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治粟都尉小考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治粟都尉小考

作者:菜九段0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治粟都尉小考
    菜九作韩信研究,以为治粟都尉两千多年来只有韩信一个人,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的,其殊荣绝对不在所谓的大将之下。说得那么绝对,可能要堕入林总“绝则错”的坑里。但菜九在这样定论前做过简单的网络搜索,所以才写入拙作《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因时间较久远,淡忘了考证过程。日后采购拙作的淮阴师范学院老师告诉菜九的老同事,这个定论有问题,因为桑弘羊也当过治粟都尉。菜九以为这是个疏漏,就在不久后的几个网络发布行文中加注了这个告知。
    菜九是不会轻易低头的,再经网络搜索,更多显示桑弘羊的官是搜粟都尉,其解释称:汉官名。“搜”,亦作“騪”,又名“治粟都尉”。噢,原来菜九的定论是这样来的——菜九以为,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不是一回事,而且可能那个“治”是误记,于是就把桑弘羊排斥在治粟都尉之外。所以倾向于淮阴师范的老师采用的这个依据并不可靠,再回到原来的立场。菜九不知道的是,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不是一个官,桑弘羊都当过,不仅后人误以为是一个,而且菜九自己也稀里糊涂以为桑弘羊只当过其中的一个。
    近期又有网友岂曰无衣指责菜九这个定论,辩论良久,菜九落了下风——因为史记、汉书里都有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的记载,菜九的定论不靠谱,桑弘羊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都当过。菜九以为,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事在韩信之后百年,且不排除治粟都尉与治粟内史搞混了的可能。这方面的论述以(王勇)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与大司农关系考——对《汉书?百官公卿表》大司农两处空白记录的思考--《唐都学刊》2004年04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DXK200404012.htm最有价值。网络此文摘要颇说明问题:“汉代官制中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农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颇有争议。但细考史料可以发现 ,治粟都尉与搜粟都尉在汉代实为不同官职 ,治粟都尉是大司农的另一名称 ,而搜粟都尉本为大司农属官 ,却也一度成为过大司农正官。搜粟都尉职能的转变乃是源于汉代官僚体制与实际统治需要之间的矛盾。而三者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变得模糊 ,则与班固在选择史料上的倾向性有关。” 据此文,治粟都尉与搜粟都尉不同,前者高于后者,但还是讲不清其具体情况。作者说“一直颇有争议”,表明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还不是因为很难弄,弄不清吗?
    因为遭遇指责,菜九段弄不清也必须弄,所谓责无旁贷嘛。
    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农以及桑弘羊,都在《史记平准书》中,捋一下其中的关键与关系:元封元年 (前110年)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天汉元年(前100年)“大司农桑弘羊,四年贬为搜粟都尉”。由于怀疑存在治粟都尉与治粟内史搞混了的可能,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治粟内史。
    百度百科称:“治粟内史是指秦和西汉初期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吏。主管国家田租和各种钱物的收支。汉景帝时改称为大农令。秦汉时期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已有明确的区别,治粟内史所执掌的财政事务为国家财政。当时地方郡县有出钱者,置铁官长丞主管。铁官亦属治粟内史管属。”看到二者的关系了吧?治粟都尉与治粟内史太有搞混了的可能呢。桑弘羊的治粟都尉地位在大农令之上,与“治粟都尉是大司农的另一名称”不谐。即使作者的表达不准确,也很难设想,治粟都尉之下还可以另外设立治粟内史一职。因为治粟内史已经是相当高级的官吏,有多高?仍据百度搜索:秦汉时期的九卿之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治粟都尉如果位置在财政部长之上,得是个什么官啊?用现在的级别来推算,副国级啊。可能吗?治粟都尉因不常设,所以与治粟内史搞混的可能性真是超级存在。
    简言之,桑弘羊可能只是治粟内史,被错误表述成治粟都尉了。难怪很多桑弘羊的定义从来不提治粟都尉是相当有道理的。尽管他们没有作过这番考量,可能也会觉得怎么桑弘羊一个人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都当过,而这两个职务本身就史上罕见不常有呢,也太过匪夷所思了嘛。

    当然,正如菜九的所谓研究都体现出以推测当道一样,菜九以为治粟都尉与治粟内史太有搞混了的可能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猜测,不过要推翻菜九这样的推测,估计办法也不多。于是乎,菜九以为治粟都尉两千多年来只有韩信一个人的定论,还真不是想推翻就能推翻的。嘿嘿。
    又及:因为桑弘羊就是司马迁同时代的人,会不会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不可能错,只能是菜九段错呢?菜九段当然希望自己错,而不希望司马迁错。只是汉代官制中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农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颇有争议,那么搞不清爽,没准还真是因为司马迁笔误呢。
    司马迁也会笔误吗?当然会。我们都亲历过忘记曾经认识的人,曾经做过的事,曾经说过的话,司马迁搞错什么又有什么奇怪呢?
    比如陈豨的记录:
    (阳夏侯陈豨)以特将将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至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已破臧荼,封豨为阳夏侯。六年正月丙午,侯陈豨元年。十年八月,豨以赵相国将兵守代,汉使召豨,豨反,以其兵与王黄等略代,自立为燕。汉杀豨灵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陈豨传
    不知司马迁写作时何者在先。
    如果是上面的顺序,则司马迁都忘记自己亲自过目的材料了。
    如果相反,则司马迁没有对之前的明显错误作出更正。
    这个与桑弘羊没有一毛钱关系,道理是相通的。即司马迁写错不稀奇。     司马迁写作有没有机会再覆一遍,谁也不知道,有了错误就流传下来有什么想不通呢。     
    菜九段20190324

    家规家训-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2013年6月8日 - ①姓纂:汉有治粟都尉,因官以为姓。 ②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吏之误,望出江陵。 ③魏志:有魏郡太守粟学。
    www.jp5000.com/sua/cfr... - 百度快照
    
