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原始佛教那些事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原始佛教那些事[第1页]

作者:郭子夷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第一章早期波罗门

    第一节波罗门定义

    要探讨印度佛教,就得探讨波罗门教和与佛教同时的沙门思潮。波罗门教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佛教出现之前,波罗门泛神思想成分很严重,重信仰轻智慧,组织松散,此为第一阶段;佛教和耆那教出现之后,波罗门一度失势,受沙门思潮的威胁而被迫自我改造,轻信仰重智慧,发展出了正统的六论,完善了教义,此为第二阶段;商羯罗之后,波罗门教全面吸收佛教等沙门系统的精华,再度兴起,吞并了佛教,此为第三阶段。而汉传佛教由于自成体系,其中的儒家思想成分对波罗门教有天然的免疫力,以至于波罗门教作为一种宗教无法在汉地公开传播发展信徒。但它的部分思想却打着佛教的旗号传入了中国,很多人分不清楚那些是属于佛教的,哪些是波罗门的,一律把它们当成了佛教。
    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并没有符合现代宗教定义的波罗门教,它没有统一的教主,没有稳定的宗教组织,没有系统的戒律,成员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就连一个小范围的波罗门协会都没有。但他们都信奉吠陀,形成了一个种姓,叫波罗门Brahma。早期的波罗门教通常被称之为吠陀教。他们传承的四部吠陀经典:《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最早的吠陀文献创作于公元前1500,最晚的产生于公元前800年。创作时间跨越了700年,是波罗门集体智慧的结晶。期间还集结了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后期出现了专门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些经典都是口耳相传的,没有形诸文字。早期《吠陀》都是有些关祭祀的内容,以信仰为主。后期的《奥义书》侧重说理,以智慧为主。
    波罗门是一个含义很杂的概念,它首先指的是从事祭祀职业的祭司。其次泛指从事祭祀职业的这个血统的族群。第三是指称具备知识文化,有很高修行境界的在家居士。所以判断波罗门一般有三个标准:职业、血统、知识文化。
    @孙文0654 2021-07-06 12:18:29
    正真充满着 真理 神异的佛教,是会有一个发展成熟过程的!(说的玄乎一些的 :在宇宙中,若干亿年前,佛教就已经诞生了!这个地球的佛教和基督教差不多,都是神灵为了宣扬教义,特点化了某人, 传播了一些教义.而在这世上发展的宗教 .受世俗影响 许多宗教有了违背了真理的教义,有些 经文 也违背了本教的宗旨.)
    正真佛教的修行 ,就是一个解脱 成就的过程.它是分 识我 无我 正我 大我 的过程.虽然 不是每个人有足够的慧根和因缘成就......
    -----------------------------
    您相信有神灵?佛教是不相信的。
    第二节早期波罗门主要教义及佛教对它的批判与继承

    波罗门的三大主张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波罗门至上,最早出现于《奥义书》中。但万物有神和业报轮回是整个波罗门文化的基础。所以波罗门的早期教义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万物有神
    印度人普遍相信万物都有灵魂,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甚至是一个石头,其内部都住着一个神。神才是那个东西的本质,是此物区别于它物的关键。
    人身体内住着的灵魂,波罗门教称之为“神我”、“梵”。如果没有“神我”,这个人只是一具行走的尸体而已。自然界有风神、雨神、雷电神(因陀罗)、日神(苏利耶)、月神、河神、海神、各种动物神、植物神等等,非自然界有女神、战神、财神、爱神、生殖神、毁灭神、保护神等等……在印度,神灵的总数多到无法精确地统计。各村各寨、各家各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奉的神祗。而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他们有斗争,有合作,拉帮接派,各立山头。经过几千年的斗争与合作,最终排定了现在印度众多神灵的位次,其中最大的神有三个:梵天、毗湿奴、湿婆。
    万物有神论是整个印度文化的基础。而佛教从根基上是反神的。佛教的世界观是因缘观,认为世间万物只是各种因缘的组合。十二种因缘相续而生,其中并没有一个真实的神在里面操纵和推动。那么,是谁在推动呢?是业力在推动,而业力本身又是空性的,是因为我们的妄想而以为有真实的“业”,而妄想来自于无明。所以,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无明。世间万物及至神魔都是缘于无明而产生的。有人可能会问:所谓的“无明”又是谁生出来的?其实,“无明”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各种各样的因缘组合在一起成就了无明,组成无明的任一因缘还是由各种无明因缘组成的,这种分析可以无限进行下去。你想探寻无明的尽头,得到的仍然是无明。因为这种探寻的念头本身已是一种妄想。
    然而,佛教并没有完全否定神灵的存在,只是在终极意义上确认它们是空性的。在佛陀看来,神的实质也是一种无明妄想,是需要解脱的众生之一。
    (二)吠陀天启
