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唐小诗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唐小诗

作者:sonso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从《全唐诗》中搜集一些小诗,五言或者七律,或者其他合适的。。。太长的就不要了。。。啥类型的都有,当然,首先我看得过去。。。

    顺序吗,想按照时间,但是再去排序很难。还是偷懒,按照《全唐诗》的顺序来吧。。。

    首先。。。太宗皇帝 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是马上得天下的天子,但是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得他诗文水平非常的高。李世民的诗文,传世的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首诗都是经典之作。李世民的传世诗作,全部被收录在《全唐诗》第一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全唐诗》。

    先来一个大雷。。。。(我今天才知道竟然是李二写的,惭愧啊)

    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是李世民在贞观九年赠给宰相萧瑀的诗作。

    “板荡”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主要描写周厉王无道昏庸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

    萧瑀(575~648年),字时文,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唐朝初期宰相,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
    幼行孝道,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随从萧皇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因为直言进谏,贬为河池太守。后来,归顺唐朝,拜民部尚书、光禄大夫,封宋国公。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六任宰相,六次罢相,削爵贬出京城。贞观十七年二月,名列凌烟阁功臣第九位。
    贞观二十二年,复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萧皇后去世后,萧瑀深受打击,身染重病,不久去世,时年七十四,赠司空、荆州刺史,谥号贞褊(bian)。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

    李世民写这首诗送给萧瑀,是为了表彰萧瑀的两大功劳。一个是隋炀帝的时候,萧瑀不顾后果,一再劝阻隋炀帝征高丽。萧瑀因为直言极谏,惹火了隋炀帝,结果被隋炀帝贬官。第二件事情,就是表彰萧瑀不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重金,坚持在唐高祖李渊面前替李世民仗义执言。


    萧瑀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朝相始终。始终在朝廷的权力中心。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武德朝。入贞观朝后,五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一支有8人为相,与唐朝相始终可谓兴旺发达,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当然,这一切也和当时的门阀婚姻有关。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帝京篇(其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这首诗写宴饮的场景,既有场面的奢华,又说了当时社会的和谐,还表达了自己珍惜时间,以及为了志趣而不顾享乐的情况。很有自夸的味道。
    过旧宅(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园荒一径断,苔平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一朝辞北地,四海遂为家。

    新丰:汉置县名,刘邦称帝后,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改名为新丰,其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谯邑:秦置县,为魏皇室本贯所在地;李渊早年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毫县。这里以“新丰”、“谯邑”,借代自己驻晔的武功旧宅,隐含君王荣归故里之意。

    鸣笳míng jiā。笳笛:古管乐器名。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又作:苔古半阶斜。思之,苔藓之类的,古不古的何能看出?用平倒是能体现“荒芜”之意。。。
    黄台瓜辞

    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相传太子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乃作《黄台瓜辞》,以藤蔓比喻武后,因四个瓜先后被摘而感伤四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后看后醒悟。(注:史学界对作者是否李贤本人存疑,该诗最早见于李泌劝谏唐肃宗时所说。唐肃宗听闻后大惊,并称“朕不知此”,因此也可能是李泌为达政治目的而自行编造。)

    武则天身故后,李贤被追封为章怀太子。
    出塞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人绝句精华》也说:“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关山月

    戴叔伦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春首

    陈叔达

    雪花联玉树,冰彩散瑶池。
    翔禽遥出没,积翠远参差。

    陈叔达:吴兴人,陈宣帝顼之第十六子。

    太建十四年,(公元五八二年)封义阳王。善容止,颇有才学。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成。徐陵甚奇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隋大业中,拜内史舍人,出为绛郡太守。以郡归李渊,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温大雅同掌机密。后拜侍中,进封江国公。

    尝赐食御前,得蒲萄执而不食。高祖问故,以‘母患口渴,求之不能致。欲归以遗母’对。高祖喟然流涕,因赐物三百段。
    咏萤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虞世南是前朝老臣,自秦王阶段就追随太宗,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即位后,又为修文馆学士,深受太宗敬重。但虞世南“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作者作此首《咏萤》小诗,也即寄寓身世之感,一方面表现出恐怕不被赏识的担忧,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风骨,即使力量单薄,即使周围的环境是一片“黑暗”,自己依然要闪烁光明,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在其中。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佻细能饶圆唳。吴协南曰:“不明点‘萤’字,暗中摸索亦自得之,此咏物写生手也。”结有寄托,故佳。

    的历:dì lì,语出《千字文》:“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鲜亮之意。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明人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各善言蝉之德。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清人李鍈《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占地步。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10、独酌

    王绩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朝医生、著名诗人。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以医药济人。

    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唐初诗人王勃是他的侄孙。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初唐时,曾官太乐丞,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纵酒自适。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年),只有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但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这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养鸟等均有研究。

    王绩性情旷达,嗜酒如命。唐武德八年(625年),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回答说:“待诏俸禄低,又寂寞,只有良酒三升使人留恋。”待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期,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自求任太乐丞。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回到东皋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

    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11、春日

    上官仪

    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仙人杏:南朝祖冲之《述异记》:“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日食杏,故免死。”后人因此以“仙人杏”为杏的美称。

    帝女桑:神话传说中的桑树。以赤帝女居此桑而升天,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五十里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卢照邻《山林休日田家》诗:“径草疏王篲,巗枝落帝桑。”

    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家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高宗和武皇后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楚国公。
    12、春晚山庄率题(其一)

    卢照邻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
    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
    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人,初唐诗人。

    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老卢一生,可谓生不逢时,照邻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及长期病痛的折磨,病既久,与亲属诀,自沈颍水。

    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有卢照邻墓位,尚存高大的墓冢。
    13、雨后

    李百药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李百药(564—648年),字重规,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隋唐时期大臣、史学家、诗人,隋朝内史令李德林之子。

    博学好文,初仕隋朝,拜太子舍人,辅佐太子杨勇。隋炀帝即位,贬为桂州司马,迁建安郡丞,卷入农民起义。武德年间,归顺唐朝,流放泾州。贞观二年,征为中书舍人,参与修订五礼律令,迁礼部侍郎,转太子右庶子,辅佐太子李承乾。人品耿直,直言上谏,作《封建论》。撰写《北齐书》。以修史之功,迁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转宗正卿,封安平县公。

    贞观二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谥号康公,归葬于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安平县志》)。

    一句话,这就是坑后备的主啊。。。。。。
    14、送苏尚书赴益州

    郑惟忠

    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庭花如有意,留艳待君开。

    最后一句,又作“留艳待人开”,以题意观之,不若“君”。

    郑惟忠,宋州宋城人。第进士,补井陉尉。天授中,以制举召见廷中,武后问举者,何所事为忠,对皆不合旨。惟忠曰:"外扬君之美,内正君之恶。"后曰:"善。"擢左司御胄曹参军事,迁水部员外郎。后还长安,复以待制召。后曰:"非尝于东都对忠臣者乎?朕今不忘。"迁凤阁舍人。(搁现在,这个回答也是满分啊。。。)

    中宗立,擢黄门侍郎。时议禁岭南酋户不得畜兵,惟忠曰:"善为政者因其俗。且吴人所谓家鹤膝、户犀渠,此民风也,禁之得无扰乎?"遂止。进大理卿。节愍太子败,守卫诖误皆流,已决,诸韦党请悉诛之,帝欲改推。惟忠奏:"大狱始判,复改讯,恐反侧者不自安,且失信天下。"有诏百司参议,卒论如前,所全贷为多。俄授御史大夫,持节赈给河北道,且许黜陟守宰。还奏称旨,封荥阳县男,迁太子宾客。卒,赠太子少保。

    15、南中咏雁诗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南中:指岭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纳言韦思谦之子。[1]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至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韦思谦(611—689),唐代郑州阳武县(今原阳县)人,进士及第。官至凤阁鸾台三品(宰相)。垂拱初,赐封博昌县五等侯爵,任宰相之职。

    韦嗣立(654—719),韦思谦次子,承庆异母弟,进士及第。曾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承庆卒,代为黄门侍郎。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卒,赠兵部尚书,谥号“孝”。

    韦承庆与其父韦思谦、其弟韦嗣立父子三人同为大唐宰相,史誉“一门三相”。两《唐书·韦思谦传》为其父子三人立传。
    16、江楼

    韦承庆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曛。

    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17、南行别弟

    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18、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

    开元年间名相。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唐朝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张九龄是开元时期的贤相之一,也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时人誉为“曲江风度”。

    开元末年,玄宗倦于理政,渐渐沉迷享乐,疏远贤人。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成为安史之乱前最后一位公忠体国、举足轻重的唐室大臣。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

    即使罢相后,如有人向玄宗举荐人才,玄宗辄问道:“其人风度得如九龄否?”