    韩信从一个小官一步登天成了高官,这个时候要逃跑,得脑子里有多少屎啊
    八卦楚汉,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
    可能广大看官一见标题就要开骂了,刘邦脑子有病啊,要杀害自己的血脉。刘邦脑子当然没病,所以也不会斩杀自己的血脉,韩信是吕后杀的。吕后杀掉刘邦的私生子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一说,究竟是荒诞不经,还是存在这样的可能呢。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历史记载。
    韩信的年纪多少,根本查不到。但刘邦的年纪是有的,起兵的时候四十八岁。如果那个时候韩信的年纪在三十以下,就有可能是刘邦的私生子。因为刘邦游手好闲,到处游荡,韩信的出生地距刘邦生活圈子很近,刘邦一迈腿就能窜到淮阴。韩信的年纪应该不大,他加入项梁只是个小兵,如果年纪很大,可能就不会加入了。战士级别,三十岁以下太正常了。
    韩信有安葬母亲的记录,没有提到父亲,那么韩信有没有父亲就成了问题。很可能是母亲一人把韩信拉扯大的,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父亲的存在。如果有的话,应该父母合葬才对。韩信根本就不知道父亲的存在。
    韩信在楚不得志,投靠了刘邦,直接找刘邦会面,受到赏识,实为一见钟情式的结合。刘邦只因为一席之谈就授予韩信治粟都尉高官。治粟都尉则绝对是高级干部,相当于现在的总后勤部部长助理或副部长,与韩信此前的连敖连级干部相比,真有天壤之别。搜遍网络,治粟都尉也只有韩信一人。此前没有此官职,此后亦不见此官职,两千多年来治粟都尉只有韩信一个人。刘邦此举可谓神来之笔,既不可思议,也无章可循,所以韩信之后,再也没有人出任此职。如果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特设的,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人设事。为什么刘邦要为韩信做如此另类的事,可能刘邦与韩信见面拉家常的内容也不少。看韩信长的英俊挺拔,与自己年轻时相仿佛,一谈家事,依稀似曾相识,我靠。你妈妈是不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啊。韩信说是啊。刘邦明白了。怎么安置韩信,还用说吗。至于拜将台上的对话纯属编造,因为韩信在那里说了很多他根本不可能掌握的资讯。讲那些无聊话之前,韩信还无聊地被逃跑了。
    记住,韩信不是因为拜将台上的对话而受重用的,在上拜将台之前韩信就是高级干部了,管后勤的副部长。拜将台之后韩信也没有作战记录,所以他不需要为刘邦的彭城惨败负责。韩信从来也没当过高官,可能是天赋好,刘邦的血脉嘛,所以非常胜任,萧何功劳里庞大的后勤保障就有韩信的贡献。但他的军事天才还是不如刘邦,他就没有办法解决章邯的残兵败将。
    韩信并不满足于作后勤,他要统兵作战,正好汉赵开战给韩信提供了机会。
    汉遇彭城惨败,反楚联盟的赵突然对汉发难,不仅侵占了汉之河内,今天的河南淇县(原为殷国之都),而且趁魏国空虚对魏大肆侵占。以举国之军力追随刘邦反楚的魏豹见国家将灭亡,急忙回国救亡图存。
    原本魏就不强,一时也无法逐走侵略军,可能要向汉求援:老大救我,光复山河。
    刘邦因为这时要严惩侵略者赵国。可能有点能顾不上,抽不出手。
    原本是军需官的韩信献计,以援魏之名,取道魏国袭赵老巢,顺便吞并了魏。
    刘邦犯难了,魏是我的盟国啊。韩信说给魏安个反叛之名可也。
    刘邦豁然开朗,妙计。韩信请缨率兵执行自己的蓝图。刘邦恩准,委派韩信为袭赵军的统帅,并执行吞魏计划。韩信此前不是没打过伏吗?没关系,刘邦把最信任也能力最强的曹参从关外调回来,辅佐韩信攻魏。韩信一路汉军俘虏了魏豹,曹参对韩信的表现满意就回到刘邦处。韩信独自率兵又占领了赵首都(没有背水一战),完成了战略任务。这个过程可以体现出刘邦韩信的相似度——两个人都没有军事背景,天生会打仗。(可参考[原创]千古奇冤话魏豹
    刘邦任命韩信当攻齐刘集团汉军统帅一事更体现了刘邦的宠爱,此前韩信连侯也不是,居然把资历很老的侯曹参、灌婴等人让韩信统辖,就像一个上校部下配了好几个将军一样。完成灭齐后,韩信有点飘飘然了,开口要刘邦封他为齐假王,理由很搞笑,没个王镇不住。小子,此时你连侯都不是,直接当王,把那些叔叔伯伯放哪里。看老子不揍扁你。部下又来劝和了。没准刘邦是演戏给下面看的,不然怎么一下子真齐王呢。
    韩信放刘邦鸽子的事又是子虚乌有的编造,韩信早早地就到了指定的会战地点陈,刘邦也根本没有惨败过,一切都在刘邦掌握之中。项羽已经是瓮中之鳖、板上之肉,任刘邦宰割了。刘邦为了突出韩信,特意让韩信当决战统帅,自己在边上押阵。最后还是让项羽冲出重围了。如果是刘邦主持决战,项羽绝对跑不掉。韩信与刘邦的军事能力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差得不是一点点。
    韩信从齐王转为楚王,看似贬了,实际上刘邦的老家就在韩信的地盘上,这对韩信是充分信任啊。这时吕后看不下去了,这韩信的功劳也没有多大啊,怎么老公偏心眼一路小灶,莫非有鬼?参上一本,陛下,韩信这小子不安分啊,很多老弟兄都有顾虑啊。
    刘邦头一下子就大了,我靠,要穿帮啊。马上组织人马,拿下韩信,不让他当王了。韩信不服,不服也没有用。罪名很大,处罚很轻,王不当当侯,荣华富贵少不了你,放在身边,天天能看见,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吵嘴怄气常常有,一切都在刘邦掌握中,韩信自己并不知道他与刘邦存在血缘关系。
    吕后越来越怀疑了,韩信一个待罪之人屡次无礼,怎么就啥事没有呢?妈的,这样怀疑来怀疑去也不是个事,索性把韩信做掉,省得烦神。有刘邦护着也不碍事,总会有空子可钻。刘邦出征了,要韩信同行,闹情绪不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有吕后了。吕后动手了,韩信一命归天了。
    刘邦回来一看韩信没了,六神无主,失态发怒。吕后讥讽道,你火什么呀火,你在外面搞小三还有理拉。刘邦差点没气背过去,我认识夏雨荷之前根本不认识你啊。有什么办法呢,人死不能复生。就是把吕后打入冷宫,韩信也活不过来啊。刘邦就这样心情一直不好,死在萧曹等老弟兄之前很多很多。
    欲知详细考据,可以百度菜九段韩信刘邦研究: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 、千古谁识汉灭赵(网络任意搜索即得)
    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 -
    欢迎光临菜子学院 登坛拜将——针对韩信的高级黑 -
    惊天绝密,韩信的死难完全是他自己设计的 -

