
    赵襄子于是跑路。在权衡了邯郸城、长子城以及晋阳城三个城池的优势及劣势之后,他选择了晋阳。
    赵襄子跑到了晋阳,智伯便追到了晋阳。那时候,重要的城市周围都有河流,智伯于是就地取材,水淹晋阳城。史书中说,晋阳城“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城墙只差六尺(2米)就被淹没,城中老百姓家的灶台里都生出青蛙了。
    这个情况有些诡异,城墙到底有多高?水淹了到底有多深?城中之人又是怎么生活的?我一直无法想象这是怎么个情况。但无论如何,晋阳城情况危急,赵襄子危在旦夕,这是肯定的。
    如果历史一场牌局,那么智伯手上的牌显然不错。
    首先,智家实力最强;其次,他是晋国的执政,有资格发起对不听话的赵家的讨伐,名正言顺;最重要的,他还联合了韩、魏两家,围殴姓赵的。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智伯赢定了。他自己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2
    但智伯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一日,智伯巡视前线。估计他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大自然之力的残酷与伟岸,所以眼前肆虐的洪水,以及在大水中岌岌可危的晋阳城,他两眼放光,兴奋又感慨地自言自语:“我现在才知道水是可以灭人国家的啊!”——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一旁陪同的韩康子和魏桓子听到这话,顿时不淡定了。
    为什么,因为韩家的大本营安邑附近有大河汾水,魏家的大本营平阳附近有大河绛水。如果智伯有朝一日要对付他们,那就可以决开汾水和绛水,水淹韩、魏两家,方便得很。
    这是智伯所犯的第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目的。对于他来说,灭掉赵家只是第一步,他的真正目的,是灭掉韩家、魏家,然后把晋国收入囊中。
    为什么这么说,一是因为性格,二是因为实力。智伯不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他奉行的不是有财一起发,而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一点,智果看出来了,韩康子、魏桓子也看出来了。
    有人甚至认为,智伯他爹之所以选择智伯当接班人,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灭掉合作伙伴,独霸晋国。
    但更重要的是实力,如果灭掉赵家,接受了赵家的资源,他有独霸晋国的实力。
    所以,如果这一战的胜利者是智伯,那么很快魏家与韩家也就在晋国混不下去了。

    3
    听到智伯的感慨,魏桓子偷偷地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则用脚踢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后跟。他们不敢挑明了说,只敢搞搞这种小动作。
    智伯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不会拿正眼瞧这两位,自然不会发现他们的小动作。
    但智伯身边的谋士絺疵看到了。絺疵由此断定,魏桓子与韩康子这两人是反骨仔,必定会反叛,所以要早做防备。
    智伯不相信,不仅不相信,而且将絺疵的话透露给了韩康子与魏桓子。
    智伯愚蠢吗?也不是,毕竟所有人都说他很聪明。是他太自信,也太自负了,他笃定韩康子与魏桓子两个怂货不敢背叛他。人一旦太自负,智商就不管用了。
    这是智伯所犯的第二个致命的错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叫醒刚愎自用的智伯了。

    4
    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某天夜里,赵襄子派出一员说客张孟谈潜出晋阳城,策反韩康子与魏桓子。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什么说辞了。张孟谈只有一个问题:“唇亡则齿寒,赵家灭亡之后,接着就是韩家和魏家了,您二位如何选择?”
    二人扭捏作态了一番,才无奈地承认,不能再骑墙了。
    就这样,三家结盟,他们约定了一个日子,围殴智伯的日子。
    那一天,赵襄子派人在夜色中袭杀智伯军中看守堤坝的守军,扒开堤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水淹智伯军。
    肆虐的洪水朝着智伯军奔涌而去,洪水后面,是手执兵器杀将过来的赵家军。
    还没等智伯回归神来,又听得两侧杀声震天,原来是韩、魏两家军队从侧面夹击,给了他致命的一击。智家军大败。
    智伯死的很惨。他的脑壳被赵襄子砍下来,做成一件酒器。为他陪葬的,是他的家族。
    那个晋国曾经最有权力的男人现在成了一件艺术品,被放置在赵襄子的酒案上。为他陪葬的,是他的家族。
    只有早早预料到危机的智果带领着自己的那一支族人与智家分了族,并改姓为“辅”,躲过一劫。

    5
    司马老先生说“智伯之死,才胜德也”。
    这句话让历代《资治通鉴》的阅读者大为恼火。如果智伯之死是有才无德,那不就反证胜利者,也就是赵襄子是有德者?
    但能在那样的铁血时代活下来的人,获得成功的人会是有德者?谁信!而且不客气地说,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成功这种东西可能与“德”都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活下来或者成功就意味着有德,那么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错了。
    这司马老先生夹带私货也忒过分了。
    但我想我们误会司马老先生了。他所谓的“德”,绝对不是“仁”或者“善”。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才是什么?是智力上聪慧明察,性格上刚强坚毅。
    德是什么?是为人处世方面“正直中和”——性格宽容、为人谦逊、不走极端、善于妥协。所以司马光说的,还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术,生存的技术,趋利避害的技术,获得成功的技术。这种技术跟做好人好事的“德”没有任何关系。
    才是一个人做事的能力,那德就是驾驭他才能的技术。一个人,有才固然好,但必须要有驾驭才的德,懂得为人处世,否则才能伤人,更能伤己。
    司马光关注的是“成事”,而不是“做人”。
    六、刺客信条之士为知己者死

    1
    话说智伯身死,昔日的高富帅化为赵襄子酒桌上的一盏酒器,真令闻者嗟叹。
    但嗟叹归嗟叹,智伯死了,别人的日子还要继续过。所以智伯门下的门客、家臣也就叹息两声,便都做鸟兽散,忙着去寻找新的主子投奔,唯恐走得慢了,位子被别人占了。
    却有一人,名唤豫让,他不投奔新的主子,也不回家找妈妈找老婆。他要策划一起恐怖主义行动,刺杀赵襄子。
    但赵襄子不是那么好杀的。率领大军的智伯都没有杀掉他,豫让何德何能,凭一人之力可以杀掉他?
    豫让自有办法。他选择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赵襄子家的茅厕;准备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时间,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实行他的刺杀计划。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边上厕所边接见群臣的习惯。每天早上,国王坐在马桶上,朝臣则坐在对面,围观国王排便。赵襄子因没有这种恶趣味,便被豫让找到了刺杀的机会。
    那一日,豫让事先伴作仆役状,提着漆桶,混进了赵府。没有人想到,漆桶里面藏着的,是要人命的匕首。
    豫让在茅厕中一边刷墙,一边调整状态,等待着赵襄子到来。只要赵襄子一出现,豫让就能以最佳的角度、最快的速度给赵襄子以致命一击。

    2
    每天用智伯脑壳做成的酒器饮酒,赵襄子心情大好,胃口也特别好。所以,上茅厕的次数也就多一点。
    这日,赵襄子像往常一样,准备上厕所。但在接近厕所的时候,赵襄子忽然感觉到一种没来由的心动。当然不是那种看到心仪的小姑娘的那种心动,而是让他有生死危机的心惊肉跳的心动。
    凭着他多年在刀光血影的生活中历练出来的直觉,他马上作出判断,厕所中有问题。卫士马上展开搜捕,在茅厕中找到了打扮成仆役的豫让。
    就这样,豫让第一次刺杀行动失败了。

    3
    豫让准备等死了。但赵襄子居然决定饶了他。听完豫让的故事,赵襄子很感慨:“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智伯死无后,而这个人打算为智伯报仇,真是义士啊!算了,我躲着他吧。
    我怀疑“无后”的意思并不是没有后人,而是没有人在智伯死后为他做点什么。
    赵襄子是大佬。大佬都需要那种忠心耿耿的死士,即便他效忠的是他的敌人。
    但我觉得,欣赏只是一个方面,他更希望忠贞的豫让能被自己的善意与度量感化,为自己效力。就像后世小说中常常出现的场景:被宽恕的敌人感激涕零、纳头便拜,于是大哥再得一员猛将。
    不过赵襄子的期望恐怕要落空了。豫让并没有感激涕零,纳头便拜。不仅没有,他还准备第二次刺杀行动。
    4
    第二次刺杀难度更大。赵襄子已经见过他,而且经过上一次的刺杀事件,赵襄子的护卫工作更严密,所以想要接近赵襄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豫让显然是一名合格的刺客,对自己够狠。既然赵襄子认识他豫让,那么他就毁掉自己的容。豫让在脸上以及身上抹上漆,全身的皮肤在漆的腐蚀下烂得千疮百孔,这样,便没有认识这个全身长着烂疮的人就是豫让。
    还不够,豫让还怕别人通过声音辨认出他,便生吞木炭,破坏嗓子。
    做完了这一切,豫让装扮成一个乞丐,在自家附近的街上行乞。他要看看,自己的整容效果如何。
    事实证明,豫让的“整容”非常成功,不仅街坊邻居,甚至连他的妻子都没有认出来。
    但很诡异的是,他的一个朋友还是认出了他。
    看到豫让这般模样,好友大哭,他不能理解豫让的行为,“你要报仇,很简单啊。以你的才能,如果假意投奔赵襄子,一定能获得赵襄子的重用,到时候你不就有机会刺杀他了吗?”
    豫让却说:不可以。我如果做了他的臣属,又想着刺杀他,那我就是有二心。我所做的,确实很难。但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天下那些为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羞愧啊。
    ——“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豫让的话:他为智伯报仇,固然是出于对智伯的忠心,但也是一番“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表演。既然是道德表演,就不能有任何污点。

    5
    这是一个深秋的晴日,雁叫长空,草木摇落,天地一派肃杀之气,西风中透出阵阵冷意。
    豫让隐藏在赵襄子出行即将经过的一座桥下。豫让淡淡的杀意隐藏在这无边的秋意中。
    第一次刺杀行动所以失败,原因是他的杀气太盛被赵襄子察觉,所以这一次,豫让静静地蛰伏在桥下,收敛住杀气。
    有碎碎的马蹄声以及车轮的咯吱声远远传来,那便是赵襄子的车队。车队越来越近,包括赵襄子,没有人察觉桥下的豫让。
    豫让不喜亦不惧,他慢慢地握紧手中的匕首,等待着最佳的时机。车队慢慢地靠近豫让隐藏的桥墩,眼看着就要驶上桥面了。
    突然,拉车的一匹马大惊,发出了不安的长嘶。马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尤其那些饱经沙场的老马,对于杀气有超乎人的感知。
    有情况,搜。赵襄子立马意识到了问题,而且他觉得肯定是豫让。
    果然是豫让。

    6
    眼前的豫让浑身烂疮,声音沙哑,一副惨兮兮的乞丐状。
    赵襄子想不通:“你曾经也为范氏、中行氏服务过,范氏、中行氏死了,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了智伯。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要如此惨烈地为智伯报仇?”
    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范氏、中行氏啊,他们只是把我视作普通人,所以我也用普通人的方式来回报他们;智伯他不一样,他把我视作国士,所以我得用国士的方式来回报他。
    赵襄子老泪纵横,唏嘘不已:“豫让啊豫让,你为智伯复仇,你的美名已经有了;而我绕过你一次,也够了。这次我必须杀了你。”
    再欣赏豫让,他也不可能容忍一个三番五次要杀自己的人还活在世上。可以看出,赵襄子是懂豫让的,他知道豫让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报仇,而是扬名,在历史中留下一个伟岸的名字。
    豫让不怕死。但是,他还有一个心愿,他希望赵襄子能将自己的衣服给他,让他象征性地在赵襄子的衣服上刺几下,也就象征着他报仇成功了。这样,他到了地下,也能向智伯有所交代了。
    这有何难?赵襄子脱下外衣,交给豫让。
    豫让拔出剑猛地跳起来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去,他怒目圆睁,连刺三下。剑气凌历,洞穿了赵襄子的衣服。
    而后,豫让大喊一声:“我可以下报智伯矣。”
    声毕,豫让横刀自刎,扑地而死。
    七、好老板是怎样炼成的?

    1
    韩赵魏分了晋国,周天子给三家颁发了正式的营业执照——封三家家主为诸侯。中国就此进入了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是魏国。原因是魏国出了一位明君——魏文侯魏斯同志。这是中国社会的特点,一个家族、邦国的衰亡可能有无数种原因,但它的强盛只有一个原因,摊上了一个好老板。
    作为《资治通鉴》中第一位好老板,魏斯同志用他的五个生活片段给中国的老板们上了一课,展示了一个明君,或者一个好老板是什么样的,应该具有那些素质。

    2
    魏斯同志生活片段之一
    魏国国都安邑的大街上,国君的车队驶过。
    端坐车中的魏文侯忽然站起来,整了整衣冠,扶住马车前部的横栏,即“轼”,脸上露出了庄重的神色。
    身边的人对此见怪不怪,因为车队马上要路过段干木先生的宅邸了。
    段干木先生是魏国声名赫赫的高士,传说他是子夏的学生;而子夏,乃是孔子的高徒。
    但这位段干木先生学成以后却一不当官,二不著述,三不讲学,而是一门心思地在家中隐居。没想到,隐居非但没有让他销声匿迹,反而使他的名声愈发显扬了。
    魏文侯听说治下有这样一位高人,本着礼贤下士的态度月夜前去拜访。岂料段干木先生听说侯爷驾到,不仅不恭迎并做感激涕零状,反而翻墙逃跑了,扔给魏文侯一句话:“不为臣不见诸侯。”
    有性格。从此以后,魏文侯每次路过段干木先生的宅邸必定要“轼”——站在车中扶着栏杆,朝段干木家行注目礼。
    不仅如此,魏文侯还尊卜子夏、田子方为师。这两个人来头更大,卜子夏就是段干木的老师,孔子的高徒子夏,名列孔门七十二哲之一。
    而田子方也是名震天下的高士,据说乃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
    魏文侯尊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庐必式,天下人就都知道了,魏侯贤啊魏侯贤。于是,四方贤士多归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给魏文侯打工。
    一个好老板,要尚贤:尊重贤者,唯才是用。

    3
    魏斯同志生活片段之二
    王宫外,冷雨淅沥;王宫内,君臣宴饮,一派和悦。魏文侯正在和朝臣们喝酒。
    觥筹交错之间,魏文侯忽然抬起有些迷离的醉眼,吩咐左右备车马。
    今天大家喝得这么嗨,外面又在下雨,您这是准备去哪儿?左右好奇地问。
    魏文侯说:“我跟虞人约好了今天要打猎啊。”所谓“虞人”就是管理园林田猎的官员。
    虽然喝酒很嗨,虽然天在下雨,但自己约的猎,冒着雨也要打完啊。
    但是有个问题,毕竟天下大雨,也不适合打猎。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叫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而导致违约,则既不用负法律责任,也不用负道义责任。
    何况侯爷是老板,虞人是下属,派个人去通知虞人一声不就行了嘛。
    魏文侯没有这么做,他的做法是,亲自前去告诉虞人取消打猎。
    一个好老板,要守信:言必信,行必果。

    4
    魏斯同志生活片段之三
    韩国与赵国杠上了。
    韩国来找魏文侯借兵,围殴赵国。
    “我和赵国是兄弟,不好意思,不能借兵。”魏文侯拒绝。
    很快,兄弟赵国也来借兵了。
    “我和韩国是兄弟,不好意思,不能借兵。”魏文侯同样拒绝。
    这样,魏文侯同时得罪了赵国和韩国。在群雄乱斗的时代,这种情况是很糟糕、很危险的。事情很有可能变成韩赵两国联合起来围殴魏国。
    不过,妙就妙在,很快,赵国和韩国都知道了魏文侯拒绝给对方借兵的事。
    原来,魏侯还是向着我的啊,韩赵两国的国君如是想。
    于是,韩、赵皆朝于魏,认魏国做大哥。魏国就这样成为三晋的老大哥。
    一个好老板,要公正:一视同仁,无偏私。
    5
    魏斯同志生活片段之四
    “我是个什么样的国君?”魏文侯问满朝的文武大臣。
    很多国君喜欢问这个问题,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或者说所有,并不想听到一个真实的答案,只想得到臣下的奉承与赞扬。魏文侯也不例外。
    这一年,魏国大将乐羊所向披靡、开疆拓土,刚刚攻破中山国,将中山纳入魏国版图。这一切都是在魏侯的领导下达成的,这无疑佐证了侯爷领导的伟大与英明。
    魏文侯认为自己有理由得到别人的夸奖。所以虽然故作淡定,但每一个人都能看出魏侯淡定的下潜伏的期待——夸我呀,夸我呀!
    群臣没有让他失望,纷纷点赞:“仁君啊。我们的国君当然是仁君啊!”
    但居然有人有不同意见。一个叫任座的嘀嘀咕咕:“国君得了中山,不把中山封给弟弟,却封给了儿子,算什么仁君?”
    侯爷怒了。而任座呢,他一溜烟跑了。不好说是因为看到侯爷发怒而恐惧,还是闹情绪、使性子。总之,任座跑了。
    人都跑了,文侯也只得算了。沉思片刻,文侯再问翟璜。
    “仁君。”翟璜答。
    “哦,何以见得?”单纯的马屁已经不能令魏文侯满足了。
    “我听说君仁则臣直。任座是直臣,所以您是仁君。”翟璜回答。
    这是一个很诡异的逻辑。如果你认同这种逻辑,想做一个仁君,那就必须得承认直臣说的是对的。但如果承认直臣说的是对的,那你就不是一个仁君。
    但是,中国社会的特点就是没有人真的在意逻辑,大家关心的是态度、用心、立场或者利益。
    魏文侯果然开心。而任座呢,也就不用跑了,他被翟璜追回来。魏文侯亲自下堂迎接,奉为上宾,让他坐最主要的位子。
    一个好老板,要谦逊、宽容,听得进去不同意见,容忍有不同意见的人。

    6
    魏斯同志生活片段之五
    又是一场酒局。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跟今天一样,联络感情、招待宾朋、解决问题,都喜欢在酒局中进行。
    这场酒局人不多,只有两人,魏文侯和田子方。
    贵族宴饮,流程比较复杂,比如,要有音乐助兴。而那个时代,最常见的宫廷音乐是编钟。有个词叫“钟鸣鼎食”:在钟声之中,就着大鼎吃饭。很奇怪是不是?但这就是贵族做派。
    在叮叮当当的钟声中,魏文侯、田子方君臣二人一边喝酒一边瞎聊。忽然,魏文侯说:“钟声不太协调啊,左边的钟高了。”
    这魏文侯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居然也颇深。
    但田子方笑了。
    “笑啥?”
    田子方说:“吾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我听说啊,当国君的,应该对乐官是否称职很了解,而对音乐是否协调就不那么了解了。现在有些国君对音乐这么精通,我就怀疑他对乐官不太了解了。
    一个好老板,应该关注人事组织,关注下属是否称职,而不应该将精力放在具体的业务上。
    这也是一个很诡异的逻辑。试想,如果老板不懂业务,又怎么判断下属是否称职呢?而且,明乐官与明乐音其实并不冲突,魏文侯精通音乐不仅不妨碍,反而有助于他判断这个乐官是否称职。
    但这并不是重点。这里的重点是权力的界限。
    田子方是想说,老板的权力应该有它的界限,职责也应该有一定的范围。当老板的应该将他的注意力放在他应该关注的事情上,而在他不应该介入的事务上,即使他是该方面的专家,也最好不要轻易发言。如果超出了这个界限与范围,很可能会造成管理的混乱。
    一个好老板,要守住自己权责的界限,关心自己应该关心的,对于不应该关心的,不轻易发表意见。

    7
    魏斯同志以身作则告诉我们,一个明君,一个好老板,要尚贤、守信、公正、谦逊、宽容、守住权责的界限。
    就是说,不能随便提拔自己喜欢的人,不能说话不算话满嘴跑火车瞎忽悠,不能由着性子偏向这个偏向哪个,不能傲慢,不能记仇给下属穿小鞋,下属骂你也要竖起大拇指点赞,还有,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自己不该管的,别瞎指挥。
    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权力的快感在哪里,这老板当得有什么意思?
    明君、好老板不好当啊,太累了。
    无怪乎,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大家不愿意当明君,而只愿意当暴君、昏君、庸君。
    八、干得不爽就拍屁股走人

    1
    魏国国都安邑的大街上,子击遇到了遛弯的田子方。
    子击是国君魏文侯的儿子,也是魏国的储君。而田子方呢,表面上看,他是被魏文侯尊为“师”的高人,但实际上,他的身份是国君的谋士、顾问,根本上也就是一介布衣。
    如果遵循严格的等级次序,子击是君,田子方是臣;子击尊,田子方卑。但子击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很上路子,很有礼貌,并没有摆什么架子。
    相反,看到田子方,子击匆忙下了豪车,主动向田子方行礼。
    就正常情况来看,田子方应该诚惶诚恐地回礼,双方再寒暄几句,最后说goodbye各回各家。
    但田子方是高人。高人之高,就在于不按常理出牌。所以,该先生根本没有理会子击,扬长而去,只留给子击一个潇洒的背影。
    怎么回事?子击始则凌乱,继而愤怒。脾气再好,涵养再高,也忍不了这种羞辱与无视啊。
    “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击对着扬长而去的田子方高声喊道。
    “骄”是骄矜、傲慢的意思,骄人就是对人傲慢无礼。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是说:富贵者对人傲慢无礼呢,还是贫贱者对人傲慢无礼呢?
    子击其实是想说:您田子方这么傲慢无礼,是因为你觉得自己暴发了,富贵了呢,还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还是贫贱之士一枚?
    你田子方为啥这么傲慢无礼?