    他目光远大,曾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然而不为玄宗采纳。后来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李隆基:正大厦者柱石之力,昌帝业者辅相之臣。生则保其荣名,殁乃称其盛德,节终未允于人望,加赠实存乎国章。故中书令张九龄,维岳降神,济川作相,开元之际,寅亮成功。谠言定其社稷,先觉合于蓍策,永怀贤弼,可谓大臣。竹帛犹存,樵苏必禁,爰从八命之秩,更进三台之位。可赠司徒,仍遣使就韶州致祭。
    19、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阙:宫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杨炯,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明代胡应麟《诗薮》:究其体裁,实为正始。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
    20、江亭晚望

    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

    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

    后因结交张易之获罪,贬泷州参军。唐中宗景龙中(708年)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又以受贿罪贬越州长史。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流放广西钦州。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赐死。

    作为文人,宋之问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
    21、送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则天皇后圣历元年(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孙楚:字子荆,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盛气傲人,仕途坎坷,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后团傲侮石苞,免官。

    维舟:停船。

    《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

    《批选唐诗》:含情无言,言所不及。

    《唐诗镜》:三、四简炼精深,有意不尽言之妙。

    《唐诗归》:钟云:与“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深厚多少?所送之人不同,自然生情,且不亲送,又多生出一番情。

    《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淡永。

    《诗境浅说续编》:病中不能送客,无以表意,而托诸江树,正见其情之无极。

    好人坏人,在当时人看来不过是追求上进的方式不同,宋毕竟不是望族出身。。。。
    22、
    晚泊湘江

    宋之问

    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颜。

    况复秋雨霁,表里见衡山。

    路逐鹏南转,心依雁北还。

    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衡山之南的衡阳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到此而返。

    《晚泊湘江》,是宋之问第二次赴岭南经过湘江时所作,其忧伤之情,灌满了悲凉之笔。此诗,真实地状写了诗人流离转徙,赶赴贬地的凄凉情形,是他留给古楚国的悲冷的声音。

    今天读来,仿佛还能看见满脸风霜的他,怀着无限憾恨,在高风悲旋的寂寂青山间,一步一蹭,再度南行的身影。诗里蕴含着他去国怀乡的苦痛,更有风雨晦冥中的思乡情怀。

    终其一生,宋之问只不过是一个文人,而且是没有政治眼光、不懂政治策略的文人,他一生所为,主要是抱着求名求利、明哲保身的宗旨,靠诗文谀上,周旋于宫廷政治势力之间。

    多为后人所看重的,是宋之问专力于创作格律精严的近体律诗,和沈佺期等其他宫廷文人一起,对近体格律诗的最终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沈宋"一 起被后世视为律体诗歌定型的关键人物。

    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23、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一说作于宋之问神龙二年(706年)途经汉水时。宋之问媚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武氏去世后,唐中宗将其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在岭南,唐时属于极为边远的地区,贬往那里的官员因不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往往不能生还。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实历苦境,皆以反说,意又深一层。”

    清代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怯’字写得真情出。”

    清代李鍈《诗法易简录》:“‘不敢问来人’,以反笔写出苦况。”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即老杜‘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意。”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贬客归家心事,写得逼真的绝。”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五绝中能言情,与嘉州‘马上相逢无纸笔’同妙。”
    24、
    上元夜六首(其三)

    崔液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zhī,古书中记载的一种异鸟。松鸦的旧称。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中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崔液,字润甫,崔湜之弟。擢进士第一人。崔湜常呼其小字曰:“海子,我家龟龙也。”崔液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封安平县男。先天二年(713年),崔湜获罪流放岭南,中途又被赐死,崔液怕受牵连,改名换姓藏于郢州(今湖北钟祥)人胡履虚家中。逃亡期间曾写《幽征赋》,表明心境,词甚典丽。后遇大赦,在返京途中病亡。
    大拿开始上市

    25、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明·顾磷《批点唐音》卷一:通篇无月露之态,风格自完。说者言唐诗唯工于景,岂知大雅者也。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卷一:此等语后人读烂熟,在子安实为创调,当为作者致想。又:此始成律,陈、隋之习变尽。谭元春曰:愁苦诗,又唤醒人不愁,妙,妙!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一:率衷披写,绝不作诗思。末语解愁,愁情转甚,须如此等下语,意味深厚,后人便道出个中矣。
    明·黄周星《唐诗诀》卷八:郎郭道,槐安国,恍惚一世,未知谁假谁真。
    2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看看后人的推崇:

    《批点唐音》:读《送卢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苍然率然,多少感慨,说无为愁,我始欲愁。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多少叹息,不见愁语。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华》及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唐诗镜》: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唐诗归》:此等作,取其气完而不碎,真律成之始也。其工拙自不必论,然诗文有创有修,不可靠定此一派,不复求变也。

    《唐诗矩》:前后两截格。前二句实,后六句悉虚,恐笔力不到则易疏弱,此体固不足多尚。

    《唐诗意》:慰安其情,开广其急,可作正小雅。

    《唐诗三百首》:陈婉俊补注云: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

    《古唐诗合解》: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唐诗近体》: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壮阔精整(首二句下)。又曰:凭空挺起,是大家笔力(“海内”二句下)。姚曰:用陈思《赠白马王彪》诗意,实自浑转。

    《诗境浅说》: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作七律亦然。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通首质序,未免起率易之嫌。顾尔时开拓此境,声情婉上,正是绝尘处。陈伯玉之近调,高达夫之先驱也。五六直作腐语,气旺笔婉,不同学究。结强言耳,黯然之意,弥复神伤。
    27、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首诗写于总章二年(669年)到咸亨二年(671年)之间,可以与《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江边送别诗相互参证,都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28、
    早春野望

    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岫(xiù):山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诗十首》有 “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清代评论家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云:“上二句是景,下二句是景中情。‘花柳’三春,故园心动,却着‘边亭’二字,连上二句,有不堪临睨之悲。二十字中,极炉锤之妙。”
    29、

    登城春望

    王勃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比那个“叫春的城市”的广告强几万倍。。。。给点广告费吧。。。。
    30、
    饯骆四二首(其一)

    李峤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

    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

    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

    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
    李峤少有才名,十五岁精通《五经》,二十岁考中进士。他初授安定县尉,因在制举考试中以甲等擢第,调任长安县尉,在畿尉中与骆宾王、刘光业齐名,皆以文章著称。

    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发兵征讨岭南邕州、岩州一带(在今广西境内)的僚族叛乱。李峤时任监察御史,奉命充任监军,随唐军南征。他亲入獠洞,宣谕朝旨,成功招降叛军。

    长寿元年(692年),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大臣被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下狱论罪。武则天遂命李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一同复核此案。李峤上疏皇帝,为狄仁杰等人辨冤,因而忤旨,被外放为润州司马。

    圣历元年(698年),李峤升任宰相,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李峤是武后、中宗时期的文坛领袖,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崔李苏杜),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深得时人推崇。他的文章善于隶事用典,讲求骈偶,辞采华美,堪称大手笔。开元名相张说赞其文“如良金美玉”,《旧唐书》则称其文学为“一代之雄”。

    李峤曾作《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为乾象、坤仪、居处、文物、武器、音乐、玉帛、服玩、芳草、嘉树、灵禽、祥兽十二大类,各以一字为题,又称《单题诗》,一诗咏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诗歌的类书形式。这组《杂咏诗》在天宝六载(747年)已有张庭芳为之作注,后流传至日本,在平安时代成为贵族及士族阶层重要的幼学读物。

    后世论者对李峤的诗作多持否定态度。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谈到咏物诗的发展中认为:“李峤称大手笔,咏物尤其属意之作,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亦匠笔耳。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乔象钟在《唐代文学史》中称李峤的咏物诗:“乍看题目,令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却充满陈腐的堆砌雕琢和连篇累牍的隶事用典,毫无生气,使人腻而生厌。”今人多认为李峤的咏物诗不过是小弄巧笔,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胡应麟把李峤的《侍宴甘露殿》与杜审言《早春游望》、陈子昂《晚次乐乡》、沈佺期《宿七盘》、宋之问《扈从登封》等并列为初唐五言律诗之最佳者。

    李峤的诗作在中唐时期随遣唐使东渡至日本,《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李峤百廿咏》一卷。今存最早钞本为日本嵯峨天皇亲笔所钞本,凡二十一首,在日本已被定为国宝。镰仓时代初期学者源光行《百咏和歌》,即据《李峤百廿咏》翻作。《杂咏诗》及张注在日本影响极大。江户时期学者林述斋《佚存丛书》本附跋说:“皇朝中时,甚喜此诗,家传户诵,至使童蒙受句读者亦必熟背焉。以故诸家传本,不一而足。”


    梦得双笔
    李峤幼时曾梦到一个神人送给他两支笔,从此学业大进,终成一代文豪。后世遂用“双笔”比喻文才出众。

    见义勇为
    李峤与张德裕、刘宪一同复核狄仁杰谋反案。张德裕与刘宪慑于来俊臣淫威,明知是冤案,却不敢如实上奏。李峤道:“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我岂能明知狄公负冤却不为他申明冤屈。”他上奏为狄仁杰伸冤,结果忤旨被贬。

    龟息贵寿
    李峤有兄弟五人,都不到三十岁便去世了。其母担心李峤也不能长寿,便请相士袁天罡为李峤看相。袁天罡看后,认为李峤也难以活过三十。李母大惧,请袁天罡再看卧相。当夜,袁天罡与李峤同榻而睡,发现李峤睡觉没有喘息声,用手一试,鼻中已经断气。他吃惊不已,察看良久才发现李峤是用耳朵呼吸。次日,袁天罡对李母道:“你放心吧,你儿子睡觉用的是龟息,定能大贵长寿,只是不富而已。”后来这些果然应验。

    宰相安贫
    李峤虽官至宰相,但家中一直清贫,卧室里用的是粗绸帐子。武则天认为宰相如此有损大国体面,便赏赐他宫中御用的绣罗帐。当夜,李峤睡在绣罗帐中,结果通宵难以安睡,觉得身体好象生病一般,极不自在。他对皇帝道:“臣年轻时,曾有相士对我说过,不应奢华。如今用这么好的帐子米,所以睡不安稳。”武则天无奈,只得任由他用旧的粗绸帐子。

    李峤无儿
    根据笔记小说《松窗杂录》记载,唐中宗曾召见宰相苏瑰和李峤的儿子,对他们道:“你们想想自己读过的书,说一说可以对我讲的。”苏瑰之子苏颋道:“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意思是,木头依照墨线就直,国君听从劝谏就圣明。李峤的儿子李某(名字失载)则道:“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意思是,斩断早晨过河人的小腿,挖出贤人的心。唐中宗认为李某学识远不如苏颋,叹道:“苏瑰有子,李峤无儿。”
    31、
    五月奉教作

    李峤

    绿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

    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

    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

    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

    十旬:酒名。亦代指酒。《文选?张衡<南都赋>》:“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李善注:“十旬,盖清酒百日而成也。”刘良注:“九酝、十旬皆酒名。”
    南朝·陈徐陵《谢敕赐祀三皇五帝余馔启》:“金壶流十旬之气,玉案备千品之羞。”