    屠刀集
    ●刀光剑影 ,孰罪孰功?——田秉锷序菜九段《屠刀集》●菜九段到底是个什么鸟?——潘兴乾序菜九段《屠刀集》●写在前面(菜九段自序) ●千古忽悠鸿门宴●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鸿门宴结论与李宇春的粉丝●千古不散鸿门宴●中国人最不认真——何智丽、郎平何错之有●诗经里的假大空●触龙赵太后,千古大忽悠●千古一王——陈胜王●生为亡秦楚义帝●才高九斗说项羽●不死的项羽●揭秘王朔●汉高祖招谁惹谁了●千古谁识汉张良●股评家张良与操盘手刘邦●皇帝的家谱●千古谁识汉贾生●永远的程千帆●重审韩信罪案 (终极版)●潘兴乾鸟论续貂 /续“菜九段到底是个什么鸟”(代后记)


    屠刀续集
    ●雄文十万唱大风——张群序菜九段《屠刀续集》●屠刀的风流与风骨——凌洲序菜九段《屠刀续集》●屠,从来不是目的——自序《屠刀续集》●班固一思考,司马迁就要笑(终极版)●千古谁识沛丰邑 附:大风唱罢回丰也●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曹无伤同志永垂不朽●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又怎样●沐猴而冠引发的血案与冤案●章邯这道历史大餐●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韩信根本不会跑——论拜将台史实之伪●以彭城失利为支点看刘邦的谋略●魏豹根本没叛汉 ●汉灭赵——谁让赵喜欢裸奔●千古谁识背水阵(开门见驴版) ●看刘邦如何玩死项羽●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子虚乌有汉三杰●历史大佬吕泽完全可以不消失●吕泽问题从头说●去你妈的职称* 代后记
    唐代搜粟都尉考 优先出版 - 豆丁网
    2016年8月24日 - 农业考古20156 在汉代官制中有搜粟都尉一职,一般认为乃西汉武帝时置,属大司农...[]孟宪实.唐代前期的使职问题研究[A]//盛唐政 治制度研究[C].上海:上...
    豆丁网 - 百度快照
    互联网技术

    
    副。国。级韩信能往哪里跑?
    菜九段否定拜将台故事与萧何追韩信传说已费了无数笔墨,但收效寥寥。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人们认为韩信对待遇不满,生平抱负无法施展,所以跑很有道理。

    菜九的推论是,韩信跑的时候的官职是治粟都尉,相当高级的干部,相当于负责军需的后勤部部长或副部长。又以为治粟都尉两千多年来只有韩信一个人,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的,其殊荣绝对不在所谓的大将之下。所以韩信根本不会跑。

    很多人以为治粟都尉是刘邦糊弄韩信的小官,菜九早就驳斥过,都尉是高官,从来都是高官。靳歙入汉就封侯了,平三秦的时候也就是都尉,郦商的官也很大,平三秦时也是都尉。垓下决战韩信统领几十万大军,他的副手孔将军费将军也是都尉。韩信的治粟都尉应该是后勤部部长或副部长。韩信在项羽那里只是个低级军官,到刘邦这里,什么都没做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高官,又怎么会跑呢?

    菜九没有想到的是,治粟都尉还不限于菜九认定的后勤部部长或副部长的军级高官,它在有些学者那里已经被定为副国级高官了。

    菜九以为治粟都尉两千多年来只有韩信一个人,网友提出桑弘羊也是治粟都尉,来否定菜九。菜九一追究,乖乖不得了,治粟都尉岂止是军级高官,甚至可以是副国级啊。

    桑弘羊的治粟都尉在《史记平准书》中,还涉及到搜粟都尉、大司农。捋一下其中的关键与关系:元封元年 (前110年)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 天汉元年(前100年)“大司农桑弘羊,四年贬为搜粟都尉”。(王勇)治粟都尉和搜粟都尉与大司农关系考——对《汉书·百官公卿表》大司农两处空白记录的思考《唐都学刊》2004年04期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DXK200404012.htm是关于这个方面最有价值的研究。网络此文摘要颇说明问题:“汉代官制中治粟都尉、搜粟都尉、大司农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颇有争议。但细考史料可以发现 ,治粟都尉与搜粟都尉在汉代实为不同官职 ,治粟都尉是大司农的另一名称 ,而搜粟都尉本为大司农属官 ,却也一度成为过大司农正官。” 据此文,治粟都尉与搜粟都尉不同,前者高于后者,但还是讲不清其具体情况。作者说“一直颇有争议”,表明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弄清楚过?还不是因为很难弄,弄不清吗?

