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五霸闹春秋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五霸闹春秋

作者:ty_桂林笑笑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序

    “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芒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杨慎的一首弹词道尽了多少古今兴废、世事沧桑。无论是三皇五帝,还是禹汤文武,抑或是齐桓晋文,虽然都开创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旷世伟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丰功伟绩又都淹没于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

    特别是西周及以前的历史,由于文字记载相对缺乏,充满了神秘感,只能依据《尚书》《史记》《竹书纪年》等少量文献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来辨认其大致的轮廓。

    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启。而东周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又被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叫春秋,后段称战国,那何以将东周的前半段历史命名为春秋呢?

    原来鲁国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会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类记录,因此“春秋”也就成为了鲁史的别称。

    后来孔子开设民办学校,需要更为精练的教材,于是就对鲁史进行了整理修订,修订后的《春秋》则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这部《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史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史学家们便把《春秋》这部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说春秋历史,那自然离不开“春秋五霸”这个话题,但究竟五霸是指哪五霸?各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史记索隐》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为五霸,这是目前市面上较为普遍是说法;《荀子·王霸篇》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五霸;《四子讲德论》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为五霸;《白虎通·号篇》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为五霸。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也还有诸多其它版本,由于知名度不高,在此不一一罗列。

    无论五霸有多少种说法,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基本属于固定选项,至于剩下的两位是谁,由于各家评判的标准不同,见仁见智。

    本书采取3+X的评选模式,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生平事迹的详细介绍,你尽可以选出自己心中的五霸。

    在参考文献方面,讲春秋离不开《春秋》,读《春秋》又离不开《左传》,因此本书主要以《左传》为参考,力求还原相对真实的历史,至于《左传》上记录缺失的地方,则辅以比照《公羊传》,《谷粱传》,《史记》及《国语》等史料。

    至于为什么要写这个东西,主要是基于对这段历史的兴趣。春秋既是一个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张扬个性的时代;更是一个破旧立新、承前启后的时代。然记录这段历史的古文献则不多,主要以孔子所编的《春秋》及解释《春秋》的三传为主,这些虽是经典,但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记载的内容要么过于简明,要么过于晦涩,让很多读者望而生畏。

    本文以五霸生平为主线,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将典籍里一桩桩孤立的事件,一个个冷冰的人物串联起来,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来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并予以批评雅正。
    第一章 齐桓公

    第一节 分封天下

    春秋五霸,首霸是齐桓公。齐桓公吕氏姜姓,名小白,是齐国的第十六任君主,在位四十三年。讲齐桓公的故事,首先要大致厘清齐国的由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分封诸侯的办法。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把天下分成若干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让他们来充当拱卫周王朝的屏障。

    如果把西周王朝比作一个集团公司的话,那周天子就相当于董事长,而分布在华夏大地上的诸侯国就相当于其子公司,诸侯国的国君则相当于子公司法人代表。母公司授予子公司爵位、土地、人口等作为前期资产投入,子公司独立运营,自负盈亏,但是要维护母公司权威,保障母公司安全,子公司的法人代表还要定期到集团总部向董事长述职,并按时上缴利润。

    那哪些人才有资格被分封呢?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周王的同姓宗族;二是开国功臣;三是先代贵族。

    第一类属于家族成员持股,第二类相当于给创业合伙人分红,第三类则属于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前两类都好理解,无外乎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逻辑。而所谓先代贵族主要是指尧舜禹汤等古代圣王的后裔,之所以要分封这些没落贵族,主要是为了彰显周朝以德治天下的理念,说直白一点就是笼络人心。

    于是尧的后裔被分到祝地,建立了祝国;舜的后裔被分到陈地,建立了陈国;大禹的后裔被分到杞地,建立了杞国,“杞人忧天”的故事说的就是杞国人;商汤的后裔被分到宋地,建立了宋国。这些诸侯的后世子孙很多以国为姓,这也是中华姓氏的主要来源之一。
    齐国的由来,则属于第二类,由于姜子牙(姜太公)在兴周灭商的过程中功勋卓著,而被封于营丘,建立了齐国,因为开国君主为吕氏姜姓,故又称为姜齐。