    觞:shāng,古代酒器。举觞称贺,觞酌。欢饮,进酒,觞饮。觞咏(饮酒赋诗)。

    泛觞:古代饮酒风俗。即在水边饮酒,浮杯于水上。
    32、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解:知道,懂得。《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
    三秋: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一说指春季。
    过:经过。
    斜(xiá):倾斜,歪斜。因为押韵需要所以不读“xié”,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和惠能的心动有一比。。。
    33、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和:指用诗应答。
    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宦游人:离家作官的人。
    物候:指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淑气:和暖的天气。
    绿蘋(pín):浮萍。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巾:一作“襟”。

    晋陵是古代地名,是今天的江苏常州,陆是姓,此人是和杜审言一起去游春的人,也就是县丞,据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记叙,唐朝的县丞有职无权,形同虚设,衙门内的刀笔吏都可以欺负他,实在算不上有什么地位。也就是说,和杜审言一同去游春的人,也是一个工作上没有什么成就的同僚,一个姓陆的县丞。早春,点明了时间,游望说明了事由。仅仅是题目就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基础信息:杜审言和一位江苏常州的县丞一起在初春去郊游,回来陆先生写了一首诗,杜审言唱和了一首。这就是这首诗的由来。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

    夫人,范阳卢氏,隋朝吏部尚书、容城侯卢柔五代孙女,渭南尉卢元懿的孙女,庐州慎县县丞卢元哲之女。

    明,胡应麟: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吹的不要不要的。让他和太宗比一下。。。他孙子更牛逼,说“诗是吾家事”。。。
    34、

    夏日过郑七山斋

    杜审言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

    过:访,探望。郑七:杜审言的好友。
    樽(zūn)中好(hào):喜爱杯中之物。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言:句首助词,无义,凑足音节。
    谷口:汉代县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据皇甫谧《高士传》记载,汉代有一个叫郑璞的人,家住谷口,躬耕垄亩,避世隐居,恬淡静默。成帝之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他出山,他也不屈就。当时人们佩服他的清高,名振京师。杜审言因友人姓郑,就以谷口借指友人的山斋。
    薜(bì):薜荔,木本植物,又名末莲、木馒头,茎蔓生,花小,果实形似莲房。萝:女萝:地衣类植物,即松萝,常寄生松树上,丝状,蔓延下垂。晋后多以薜萝指隐士的服装。
    芰(jì):菱角,两角者为菱,四角者为芰。屈原《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后用芰荷指隐者的服装,比喻生活高洁。
    日气:日光散发的热气。
    钟鼓:古代有黄昏时击鼓、撞钟以报时的风尚。此指时近傍晚。
    系(xì):拴缚。
    迟回:迟疑,徘徊。

    此诗约作于高宗上元年间(674~676),杜审言任洛阳丞时。郑七的山斋在洛阳附近。诗人与郑七既是文友,又是酒友,故于夏日造访,过山径,开水亭,在雨后丽日、云阴晚凉的清爽气氛中,文酒相乐,流连忘返。因此诗人用明朗爽快的笔调描写了这一过程。

    诗歌描绘了山斋的优美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不知道是哪个砖家得的研究。。。老杜一辈子就想投机官场,何来的清高一说,他孙子更是想求官而不得。。。

    这首《夏日过郑七山斋》,是杜审言五律中的成功之作。不仅在文字、结构、意境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在诗歌的声律上,对仗工稳,音韵协调,整体匀称,也表现出纯熟的技巧。后人对此颇为推崇。
    南宋·杨万里《诚斋集》卷八二《杜必简诗集序》:今观必简之诗,若“牵风紫蔓长”,即(杜甫)“水荇牵风翠带长”之句也……若“云阴送晚雷”,即“(雷声)忽送千峰雨”之句也;……予不知祖孙之相似,其有意乎,抑亦偶然乎?至如“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如“日气抱残虹”,……皆佳句也。三世之后,莫之与京也宜哉。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十三:初唐五言律,杜如“共有樽中好”,“交趾殊风候”,……体就浑圆,语就活泼,乃渐入化境矣。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晚唐即极雕琢,必不能及初唐之体物。如“日气含残雨”,尽贾岛推敲,何曾道得?三四工妙,尤在“日气含残雨”之上。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录馀绪论》:律诗中二联全写景者,较之一景一情,格力稍逊;然亦必有层次变化,不得一例,致蹈重复之弊。……若杜必简之“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常盱眙之“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俱以叙事之笔行之;下联“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皆就当时所值之景写之,自不犯复,则又一法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八:自来咏雷电诗,皆壮伟有馀,轻婉不足,未免狰狞可畏。惟陶公“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杜审言“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李义山“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最耐讽玩。

    清·易孺《杜审言集跋》:其馀气韵胎息,恍若含符者,开篇皆然。而弥以《夏日过郑七山斋》一章之足以为(杜甫)“落日放船好”一诗之祖范也。

    35、

    经 行 岚 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杜审言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品。

    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三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

    此作,2018年突然被各地疯狂采用考试题。。。砖家的答案是。。。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山水之美,令人陶醉。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前四句写岚州的“春光晚”、“ 气候寒” 、“花不发”、“ 雪仍残”体现作者边地苦寒的慨叹;五六句对山水美景的赞赏和热爱;尾联中作者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体现其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36、
    夜渡江

    姚崇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笛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悬。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晦:光线不明,昏暗。

    文学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图,艺术构思颇为独特。诗先交待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天空也呈现一片苍茫晦暗之色。这里由“浮烟”“苍茫”“晦”等词的渲染,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以下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生发。因为天色昏暗,远处景物不辨,失去了参照物,所以船行而人不觉其行,只是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知道船夫正在背纤而行,可见江水其实甚为湍急。突然听见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所以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又嗅见荷花的香味,所以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又暗含了牧童夜归与荷塘夜色的景境。夜色虽然晦暗,但江上由于水光映照,却可看见隐约的帆影,而这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这样一来,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之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构思别致。

    名家点评
    《唐诗归》:钟云:字字是夜渡江,“寻岸”二字,尤幻而细,非身历不知其妙。谭云:人人历此景,然非有静思妙手,不能出而为诗。钟云:静极(“闻香”句下)。
    《唐风定》:五字(按指“听草遥寻岸”)似中唐以后人。
    《历代诗法》:五、六佳。日后孟襄阳“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则又青出于蓝矣。
    《唐诗意》:晦夜能辨物如此,公之知人之鉴精舍精矣。可作《小雅·鹤鸣》篇读。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元崇性体廉静,心镜光明,故其为诗亦多净洁高华,如《望月思家》、《夜渡江》,极静、极细、极响、宜当时以文章著名、德业钦世也。

    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神龙元年(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同情武则天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为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开元九年(721年),去世,终年七十一,追赠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37、
    送苏尚书赴益州

    宋璟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译:
    我眼望远方烟雾弥漫,你此去前途霰雪飘飘。

    园亭仿佛为你送行,里面的杨柳也依依难离。

    品:
    前途很有象征之意,难卜莫测,人情怎能不牵挂在心。情意深处,亭柳也似多情。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前后为相四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

    建中元年(780年),宋璟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三十七人被唐德宗定为宰臣上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宋璟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当朝时,朝野赞誉宋璟为“有脚阳春”。意言宋璟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

    可惜,最大的名声却是:李隆基:彼卖直以取名耳。
    38、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特指上元节的灯景。此句对后世影响甚大,如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有:“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楼梦》十八回:“只见庭燎绕空,香雪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洛水贯都,以像星汉”此处或以星津桥指代天津三桥。”东都洛阳,洛水从西面流经上阳宫南,流到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架桥,南为星津桥,中为天津桥,北为黄道桥 。开元年间,改修天津桥,星津桥毁,二桥合而为一。
    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桥上的铁锁打开,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人来:追随人流而来。
    游伎: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秾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落梅:曲调名。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金吾卫,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名,汉代置。《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计时器皿,即滴漏。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后来也称元宵节。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城长安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文人数百人赋诗记其盛景,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该诗描绘的是神龙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观灯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九岁能属辞,与里人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
    妻子,裴行俭之女。据《山西闻喜裴氏世牒》记载,大约在公元668年,即唐高宗总章元年,裴行俭见苏味道和王勮,异之,妻以女,以二女分嫁苏和王。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老四都“子承父业”做了官,只有老二与众不同。这个老二叫做苏份,苏味道死后,苏份就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自是眉州始有苏氏”。
    苏份的第九代子孙里出了个苏洵,苏洵的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对于祖籍栾城,“三苏”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在文章、诗词、书画上经常署名为“赵郡苏洵”、“赵郡苏轼”等;苏辙被朝廷授予“栾城县开国伯”,他的作品集叫《栾城集》;苏东坡的墓志铭上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启贤堂内,还供奉着眉山苏氏始祖——唐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的画像。

    39、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

    崔融

    斑鬓今为别,红颜昨共游。

    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久视元年(700年),崔融得罪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被贬为婺州(现在的浙江金华)长史所作。贬官时间不长,武则天又因身边没有善于撰写公文的好手,又召他回朝,担任春官郎中,为武则天撰写诏书。

    斑鬓:年老。《文选·潘岳<秋兴赋>》:“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吕延济注:“斑谓黑白杂,言悟岁之终,慨然自省,乃见斑白之发或承冕,或垂领也。”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中宗李显为太子时,崔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宫表疏多出其手。崔融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崔融对作诗虽然很有研究,还写了《唐朝新定诗格》(有疑问,唐朝俩字应该是后人加的)这样有开创性的理论著作,但是他流传的名作不多。

    武则天一死,崔融发自内心的悲痛,在《则天皇后挽歌》里,崔融写道,“日月昏尺景,天地惨何心”,有一种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的味道。
    明天见
    40、
    韦长史挽词