    吠陀梵名Veda ,也译作吠驮、韦陀、围陀等,意为知识、智慧。波罗门认为世间和出世间的智慧都在四部《吠陀》里面,这些智慧是梵天启示给波罗门的,他们再宣示给其他低等种姓的人。
    佛教认为人类智慧并不是梵天赐予的。人类的智慧之所以无法展现,是由于被“无明”所障碍。只要扫除掉这些“无明”,智慧就会彰显出来,就能让人获得解脱。要扫除无明,得自己去修行,自己去感觉,去亲证。而不是企求神灵的恩赐。

    (三)祭祀万能
    波罗门认为祭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大法。祭祀的主要意义就是让神祗高兴,以帮助自己实现各种目的。祭祀现场摆上神灵喜爱的供物,伴着音乐和各种祭拜仪轨,祭司们高声赞颂神祗的伟大美德。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行贿。
    波罗门把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命名为“梵天”,这是一个带有人格的神,具备完全的神性,具有人的一切优点,却没有人的缺点。梵永恒存在,是这个世界的真实主体,它创造并控制着整个宇宙。波罗门认为祭祀是沟通神灵与人类的惟一通道。在祭祀中,只要神灵高兴,他就会教你如何正确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战争、疾病、财富、婚姻等等问题。如果你足够虔诚,他还能帮助你摆脱轮回的折磨,达到绝对自由的解脱状态。当然,被祭的神灵本身必须是能量非常强大的,才能帮你解决相应的问题。
    当然,神不只一个,而是有千千万万的神。看你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祭拜相关方面的神。如果拜错了神,可能会惹来麻烦。很多神都是有性情的,无端被打扰,他可能会惩罚你。在祭祀问题上,只有波罗门最专业。
    原始佛教虽未直接否认神灵的存在,但已经把他们的地位贬得很低。神作为众生之一,也在轮回之中,也有摆脱烦恼的需求。原始佛教认为世界一切都是因缘相续所生,必须依靠智慧把相续的链条斩断,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想依靠神灵来实现是不可能的。求神不如求己。佛陀从一开始就是反对祭祀的。
    但后来的大乘佛教出现了祭祀。这主要是出于宏法的需要。神和魔虽然是人的内心所幻想出来的,而一旦在内心形成,就会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要想消除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印度人对神灵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已有往悠久的历史。大小小的各种神灵鬼怪遍布整个印度社会。面对这个群体,你如果坚持说一切神灵都是虚妄的,他们无法接受,而且会因此对佛教失去信任。大乘佛教是以救度众生为理想的,对面于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只好暂时随顺一下他们的习气,才能把他们引入佛门加以救度。因此,大乘的一些宗派为了争取信徒也把印度的各路神仙纳入自己的系统,也举行各种祭祀。但只视其为一种救度众生的方便法门而已。然而有些宗派搞着搞着就当了真,把祭祀这种方便当成了究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走向了与佛陀本怀相反的歧路。
    @与股神擦肩而过 2021-07-10 05:37:55
    婆罗门教的解脱思想就是放弃自我,归于最高本体,从而获得永恒。但这里的自我已经无限接近消失,没有自我,否定自我其实是种婆罗门教的思想。
    -----------------------------
    这种思想也不是波罗门独有的吧。连董仲舒都知道搞“天人合一”。
    (四)波罗门至上
    印度的种姓文化十分发达,不仅人有种姓,万事万物皆有种姓,同一种姓之中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姓,如果需要可以无限区分。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划分成三六九等。
    在印度最主要的是按照种族、文化、职业而划分的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述,这大种姓由梵天原人生出。此外还有达利特人,不是梵天原人所生,属于"不可接触者"。
    婆罗门是祭司阶层,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关键是他们能与神魔直接沟通。其他种姓不具备此项技能,因此祭司们自认合理配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
    刹帝利是武士和世俗政权的管理者,但他们在知识文化和与神灵打交道的本领上不及波罗门,因此屈居第二。
    吠舍是平民和商人,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
    首陀罗是贱民,从事低贱的职业。
    达利特比首陀罗更低贱,他们身体不能遮住高种姓的光线,走路不能留下脚印,以防高种姓的人踩到,污染了他们,所以要随身带个扫帚,一边走一边清扫自己的痕迹。
    同时,在波罗门内部也区分上等波罗门和下等波罗门。上等婆罗门是祭司,具有与神沟通的技能,文化修养较高。下等婆罗门只有波罗门血统,没有与神沟通的本领。在同为达利特阶层的内部之间也相互歧视,吃素的不理睬吃荦的,杀牛的瞧不上杀猪的,杀猪的看不起杀鸡的,扫地的瞧不起掏粪的等等。就算是最低贱者也有他所睢不上的人。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佛陀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只是排列组合不同而有千差万别的外在形式。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才组成了人身。作为生命原材料的五蕴都是空性的,何来高低贵贱之分?佛陀的主张受到了众多低种姓的欢迎,使佛教迅速壮大。