    齐国的南边是鲁国,鲁国是周武王弟弟姬旦的封地。姬旦也就是常在梦里与我们下棋的周公,周公是周朝初年重要的王室成员,主要工作当然不是解梦,而是在西周集团总部辅助武王处理政务。周武王去世后又受命辅佐幼主姬诵,也就是周成王。由于周公要在总部坐班,因此,其封地鲁国的法人代表实际上是由其长子伯禽担任。

    由于齐国,鲁国的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今山东境内,因此现在的山东省简称鲁,山东一带也就被称为齐鲁大地。

    

    西周集团的总部在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按理说,王朝初立,百废待兴,像姜太公这样既有政治头脑又有军事才能的人应该要留在周王身边出谋划策才对,为什么要把把这位老同志分封到遥远的山东半岛呢?是不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边缘化了呢?
    其实不然,把姜太公分封到齐,恰是体现了西周集团对其能力和忠诚的肯定。
    一方面,经过牧野大战,纣王被杀,商朝灭亡,但是还有很多殷商遗民和商的附庸国没有归附,随时可能发动叛乱。另一方面,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对新生的周王朝也是垂涎三尺,虎视眈眈。

    因此,分封姜太公到齐,既能对中原的殷商故地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还能有效拓宽周朝领地,起到震慑东夷,稳固边疆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节 二次革命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西周集团就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联合了纣王儿子武庚及其它东部夷族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也许你会好奇,商朝不是已经被灭了吗,为什么纣王的儿子还能兴风作浪?而武王的弟弟们又为什么要联合前朝势力来祸害自家的天下呢?

    这都是权力惹的祸。

    周人虽然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但商朝的军队没有被完全消灭,为了能巩固政权,收买民心,周王室根据当时流行的“灭国不绝祀”的原则,把纣的儿子武庚分封在了殷商故地,以此来延续商朝人的香火。

    但这位武庚同志心里毕竟流淌着商朝贵族的血液,他是否会真心实意的拥护新政府,这个很难说。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周人的办法是给他派监工。

    于是武王就把原商朝总部地拆分为邶、鄘、卫三个特别行政区,并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驻守,以此来监督武庚及殷商遗民。

    这样做原本也没有什么问题,但随着周武王的病逝,新的矛盾逐渐显露了出来。武王死后,继位的是儿子姬诵,由于姬诵此时尚在襁褓之中,不能理政,王朝的权力主要掌权在摄政大臣周公手上。

    周公大权在握,难免引起其他王公贵胄的羡慕嫉妒恨。

    而武王的弟弟中以管叔最年长,最有资格摄政,因此他认定是周公篡改了武王的遗命,继而四处散布流言质疑周公摄政的合法性,武庚也早有复国的野心,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发动了叛乱。

    这是西周集团成立以来,第一起监工勾结责任人牟取暴利的大案。
    “三监之乱”的发生,让周王朝意识到其在中原地区统治的薄弱,于是周公决定举兵东征,以便彻底消灭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在平叛过程中,齐国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王室还专门给姜太公颁布了一道特殊命令:“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即在东南西北这四个规定的区域内,凡是不服从周王室的大小诸侯,齐国都可以代表周天子出兵征讨。这就相当于周王室给齐国授予了一把“尚方宝剑”,让其充当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角色,这也为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开创“尊王攘夷”的霸业提供了法理依据。

    当然,得到周天子授权只是取得了名分,要想充当“世界警察”还必须有实力的支撑。因此,姜太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根据齐国滨海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工商和鱼盐产业,使得齐国很快成为了当时的东方大国。

    姜太公之后的几任君主,表现平平,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到第七代齐献公的时候,齐国的都城从营丘迁到了临淄。
    第三节 弱鲁灭纪

    公元前771年,周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西边的犬戎部落攻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运行了275年的西周集团宣布破产。

    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集团上线营业。自此,群雄逐鹿,精彩纷呈的春秋时代开启了。

    


    东周集团成立的时候,齐国在位的是齐庄公。庄公死后,其子禄甫继位,是为齐僖公,也就是齐桓公的父亲。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姜诸儿,次子姜纠,小儿子姜小白(注意这是人名不是酒名)。依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嫡长子是第一法定继承人。所以,僖公在位时,就立了长子姜诸儿做太子。