    由于怀疑桑弘羊没当过治粟都尉,只当过治粟内史,记载时把这两个搞混了,菜九段考察了一下治粟内史。

    百度百科称:“治粟内史是指秦和西汉初期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吏。主管国家田租和各种钱物的收支。汉景帝时改称为大农令。秦汉时期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已有明确的区别,治粟内史所执掌的财政事务为国家财政。当时地方郡县有出钱者,置铁官长丞主管。铁官亦属治粟内史管属。”治粟内史已经是相当高级的官吏,有多高?秦汉时期的九卿之一,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表明治粟都尉位置在财政部长之上(当然,领可以是掌管,也可以是分管,反正级别比大司农只高不低),得是个什么官啊?用现在的级别来推算,副国级啊。可能吗?菜九说不可能有什么用,没准韩信就是顶着个副国级的官衔逃跑呢,跑到可以让他当正国级的国度。天纵英才的韩信怎么会做出逃跑这样的蠢事呢?所以韩信不会跑,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菜九段认为桑弘羊的治粟都尉应该是把治粟内史搞混了,有人提出韩信也是搞混了这两个官衔,他当的不是治粟都尉而是治粟内史。菜九以为这样的看法是搅浑水。治粟内史、大司农、大农令关系密切,关联度也大,与治粟都尉真扯不上多少关系。所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极有可能是“桑弘羊为治粟内史”之误。而韩信的治粟都尉不涉及大司农、大农令,与治粟内史搞混了的可能远在桑弘羊被搞混之下。

    菜九段治粟都尉小考链接如下

    [原创]治粟都尉小考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3220873&boardid=2&replyID=82011826&page=1&1=1#82011826

    否定韩信拜大将的旧功课。菜九先有《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萧何无须追韩信》《韩信根本不会跑——论拜将台史实之伪》若干文字,近又派生出《八卦楚汉: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八卦楚汉:萧何如何追韩信》《八卦楚汉:低级红还是高级黑——戏说韩信拜将》《八卦楚汉:登坛拜将——针对韩信的高级黑》及本篇。至于考据韩信事迹真伪的文字就更多了,诸如《重审韩信罪案》终极版、《千古谁识背水阵》足本、《子虚乌有汉三杰》,网络搜索即得。







    八卦楚汉:萧何如何追韩信

    萧何追韩信是根据历史记载的老戏文,在娱乐时代也成了个老段子。有道是萧何骑的是轻骑,当然追得上骑快马的韩信。还配上了韩信骑自行车的图画。菜九搞历史考据发现,根本不存在韩信拜大将的事,所以萧何无需追韩信。针对这个话题菜九有《萧何无须追韩信》《韩信根本不会跑——论拜将台史实之伪》,考据韩信事迹真伪的文字就更多了,诸如《重审韩信罪案》终极版、《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千古谁识背水阵》《子虚乌有汉三杰》,网络搜索即得。

    现在八卦楚汉,就来八卦一下萧何如何追韩信。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的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菜九以为,挂还是不挂,取决于认真不认真。不认真挂一万年都不止。一认真,不但不可能挂上万把年,甚至都不可能流传开来。
    萧何追韩信传说,一认真就肯定穿帮。此记载的大意是,韩信觉得自己在刘邦这里没有受重用,故离开汉阵营去找更能发挥能力的地方。萧何觉得没有韩信,刘邦的事业不可能成功,所以拼命把韩信追了回来。
    但近年来菜九把韩信问题翻了个底朝天,否定了太多的记载,其中也包括萧何追韩信的记载,经菜九详细考证得出韩信根本不会跑的结论。
    先把会不会跑搁置起来,就算韩信一时间脑袋让驴踢了选择了跑吧,萧何去追韩信吧,居然追上了,会不会两个人是串通好了在演戏?怎么说到串通了?因为追上一个跑掉的人也不是个容易的事,不妨问几个为什么:就算韩信跑了,萧何怎么知道的?难道韩信派人送信了吗?大概是送信了。否则萧何怎么知道?难道听人说韩信不见了,萧何就认定韩信跑了吗?不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跟熟人喝酒去了,与人斗殴受伤了,都可以不见。不代表不见就是逃跑了。就算跑了,萧何应该往哪个方向追?四面八方,选择甚难。如果追错方向,就南辕北辙,无从追上,而萧何又追上了。显然韩信告诉了逃跑的方向。当时的汉中算是荒凉之地,而且相当闭塞,栈道又烧掉了,想跑出去还真不容易。万一韩信的逃跑信送达萧何的时候,萧何抽不出身来,不也追不成吗?何况韩信怎么知道信能准时送达,万一送信的人找不到萧何,岂不又得耽搁时间?反正萧何要能及时追赶韩信,其中的环节不能有任何闪失。无论怎么看,得到韩信充分指点的萧何追韩信感觉怪怪的,韩信的这个跑是真跑还是假跑啊?假史若欲不穿帮,还真是一件技术活啊。之所以不认可《淮阴侯列传》所载拜将台故事的真实性,是因为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太多了,要让人不起怀疑亦难矣哉。就像上述不合理的跑与不可理喻的追,难道广大看官真看得下去?
    现在来倒叙一下韩信会不会跑了。简言之,韩信在项羽那里感觉没有前途,在项羽的首脑机关呆了三年,也不过是个连级小官(郎中),亡楚归汉到刘邦阵营另寻出路。韩信长期得不到提拔一定非常苦恼,韩信不是莽夫,他的逃跑归汉也不是心血来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邦常常要到项羽项梁的大营开会讨论军机大事,韩信对刘邦很了解,断定到刘邦这里会有好的前程。韩信押对了人,在萧何追韩信之前,韩信的职务是治粟都尉,是被刘邦从连敖职务上直接提拔到治粟都尉职务上。会不会是其他人提拔的呢?不可能,治粟都尉绝对是高级干部,相当于师以上干部,主管军需的后勤部部长或副部长,如此重要的岗位,其他人有什么权力安置,只有刘邦,这表明刘邦对其才能的认可。刘邦与韩信一见如故,不是因为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而是韩信的见识让刘邦折服,所以破格提拔,从相当于连级干部至多副营级的连敖,直接越过营团师,一下子当了军级干部治粟都尉。都尉虽然没有大将威风,但这个职位确实不低,靳歙定三秦时也就是骑都尉,郦商也就是陇西都尉。陈平在项羽处受重用,有击降殷王这种大功劳,也就被拜为都尉。所以这种职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这是刘邦与韩信谈话的结果。
    史料中这个谈话过程记载模糊,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来的。夏侯婴把韩信从法场上救下来后推荐给刘邦(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所以刘邦与韩信面谈的事实不容否认。需要否认的是夏侯婴法场上救韩信。因为韩信亡楚归汉就是要找刘邦毛遂自荐,怎么能耽误时间,一直等到法场问斩呢。法场故事是为了强化韩信的神奇编造的,但有破绽。