    2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今天我就给你上一课。
    田子方说:“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
    也就贫贱者才能傲慢无礼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敢对人傲慢无礼吗?
    为啥呢?因为国君傲慢无礼,他的国家就保不住了;士大夫傲慢无礼,他的家族也就保不住了。而这些国破家亡的国君、士大夫呢,屁都不是,没人拿他们当回事。
    但是贫贱者呢?说话没人听,混得不爽,就立马拍屁股走人。反正是贫贱嘛,到哪里不是个贫贱?
    说罢,田子方再次扬长而去。
    子击无语了,此时,他能做的只有向这个再次扬长而去的高人道歉。

    3
    要注意的是,田子方所说的贫贱者并不是一无所有的草根,而是士——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知识分子,这是那个时代的特产,。
    他们四处游荡,寻找那些可以让他们实现政治抱负的老板投靠。那个时代的老板很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所以士很自由,朝秦暮楚,的确可以“言不用,行不合”就拍屁股走人。
    所以,田子方是在描述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但是,时过境迁,秦统一中国之后,大一统帝国时代,士就失去了“言不用,行不合”就拍屁股走人的可能性,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皇帝卖命。
    而且,士也不再是贫贱者了,他们有了身份、地位、财富,患得患失了,投鼠忌器了。他们也就失去了拍屁股走人的勇气。

    4
    那么,田子方的话过时了吗?并没有。
    他的话恰恰说出了另一个残酷的社会真相。这个社会真正毁灭性的力量,正来自于那些一无所有的贫贱者,这样的人,有的时候叫“流民”,有的时候叫“流氓无产者”。
    他们一无所有,无身份,无财富,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们在乎,需要他们守护,所以他们能目空一切法则与秩序。
    所以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以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将是全世界。所以孟子说:无产者无恒心。
    所以老百姓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5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田子方实际上是在说:每个人都要有随时抽身而去的力量与勇气。
    当子击在大街上遇到田子方的时候,田子方正是魏侯身边的红人,他可能刚跟魏文侯喝完酒、唠完嗑。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算是个贫贱者。
    但在他面对子击选择了扬长而去的时候,他是把自己当做贫贱者的。
    他为什么要自认贫贱?或者说他是怎么做到的?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人间不值得”。
    虽然他确实有些一些名,得到了一些利,但为了这些虚名而牺牲身体的自由,不值得;为了这些蝇头小利而放弃心灵的适意,不值得;因为眼前的得失而放弃尊严,不值得。
    因为不值得,所以不必介怀,所以才可以在言不用、行不合的情况下提起鞋子就走人,才可以不必看人脸色、唯唯诺诺地生存,才能由此收获自由与尊严,才能追求更重要的东西。

    6
    不是说要拒绝、排斥金钱与权势这些东西,而是说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
    田子方在说选择:当你在单位干得不爽的时候,你如何选择?当你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需要放弃尊严的时候,你如何选择?
    你当然可以选择抓住眼前的名利,而放弃拍屁股走人的自由;你当然可以唯唯诺诺、夹着尾巴做人,放弃尊严。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
    尤其在当今之世,自由与尊严似乎只有金钱和权力才可能换取,只有权贵才有傲慢的资格,而贫贱者是不配拥有自由、尊严、傲慢的权利的,贫贱者所能做的,只有抓住每一个机会,防止自己下坠。
    但是,田子方告诉我们,在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言不用,行不合”,拍屁股走人。
    写的啊,有点慢,但昨天还更了
    十、空谈家VS实干家
    1
    那么,魏成与翟璜谁更合适当国相呢?
    我们继续讲故事。
    李克辞别魏文侯,刚走出宫门,就遇到了翟璜。这当然不是偶遇。翟璜是来打探情况的,他已经听说了文侯与李克就国相问题谈话的事。
    翟璜问他:“听说国君咨询您国相的事,结果如何?”
    李克不假思索:魏成。
    翟璜勃然大怒。翟璜确实有理由愤怒,因为魏国当时的能臣、名将基本都是由他举荐的,包括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以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克。从“达视其所举”这一条来看,翟璜完全当得起“举贤任能”这一美称,也绝对有资格担任国相。
    但翟璜还是输了,所以他愤怒,他不理解、想不通。
    李克告诉翟璜:你举荐的这些人确实都很优秀,但是你看看魏成举荐的都是什么人?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你举荐的这些人,是国君的臣属。而魏成举荐的那些人呢,国君是视他们为老师的。
    你和魏成,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

    2
    但再看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有那么一些疑惑。
    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他们都是能臣、名将,有了他们的治理,老百姓安居乐业;有了他们的带领,魏国军队开疆拓土。
    可以说,魏国当时的强大,是由这些人创造的,他们是真正的国之栋梁。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
    反观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人,他们既没有真正地治理过一城一邑,也不曾带兵遣将、建立过尺寸之功。他们甚至也不是张良、诸葛亮那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家、政治家。
    他们是名士、大儒,他们是传说中的高人,但他们之高,高在名节、道德、学问,而不在安邦定国。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属于那种空谈家。
    那凭什么空谈家被魏文侯尊为师而实干家被魏文侯视为臣呢,凭什么举荐空谈家的魏成赢了举荐实干家的翟璜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来准备了两方面的解释,宏观的以及不那么宏观的。
    但宏观的解释太过玄虚与虚阔,肉食者谋之,我等小民就不操那个心了。所以我们还是谈谈不那么宏观的,谈谈身边的事,谈一谈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单位、一个公司,这两种人那种更重要。
    一个问题:魏文侯确实任用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这些人确实建功立业,让魏国强大。但是,人才这种东西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有,为什么偏偏是魏文侯能用人才?
    正是因为有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老是在老板身边唠叨的人啊。
    要知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如果老大说一不二、乾纲独断,身边没有几个唠叨的人,没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见,没有人指出他的失误,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公司绝对好不了。
    有人唠叨,指出老板的错误,有才能的人才能上位,溜须拍马之辈才没有可乘之机。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才能避免老板拍脑袋决策瞎折腾。有人能直言老板的过失,才不会奸臣当道、万马齐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常有,而能识人用人的老板不常有。盖因老板们不喜欢身边有人唠叨、挑刺。
    纵观历史,凡所谓某某之治、某某盛世,并不是皇帝特别牛,也并不是人才特别多,更不是这届老百姓特别给力,只不过是因为皇帝身边有几个唠叨、挑刺的人,而恰好这个皇帝也愿意听他们唠叨,仅此而已。
    魏文侯是魏国的国君,是大魏集团的老板,他本可以乾纲独断、说一不二,本可以一言九鼎、言出法随,多爽,多得劲?
    但他还是认了几个老师,整天听这几个老师在身边唠叨、挑刺。
    事实证明,这样的魏文侯,才是真正的高明啊。
    十、空谈家VS实干家
    1
    那么,魏成与翟璜谁更合适当国相呢?
    我们继续讲故事。
    李克辞别魏文侯,刚走出宫门,就遇到了翟璜。这当然不是偶遇。翟璜是来打探情况的,他已经听说了文侯与李克就国相问题谈话的事。
    翟璜问他:“听说国君咨询您国相的事,结果如何?”
    李克不假思索:魏成。
    翟璜勃然大怒。翟璜确实有理由愤怒,因为魏国当时的能臣、名将基本都是由他举荐的,包括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以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克。从“达视其所举”这一条来看,翟璜完全当得起“举贤任能”这一美称,也绝对有资格担任国相。
    但翟璜还是输了,所以他愤怒,他不理解、想不通。
    李克告诉翟璜:你举荐的这些人确实都很优秀,但是你看看魏成举荐的都是什么人?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你举荐的这些人,是国君的臣属。而魏成举荐的那些人呢,国君是视他们为老师的。
    你和魏成,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

    2
    但再看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有那么一些疑惑。
    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他们都是能臣、名将,有了他们的治理,老百姓安居乐业;有了他们的带领,魏国军队开疆拓土。
    可以说,魏国当时的强大,是由这些人创造的,他们是真正的国之栋梁。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
    反观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人,他们既没有真正地治理过一城一邑,也不曾带兵遣将、建立过尺寸之功。他们甚至也不是张良、诸葛亮那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家、政治家。
    他们是名士、大儒,他们是传说中的高人,但他们之高,高在名节、道德、学问,而不在安邦定国。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属于那种空谈家。
    那凭什么空谈家被魏文侯尊为师而实干家被魏文侯视为臣呢,凭什么举荐空谈家的魏成赢了举荐实干家的翟璜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来准备了两方面的解释,宏观的以及不那么宏观的。
    但宏观的解释太过玄虚与虚阔,肉食者谋之,我等小民就不操那个心了。所以我们还是谈谈不那么宏观的,谈谈身边的事,谈一谈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单位、一个公司,这两种人那种更重要。
    一个问题:魏文侯确实任用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这些人确实建功立业,让魏国强大。但是,人才这种东西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有,为什么偏偏是魏文侯能用人才?
    正是因为有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老是在老板身边唠叨的人啊。
    要知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如果老大说一不二、乾纲独断,身边没有几个唠叨的人,没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见,没有人指出他的失误,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公司绝对好不了。
    有人唠叨,指出老板的错误,有才能的人才能上位,溜须拍马之辈才没有可乘之机。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才能避免老板拍脑袋决策瞎折腾。有人能直言老板的过失,才不会奸臣当道、万马齐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常有,而能识人用人的老板不常有。盖因老板们不喜欢身边有人唠叨、挑刺。
    纵观历史,凡所谓某某之治、某某盛世,并不是皇帝特别牛,也并不是人才特别多,更不是这届老百姓特别给力,只不过是因为皇帝身边有几个唠叨、挑刺的人,而恰好这个皇帝也愿意听他们唠叨,仅此而已。
    魏文侯是魏国的国君,是大魏集团的老板,他本可以乾纲独断、说一不二,本可以一言九鼎、言出法随,多爽,多得劲?
    但他还是认了几个老师,整天听这几个老师在身边唠叨、挑刺。
    事实证明,这样的魏文侯,才是真正的高明啊。
    十、空谈家VS实干家
    1
    那么,魏成与翟璜谁更合适当国相呢?
    我们继续讲故事。
    李克辞别魏文侯,刚走出宫门,就遇到了翟璜。这当然不是偶遇。翟璜是来打探情况的,他已经听说了文侯与李克就国相问题谈话的事。
    翟璜问他:“听说国君咨询您国相的事,结果如何?”
    李克不假思索:魏成。
    翟璜勃然大怒。翟璜确实有理由愤怒,因为魏国当时的能臣、名将基本都是由他举荐的,包括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以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克。从“达视其所举”这一条来看,翟璜完全当得起“举贤任能”这一美称,也绝对有资格担任国相。
    但翟璜还是输了,所以他愤怒,他不理解、想不通。
    李克告诉翟璜:你举荐的这些人确实都很优秀,但是你看看魏成举荐的都是什么人?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你举荐的这些人,是国君的臣属。而魏成举荐的那些人呢,国君是视他们为老师的。
    你和魏成,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

    2
    但再看这个故事,我们可能会有那么一些疑惑。
    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他们都是能臣、名将,有了他们的治理,老百姓安居乐业;有了他们的带领,魏国军队开疆拓土。
    可以说,魏国当时的强大,是由这些人创造的,他们是真正的国之栋梁。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
    反观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人,他们既没有真正地治理过一城一邑,也不曾带兵遣将、建立过尺寸之功。他们甚至也不是张良、诸葛亮那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家、政治家。
    他们是名士、大儒,他们是传说中的高人,但他们之高,高在名节、道德、学问,而不在安邦定国。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属于那种空谈家。
    那凭什么空谈家被魏文侯尊为师而实干家被魏文侯视为臣呢,凭什么举荐空谈家的魏成赢了举荐实干家的翟璜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来准备了两方面的解释,宏观的以及不那么宏观的。
    但宏观的解释太过玄虚与虚阔,肉食者谋之,我等小民就不操那个心了。所以我们还是谈谈不那么宏观的,谈谈身边的事,谈一谈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单位、一个公司,这两种人那种更重要。
    一个问题:魏文侯确实任用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李克这些人,这些人确实建功立业,让魏国强大。但是,人才这种东西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有,为什么偏偏是魏文侯能用人才?
    正是因为有段干木、田子方、卜子夏这些老是在老板身边唠叨的人啊。
    要知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如果老大说一不二、乾纲独断,身边没有几个唠叨的人,没有人敢提出不同意见,没有人指出他的失误,那么这个单位、这个公司绝对好不了。
    有人唠叨,指出老板的错误,有才能的人才能上位,溜须拍马之辈才没有可乘之机。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见,才能避免老板拍脑袋决策瞎折腾。有人能直言老板的过失,才不会奸臣当道、万马齐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才常有,而能识人用人的老板不常有。盖因老板们不喜欢身边有人唠叨、挑刺。
    纵观历史,凡所谓某某之治、某某盛世,并不是皇帝特别牛,也并不是人才特别多,更不是这届老百姓特别给力,只不过是因为皇帝身边有几个唠叨、挑刺的人,而恰好这个皇帝也愿意听他们唠叨,仅此而已。
    魏文侯是魏国的国君,是大魏集团的老板,他本可以乾纲独断、说一不二,本可以一言九鼎、言出法随,多爽,多得劲?
    但他还是认了几个老师,整天听这几个老师在身边唠叨、挑刺。
    事实证明,这样的魏文侯,才是真正的高明啊。
    十一、吴起(1)为了权力,一个人可以有多狠
    公元前421年,女人看着向她挥来的屠刀,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这一天风和日丽,但她恐怕看不到第二天的日出了。
    女人是吴起的老婆,而那个提着屠刀挥向她的人,正是他的男人,吴起。
    这一年,山东半岛的两个国家,齐国和鲁国掐起来了。齐鲁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略相似,但国家实力却有天壤之别,齐国发达强盛,而鲁国积贫积弱。
    战争的结果毫无悬念,齐国大兵压境,鲁国节节败退。
    鲁国人顶不住了,他们想到了一个人——客居在鲁国的吴起。吴起名声在外,想来可以帮助鲁国摆脱困境。
    但有一部分鲁国人认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那吴起能真心诚意地为鲁国效力吗?
    听到这样的传言,吴起没有解释、没有申辩,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行动解决了问题。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直接、很血腥,但非常有效——他直接将自己的妻子杀了。
    这就是著名的“杀妻求将”的故事。
    鲁国人还能说什么?那些质疑他忠诚的声音自然销声匿迹,吴起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主帅一职。
    他不负众望,带领孱弱的鲁国军队击败了强国齐国。这是鲁国在对齐战争史上少有的胜利。
    但吴起用妻子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机会并没有让他飞黄腾达。
    鲁国人有一个混账逻辑。他们认为鲁国是弱国,而弱国就要有弱国的觉悟,就要任由强国欺凌。如果弱国没有忍受,反而奋起反抗,而且反抗成功,那么这弱国就要大祸临头了。
    所以一定要找一个人来背锅,背锅的人当然是吴起。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吴起的残忍让鲁国人怕了。
    鲁国是周公之后,是孔子故里。虽然孔子多次表达过对鲁国人的失望,但相比之下,这里的人依然有很强的礼法、伦理观念。
    他们当然不喜欢吴起。在危机时刻,他们可以利用吴起的能力,但时过境迁,偏见便占据上风,他们不能容忍吴起继续占据高位,主导鲁国人的命运。

    何况,吴起少年时的经历也不干净。
    吴起本是卫国左氏(今天的山东曹县)人,家中颇有些积蓄,是个富二代。但少年吴起并不愿意继承家业当个地主或者吴氏国际贸易公司的CEO,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当官,当大官。
    有梦想的吴起拿着家里的钱四处结交狐朋狗友。但考察吴起一生的经历,我严重怀疑他的情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混了几年,吴起也没有混出个名堂,反而弄得破产了。
    乡里人对吴起早看不惯了,所以看到吴起败尽家财也没混出个人样,他们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这是常有的事,对于有梦想的人,最大的恶意与敌意首先来自于同一个阶层。因为你的努力与梦想会照出其他人的碌碌无为。
    乡里人嘲讽他,吴起认为这是个问题。吴起决定解决这个问题。如同杀妻求将,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而血腥——解决引起问题的人。
    所以吴起操起刀便杀将过去,一口气杀了二三十个人,血染长街。
    那一天,山东曹县某地一派肃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幸存者吓傻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却发现恐怖分子吴起已经跑了。
    吴起当然要跑,他是有梦想的。坐以待毙、认罪伏法,一人做事一人当,那是不可能的,他的理想与抱负还没有实现。
    跑路前,吴起向母亲辞别。看着年迈的母亲,不知吴起心中是否也曾浮现出一丝悔恨。但最终,追逐功名利禄的雄心战胜了儿女情长。
    他咬牙切齿地向母亲发誓:“我吴起要是混不到卿相,就不回卫国。”就这样,在老母亲的目光中,吴起消失在了卫国的暮色里。
    这一别,就是永别。
    不久,老母亲在家中去世。此时的吴起正在曾子那里访学镀金。
    曾子,就是那个以孝著称的孔子弟子,据说《孝经》就是曾子所著。消息传来,不知是因为害怕通缉,还是因为当初的誓言,吴起竟然没有回去奔丧。
    曾子怒了。曾子何许人也?他是孔子的学生,而且,他所传习的正是孔门的孝道,据说中国历史上关于孝的经典《孝经》就是曾子所做,曾子也是一个大孝子,历史上流传着关于曾子“孝”的很多故事,可以说曾子就是“孝”的化身。
    吴起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欺师灭祖。曾子让吴起滚,吴起便只好滚。
    就这样,他来到了鲁国。但他在鲁国也混不下去了。

    这就是吴起的早年。
    他是权力的动物,他为我们展示了:为了权力一个人可以有多狠。
    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为了权力而杀人,但很少有人像吴起这样,如此主动,如此决绝,如此狠辣。
    他几乎弃绝了所有温情脉脉的东西,夫妻之情、乡党之情、母子之情。
    我称他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狠人,这个判断我想大致是不错的。
    我们同情吴起的遭遇,但我不喜欢吴起这个人。
    十二:吴起(2)会做事不如会做人
    跑出鲁国的吴起决定到新兴的魏国找个工作。听说魏国国君魏文侯是个明君,或许能容忍他这样一个人吧。
    收到吴起的求职信,魏文侯问李克:吴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克说:“吴起这个人贪婪而好色,但说起用兵,那是司马穰苴也比不上的。”
    魏文侯一听,当即决定信用吴起。男人嘛,那个不贪婪、好色?这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对领导来说,下属贪婪好色不仅不是缺点,还是优点,如果一个下属既不贪婪、又不好色,反而有点难办了。
    因为一个既不贪财,又不好色的下属,他就没有把柄在你手里,你就很难控制他。而且,如果一个下属不贪财,又不好色,那就表示这个下属有更大的目标,可能就是你的位子。
    好钢用在刀刃上,吴起立马被魏文侯任命为将领。吴起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初战告捷,击败秦国,占了秦国五座城池。
    魏文侯马上为吴起升官,任命吴起为西河守。西河是魏国边疆,靠近秦、韩。吴起的任务,就是为魏国防守西边的门户。
    在这里,吴起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多年间,由于吴起的存在,魏国的西部边疆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但吴起的志向不是小小的西河守,而是卿相,也就是魏国国相,这是他年少时发下的誓愿。十几年的时光并没有蹉跎他的志向,消磨他的梦想,反而磨砺了他的心性。
    少年时,他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屠杀老家数十邻居的愣头青;如今,他是一个军功赫赫、沉着冷静的将领。他离自己的目标,卿相,只有一步之遥。
    但这一步之遥,有时比千山万水更难跨越。

    魏文侯时代,人才太多,吴起一直没有等到机会。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老家伙们也死的死,退的退,国相之位终于空出来了,吴起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
    但依然没有吴起的份。
    吴起愤愤不平,找到被任命为国相的田文,他要与田文说道说道谁才更有资格担任国相。
    田文说:好,你说
    吴起首先发问:“将领三军,让敌国不敢对我魏国有觊觎之心,是你行还是我行?”这是军事才能。
    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接着发问:“治理官员与老百姓,增加税收,是你行还是我行?”这是治理国家的才能。吴起并不只是一介军事将领。吴起担任的西河守,既承担着守卫国土的重任,又担任着治理地方的职责,所以吴起的才能不仅仅在于军事,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能力也不弱。
    所以田文回答:“我不如你。”
    吴起再次发问:“守卫西河,让秦国、韩国这些国家不敢对我魏国有想法,是你行还是我行?”这说的是功劳。光有能力不行,你还要有功劳。
    田文回答:“还是我不如你。”
    可见,不管在治理国家方面,带兵打仗方面,还是在功勋上,吴起都是当时魏国首屈一指的人才。
    所以,吴起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既然这方面你都不如我,凭什么是你当国相而不是我当国相?”我们也很好奇,为什么?
    田文很淡定:“我也有一个问题,现在是这样的情况,新的国君是个小屁孩,不能服众,大臣三心二意,老百姓疑虑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是你当国相合适还是我当国相合适?”
    吴起沉思良久,“还是你比较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魏国需要的是一个有威望、有人脉、能服众、能摆平各种势力、能团结各种力量的人。吴起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吴起的个人能力固然很强,但他不是贵族出身,在政治资源的积累上比起贵族子弟自然要差得多;再者,考察吴起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吴起一直是一个孤狼,他解决问题通常是依靠力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暴力,而不是依靠沟通、妥协,他非常欠缺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意识与能力。虽然历经十多年的磨砺,他不再那么锋芒毕露,但他不善沟通的性格没有多少改观。
    所以,就连吴起自己都承认,当前的这种局面,他是搞不定的。

    没关系,吴起还有机会。
    但是,他等来的不是机会,而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政治洗牌。
    魏武侯刚上位,就来到吴起驻防的西河视察工作。西河毗邻黄河,山川险峻、地势险要。魏武侯乘坐战船顺黄河而下。
    俯瞰面前湍急的河水,远眺两岸险峻的峭壁,年轻的魏武侯被这雄壮的山川所震慑,感慨万千,脱口而出:“如此险峻的天堑,真是我魏国的至珍至贵的宝物啊。”
    但这句话引发了吴起的不快。因为这句话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忽视了人的作用。没有边关将士的守卫,山川险峻有个屁用啊。作为西河守,吴起当然不高兴。他当即就怼了回去:“在德不在险。”
    ——国家安定靠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是地势的险要。
    说完这句,吴起又巴拉巴拉地举了一大批历史上因品行有问题而不得好死的君王,比如夏桀、商纣之类,总之就是些让领导人一听就不爽的历史人物。
    读到这里,我们不免有些疑惑:吴起这样的一个无德之人,居然举起了“德”的大棒,是不是有些滑稽?
    其实,吴起在这里所说的“德”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个人品德,而是治理国家的技术。一个有德的统治者首要的素质就是知人善用,任用有才能的人。而魏武侯脱口而出的感慨表现出这个年轻人根本对人才的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
    听完吴起的吐槽,魏武侯略显尴尬,冷冷地回应了一个字:“善”。——“OK!”“好!”