    但印度人的种姓思想仍然是顽固的,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如此。大多数人最感兴趣的并不是跳出三界外,而是希望通过今生吃苦受罪,求得来生成为波罗门或刹帝利。先充分享受世俗之乐,直至某一天对世俗之乐产生厌烦,再求出世也不迟。所以即使处于底层的达利特者在反对种姓的态度上也不坚决。
    (五)业报轮回
    业报思想在世界各民族都有,但轮回思想却是印度人的特产。中国人也相信因果报应,《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必”字表明中国人也是相信因果律是具有强制性的。但大多数中国人只相信现世因果,不相信三世因果,不相信有前生和来生。能确信有三世因果的只占极少数。
    但印度人却是普遍坚信因果报应是贯穿于三世的,人是有前生和来生的。这种观念在佛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很盛行了。《奥义书》中已有了完整的业报轮回思想。
    轮回说的是六道众生像车轮一旋转不息,生命形式在业力的推动下不断变换成神、人、畜生、饿鬼、地狱各道众生,而灵魂始终不灭。在获得解脱之前,轮回永不停息。前生的因决定今生的果,今生的因决定来生的果。前生不只是一次,而是有无穷次。前生的尸骨堆积起来,会比整个须弥山还高。你现在所吃的东西,所用的东西,其实就是你以前的身体的某一部分。你在吃曾经吃过的东西,用曾经用过的东西,结曾经结过的婚,念曾经念曾经过的经,说曾经说过的法。来生也是如此。
    前生和今生的某些业因不会的随着一次生命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会被带到来生去。贯穿于前生、今生、来生的东西“业”,梵语Karma。“业”分为业因、业力、业果。业因是人们的行为、造作、思想等等所留下的信息或痕迹。业因一旦形成,它就会产生一种促使将来遭受果报的力量,叫做业力。业因所产生的后果叫做业果。
    “业”又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指一定要遭受相应果报的重业,如杀害自己父母的大罪。不定业是指不一定遭受果报的轻业,是否遭受取决于将来所遇到的条件,以及自己是否继续去助长它。
    “业”还可以分为今世受报的业和来世受报的业。有些业是今生受报的,因为它刚好在今生成熟。还有一些业是要来生才受报的,因为要到来生它才能成熟。什么时候受报取决于业果在什么时候成熟。在受报之前,“业”始终在那里,就像种子一样,是否发芽取决于是否遇到适宜的气候、土壤、水份等等。在发芽之前,种子一直在那里,有机会就发,没有机会就不发。
    “业”还分为善业和恶业。善业在将来会遭受善的果报,如投胎成为波罗门或刹帝利或生在富裕之家,最好的果报是成为天上的神。恶业在将来会遭受恶的果报,如胎成低贱种姓的人,严重者投胎成饿鬼,更严重的下地狱。地狱分为很多层,最深的那一层叫无间地狱,深不可测。
    波罗门对付业报轮回的办法有三个:祭祀、苦行、冥想。最主要的办法还是祭祀,通过祭祀请神灵把自己的恶业消除掉,把善业施舍给自己。某些神灵能把一个人的恶业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当然,别人也在祭祀,也在请神灵帮忙。所以,神与神之间会有斗争,甚至会大打出手,以打斗的结果决定善恶果报的归属。波罗门的祭司能请动神灵,所以,他们比现在的律师还吃香。
    波罗门还主张通过供养来改变命运。他们宣称:低种姓的人要想来生获得好报必须供养高种姓,只要好好地供养波罗门,将来就能投胎成高种姓。
    佛教也主张三世因果,五道轮回(后来增加了阿修罗,成六道轮回)。佛教基本上接受了波罗门关于“业”的定义。区别在于两点:一是佛教认为“业”在世俗意义上是真实的,在究竟意义上也是虚妄的。二是不赞同用祭祀和供养波罗门的办法来改变命运。因为神灵本身也在轮回之中,也受到因果规律的支配。神灵如果造了恶业,仍然要受恶报。如果以自己的优势而干预别人的因果,本身会遭受非常严重的恶报,丧失神灵身份,堕落成低种姓的达利特,甚至直接堕落成畜生,或者下地狱。别人的因果是不能随便干预的。摆脱业报轮回的惟一办法就是修行,获得正确的智慧。首先是不要继续作恶,其次是忏悔,让过去的恶业种子没有发芽的机会。当然,有些恶业你忏悔也没有用,它是一定要受报的,那是定业。但是诚心悔过可以减轻果报的程度。其次是断相续,也就是修出离心,将十二因缘的链条断开,就能跳出轮回,不受后有。
    佛教认为低种姓要投胎成为高种姓既要行善积德,还要布施、持戒等各种修行。波罗门本身也须行善积德,否则自己的福报会坐吃山空,将来也会堕落成低种姓。

    早期波罗门主要的信条就是这些,但后来不断吸收其他非波罗门的思想观念,使整个波罗门文化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内部也有很多相互矛盾的派别,有的主张苦行,有的主张纵欲,有的主张祭祀,有的反对祭祀,各种邪见与正见并存,龙蛇混杂,已经无法用“波罗门”来概括它们,后来就统称为印度教。在佛教出现之后,波罗门教的正统思想主要有六论:数论、瑜伽论、胜论、正理论、前弥曼差论、吠檀多论。其中的吠檀多论与佛教最终退出印度有莫大的关系,那是后面的章节所要讨论的问题,这里暂不展开。
    本帖欢迎法义布施,但奉劝不要搞人身攻击。言语就是一个内在涵养品德的体现。

    《诗经.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第二章 沙门思潮

    第一节 沙门思潮定义