    萧何追韩信故事就在否认刘韩有过谈话,韩信完全指望萧何推荐,受更大的重用,因为等不到,所以很失望。萧何很忙,刘邦反而不太忙。你韩信与刘邦一见如故,超级提拔,还有什么要说的,直接说好了。你看你只说了个引子,刘邦就赏你个高官。这么好的开端,你不赶紧再去多说一点?作为高级军官,向刘邦汇报工作天经地义,汇报结束讲点自己的诉求,总比让萧何转二手话要靠谱多了嘛。自己不说,让萧何说,刘邦怎么就看上你这个脑筋有问题的人呢?
    你个韩信不去向刘邦说,反而跑了,肯定以为别人能开出更高的价吧?难道当时还会有什么人能给更高的待遇吗?菜九以为,绝对不可能。项羽看不上韩信,三年都不重用,其他人呢?项羽之外,就数刘邦是最大一支力量了。韩信掌管刘邦十多万大军的粮饷很威风啊,小国之王吴芮全国人民可能都没有十万。这个韩信跑出汉军真能有更好的前程吗?韩信的脑子又没让驴踢,会丢掉到手的高官厚禄去追逐虚无缥缈?萧何追韩信故事正是把韩信描写成脑子被驴踢了,伤得很严重啊。


    简单总结一下:在项羽处郁郁不得志、受到刘邦赏识而重用的韩信,怎么看也不像会逃跑呢。韩信没有跑,就用不着萧何去追了。因为没跑没追,所以韩信没有拜大将,在担任军事统帅击魏之前,韩信一直是萧何的重要助手在做后勤工作成绩显著,说明刘邦赏识是正确的,结果是双赢。
    再饶舌一下,治粟都尉两千多年来只有韩信一个人,成色绝对不在所谓的大将之下,这完全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的。而那个时候,韩信还什么都没有做呢。这表明刘邦对韩信特别赏识。刘邦通过与韩信谈话,一下子就认定韩信是个可用之才,把治粟都尉的高级职务给了寸功没有的韩信,任何人都不应该不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逃跑,也太有损韩信的光辉形象啦。求仁得仁,又何跑焉?所以套用黄永胜针对林彪逃跑一事的感叹,韩信啊韩信,你跑什么跑。真是害死人拉。


    八卦楚汉:萧何追回韩信又如何
    解题:为了便于人们理解根本没有发生过韩信的跑与萧何追,菜九用八卦的方式,八卦过萧何如何追韩信,现在再八卦一下萧何追上韩信之后,看看能不能把这个荒唐的传说破灭掉。



    老戏文萧何追韩信的结局完全如萧何所愿,刘邦与韩信在拜将台一番晤谈后,拜韩信为大将。
    但菜九偏偏不接受这样的结局,太不合情理了,根本不能接受啊。这不是菜九好抬杠,要跟古往今来的广大看客过不去,而是韩信的跑太不合理了。
    什么叫不合理?韩信在项羽处郁郁不得志,就满怀期待地投靠刘邦找机会。结果如愿以偿,刘邦直接把他从一个连级小官(连敖)提拔为军级高官(治粟都尉)——负责军需的后勤部副部长。这种情况下韩信还要跑,难道有要更高职务的诉求?
    人们可能要说了,韩信的志向岂止一个军级干部可以打发,他要当最高统帅,大展宏图。
    且不说大将军未必就是最高统帅,甚至未必有权指挥后勤部副部长,即使比军级高官还要高,估计也高得非常有限了。
    用通俗的话来说,刘邦待你不薄啊,你怎么还不满足呢,你怎么还要跑呢,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
    不要说我这是自作多情替古人派戏,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接近。大俗人刘邦装斯文也装累了,韩信莫名其妙的一通乱跑,让刘邦觉得既然你这样子,我也用不着伪装斯文了,看看你那个戏怎么演。让我们来八卦一下刘邦的表现。

    史称,萧何的跑让刘邦六神无主。萧何回来去见刘邦,被破口大骂:听说你跑拉?萧何:我没跑,我是去追跑掉的人。
    刘邦不信:什么人跑了值得你去追啊?
    萧何:韩信也。
    刘邦更加不信:跑掉的弟兄好几十,你都不追,追韩信,你以为老子那么好骗?
    萧何:其他人根本不值得追。像韩信这样有通天彻地之才,是大王打天下用得着的。
    刘邦奇曰:我不是已经重用韩信了吗,后勤部长,还要怎么重用?
    萧何:非大将不可,不给他大将,他还是会跑呢。
    刘邦大怒:好哇,这家伙还敲诈上我拉,让他来见我。
    韩信诚惶诚恐来见刘邦。刘邦就问韩信:你在老项家那边有几年啊?
    韩信:大王,你是知道的,头尾三年。
    刘邦:老项家给你什么待遇啊?韩信:郎中,大概相当于连级干部。
    刘邦:在我这边多久拉?
    韩信:两个来月吧。
    刘邦:我待你比老项家如何?
    韩信:不可同日而语啊。刚来的时候也是连级军官,很快大王就提拔我当了军级将领。
    刘邦:听说你还有什么想法,怎么不直接来跟我说呢,我那么难见吗?
    韩信语塞。他这个级别,要见刘邦真是太容易了。在萧何追韩信之前,韩信的职务是治粟都尉,是被刘邦从连敖职务上直接提拔到治粟都尉职务上,直接成了萧何的助手。
    刘邦清了清嗓子:韩信啊,要我怎么说你呢?你以前听说过治粟都尉吗?
    韩信:闻所未闻。
    刘邦:没听说就对了。以前根本就没有这个官职。这是专门为你设立的。先不说其他的岗位都有人了,就你一个新来乍到之人,虽然很有才,毕竟什么事还没做,就一下子要挤占他人窥视已久的位置,我不好办啊。所以特别为你设立一个职位,这样反对之声会小很多。想不到啊想不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我这样对你,你居然还不满足,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韩信开始颤抖拉:大王,其实我对作战还有很多设想。
    刘邦:是萧何懂作战,还是我懂作战呢?
    韩信:当然是大王更懂作战。
    刘邦:你那个治粟都尉是萧何提拔的,还是我提拔的呢?
    韩信:韩信不敢忘记大王的恩德。
    刘邦:是萧何赏识你,还是我更赏识你呢?
    韩信:韩信糊涂。
    刘邦:你那些想法是早就有了,还是刚刚才有?
    韩信:早就有了。
    刘邦:既然你有那么多想法,怎么不早点跟我说?你对我还留一手吗?
    韩信语塞。
    刘邦:韩信啊韩信,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老项家不用你,你要跑。我这里重用你,你还是要跑。你怎么就那么喜欢跑呢?还是项王有远见,就知道你不靠谱,所以一直晾着你。要不,你呆在一边凉快凉快去?
    然后,然后,然后梦就醒了。原来是一个梦。是谁在做梦?刘邦、萧何、韩信?怎么会做这样的梦?看来是韩信。幸亏是个梦,否则就没有大好前程了。
    韩信的跑与萧何追也是一个根本没有发生过的梦——让中国人民做了两千多年的梦,也应该从梦里醒过来了。