    这是一件小事,但司马光将它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因为它是一个预兆,预示着大魏集团新任董事长的工作思路与前任董事长不太一样。
    风向变了。举贤任能的时代结束了,黄金时代结束了,政治回到了它的常态——任人唯亲、任人唯马屁精。
    所以,吴起在魏国的政治生涯也要结束了。
    此时魏国的国相叫公叔,但这个国相,公叔当得很没有安全感,因为总是有一个人用觊觎的眼神打量着国相这个位子,这个人就是吴起。
    公叔害怕了,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吴起赶出魏国了事。
    但如何不露痕迹地让吴起主动离开魏国,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不过,这个世界总是不缺擅长阴谋诡计的人,恰好,公叔身边就有一个。公叔的一个仆人献上一计:“想让吴起离开魏国,这很容易啊,吴起这个人呢,性格刚直,自视甚高。所以你只要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吴起一定会离开魏国。”
    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公叔先找到魏武侯,对魏武侯提议:“吴起这个人是个大才啊,就怕我们小小的魏国留不住他。国君你可以将公主嫁给他,如果吴起愿意娶公主,说明他是死心塌地要留在魏国了。如果他推辞,那他可能有别的想法了。”
    第二步,公叔马上将吴起请到家里来做客。
    第三步,公叔的夫人也是公主。公叔事先与夫人商量好,让夫人在吴起做客的时候尽量粗暴、无礼地对待公叔,显得公主特没素质。
    这样,吴起看到后就会认为公主都是这个德行。吴起哪受得了这样的老婆?所以必然会推辞国君的提议。
    而吴起拒绝魏武侯的提议,魏武侯必然会怀疑吴起。
    最后,吴起这样敏感的人,如果感受到国君的怀疑,就会主动离开魏国。
    这真是一个成功的计谋。一个成功的阴谋,必定要洞悉各方性格的特点与经验的盲区。这位仆从利用了魏武侯没有政治经验的弱点,利用了吴起刚直自喜、不善沟通的性格缺点,布了一个对于魏武侯与吴起来说无解的局。
    上有昏君,下有馋臣,如之奈何?吴起只有走。
    十三:吴起(3)人生最好的告别方式是为梦想而死
    1
    不知道早年的吴起有没有想过,他梦想是否真有实现的一天?
    离开魏国之后,吴起来到了楚国,他少年时的梦想在这里实现了。
    我想,也只有在那个时代,吴起这种人的梦想才有落地的可能吧。那是个真正竞争的时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没有人会要求你从一而终,更没有会质疑你不爱国。在那个时代,人们认同的价值,是找到一个赏识自己的老板,然后实现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对于那个时代有梦想的人来说,个人价值的实现才是最重要的事。
    楚国,一个祖上也阔过的国家,此时已经没落了。近年来,在三晋联军的打压下,楚国节节败退,丢失了不少城池。
    楚国国君楚悼王是个想做点事的老板,不愿意就这样得过且过,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准确地说,他在等待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才。
    终于,他等到了这个人,他的敌国魏国将吴起送给了他。楚悼王大喜,根本不理会民间对吴起的负面评价,也不管吴起在楚国没有根基,更不在乎吴起这样那样的缺点,直接将吴起任命为楚国国相。
    此时,距离吴起在老家血染长街、咬牙发誓辞别老母已然数十年了。数十年以后,在遥远的楚国,吴起少年时期的宏愿终于实现。

    2
    吴起不想辜负来之不易的机会,也不想辜负给他机会的楚王。他立马开始行动,施展自己长久以来的抱负——打造一个强盛的国家。
    他在楚国发动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被史家称为“吴起变法”。
    变法千头万绪,但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楚国的军队能打胜仗。这是那个时代所有成功的变法的共性,那是一个铁血时代,容不下任何温情脉脉与文质彬彬,世间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指向一个目的:活下去。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所谓活下去,就是一点:军队能打胜仗。
    变法很有成效,短短的数年间,楚国就焕然一新,从被揍的角色变为揍人的角色,南边的百越,北边的韩赵魏三国,以及西边的秦国都招架不住。

    3
    但变法者虽然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却无法躲开悲惨的人生,这是他们的宿命。吴起也是如此。他变法事业的成功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们不遗余力地想除掉吴起。
    在楚悼王在位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但楚悼王一死,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他们甚至懒得给吴起安一个罪名,等不及用合法的司法程序除掉吴起,他们直接挥起兵刃就对着吴起杀将过去。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他们有的反抗,有的求饶,有的逃跑,有的躲藏,或者有的自知必死,便自杀了之。
    但吴起不一样。他夺门狂奔,跑到了楚悼王的灵堂里,伏在国君的尸体旁。
    他这样做并不是想要死在这个赏识他的国君身边,而是要借助楚悼王的尸体为那些杀他的人挖一个大坑,间接为自己复仇。
    追杀吴起的刽子手们不敢靠近,只敢远远地射箭。密集的弓箭有的落在了吴起身上,但有的扎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
    这就是吴起的算计。他相信未来的楚王一定会清算这些拿弓箭射国君尸体的人。
    就这样,吴起死了。而那些杀害吴起的权贵们也没有好下场,新继位的楚肃王一次性诛灭了攻击吴起的楚国公族七十余家。
    好个智计无双的吴起。

    4
    在吴起最后的人生里,他实现了梦想,他没有辜负机会,但他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在国人的评价体系中,能否善终一向是人生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准。
    对于善终的人,我们认为他是幸福的,无论他在活着的时候遭遇了多少痛苦。而对于没有善终的人,我们便认为他的人生是一个悲剧。无论他的一生绽放出了多么炫目的芳华。
    但是,我一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或者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能以是否善终作为评价的标准。在我们浩瀚的历史中,在那些能被写进历史的人物中,善终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死于非命。而那些所谓善终与不善终之间的差别,也就短短的几年或者十几年。是十几年,在历史中只是弹指一挥间。
    但他们的人生密度与高度大大不同。
    所以,要看什么?我觉得要看梦想,要看一个人的梦想有没有实现。一个实现了梦想的人,他的人生就是值得过的、幸福的。而所谓悲剧,就是梦想折翅,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吴起是个实现了梦想与抱负的人。
    至于吴起的死,他因自己的变法事业而死,他是一个殉道者。对于一个殉道者来说,为自己的事业而死才是对他最高的礼赞。
    而且,他还将自己的死搞成了一场行为艺术,一场复仇,用自己的死为自己的变法事业扫除了障碍——楚国公族七十余家被灭门。
    狠是吴起人生的底色,他对妻子狠,对老母亲狠,对敌人狠,对自己也狠。
    一笑泯恩仇,一句“来生再相见”,相看泪眼,最后say goodbye,这样的告别方式不是吴起的方式。
    一场复仇,一场自己不舒服,也不让敌人舒服的复仇,才是适合吴起的方式。
    试问,对于吴起,还有比这更精彩的告别方式吗?
    十四、刺客聂政:真的勇士,有所为有所不为

    1
    假设,某一天,那天正是你的母亲的生日,王思聪忽然不请自来,为你母亲过生日。
    这王思聪恭恭敬敬地向你母亲敬过酒,唱过《生日快乐》歌之后,掏出一个红包。
    你打开一看,红包里是一张支票,支票绝对没问题,真的。你再一看,乖乖不得了,支票上赫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假设大概是几千万或者几个亿吧。
    这个时候,你怎么办?
    你该笑,还是该哭?

    2
    战国的某一天,齐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奇怪的事。
    那日清晨,齐国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井里巷中,驶来几辆华丽的马车。
    这里既没有高官显宦,也没有世代簪缨的贵族,甚至连有钱的富户也没有,有的只有些寻常人家,他们大多以种几亩薄田、做些小买卖或者做些手工活维持生计。
    而马车的主人一看便知是非富即贵,他到此所为何事?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只见这几辆马车驶过坑坑洼洼的小巷,最后停在了一户姓聂的人家门口。
    这户人家有三口人。男主人叫聂政,是一名屠夫,家里还有聂政的老母亲以及他的姐姐聂嫈。
    马车的主人名叫严仲子,是一名贵族。据他自己说,他听说聂政是一名勇士,特来结交。
    周围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场,听说这样的贵公子居然主动来结交屠夫聂政,惊羡不已。
    但令大家震惊的是,聂政居然不让对方进门。而这位贵公子竟也不气恼,低三下四地恳求了好几回方才进门。
    贵公子显然是有备而来,因为这一日正是聂政母亲的生日。老太太过生日,作为来客,自然是要送上一份生日礼物的。酒酣耳热之际,严仲子命人奉上了他的生日礼物。
    一点薄礼,为聂老太太贺寿。
    但严仲子送的礼物不仅不薄,反而重得令人害怕——黄金百镒。。
    百镒是多少呢?大概是2000多两,按照今天的换算价格,价值约3000万人民币。当然,这种换算未必准确,但价值不菲这是肯定的。
    聂政震惊了。他坚决地将红包退了回去。
    因为聂政意识到,百镒黄金需要他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他无法承受的。

    3
    这个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馈赠,他人的所有馈赠,你都要付出代价。越是高昂的馈赠,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而你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取决于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聂政能为严仲子做什么呢?
    据说,聂政本是魏国轵县的深井里这个地方的人。年轻的时候,聂政血气方刚,失手杀了人,便带着母亲和姐姐逃到了齐国。
    因此,聂政在地方上有一些名气:很勇敢。所以,聂政相信,严仲子真正需要的,必定是自己的勇猛。
    严仲子需要自己的勇猛做什么事呢?危险性有多高呢?试想,对方如此有钱有势,但都无法解决问题,那这肯定是很危险、很难办的事情。极有可能是有死无生的事。
    所以,这一份厚礼,他不能收。
    聂政客客气气地将红包退了回去:“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我家里有老母,家里虽然穷,但客游在此,以杀狗卖肉养家糊口,每天也能赚点小钱奉养老母,日子倒也过得下去,不敢接受您的恩赐。
    但严仲子这个礼却非要送出去。他把聂政拉到一旁,说出实情:“我有仇家,所以一直在诸侯中周游。我听说你很讲义气,所以就想与你结交,倒也没啥其他的想法。”
    没啥其他的想法?我信你个鬼。聂政一听就明白了,严仲子要自己去帮他报仇。而严仲子仇人必定非同小可。这一去,那几乎是毫无活命的机会。
    所以,严仲子是要用黄金百镒买他聂政的命啊。

    4
    聂政当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他此时还不能死,因为他的老母亲在,他要赡养老母亲;他的姐姐还在,他要张罗姐姐的婚事。他要是死了,他母亲、姐姐怎么办?谁来赡养,谁来送嫁?
    所以,他回答严仲子说:“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我的母亲还在,我的这条命还不敢交给别人啊。
    真正的勇士,绝不是如莽夫一样,随意放弃自己对家人、对自己在乎的人的责任与担当,拿生命当儿戏;真的勇士,绝不是不计后果,拿起家伙就是干。
    真的勇士,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聂政是真正的勇士。
    5
    几年之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姐姐出嫁了。聂政完成了他的伦理、家庭责任。他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了。
    余生该怎么样度过?聂政本可以平平淡淡地度过,可能娶个老婆,生几个孩子,经历一连串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最后沉没在滔滔的历史之中。
    但那一天严仲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以前的有所不为,是因为肩负着家庭的责任;现在有所为,是因为对于聂政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比命更重要,比如义。
    严仲子给聂政的,不仅仅有黄金百镒,更有他的认同与欣赏。严仲子周游列国,一直在寻找能为他报仇的人,最终他选定了聂政。虽然他有目的,但是这种千万人中认准你的赏识,彰显了聂政的独一无二。这才是让聂政真正不能拒绝的。
    况且严仲子以诸侯卿相之尊结交你聂政,而你聂政难道就可以安然享受这份尊重而不予以回报吗?聂政不是这样的人。
    士为知己者死。对于这份赏识与尊重,聂政只有以命相酬。

    6
    打听清楚了严仲子的仇家乃是韩国国相侠累,聂政拒绝了其他人的帮助,只身上路,前往韩国国都。
    “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
    ——侠累在府中端坐,周围簇拥着大批兵卫。聂政提刀闯入侠累府中,如入无人之境,刺杀侠累。
    何等霸气!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刺客,但论霸气,聂政当属第一。
    刺杀成功之后,聂政又做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他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来;他用匕首划自己的脸,划得面目全非;最后,他剖腹自尽。
    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因为责任,他要用这种方式保护姐姐不被牵连。
    韩国官方震怒,查,一查到底,这人是谁,为什么要行刺,他还有什么同伙。聂政的尸体被陈列在韩国国都的大街上,官方悬赏千金,征集刺杀者的身份。
    但尸体面目全非,没有人认得出。

    7
    在齐国的聂政姐姐聂嫈听到了韩国国相侠累被刺这件震惊国际的恐怖主义事件。
    她立马就准确地判断出,这名刺客肯定是自己的弟弟。而且她也明白,聂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她受牵连。
    她太了解弟弟聂政了。
    聂嫈立即动身,前往韩国。果然,那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正是聂政。
    那么,她该怎么做?装作不认识这具尸体,她会活着;说出刺杀者的身份,她很有可能会受到牵连,会被处死。
    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她的理由是:“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我怎么能因为怕死而使我弟弟的名声被埋没?
    自己的生死是小事,但弟弟的美名能不能得到传扬那是大事,让天下人称颂自己弟弟的美名那是大事。
    他聂政能将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聂嫈也能做到。
    于是,在韩国国都的大街上,面对周围里三重外三重的围观者,聂嫈向所有人说出了聂政的身份以及聂政刺杀侠累的来龙去脉。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惊了韩国市井。
    说完后,她大呼三声“老天”,然后伏在弟弟身边,痛哭而死。

    8
    2000多年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人郭沫若根据聂政、聂嫈的故事创作了话剧《棠棣之花》,将聂政、聂嫈包装成为了国家、民族、天下太平而反抗暴政的勇士。
    虽然这样一番包装显得更高大上,但我还是喜欢真正的历史中那个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喜欢战国时代那个只为他人的赏识而两肋插刀、独自远去的刺客身影。
    十四、任性还是反腐?这是一个问题。
    1
    卫国。子思与卫侯聊上了。
    这子思是大有来头的,他是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正宗的孔门三代。
    子思对卫侯说:给你推荐个人才,苟变,以他的才能,统率500乘没问题。
    “乘”是一个军事单位,一乘有战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随车步兵七十二人。500乘大概是500辆战车,甲士1500人,步兵36000人。
    卫国是小国,能统率500乘的人才可以说是大将之才了。
    作为卫国老大,听到国内有这样的将才,按理说应该开心才是。但是卫侯有些为难:“我也知道苟变有才,但是呢,有问题。”
    什么问题?苟变曾经在基层当公务员的时候吃拿卡要,吃过老百姓俩鸡蛋。可见苟变人品有问题,是个贪污犯,这样的人,卫侯不用。
    就两个鸡蛋的事,至于吗?子思决定好好教育下卫侯:“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那些传说中的好老板用人,就跟木匠用木材一样。木匠用木材,用它能用的部分,扔掉不能用的部分。所以呢,一根木料就算有些地方朽坏了,好的木匠也不会就把它整个扔掉。
    这是关于用人。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今君处战国之世”。现今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战国啊。
    战国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个全民耕战的时代,是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时代,是个所有的社会资源都流向战争的时代,是个能打胜仗高于一切的时代。
    子思最后说:在这样的时代里,你卫侯居然因为俩鸡蛋而放弃了一个可称得上国之栋梁的将才,你的这种想法、做法千万不能被外国人听到。
    为什么不能被外国人听到?因为太危险了。人家会认为你卫侯不重视人才。不重视人才,人才就绕着你走;不重视人才,邻国就会认为你好欺负。你卫侯的末日就快到了。

    2
    在战国这样的时代,一个将才,因为曾经在当小公务员的时候贪污过老百姓两个鸡蛋,就被国君放弃不用。这事怎么看怎么荒唐。
    但是,感觉荒唐之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卫侯肃然起敬?在如此险恶的时代,卫侯居然还在坚持反腐,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一个将才,一个可以为自己守卫疆土的人,因为曾经吃拿卡要过老百姓俩鸡蛋,因而有了污点,卫侯便不用。
    要知道,时代越险恶,实用主义便越是大行其道,活下去就是一切,人性中的卑劣都会释放出来。
    这卫侯可以说是一个异数啊。
    相反子思有些人设崩塌。儒者不是应该主张“德政”吗,让有德的人当官。儒者不是应该“义之所在,虽万千人吾往矣”吗?怎么在这里,作为一个儒者,子思大讲特讲“识时务”了,成了一个赤裸裸的实用主义了?

    3
    朋友们,我们都被骗了啊。
    卫侯不用苟变,肯定不是因为他想打造一个廉洁的政府,肯定不是因为苟变吃拿卡让老百姓受损了。
    一定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卫侯不想用苟变。或许苟变不会奉承、拍马屁,没有得到卫侯的欢心;或许苟变不听话,老是跟卫侯对着干;或许苟变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伍,谁知道呢?一个领导不喜欢一个下属,有无数种原因。
    我相信,苟变虽然早年曾经有过污点,但是能得到儒者子思的肯定,他的人品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否则,卫侯也不会仅仅提起俩鸡蛋这点鸡毛蒜皮的事。
    而且,事实上,这个卫侯并不是一个英明的主,《资治通鉴》中,这一段故事之后,有一大段子思批评卫侯昏聩的文字。在子思看来,卫国此时的朝政已经到了奔溃的边缘。这样的卫侯,你能相信他只因为属下贪污过两鸡蛋而反腐吗?
    所以,两鸡蛋,只是卫侯的一个借口,一个他抓在手里的把柄。
    这是一些领导惯用的方式,抓一些下属的把柄在手里,可以要挟你、控制你,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成为废掉你乃至除掉你的借口。
    或许你会说,两鸡蛋的事,这样的把柄管用吗?
    管用,真的很管用。中国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会上纲上线、无事生非的人。他们都是罗织罪名的高手,只要领导一个眼神,他们能将清清白白之人包装成十恶不赦之徒。
    西汉时,有个“天才”人物发明过一个罪名——腹诽,肚子里偷偷地对朝廷表达不满。有一个朝廷官员就被安上这个罪名,最终丧命。
    相比之下,俩鸡蛋这事不小了,要是上纲上线,真的够掉脑袋了。

    4
    在这个故事中,听完子思的教训,卫侯说:“谨受教矣。”——您说得对,我学到了。
    如果真的学到了,那么卫侯学到什么了?
    有人或许会脱口而出:“用人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啊。”
    错啦,又被骗啦。
    子思根本不相信卫侯真的要反腐,真的在意苟变贪污了两鸡蛋。他很明白,这一定是卫侯个人的好恶与任性在作祟。
    子思其实是想说:当今是战国时代,您卫侯就不要因为自己的个人好恶而放弃一个人才了。你再任性,你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即便卫侯真的学到了,他学到的是这样一个道理:相比自己的任性与好恶,还是活着比较重要。
    十五、所有人都只会点赞,这样的公司要完


    “在我看来,卫国就是所谓的‘君不君,臣不臣’啊。”子思对公丘懿子说。
    在《资治通鉴》子思向卫侯荐苟变的故事之后,是子思对于卫国朝政的两段评论。
    “君不君,臣不臣”出自《论语》,乃是子思家学,意思是国君没有国君的样子,臣下没有臣下的样子,总之,都不及格。
    子思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在于最近卫国有一种风气:无论国君卫侯说什么话,做什么决策,臣下都一片点赞之声。没有不同的意见,更没有反对的声音。
    这样的风气,后世的国君们多求之不得,这简直就是理想中的舆论环境嘛。
    但子思叹口气,摇摇头,他认为这样不行。
    “何乃若是?”——哪里就到这个程度了?你说得也太夸张了吧。公丘懿子不以为然。
    一点也不夸张,“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当老板的要是自以为很伟大、光明、正确,那就不愿意听取下属的建议,下属也就逐渐没有了提建议的积极性。
    当老板的,不管是非对错而只想听下属称赞自己,这是最严重的昏聩。当下属的,不讲道理,一味地阿谀老板,这是最厚颜无耻的谄媚。
    合格的老板,有义务为下属创造提意见的舆论环境,有义务听取下属的意见。而合格的下属呢,则有义务根据道理的是非讲出真正的意见。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就是“君不君,臣不臣”。
    而一个昏庸的老板和一帮只会点赞的员工,这样的公司要完。
    这是其一。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呐。
    这次,子思的谈话对象是卫国国君卫侯。
    面对公丘懿子,子思说得比较直白露骨,但面对老板卫侯,子思说得稍微委婉一点:“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卫国公司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一天不如一天。
    几个意思?卫侯不解。
    “我这么说啊,是有理由的。”子思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在于,当你老板自以为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的时候,下面的人,每个部门、机构的头头脑脑也都有样学样,也不愿意听不同意见了。当老板不愿意接纳不同的意见,你怎么可能指望你的下属保持开放的心态?
    这些当领导的自以为是,下属也就点赞称是。而那些点赞称是的人能得到提拔、重用,而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被边缘化,甚至被穿小鞋。
    当所有人都只会点赞,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会好?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子思如是说。

    说完这些,子思与卫国的故事戛然而止。
    他突兀地闯入中国历史,似乎就是为了向历朝历代大大小小的老板们说这一番话。说完了,他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只可惜,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像卫侯一样,注定听不进去这一番话。
    而且,卫侯至少等容忍子思说这样一段话,这么说来,历朝历代的老板们,连卫侯都不如。
    说到底,还是官场套路

    1
    战国,临淄。
    齐国的王宫里,齐威王召见两位外地进京汇报工作的干部。
    先是即墨地区行政长官,即墨大夫。
    王说:自从你当了即墨地区干工作之后,每天都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即墨,耕地都没有抛荒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当官的整天也没啥事,辖区内很稳定。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不是整天想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这样的人,齐威王要奖励,要重用。于是,即墨大夫被封赏万家。

    2
    然后是阿地区的行政长官,阿大夫。
    面对阿大夫,王的语气就有些愤怒:自从你去了阿之后,每天都有人到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阿,大片耕地抛荒,老百姓日子难过。当年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整天就盘算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王越说越愤怒,简直忍无可忍:来人,把他给我煮了。
    就这样,这一天,齐威王把阿大夫以及经常帮阿大夫说好话的近臣都给煮了。煮了之后做什么用,不敢想。
    史载: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群臣们都吓坏了,再也不敢欺瞒齐王了,汇报工作一定有一说一。齐国因此就大治了,成为超级强国。