    崔融  

    日落桑榆下,寒生松柏中。

    冥冥多苦雾,切切有悲风。

    京兆新阡辟,扶阳甲第空。

    郭门从此去,荆棘渐蒙笼。

    此韦长史,不详。唐故朝散大夫太原府阳曲县令韦嶙墓志:至六代祖瑱,为周车骑大将军、开仪同三司,平齐有功,谥曰惠。五代祖师,隋汴州刺史,谥曰定。高祖德蒨,皇兵部尚书。曾祖匡素,皇巩县口。祖令宾,皇洺州长史。父济,皇汉州绵竹令。可排出其世系如下:
    〇—韦瑱(字世珍,平齐惠公,平齐公房始祖
    〇—韦师(字公颖,隋汴州刺史、井陉定侯
    〇—韦德蒨(唐兵部尚书)
    〇—韦匡素(巩县口、赠和州刺史)
    〇—韦令宾(洺州长史)
    可能是最后这个,洛州长史。。。。

    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唐.刘知几《史通·叙事》:“夫杲日流景,则列星寝耀;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清.魏源《客怀八首柬龚定庵舍人》诗之四:“安得遵云衢,及此桑榆光。”

    冥冥:远空。《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鬼魂所在之处。如:“下合冥冥」。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幽暗、晦暗。唐.张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此处当以远空解释。

    苦雾:浓雾。南朝.宋. 鲍照《舞鹤赋》:“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唐后有,宋.朱熹《梅》诗:“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清.顾炎武《春半》诗:“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

    切切:哀怨、忧伤貌。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知王好之,每入与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讎,而有切切之色。”南朝 .梁 .江淹《伤爱子赋》:“形惸惸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 .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宋. 梅尧臣《思归赋》:“切切余怀,欲辞印绶。”《红楼梦》第二六回:“独立墻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

    悲风:凄厉的寒风。《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陆机 .《苦寒行》:“阴云兴巖侧,悲风鸣树端。”宋. 张孝祥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词:“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是日天昏日暗,悲风惨冽。”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灌木动悲风,残云迷孤屿。”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诗:“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

    京兆阡:阡(qiān千):墓道。汉武帝时,京兆尹(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曹氏死后安葬在茂陵,当地百姓称其墓道为“京兆阡”,后因作咏墓葬的典故。《汉书》卷92《游侠传·原涉传》:“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谓其道为京兆仟(通“阡”)。(原)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人不肯从,谓之原氏仟。”
    《棉织物五倍子传统染色配方色彩复原探析》中,说,唐时大年初一烧的纸又叫”烧阡张“,草纸呈黄色,烧后呈灰色。

    扶阳:看内容应该是地方,查貌似没有其他项,像官职啥的。地方的话,可能有点偏。第一是,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萧县西南六十五里。本始二年(前72)改为扶阳侯国。东汉复改为扶阳县。寻废。《后汉书·盖延传》:建武二年(26),盖延伐刘永,“拔薛,斩其鲁郡太守,而彭城、扶阳、杼秋、萧皆降”。唐李贤等注:“扶阳,县名,属沛郡。”第二是,东晋太元中侨置,属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北五十里。南齐后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巢州。七年(624)废。第三是,南朝梁改扶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新宁县东二里金城故城。陈改扶夷县。第四是,隋仁寿四年(604)置,属庸州。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八十五里。《寰宇记》卷121扶阳县:“置于扶水之北, 因此为名。”唐属费州。后废。第五是,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贞观元年(627)属演州,十六年(642)废入咸驩县。要是韦令宾的话,貌似一个也不对。存疑。

    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史记·孝武本纪》:“赐列侯甲第,僮千人。”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有甲乙第次,故曰第。”《文选·张衡》:“北阙甲第,当道直启。” 薛综 注:“第,馆也;甲,言第一也。”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韩国殊勋,洛都西内,名园甲第相连。”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清 .孙枝蔚 《式庐诗为石仲昭明府访方尔止处士而作》诗:“甲第云中连白日,渔簑雪里傲朱绯。”指豪门贵族。唐 .杜甫 《醉时歌》:“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新唐书·选举志上》:“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上赖祖宗之荫,下托贤妻之德,举中甲第。”

    郭门: 外城的门 。《左传·昭公二十年》:“ 寅闭郭门,逾而从公。” 唐 .韩愈 《过南阳》诗:“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宣和 ……乙巳之春,开金明池 ,有旨令从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门。贵人竞携妓女,朱轮宝马,骈阗西城之外。”清.王士禛 《漫兴》诗之一:“郭门传息壤,不障洞庭流。”

    蒙笼:草木茂盛貌。 汉.扬雄.《甘泉赋》:“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诗:“奇峯合沓半隐天,緑萝蒙笼水潺湲。”苏曼殊 .《遁跡记》:“惟有葭苇蒙笼,陂陀回首,见苍崖崒嵂。”

    大致解释如此,此作一般不被解释,勉为解读。既有悲伤好友之意,又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世家大族的好时光已经不复了的感慨。不知崔融为武妹之粉,对武妹大杀世家如何看待。。。。
    41、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阎朝隐

    金台隐隐陵黄道,玉辇亭亭下绛雰。

    千种冈峦千种树,一重岩壑一重云。

    花落风吹红的历,藤垂日晃绿葐蒀。

    五百里内贤人聚,愿陪阊阖侍天文。

    阎朝隐,字友倩,赵州栾城人。连中进士、孝弟廉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
    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著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后贬通州别驾。诗十三首。

    “于时张易之等烝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见《新唐书·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随园诗话》卷二:张燕公称阎朝隐诗,炫装倩服,不免为风雅罪人。

    奉:奉命,奉皇帝的命令.
    和:音贺.唱和,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圣制:皇帝所作的.

    石淙山,在河南省登封市东南20公里处,以石淙河流经其下而得名。山峰秀丽,溪水环绕。石淙河发源于嵩山九龙潭,流经大冶、告成交界处时,独特的岩溶地貌造就了奇特的风景,两岸崖壁高耸,险峻如削,涧中有巨石,岸边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河。石淙河风景优美,潭碧,洞幽,峰奇,石怪,林茂,谷深,向有“天中胜景”和“小桂林”之称,是人们祓禊、祈子、踏青之地,也是文人学士避暑、修禊的好去处。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是武则天登上皇帝宝座十周年。为笼络感情,协调君臣关系,五月十五日,武则天率李显、李旦、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宗昌、李峤、苏味道、姚元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和沈佺期等政见不同的大臣们巡游中岳嵩山,登临峰顶之后,避暑石淙河,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乘酒兴举行诗词大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石淙会饮”。
    武则天兴致极高,当即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其序云:“……无烦昆阆之游,自然形势之所。当使人题彩翰,各写琼篇,庶无滞于幽栖,冀不孤于泉石。”诗曰“三山十洞光玄箓,压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武则天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抒发了对自己登基以来善于施政的自豪、对国泰民安的欣慰。然后命当朝书法家薛曜书写,让工匠刻于崖壁上。武则天和群臣们杯觥交错,琴歌酒赋,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整顿车马,返回宫中。
    薛曜为当时名士,有“才杰”之誉,不仅以诗著名,书法也享有盛誉。其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书法的代表作,瘦劲奇伟,遒密有致,被后人评为“宋徽宗瘦金体之祖”。

    隐隐:形容车声。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晋 .潘岳 《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辇,荫华盖。”

    绛雰,赤色雾气 。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赋》:“於是紫雾上河,绛氛下汉。” 北魏 .袁翻 《思归赋》:“岸上兮氤氲,驳霞兮绛雰。”

    的历,dì lì,光亮 鲜明貌。《千字文》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参差夕树,烟侵橘柚之园;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 宋. 欧阳修 《真州东园记》:“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 元. 张翥 《摸鱼儿·题熊伯宣藏梅花卷子》词:“冰痕冷沁苔枝雪,的历数花纔试。” 明. 王世贞 《题琉璃河新桥》诗:“的历琼瑶砌,蜿蜒雾雨笼,神人为驱石,车马若排空。”

    葐蒀 pén yūn,“芬蒀”。亦作“芬氳”。亦作“芬薀”。烟霭氤氲或香气郁盛。晋 .左思 《蜀都赋》:“郁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峩峩。” 南朝. 齐 谢朓 《答刘中书绘》诗:“重树始芬蒀,芳洲转如积。”南朝. 齐 刘绘《咏萍》"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 唐 .郑愔 《采莲曲》:“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 宋. 梅尧臣 《山村行》:“深源树蓊郁,曲坞花芬蒀。” 清 .黄景仁 《题明陆文裕公书玉蕣诗卷》诗:“袖得馀香归,芬蕴美清夜。”

    阊阖chāng hé 天门。《楚辞.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唐.李白〈梁甫吟〉:”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皇宫正门。《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秋风。《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也作”昌盍“。此处当作皇宫之意。

    天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古人把风、云、雨、露、霜、雪等地文现象也列入天文范围。《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山鸠知晴雨於将来,不能明天文。”《隋书·经籍志三》:“天文者,所以察星辰之变,而参於政者也。”

    此诗虽未应制作,但属于阎朝隐诸作中的上品,往传为张昌宗所作。当时石淙会饮,氛围浓烈,各路人马纷纷闪亮登场。想出人头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此作明显属于上品。虽有曲意逢迎之意,但大隐在小之间。可见诗人内心也有燃烧的欲火,可惜生不逢时,不得不曲意逢迎。。。非世家子弟,想出人头地,难啊。。。

    性滑稽。。。一词道尽人生,如东方曼倩一样。。。

    明天继续。为了你们的点赞。谢谢你们的点赞。
    《全唐诗》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彭定求、沈三曾等一批翰林院学者编纂,据可信统计,存诗49403首,收罗作者2873人,共计900卷,光是罗列诗题的目录就多达12卷。

    细看《全唐诗》的目录编排,第1卷唐太宗李世民,第2卷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第3卷唐玄宗李隆基,第4卷则为肃宗、德宗、文宗、宣宗、昭宗作品的合集。这四卷帝王诗对应的是纪传体史书里的本纪。

    有意思的是,武则天被放进了第5卷,与长孙皇后、徐贤妃、上官婉儿等人一起,构成了《全唐诗》的“后妃传”。

    第6卷是“宗室传”,作品很少,不过收有章怀太子著名的《黄瓜台辞》。

    第7卷也全是女性作者,身份比皇后、妃嫔要低。

    第8、第9卷则为五代十国统治者及其宗室、王妃的作品,包括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的诗作。