    这个事件的关键史料《淮阴侯列传》的关键部分: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记载的猫腻为: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不是夏侯婴推荐韩信就能当上那个高官的,一定是在刘邦面谈之后。
    猫腻的核心为:刘邦韩信见过面了,谈过话了,一见钟情了。韩信该说的一定会都说了,否则那么高的职务从哪里来?有多高?治粟都尉级别不在夏侯婴之下。这个是夏侯婴可以左右的吗?




    菜九以为,萧何追韩信传说,一认真就肯定穿帮,经详细考证得出韩信根本不会跑的结论。韩信的脑子又没让驴踢,韩信也不是刘邦的私生子,只是没有跑也没有拜大将。
    简单总结一下:在项羽处郁郁不得志、受到刘邦赏识而重用的韩信,怎么看也像会逃跑呢。韩信没有跑,就用不着萧何去追了。因为没跑没追,所以韩信没有拜大将,在担任军事统帅击魏之前,韩信一直是萧何的重要助手在做后勤工作成绩显著,说明刘邦赏识是正确的,结果是双赢。

    多余的话:韩信的神话故事是有人编造。司马迁只是将市面上流传的故事收入到书里。所以责任不在司马迁。编造的人应该是蒯通。他个人的经历无法进入历史记载,但可以通过塑造一个传奇人物韩信,搭韩信的便车让历史记住。蒯通说韩信的言论中,正好有若干与历史不符处。所以让他担这个罪名是最合适的了。

    关于根本不存在韩信拜大将的事,菜九先有《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萧何无须追韩信》《韩信根本不会跑——论拜将台史实之伪》若干文字,近有《八卦楚汉: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八卦楚汉:萧何如何追韩信》《八卦楚汉:低级红还是高级黑——戏说韩信拜将》《八卦楚汉:登坛拜将——针对韩信的高级黑》及本篇。至于考据韩信事迹真伪的文字就更多了,诸如《重审韩信罪案》终极版、《千古谁识背水阵》足本、《子虚乌有汉三杰》,网络搜索即得。

    八卦楚汉:成败不关萧何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著名的成语。说的是韩信发达与死难都是萧何促成的。也不知道这个成语流传了多少年,反正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记忆。但菜九考察韩信始末,知道这样的民族记忆是误记,跟嫦娥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人们知道嫦娥是神话,不知道萧何的这个作用也是另一个神话。实际情况是成也不萧何、败也不萧何,韩信的成败与萧何都关系不大。
    成也萧何,指萧何追韩信,举荐他为大将;败也萧何,指萧何为吕后谋划杀害韩信。否定韩信拜大将与背水一战是菜九的重要贡献,此等贡献被接受难度也最大,所以菜九的工夫也下足了。否定韩信拜大将的旧功课,菜九先有《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萧何无须追韩信》《韩信根本不会跑——论拜将台史实之伪》若干文字,近又派生出《八卦楚汉:韩信是刘邦的私生子》《八卦楚汉:萧何如何追韩信》《八卦楚汉:萧何追回韩信又如何》《八卦楚汉:低级红还是高级黑——戏说韩信拜将》《八卦楚汉:登坛拜将——针对韩信的高级黑》,应该达到体无完肤效果了。那么,否定这个成语的前一半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虽然这样说,还是要不惮烦难,再简单说一下。
    韩信的成与萧何没有任何关系。韩信在项羽那里呆了三年,也不过是个连级小官(郎中),感觉没有前途,亡楚归汉到刘邦阵营另寻出路。根据对刘邦的了解,韩信断定到刘邦这里会有好的前程。韩信判断正确,他主动找到刘邦,经过一番晤谈,刘邦对其才能的认可,在韩信什么事都没做的情况下,直接将其从连敖职务上提拔为治粟都尉,相当于主管军需的后勤部部长或副部长,如此高级职位,只有刘邦有权力安置。这表明拜将台之前韩信与刘邦谈过话,仅凭谈话就成了刘邦的红人,应该说的都会在这个谈话中说,即使一次没说透,作为高级将领有的是机会再次向刘邦说,而根本不需要由他人代说。这就是韩信所谓的逃跑前的状况,与萧何没有任何关系。为了安排拜将台故事,司马迁有意淡化了刘韩会谈过的事实。飞黄腾达后的韩信没有任何理由逃跑。


    从一年后击魏起才记录到韩信的军事生涯,则拜大将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何况拜将台说辞中有韩信根本不可能掌握的资讯。