    如果按照正常礼法程序,小白能够上位的机会非常渺茫。

    这时,僖公干了一件蠢事,让小白同志有了一丝希望。

    原来僖公有个叫夷仲年的同母弟弟死了,这个弟弟生了个儿子叫公孙无知,不懂僖公是出于同情心还是其它什么原因,非常宠爱这位大侄子。

    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居然让其享受和太子一样的爵禄服饰等级待遇。这就让真太子心里超级不爽,平时两人明争暗斗也就在所难免。僖公去世后,太子姜诸儿继位,史称齐襄公。襄公一上台就取消了公孙无知的政治待遇,两人的矛盾也愈加激化,这为后来齐国内乱埋下了祸根,也为小白的继位提供了条件。
    齐襄公的在历史上的形象不大好,每次出场基本都是负面新闻。公元前694年,也就是其继位的第四年,鲁国国君鲁桓公来齐国进行国事访问,结果却被襄公给杀了。
    来时还好好的,结果回不去了。

    前面我们说过,鲁国和齐国一样,都是西周初年就被分封的重要诸侯国,而且两国又有着姻亲关系。鲁桓公是齐襄公的亲妹夫,那齐襄公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的妹夫呢?

    这还得从襄公的妹妹文姜说起,文姜在没出嫁前就和哥哥襄公有不正当关系,不想这次和丈夫鲁桓公回娘家后又旧情复发,和哥哥私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事很快传到了鲁桓公耳朵里。

    头上戴了这么大一顶绿帽,是个男人都会窝火,破口大骂恐怕是在所难免。

    文姜受了责备,就去找哥哥倾诉,襄公知道事情败露,就找了个由头请妹夫喝酒,鲁桓公在酒宴上喝得酩酊大醉,襄公给他安排了一个叫彭生的代驾,彭生把烂醉如泥鲁桓公弄上车后,在车里折断了他的肋骨,桓公当场毙命。
    国君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齐国,按理说鲁国不会善罢甘休,两国也极有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这可是奇耻大辱啊。

    但鲁国的表现却显得很淡定,只是弱弱的向齐国发出照会: “我们的国君来贵国访问是为了重修旧好,礼仪完成后却没有回国,我们不知道该归罪于谁,这件事在国际上造成了恶劣影响,请求用彭生来消除这种影响。”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鲁国认怂,但好歹也给我们一个台阶下,把彭生杀了出口气就行。于是齐国借坡下驴,把彭生当成替罪羊杀了向鲁国谢罪。鲁国立太子同为新君,也就是襄公的外甥,是为鲁庄公。
    原来在山东地界,除了齐鲁两个大国之外,也还存在一些其他诸侯国,如纪国,莒国,莱国等。其中实力较强的是纪国,纪国位于齐国东部,大致范围在今山东寿光市境内。

    


    齐国和纪国虽然是近邻,但是关系交恶,这中间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历史上,早在周夷王时期,由于纪侯在周王面前说了齐侯的坏话,致使当时的齐哀公被周王烹杀而死,两国由此结下梁子,成为世仇。现实中,齐国如果想向东发展,那纪国无疑就是最大的障碍。因此,齐国一直视纪国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地地理上看,纪国在齐国东边,鲁国在南边,如果纪鲁联手,那齐国就会腹背受敌,发展空间也会受到严重制约。纪侯也深知这一点,早在鲁隐公时期,纪鲁两国就结成了姻亲,鲁桓公继位后更是多次与纪国会盟。

    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鲁、纪、郑结成的三国联盟打败了齐、宋、卫、燕的四国联盟,搞得在当时有“春秋三小霸”之称的齐僖公很没面子。

    鲁桓公十七年(公元前695年),也就是他来齐国访问的前一年春季,鲁国邀请齐、纪两国首脑在黄地开会,目的就是要促成齐、纪两国和解。但齐襄公并不买账,于当年夏季就与鲁国发生了边境冲突,这无疑是对多管闲事的鲁桓公发出了警告。

    第二年鲁桓公要带着夫人来齐国访问,临行前就有位叫申繻大臣提醒桓公:“没有大事是不能轻易让夫人回母邦的,这有违礼制,违反就会遭到失败”。也许文姜早年与其兄之间那些纠缠不清的瓜葛,在鲁国早已不是新闻,所以申繻才坚决反对。