    3
    阿大夫死得冤不冤?真冤。
    因为中国社会里,官不就是这么当的吗,这本来就是官场常态啊。
    阿大夫只是按照通常当官的方式,做了一个地方官一般会做的事情而已。你齐威王这样搞,让人怎么当官嘛。

    4
    但阿大夫该不该死?也确实该死。
    他该死,不是因为他贿赂老板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更不是因为他辖区的老百姓没饭吃,而是因为他犯了两个错误:欺瞒君上,被发现了;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一般,稍微有点抱负的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下属欺骗自己。
    “欺”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戏弄、蔑视的意味。所以欺君本质上就是对君的蔑视与侮辱。
    试问,那个为君者能受得了?所以,历朝历代,欺君都是大罪,都是高悬在天下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又试问,历朝历代,那个下属不欺君?那个君主不被欺?
    说假话是欺,说一半真话一半假话是欺,说一半留一半是欺,不说或者装作不知道也是欺。
    所以,古往今来,就没有不被欺的领导,也没有不欺领导的下属。
    关键是不要被发现,或者说不要欺得太难看,还被发现。
    阿大夫的错误就在这里,欺得太过分了,还被发现了。所以他就得死。

    5
    如果仅仅是这样,阿大夫还不至于死,或者至少不会死得这么惨——被煮。
    但他犯了另一个错误,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威王对阿大夫的训斥,重点其实在后面: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王派你去阿当领导,是要让你抵抗外敌入侵,保卫齐国疆土的。
    而对于齐王来说,齐国国土、城池、人民,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但你阿大夫呢?敌国攻打你不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装作不知道。你的不作为、不作为严重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王当然应该愤怒,煮了你,算是轻的,要是换个狠一点的,估计会杀你全家、灭你满门。
    而反观即墨大夫,他最大的政绩,不是老百姓日子好过,而是他管辖的地区稳定、太平。这是压倒一切的嘛。

    6
    再来,一个问题:齐国是怎么发现阿大夫欺瞒他的呢?
    也许你会说,书中说了啊,他派人去看了看。
    且慢,派人去看了看,齐王就一定能得到真实情况吗?
    历朝历代,那些被皇帝派出去巡查而说谎的钦差们还少吗?
    不要忘了,他派出去巡视的,也是人啊,也是官员啊。是人,就有弱点;是官员,就要遵照官场的规则。
    那么你怎么保证他不会被贿赂,会说真话?
    以及,阿大夫这么会来事的官员,怎么会想不到贿赂王派去看一看的人呢?
    所以,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巡查人员说了假话呢,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但其实不用深究这些。正如上文所说,即墨大夫与阿大夫,前者加官封爵,后者被煮,根本的差别在是不是听王的话,维护好王的核心利益。
    说到底,还是套路啊。
    (不好意思,忘了加序号,重发一遍。)

    十六、说到底,还是官场套路

    1
    战国,临淄。
    齐国的王宫里,齐威王召见两位外地进京汇报工作的干部。
    先是即墨地区行政长官,即墨大夫。
    王说:自从你当了即墨地区干工作之后,每天都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即墨,耕地都没有抛荒的,老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当官的整天也没啥事,辖区内很稳定。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不是整天想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这样的人,齐威王要奖励,要重用。于是,即墨大夫被封赏万家。

    2
    然后是阿地区的行政长官,阿大夫。
    面对阿大夫,王的语气就有些愤怒:自从你去了阿之后,每天都有人到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但是,我派人去看了下阿,大片耕地抛荒,老百姓日子难过。当年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你整天就盘算着贿赂我身边的人为你说好话。
    王越说越愤怒,简直忍无可忍:来人,把他给我煮了。
    就这样,这一天,齐威王把阿大夫以及经常帮阿大夫说好话的近臣都给煮了。煮了之后做什么用,不敢想。
    史载: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群臣们都吓坏了,再也不敢欺瞒齐王了,汇报工作一定有一说一。齐国因此就大治了,成为超级强国。

    3
    阿大夫死得冤不冤?真冤。
    因为中国社会里,官不就是这么当的吗,这本来就是官场常态啊。
    阿大夫只是按照通常当官的方式,做了一个地方官一般会做的事情而已。你齐威王这样搞,让人怎么当官嘛。

    4
    但阿大夫该不该死?也确实该死。
    他该死,不是因为他贿赂老板身边的人为自己说好话,更不是因为他辖区的老百姓没饭吃,而是因为他犯了两个错误:欺瞒君上,被发现了;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一般,稍微有点抱负的老板最痛恨的,就是下属欺骗自己。
    “欺”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戏弄、蔑视的意味。所以欺君本质上就是对君的蔑视与侮辱。
    试问,那个为君者能受得了?所以,历朝历代,欺君都是大罪,都是高悬在天下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又试问,历朝历代,那个下属不欺君?那个君主不被欺?
    说假话是欺,说一半真话一半假话是欺,说一半留一半是欺,不说或者装作不知道也是欺。
    所以,古往今来,就没有不被欺的领导,也没有不欺领导的下属。
    关键是不要被发现,或者说不要欺得太难看,还被发现。
    阿大夫的错误就在这里,欺得太过分了,还被发现了。所以他就得死。

    5
    如果仅仅是这样,阿大夫还不至于死,或者至少不会死得这么惨——被煮。
    但他犯了另一个错误,不听话,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威王对阿大夫的训斥,重点其实在后面:赵国攻打鄄,你不派人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也不知道。
    王派你去阿当领导,是要让你抵抗外敌入侵,保卫齐国疆土的。
    而对于齐王来说,齐国国土、城池、人民,就是他的核心利益。
    但你阿大夫呢?敌国攻打你不营救,卫国攻取了薛陵,你装作不知道。你的不作为、不作为严重损害了齐王的核心利益。
    齐王当然应该愤怒,煮了你,算是轻的,要是换个狠一点的,估计会杀你全家、灭你满门。
    而反观即墨大夫,他最大的政绩,不是老百姓日子好过,而是他管辖的地区稳定、太平。这是压倒一切的嘛。

    6
    再来,一个问题:齐国是怎么发现阿大夫欺瞒他的呢?
    也许你会说,书中说了啊,他派人去看了看。
    且慢,派人去看了看,齐王就一定能得到真实情况吗?
    历朝历代,那些被皇帝派出去巡查而说谎的钦差们还少吗?
    不要忘了,他派出去巡视的,也是人啊,也是官员啊。是人,就有弱点;是官员,就要遵照官场的规则。
    那么你怎么保证他不会被贿赂,会说真话?
    以及,阿大夫这么会来事的官员,怎么会想不到贿赂王派去看一看的人呢?
    所以,如果真实的情况是巡查人员说了假话呢,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但其实不用深究这些。正如上文所说,即墨大夫与阿大夫,前者加官封爵,后者被煮,根本的差别在是不是听王的话,维护好王的核心利益。
    说到底,还是套路啊。
    十七、大人物也有任性时

    1
    魏国。魏武侯薨了。
    “薨”就是死。在那个时代,身份不同,死的说法也不同。天子死叫“崩”,崩,山崩也,当然是惊天动地。诸侯王或者高级官员死叫“薨”,声势就小了一点,“轰”的一声,自然比不上山崩地裂那么有气势。中高级官员死叫“卒”,卒,就是结束,他们的一生结束了,如同一部小说,或者一部剧,倒也值得一提。而平民老百姓,则只好叫“死”,他们的一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死了。
    魏武侯在吴起的故事中出过几次镜,在吴起的故事里,魏武侯是一个不太明智的王。这个不太明智的王虽然薨了,但留下了一个政治难题,一个政治烂摊子——他不立太子。
    不立接班人,在中国社会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欧洲或者其他有些地方,老大死了,没有接班人,可以由贵族召开会议,选举老大,贵族会议选举出来的老大是有合法性的。此外,还有一种办法,请罗马教廷指定一个老大,因为教廷是上帝的代言人。
    但在中国,老大的合法性并不来自于众人的同意,而是来自于抽象的“天”。天自然不会说话,也没有代言人,所以据说“天听自我民听”,也就是说民心、民意成为了老大合法性的来源。
    但民心、民意如何体现,这又是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难不倒国人的。民心所向,战无不胜。也就是说,谁打架赢了,谁就是得民心者。
    所以,只有打架。打架的结果,自然就是国家混乱。
    魏武侯之不明智,可见一斑。

    2
    于是魏国两个最有资格当王的人,魏武侯的儿子魏罃与魏武侯的弟弟公中缓便打架。
    这一架,打了足足三年。
    魏国人受不了了,不仅老百姓受不了,当官的也受不了。有一个叫王错的官员便受不了,跑到了韩国。
    演义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桥段,某某某大喜道:此乃天赐良机也。
    韩国大夫公孙颀一看,想必在心里也是暗叹一声:真乃天赐良机也。
    公孙颀于是对韩国老板韩懿侯献计曰:“魏国大乱,可取。”
    韩懿侯又纠集了赵国赵成侯,二国合兵,围殴魏国,战于浊泽。一塌糊涂的魏国自然不是对手。韩、赵大破魏兵,兵围魏国。
    魏国危在旦夕。

    3
    二国兵围魏国,到了摘取胜利的果实的时候了。问题是,怎么摘?
    赵成侯的摘法:杀了魏罃,立公中缓为魏侯,然后韩、赵二国分别从魏国割块地,弄点好处,然后各回各家。
    但韩懿侯认为这样的摘法不行。杀人家一国之君,这会给国际社会留下一个残暴的名声。割人家的地,会留下贪婪的名声。太简单粗暴,不好听。所以不如把魏国分为两个国家。一分为二,强大而统一的魏国没有了,以后咱再也没有魏患了。
    平心而论,韩懿侯的计划更可取,也更有远见,这样既不会在国际社会上落人口实,又可一劳永逸地削弱一个强敌。借用演义小说中的桥段来说,这是上计。
    如果不取上计,按照赵成侯的办法来办,杀一个稍微强一点的候选人,立一个弱一些的候选人,割对方的地,让对方赔款,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法,也是国际社会中通行的做法。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魏国都危险了。
    但二位大人物接下来的做法实在令我们意想不到。
    当韩懿侯提出自己的计划之后,赵人不听。
    我猜测可能是韩懿侯在国内说一不二惯了,所以见赵国人居然不听我的话,自然很不高兴。
    按理说,韩懿侯作为一国之君,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大人物,合作伙伴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可以有很多种处理方式;生气了,也可以有很多种发泄方式。
    但韩懿侯采取了最孩子气的做法,他任性地连夜带着自己的人马走了。
    韩懿侯走了,赵成侯也只有走,仅凭他一国之力,还吞不下魏国。
    就这样,被大兵围攻、危在旦夕的魏国神奇般地起死回生了。
    魏国之内,魏罃趁机杀了公中缓,成为魏国国君,便是魏惠王。

    4
    柏杨老先生说,魏国起死回生真是不可思议。他由此得出结论:不要以为大人物每一项决定都是有道理的,遇到庸碌之辈或凶暴之徒,就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局。
    在这一点上,我同意柏杨老先生的观点。而且,我的看法比柏杨老先生更极端。我以为,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发生在庸碌之辈或凶暴之徒身上。
    受影视剧或小说的影响,我们往往以为,大人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有可能目的不同,有的为了国为了家,有的为了一己之私利。
    但无论为了何种目的,他们在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方面,肯定是理性的,肯定不会做不符合自己利益或者目的的事,也就是合目的性。
    我们常说这样的话:能坐到这个位子上,自然有他的道理;领导做出的决定,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很遗憾,这种完全理性的人设,只能发生在虚构的世界中,而且是不太高明的虚构世界中,例如二流小说、影视剧等等。
    在真实的世界中,即便是大人物,理性也是很罕见的,更常见的是任性,是屁股决定脑袋。
    比如,在历史中,时刻保持理性与头脑清醒的人实际少之又少,历史的常态是由人的任性导致的随机、混乱。
    而任性的程度又跟决策者的决策是否会受其他人的影响有关系。如果决策者往往乾纲独断,说一不二,那么任性程度一般较高;如果决策者善于听取或者不得不听取他人的意见,那么任性程度一般较低。

    5
    这个故事有助于让我们破除对大人物的迷信。
    不要以为大人物做得每一件事总是合目的的、正确的、理性,也不要以为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充分思考、深思熟虑的。
    就像自然界,在统摄一切的宇宙定律之下,科学家们发现了随机性的广泛存在。
    同样,在历史中,在统摄众生的历史必然性之下,也是随机性的汪洋大海。
    我认为,这就是人性。而且我认为,这也并不全然是坏事。
    人性的弱点固然会导致失败、混乱、荒唐,但也因为人性有裂缝,所以历史有罅隙;因为有罅隙,所以才有不同的发展可能性,才有多样性,才有意外的惊喜。
    十八:战国群星之商鞅(一):人生的第一场杀局

    1
    魏国,安邑。
    国相公叔痤病入膏肓,时日无多。
    国君魏惠王前来探望,看着眼前已然呈现出死相的老同志,唏嘘良久。最后,魏惠王问出一个问题:如果您有什么不测,我魏国怎么办?
    这是个历史上常常出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这个问题的象征意义是:您老人家是国家的栋梁,我们国家可不能没有您老人家,您老人家要是不在了,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王的赞誉与褒扬,王对一个将死之人的肯定与安慰。并不是王真的想听取对方的意见,真的想得到一个答案。
    但这位公叔痤先生当真了,精神为之一震。
    “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
    “举国而听之”——全部国家大事都听卫鞅的。
    魏惠王嘿嘿一笑,这是尴尬而又不是礼貌的一笑。
    “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如果国军您不能任用卫鞅,那就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
    公叔痤接着说。

    2
    这是商鞅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叫卫鞅。
    “卫”就是卫国,他以国为姓,是因为他乃卫国国君的孙子。所以他还有一个姓——“公孙”,意思是国君之孙。
    但公孙的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特权或者先发优势。在那个年代,公子遍地走,庶子不如狗,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庶孙,庶子之子还是嫡子之庶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这样的身份,根本不可能被国君注意到。
    我们可以想象身处权力旋涡中心的卫鞅的处境,所以,很早的时候,他便离开卫国,到别的国家谋生。
    这是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少小离家外出打拼的故事,这是一个满腹才华的年轻人为了梦想四处奔波的传奇。但这些故事都隐没在粗线条的历史之下,想要窥视它,我们只有靠脑补。
    总之,最后,他投奔了魏国国相公叔痤,成为了魏相府上的一名中庶子。
    这公叔痤先生是个识货的,早就看出了卫鞅的才华。但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直到此时,他才向国君推荐卫鞅。

    3
    但这次推荐不仅不可能成就卫鞅,却成了卫鞅的一个要命的杀局。
    魏惠王怎么可能就凭一个将死之人的一句话,就把国家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
    所以,等待着卫鞅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魏惠王一走,公叔痤召来了卫鞅。他向卫鞅和盘托出了自己与魏惠王的对话。
    公叔痤当然明白魏王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背后的含义,更明白自己的举荐并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最后,公叔痤有些遗憾地:
    “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
    ——作为魏国国相,我只能先考虑国家的事,再考虑个人的事。所以我只能先为国君谋划,再告诉你这些。你赶紧跑吧。
    公叔痤这个人曾在吴起的故事里出过镜,在那个故事里,该先生用一个下三滥的计策逼走了吴起,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一个反面角色。
    但在此时,他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有情有义的人,一个让我有些感动的人。

    4
    但卫鞅没有跑路。
    他笃定地作出判断:“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国君不能因为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可能因为您的话而杀我呢?
    当你公叔痤推荐我卫鞅的话不被国君采纳时,你公叔痤的话在国君那里就已经失去了可信度;你杀我的建议,国君自然也不会认真对待。
    卫鞅的第二层意思是:不能成就你的,也不会毁灭你。
    不能成就你的,必然意识不到你的价值,自然也就意识不到你的威胁,所以也不会把你当做敌人。
    有哲人曾说,敌人才是真正了解你的人,因为既然他以你为敌,就认识到了你的价值。而一个不能成为你潜在敌人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你的知己。
    所以,他不用跑路。
    果然,魏惠王走出公叔痤的府邸,对左右陪同人员唏嘘感叹:我看公叔痤真是病得脑子糊涂了,先是让我把国家大事交给卫鞅,又劝我杀了他,太荒谬了吧。
    魏惠王终究是没有杀掉卫鞅。

    5
    就这样,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杀局被他轻松化解。
    但是,当我再次回头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为卫鞅捏了一把汗。
    因为,在战国那样的一个时代,或者说在古代社会,一个国君,要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需要什么理由吗,需要他真正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国家有威胁吗?
    不需要。在中国历史中,捕风捉影的威胁,臆想的威胁,谣言、传言中的威胁等等,都可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都可能万千人头落地。
    一个老臣临死之前交代国君杀了某人,因为这个人对国家有威胁。这个理由,在绝大多数国君那里,足够杀人了。
    所以,卫鞅凭什么认为国君不会杀他?
    他固然有他的逻辑:“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这个逻辑固然也很对,但是不要忘了,逻辑是逻辑,而国君杀人,往往是不讲逻辑的啊。
    如果仅仅凭这样一个逻辑就做出决定,那无异于一场赌博。
    我想,卫鞅是个聪明的人,他不会不清楚这个道理,他不会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命运。
    他不跑路,一定有其他的理由。

    6
    我想,他一定很了解魏惠王这个人。谥法说:柔质受谏曰惠。魏惠王之所以称为“惠王”,我想可能他不是一个滥杀无辜之王,可能他是一个待人比较仁善的王,一个不会随随便便就杀人的王。
    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里面有一个陷阱:当你卫鞅不跑路,不表现出你的恐惧,王就不会注意到你,公叔痤的话也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卫鞅就是安全的;但是,如果你卫鞅跑路,表现出了你的恐惧,王反而会注意到你,公叔痤的话反而会对王产生影响,卫鞅反而危险了。
    就像面对疯狗,你看到它时不跑,它就不会追咬你;如果你跑了,它反而会追着你咬。
    这是我的小人之心,但是我觉得,在权力场中,一切小人之心的猜度都不为过。
    还有,或许卫鞅也在赌一个机会,他可能在期待,或许在某天,当王面临困境之时,他回想起公叔痤的这番举荐,会给自己一个机会。
    卫鞅赌赢了,但也赌输了。王没有杀他,他赢了;但他终究没有在魏国得到机会,这一点上,他输了。

    7
    对于卫鞅的这个杀局,历史的记载远远不能解释。卫鞅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命运的人,更不是一个毫无把握,仅凭着一条逻辑推理就去赌命的人。
    他的底气,来自于他对现实有深刻的理解,对于人性深刻的认知,对于政治敏锐的判断,这才是卫鞅的这个故事教会我们的。
    十九、商鞅(二):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跳槽

    1
    公元前361年,在魏国一直不得志的卫鞅收拾行囊,离开魏国,一路向西。
    此行的目的地是秦国。他要跳槽,在秦国新国君秦孝公那里找个工作。
    多年以后,卫鞅会发现,这是他改变命运的一次跳槽。他人生所有的辉煌与惨痛,他人生的大悲与大喜,都源于这一次跳槽。
    但他可能不知道,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跳槽,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一次跳槽,是令2000多年后的中国人依然又爱又恨的一次跳槽。

    2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62年,秦国国君秦献公薨了,二十一岁的儿子继位,即秦孝公。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对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看不惯,总是认为自己能改变这个世界。普通人尚且如此,秦孝公是国君,当然更是如此。
    他看不惯的,是自己的国家。
    当时的秦国是什么样呢?
    “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当时东方有六个强国,十多个小国。这些诸侯国不论大小都把秦国看作不开化的蛮夷,也不带秦国一起玩。东方诸国召开国际会议,也没有秦国的坐席。
    固然,秦国地处偏远,且人民生活作风比较粗鄙,不如东方诸国那么精致。但不要忘了,春秋时,秦国一度是五霸之一,诸侯老大哥。楚国被吴国灭国,申包胥在秦宫外连哭七天七夜,说动秦哀公发兵救楚,楚国才得以重生。
    在那时,没有人将秦国看作蛮夷,那时的国际会议中,不仅有秦国的坐席,很有可能还位居上座、 。
    同样是那一批人,同样是那一块国土,同样是粗鄙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到了战国,就成蛮夷了呢?
    所以,根本的问题不是地理位置和生活方式,而是当时的秦国太弱了。弱国无外交,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如此。
    “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年轻的孝公当然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他的策略是“强秦”——让秦国变强。

    3
    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如何让秦国强大,这是一个问题。
    在任何时代,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公司也好,要做强做大,需要依赖的最重要的资源都一样——人才。
    但人才这种东西,生长的条件实在太苛刻,水土、教育、文化、经济,缺一不可。而秦国地处偏远,文化教育落后,生活方式粗鄙,经济实力较差,实在没有产出人才的土壤。
    不过没关系,在那个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人才是流动的。秦国没有,其他国家有。而且,那个时代的人才并不以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为天经地义,谁的待遇给够,他们就为谁服务,甚至调转矛头攻击自己的母国也毫不犹豫。
    而那个时代的人,也并不会批评那些去别的国家谋生的人才不爱国。
    于是,公元前361年,战国历史上第一封国际人才招聘书发布。招聘书的发布者是秦孝公。
    秦孝公先是回顾了秦国也曾经阔过的过去,接着表达了作为秦国的王对现在秦国的不满与失望,最后,夸下海口: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不管是外国人还是秦国人,有谁能让秦国强起来,我不仅给他高官,给他厚禄,还给他分地。
    “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4
    在《资治通鉴》中,关于这次跳槽,只有一句话:“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就是说,卫鞅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身边的太监景监见到了秦孝公。卫鞅对孝公谈论了一番富国强兵之术。公于是大喜,卫鞅便如乘坐火箭一般,顷刻间成为秦国高管。
    似乎很容易。
    但打开《史记》,我们就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卫鞅的这次跳槽至少进行了四次面试,卫鞅至少准备了四套方案。
    第一次面试,卫鞅讲的是“帝道”。所谓帝道,便是三皇五帝治天下之道。
    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先秦人看来,三皇五帝当然是存在的,不仅存在,他们治国的技术那也是境界最高的。在先秦诸子之中,最喜欢讲三皇五帝的,是道家。在道家的讲述中,三皇五帝治天下最大的特点是无为而天下治。
    所以我估计,卫鞅用道家玄虚的语言对孝公讲了一番三皇五帝无为而治的道理。
    可以想象其效果。公当然是听不懂的,而且居然快睡着了。但此公是个有礼貌的,不好直接让卫鞅滚。他只好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听卫鞅念叨些“无为而无不为”之类的话。
    等卫鞅终于结束他的高谈阔论而离开之后,有些郁闷的孝公立马召来景监一通责备:你找来的这人就是个大忽悠,根本没什么真本事。
    景监事办得不好,被领导责备,心里自然不舒服,转而责备卫鞅。
    卫鞅叹息道:“我跟国君说的是帝道啊,国君的悟性不够啊。”