    都尉虽然没有大将威风,但这个职位确实不低,靳歙定三秦时也就是骑都尉,郦商也就是陇西都尉。陈平在项羽处受重用,有击降殷王这种大功劳,也就被拜为都尉。
    可能这样说,人们对都尉什么的还是没有感觉,可以举例说明。史料中孔将军费将军在垓下决战作韩信的左右手时也就是都尉,他们是追随刘邦芒砀山起义的老弟兄,韩信当了都尉时,这两个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也只是左司马,距都尉还差好大一截呢。左司马比连敖又要高出好大一截。由此可见,韩信能当到都尉是一个多大的飞跃啊。而这个飞跃与萧何没有任何关系。


    韩信没有逃跑萧何就不用追了,当然韩信也没有拜大将,他那个治粟都尉就是给萧何的后勤工作当助手的。他的军事生涯是所谓的拜大将一年之后才开始的,是击魏赵。因他不是大将,在定三秦时无功,在彭城惨败中无过,破楚荥阳东也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因为立功的两个汉将灌婴、靳歙不归韩信指挥。


    韩信的死,史料称是萧何与吕后共同谋划。其实吕后铁了心要杀害韩信,有无萧何的谋划,都阻挡不了吕后杀死韩信,萧何的作用只是让过程顺利一点。败也萧何,会让人误解为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送命。这样的误解不能再继续了。

    欲知详细考据,可以百度菜九段韩信刘邦研究: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千古谁识背水战(足本) 、千古谁识汉灭赵(网络任意搜索即得)
    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 -
    欢迎光临菜子学院 登坛拜将——针对韩信的高级黑 -
    惊天绝密,韩信的死难完全是他自己设计的 -




    菜九段八卦楚汉:假途灭虢汉灭魏   _华辉网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613cdd8a522c8ed41384642c101a39fef97a635613d3b3787001d9495ce1f43376200356b58cc8ff109be4cc3c6ad567627f0bf64105a269b8ca3632b157872beeb869e3ad814584afa2c4af5644bb23120c8ae7fd5c1715ba7880152697d18e38664860c9fa3115e858043e9e5357c636ee96397906f1e1ac2a5bb35dc7606180de34a74a10a212d4086c5453d03aa6092131409358578c533c74859a5cf05e7b5722c65fc2ced6c698&p=882a944499d510f707bcc7710f49&newp=89759a44d78757f81ab6c7710f5f92695912c10e36dcc44324b9d71fd325001c1b69e3b823281603d4c6786c15e9241dbdb239256b5564a1cc8ad3&user=baidu&fm=sc&query=%B2%CB%BE%C5%B6%CE%B0%CB%D8%D4%B3%FE%BA%BA%3A%BC%D9%CD%BE%C3%F0%EB%BD%BA%BA%C3%F0%CE%BA&qid=bc4605b40003ccdc&p1=20
    菜九段八卦楚汉:汉文帝与魏豹的不清不楚
    魏豹没有叛汉而遭到汉之吞并,菜九在《千古奇冤话魏豹》里详细论证过,又在八卦楚汉里八卦了一下。因为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原来也是魏王豹的女人,估计魏王豹死后,被汉王刘邦一并接管了过去,日后薄太后为刘邦生了汉文帝,这个汉文帝与魏豹有没有血缘关系,史料中看不出来。《外戚世家》记载的汉文帝母薄太后在魏豹被俘后的事迹颇耐人寻味。史称: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後宫。岁馀,不得幸。
    好象汉文帝与魏豹绝对没有血缘关系。魏豹被俘后近一年才死,死后一年多,汉王才宠幸薄姬,时间长达三年。但是且慢,汉王在什么地方宠幸薄姬的,史称“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让我们考察一下时间能对得上不。
    魏豹之死的时间有二,一为汉三年,一为汉四年。考虑到汉四年有误记的可能性,就以汉三年推算。
    《秦楚之际月表》记周苛枞公杀魏豹的时间为汉三年八月,即当年倒数第二个月。一年多之后,就是汉五年了,汉五年汉王忙于毁约、部署对项羽决战,正展开对项羽的追击,好象特别没有时间呢。当然,刘邦也会忙里偷闲把这个播种的事情办了,那得有多巧啊。

    再看看汉文帝的年纪,百度称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前203正好是汉四年,即史称的汉王宠幸薄姬之年的上限,如果加上怀胎十月,又要到上一年汉三年了,而汉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魏豹还活着。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在魏豹活着的时候就收编了魏豹的女人,而不是史料上声称的魏豹死后。但是如果真是魏豹还活着,怎么还安排他职务呢。所以存在一种可能,宠幸薄姬是魏豹死后的事,但薄姬可能有孕在身了。那么,还不能斩钉截铁地说汉文帝与魏豹没有任何关系,对吧。
    如果讲报应的话,刘邦指使杀害魏豹有点伤天害理,于是冥冥之中,魏豹的血脉很有可能掺杂到皇家血脉之中了。

    魏豹没有叛汉,魏豹的叛汉本来是汉为了吞并魏而栽赃给魏的。因为魏当时受到赵代武装的入侵,率领魏国主力积极加入刘邦主导的反楚联盟的魏豹脱离刘邦阵营回国救亡图存。魏豹反楚失利,老巢再被赵吞并的话,魏国就不存在了,所以他急忙要回国救亡图存——绝对不需要以母亲病重为理由。与楚闹翻,赵国背后下刀子企图吞并,魏豹根本就应付不过来了,这个时候还要主动与汉闹翻,一代枭雄魏豹也不是神经病,一个赵就吃不消了,还会去得罪强大的汉?赵代反客为主,魏豹也驱赶不走赵代,可能会向汉求援。汉居然就派兵取道魏攻赵后路,灭赵之前先把魏给灭了。刘邦对魏豹觉得有点亏欠,就安排了相当的官职与工作,参与荥阳防务。当此之际,魏豹的宫人家眷可能还没有让刘邦收编。刘邦败逃之后,可能委派周苛在最危险关头处置魏豹。不是魏豹有什么不端行为,而是他一代枭雄,刘邦不想让他留在世上。所以魏豹之死是蒙受双重冤案。日后吕后屠杀刘氏子孙,居然汉文帝苟活下来继承大统,汉文帝与魏豹不清不楚的关系,能让人想到什么吗?
    报应。无端被害,上天也看不下去了,给点回馈也是应有之义。