    但鲁桓公却坚持己见,毕竟此时文姜嫁到鲁国已经十五年了,儿子都打酱油了。他也是想靠着这层婚姻关系,去大舅子那里多走动走动,争取早日和齐国重修旧好,没想到却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异国他乡。
    齐国的做法不免有些卑劣,但仔细分析还是有其内在逻辑:从国家利益层面看,干掉桓公,鲁国就会群龙无首,纪国也就失去了外援,即便鲁太子继位,那也只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外甥,短时间对齐国也构不成威胁,这样做成本最低,收效最快。

    从道德层面来看,也具有可操作性。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种道德沦丧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即便是以周礼正宗自居的鲁国也干过很多臭事,比如鲁惠公就曾把儿媳妇据为己有,鲁桓公也是杀了自己哥哥鲁隐公之后自立。因此,杀妹夫在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劲爆新闻。

    鲁桓公一死,齐灭纪就在也没有后顾之忧。

    公元前693年,也就是桓公被杀第二年,齐大举进攻纪国,夺取了郱、鄑、郚三座城池;前691年,纪侯之弟纪季以酅地投降齐国,纪国分裂;前690年,齐国再次讨伐纪国,纪侯逃走,纪国灭亡。
    第三节 报应不爽

    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发动叛乱的公孙无知等人杀死于宫内。

    叛乱的导火索是一件不讲诚信的小事。之前襄公有安排两个将领去驻守葵丘,一个叫连称,一个叫管至父,因为葵丘是齐国边境地区,驻守也就是戍边。

    既然是戍边那自然有个服务期限,要去多久呢?

    襄公和他俩有个约定:头年瓜熟的时候去,次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去换防。这两人二话没说就听从国君召唤: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可到了第二年瓜熟的时候,却并没有见人来接替,有人提醒襄公要尽快安排,襄公就是不答应。

    这就是明显欺负老实人了,堂堂国君岂能言而无信?

    正所谓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戍边将领乎,两人就琢磨着要搞点事情。

    很快他们打听到和襄公有矛盾的公孙无知在筹划叛乱,正好连称也有一个堂妹在宫中,因为没有得到襄公宠幸而心怀怨恨,连称就想着拉堂妹做内应,许诺事成之后让公孙无知娶她做夫人。

    三股势力一拍即合,待机举事。
    这年的十二月,襄公外出打猎,看到了一只大猪,随从大叫一声:“这是彭生”。襄公用箭射它,没想到这个怪物直立起来大叫,襄公吓得坠下马车,脚受了伤,鞋子也跑掉了。

    回到宫里,襄公的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就拿身边的佣人出气,把掌管鞋子的侍者茀鞭打了三百下。侍者茀一出宫,恰巧看见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一伙率兵来攻打王宫。侍者茀就对他们说:你们现在这么多人进去会打草惊蛇,不容易成功,不如先呆在外面,我先进去打探一下消息。

    “我们跟你很熟吗?凭什么相信你。”

    侍者茀就给大伙看了刚才被打的伤口,连称等人便相信了,毕竟无缘无故被打得这么惨,想借此出口恶气也合乎情理。

    不想侍者茀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是一个忠义之人,他一进宫就把受伤的襄公藏进了小黑屋,外面的人左等右等不见消息,就闯进宫来,茀和宫里忠于襄公的其它侍卫向叛乱者发起攻击,结果全部战死。不一会,公孙无知找到了襄公,顺手就结果了他的性命。
    回顾整个事件,从打猎过程中看到的大猪,到侍者喊出彭生的名字,再到襄公受伤回宫,最后公孙无知等人进宫,襄公被杀,不难看出,这一切并非巧合,而是公孙无知等人精心策划的政变。

    前面我们说过,鲁桓公本来就是襄公授意彭生所杀,但是为了给鲁国一个交代,事后襄公让彭生来背锅。可以说,彭生之死,是襄公一手造成的,而公孙无知等人正是利用这件事情来大做文章。

    试想襄公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模猪样的怪物,本来就高度紧张了,侍者说他是彭生,这不就活见鬼了嘛。听到这个名字,襄公潜意识里肯定以为是彭生找他索命来了,其内心的惊恐是可想而知。

    而襄公出行打猎的行程以及受伤回宫等信息靠谁来传递,史书上虽没有明确记载,但别忘了宫中还有个连称的妹妹做内线,虽然她不得宠,但刺探点消息总不算什么难事。

    襄公既死,公孙无知就自立为齐君。

    纵观齐襄公的一生,不光彩的事干了不少,但是死后还能获得“襄”的美谥,应该主要得益于他弱鲁灭纪,开疆拓土的功劳。
    那也许有人会问:襄公不是还有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嘛,难道他们袖手旁观?