    第10到第29卷是分门别类的乐府诗,包括郊庙歌辞、乐府杂曲、横吹曲辞、相和歌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只是作者明确的作品,会在后面再次载录,记在相应作者的名下。《全唐诗》对乐府诗的处理,有点像纪传体的“志”,即阐述典章制度一类的专题史。两唐书乐志里的内容就被直接转录到了《全唐诗》的郊庙歌辞里。

    《全唐诗》从第30卷开始,进入主体的“列传”部分,大致遵循时间次序,将唐初至唐末五代300多年间留下诗作的诗人一一罗列。作品少的作者,多人合成一卷,相当于“合传”。作品成规模的诗人,则享有“专传”。名诗人往往跨越数卷。比如第161至185,都是“诗仙”李白的作品,达25卷;第216至234,则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达19卷。作品最多的是白居易,高达37卷。

    从第732卷高力士等宦官乱入开始,《全唐诗》的收录趋于庞杂,较为严格的时间次序被打破。纪传体史书有一种专题人物列传,就不依时间而据人物性质立传,例如游侠传、儒林传、隐士传、烈女传。《全唐诗》也有类似的情况,第797卷起,作者的身份变得好玩,依次是名媛、身份不明的女作者、特殊职业的女性、僧人、道士,甚至还有仙、神、鬼、怪等怪力乱神的东西,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就荣登“仙”之列。

    再往后又依体裁分列,包括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儿童识字读物)等等杂辞。第882到888卷又变成补遗,补录前面诗人遗漏的作品。最后的12卷则全是“词”,不过全唐诗并非研究词作的最佳资料。
    40、
    饯唐永昌赴任东都

    李適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永昌:似人名。张说《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地名。

    適:有读音三种,分别是shì、 dí、zhé,按照词意,应为 shì,有的文章又称:李适。。

    闻道:《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听说。

    飞凫 :野鸭。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初学记》卷二二引《太公六韬》注:“飞凫,矢名。”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檝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唐 王勃《三月上巳祓禊序》 :“或昂骐骥,或泛飞凫。”

    翩翩:piān piān,鸟轻飞的样子。《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诗?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谮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汉?蔡琰《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汉书?叙传下》:“魏其翩翩好节慕声。” 《后汉书?班固传下》:“然后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三国?魏?曹植《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文选?张华<鹪鹩赋序>》:“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得也。”《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矫翮: jiǎo hé。先秦《鸟鹊歌》:“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号翩翩。集洲渚兮优恣。啄虾矫翮兮云间。”

    因声:寄语。指托人带话。

    寄意:寄托心意。晋.陶潜.《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三花树:即贝多树。一年开花三次,故名。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槃多》。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馀基隐嶙,仍知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辨三花之树。”唐.李白《鸣皋歌奉饯丛翁清归五崖山居》诗:“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根据同期人的作品,可知是一个物种。

    李適,字子至,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调猗氏尉。武后时,预修《三教珠英》,迁户部员外郎,兼修书学士。景龙初,擢修文馆学士。睿宗朝,终工部侍郎。诗一卷。

    《全唐诗》存诗不多,且无生卒年介绍,应为非世家子弟。看经过,倒是站队挺及时。

    有《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其中有“若见君平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似乎与记载的李德裕当宰相时才飞走的仙槎有异。

    全诗意境,都在自注“有田在少室,不见十年矣”。。。
    41、
    折杨柳

    刘宪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

    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折杨柳:shé 。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 从 西域 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 末,京洛有《折杨柳》,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词牌名。即《杨柳枝》。

    沙塞 :sāi,沙漠边塞。《后汉书·南匈奴传论》:“ 世祖 以用事诸华,未遑沙塞之外,忍愧思难,徒报谢而已。” 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惟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

    三河道:《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

    金闺:指金马门,代指朝廷。也是闺阁的美称。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閤疏》:“金闺云路,从兹自远。”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月春:南北朝.江淹 《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隋.江总 《燕燕于飞》:“二月春晖晖”。隋《杂曲歌辞·入破第四》:“ 芳菲二月春”。

    杨柳色:代指“春色”。“柳”谐音“留”,是古人临别折赠的代表性事物。

    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粉,借指年轻妇女,美女。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刘宪(655年―711年),字元度,宋州宁陵人,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
    刘宪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天授中(公元691年),奉诏推按来俊臣罪,反为俊臣所构,贬潾水令。俊臣被杀后,宪擢为凤阁舍人。
    后为太仆少卿,兼修国史,加修文馆学士。又迁兵部、工部侍郎,拜秘书监、修文馆学士。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七。赠兖州刺史。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42、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颋: tǐng 。端方正直的样子。

    白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史记·孝武本纪》:“封禅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

    心 绪:心思;心情。隋. 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心 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

    摇落: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曹丕《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北周.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
    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紫微侍郎、同平章事。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唐人评价:
    马载: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
    李峤:舍人思若涌泉,峤所不及也。
    柳芳:玄宗以雄武之才,再开唐统,贤臣左右,威至在已。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李德裕: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23年(唐开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前二句显然化用了汉武刘彻《秋风辞》的诗意,“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战国楚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总的说来,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不可闻”三字自佳。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语简而委婉,无限深情。
    明代唐汝询《删订唐诗解》:急起急收,而含蕴不尽,五绝之最胜者。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一气流注中仍复含蓄,五言佳境。
    43、
    山驿闲卧即事

    苏颋

    息燕归檐静,飞花落院闲。

    不愁愁自著,谁道忆乡关。

    息燕:《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毛 传:“燕燕,安息貌。”

    没有搜到有价值的资料。此作年代啥的都不清楚。上句写燕息檐下、花落院中的景象,意在通过花鸟的天然情态来表现山居生活恬淡自然的情调。下句却有“天凉好个秋”的愁人滋味。
    44、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陆: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之也,深山穷谷,涸阴互寒。其用之也,禄位宾客丧祭。”杜预注“北陆”:“陆,道也。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冰坚而藏之。”注“西陆”:“谓夏三月,日在昴、毕,蛰虫出而用冰。春分之中,奎星朝见而东方。” 这里将“西陆”解释为春天。在这之后,西陆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是直至《后汉书·律历志》,词意仍然不变:“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日道发南,去极弥远,其景弥长,远长乃极,冬乃至焉。日道敛北,去极弥近,其景弥短,近短乃极,夏乃至焉。二至之中,道齐景正,春秋分焉。” 但在其后的《隋书·天文志》中:“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日)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这里“西陆”就有了秋天的意思了。

    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於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国语·周语中》:“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 韦昭 注:“南冠,楚 冠也。”北周.庾信 《率尔成咏》:“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 秦 。”

    思深:思虑得深。《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玄鬓影:黑发。《淮南子·道应训》:“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 汉.王粲 《七释》:“鬒发玄鬓,修项秀颈。” 因为古代妇女梳鬓发如蝉翼状,称为蝉鬓,也叫玄鬓。反过来玄鬓也就可以指代蝉。

    白头吟:《玉台新咏》 乐府《楚调曲》调名。据《西京杂记》卷三载,卓文君作《白头吟》给司马相如。后世多用此调写妇女的被遗弃。

    高洁:高尚纯洁。《汉书·马宫传》:“ 师丹荐宫行能高洁。”晋.袁宏 《后汉纪·桓帝下》:“简练高洁,斥退佞邪。”葛洪《抱朴子·正郭》:“有道之世而臻此者,犹不得复厕高洁之条贯。”南朝.梁.锺嵘 《诗品》卷上:“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至永隆元年冬才遇赦释放。在狱中,骆宾王创作下《在狱咏蝉》、《狱中书情通简知己》、《宪台出絷寒夜有怀》、《萤火赋》 等大量诗赋,以表达自己遭诬下狱的悲愤心情和期待昭雪的强烈愿望。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全唐诗》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现附录如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这和屈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以及与骆宾王同时而稍早的初唐另一诗人王绩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过酒家》) 等名句有同慨,构思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骆宾王,字观光,名字和表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任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除临海丞,坐事辞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撰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遗世。
    45、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毛:《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清波:汉·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其他的不用解释了。。。
    46、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易水:河流名,也称易河,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此地曾是荆轲刺秦时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之处。《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此地:这里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燕太子丹。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这里指荆轲。

    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

    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

    没(mò):即“殁”,死。

    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此诗不多做解释了。大约成于遇赦出狱后。

    附: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47、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还有个名字叫“蓟北楼”,诗人同时期作的《蓟丘览古》、《燕昭王》,就明确的以蓟北楼入诗。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chuàng,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此诗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杨慎《升庵诗话》: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
    黄周星《唐诗快》卷二: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宋长白《柳亭诗话》:阮步兵登广武城,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陈拾遗会得此意,《登幽州台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假令陈、阮邂逅路歧,不知是哭是笑。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卢藏用所编的《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48、

    醉中作

    张说

    醉后方知乐,弥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方知乐:又作“乐无极”,观察意思,可知方知乐意境更好。

    动容皆是舞: 唐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由于在文化上秉持开放精神,广泛吸收、容纳了古丝路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唐代的诗歌与乐舞堪称文化艺术的双璧。唐代乐舞流行朝野,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素材,被称为“乐舞诗”。

    拜舞起居礼,又名拜舞礼、舞蹈礼,是隋唐五代最尊贵的礼仪,仅用于臣民对皇帝,就是手舞足蹈之礼。 《太平御览》五七四舞引《通礼义纂》:古者臣于其君,有拜手、稽首之礼。自后魏已来,臣受恩皆以手舞足蹈,以为欢喜之极也。

    “舞蹈”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情绪的时候,大臣都要对着皇帝开跳,而且一般是边跳舞边叩头边喊万岁,难度还不小呢。

    这一习俗,直到宋徽宗时期,才被废止,“望之不似汉俗,故胡人礼也”,以后才开始有了三拜九叩。。。

    当然,唐初没有蒸馏酒,流行于现在西安地区的“稠酒”,应该是当时主流酒,酒精度数不及啤酒,当年在上学时,我自己就能喝几斤,比啤酒后劲还小。所以唐初的酒量实在是不行啊。。。