    5
    第二次面试,卫鞅讲的是“王道”。所谓王道,便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尤其是周文王、周武王取天下之道。
    以我们今天的经验来看,夏商周三代取天下必然充满了血腥与杀戮,但在先秦诸子尤其儒家看来,夏商周三代的王那是以仁义而取天下的典范,那是以有道伐无道的典范。
    所以,这一次,卫鞅想必是用儒家的语言讲述了一番夏商周三王以仁义而取天下的道理。
    这次孝公虽然没有睡着,但也不爱听。孝公再次责备景监。
    景监再次责备卫鞅。卫鞅再次叹息:我跟国君说的是王道啊,国君还是听不进去。
    不得不说,景监真是个尽责的、专业的、能力超群的引荐人。两次被公责备之后,他居然还为卫鞅安排了第三次面试的机会。
    第三次面试,卫鞅讲的是“霸道”。所谓霸道,便是春秋五霸称霸天下之道。
    按说,春秋五霸称霸天下,牛气冲天,是近在眼前的成功经验,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况且孝公的祖上穆公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汲取祖宗成功经验,重现祖上的荣光。孝公应该满意了吧。
    但孝公只是点头称是,并没有留用卫鞅的打算,更没有马上把卫鞅提拔为高管的打算。等卫鞅退出,孝公召来景监:你的门客不错,可以跟他聊聊天、吹吹牛。
    也仅此而已。

    6
    “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如果能再让我见一次国君,我知道怎么说了。
    直到此时,卫鞅才真正明白孝公需要什么。
    孝公需要的,是能让国家立马强大起来的方法。而在当时那个时代,战争与兼并是时代的主旋律,所以国家强大的主要指标,就是军队能打仗、能打胜仗。
    那是一个焦虑的时代,长远的目标与循序渐进的策略实在没有用武之地,一切崇尚短平快——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一切以自己活得好、且让他人活的不好为目标。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无法自拔,如同我们今天这个时代。
    所以,也不能责怪孝公没有高大上的追求与百年树人的耐心,毕竟在那样的时代里,追求高大上可能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活下去的机会,追求远景规划就意味着你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还有,公虽然生在战国,也懂得出名要趁早、牛逼要趁早的道理。如果等自己入土了才牛逼,哪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快感?
    称职的引荐人景监立马为卫鞅安排了第四次面试。这一次,卫鞅讲的是强国之术,就是如何让国家快速强大的方法。
    孝公听得很投入。有多投入呢?史书的表述是:“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原本跪坐在席子上的孝公不知不觉挪到席子外面。去哪儿了呢?凑到卫鞅身边去了,唯恐因为距离太远而漏听了什么。
    聊一天还不够,二人接连聊了好几天。
    聊得如此投机,自然少不了高官与厚禄。没多久,卫鞅在魏国没有等到的机会,终于在秦国得到了。

    7
    这是一次堪称神奇的跳槽。最神奇的,是卫鞅如何得到四次面试机会。
    这完全违反了我们的职场经验。你可以想象,你去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面试,大老板直接面试你。第一次面试,大老板觉得你是个大忽悠,但他居然给了你第二次面试机会。第二次面试,老板觉得你没啥水平,但他又给了你一次机会。第三次面试,大老板觉得你虽然说的还可以,但也仅此而已,但他又又给了你一次机会。第四次,你终于说到了大老板的心坎上,然后你马上被大老板任命为公司高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秦孝公太希望秦国变强了,任何机会都不愿意放过。
    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这是卫鞅说话的智慧。
    卫鞅说话体现出什么样的智慧呢?在拿不准对方需要什么,喜欢听什么的时候,最好从从高处往低说,从大处往小说,从虚处往实说。
    一开始,卫鞅并不知道秦国这位年轻的国君想要什么,喜欢听什么,所以他选择了最高大上、最玄远的帝道。
    因其最玄远、最高大上,即便秦孝公不想听,或者听不懂,但他也必须承认这一套很高大上,很牛逼。
    这就为下一次面谈留下了念想与余地。
    这是其一。
    但你不能永远停留在高处、大处、上处、虚处,你需要逐渐降落,降到低处、小处、实处。
    你如果一直停留在高处、大处、虚处,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大忽悠。但如果你能降到低处、小处、实处,那么高处、大处、虚处就是你站位高、格局大的表现,就是你的优势。
    所以,卫鞅从帝道到王道,到霸道,再到强国之道,他逐步下降,一步步吸引着秦孝公,最终俘获了这个年轻国君的心。

    8
    不过,阅读历史的困难就在于,历史可以有很多种解释。
    比如,卫鞅神奇的跳槽,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一个比较庸俗的解释,一个跟金钱有关的解释。
    卫鞅在魏国积攒了足够的金钱。到秦国后,他贿赂了秦孝公身边的太监景监。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钱的驱使下,景监利用他宠臣的地位,以及与秦孝公特别亲密的关系,为卫鞅安排了四次面试。而秦孝公呢,给宠臣一个面子,见了也就见了,反正公有的是时间。
    至于卫鞅,他准备了四套方案,囊括了所有的治国之术,对着年轻的孝公挨个试。
    总有一款适合你,对不对?


    @陈肖蒙 2019-07-24 14:02:27
    好贴
    -----------------------------
    多谢抬爱
    @烧荒草的味道 2019-07-19 22:35:48
    楼主大才,明日必看!
    -----------------------------
    更新得有点慢,欢迎常来看看
    @烧荒草的味道 2019-07-23 10:49:00
    很崇拜春秋战国那种为实现自我价值不惜一切的决心、勇气和毅力!你才是中国人的精神。
    -----------------------------
    读历史,确实让人心向往之
    @局决定 2019-07-23 19:39:18
    厉害
    -----------------------------
    多谢抬爱,共勉
    二十、商鞅(三):“商鞅变法”的面子和里子

    1
    公元前359年,卫鞅开始变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鞅变法”。
    在市井传说中,商鞅变法是这样开始的。
    某日大清早,秦国国都的人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新上任的左庶长卫鞅在国都大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公开宣称,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奖励10金。
    国都轰动了,但没有人愿意一试。三丈长的木头固然有些斤重,但将其从南门搬到北门,也并不是太难的事。就这样会奖励10金?没有人相信,大家一致认为这恐怕又是那个贵族老爷搞出来戏弄小民的把戏。
    更令人惊奇的是,见没有愿意尝试,左庶长竟然把奖励提到了50金。
    终于,有一个大汉憋不住了,50金的巨款,万一是真的呢?
    大汉很轻松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后面跟着一大群的老百姓,他们都等着看大汉的笑话呢。
    但出乎大家的预料,左庶长竟然真的奖励了大汉50金。周围的人肠子都悔青了。通过这件事,每一个人也都知道了,左庶长卫鞅这个人是个言出必行、讲信用的人。
    于是,卫鞅的新法便得以在秦国推行。

    2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立木为信”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之后,司马光先生发表了一大段议论,大谈“信”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对此,我们必须举双手表示赞同。但是,如果真的认为,商鞅变法的执行力是通过一场“立木为信”的政治秀获得的,这只能是一种浪漫而幼稚的想象。
    事情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一根木头翘起来的信用太微不足道了,不可能支撑得起他庞大的变法计划。
    变法,是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割,是对权力的大洗牌。2000多年后,有一位老者说过:“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没有血的洗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变法。
    电影《一代宗师》中,赵本山扮演的丁连山有一句台词:“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面子请人吃一支烟,里子就得杀一个人。”
    权力层面的事情更是如此。在整个商鞅变法的实施过程中,浪漫的“立木为信”是面子,真正的执行力,来自权杖与屠刀构成的里子。

    3
    时间闪回到“立木为信”政治秀之前,秦国的深宫中正在发生一场辩论。
    辩论的主题是:如果老百姓就是不喜欢不接受,法能不能变。正方是卫鞅,反方是秦国的老牌贵族甘龙。
    《资治通鉴》将反方甘龙的辩词提炼为一句话:“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沿袭既有的法令办事,衙门中办事员习惯,老百姓也心安。
    这是简短而朴素的常识。
    相比之下,正方卫鞅的辩词雄辩而铿锵:“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大意就是,老百姓这帮人啥都不懂,不用顾忌他们的想法。谋大事,就要有独断的勇气,就要不走寻常路,就不能守着老办法。
    多么慷慨,多么雄辩,多么气势如虹,多么撼动人心,如同滔滔江水。几乎每一句单拎出来都是可以书写在墙上的格言、警句。甘龙简练朴素的常识完全被卫鞅的雄辩滔滔所淹没。
    20出头的孝公正值豪情万丈的年纪,正处于筹谋干一番大业的峥嵘岁月。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可想而知,卫鞅的辩词对孝公有着怎样的吸引力。
    于是,“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下达变法令。
    这才是“商鞅变法”真正的开端。
    这个开端解决的问题是谁要变法,也就是说,变法的执行力来自何处。不仅变法这样的大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一件事若想真正做成,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是来自孝公。是这个年轻人,也只能是这个年轻人才是变法执行力的真正来源。
    这是变法这场政治大戏里子的第一点。

    4
    事实证明,“立木为信”确实只是表面功夫,撬不起变法这部大剧。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新法颁行一年多,就有上千秦国老百姓跑到国都反映新法这不行那不行。
    上千人,听上去似乎也不多。但要知道,那个时代,人口本就少,而且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随便便往国都跑的。能到国都反映问题的,都是有身份的,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批地方势力。
    反对新法的洪流涌向国都。新法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来了。卫鞅如何渡过这一关?
    见凡对权力的游戏有一丁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利益之争,无所谓对错。所以,这个时候,卫鞅只需要展现强硬的姿态,他需要的是屠刀。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这个时候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来送人头。这个人是大秦的太子。
    新法颁布,太子不以为然,公然抗法。太子是不能动的,那就动太子身边的人。
    卫鞅忒狠,“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杀了太子傅,黥了太子师(黥,在脸上刺字,打上罪犯的烙印)。这是两记耳光,狠狠地打在太子脸上。
    连太子的人都敢动,秦国人真的服了,也真的怕了。
    “明日,秦人皆趋令。”第二天,秦国人都奉行新法,不仅奉行,而且争着抢着奉行,生怕晚了一步,被卫鞅的屠刀削掉了脚后跟。
    在《史记》中,关于卫鞅的铁血与杀戮,有更惊心动魄的记载:有一次他在渭水边上处决囚犯,杀的人太多,以至于连渭水整条河都被染红了。
    这是变法这场政治大戏里子的第二点——屠刀。

    5
    十年以后,在新法的作用下,秦国的面貌大为改观。
    以前的秦国,人比较野,民风比较彪悍,加之又穷,所以男盗女娼的事自然比较多,一言不合拔刀互砍的事也不少。
    但如今的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就是说,路上有了丢了东西也没人捡,山里没有土匪盗贼。秦人在打仗的时候极其生猛,如愤怒的雄狮;但私下里没人敢打架斗殴,如乖巧的小猫。总之,社会一派安定太平。
    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但为了让我们的故事继续推进,让我们姑且相信吧。
    于是,这个时候有一批人又来到国都,这次来国都不是告状反映问题的,而是来唱赞歌的,新法好啊新法好。
    而这批人里,恰好有一些在十年前曾经到国都说过新法的不好。
    这可以理解,一方面,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拍马溜须之人;另一方面,十年的时间,足以养成新的习惯,新法即使在当初有诸多不便,十年的时间,也足以令它成为秦国人新的生活习惯。
    但商鞅不准备理解。他二话不说,将这帮人都流放到偏远地区。
    为什么?难道是商鞅刚正不阿,讨厌溜须拍马之人。
    有可能。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卫鞅明白,若想要新法完美地被执行,就要形成一种绝对的状态,杜绝思考的执行。我卫鞅的法,无论好还是不好,你们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议论的权利。
    那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好评。当你接受好评,实际上就将新法放在他人的评论之中了,这必然会引发人的思考,也必然会引发人的反思与质疑。
    卫鞅要做的,是使新法成为秦人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本能。而生活方式与本能是没有好坏可言的,对于本能,你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顺应。
    商鞅的做法非常有效,果然,“其后民莫敢议令。”
    ——以后没有人敢议论法令,没有人会去思考法令好或者坏。法令就是法令,没有好坏,只有执行与否。执行了,你会受益;不执行,你会受罚。你看着办。
    这是其三。

    6
    这就是“商鞅变法”。
    我们常常说,阅读历史,是要从历史之中汲取做事的智慧。但我们又不免常常会有一种无力感。
    无论我们读了多少历史,历史中那些最核心的东西我们永远也学不会,历史中那些最珍贵的东西,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学到。
    ——因为历史之传奇与伟大,都在于那些伟大的、传奇的人啊。
    如同商鞅变法,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在大老板无条件的支持下,通过铁血手腕以及坚决的贯彻,将新法内化到秦国社会中,让新法成为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
    但最核心的还在卫鞅这个人,以及他背后的孝公这个人。
    我们固然学到了商鞅做事的方法与手段,但是,我们能有他把变法事业作为一个梦想而实现的态度吗,能有他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吗?
    而对于老板们来说,有孝公那样决绝的毅力吗,有面对全天下人的非议依然用人不疑的肚量吗?
    如果没有这些,所谓方法与手段,又有多少用处?我很怀疑。
    在本文中,我说了个关于权力的故事,探讨了这个故事中权力的面子与里子。
    但这里,我可以做出总结,商鞅与秦孝公这两个人,才是“商鞅变法”这场权力大戏真正的里子。
    @honey文 2019-07-27 22:26:12
    --写的好,抓紧更怎么不继续了。写得很好写的好,抓紧更
    -----------------------------
    有点慢,但会持续更新
    二十一、商鞅(四):商鞅的人生不需要忏悔

    1
    直到公元前340年,卫鞅才得到他流传后世的那个姓——商。这一年,秦孝公封卫鞅为“商君”,封地是商於十五邑。
    此时,距离他前往秦国,已经21年了。
    终于,21年以后,卫鞅也是有地盘的人了。从此以后,我们便可以称呼卫鞅为“商鞅”。
    但是,讽刺的是,卫鞅得到“商君”的封号,不是因为他组织了“商鞅变法”。
    虽然这场变法改变了秦国,改变了中国历史,但是在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中,立法这种事不足以让他封君。
    在卫鞅的法中,封爵有且只有一种途径,上战场,斩下敌人的头颅,攻占敌国的领土。
    所以,卫鞅自己也得上战场。

    2
    这一年,秦国发动了一场针对魏国的战争。秦军主帅正是卫鞅。
    战争的动机,据卫鞅说,乃是:“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
    意思就是说,秦、魏必有一战。如今咱秦国强大,而魏国呢,刚刚被齐国揍过一顿。这个时候,正是教训魏国的最好时机。如果我们胜利了,那就建立帝王之业了。
    但我怀疑,大义之内,必然包裹着卫鞅的私心。这个时候的卫鞅,太需要一场让他获取军功的战争了。
    当然,我们很能理解卫鞅的私心。眼看着孝公和自己都垂垂老矣,再不操作一把,可能就没机会了。
    令人不齿的,是卫鞅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方式。

    3
    在这次行动中,他的手段近乎卑鄙。
    两军对垒之后,卫鞅给魏国主将公子卬写了 。在信中,他深情地回顾了与公子卬当年的交情,然后邀请公子卬一起聚一聚,喝几杯,并承诺喝过酒之后咱们签订一个停战条约,各回各家,两国老百姓也不用承受战争之苦了。
    公子卬信以为真,前来赴宴。宴会进行得很顺利,宾主双方都很开心,公子卬期待的盟约也商定了。公子卬心满意足地思考着自己回国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意外来得太突然。就在公子卬欢乐地饮下第一杯庆祝结盟成功的酒时,卫鞅手中的酒杯忽然掉在了地上。
    看惯了历史剧的现代人会明白,在一场宴会中,如果酒杯掉在地上,一定将有事发生,往往会应声而冲出几个刀斧手。
    历史没有让我们失望,咣当一声之后,帷幕背后冲出了若干兵士,杀气腾腾地将刀夹在了公子卬的脖子上。
    公子卬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一场无耻的阴谋。
    主将被抓,魏国军队一败涂地。恐惧的魏惠王迁都割地求和。此时,他想起当年公叔痤临终之前的交代,仰天长叹:“当年没有听公叔痤的话,我好后悔啊。”
    只是不知道他后悔的是没有重用卫鞅还是没有杀掉商鞅。

    4
    魏惠王很憋屈,但卫鞅因为这场战争成了“商君”,有了自己的地盘,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中国有句老话叫“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道理很朴素,不过,越是朴素的道理,往往就越正确。
    但实在太快了,仅仅在两年之后,商鞅的末日就到来了。
    原因说起来也很普通,很简单,秦孝公去世了。
    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商鞅曾经杀过太子的老师,与太子结下了深仇大恨。商鞅在劫难逃。
    他被安了一个诽谤陷害者最喜闻乐见的罪名——谋反。
    商鞅开始逃亡。但是逃到哪里去呢?他首先想到了魏国。这个他度过青春岁月的国家,这个他梦魂深处视为故乡的地方,想必会收容他这样一条丧家之犬吧。
    他似乎忘了他以卑鄙的手段击败魏国,逼魏国迁都的往事了。但魏国人没有忘,对于商鞅这条丧家狗,他们不想给与任何怜悯与同情。
    商鞅继续跑。他跑到了自己的封地,组织人手攻打郑国,他要在郑国打下一块地盘容身。但他一手打造的秦国大军的战斗力够强悍,摧枯拉朽式地摧毁了商鞅的武装。
    商鞅被擒,秦惠文王用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处死了商鞅——车裂。
    5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跑路的商鞅到一家客栈投宿。但客栈拒绝接待他,理由是商君制定了法令,如果接纳没有官方介绍信、来路不明的人,客栈经营者要被逮捕连坐。
    听到这话,商鞅叹息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法令的缺点严重到这种程度了吗?
    司马迁似乎是想用这个故事给商鞅一个忏悔、反思的机会。但这个故事并不好,似乎商鞅是一个自私的小人,一旦遭遇危机,就轻易抛弃了他几十年为之付出的事业与理想。
    我想,一个真正的立法者,当他用生命验证,他的立法被毫不保留地贯彻、践行时,他应该是欣慰的、满足的。
    所以,我宁愿相信,当商鞅听到客栈主人的回答之后,他的喟叹背后或许更多的是满足与释然。

    6
    商鞅大难临头的几个月前,有一个名叫赵良的人拜访他。闲谈中,商鞅问了赵良一个问题:“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贤?”
    ——你看我治理秦国,比上五羖大夫怎么样?
    五羖大夫就是赫赫有名的百里奚,曾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据说百里奚原来是个奴隶,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所以叫“五羖大夫”。“羖”的意思是公羊。
    赵良沉思片刻,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正言而无诛,可乎?”
    ——一千个人的阿谀奉承,不如一个人实话实说。我说实话,但您不要杀我,可以吗?
    商鞅说:“好。”
    于是赵良对比了商鞅与百里奚,洋洋洒洒,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依靠德行的会永远昌盛富贵,而依靠暴力的就灭亡。百里奚是恃德者,而你商鞅是恃力者。所以你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资治通鉴》说:“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商鞅不听从,五个月之后就大难临头了。
    为了佐证某个道理,中国的历史书籍特别喜欢记载这种马后炮,但并没有什么意义。
    商鞅的结局,在他面见秦孝公的时候,在他发起变法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是变法者的宿命。为了变法成功,他得罪了太子,得罪了权贵,得罪了全秦国的既得利益者群体。
    若干年以后,即使他想回头,可乎?
    不可能了。

    7
    他也不必回头。
    中国人有一种养生主义的历史观。能否善终,成为一个历史人物成功或是失败的重要指标。这种史观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孙满堂、以寿终。所以,人生在世,首先是拼命繁殖,然后是养生。
    按这种史观,被车裂而死的商鞅无疑是个失败者,悲剧性人物。
    对于这些养生主义者,我只好祝他们长命百岁。但是,读了一些历史,我却觉得,人生的幸福指数最好再宽泛些,比如事业的成败、所追求的东西是否实现等等,是否也可以成为人生重要的指标?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吾道不孤”,就连孔子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老先生也认为,有些东西比生死更重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死亡是必然的,而成就一番功业,实现理想与抱负则是偶然的、罕见的、难得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商鞅。
    他领导、发动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变法,他的大名永远镌刻在青史之上,这就足够了。
    纵观历史,碌碌无为者不知凡几,想有一番作为而没有成功者也不知凡几,但最后都归于一抔黄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句名句曾令多少仁人志士感慨流泪?
    而他商鞅,遇到了一个无条件信任他的君王,事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理想抱负得以实现,成为中国上千年帝制时代的立法者。
    历史待商鞅其实不薄啊。
    有新的更新,欢迎大家多踩踩!
    二十二、齐威王的说话艺术

    1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魏惠王相约在郊外打猎。
    在此前的故事中,魏惠王曾有过数次出镜,但扮演的都是昏庸、糊涂、失败的反面角色
    与之相反,在《资治通鉴》的世界里,齐威王则是伟光正的正面典型。
    王与王相遇,应该聊些什么?在我们想来,应该聊聊国计民生大事,聊聊战争与和平的国际局势,再不济,聊聊文学艺术也是好的。毕竟,虽然那时没有《新闻联播》,但王的左右总是有几个记录员虽然记录王的言行,聊的天如果太low,传出去不好看。
    但魏惠王完全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认为作为全天下最有权力的几个人,应该炫富,比一比谁的库房里收藏的金银财宝更稀罕、珍贵。
    所以他问了齐威王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齐国有啥宝物没有?”
    作为伟光正的正面典型,齐威王当然应该表现出对这种问题的不屑。他冷冷地回答:“没有。”