    本文基本功课,可以网络查看:
    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 重审韩信罪案/千古谁识诛淮阴 清理陈豨乱象 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 千古奇冤话魏豹 千古谁识汉灭赵 《读〈傅靳蒯成列传〉》
    千古谁识沛丰邑 【原创评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517963&boardid=52&replyID=42159733&page=1&1=1#42159733
    低级红还是高级黑——戏说韩信拜将 http://www.51ui.cn/zhishi/4733794/
    十四亿人原来绝大多数人读错,现在领导读错,一下子让全国人民认对了这个字,功莫大焉。领导万岁。
    鸿门宴教案全批判_文档之家 http://www.doczj.com/doc/54c7d63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11.html
    八卦楚汉:垓下之战的韩信
    战神项羽军神韩信处于同一个时代,两个人的交手肯定会引起巨大的关注。历史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就是垓下之战。
    不过,这一战可能要让广大历史看客失望了,史料只有寥寥几笔,还不清不楚。
    从记录上看,最终韩信胜了,但中间韩信败了。
    好唱反调的菜九根据项羽日后弃军逃跑,留在大营的楚军还有八万来推断,项羽在垓下没有太大损失,以此推断垓下之战的程度并不激烈。所以认为史料中的韩信、项羽对决的那个项羽大败垓下有误,应该是溃围而去。换言之,项羽不是大败,是胜利逃脱,虽然是为了避免失败而逃跑,但毕竟是胜利大逃亡。韩信、项羽一战,对韩信的光辉形象没有任何帮助。
    垓下之战实为陈下之战的组成部分。垓下之战的史料非常有限,陈下之战的史料更被记载在历史的缝隙中。
    陈下之战就是楚汉决战,是刘邦为项羽布好的局,撤退的项羽楚军在陈下遭到汉军的围攻及内部的叛乱,损失惨重。此前的楚汉约和是刘邦方面放的烟幕弹,是刘邦为了让楚遣返人质的演戏,项羽因为没有太多选择,只好签约释放人质,期待刘邦发善心。哪知刘邦一俟人质得救,就毁约对撤退的楚军追击,韩信、灌婴、吕泽等人早已在陈下一带严阵以待,楚军内部的陈公利几、楚令尹灵常从楚军中心叛乱,项羽焉得不败?但项羽并没有覆灭,而是杀出重围退却到垓下,整军再战,于是才有战神项羽、军神韩信的历史性交手。


    垓下实际上也是陈下地区的紧邻,不是安徽灵壁是河南鹿邑,陈下是河南淮阳(周口)陈胜的老家、河南太康吴广的老家。项羽在陈下作战失利,突围到了垓下,看那个地势可以固守,就准备再战。到了实际作战时,即韩信指挥的那一役,项羽感觉兵力悬殊,且部队缺少粮草及休息,作战只是虚晃一枪,便选择了突围。而史料记载到的部分,还写了韩信没有取得优势,估计项羽盯住韩信这一点作为突破口。史料最后说项羽败,未必。先看一下高祖本纪的记录: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

    韩信长期在项羽身边工作,对项羽很熟悉。因为项羽不重用韩信才跑到刘邦处发展。现在与项羽兵戎相见,韩信肯定想很好表现,至少向项羽证明一下,当初不重用我是失策。所以韩信率先发难,但效果不理想,被项羽击退。估计项羽大军顺势就突围了,准确地说,就是从韩信退却的这个点上突出去的。
    为什么不接受史料明说的项羽在垓下大败呢?因为楚军只有十万人,如果大败后再突围,起码折损过半,但项羽弃军逃跑后,大营还有八万人马,表明垓下之战项羽损失不大,意味着没有深度交战。甚至可以进一步说,项羽突围大军基本上就是十万的规模,因为缺少粮草体力,突围途中可能会有大量掉队者,其数量都可能达到二万,在最后的营地还有八万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可以理解为垓下项羽基本没有损失吗?出现这样的记录误差是因为司马迁要安排固陵汉败、张良设计、韩信起来等内容,就没有记录陈下之战。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固陵汉败,因为在所谓的固陵之败前,汉已在陈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固陵就是陈下,就是阳夏,就是汉预先设伏、最终大胜楚的地方,功臣表也记录到汉将大胜于固陵。惨败的楚不可能转眼之间就在当地取得胜利。何况韩信真要爽约的话,使者往来、大军出动至少要半个月才能赶到战场,项羽早就跑没影子了。所以史料中那个大败垓下,实为整个战况的总结,原本韩信的失败于是有了完美的结尾。

    从项羽战场成功突围来看,韩信的指挥是失败的。因为楚军本来就是战败之师,又人数劣势,汉军的架式是围歼,没想到让项羽突围了。所以记录到的淮阴不利却,是战场上的真实情况。估计韩信还是自告奋勇要来会会项羽。刘邦因韩信此前表现上佳,就同意了,没想到韩信根本非项羽之敌。如果是刘邦主持垓下之战,项羽肯定逃不掉。只因项羽缺少粮草休整,跑到灵璧又让汉军给追上围住。项羽看部队根本不堪作战,就弃军逃跑,最后死在乌江。
    本来就要八卦韩信战项羽的记录,正好近期悟空问答有历史韩信项羽提问:
    都说韩信是兵仙,为何垓下之战以多欺少用几十万兵马才能消灭项羽?怎么不是以少胜多?
    简答一下
    这个问题设计不好,韩信人马众多,就不可能以少胜多。而且当时也没有消灭项羽。
    以上的八卦楚汉:垓下之战的韩信,不知道算不算回答好了这个问题。
    详细考据可参见菜子以下文字
    千古谁识战垓下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1685502&boardid=1&page=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原创]垓下小考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2332970&boardid=1&page=1&uid=&usernames=&userids=&action=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4:03: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