    张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公元689年(永昌元年),举贤良方正,授太子校书郎。因不肯依附张易之兄弟,忤旨,被流放钦州。唐中宗复位,召回,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兵部侍郎。公元711年(景云二年)任宰相,监修国史。玄宗时封燕国公,任中书令。因与姚崇不和,贬为相州刺史,再贬岳州刺史。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复为宰相。翌年出任朔方军节度大使,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张说掌文学之任共三十年。文笔雄健,才思敏捷,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尤其擅长于碑文、墓志的写作,其诗除应制奉和之作外,有不少佳作传世。有《张燕公集》。
    49、

    秋朝览镜

    薛稷

    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

    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

    秋朝:《皇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文》诸侯秋朝曰觐。劳王事。此处应为秋日早上。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汉.王粲《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诗:“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归。”南朝.齐.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反路长。”

    落木:落叶。《汉书?翼奉传》颜师古注、《文选?玩月城西门解中》李善注并引翼氏《凰角》:“木落归本,水流归末。”“叶落归根”原又作“木落归本”。本者根也,《汉语大词典》“木落归本”词条:“犹言叶落归根。”

    秋风:秋天的风;西风。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世说新语笺疏》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家。

    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阳。汉.蔡邕《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南朝.齐.谢朓《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

    生涯:南朝. 陈.沈炯 《独酌谣》:“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北周.庾信 《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薛稷曾祖即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祖父薛收,仕唐为记室参军,封汾阴县男。从父薛元超,唐中书令兼左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显达,武则天朝举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唐中宗景龙末年(709年),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甫登帝位,即刻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唐睿宗还经常召薛稷入宫参赞政事,一时恩遇,群臣莫与为比。可惜好景不长,唐玄宗即位后,因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事泄被杀。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卒年65岁。

    书法学虞世南、褚遂良,是褚遂良的得意门生,当时的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用笔纤瘦,正是宋徽宗“瘦金书”所效法。薛稷能画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以画鹤著名。他当时在长安、洛阳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画迹,他所创屏风六扇鹤也为人传摹效仿,到五代黄筌出现以前,薛稷画鹤一直被人公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精湛技艺,可惜作品未流传下来。

    岁月催人老。。。
    第一册,不知道还有没有遗漏的,今天先看看。。。。
    给第一册的部分增加了注释,目前还没有遗漏的。

    说有的话,个人口味不同。。。
    以后的小诗,尽量注释完整,作者简介尽量多点,诗的内容也介绍些。最后,简单的我的评价。。。
    50、
    江滨梅

    王適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文选·张衡》:“耕父扬光於清泠之渊,游女弄珠於 汉皋 之曲。”南朝.梁. 陶弘景 《水仙赋》:“弄珠於渊客之庭,卷绡乎鲛人之室。”《列仙传》:“郑交甫尝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

    王適,生卒年均不详,约武后天授(690—692)初年在世,字不详,幽州人。工诗文,初见陈子昂感遇诗,惊其必为天下文宗。武后临朝,敕吏部糊名考选人判,所求才俊,王适与刘宪、司马锽、梁载言相次入第二等。官至雍州司功参军。适著有文集二十卷,有《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官职太小,作品太少)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按作者生平经历,应是及第前所作;按题意,应是作者于早春时节在汉江之滨见梅花开放有感而赋。

    这首诗摄下了早梅的一组短镜头,表现出诗人对江边早梅惊望、凝想,继而颔首、自笑的乍惊乍喜之状,以错觉写真,巧作譬喻,生动地展示出临江早梅的美丽花姿。
    由梅前的“寒”字,点出梅花开放的时间。在覆雪的山崖前,在水流枯落的汉水之侧,一树早梅却已开了花,自然令作者惊叹。这一句通过忽见早梅的感情意绪的渲染,表现了早梅凌寒傲雪,神清骨秀的贞姿劲质。这同“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庾信《咏梅花》)异曲同工,但更简约含蓄。

    明·杨慎《升庵诗话》:“忽见寒梅树”。。《唐音》选之,一首足传矣。
    明·胡应麟《诗薮》:古今梅诗,五言惟何逊,七言惟老杜,绝句惟王適,外此无足论者。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陈彝曰:事切汉水,移他处不得。唐孟庄曰:咏物之高华者。
    清·黄生《唐诗摘钞》:用汉皋神女事,故以痴语见趣口。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三、四黏合江梅,不得以句近晚唐少之。

    小诗不小,物华春宝。。。
    51、
    被试出塞

    沈佺期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

    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

    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被试:被皇帝出的考试题。这是沈佺期在朝廷写的一首应制诗。题目又作:横吹曲辞·出塞。

    十年:一说指的是汉室通过和亲与匈奴维持了十年的和好局面。

    长平:战国时赵国地,故城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

    寒日:寒冷。《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晋.陶潜《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戈剑:泛指兵器。《墨子·节葬下》:“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吕氏春秋·侈乐》:“世之人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寳,愈多而民愈怨。”

    阴云:三国.魏.曹植 《仲雍哀辞》:“阴云回於素盖,悲风动其扶轮。”

    旆旌:pèi jīng,泛指旗帜。《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

    辛苦:辛酸悲苦。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晋.李密《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皋兰:地名。唐时在今宁夏青铜峡与中宁县之间。

    胡霜:胡是古代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通称。胡霜,借指异族入侵者。

    “饥”、“啼”、“疲”、“恋”、“苦”、“损”等词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性,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强烈的反战情绪。(这谁编的啊,百度百科里。)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沈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有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武皇当政时期,佺期公的仕途的确是一帆风顺的,一直活跃在最高权利集团周围,没有做过地方官。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任职,皇帝都很重视他,有活动他是必请之人。仕途上,他40岁以前做的是中等官吏,但很得宠,40岁以后做的是高官,他受宠30多年,这在古代官场是少见的。

    元稹: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高秉:沈(佺期)宋(之问)之新声,苏(颋)张(说)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
    元好问: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杨慎:宋严沧浪(严羽)取崔颢《黄鹤楼》诗为唐人七律第一。近日何仲默、薛君采取沈俭期《卢家少妇郁金堂》(即《独不见》)一首为第一,二诗未易优劣。

    通篇来看,作者一点喜悦心情没有,同时对未来充满无望。这能是什么时候的事呢?反观当时其他人的出塞诗,无不斗志昂扬。。。应该作于颇为失意之时。。。

    怨天怨地怨空气,不若斗天斗地斗空气。。。
    52、
    南望楼

    卢僎

    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

    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

    去国:《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於朝,出入有诏於国。”南朝.宋.谢灵运 《山居赋》:“狭三闾之丧江,矜望诸之去国。”

    三巴:古地名。巴郡、巴东、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建安六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称为三巴。

    伤心:心灵受伤。《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故祸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伤心。”晋.陆机《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江上客: 形容在外飘荡的人。《吕氏春秋·异宝》:“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南朝宋鲍照《发后渚》诗:“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乡人:同乡的人。《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劌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后汉书·彭宠传》:“惧诛,即与乡人吴汉亡至渔阳。”

    卢僎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南望楼思想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卢僎,字守成,范阳涿县人,吏部尚书卢从愿之从父(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称之为从父)。开元六年,自闻喜尉入为集贤殿学士,出为襄阳令。开元末年,历任祠部、司勋员外郎,终吏部员外郎。馔工诗,所作今存十四首。(又是个不出名的。。。资料太少)

    小小20字,既有春光万里,又有愁容满怀。。。当为官职即将升迁,但又没到好地方时所做。。。
    53、
    别亲朋

    郑蜀宾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

    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畏途:险恶可怕的路径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百年:表示时间之长,也可以指一生或去世等含义。 《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汉.徐干 《中论·夭寿》:“颜渊时有百年之人,今宁复知其姓名也?”三国.魏.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周礼·考工记·函人》:“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汉.扬雄 《长杨赋》:“矜劬劳,休力役,见百年,存孤弱。”《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班固 《西都赋》:“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北史·韩显宗传》:“今令伎作之家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令士人儿童效伎作容态,则一朝可得。”晋.陶潜 《拟古》诗之二:“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晋.陆机 《吊魏武帝文》:“今乃伤心百年之际,兴哀无情之地,意者无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识情之可无乎!”

    不知:不了解。《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

    白首:表示年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 范雎 、 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汉·卓文君《白头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阴间。《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管子·小匡》:“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

    郑蜀宾,唐代荥阳人,善五言诗。长寿中,终县尉。诗一首。(资料就这点,肯定是没入新旧唐书)

    此诗背景,颇为好玩。《唐新语》云:蜀宾老为江左一尉,亲朋饯于上东门,赋诗,酒酣自咏,声调哀感。竟卒于官。

    到老了方才得到县尉这个官职,确实可喜可贺。可惜,竟然在任内没了。。。。

    县尉是唐代县级政府中的重要官员。对于其职掌,《唐六典·三府都护州县官吏》记载:“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唐代县级政府行政机构中,县令是长官,负责统筹全县之政务;县丞是副长官,辅佐县令行政;主簿是勾检官,负责勾检文书,监督县政;而具体负责执行办事的就是县尉。其职掌包括行政、司法、财政等各个方面,是具体负责庶务的官员。

    一方面,终于有官职了,另一方面,年龄偏大了啊,前途无。。。内心郁闷啊,不能总处理这些琐事吧,况且唐时一个县才多少人口?估计也不是京畿附近的一等县。。。

    真是自己给自己送终的提前版。。。
    54、

    游泾川琴溪

    武平一

    环潭澄晓色,叠嶂照秋影。

    幽致欣所逢,纷虑自兹屏。

    泾川琴溪:今安徽泾县东北青弋江支流。上源汀溪与漕溪合流,经琴高山下称琴溪,北至赤滩乡入青弋江。《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琴溪“在泾县东北二十里。溪侧有石台”。传说琴高于溪中投药滓化为鱼而著名。