    2
    魏惠王奇怪了,偌大的齐国居然没有宝贝?他是真的无法理解,也不太明白。所以他以一个好奇者的姿态猥琐地追问了一句:“咋没有呢?我们魏国虽然小,尚有一寸那么大的宝珠,挂起来能照亮十二辆马车那么大的地方,这样的宝珠有十颗呢。你们齐国也是大国了,咋连个宝物都没有呢?
    齐威王一听,来了精神,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于是他脱口而出: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我对宝物的看法与你不一样。
    齐威王继续说:我有四个臣属,檀子、盼子、黔夫、种首,他们守卫国土,敌国不敢入侵;他们治理国家,老百姓安居乐业。这四个人光照千里,岂止十二辆马车那点地方?
    所以,我心目中真正的宝物是人才。
    多么正确,多么铿锵,多么有逼格。相比之下,魏惠王多么LOW,多么幼稚,多么可笑。
    听完这些话,魏惠王的内心想必是崩溃的。但他能怎么办?他只有表示惭愧,他必须承认齐王的话让他无法反驳。
    历史的记载是:“魏王有惭色。”——魏惠王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3
    战国时代,君主之间的谈话何其多,天下大事何其繁杂,但司马光先生将这一段对话郑重其事地记载下来,其用心一目了然。
    他要告诉后世所有当老板的:对于你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不是奇珍异宝,而是人才。
    很正确,也很有必要。因为历朝历代的老板们,真正把人才当宝贝的没有几个,而热衷搜刮金银财宝的倒是一抓一大把。
    但如此政治正确的故事,每次阅读,我都有些心理不适。
    因为它太显生硬与虚伪了。
    因为我在这段对话中,感受不到齐威王发自内心的对人才的尊重。他的铿锵有力的话语仅仅是为论辩而论辩,仅仅是为了在诸侯王以及历史观众面前打造一个重视人才的人设而已。
    他把人才与珠宝作比较,这并不是对于人才真正的尊重。
    他为魏惠王制造了一个语言陷阱,来凸显他的伟岸与正义。
    但他的手段并不光彩,因为他用了一个逻辑漏洞——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这是中国人说话、作文的一个特点,如果你有兴趣翻看先秦诸子作品,你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逻辑漏洞。
    我在跟你说A,结果你跟我说B;当我跟你说B了,你又跟我说C。这就没法聊了。
    所谓先秦诸子的雄辩,很多其实都是最后没法聊了。所谓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自说自话而已。



    二十三、围魏救赵:一个欺骗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老智慧

    1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赵。
    在我们先前的故事中,魏惠王是一个昏庸的、糊涂的、失败的角色。但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真正的历史,是灰色的,对与错、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光明与黑暗杂糅其中,没有任何人是绝对正面的,也没有任何人是绝对反面的;没有人永远是成功的,也没有人永远是失败的。
    就像魏惠王,这个当初差点在韩、赵联军的围殴下丧命的王,也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再现春秋时期超级大国晋国的威势及荣光。
    而且,他不是那种只会躺在床上做梦的人,他是实干家,为他的梦想拟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他的计划的一步,是灭赵。他甚至差点成功了,魏军以闪电战的态势,兵围赵国国都邯郸。
    但有人不愿意他成功,春秋时代的晋国对诸国造成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没有人愿意战国的舞台上再出现一个国土与实力堪与晋国匹敌的魏国。
    诸侯开始行动。齐国、楚国纷纷出兵救赵。
    楚军将军是景舍,齐国将军是田忌。
    接下来,一个中国历史上军神级的人物,这场战争真正的主角,孙膑登场了。他的对手,是魏国主将庞涓。

    2
    在《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中,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是名字听上去就神秘阴森的鬼谷子。
    虽然这样的设定很有戏剧效果,但很可惜,这只是小说家语。正史中的记载仅仅是一句话:“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他们曾经一起学习过兵法。在哪里学的?不知道。跟谁学的?也不知道。
    我们只知道,孙膑先学成毕业,到魏国工作,顺利地成了魏国军方的高级官员,将军。
    庞涓虽然成为魏国将军,但他心里并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了解孙膑,他知道孙膑的才华远远超过自己,他认为,如果孙膑的才华被人发现,那他的地位将不保。而想要永保自己的地位与权势,只有一个办法,废掉孙膑。
    于是,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
    我们可以脑补、想象这一过程。
    某日,尚未毕业的孙膑接到了庞涓的一份信。在信中,庞涓说,自己现在成了魏国的将军,有权力、有地位,想到同门师兄弟孙膑还没有工作,便想邀请孙膑到魏国发展。
    孙膑当然去了,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在魏国这个大平台上发展的不错,要提携自己一把,有什么理由不去?
    孙膑没有想到,在魏国,庞涓已经布好陷阱,等着他进入。
    到了魏国,孙膑被庞涓诬陷违法,被砍掉双脚,脸上刺字,永远地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
    虽然没有被直接杀掉,但在那样的情境下,一个脸上刺着字、失去双脚的犯人等同于一个废人,屈辱地活着,然后很快默默无闻地死去几乎是必然的命运。
    精通兵法的孙膑没有认命,兵法,说到底就是与命运的对抗。他一边在魏国艰难地苟且偷生,一边在等待、寻找一个逃亡的机会。
    机会来了。公元前354年,齐国向魏国派遣了一批使者。
    某日,趁着夜色,孙膑私下里找到了齐国使者,请求到齐国避难。
    一聊之下,齐国使者惊讶地发现,眼前的这个没有双脚、脸上刺着字的魏国罪犯居然是个大才。这个人,值得他冒一次外交风险。
    于是,在返回齐国时,这位齐国使者将孙膑藏在车中,偷偷地带到了齐国。

    3
    孙膑是幸运的,因为此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该王最大的优点,就是重视人才,或者说至少在表面上很重视人才。
    我估计,上行下效,齐国上下都有一种重视人才的氛围。所以,当齐国使者发现孙膑这个罪犯是个人才的时候,他并没有因为他罪犯的身份而轻贱他,甘愿冒着外交风险,将孙膑偷运到了齐国。
    孙膑更幸运的是,到了齐国之后,他得到了权臣田忌的赏识。在《史记》的记载中,孙膑得到田忌赏识,是因为一个“田忌赛马”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著名,但也很让人生疑。一个军事家的智慧,绝不是“田忌赛马”这样的油滑的小聪明。身为政治家的田忌之所以赏识孙膑,也绝对不是因为田忌帮他赢了赌马。打动田忌的,一定是孙膑身上那些更重要的的素质。
    闲话不说,言归正传。田忌又将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一番详谈之后,齐威王也被孙膑的才能折服,尊孙膑为师。
    不久,魏国围攻赵国邯郸,齐威王便想要任命孙膑为将军带兵救赵,但孙膑“辞以刑余之人不可”。
    ——孙膑认为自己是被处过刑的,不可担任将军,所以推辞了。
    于是齐威王便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
    4
    此时,赵国国都邯郸被魏兵围攻。救援赵国,听上去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任务。田忌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马上带领军队准备奔赴赵国邯郸。
    但孙膑提出不同意见。孙膑认为:“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意思就是说,好比两个人打架,你劝架的人不能也挥着拳头、提着兵刃上去。那样只会打得更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分析形势,以实击虚,纠纷自然而然会解开。
    目前的形势是魏国举全国之力围攻邯郸,那么留在魏国国内的肯定是老弱病残。所以,不如突袭魏国国都,占据有利地形。这样一来,魏国军队肯定势必要回兵自救,那么,赵国的困境自然就解决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魏国回兵的路上设伏,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打魏兵一个措手不及。
    田忌一听,点头称是,号令大军往魏国国都安邑挺进。

    5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术“围魏救赵”。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一切是很完美的。齐国军队直捣魏国国都,魏国军队马上从邯郸撤兵;然后齐国军队在魏国军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大败魏国军队。
    最后,赵国被救,魏兵战败,齐国军队完美地完成任务,完美地证明了“围魏救赵”战术的成功与高明。
    这一战术被列入“三十六计”,成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古老智慧。
    但是,《资治通鉴》记载:“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直到十月,邯郸终于坚持不住,打开城门向魏兵投降。魏兵回师魏国,在回兵途中,在桂陵一带遭遇齐兵,双方展开大战,魏兵大败。
    也就是说,田忌虽然战胜了魏兵,但是并没有完成任务。邯郸其实已经向魏兵投降了。
    而魏兵呢,既然完成了任务,当然就要撤兵。听上去,这跟齐兵是不是围攻了魏国国都没有一点关系。所以我怀疑,田忌根本没有带兵围攻魏国国都。
    这样看来,齐国军队既没有真的围魏,也没有救得了赵国,他们只是在魏国军队回师途中,与疲劳的魏军打了一仗,然后将对方打败了而已。
    所以,如果从它的直接目的来看,“围魏救赵”其实是一个失败的战术。但是,因为最终的结果还不错,掩盖了它的失败。

    6
    这是一个暗示,暗示着所谓“围魏救赵”这一类传统智慧不可靠。
    由于演义小说的影响,中国人,尤其中国普通民众对于战争中的计谋与诈术有一种迷信,我们普遍相信,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一个个阴谋诡计。一个好的计谋,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弱者如果有了一个善于使用阴谋诡计的谋士,也是有可能吊打强者、称霸天下的。
    在传统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刘伯温、徐茂功、吴用等人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在战争中策划阴谋诡计,然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所以,当中国人把对于战争的误解挪到人生、社会、职场、商业中时,我们相信,人生、职场、商战的胜败,也取决于斗争中的阴谋与计策。
    所以,厚黑学大行其道,人生诈术四处泛滥。所谓成功学,就是教人如何欺瞒他人,就是教人如何皮厚心黑地算计他人的技术。
    这可能是对战争最大的误解了。我不否认,阴谋诡计可能改变局部战争的胜败,可能节省一定的成本。
    但是,决定长期战争胜败的,绝对不是阴谋诡计,永远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军事动员能力、武器装备水平、后勤补给能力、军队训练水平等等这些要素。
    例如,秦国能统一六国,靠的绝对不是阴谋诡计;汉武帝时汉朝能打败匈奴,靠的也绝对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战争背后的国家综合实力以及战争动员能力。
    我相信,人生、职场、商业领域也是如此,最终的胜败,绝对取决于阴谋诡计之外的硬实力。
    二十四、孙膑的短视

    1

    虽然经过了桂陵之战的失败,但魏惠王的梦想之火并没有熄灭。

    养精蓄锐十二年以后,魏惠王再次发动战争,这次,他的目标是相对弱小的韩国。魏兵的主将,正是庞涓。

    此时的韩国远不是魏国的对手,便马上向齐国求援。

    那么,对齐国来说,救不救?什么时候救?早救好还是晚救好?齐国的朝堂上展开了一场讨论。

    成侯邹忌首先发言:“不如不救。”

    《资治通鉴》并没有记载成侯主张不救的理由,但我想,不外乎劳兵伤财这些理由。

    其次是田忌,他认为不能不救,不救,韩国被魏国吞了,魏国壮大,对齐国不是好事。所以,应该救,不仅要救,还要早救。

    孙膑最后发言,他的主张与上述两人都不同,他主张晚救。

    他的理由是,如果齐国早出兵,那就等于是代替韩国承受与魏国作战的损失,没必要。所以,不如等到魏国与韩国打得差不多了,两边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出兵。这样,魏国军队已疲惫不堪,肯定没什么战斗力,而韩国呢,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完全依赖齐国。对齐国来说,这是损失最小、效果最好的方式。



    2

    这是很精明的算计,不过绝对称不上高明。精明者,计较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高明者,着眼于大处、远处、高处。

    相对于早早地就上去与魏国硬扛,晚救确实是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方式。但是,于一个国家、公司、集团,或者一个人而言,一时一地的利益并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东西,比如士气、血性、勇气、精神、耐心等等,要更重要。

    齐国这个国家,背靠大海,仗打得就少;工商业发达,老百姓就不怎么喜欢打仗,最缺的就是血性。血性,永远是在战争中培育的。这时与魏国硬扛,未尝不是一种培育血性的方式。

    再者,有的时候,一时一地的精细算计累积起来的,并不就是巨大的利益。如果习惯于依赖投机取巧的方式取得胜利,就会逐渐丧失打硬仗的能力与勇气。一旦无法投机取巧,那就连战争的勇气都会丧失。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罢,永远要保有打硬仗的准备与勇气。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一时一地的不算计反而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曾这样总结他能打败太平天国的经验。

    但孙膑是军事家,军事家的职责,就是在具体的战役中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战果。作为军事家而言,孙膑是卓越的。
    二十五、庞涓的无奈与不安
    1
    齐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等到韩国眼看就要灭国了,齐国才派出救兵,还是田忌与孙膑这一对老搭档。
    齐国军队采用的还是“围魏救赵”的老战术,齐兵挥师直奔魏国国都而去。但有了上次的惨痛教训,魏国岂能没有准备?
    魏国马上改变策略,攻打韩国的庞涓紧急回兵,又命太子申为将带领魏国国内精锐,夹击齐军。
    应该说,魏国军队的这次响应其实是很不错的。齐兵被两面夹击,一边是魏国国内精锐,一边是刚从韩国战场上退下来,犹带着杀伐之气的前线精锐。齐兵处境危矣。
    但很可惜,魏兵犯了一个兵家之大忌,轻敌。
    三晋地处四战之地,四面八方全是敌人。所以三晋军队最是勇猛,最有血性。而齐国呢,如上文所说,比较怯懦、柔弱。所以三晋军队不大瞧得上齐国军队。
    但对于孙膑来说,这正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善于作战的人就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缺点,既然魏兵轻敌,那就让他们的轻敌的缺点更厉害些吧。
    孙膑向田忌献上一计。命令齐国军队在行军途中逐渐减少火灶的数量,第一天筑十万口灶,第二天筑五万口灶,第三天则只筑二万口灶。灶是用来烧饭的,与军队人数相关。孙膑的目的就是要让庞涓认为齐国军队人数在减少。
    庞涓果然中计。或者说,庞涓太需要一场面对孙膑的胜利了,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了,忘了齐国军队中有一个他自认不如的军师,孙膑。看到齐国军队火灶的数量每天都在减少,他作出判断,齐兵惧战,很多人都逃了。既然这样,那便不足惧。他抛下大部队,带领着轻锐追击齐军。
    而此时的孙膑早设好伏兵,就等着庞涓入套了。

    2
    那一天,已经是日暮黄昏。庞涓循着齐兵撤退的轨迹追到了马陵。连日的追击虽然有些疲惫,但庞涓却很兴奋,因为他很快就可以洗刷上次失败的耻辱,而且他可以用行动证明,他比孙膑强。
    想到这里,他加了几鞭,让马跑得更快一些。很快,快马带着庞涓冲进了马陵的峡谷之中。
    这时,有斥候来报,前面有一大树拦住了路,树上似乎还写着几个字。庞涓心生疑惑,前去查看。天色已晚,峡谷中更是黑黝黝的,看不清树上何字。他拿出火把,点着之后,凑近一看,树上赫然是六个字:庞涓死此树下。
    与此同时,无数箭簇从四面八方射来,射向暗夜中的火把,身旁的士卒纷纷应声而倒。
    庞涓自知回天无力,长叹一声:“遂成竖子之名!”
    ——那就让你这小子成名吧。
    说完,他举起佩剑,横剑自刎。
    庞涓一死,魏国军队大乱,齐国大败魏国,俘虏了太子申。
    魏惠王的称霸之梦被再次扼杀。

    3
    这是孙膑与庞涓的宿命之战。他们一个要复仇,一个要证明自己。最终,孙膑以他的智计无双取得了胜利,而庞涓,则在中国历史上沦为一个丑角。
    但是,重读这段历史,我却因庞涓而感慨。
    为什么?因为庞涓的无奈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无奈,庞涓的焦虑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焦虑。
    他有一个学霸师兄弟,他们研究着同一个领域。他很清楚,自己的师兄弟才华以及天赋远远超过自己,自己来自不易的荣誉、地位、权势早晚要通通被对方拿去,而他自己只能无奈地仰望。
    这就是庞涓的处境。试问,我们谁没有面临过这样的境遇,谁又没有过这样的焦虑?
    庞涓因妒忌和不安而生恨,他的做法是骗来孙膑,试图废了对方。他的手段固然卑劣,但他至少没有赶尽杀绝。
    我们也并不比庞涓高尚多少,我们缺的只是做坏事的能力与权力。我们的每一次幸灾乐祸,实际上都是射向对方的箭。
    庞涓不断地试图证明自己,最终,他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他用自尽了解了这一切,也算是给了孙膑一个交代。
    而我们呢,我们只能在庸庸碌碌的俗世中暗暗发射幸灾乐祸之箭,然后堕落、沉沦。
    二十六、功臣的宿命

    1

    这个故事是齐魏之战,或者说孙膑VS庞涓宿命之战的尾声,关乎一个功臣的命运。

    在中国社会,一个下属的功劳太大,往往会遭到领导的猜忌;一个人的风头太盛,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他人的嫉妒与算计。

    在两次对魏国的战争中,齐国都取得了胜利。两次担任将军的田忌,其功劳之大,风头之盛,可想而知。

    毫不意外,他也被一个人记恨上了。此人便是此前朝堂辩论中主张不救援韩国的成侯邹忌。

    2

    邹忌何许人也?《战国策》中有一篇名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便是邹忌。这篇文章被选入当今中学语文课本,耳熟能详。

    这篇文章说,邹忌是个大帅哥,太帅了。某日,梳洗打扮后的邹忌揽镜自照,心头涌上一个问题:城北也有一个有名的帅哥,徐公,那么,他也城北徐公谁更帅呢?

    于是邹忌问魔镜,哦,不对,问他的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帅?

    妻子回答:你最帅,徐公哪有你帅?

    邹忌不满意,又问自己的妾同样的问题。

    妾同样回答:徐公哪有你帅?

    邹忌还是不满意。后来,他又问拜访他的客人这个问题。

    客人回答:徐公没你帅。

    第二天,徐公亲自来了。我怀疑徐公是不是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亲自上门比一比谁更帅。

    邹忌一看徐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徐公似乎比我帅啊。然后又偷偷地照了照镜子,确认过了,自己比徐公差远了。

    邹忌是个爱思考的人,立马反思出一个大道理:妻子、侍妾以及客人都没有说实话。他们为什么不说实话呢?因为他们有的向着我,有的畏惧我,有的有求于我。

    自己反思了还不够,邹忌立马将这段经历以及这个大道理告诉了齐威王。魏王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大开言路,鼓励群众向自己提意见、大鸣大放。于是老百姓排着队到王宫中提意见。

    从此,齐国天下太平了。



    3

    多么正能量啊。这里的邹忌,不仅聪慧、睿智、有自知之明,而且正派、一心为公,关键是还长得帅。

    当然,《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真实性不可靠,很难说是真的。不过,《战国策》中记载了很多邹忌正能量的事件,我相信,邹忌应该确实有他大公无私的一面。

    但正如我常说的,历史这种东西,绝对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绝对的正义,也没有绝对的邪恶。

    比如,在田忌这件事情上,邹忌展示了他的另一面——阴险、卑鄙、自私。

    邹忌妒忌田忌,设计了一个毒计,他动用了中国历史上迫害政治对手的终极大杀器——诬陷对方谋反。这是要把对方往死里搞啊!

    话说,有一天,齐国国都临淄城中,一个衣着华贵的人趾高气扬地进入一家算卦铺子。一进铺子,这人便排出十金,大大咧咧地说:“我是田忌的人,我家主公三战三胜,欲行大事,能不能成功?”

    “欲行大事”,搞一个大事。这在中国古代的语言中就是造反的代名词。

    我们不知道算卦的术士是怎么说的。总之,这人一走出铺子,立马就被逮捕。一番刑讯逼供之下,这人老实交代,田忌准备造反。

    这下,齐国轰动了。



    4

    当然,这一切都是邹忌导演的一出戏。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是,一个人只要沾染上了“造反”这个罪名,就算是假的,也很难说清楚。

    对于“造反”这件事,最高统治者宁可信其有。最高统治者的想法是,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蛋,既然有人告你造反,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肯定是你有什么不轨的行为,被人抓住了把柄。

    所以,即使最后证明是被冤枉的,也得脱层皮。

    田忌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没地方说理去。他恨死邹忌了。

    怒火攻心的田忌采取了最坏的解决方式,邹忌在临淄,所以田忌便组织人手攻打临淄。他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抓住邹忌,就能把事情解释清楚。

    但他的这一攻打,反而坐实了邹忌的诬陷。你纠集暴徒攻打国都,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但临淄岂是他临时纠集的家兵所能攻破的?