    原来这两个弟弟由于看不惯襄公平时的所作所为,感觉齐国早晚会出乱子,到时难免祸及自身,所以早早就跑到国外去了。由于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他就来到了鲁国,由老师管仲、召忽辅佐。而公子小白则跑到齐国东南边的莒国,由老师鲍叔牙辅佐。

    公孙无知掌权没多久,到一个叫雍林的地方去游玩,由于他之前和雍林人有过矛盾,结果雍林人打着为襄公报仇的旗号把他给杀了。同时还表态,如果齐国大臣们在齐国公子中另立明主,他们唯命是从。
    第四节 射钩拜相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由于公子小白平时和国内高、国两大家族的关系很好,在得知公孙无知被杀、需要另立新君的消息后,以大夫高傒为首的高、国两大家族就马上暗中联络小白,希望拥立他为新君。

    这时的鲁国也没闲着,但又担心被公子小白抢了先机,毕竟国君宝座只有一个,先到先得,那怎么办?

    鲁国的办法是兵分两路,确保万无一失。于是派一路人马护送公子纠火速回国;另一路人马则由管仲带领,去莒道上截击小白,来它个釜底抽薪。

    果不出所料,拦截小分队很快在半路遇到了小白的返齐队伍,管仲眼明手快,弯弓搭箭,一箭射中小白。

    其实这一箭只是射中他的带钩,小白将计就计,应声落马,管仲以为得手,赶忙派人回去报捷。护送公子纠的人收到消息,就放慢了行军步伐,六天后才到达齐国。而小白已日夜兼程提前赶回,被高傒等人立为了齐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后,首先找鲁国算账。当年秋天,齐鲁在乾时大战,鲁国大败。随后,齐对鲁展开政治攻势,写信给鲁国人道:“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雠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

    大意是说公子纠我们要死的,召忽、管仲我们要活的,然后在把他们剁成肉酱。

    按说,在夺位的政治斗争中,公子纠是主谋,管仲、召忽顶多算帮凶,特别是管仲的一箭还差点要了小白的命,为什么这时齐桓公要区别对待政敌呢?

    有人说这个问题信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公子纠是兄弟不忍下手,只好借鲁国之手杀之,而对于管仲的一箭之仇,只有亲手将其千刀万剐才痛快。

    当然,刚开始齐桓公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后来由于老师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因此桓公决定摒弃前嫌,把他挖来委以重任。

    但这又不能摆在明面上说,如果让鲁国知道,那就只有两种结果:一是鲁国留着自己用;二是杀掉他也不给齐国用。

    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打着要手刃仇人的幌子让鲁国把一个完好无损的管仲交到齐国手里。

    而要实现这样的意图,那就必须提前与管仲通气,因此,在鲁国杀了公子纠后,他的老师召忽选择自杀,而管仲则选择坐牢。显然,他肯定是事先知晓了齐国方面的消息。

    不久,鲁国用囚车把管仲押回了齐国,一入境,鲍叔牙亲自来迎接,并将他引荐给桓公。

    齐桓公也没有食言,用隆重的礼仪为他接风洗尘,聘请他为大齐公司的CEO,并以“仲父”相称。

    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管仲、鲍叔牙、隰朋、高傒等贤臣一起辅佐齐桓公,对内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对外兼并小国、会盟诸侯,开启了“尊王攘夷” 的争霸序幕。


    
    第五节 齐鲁交锋

    公元前684年,也就是齐桓公继位的第二年春天,齐鲁两国再次开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在这次对阵中,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大败齐军。战争的经过在初中语文课本《曹刿论战》说的很详细,在此就不做细表。

    

    打败齐国后,鲁国人有点发飘,又向南去挑衅宋国,结果齐、宋两国很快结成了攻守同盟,并驻兵在郎地,这对鲁国而言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齐国在北,宋国在南,而鲁国正好夹在齐宋的中间,齐宋联合就意味着鲁国两面受敌。

    


    值此危难之际,鲁国公子偃建议:“宋国军容不整,可以先击破宋军,宋军败了,齐国孤立无援自然也就会撤军。”这本来是个不错的主意,没想到却被鲁庄公一票否决了。

    公子偃没办法,只能私自行动,他把虎皮蒙在马身上,率先对宋军发起攻击,鲁庄公见事已至此,也派兵加入了战斗,双方在乘丘激战,结果宋军大败,齐军看到盟友败了,也只能撤军回国。