    由于波罗门凌驾于各种姓之上,玩弄神权,引起了其他种姓的普遍不满。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左右,在印度出现了一股反吠陀、反波罗门的文化运动,史称“沙门思潮”。沙门是指出家修道的人,以乞食为生,不事生产,没有家庭负担,以集中精力修道为主。而波罗门是在家修道的,称之为居士。
    当时的沙门流派很多。据佛典记载,仅六师外道及所属各派就有96种。他们讨论的主要是如何解脱轮回以及世界的本体和终极问题。如灵魂是永恒还是暂时的?宇宙是有边还是无边的?时间是限还是无限的?是否有转世轮回?轮回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在轮回?轮回的期限有多长?是否有因果?是因中有果还是因中无果?世界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神灵是否有实体?是否也有七情六欲?我的本体与我的身体是一不致的还是可以分开的?……他们的很多观点相互对立,辩论非常激烈,只在反波罗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但很多流派的思想都没有流传到今天,有的刚一产生就消失了,有的被其他流派所吸收。现在能被我们熟知的主要是佛教所称的“六师外道”。除耆那教外,五师都没有经典流传,其观点多记载在反对者的典籍中,难免有失真容。
    第二节 六师简介
    (一)顺世派
    顺世派是原始唯物主义流派,创始人是阿耆多翅舍钦波罗,同为六师的末伽黎?拘舍罗和富兰那迦叶的主张也是该派的思想来源。阿耆多翅舍钦波罗比佛陀出生略早,主张世间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性的物质构成的。人死后四大分散,灵魂也随之灭亡。没有永远不灭的灵魂,没有投胎,没有转世轮回,也没有因果报应。任何生命都是一次性的,没有再来的机会。因此,没必要修苦行,也没必要行善积德,及时行乐满足各种欲望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对面眼前的烦恼,只有欲望,特别是性欲的满足才是摆脱痛苦的最佳途径。
    顺世派反对波罗门的祭祀。认为祭祀只是波罗门摄取财富和地位的手段。天上根本没有神灵,对着天上祭拜不过是在拜空气而已。祭祀只是为那些没智慧没勇气的人创设的一条谋生之道。波罗门主张杀牲血祭可让被杀之牲升天受福,顺世派质问他们为何不杀了自己的父亲让他到天上去享福?
    顺世派只相信现量,即相信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第一感觉。而通过思考加工的结论(比量)是不可靠的,圣贤们所说的真理(圣言量)恰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里面假设的成分太多,更不可靠。(以上见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版P36、37、38)
    对于佛教来说,顺世派主张的没有神灵、没有投胎、没有转世、没有轮回等等观点都无所谓,因为佛教认为这些东西在究竟义上也是空性的,但主张没有因果报应,甚至宣扬纵欲来求解脱,那就过分了。佛教认为,因果律是通行于世间和出世间的,解决世间的问题要遵从因果律,要超越世间获得解脱也得遵从因果律。世出世间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是因果。否认因果是一种被眼前现象所迷惑,一叶障目不见须弥的断见。因此,顺世论是佛陀重点批判对象之一。
    (二)删阇夜毗罗底子
    汉译名删阇夜毗罗底子,生卒年不详,六师之一,相对主义者。他主张一切存在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肯定的东西。如果你和该派的人打招呼:“您吃饭了吗?”他会回答:“我不确定,因为你所说的’吃饭’的具体含义没有确定,事实上你无法确定,就连什么是’饭’也无法确定,因此,我只能告诉你,我可能吃了饭,也可能没有吃,有可能吃了又没有吃,一切都不确定,一切都有可能。”
    对于神灵、投胎转世、因果等问题,该派的答复一律是;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可以说又有又没有,还可以说既不是有也不是没有。对于任何问题,他们都不会给你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因而被称之为泥鳅学派。
    对于出离轮回,删阇夜毗罗底子认为只要经历八万四千劫后,自然就可以摆脱轮回,耐心等待即可,无需自身努力。
    泥鳅学派相对论对大乘佛教二谛学说的建立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大乘中观派将佛陀所说的真理区别为世俗谛和胜义谛,在世俗谛上存在的东西,在胜义谛上都是空性的。所以在某个角度说有,换个角度即可说无。但这种相对主义不能过度发挥,否则就陷入了“戏论”,对摆脱世间烦恼出离轮回没有帮助。
    (三)婆浮陀?伽旃那
    婆浮陀?伽旃那与佛陀同时,出生于波罗门种姓。他早期信奉吠陀,后来受沙门思潮影响,萌生了反吠陀思想。他相信人的灵魂永恒存在的,反对祭祀,也不相信因果业报,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结果,与行善作恶没有关系。他否认道德的作用,视现世的享乐为最高价值,与顺世外道非常接近。汉译《长阿含经.沙门果经》曾记载婆浮陀?伽旃那与阿阇世王的一段对话:
    (阿阇世王)问言:“大德!如人乘象、马车,习于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不?” (婆浮陀)答言:“大王!无力、无精进,人无力、无方便;无因无缘众生染著,无因无缘众生清净。一切众生有命之类,皆悉无无力,不得自在,无有怨仇,定在数中,于此六生中受诸苦乐。”