    田忌不愿意坐以待毙,只好逃亡楚国去也。等他再次回到母国齐国,已是八年以后,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之后。



    5

    问题是,齐威王知不知道实情?我认为是知道的。

    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根本不在乎实情。他在乎的,是田忌作为一个立了大功的下属,如何处理这样的危机。

    当田忌敢于纠集家兵攻打国都,实情已经不重要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忠诚的下属,都不能,也不敢攻打王所在的国都。

    一个敢于攻打国都的下属,即使他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也是不可原谅的。你证明自己清白的方式恰恰说明,你对王的权威缺乏必要的敬畏。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田忌攻打临淄成功,接下来会干什么?大概率田忌会控制住齐王,甚至有可能杀了齐威王,自己当王,都姓“田”,田忌也可以当得;或者换一个傀儡王,田忌成为一个弄权的权臣。

    所以这么说来,田忌冤枉吗?其实也不冤枉。
    二十七、当有人开始讲歪理,他到底想做什么?
    1
    公元前353年的某一天,江乙步入楚王宫。
    “王,我跟你说个事。有个人养了一条狗,特别喜欢。狗曾经掉水里了。邻居看到了,准备跟这人说一声,提醒他看好自己的狗。但这狗挡在家门口,龇牙咧嘴,不让邻居进门。”
    王有些懵。什么意思?这狗固然可恶,但跟我有什么关系?
    江乙话锋一转:“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
    ——如今昭奚恤经常跟我唱反调,说我的坏话,就跟这条狗一样啊。
    昭奚恤是谁?是此时的楚国相。所以,江乙的真正目的,是昭奚恤。
    江乙接着说:“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优点,王就会觉得这人是君子,便亲近他;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缺点,王就会觉得这人是小人,便疏远他。”
    有问题吗,没问题啊。喜欢说别人优点的,一般都是君子,君子就要亲近;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以小人居多,小人就是疏远。老祖宗一直都是这么讲的。
    但是呢,问题来了,“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
    如果有儿子杀了父亲,臣属杀了君王,王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因为你喜欢听到别人的优点,而不喜欢听到别人的恶行啊。
    楚王点点头,“善!寡人愿两闻之。”——说得好,两种话我都要听。


    2
    单看这段对话,我们不禁要感动了,江乙同志真是个大好人呐。
    他就像那个邻居一样,冒着被狗咬的风险,也要冲到邻居家里,告诉邻居,你们家的狗曾经掉水里了,看好自己的狗。
    他甘愿被人当做小人,也要在君王面前说他人的坏话,就为了让君王听到他在君子那里听不到的话,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儿子杀老子、臣属杀君主这种糟心事。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俨然是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再看江乙的逻辑,似乎也很正确啊。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听别人说世间那些真善美的正能量事件,而拒绝听那些假恶丑的负能量事件,那么这个人的认知结构必定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他所做出的判断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这个人恰好是个领导,那就会出大问题。
    更甚者,如果一个领导只愿意听到好消息,而不愿意听到坏消息,那就危险了。
    王小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据说中亚有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如果一个信使带来的是好消息,那么他就会受到奖赏;如果一个信使带来的是坏消息,那他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被处死。
    于是,这个国家的国王只能听到好消息,甚至敌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灭国。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寓言。这样的君王很多,所以死于非命的君王就特别多。
    所以,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正确的方式,是“两闻之”,——两方面的话都要听。


    3
    但是,且慢,有问题。我想,“两闻之”绝对不是说既听夸人的话,也听毁人的话,而是说,要听取相反立场的观点;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善良,也要了解这个世界的邪恶与丑陋。
    但一定都要是真实的话。如果是无端诋毁别人、构陷别人的话,我觉得不应该属于“两闻之”的范畴,必须拒绝听。
    这是其一。
    第二个问题,是江乙的那个比喻。他用那个比喻,预先在楚王心里一个暗示,如果我说昭奚恤的坏话,那我既是为了昭奚恤好,也是为了楚王好。
    反之,如果昭奚恤不让我说他的坏话,或者他也说我的坏话,那他就是拦门的恶狗,不仅是恩将仇报,而且不想着楚王好。
    这样看来,江乙同志的这个理,有点歪;他的这一番话,有陷阱啊。
    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我以为,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时,他一定是有所图的。
    江乙同志图什么?在《资治通鉴》的原文中,我们看不出来,不过《资治通鉴》的注者胡三省在这段文字后写了一句话:“江乙欲毁昭奚恤,故先设是言。”
    意思就是说,江乙准备以后诋毁、构陷昭奚恤,所以先说了这段话。
    江乙同志之所图,原来在这里。
    4
    所以,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他究竟想干什么?
    答案便是,当一个人开始讲歪理时,他可能就准备要干坏事了。
    二十八、领导的套路有多深?
    1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新任命一位国相,此人名叫申不害。
    申不害何许人也?
    他本是“郑之贱臣”——郑国的基层小公务员。
    在某个时刻,这个小公务员忽然不满足于这种平淡而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决定回炉再造。他选择了当时职场中最吃香的黄老、刑名之学,即法家学术。
    法家学派中一名重量级的人物就此诞生了。
    在韩非子之前,法家有三派,分别为法、术、势。简单来说,法派重视法律建设与执行,术派重视统治技术,势派则重视通过建立君主的威权来驾驭国家。
    法派的代表人物是商鞅,势派的代表人物是慎到,而术派的代表人物便是这申不害。
    学成毕业之后,申不害来到韩国,成为韩国国相。《史记》记载:“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整整十五年间,韩国人民安居乐业,兵强马壮。
    当然,这样的记载未必可靠,因为十年以后,公元前341年,魏国便举兵攻打韩国。要不是齐国救援,韩国可能就灭国了。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相信,申不害对于韩国,应该是有功劳的。


    2
    以上为背景,言归正传。
    话说某一天,申不害找到了韩昭侯。此行,他是来为他的堂兄求个一官半职的。
    这可以理解。申不害出身于平民,自己发达了,当然要为家族谋一点福利,提拔自己的亲朋好友,乃人之常情。
    但令人意外的是,韩昭侯拒绝了。
    申不害不理解,为什么?以他申不害为韩国做出的贡献而言,为堂兄求个一官半职,这过分吗?不过分。申不害不理解,有怨气。
    韩昭侯是这样解释的:“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
    ——我从你那里学到的,是治国之术。你教导我任命官员、封赏爵位要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功劳。现在你私下里提出这种请求,你说我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我如果同意了,那就是把你的教导当耳旁风了;我如果遵循你的教给我的治国方法,那我就不能同意你的请求。你说我怎么办?
    申不害老脸通红,连忙请罪,并且点赞:“君真其人也。”——国君您真是这样的人啊!
    怎样的人?正确的人、伟大的人、英明的人。


    3
    在《资治通鉴》的叙述中,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韩昭侯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
    但我觉得,韩昭侯称不上一个高明的领导。
    固然,一个好的社会,凡事必须要有规则,规则也务必公平,这便是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向往与追求的。
    但是,一则,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任何一种规则绝对局限于一定的界限,越过这个界限,起作用的就是另一套规则。
    比如,你不能用对待陌生人的规则来对待家人朋友,你不能用对待亲近者的规则来对待关系疏远的人。儒家所谓“爱有等差”,就是这个意思。
    二则,在真正的政治中,“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式的公平只是宣传口号,是政治必不可少的面子,在权力里子的层面,起支配作用的,一定是其他的逻辑。
    所以,一个高明的领导,是守正用奇、奇正并举的,分得清政治的面子和里子,拿捏得了规则的界限。
    一个高明的领导,绝对不可能是抱着一种规则不知变通的迂腐者。普通人不妨迂腐;但决策者、领导者,绝对不能是迂腐者。
    在这个故事中,申不害提出的治国之道,便是有界限的,他的适用范围在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出了这个界限,比如在韩国核心人物这个小圈子里,在韩昭侯和申不害私人领域中,就不能适用这一套了。
    在申不害帮自己的堂兄求个官这件事情上,适用的应该是另一套逻辑与规则。
    也许会有人担心,如果申不害的堂兄没有功劳,强行提拔是否会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进而破坏规则的神圣性?
    拜托,只要领导想提拔一个人,肯定能为他找到提拔所需的功劳,如果找不到,那也可以为他创造立功的机会。
    这都不是事。


    4
    在这个故事之后,《资治通鉴》记载了另一个小故事。
    某日,韩昭侯的一条裤衩坏了,他便命人收藏起来。
    左右侍奉他的人不开心了。为什么不开心,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穿过的破裤衩也是福利。而这个福利一般来说是属于左右侍奉者的。
    侍者提意见了:“国君也太不仗义了,穿过的破裤衩也藏起来,不赐给左右。”
    韩昭侯这样解释:“我听说明主连自己的皱眉与微笑都要珍惜,皱眉一定是有原因的,微笑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什么意思?就是说,对于明主来说,国君的微笑与皱眉也是一种奖惩的方式,一定是要为需要奖赏或惩罚的事情而发。所以不能随便皱眉、微笑。
    韩昭侯接着说:“破裤衩的价值至少要比皱眉、微笑高吧。所以这条破裤衩我等着赏给有功之人呐。”
    多么刻板僵硬而又滑稽可笑的规则。


    5
    这么说来,韩昭侯是一个迂腐者?
    当然不是,他并不迂腐,他只是很懂领导者的套路。
    他用申不害自己的理论来敷衍申不害其实毫不过分的私人请求。表面上看,他赢得了逻辑上的胜利,他的说辞确实让申不害无话可说。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小聪明,他丢失了一个高明的领导者的大智慧。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必然是洞悉人性欲望的,必然是照顾属下那些无伤大雅的需求的,在规则的执行上也是有韧性的。
    他的这番说辞太像一种我们在某些官僚那里常常见到的东西——官腔。而他的这番官腔只有一个目的:想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套路,多么深的套路。


    6
    凡此类领导,必有一个特点,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与欲望,便不讲什么规则与公平了。
    有史为证。十七年之后,公元前334年,“韩昭侯做高门”。
    高门,便是高大的宫门。本来,一国之君嫌宫门太小,车骑进出不方便,修一坐大一些的门,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但是,有一个名叫屈宜臼的人认为不妥。
    为什么不妥,因为“不时”——不是时候。
    为什么不时?屈宜臼认为,人都有顺利、有不顺的时候,国家也有。韩国顺利的时候,修高门绝对没问题。但是呢,这两年韩国不顺。在这个时候,你韩昭侯要做的事应该是赈济灾民、富国强兵,而你这些事都不管,在这儿大兴土木,满足你奢靡的欲望。这就叫不时。
    在这个故事中,韩昭侯的形象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当初,他义正辞严地用规则与公平一套说辞拒绝了申不害的请托;此时,面对自己的欲望,他又不讲什么规则与公平了,不讲什么治国之术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欲望。
    而他们套路下属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吝啬地守住自己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苏秦合纵:被误解了两千年的政治家,一场理性对人性的必败之局

    1
    这是关于苏秦的故事,但我们要从张仪说起。
    公元前333年,溽热的楚国。汗流浃背的年轻人张仪接到了 。信是他的同门师兄苏秦送来的。
    早些年,张仪与苏秦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术。张仪毕业后周游列国,却一无所获,困在楚国一处卑苦的所在,潦倒落魄,蹉跎岁月。
    此时的他,没有钱,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体面的生活;而此时的苏秦,乃是赵国的高级干部,赵国国君跟前的红人。
    我们不知道这封书信写了什么,但可以想象,不外乎苏秦自夸如今发达了,想拉扯师弟一把,邀请张仪到赵国发展。
    对张仪来说,苏秦的这封信无异于一根救命稻草,他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当机立断,马上收拾行囊,去赵国。
    张仪本以为在赵国等待他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到赵国,就被苏秦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张仪既惊恐又愤怒,发誓必有所报。但苏秦已经是赵国的高级干部了,想要报复,只有在比赵国更强大的国家,获得比苏秦更高的地位。张仪决定去秦国。
    可是他没有钱,甚至连基本的路费都没有。更何况到了秦国,要打点关系,都需要钱。不要以为那个时代有才华就行了。有才华而没钱,可能连老板的面都见不到。
    这时,一个土豪适时地出现了。土豪资助张仪从赵国到了秦国,资助张仪在秦国打点关系,直到张仪见到了秦王,得到秦王赏识,被封为客卿。
    然而,当张仪准备报答这位土豪的时候,土豪亮明身份:他是苏秦派来的。而这一切都是苏秦的安排。
    原来,苏秦正在下一盘大棋,而张仪只是苏秦这盘大棋上的一颗棋子。

    2
    苏秦正在下的那盘大棋在中国历史上有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合纵。
    何为合纵?战国时代有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抗秦国,就是合纵。
    这是战国舞台上最波澜壮阔的剧情之一。
    合纵成就了苏秦。最巅峰的时候,他是“纵约长”——合纵联盟的秘书长,堪比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盟主。他还“并相六国”——同时担任六国的国相。他的待遇与出行的仪仗“拟于王者”——与王者平起平坐。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令人人艳羡的成功者,而关于苏秦的故事也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但是,苏秦的故事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与苦涩。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更重要的是,他在努力用理性来对抗这个世界的非理性,所以他注定要失败。
    相比他的成功,他的失败更值得说。
    而张仪的那个故事,就预示着苏秦伟业的脆弱与已逝。

    3
    苏秦,洛阳人。在那个时代,洛阳是周天子所在地,也就是首都。所以,苏秦是有首都户口的人。
    不过,这个首都户口实在没有任何含金量。因为洛阳城里那位天下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周天子,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实在没有余力为首都人民谋点特权与福利。
    天下名利场早已经转到了咸阳、临淄、邯郸等这些大城市。
    所以,苏秦在鬼谷子那里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秦国,到了咸阳,成了一名“咸漂”。因为当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秦国很有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赢家,苏秦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
    按照惯例,苏秦向秦王献上了一统天下、消灭六国的宏图大略。
    但他得到的,只是秦王的“呵呵”。史书中说:“秦王不用其言。”——没有采纳苏秦的谏言。就这么简单,没有想象中王的赏识与器重,更没有传说中的火箭式晋升,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其实,我们应该理解秦王。此时的秦王是秦惠文王,正是那个杀了商鞅的秦王。商鞅伤秦惠文王实在太深了,以至于王虽然车裂了商鞅,灭了商鞅全家,依然不解恨,连带着对六国来的人都有了看法,尤其见不得那种夸夸其谈、张口闭口踏平六国统一天下的嘴炮。
    但对于苏秦来说,这就意味着,在秦国,前途基本到头了。
    4
    苏秦离开秦国,来到燕国。在燕国,他开始谋划他的合纵大棋。
    合纵这盘大棋,令人眼花缭乱。但如果拆解开来,大致可拆解为四步。
    第一步,获得一个合适的身份。这一步,苏秦选择了燕国。
    为什么要选燕国?因为燕国不小,位列战国七雄,要搞事,足够了;但也不大,在七雄中排名末尾,这样的国家,人才少,苏秦去了,就能被重用。
    苏秦于是做燕国国君燕文公的工作。
    我们知道,要说服一个人,诉诸两点即可:恐惧与欲望。这是基本的人性。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国家也有恐惧与欲望。
    燕国是个小国,此时尚没有多大的欲望,它只有恐惧,灭国的恐惧。实际上,这是战国那个舞台上所有国家都要面临的恐惧。
    苏秦说,我能帮燕国实现永久的太平。燕国离秦国太远,所以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燕国应该担心的是赵国。所以对于燕国来说,与赵国结盟才是最有利的。我可以帮燕国去说服赵国,两国联合。从此燕赵再没有兼并与纷争。
    而苏秦想要的很简单,只是一个燕国使者的身份。
    既然如此,对于燕文公来说,这么好的无本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燕国国使苏秦到了赵国。这是苏秦这盘大棋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苏秦的合纵,是以赵国为核心的。
    那么如何说服赵国?其实也不难。因为赵国才是合纵战略最大的受益者。
    赵国长期以来一直战斗在抗秦的最前线,如果合纵成,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对于赵国来说,这简直是最好的局面了。
    所以,当苏秦在赵肃侯面前拍着胸脯,自告奋勇,要帮赵国去联合六国时,赵肃侯大喜,给他高官,给他厚禄,给他经费。
    苏秦一跃而成为赵国高级干部,如果按照他的计划,离国相之位也不远了。
    接下来,苏秦要去说服的是韩国、魏国、齐国、楚国四国。

    5
    这四个国家,可以分为两类。韩国、魏国是一类,齐国、楚国是一类。韩国与魏国这两个国家,有共同的特点,他们实力较弱,经常被秦国欺负。
    按理说,经常被秦国欺负,应该会很容易说服。其实不然。经常被欺负,面对欺凌者,实则更难生出反抗的念头。原因很简单,被打怕了。
    如果欺凌者偶尔释放点善意,在拳头的间隙丢出一点甜头,那么他们简直就要感恩戴德了。秦国就是这样。对于韩魏两国,秦国并不是一味索取,偶尔也会吐出一些好处。在拳头与甜头的夹击下,韩魏两国成为秦国最忠诚的马仔。
    苏秦深知韩魏两国的弱点,对这两个国家,首先要让他们建立自信。
    苏秦说,你们这两个国家啊,其实很强很厉害啊。然后,苏秦在人口上、技术上、数据上各个方面将他们与秦国做了比较,最终得出结论,你们很厉害,不用怕秦国。
    紧接着,苏秦乘热打铁:你们这么厉害,还整天跟在秦国后面做马仔,我都为你们感到羞愧啊、丢人啊。
    韩魏两国国君咬咬牙,不就是秦国吗,干了。
    接下来是齐国。齐国有个特点,国家很强大,离秦国很远。按说不应该怕秦国。但齐国与秦国的关系一直很好,甘愿充当秦国的马前卒。
    不过人都是有廉耻之心的。齐国如此强大,自然也不愿意一直被视为秦国跟班,也希望有与实力相配的名声。
    苏秦从这一点上入手,成功拿下齐国。
    最后是楚国。楚国与齐国一样,实力强大。可以说在当时,秦国之外,就是楚国。甚至有一种共识,天下如果一统,必定在秦国或楚国手中实现。
    如果说对于韩赵魏三国来说,抗秦是现实的生存需要,对于齐国来说,抗秦是名声的需要,那么对于楚国来说,抗秦就是未来大势的需要。所以说服楚国也不难。

    6
    我们来看,苏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或者说他靠什么说服六国国君听命于他?
    后世的儒家认为是靠苏秦的巧舌如簧。就是说,苏秦靠耍耍嘴皮子就暴得高位,成就大名。所以他们不服,他们很生气。他们将苏秦斥为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钉在儒家写就的历史耻辱柱上。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言语的力量,必然来自于它切中了现实的问题。必然在于它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苏秦的言语切中的,是六国的恐惧与欲望。
    那个时代,正是欲望空前膨胀,但同时恐惧也空前深重的时代,所有人都陷入其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所有国家都被恐惧与欲望煎熬着。
    而苏秦针对他们的欲望与恐惧,制定了最理性的处理策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构建了一个国家间合作的机制和平台。这就是苏秦所提供的方案。
    从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对于六国来说,合纵无疑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好的、最理性的选择。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这样的机会,没有人会错过。所以促成合纵并不难。
    我甚至觉得,苏秦的合纵如同当今国家之间的联合与结盟,最终目的是,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诉诸武力,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与争端,实现天下的永久和平。
    可以说,苏秦的成功是理性的胜利。
    三十、我们曾经有这样一种传统

    1
    这是一个让柏杨老先生勃然大怒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有些迷惑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
    话说,卫国的国君卫嗣君走失了一名罪犯。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罪犯,并没有犯下什么弥天大罪,史书将他称为“胥靡”。胥靡就是带着锁链劳改。在那个时代,对于罪犯,动不动就要砍手砍脚割鼻子文身,带着锁链劳改的级别也就等同于如今的治安管理处罚。
    这个罪犯跑到了魏国。这个罪犯想来也是个有本事的,居然混成了高级医疗工作者——御医,专门为魏王的老婆治病。
    卫嗣君便派人前往魏国,打算用50金来换这罪犯。魏王当然不答应。卫嗣君先后五次派使者前去,都被拒绝。毕竟这罪犯正在为魏王的老婆治病,况且,50金对魏王来说,毛毛雨而已。
    但这卫嗣君居然很是坚持,一拍脑袋,决定拿“左氏”这座城池和魏王交换这罪犯。
    左右一听,大惊失色。拿一座城池换一个破罪犯,老板这是脑子进水了吗?
    卫嗣君正色敛容,说出一番非常正能量的话:“你们这就不懂啦,国家治理无小事。法律的威严建立不起来,就算得到了十座左氏,也不算啥好事;法律的威严如果能建立起来,就算丢掉了十座左氏,也不是坏事。”
    我们不清楚左右听了这一番正能量的法治宣言是什么表现,不过可以想象,无非是“国君英明”之类的奉承吧。
    有意思的是魏王的反应,当他听说了卫嗣君的话之后,他说:“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他马上派人将这罪犯送到了卫国。而且不要钱不要地,白送。

    2
    “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就是这句话让柏杨老先生大怒。老先生以为,这就体现出中国人对权力的迷信。
    你看,魏国是大国,卫国是小国。但即便是大国魏国的国君,当面对小国卫国国君的欲望时,也选择了满足与顺从。并认为只要是国君,不管大还是小,他的欲望就得满足,就得顺从,否则就不祥。
    这就是说,只要是当老板的,他无论有什么欲望,就都得满足,否则就不吉利。
    这简直什么狗屁道理!柏杨老先生怒了。

    3
    但我觉得柏杨老先生错了。魏王可能不是这个意思。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主之欲”这个词怎么理解。
    柏杨老先生认为意思就是“老板的欲望”。但我觉得不能这么理解,这里应该理解为“作为老板的欲望”。
    这两种理解有啥区别?区别是,前面的理解是老板作为私人的欲望,而后面的理解是老板作为一个职位的欲望。
    作为一个国家的老板,也就是国君,你的欲望应该是国家的安定与强大;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你的欲望应该是公司的良性发展。这就是作为一个职务的欲望。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的欲望或者目的是上面这些,那么你的欲望是出于公心、公益,你是值得他人尊重的。
    在这个故事中,卫嗣君是出于公心,魏王是为了私利——自己的老婆,私利要让位于公心,否则不祥。
    所以魏王的意思是,卫嗣君这是他作为魏国国君出于公心的欲望,不满足的话不吉利。
    并不是说只要是老板的欲望,就要满足。否则之前卫嗣君想用50金换取罪犯,这也是欲望,为什么不满足呢?