    齐桓公本想拿鲁国来立威,没想碰了一鼻子灰。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大国拿不下,那就拿小国开刀。

    这年冬天,齐国顺势灭了南边的谭国,理由是:当年齐桓公在外逃亡的时候,谭国对他无礼,等到齐桓公继位的时候,谭国又不来祝贺。
    公元前681年春天,齐国召集宋、陈、蔡、邾等国在北杏会盟,关于此次会盟的目的,《左传》上说是为了帮助宋国平定内乱,但仔细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孤立鲁国。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公元前684年,宋国在乘丘之战中被鲁国打败,次年宋国本想报仇,结果再次败于鲁国,之后宋国国内出现了内乱,这个时候如果不扶宋国一把,那无疑会失去一个制约鲁国的盟友。

    其二.从参会成员来看,清一色都是鲁国周边的国家,宋、陈、蔡在鲁国南边一字排开,邾国在鲁国东边,拉拢这些国家开会,显然是针对鲁国。

    其三.齐国原本也邀请了鲁国西边的遂国一起玩,但遂国一直都是鲁国小弟,这次很不给面子,直接不来参会,会盟一结束,齐国就把他给灭了,并且派兵驻守。

    自此,齐国已完成对鲁国的全面包围,接着就是开打。
    这一战,毫无悬念,齐国完胜。

    打了败仗就要付出相应代价,鲁庄公请求割地讲和,齐国也见好就收,同意和鲁国在柯地会盟。

    名义上是会盟,实际上是逼迫鲁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原本鲁庄公已经答应割地给齐国,会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没想到会盟当天出了意外。

    一个叫曹沫(有史学家认为曹沫和前面提到的曹刿是同一人)的鲁国官员在会盟时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并要求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桓公被逼无奈,只得口头答应了曹沫的请求。


    

    事后,桓公有点后悔,不仅不想履行承诺,还想杀掉曹沫出口恶气。

    这时管仲显示出了一个政治家的远见,管仲劝谏道:“您被劫持的时候答应了别人的请求,事后又背信弃义想杀掉对方,这样做虽然满足了小小的快意,却失信于诸侯,会失去天下人的持。
    ”
    管仲深知,要争霸天下,不仅要立威,更要立信。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建议,把近年来侵占的土地还给了鲁国,其他诸侯听说了这件事后,都觉得齐桓公这个人靠谱,纷纷想来依附齐国。
    @土豆带泥 2021-11-16 10:01:20
    原来鲁国史官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会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类记录,因此“春秋”也就成为了鲁史的别称。
    =====================================
    说服力不强,为啥不可以是“夏冬”、“春夏”?
    -----------------------------
    因为左传里春秋两季发生的大事较多,所以用春秋来代替
    第六节 鄄地会盟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北杏会盟的第二年,盟友内部就出现了分裂,宋国背叛盟约。

    小弟不听话,做大哥的当然不能放任不管。

    很快,齐国联合陈国、曹国伐宋,为了壮大声势,这次齐国还特意请求周王室派兵协助,周天子也欣然派大臣单伯率兵前来。

    毕竟,周朝自东迁以来,国力日益衰微,王权一落千丈,这次应齐国之邀出兵宋国,正好可以借机在诸侯面前刷刷存在感。

    宋国一看形势不对,东周集团虽然式微,但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如果对抗天子的部队,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就乖乖服了软。而后齐国拉上宋、卫、郑及周天子的代表单伯在鄄地会盟,第二年春天,为了巩固之前的盟约,齐国再次召集宋、陈、卫、郑在鄄地会盟。

    这次讨伐宋国,之所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周王室的参与。各诸侯见周天子都支持齐国,那自然也不敢怠慢,这次会盟初步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管仲和齐桓公也开始尝到“拉大旗,做虎皮”的甜头。
    第七节 援燕攘夷

    公元前664年,北方的山戎大举进攻燕国。

    在此简要介绍燕国的由来。


    

    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今津京一带),建立了燕国,姬奭就是历史上与周公齐名的召公,然而召公奭并没有前往燕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和周公一起辅佐西周王室。