    无力是指没有业力。无精进无方便即人的主观努力是没有意义,因为一切果报是无因无缘,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的。
    在佛教看来,婆浮陀否认因果业是一种断见,认为命中注定是一种常见。佛教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命运不是一陈不变的,而是时刻处在因缘变化之中。命运就像一个储藏器,看你往里面添加的是什么,添加善的内容,命运就会往善报的方向转变。添加恶的内容,命运就会往恶报的方向转变。不仅世间的善恶果报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且出世间的阿罗汉乃至成佛果报都是不断努力,不断精进的结果。
    (四)尼乾陀若提子
    尼乾陀若提子,梵名Nigathanataputta,耆那教创始人,著名的苦行派,六师之一,徒众称其为“大雄”,也被称为“佛陀”。我们一般认为“佛陀”是释迦牟尼的专称。其实在印度,“佛陀”是指获得觉悟的智者,并不是一个专称。大雄约生于公元前540年,卒于前468年,与中国孔子大致同时。他晚于佛陀出生,但与佛陀有交集,双方的弟子有过多次辩论。据尼乾陀若提子的本生故事记载,他的前世曾为人、为兽、为僧、为天帝,后降生于若提王族而为耆那教创始人。出生前,其母梦白象而有孕。三十岁时,放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苦行十三年后于波罗树下觉悟。于是开始传教,至七十二岁涅槃。他的本生故事与佛陀有很多相似之处。
    耆那教是六师外道中最成功的一个,时至今日在印度还有一千多万信徒。其思想体系也是相对较复杂的。其教义主张有以下几点:
    1.“七谛”说。七谛,指命、非命、漏、缚、遮、灭、解脱。“命”指灵魂,也叫神我,是万物的本质内核。大雄相信万物有灵说,认为生物和非生物都是有灵魂的。只有时间空间等没有灵魂,属于“非命”。生命活动所产生的业是导致轮回的原因,称之为“漏”。这种障碍解脱的特性称之“缚”。要想解脱就得持戒修正信正智正行(遮)和行苦行消除以前的业障(灭)。
    2.在世界观上主张原子论。认为“极微”物质是真实的。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物质单位构成的,这种物质单位小到不能再小,已近乎虚空。“极微”物质本身是真实的,而“极微”物质组成的万物则是不实的,因为它们一直在变化之中。这有点像近代的量子力学。
    这种以“极微”物质为实体的观点,印度其他派别也有持此论的,西方的“原子”说也类似于这种观点。但被佛教所反对,佛教认为世间万象皆是因缘所生,根本没有最小的物质单位。构成物质的四大可以分解成更小的组成单位,但这种分解可以无限进行下去,永远没有尽头,并不存在一种不可分解的“极微”物质,因而也就无所谓绝对真实。
    3.注重业力,推崇苦行。耆那教认为灵魂(神我)是本来清净的,因沾染并吸收极微物质而成了生命,于是有了身语意的行“业”,因“业”而轮回受苦。人生的所有祸福都由前世累积的业力决定的。业力一旦形成,就必然要受果报,在果报受完之前不能出离轮回。耆那教最忌杀生。教徒们外出行走常带一把毛弹子扫路,以防细小的昆虫被踩杀。因为每杀生一次,自己的来生就要被杀一次以抵偿债务。他们将轮回之道分为天、人、地狱三道。神灵是属于天道的众生,但也在轮回之中。
    耆那教推崇苦行。他们乞食剃发,一日一餐,不住有屋顶的地方,不在同一棵树下睡两次,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其中一些人赤身裸体,被称之为天衣派。他们认为只要虐待自己的身体,接受极端的苦痛,就能提前抵销往昔所造的恶业。当某一天所有的业力都抵销干净,就能出离轮回,获得解脱。
    而佛教并不认为一定要把业力消灭干净才能摆脱轮回,只要修出离心,消除无明,把十二因缘的环链断开,就可以跳出轮回,不受后有。能否摆脱轮回并不取决于过去的业力,而是取决于今生能否消除无明。如果消除不了那就断续轮回,直至某一生消除为止。
    4.注重戒律。耆那教有基本五戒:一不杀生,二不诳语,三不偷盗,四不蓄私财,五不行淫欲。犯之者清除出教。随着该教的发展,戒律不断细化,出了不坐高广大床,不住房屋等非常严格而琐碎的戒律。
    5.将有情生命按其命根数量进行分类。一切有情生命分为七根:皮、舌、鼻、眼、耳、身、心。最低等的植物只有一根:树皮。蚯蚓类有二根:皮和口腔。越复杂的生命命根数量越多。只有人和神魔有“心根”,梵语音译“末那”。
    (五)末伽黎?拘舍罗
    末伽黎?拘舍罗Makkhali Gosala,邪命外道的领袖,六师之一。其父末伽黎以游行乞食为生。拘舍罗生于萨罗婆那村的牛棚,曾做过奴隶,在干活中因失误被主人剥光衣服,裸奔后以行乞为生,在那烂陀遇到在此传教的大雄,加入耆那教,但因戒律问题与大雄发生矛盾。拘舍罗于是脱离耆那教,自己组建僧团,名阿什斐迦。以舍卫城的一位制陶人家为据点。后来与大雄的信徒发生斗殴,拘舍罗及其信徒被打败,不久后因纵欲过度而死。(以上参阅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版P45)
    《长阿含经.沙门果经》曾记载:
    (阿阇世王)问言:“如今人乘象.马车。习于兵法。乃至种种营生。皆现有果报。今者此众现在修道。现得报不?” 彼(拘舍罗)报我言:“大王。无施.无与。无祭祀法。亦无善恶。无善恶报。无有今世。亦无后世。无父.无母。无天,无化,无众生。世无沙门,婆罗门平等行者。亦无今世,后世。自身作证。布现他人。诸言有者。皆是虚妄。”
    另据《大般涅槃经》卷十九记载:

    如王所言,世无良医治身心者,今有大师名末伽黎拘舍离子,一切知见,怜愍众生犹如赤子,已离烦恼能拔众生三毒利箭。一切众生于一切法无知见觉,唯是一人独知见觉。如是大师常为弟子说如是法:“一切众生身有七分。何等为七?地、水、火、风、苦、乐、寿命。如是七法非化非作,不可毁害如伊师迦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不舍不作犹如乳酪,各不诤讼若苦若乐、若善不善,投之利刀无所伤害。何以故?七分空中无妨碍故,命亦无害。何以故?无有害者及死者故,无作无受,无说无听,无有念者及以教者。常说是法,能令众生灭除一切无量重罪。”