    4
    那么,为何柏杨老先生会误解呢?
    我觉得也不能怪他,因为到了后世,若有人掌握了一点权力,他的欲望,无论是出于公义还是私利,就都得满足,否则真的不祥。
    当然,一开始是因为如果不满足,会被打屁股,甚至杀头。这当然不祥。
    到了后来,感谢巴布洛夫,这种不祥成了条件反射,权力的欲望一经亮出,不待打屁股的大棒与杀头的砍刀举起,就立马被满足。
    从此,虽然很多人也没有见过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屁股与掉落的脑袋,但不祥的传说萦绕在每个人的头上。
    于是到了柏杨这里,“人主之欲,不听之不详”就成了一个不假思索即可接受的设定,引得老先生痛心疾首。
    但是,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出,即便在战国那样一个铁血的,不讲道理、只讲拳头的时代,人们对于那些出乎公心的欲望,还是有些许敬畏的。人们对于一个在其位谋其职的人,也是有些许尊重的。
    我们的民族,也是有这样一种传统的。
    三十一:“奉公”背后的鸡贼与算计

    1
    公元前321年,齐国。
    齐王封田婴为靖郭君,并将“薛”这个地方封给了他。
    田婴姓田,是齐国公族,也就是齐国王室。他有个很著名的儿子,“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孟尝君。
    田婴当然很是振奋,决定当个忠臣、直臣来报答君王的封土之恩。做一个忠臣、直臣,最方便、最安全的莫过于劝诫君王勤政。于是田婴对王说:“五官之计,不可不日听而数览也。”——“五官”就是国家事务。你做国君的,国家事务、官方文件必须要每天听取、认真批阅。
    这在我们听来很有些不可思议,当国君的,每天听取工作汇报、批阅政府文件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还用得着提醒?但考虑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太多的昏君、懒君,我们可以推断出,即便是国君,爱岗敬业,坚持每天上班的也是少数。
    但这位齐王倒是愿意做一个爱岗敬业的好老板,他从谏如流,“从之”。
    不过,王很快就厌倦了。因为相比吃喝玩乐的快活,每天开会、辛勤工作不仅毫无快感,且真的很累。
    但是,国家事务总得有人操心,政府文件总得有人批阅。齐王觉得,那好,既然你田婴认为这些工作很重要,那么就交给你去干吧。这个逻辑没毛病。
    就这样,田婴就掌握了齐国的权力。

    2
    在讲完田婴得到权力的经过之后,《资治通鉴》紧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田婴是如何运用权力的。
    齐王既然把“薛”这个地方封给了田婴,很自然地,田婴便想好好经营一番。此前缺乏资源,此时掌握了齐国的权力,他就有了种种便利,准备在薛修建雄伟坚固的城池,经营自己的老巢,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此时,一个门客提出了不同意见:“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制焉。”——您没有听说过海里面的大鱼吗?大鱼,渔网网不住它,鱼钩钩不起它,很威猛。但如果它到了没有水的地方,连蝼蚁都能欺负它。
    所以,如果把你比作大鱼的话,齐国就是你的水。你如果有齐国,就根本不需要薛;但你如果没了齐国,在齐国混不下去了,那么就算薛的城墙比天高,那又有什么用?
    听了门客的话,田婴便放弃了在薛修建城池的想法。

    3
    真是感人的鱼水情深,完全可以作为人为什么要“公而忘私”的标准答案:奉公,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安身立命处。一个奉公的人不需要家族的力量作为依仗,也不需要坚固的城池作为依靠,他所服务的集体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反之,如果集体奔溃了,或者你被集体抛弃了,你个人的小家再坚固恐怕也没什么用。
    这么说对不对呢?在这个故事中,似乎是对的。确实,如果有一天齐国灭亡了,或者田婴成了齐国的罪人,齐国不再成为他的依靠,小小的“薛”确实无法保全他的家族。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田婴的身份,他不仅是齐国的执政,是齐国这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而且是齐国公族,和齐王是一家人。也就是说,如果齐国是一家公司,田婴是占股的。
    这意味着,他的利益与与他所服务的齐国的利益是捆绑起来的,他是齐国利益增长的直接受益者,齐国利益的增长也就意味着他个人利益的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奉公对于他来说是可能最理性的选择。
    那么,换一种身份呢?如果你只是齐国的一芥韭菜,事情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因为这个时候,集体利益的增长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你个人的利益受损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割韭菜”。或者集体利益增长跟你也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时候,公与私的选择,就成了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4
    还有一点,在这个奉公的故事中,门客的劝诫可以做另一番解读。
    门客是这么说的:“君长有齐,悉以薛为?苟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庸足恃乎?”
    关键是怎么理解这里的“有齐”和“失齐”。
    结合田婴此时的身份与地位,我们可以做出判断,这里的“有齐”的意思,就是保持在齐国的地位与权力;而“失齐”意思就是丧失在齐国的地位与权力。
    这样一看,门客的劝诫跟“奉公”就没有多大关系了。他建议田婴放弃在薛地建造城池,其实是劝说田婴通过放弃小的、无关紧要的私利,而攫取更大的、更关键的私利,那就是齐国的权力。
    因为田婴利用职务之便,在自己的封地建造城池,这多少是会引发非议的,有可能影响到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权力。所以,放弃在薛地建造城池,经营好地位与权力,这才符合田婴最大的私利。
    而相比之下,利用职务之便在自己的地盘上建造城池固然也可恨,但实在只是小巫。

    5
    那么,当他攫取、掌握了权力之后,他会利用权力来做什么呢?他会“奉公”地使用权力吗?
    对此,《资治通鉴》没有记载,但是在《史记》的《孟尝君传》里,我们倒可以寻到些蛛丝马迹。在《孟尝君传》里,孟尝君对父亲田婴说过这样一段话:
    “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後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
    意思就是:你已经当了三届齐王的国相,但齐国的国土没有增加,你自己家里的金银财宝倒是堆积如山,你的门下也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人。你的后宫中绫罗绸缎到处扔、随便踩,但士连麻布衣服都穿不起;你的小老婆们吃肉都快吃吐了,但士连粗粮都吃不上。你现在整天搜刮财富,但公事国事一塌糊涂。我私下里觉得有些诧异。
    这岂止是诧异,简直就是儿子指着老子的鼻子骂了。做儿子的说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是少见,不过这也可以看出田婴损公肥私到了何种程度。
    所以,设若有一天,齐国上下需要田婴放弃身份与权力来“奉公”,那么他会主动放弃吗?我认为是不会的。
    三十二:孟尝君(一)人性的胜利

    1
    多年以后,名震诸国的孟尝君田文一定不会忘记,十几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父亲田婴的那个日子。
    那一天,当他的母亲将他呈现给父亲田婴之后,他的父亲眼中没有一丝温情与爱惜,只有深深的厌恶,以及一丝恐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他的父亲田婴来说,田文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关于孟尝君田文的出身,《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靖郭君有子四十人,其贱妾之子曰文。”——靖郭君田婴有四十个儿子,其中一个贱妾生的一个儿子叫田文。
    这一段叙述太过简略,而《史记》的叙述则详尽、曲折得多。

    2
    田婴有四十多个孩子,但他的生育能力依然很旺盛,一个贱妾,也就是孟尝君的母亲怀孕了。《资治通鉴》和《史记》都强调了孟尝君母亲的身份,贱妾。
    贱妾是个什么身份?我想,恐怕不是一般的妾,可能还要比妾更低一级。甚至可能就是田婴府上普通的丫鬟,连妾的名分都没有,偶然成为主人发泄性欲的工具,偶然怀孕。
    但田婴掐指一算,不得了,这个孩子的出生日期是五月初五。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据说会不利父母,尤其是不利父亲。做为四十多个孩子的父亲,田婴对这个新生命毫无期待与怜惜,甚至有些恐惧与厌恶。加上孩子的母亲仅仅是一名贱妾,不需要他顾忌什么。
    所以,他的决定很简单——命令怀孕的贱妾将胎儿做掉。
    幸好田文有个勇敢的母亲,或者更准确地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肚中的孩子,这位贱妾忤逆了田婴的权威,躲开田婴,偷偷地怀着孩子,并偷偷地将孩子生下来。不仅如此,她还偷偷地将这个孩子养大成人。
    这个过程在我们看来惊心动魄,但对于田婴家族这样的大贵族家庭来说,操作起来可能并不难。
    总之,直到长大成人,田文才被母亲带着展示给了他的父亲。
    田婴当然大怒,对着胆敢不听话的贱妾发脾气:我让你把这个孩子做了,你胆敢把他生出来,为什么?

    3
    如果田婴得不到令他满意的答案,田文和他的母亲可能面临着危险,尤其是他的母亲。因为相比一个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儿子,一个不听话的贱妾更让田婴这样的上位者愤怒。
    对于田文来说,他的母亲保护了他十多年,现在,需要他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了。更何况,这个问题他的母亲真的很难回答。
    所以,虽然田婴质问的是他的母亲,但田文站出来了。
    他问田婴:您为什么不允许五月的孩子出生?
    田婴答:“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齐夫妻。”——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门那么高的时候,不利父母。
    田文紧接着说:您觉得人的命是由老天决定的?还是由门的高矮所决定的?
    田婴不说话了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老天决定的,那你担忧什么?如果是由门的高矮决定的,那你把门加高不就对了!”
    田婴一声叹息:“子休矣!”——算了,你别说了。
    最终,他接受了这样一个儿子。

    4
    历史喜欢讲道理,即便是《史记》也不例外。通过这个故事中,《史记》想呈现孟尝君的睿智与聪慧,《史记》想告诉我们,你看,十几岁的孟尝君就这么聪明、智慧、深刻,折服了老权贵田婴,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但是司马迁恐怕忘了,在中国历史中,最不会讲道理的,恐怕就是权贵了。他们认拳头、认暴力、认金钱,或许还认一些别的东西,但偏偏不认道理。更何况,少年田文的这些道理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并不是什么振聋发聩的金玉良言,充其量,只是一个求生的少年的无奈挣扎而已。
    所以,如果说在这个故事中,田婴被田文的睿智所折服,我认为是大错而特错了。与其说田婴被田文的睿智所折服,不如说他内心深处作为父亲的一面被唤醒了。
    作为一个父亲,田文纵然可以冷漠、决绝地拒绝腹中的胎儿,但他很难拒绝一个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的孩子。这是人性。
    在那一刻,一个父亲的人性战胜了对于未知命运的恐惧。或许,这才是真相。

    5
    我们要说说人性。在我看来,历史的底色就是人性,阴谋诡计也罢,宫闱权诈也罢,都逃不开人性二字。
    人性有善恶,有神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所以历史中充满了罪恶与残忍,但也不乏伟大与辉煌。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人类总是不能从历史当中吸取教训呢,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一犯再犯呢?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重视历史,也最善于总结历史的民族,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我毁灭呢?
    原因也无非在于人性。因为人性,所以我们虽然总结出很多道理,但我们最终还是被人性驱使着奔向善与恶的彼岸。
    三十三:孟尝君(二)庶子的逆袭
    1
    纵观孟尝君田文的一生,最令人费解的,是他在父亲田婴四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大家族继承人这件事。
    要是联想到他的出身——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贱妾;他的父亲在这个贱妾怀孕后明确指示将这个胎儿打掉;这个贱妾违背了他的父亲的指示,偷偷地将这个孩子生下来,并偷偷地将他养大;他直到十几岁时才第一次见到了父亲——那么,田文逆袭成为家族继承人这件事就不只令人费解了,简直有些传奇色彩了。
    对田文的逆袭之路,《资治通鉴》的记载依然十分简单:
    “文通傥饶智略,说靖郭君以散财养士。靖郭君使文主家待宾客,宾客争誉其美,皆请靖郭君以文为嗣。”
    意思是说:田文有才能有智谋,劝说父亲田婴花钱养门客。于是田婴就让孟尝君负责招待养门客事宜。在这个过程中,田文收买了人心,门客们争着说田文好,都希望田婴将田文立为继承人。
    虽然简略,但大致已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
    看来,庶子田文逆袭的关键是在门客中建立了口碑。要知道,这些门客并不是真的“客”,他们是为田婴服务工作的。如果田氏家族是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田婴是董事长,而门客们就是高管、员工。
    而田文用他的才能征服了全公司,获得了公司高管、员工们的一致拥戴,那么他成为田氏集团的接班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充分竞争的社会环境。只有充分竞争的社会环境才会让一个企业或者家族有危机感,才会抛弃“立嫡以长”的成规,而选择那些能将家族发扬光大的继承者。
    恰恰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竞争最充分的时代了。那是一个新旧剧烈交替的时代,一个铁与火的时代,每一个家族都朝不保夕,如砧板上的鱼肉等着历史的锋芒宰割,只有不断地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那么,问题是,田文为什么能得到门客们的一致拥戴?
    《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皆舍业厚遇之,存救其亲戚。食客常数千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田文招徕那些流氓、逃犯,他不仅供给他们衣食、住所,还救助他们的亲属。最关键的是,田文供养的门客常常有数千人,但他们每个人都觉得孟尝君最亲近、器重的是自己。
    这就厉害了。一个领导几千人的公司的老板,让几千员工都觉得老板对自己最好,都信任、其中自己,想想这有多难!
    但田文做到了。这当然是孟尝君超高的领导艺术。但我想,孟尝君之所以能做到让数千食客“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恰恰是他十多年不被父亲、家族承认的经历。要知道,在他被父亲接纳前的十多年中,他几乎得不到任何的家族资源,更享受不到贵族子弟的待遇,他只能混迹于市井之中,厕身于贩夫走卒之间,所交往的,也许就是田府中低层的门客。
    所以,他一定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懂得他们的情感欲望,洞悉他们的爱恨情仇,最重要的,他能熟练运用他们的语言。这最后一点很重要,要知道,语言是沟通的纽带,能否与对方共用一套语言体系,是能否与对方拉近关系的关键。
    可以想象,在田府的门客们看来,相比田文那些清贵的兄弟们,田文似乎更懂他们,好像他们中的一员,俨然他们的代言人。正因如此,田文才能很快地获得门客们的好感,俘获他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宣传。
    这就是田文的逆袭之路。

    4
    这么说来,田文早年不被重视,甚至不被承认的经历,俨然他的一笔精神财富了。如果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但是,人生并非只有成功一个维度,还有人性的、精神的维度。而在人性的、精神的维度来看,早年的经历于他并非财富,而是深刻的心灵疮伤,让他一生在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自卑。
    是的,田文其实是一个很自卑的人。或许他一生拼命追求权力与富贵,就为平衡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填补早年的不满足。
    但是他似乎是失败了。若干年后,他已权倾齐国朝野,名震诸侯,但他的自卑依然没有减轻。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多年后,田文带领着门客从秦国返回齐国。路过赵国一县城,孟尝君和门客们安营休息。小县城中孟尝君的粉丝听到名满天下的孟尝君就在附近,相当好奇,自然想去见见。
    谁知,一见之下,粉丝们大失所望,“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也。”——本来以为薛公田文魁梧高大、相貌堂堂,现在一看,原来是个小男人啊。
    对于老乡们的调侃,孟尝君的反应是大怒,他与门客挥起屠刀,斩杀数百人,最终,“遂灭一县而去”,灭了一座县城后扬长而去。
    何其残忍。但我想,这固然是他贵族的残暴,但更是他的自卑。身材“眇小”就是早年经历在他身体上留下的烙印,是他的逆鳞。
    三十四:孟尝君(三)那些年,孟尝君是如何当老板的?

    1
    在关于孟尝君的事迹中,这个故事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甚至折服了老练的政治家司马光。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如何当好老大,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如何当好领导,带好团队。但是,当你耐着性子读完文章之后,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仅仅关乎领导艺术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一个让今天的我们为之奈何徒叹息的故事。

    2
    逆袭成功的孟尝君不仅是齐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诸侯中也颇有名声,于是诸侯们都争相邀请孟尝君前去考察、指导工作,其中就包括楚王。
    当然,不用说,跟今天一样,这样的工作考察必然伴随着利益的输送。
    楚王尤其大方,毕竟,楚国地大物博,向来不缺奇珍异宝。楚王送给孟尝君的是一张象床。而具体负责运输象床这项工作的是登徒直。
    象床,是镶嵌着象牙的床,自然是珍贵无比的。这令登徒直忧心忡忡,因为孟尝君在齐国,齐楚之间相距千里有余,那时的交通运输条件象床下,运输的途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如果象床有所损坏,他登徒直是赔不起的。
    登徒直找到了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戌,请他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象床价值千金,假如有一点损坏,我登徒直把老婆孩子卖了也赔偿不了。您若有办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家里有一把祖传的宝剑赠与你。
    公孙戌接下了这件事。对于公孙戌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有从孟尝君入手。他找到孟尝君,劝说孟尝君:小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以君能振达贫穷,存亡继绝,故莫不悦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各国所以争相邀请你孟尝君担任国家高级官员,是因为你能辅助弱小、存亡继绝。所以他们无不喜爱、仰慕你的仗义与廉洁。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孟尝君接受了价值千金的象床,这与你孟尝君人设不符,对你经营个人形象没有好处。要知道,孟尝君养门客三千,无非就是打造经营一个能扶危济困的仗义的江湖大哥的人设与形象,而这种人设所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象床,所以为了一张象床,破坏自己的人设,不值得。
    但这只是第一层意思。
    公孙戌接着说: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
    ——楚国只是你孟尝君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如果你在第一站就接受象床,那么其他的国家怎么对待你呢?
    这才是关键。象床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如果你现在接受了象床,就如同设定了一个孟尝君出场的价码。这会让其他的国家很难办,因为他们恐怕很难拿出同等贵重的礼物了。价太高,出不起。所以结果很可能就是无人再邀请你孟尝君前去指导工作。
    孟尝君一听,恍然大悟,决定拒绝楚王的象床。

    3
    故事到了这里,是常规的路数。如果仅仅如此,这个故事也不值得司马光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的情节。
    完成任务的公孙戌喜滋滋地出门,想到自己即将得到登徒直赠送的家传宝剑,兴奋无法抑制,因为急于得到宝剑,他甚至连步子都跨得比平时大了,不免有些趾高气扬。
    孟尝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叫住公孙戌:子何足之高,志之扬也?——你为啥腿抬得这么高,这么开心?
    公孙戌只好实话实说。
    那么,接下来等待公孙戌的是什么?
    有的老板会勃然大怒,因为在他们看来,公孙戌是欺上,是损害老板的利益而为自己谋取私利。面对这样的老板,公孙戌将面临惩罚。
    有的老板也许看到了公孙戌劝诫中合理的、正确的东西,但公孙戌毕竟动机不纯。所以他们或许不会惩戒公孙戌,但也不会再给公孙戌什么信任,更不会助长这种行为。
    但是孟尝君不一样,他写了一张公开的告示: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有谁能为我扬名,指出我的过错,而且能在外面得到好处的,别藏着掖着,赶紧过来跟我说。
    他不仅没有因此责备、惩戒门客,相反,他鼓励、助长这种行为。

    4
    那么,孟尝君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有没有把这件事看作对他利益的伤害。相反,在他看来,这是双赢,门客得到了实惠,而他得到了改正自己过失的机会。
    当然,孟尝君并非道德圣人,他的人生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让世人称颂的德行君子。他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获得实际的收益:权力以及财富。在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
    所以,这件事情真正触动他的,是公孙戌的这句话:“今始至楚而受象床,则未至之国将何以待君哉。”——楚国是你走出齐国,向国际发展的第一站。你在第一站就接受象床这么贵重的礼物,你让其他国家怎么办?
    相比眼前的象床,能为他带来权力与财富的个人形象与名声才是根本的利益。所以,孟尝君真正的高明之处,是他看到了更长远、更根本的利益,并且愿意为此而等待,愿意为此而放弃眼前利益。
    要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并不难,难的是愿意为此而放弃眼前利益。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延迟满足,大概与此类似。延迟满足很难做到,因为人性很难放弃眼前的、可见的利益,而去等待一个不可知的、易变的长远利益。正如老话所说:一鸟在手,不如十鸟在林。面对眼前的好处,谁能做到忍住不伸手呢?
    这是孟尝君的第二个高明之处。
    但我们的分析并不能结束。公孙戌帮助登徒直搞定了运送象床的苦差事,登徒直用一把家传宝剑感谢他。这本来只是一场交易,公孙戌不用为得到这把宝剑而感谢谁,也不用觉得欠了谁。
    但是,孟尝君知道了这件事,他虽没有对公孙戌施加惩戒,但他有足够的理由收取这把宝剑,因为宝剑是他通过放弃象床而得来的。但他没有。这让事情的本质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宝剑,变成了孟尝君的馈赠。
    孟尝君不知不觉完成了一次慷他人之慨的收买人心的过程。这是其三。

    5
    还有吗?我觉得还有一点,可能这才是最让司马光老先生触动之处,也是孟尝君真正的难能可贵之处。
    当孟尝君得知公孙戌与登徒直的私下交易后,他选择了宽容。但他并没有止于宽容。他写了一张公开的告示,告诉大家,你们谁还有这种好事,赶紧来说。
    孟尝君为什么这么做?他是真的希望门客们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好处吗?或者说,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人设吗?诚然,这些考虑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这张告示打消了公孙戌的疑虑与不安。
    虽然孟尝君选择了宽容,但是作为员工的公孙戌不会不存在疑虑、不安与愧疚。而孟尝君用这张告示告诉他,你公孙戌没有做错,你不仅没有做错,反而应该要这样做,必须要这样做,不做反而不对。所以你公孙戌不用觉得自己做错了,不用为此而歉疚并心怀不安。
    或许是他早年的经历让他对弱者有一种本能的感同身受,或许是他天赋的领导才能使然。此外,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孟尝君对于人性有真正的洞察。实际上,一个人的歉疚对于他所亏欠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反而往往是祸端。歉疚会繁衍出很多复杂的负面情绪,最终或许会变成刺向对方的矛。
    孟尝君的做法恰如其分,让公孙戌感受到了自己馈赠背后的宽容,但又打消了他因歉疚而生的不安与疑虑。
    试想,有这样的老板,谁不愿为之死心塌地?

    6
    所以,即便对孟尝君非常反感的司马光也对孟尝君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孟尝君可谓能用谏矣。苟其言之善也,虽怀诈谖之心,犹将用之,况尽忠无私以事其上乎?”
    ——孟尝君可以说是善于采纳他人谏言的人啊。如果他人说的话有道理,即便他心里藏着小九九,也要接受。更何况那些尽忠无私为领导着想的人。
    中国人善于“诛心”,习惯于挖掘说话者的自私的动机与不可告人的居心。即便实在挖不出来,我们也可以给他安上一个,由此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他人的批评与建言了。甚至不需要如此麻烦,面对他人的批评,只要祭出一句“你有什么居心”,我们似乎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了。
    我相信,司马光在北宋的那个时代必定也深受其扰,所以郑重其事地将他反感的孟尝君人生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记录下来,并附上了他惜字如金的评语。
    这与其说这是他的期待,不如说是他的无奈与牢骚。而更令人无奈的是,若干年后的今天,“居心”论之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于我们如今看待司马光的时代都宛如黄金时代,看待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党争分裂都俨然君子之争。
    为之奈何!

    7
    再说几句,历史毕竟不是小说,更不是鸡汤,它不提供标准答案。相反,历史往往颠覆我们以为的标准答案。
    所以,即便我们在这里一本正经地分析出孟尝君高明的领导艺术,但事实是,孟尝君并没有网罗到什么杰出的人才,他的人生也不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在他死后,他的家族很快被灭族。
    所以王安石在《论孟尝君传》中说,孟尝君不过网罗了一些鸡鸣狗盗之徒罢了。还是很有道理的。
    纵观历史,所谓领导艺术,往往并不能吸引真正的大才。吸引大才的,是胸襟、真诚、视野,以及一个愿意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与愿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理想、愿景太过虚妄,谁如果和你谈理想、聊愿景,那多半是准备割你这茬韭菜了。相比之下,我们倒还是希望孟尝君这样的领导更多一些。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3:54:1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