    晓色:晨曦。唐.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辂转晨飇。”

    叠嶂:亦作“ 叠障 ”。亦作“迭嶂”。重迭的山峰。南朝.梁武帝 《直石头》诗:“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隋.薛道衡 《豫章行》:“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幽致: 幽雅别致;幽静雅致。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武平一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游泾川琴溪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武平一,名甄,以字行,武则天族孙,颍川郡王载德子。博学,通《春秋》。后在时,畏祸不与事,隐嵩山,修浮屠法,屡诏不应。中宗复位,平一居母丧,迫召为起居舍人,乞终制,不许。景龙二年,兼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虽预宴游,尝因诗规戒。明皇初,贬苏州参军。徙金坛令。既谪,名亦不衰。开元末卒。诗一卷。

    武后当权时,下诏让他入仕,但武平一怕卷入是非而遭祸一直不敢去,隐居在嵩山修浮屠法。中宗复位后,武平一虽仍在服母丧,但仍被诏令为起居舍人,景龙二年(708年)兼修文馆直学士,因博学通古而被中宗喜欢,不久又担任考功员外郎。
    武平一对武氏一族卷入宫廷内外的争斗十分担忧,景龙二年他上书请求抑损自家(即武家)的权宠,但中宗没有答应。景龙三年九月,面对“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的混乱局面,中宗问策于他,武平一谏道“宜深加诲谕,斥逐奸险”“抑慈存严,示以知禁,无令积恶”,中宗感念他的忠切,赏赐于他,但仍未依言而行。
    唐玄宗登基后不久,武平一被贬为苏州参军,后又任金坛令。虽然被贬,但武平一“既谪而名不衰”,当时王湾、祖咏、储光羲等诗人游历吴地,均留诗相赠。

    想起了赵括的母亲。。。。。。。
    55、

    咏黄莺儿

    郑愔

    欲转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高风:晋·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序》:“覩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北史·王罴王思政等传论》:“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於百世矣。”

    莺啼而花开,黄莺自古以来被视为春天的使者,人们从她的身上既听到了春的声息,但也经常预感到春天匆匆离去的脚步声,因此,作为一种意象,黄莺经常寄寓着人们对于春天的悲喜之情。此涛的立意却不同寻常.“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二句移情于物,以莺喻人,从而揭示人世的沉浮,微露乞人援引之意。

    郑愔,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景云元年,郑愔谋略推谯王李重福称帝,举兵诛韦氏未发而韦氏败。时愔自秘书少监左迁沅州刺史,但留在洛阳为李重福草制帝诏,致元为中元,尊上为皇季叔,以温王为皇太弟,愔为左丞相知内外文部史部事。八月谋事败,愔匿车中着妇人服,获入狱东都,被中书侍郎张说杀死。郑愔进入官场初期依附来俊臣得到进升,来俊臣被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李重福,最后竟导致灭族。

    靠山山倒,靠人会跑。背时到这个地步,早年的聪明劲,不知道干了啥。。。
    56、

    回乡偶书(2首)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
    乡音:家乡的口音。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范晞文《对床夜语》: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高棅《唐诗品汇》:刘云:说透人情之的。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似太白。
    唐汝询《唐诗解》:摹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此作一气浑成,不假雕琢,兴之偶至,举笔疾书者。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情景宛然,纯乎天籁。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为“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王维等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的诗以绝句见长,且内容多写景、抒怀,以源于生活最本质的人性人情为主,这也是贺知章诗最令人称赞的地方。

    诗狂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然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虽自称“狂客”,但他张弛有度,不似李白得罪权贵;虽身居高位,却谨言慎行,伴君两侧几十载,竟无半点差错,而更重要的是,贺知章高寿八十六,在整个唐朝,恐怕也很难找到几个比他更长寿的诗人。

    贺知章家祖多有贵胄,家境殷实,因在家中排行第八,少年时候,也常常被乡里称作贺八。直到695年,武皇恢复科考,贺知章也成了当年第一位金榜状元,唐朝进士跟后世不同,录取人数极少,很难考中,素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贺知章三十多岁就能中进士科状元,绝对凤毛麟角。

    贺知章是大唐最好命的诗人。贺知章有位很厉害的表兄,名叫陆象先,当朝宰相。直到开元元年(713年),罢陆象先宰相外放。贺知章在朝中少了助力,此后几年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很快,贺知章遇见生命中的另一位贵人,张说征讨突厥叛军大胜,贺知章奉旨为张说写的边塞诗,深得喜爱。张说升任中书令,贺知章立刻被推举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725年,又因张说的关系,贺知章升任礼部侍郎,并兼任集贤院学士。

    贺知章在玄宗泰山封禅之时,一连写下多篇封禅诗,歌功颂德,玄宗自然欢喜的很。并让他担任了李享(唐肃宗,在他去世后十四年后,念及当年侍读之情,肃宗追赠其为礼部尚书。)的侍读。
    742年,贺知章83岁,已经名重海内,四十岁的李白带上《乌栖曲》和《蜀道难》前去拜谒,贺知章看完,一拍大腿:气势磅礴!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天宝三年,贺知章86岁,身体大不如前,一场大病之后,贺知章上书玄宗请辞。玄宗许之,并“赐镜湖剡溪一曲,以给渔樵”。为了便于家人照顾他的生活,还提升他的儿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

    更风光的是,贺知章潜心学道,玄宗便为他修建了一所道观给他住,起名“千秋观”,贺知章离京之时,“帝赐诗,皇太子、百官践送”,玄宗在长乐坡为贺知章摆酒宴,与会者写诗赠别,集结为卷,玄宗作序,传为文坛佳话,丝毫不亚于兰亭集会。

    送别贺知章后,玄宗才辞退李白,亦足见其对贺知章的特别照拂。

    时人评为:雍容省闼,高逸豁达。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57、

    题袁氏别业 (一作偶游主人园)

    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别业: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息处所,即别墅、别馆。

    谩:空。

    沽:买。

    《唐诗分类绳尺》:专以实牲,直削六朝浮华。
    《唐诗训解》:善谑。此篇州意,因人而生,而后篇(按指杨炯《夜送赵纵》)用意,因地而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景明曰:逸兴俱飞。
    《而庵说唐诗》:此诗纯写自己胸襟。“自有”二字似乎矜,而不知此是深知喜幸之辞。盖胸襟高洒人囊中何必有钱?今既备钱,自觉无求于世,口中不免作满溢语。
    《唐诗笺注》:闲适之情,可消俗虑;潇洒之致,可涤烦襟。

    “别业”即别墅,一般都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袁氏别业”即袁姓人家的园林,诗人偶然到此一游,还在人家的墙壁上写了这首诗。

    前两句写袁氏别业的林泉之美。首句写诗人访问袁氏别业,其实与别业的主人并不认识。次句写诗人不仅贸然来访,而且还选了个风景绝佳的地方,索性坐下来观赏起风景来,看上去有树林,还有泉水,可谓风景如画。作者没有具体写“袁氏别业”之美,而是描述自己在不认识主人的情况下,居然坐下来观赏林泉舍不得离开,则“袁氏别业”的林泉之美,也就可想而知了。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方法。

    后两句写诗人劝主人不要为买酒招待客人担心,客人口袋里自有买酒的钱。“莫”与“谩”都是否定副词,“莫谩”即不用的意思。主人见这位不速之客正在非常投入地观赏美景,丝毫没有随即就走的意思。随着时间不断流逝,主人不得不考虑留客人吃饭的问题,但是匆忙中又很难准备好一顿美餐,他的担心挂到了脸上。诗人感觉到这一点以后,于是爽快地说:“我请你吃饭。”招待客人一般都是要喝酒的,所以借“沽酒”来指招待客人吃饭。

    也许此诗暗用了《世说新语·简傲》篇里的典故,据说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献之经过苏州,听说顾辟疆家有名园,虽不识主人,却径往其家,也不同人家打个招呼,就将人家的花园逛了一遍,还旁若无人地评价了一通,主人很生气,将他手下的仆人轰了出去,王献之还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贺知章同王献之相比,所作所为还比较得体,但寥寥数笔也将他狂放的性格活画了出来。

    来来来,举起杯,共消愁。。。
    58、
    咏柳( 柳枝词)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想起了朱自清的《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59、
    送国子张主簿

    包融

    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

    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

    坐悲芳岁晚,花落青轩树。

    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

    芳岁:指农历每年的首月。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青春;盛年。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之四:“窗前涤欢爵。帐里缝舞衣。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青轩:《庄子?让王》:“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绀,gàn深青赤色。后因以“青轩”指豪华的车子。 晋.陆云 《牛责季友文》:“令牛朝服青轩,夕驾軺輅,望紫微而风行,践兰涂而安步。” 南朝.梁.江淹 《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青轩华轂,用光国煇。”
    借指豪华的居室。 南朝.宋.鲍令暉 《拟青青河畔草》诗:“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 南朝.齐.虞炎 《咏帘诗》:“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

    从这首诗歌的题目来看,就是一首送别诗。国子监张主簿,历史没有记载,不知道何许人也。

    《唐诗归》:钟云:写得妙(“莺啼”句下)!钟云:说所送之人“回顾”,情便深(“时时”句下)。钟云:幻(“春梦”句下)。

    《唐才子传》载:融,延陵人。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夫人之于学,苦心难;既苦心,成业难;成业者获名不朽,兼父子兄弟间尤难。历观唐人,父子如三包,六窦,张碧、张瀛,顾况、非熊,章孝标、章碣,温庭筠、温宪;公孙如杜审言、杜甫,钱起、钱珝;兄弟如皇甫冉、皇甫曾,李宣古、李宣远,姚系、姚伦等;皆联玉无瑕,清尘远播。芝兰继芳,重难改于父道;骚雅接响,庶不慊于祖风。四难之间,挥麈之际,亦可以为美谈矣。

    《新唐书》: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门四士"。

    “湖岸”点出送别地点是在湖边,说明张主簿是取水道而行。“缆初解”是说系船的绳索刚刚解开,意味着分别时刻已到。“莺啼”句则是写景,在即将分别的地方,树间黄莺发出的叫声,由此造成一种离别的情绪氛围。“回顾”前面叠用“时时”两字,说明“回顾”的频率繁而且高。