    从中可知,拘舍罗反对祭祀,不信因果,不信轮回,否认一切存在现象的真实性。末伽黎?拘舍罗创立了七元素说,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地、水、火、风和苦、乐、命七种元素组成的。而七种基本元素组成的万物都是虚幻的。
    七元素中的“命”相当于灵魂,是指挥身体吃喝拉洒的控制元素。“命”是永恒的,生命消失后,“命”和别的地水火风元素组成新的生命。他与婆浮陀?伽旃那一样主张命运前定,主观努力改变不了命运,纵欲或杀生都没有影响。
    拘舍罗因谤无因果,命定无化,偏空的思想被佛教判为邪命外道,也被其他外道所反对。
    (六)富兰那迦叶
    富兰那迦叶,梵名Purana Kassapa,与佛陀大致同时,六师之一。机会主义者,主张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切都是出于偶然。行善不一定有善报,作恶也一定有恶报。他也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杀生杀的是虚妄不实的东西,犹如向虚空挥刀,何来罪过?布施行善的对象也是虚妄不实的,何来功德?《长阿含经.沙门果经》记载有富兰那迦叶的部分观点:
    若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以为肉聚,弥满世间,此非为恶,亦无罪报。于恒水南脔割众生,亦无有恶报。于恒水北岸,为大施会,施一切众,利人等利,亦无福报。


    总结:佛教是在批判吸收波罗门和各种外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佛陀看来,凡认为世间存在永恒的神灵、命运、神我、物质或物质元素的主张都属于常见;凡认为善恶无报,否认因果规律的主张都属于断见。执空执有都会妨碍解脱。只有不断不常,奉行中道,不堕两边才是正见。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408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一.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三章 原始佛教

    第一节“佛”的本意是觉悟

    最大的误解就是从“佛”的定义上产生的。翻译的文字与它的本语总会存在一些差别。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有各自的因缘,想翻译得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相似。禅宗一再强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为了防止人们落入语言的执着。但很多人却因此落入了另一种执着:否定语言的价值。语言固然是有局限的,但也不能无限夸大这种局限。语言是通向真理的桥梁和媒介,它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当然,过了桥之后就不要再对桥依依不舍了。但不要在过河之前就把桥给拆了。
    佛,梵语buddha,音译佛陀、休屠、浮陀、浮屠、浮图等等。意译觉悟真理者、解脱者。佛的准确定义就是已经觉悟并获得解脱的人。在佛教中,“佛”是释迦牟尼的专称。但觉悟者不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佛教的历代祖师大德中有很多觉悟者,他们都符合buddha的定义,但为避释迦牟尼的讳,就不再以佛陀称之。但外道就没有这样的避讳,例如耆那教徒也称他们的教主尼乾陀若提子为“佛陀”。
    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佛陀”的内涵被无限添加,释迦牟尼被神化为全知全能的一切智人。但无论怎么变化,觉悟和解脱才是“佛”的最真实准确的定义。离开这个定义来谈佛,就可能落入邪见。
    那么,佛具体觉悟了些什么呢?佛觉悟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象。这个真象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获得的解脱就是:涅槃寂静。这叫三法印,是判断所说教义是否属于佛教的三个标准。
    第二节 释迦牟尼的故事
    佛陀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刹帝利种姓,公元前565年生于喜玛拉亚山南麓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悉达多的父亲是净饭王。当时的迦毗罗卫地域面积很小,人口不足50万,在政治上实行原始民主制,迦毗罗卫的“王”就是首领的意思,并不是中国古代的那种“王”。悉达多的叔父有叫斛饭王、甘露饭王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有这么多国王。可见,净饭王只是迦毗罗卫国的领导人之一。悉达多是净饭王的法定继承人,所以被称为太子。