    之所以分封如此重要的王室成员到遥远的苦寒之地,主要目的是为了防范北边的戎狄部落南侵,巩固王朝的北疆。

    此次山戎部落来势汹汹,燕国无力抵挡,在位的燕庄公便向日益强大的齐国求救。

    齐桓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在诸侯面前“秀肌肉”的好机会,毕竟之前会盟的都是南边的诸侯,如果此次能帮助燕国度过难关,那齐国的在北边的影响力无疑会显著增强。

    因此,齐桓公果断出兵援燕,一直打到燕国北边的孤竹国才返回。关于这次战役,在《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了“老马识途”的故事,说是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回来时迷失了方向,管仲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最后才得以返回。
    齐桓公亲率领核心团队出国作战,可见对于这次救燕行动的重视程度。

    赶跑了山戎,燕国对齐国自然是感激涕零,以至于齐桓公回国的时候,燕庄公一路相送,不知不觉就出了国界,送到了齐国境内。我们现在说“礼多人不怪”,但这种做法在当时却不合周礼。

    “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这是当时各诸侯国遵循的准则。

    送出国境,这是周天子才能享有的待遇,如果齐桓公接授了这样的礼遇,那就是僭越礼法,是有不臣之心,这显然与“尊王攘夷”的口号背道而驰。

    至于燕庄公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确实是出于感激之情,送着送着就忘记了国界和礼法,也许是想借此机会试探齐桓公是否有取代周天子的野心。

    这么个棘手的事情,怎么办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齐桓公大手一挥,直接把燕庄公踩过的齐地划给了燕国,如此一来,就不存在跨国越界的问题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同时,他还告诫燕君要向其先祖召公一样尊王,按时向周王室纳贡。

    这一番操作,不仅帮助燕国摆脱困境,给足了周天子颜面,还有效维护了以周礼为体系的国际秩序,让齐桓公涨粉不少,齐国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这是“尊王攘夷”政策的胜利,也是中原文明的胜利。
    第八节 存刑救卫

    然而,周边相对落后的游牧部族不会因为一两次失败而放弃对中原文明的“神往”。

    公元前661年,北狄部落又进犯齐国西边的刑国,邢国是周公第四子姬苴的封国,为商代邢国旧地,在今河北邢台市境内。自西周以来,邢地是戎狄频繁活动的地区,邢国自建国开始,救与河北、山西中部的戎狄长期征战,更是获得了“邢侯搏戎”的美誉。


    

    同时,邢国地处要冲,向东可联络齐、鲁;向西可抵晋国;向南能连接郑、卫;向北与燕国遥向呼应。面对此次的戎狄攻刑,齐国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必须救援。管仲给出的理由是:“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管仲的意思很清楚:戎狄部落如狼似虎,贪得无厌,作为周王室分封的诸侯,我们各华夏部族应该团结起来,不抛弃,不放弃,共御外侮。

    他在中原大地上首倡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春秋晚期的孔子对他很崇拜,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发左衽”是典型的胡人特征,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早就成为胡人了,这是对其在捍卫华夏文明方面所做贡献的高度评价。

    齐国虽然准备出兵,但是远水难解近火,还没等齐国援兵到来,邢国就被洗劫一空。同时,狄人也比较狡猾,知道齐军赶到后不好抽身,于是赶忙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

    攻破刑国的第二年(公元前660年),北狄把矛头瞄准了南边的卫国。卫国也是周王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以弟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定都朝歌。由于该地区原属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早期卫国实力也不算弱。


    
    到了卫宣公、惠公时期,国内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君位相互倾轧,内乱不断,卫懿公即位后,更是荒淫无度,为政昏聩,使得狄人有了可乘之机。

    卫懿公是个动物爱好者,他平生最喜欢养鹤,而且让鹤乘轩。所谓轩即是古代大夫等级以上官员才能坐的豪华车子,这让国人大为不满。

    待到狄人的军队兵临城下时,将士们说:“您让鹤去打仗吧,因为平时都是鹤在享受高规格待遇。”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养鹤,战时也只能让鹤来给你卖命了。

    懿公没办法,只能亲自率兵上阵,在荧泽这个地方与狄人大战,结果惨败,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不久,国都也被攻破,卫国灭亡。