    后四句是写别后思念。首句之“坐”是一个表程度的副词,“坐”者,深也。此句是对人生的感叹,意谓自己的美好年华就要过去,美人迟暮,自伤老大,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深切的痛楚。对句则是对自然物的观照,高树上落花渐渐飘零,分明在昭示人们,春天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了。容貌时时改,春光留不住。

    百度百科中,莺啼竟然最早还是辛稼轩的。。。
    60、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据《清一统志》载:“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 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相传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源所在地,它源出桃源山,流经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两岸桃林夹水, 落英染溪,似乎真有《桃花源记》中那一种迷蒙如梦的境界。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
    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史载张旭曾为常熟尉,后入京官拜金吾长史,并无确证说他曾到过桃 花溪,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创作。因为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代,由于《桃花 源记》的广泛流传和对陶渊明隐逸情怀、高洁人格的认同和追慕,使得“桃 花源”已成为世人精神世界和文化谱系中的一个符号。王维曾有一首《桃 源行》诗,用诗语复写《桃花源记》,清人翁方纲赞许为“古今咏桃源事者, 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末四句云:“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 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从诗文来看,诗中人并没有刻意寻桃花溪,他站在溪畔,望见远处一 座飞桥,在如烟的山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他,似乎并没有“入云深处” (《山中留客》)的心念,而是有意无意地向渔夫问起“桃花源”,至于是否能 得到确切的回答,他并不在意。他明白,山中的春光、美景可以尽情地游 览、享受,而人间的“桃花源地”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诗人的高妙不仅在于对这种深沉的人生、社会、命运的体察,也在于 他表达主题的艺术手法。飞桥隐隐和烟霭中的群山,看似远隔,却终能达 致;清溪、桃花、山洞,在脑海中是那么清晰,仿佛信步可寻,但实际上却有 如天人之隔。世间万物的真幻之理简直就浓缩在这短短四句诗中了。


    张旭,字伯高,吴(今江苏苏州)人。初为常熟尉,后迁金吾长吏,人称“张长史”。

    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

    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

    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又能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文收入《全唐诗》、《全唐文》。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草圣。。。。。。
    从《全唐诗》中搜集一些小诗,五言或者七律,或者其他合适的。。。太长的就不要了。。。啥类型的都有,当然,首先我看得过去。。。
    顺序吗,想按照时间,但是再去排序很难。还是偷懒,按照《全唐诗》的顺序来吧。。。

    首先。。。太宗皇帝 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是马上得天下的天子,但是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得他诗文水平非常的高。李世民的诗文,传世的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首诗都是经典之作。李世民的传世诗作,全部被收录在《全唐诗》第一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一翻《全唐诗》。
    先来一个大雷。。。。(我今天才知道竟然是李二写的,惭愧啊)

    1.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是李世民在贞观九年赠给宰相萧瑀的诗作。
    “板荡”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主要描写周厉王无道昏庸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

    萧瑀(575~648年),字时文,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唐朝初期宰相,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
    幼行孝道,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随从萧皇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因为直言进谏,贬为河池太守。后来,归顺唐朝,拜民部尚书、光禄大夫,封宋国公。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六任宰相,六次罢相,削爵贬出京城。贞观十七年二月,名列凌烟阁功臣第九位。
    贞观二十二年,复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萧皇后去世后,萧瑀深受打击,身染重病,不久去世,时年七十四,赠司空、荆州刺史,谥号贞褊(bian)。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
    李世民写这首诗送给萧瑀,是为了表彰萧瑀的两大功劳。一个是隋炀帝的时候,萧瑀不顾后果,一再劝阻隋炀帝征高丽。萧瑀因为直言极谏,惹火了隋炀帝,结果被隋炀帝贬官。第二件事情,就是表彰萧瑀不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重金,坚持在唐高祖李渊面前替李世民仗义执言。
    萧瑀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朝相始终。始终在朝廷的权力中心。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武德朝。入贞观朝后,五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一支有8人为相,与唐朝相始终可谓兴旺发达,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当然,这一切也和当时的门阀婚姻有关。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2.帝京篇(其八)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这首诗写宴饮的场景,既有场面的奢华,又说了当时社会的和谐,还表达了自己珍惜时间,以及为了志趣而不顾享乐的情况。很有自夸的味道。
    芳辰:多指春季。南朝?梁?沈约《反舌赋》:“对芳辰於此月,属今余之遵暮。”
    玉酒:多指御酒。
    兰肴:佳肴。《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兰肴山竦,椒酒渊流。”
    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鑪绝沈燎,绮席生浮埃。”南朝.梁陆倕《石阙铭》:“乃焚其绮席,弃彼宝衣。”
    千钟:极言粮多。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八斛为一钟,又谓十斛为一钟。《孔子家语?致思》:“ 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史记?货殖列传》:“屠牛羊彘千皮,贩谷千钟,薪稾千车。”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犹托万钧於尺舟之上,求千钟於升合之中。”
    谐金石: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六:“臣闻柷敔希声,以谐金石之和;鼙鼓疏击,以节繁弦之契。”
    寸阴:暂短的光阴。《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尺璧:古玉器名。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晋.潘尼 《答陆士衡》诗:“慙无琬琰,以詶尺璧。“《文选?袁宏》:“虽怀尺璧,顾呬连城。”张铣.注:“尺璧……言攸之才可宝,过於十五城之价。”南朝.梁.沉约 《怀旧诗?伤谢朓》:“尺璧尔何寃,一旦同丘壤。”
    3.过旧宅(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平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北地,四海遂为家。

    新丰:汉置县名,刘邦称帝后,太公思归故里,刘邦仿老家丰地街巷另筑一城于关中,并迁故旧居之,以娱太公,后改名为新丰,其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翠辇:cuì niǎn,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北史?突厥传》:“ 启人奉觞上寿,跪伏甚恭。帝大悦,赋诗曰:‘ 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
    谯邑:秦置县,为魏皇室本贯所在地;李渊早年仕隋时曾任谯州刺史,其地在今安徽毫县。这里以“新丰”、“谯邑”,借代自己驻晔的武功旧宅,隐含君王荣归故里之意。
    鸣笳:míng jiā,笳笛:古管乐器名。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苔平:又作:苔古半阶斜。思之,苔藓之类的,古不古的何能看出?用平倒是能体现“荒芜”之意。。。
    四海:《汉书?高祖纪》中有“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这里借此点明作者身份。

    末联“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尾联气魄宏大,刚健有力,充满豪迈的情怀,既总结了全诗,又点出了题旨,历来被认为与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气势相当。
    4. 春首
    陈叔达
    雪花联玉树,冰彩散瑶池。
    翔禽遥出没,积翠远参差。

    陈叔达:吴兴人,陈宣帝顼之第十六子。太建十四年,(公元五八二年)封义阳王。善容止,颇有才学。年十余岁,尝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成。徐陵甚奇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隋大业中,拜内史舍人,出为绛郡太守。以郡归李渊,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与温大雅同掌机密。后拜侍中,进封江国公。
    尝赐食御前,得蒲萄执而不食。高祖问故,以‘母患口渴,求之不能致。欲归以遗母’对。高祖喟然流涕,因赐物三百段。
    玉树: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汉武帝)於是於宫外起神明殿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甘泉宫里,玉树一丛,玄武闕前,明珠六寸。”
    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史记?大宛列传论》:“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
    翔禽 :飞鸟。晋.谢万《兰亭诗》:“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泠。” 晋.卢谌《赠刘琨诗》:“相彼反哺,尚在翔禽。” 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铭》:“翔禽歌啭,流涧弦喧。”
    积翠:翠色重叠。形容草木繁茂。《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张铣 注:“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参差:不齐貌,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汉.张衡《西京赋》:“ 华岳峩峩,冈峦参差。”
    玄武门之变时,建议唐高祖拥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晚年以散职致仕。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追赠户部尚书,谥号为忠。
    白居易:吾闻武德暨开元中,有颜师古、陈叔达、苏颋称“大手笔”,掌书王命,故一朝言语,焕成文章。
    刘昫:得人者昌,如诸温儒雅清显,为一时之称;叔达才学明辩,中二国之选。皆抱廊庙之器,俱为社稷之臣。温、陈才位,文蔚典礼。诸窦戚里,荣盛无比。

    作为前前朝的皇子,要说没有害怕的心理那是假的。一生谨慎才能让人放心,小尾巴一翘,就是灭门之灾啊。。。
    5.咏萤
    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佻细能饶圆唳。吴协南曰:“不明点‘萤’字,暗中摸索亦自得之,此咏物写生手也。”结有寄托,故佳。
    的历:dì lì,语出《千字文》:“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鲜亮之意。
    流光:流动和闪烁的光彩。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駍声,击流光,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南史?宋元凶劭传》:“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飘飖:风吹貌。《文选?班彪》:“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注:“飘颻,风驰皃。” 晋.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恐畏:犹恐怕。《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夜黄》:“鸳鸯逐野鸭,恐畏不成双。”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
    虞世南是前朝老臣,自秦王阶段就追随太宗,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即位后,又为修文馆学士,深受太宗敬重。但虞世南“志性抗烈,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存规讽”。作者作此首《咏萤》小诗,也即寄寓身世之感,一方面表现出恐怕不被赏识的担忧,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风骨,即使力量单薄,即使周围的环境是一片“黑暗”,自己依然要闪烁光明,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在其中。
    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
    还是那句话,环境决定一切。在大隋朝,都是佞臣,到了老李家,都板板正正。。。
    6.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明人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各善言蝉之德。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清人李鍈《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占地步。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流响:传播响声。晋.成公绥 《啸赋》:“音要妙而流响,声激嚁而清厉。”晋.傅玄 《杂诗》:“女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小心谨慎之人啊 。。。。。。
    重新整理一下。。。。。。。。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1-09 20:29:02  更:2021-11-20 19:05:0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