    据佛本生故事记载,其母摩耶夫人,来自拘利国,是天臂城主(城邦国家)善觉王的胞妹。摩耶夫人嫁给净饭王后,多年没有生育,有一天夜里,她梦到一头六牙白象从自己的右肋飞入怀中,醒后就有了身孕。快要到分娩时,摩耶夫人按照传统返回娘家,途径蓝毗尼园时下车休息,在她伸手去摘一支无忧树枝时,悉达多从其母的右肋生出。刚生下来的悉达多就能自己行走,他脚不沾地,悬空走了七步,一步一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对于这个故事,就连佛教内部也有很多人没把它当真。中国禅宗的云门禅师就曾对弟子们说,如果当时他在佛陀出生的现场,将把佛陀“一棒打杀与狗子吃。”云门禅师这样说的目的是要破除弟子们对佛陀的迷信和执着。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执着对于解脱都是一种障碍。其实在原始佛教时代,佛陀并没有被神化。在声闻弟子的心目中,佛陀只是一位指导人们求得解脱的导师。是人而不是神。佛陀本人也坚决反对神化自己,认为那是外道的做法。他一再宣称“吾在僧数”,自己也是出家的沙门之一。但在佛陀涅槃之后,弟子们非常怀念他老人家,同时其他外道都在竭力神化自己的教祖,佛教如果还坚持佛陀只是一位出家的普通沙门,会被外道所轻视。在这种情况下,神话般的佛本生故事才被创造出来。
    在悉达多出生后没多久,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是悉达多的姨母诃婆阇波提把他抚养成人。这个事件对佛教的影响很深远。释迦牟尼早期组建僧团时,是禁止女人入教的,他认为女人对情感和物质的贪念太重,对世间法太过执着,让她们加入会妨碍其他僧人的精进。他婉拒了很多女富人要求入教的申请。但是,当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姨母提出入教要求时,释迦牟尼就没办法拒绝了。姨母诃婆阇波加入僧团后,很多女人包括释迦牟尼的妻子相继加入了僧团。到释迦牟尼去逝时,僧团的男女比例基本上持平了。对此,他曾有感慨:正法住世是一千年,因女人的加入而减去五百年。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女人普遍比男人们还要精进,如果没有她们的执着,在经历数次灭佛运动后,佛教可能就此消失了。之所以能维持到现在这个状态,她们真是功不可没。佛教反对执着,却靠执着得以延续。当然,这也佛陀的预料之中。(见《法灭尽经》)
    悉达多16岁时,娶了表妹耶输陀罗,生下儿子罗喉罗。悉达多接受过传统的武士教育,剑术很好。当时迦毗罗卫国内忧外患,正面临亡国的压力,在宗主喬萨罗国日益强化的管制下,迦毗罗卫已经丧失了内政和外交的主权,算是名存实亡。悉达多并不想拿起刀剑为主权而战,因为迦毗罗卫太过弱小,不仅难以取胜还会引来大量的杀戮。就算夺回主权又如何呢?在沙门思潮的影响下,父亲的首领位置早就对悉达多没有吸引力了,世俗生活也让他越来越感到厌烦。在29岁那年,他终于决定出家修道,先后追随两位名叫卡拉玛和拉马普特拉的隐士学习禅定。由于禅定没有完全消除他心中的疑惑。他开始奉持苦行,在喜马拉亚山下的森林中,他结识了五位在此修苦行的沙门,于是结伴同修。后来这五人成了佛陀的首批皈依弟子。在苦行期间,悉达多剃除须发,穿着又破又赃的粪扫衣,后来干脆穿树皮,穿荆棘,每天只吃一点点果实,有时一连几天什么也不吃,白天黑夜都以打坐参禅为主,基本上不睡觉,偶尔睡一下,也是睡在墓地或寒林中。所谓“寒林”就是印度人用来摆放尸体,任其腐烂,以便野兽和昆虫吃掉的森林,据说这样做可以抵消死者的前世罪业,进而生天受福。苦行者之所以选择在墓地或寒林中睡觉,是为了避免对睡觉一事生出贪念。悉达多坚持了六年的苦修,身体变得骨瘦如柴,到了死亡的边缘,可还是觉得没有解脱。他于是放弃了苦行,到尼连禅河中洗了个澡,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糜乳。同修的五个人认为他意志不坚定,便弃他而去。悉达多来到菩提迦耶,在一棵毕波罗树下结跏趺坐,下定决心如果再不悟道就死在这棵树下算了!经过十一天的冥思苦想,总结以往修禅定和苦行的经验,悉达多终于获得了自证的觉悟,成了自觉并能觉他的解脱者——佛。此时乔达摩·悉达多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去找那五个还在修苦行的沙门。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中,佛陀找到了他们,向他们讲授十二因缘和四圣谛。前后讲了三个月。五沙门受教后,心开悟解,先后证得了阿罗汉果,便皈依了佛陀,成为首批声闻弟子。至此,佛教的三大要素:佛、法、僧三宝俱足,标志着佛教的正式成立。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30年。
    此后,释迦牟尼继续宣讲佛法。在五比丘皈依后,波罗奈城的富家子弟耶舍等五十一人也加入了僧团。之后他们一起在印度次大陆游行。又度化了迦叶三兄弟,这三人比佛陀要年长几十岁(仅此一点就可见佛陀非凡的人格魅力),都是波罗门有成就的修行者,原有一千多弟子。他们师徒全部加入了佛陀的僧团。之后,舍利弗和目犍连又带着两百名弟子加入。这两位也是波罗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舍利弗在七岁时就已在辩论赛上打遍印度无敌手。目犍连则有洞穿他人的心思,知道他人前世和来生的特异功能。他和舍利弗在皈依佛陀之前是同门师兄弟,两人非常要好,订立了修行契约,谁要是得了真谛,要第一个分享给对方。这些著名波罗门的加入,使佛教迅速壮大。早期加入的这一千二百五十人(约数)成了常随,佛陀无论走到哪里,基本上都带着他们。之后还不断吸收弟子加入僧团。佛陀前后宏法共计四十五年。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涅槃于拘尸那城帕瓦村旁的树林里,世寿80岁。
    第三节佛陀的主要教义

    那么,佛陀在毕波罗树下究竟悟到了些什么呢?这只有佛陀本人最清楚,其他人都只是猜测。佛陀对弟子们所宣讲的佛法即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十二因缘、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揭示了世界和人生循环轮回的真象。四圣谛是摆脱轮回之苦的方法原理和步骤。三法印是佛教与外道的区别。
    (一)十二因缘
    在没有导师指导的情况下,要想独自觉悟和解脱,靠的就是观十二因缘。因观十二因缘而觉悟者称之为缘觉、独觉、辟支佛。佛陀在毕波罗树下最先悟到的应该就是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就是不明白宇宙和生命的真象,以为有个真实的宇宙,有个真实的空间和时间,特别是以为时空中有一个真实的“我”和“我的利益”(我所)。
    为了我和我的利益,于是采取了行动,造下身、口、意方面的业,这个叫“行”。
    所造的行业会形成一种具有生发能力的种子,它会吸食各种材料和营养,变成新的生命,这种能变现成新生命的东西叫“识”。
    识为了变成新生命,它会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精神原料和物质原料,这些原料叫做“名色”。
    吸收到一定的原料后,识就会变现现出眼、耳、鼻、舌、身、意这些器官和功能,虽然尚在胎胞状态,新生命就算创造成功了。这六种功能可以感知外境,把外面的信息收集进来,所以叫做“六入”,也叫六根。
    六根与外境接触,这个现象叫做“触”。
    因接触而产生各种感受,有快乐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有无所谓的感受,统称为“受”。因不同的感受而生出爱恨情仇,称之为“爱”。
    因爱恨情仇而生出各种各样的执着,因执着而往某个方向前进以迎接将来的果报,这个叫做“取”。
    因取而获得的果报叫做“有”。有分为三有:欲界有,是指贪念欲界而受相应的果报;色界有,因执着于色界而受色界的果报;无色有是因执着于无色界而受无色界的果报,统称为“有”。
    因爱、取、有而产生的业力使轮回无法停止下来,当肉身败坏后,又投胎成新的生命,以接受以往的业报并制造新的业力,这个叫做“生”。
    因生而有“老死”。
    一般把十二因缘解为三世二重因果,无明和行是前世因,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和有是现在果和来世因,生和老死是来世果。
    但十二因缘并不是简单的前后相续关系,它们互为因果,果即是因,因亦是果,纠缠环绕。
    而十二因缘的关键就是“无明”,它贯穿着整个轮回过程,生命就是在无明中行,在无明中生识,无明中摄入名色,无明中生成六根,无明中生触,无明中生受,无明中生爱,无明中生取,无明中生有,无明中生生,无明中老死。一切都是因为无明,才导致了没有尽头的轮回。
    有人可能会问:是谁生出的无明?其实并没有的一个真实的无明,它只是佛陀为了教导轮回中的众生而假设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指是相对于“明”而存在的一种状态。“明”就是智慧,是觉悟。只有证得了智慧和觉悟,无明就会消失。十二因缘的链条就会断裂,不再起作用,轮回就会停止,就“不受后有”。
    而要证得智慧和觉悟,那就得修四圣谛。
    (二)四圣谛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围绕着“苦”而展开,以摆脱苦、获得涅槃解脱为终极目的。苦谛讲的是苦果,集谛讲的是造成苦果的原因。灭谛讲的是从苦中解脱的结果。道谛讲的是实现解脱所需要的方法和步骤。前三谛在于说明问题,第四谛在于解决问题。

    1.苦谛。
    佛陀所说的苦谛,要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世间苦,二是轮回苦。世间苦就是人生在世所要面对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一般人会觉得人生也并非全是苦,苦中也有乐。比如说谈情说爱,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能让人快乐的东西,并非一切皆苦啊?然而,在觉悟者的眼中,凡夫的快乐就像我们观看粪池里的蛆虫一样,它们进食粪便,觉得很快乐,不会觉得苦。在佛陀看来,世间之乐在究竟义上说仍然是苦。
    所谓轮回苦就是指除了苦一次之外,它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受苦。打个比方:如果你喜欢看某一部电影,特别喜欢。于是你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每次你都能发现一些上次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能产生稍弱于上次的喜悦。但是,随着不断重复地观看,你能发现的新东西越来越少,到后来什么新的都没有了,你的喜悦已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当你被迫重复看了几百遍之后,你终于厌烦了,当重复看了上万遍之后,你终于忍受不了了,于是想终止这种重复的折磨。然而,你仍然要身不由己地观看下去,一亿遍,十亿遍,一万亿遍……你就会明白什么叫轮回之苦。我们的人生乃至整个世间就是一场不断重复播放的电影。
    幸运的是,我们看完一次,第二次再看的时候把上一次看的内容给忘记了,于是再一次看的时候误以为看的是一部新的电影,这就是隔阴之迷。每轮回一次,前面的经历都会忘得差不多。在无穷无尽的来生,你要么因各种自造的业障而变得更加愚痴,从高智的人类堕落成无知的畜类或虫类。你要么因积攒善业获得智慧而看清生命的真象,并进而不断修行以摆脱轮回之苦。你想长久停留在人类的状态也不是不可以,但你需要不断积集善业才能保持人身。一亘因放纵而失掉人身,堕入畜生道,要想再变回人身则非常困难,要经历很久远的时间。因为畜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业,更不会主动去积攒,它们要碰运气才能有机会变成人。这比中头彩要难上亿万倍。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20 19:54:22  更:2021-09-05 15:50:35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