    从国都和附近城邑逃出来的五千多人在宋桓公的帮助下到达曹地避难,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战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驻守曹地,还援助了大量生活物资,拥立懿公的堂弟申为新君,史称卫戴公。

    狄人在卫国大获全胜后,又杀了个回马枪,于次年(公元前659年)再次进攻刑国,这次齐桓公早有准备,率领齐、宋、曹三国联军大败狄人。

    为了让邢国彻底摆脱狄人的骚扰,在齐、宋、曹三国的帮助下,邢国把国都从原来的刑地(今河北邢台)迁到距离齐国较近的夷仪城(今山东聊城附近)。

    公元前658年,齐桓公又率诸侯给卫国新建国都楚丘城,由于卫戴公继位不到一年救去世了,所以又拥立其弟毁为卫文公。

    可以说,刑和卫之所以能够复国,进而延续社稷宗庙,都有赖于齐桓公的鼎立扶持。“存刑救卫”让齐国的势力范围向西延申到了晋国边界。

    自此,齐国或通过征伐,或通过援助,或通过会盟,基本已经摆平了周边的中小诸侯国。
    第九节 敲山震虎

    此时的齐桓公,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霸主,还需降服一个大国,那就是南边的楚国。

    

    楚国原本是周初分封的一个子爵小诸侯,但是因为长期与南蛮部落杂居,造就了楚国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性格。到了楚文王熊赀时期,楚国将都城迁到了郢(今湖北荆州市),楚国的势力在江汉平原一带得到了迅速发展,汉水周边的姬姓诸侯国迫于楚国威势,基本臣服于楚。

    而楚国也不安于现状,特别是到了楚成王时期,开地千里,实力大增,更是梦想着逐鹿中原,而楚国要想实现北扩的战略意图,那就必须在中原诸国中选择一块跳板,楚国将目光锁定在了郑国身上。

    郑国是西周末年才分封的诸侯,首任国君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异母弟姬友,姬友在周王朝担任司徒一职,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见幽王宠幸妃子褒姒,沉溺酒色,不理朝政,料到早晚有亡国之祸,所以就事先准备了退路。

    在太史伯的建议下,郑桓公于公元前774年将郑国财产、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也就是今天的河南荥阳一带。
    果不出所料,犬戎部落于公元前771年进破镐京,杀死了周幽王,自此西周灭亡,郑桓公也死于国难。次年,郑桓公儿子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并借机灭掉东虢国、郐国,把郑国迁至河、洛、济、颍之间,定都新郑。新郑距离东周首都洛邑不远,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春秋初年的中原大地上,郑国非常活跃。武公去世后,儿子庄公登基,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东周权倾朝野的卿士,在庄公执政时期,郑国的扩张达更是到达顶峰。甚至,还敢于和周天子叫板,在繻葛之战中,郑国将领箭射周桓王肩膀,使得周天子颜面扫地。前701年,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结盟,郑国已然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可是好景不长,庄公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长期内斗,从此郑国日益衰落。而这时的齐国、楚国趁势崛起,并开始控制周边小国。

    郑国曾经的辉煌,诸侯们都有目共睹,虽然郑国在走下坡路,但是它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谁控制了郑国,谁就卡住了周王室的脖子,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因此,楚国对郑国也是垂涎三尺,曾多次出兵征伐郑国,但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就是强大的齐国给郑国做靠山。

    从鄄地会盟开始,齐国就开始拉拢郑国,每次楚国出兵攻郑,齐桓公都会联合郑国周边的宋国予以救援。

    楚国很无奈,只能静待时机。

    当北狄进攻刑、卫之际,齐桓公忙着四处救火之时,楚国人感觉机会来了。
    从公元前659年--657年,楚国连续三年征伐郑国,而每次齐国都是采用会盟的办法应对。

    公元前659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郑、曹、邾在柽地会盟;前658年,齐桓公邀请宋、江、黄在贯会盟;前657年,齐桓公再次和宋、江、黄等国在阳谷会盟。

    面对楚国的一再挑衅,齐国没有直接出兵干涉,而是以会盟的方式进行牵制。对于这一系会盟的目的,《左传》上的记载是“谋救郑”“谋伐楚”,一个谋字,道出玄机。

    一方面,这时的齐国正忙于邢、卫重建事宜,跟楚国作战还没做好全面部署,毕竟楚国不同于一般的夷狄部落,不能打没把握之战;另一方面,楚国攻打的是郑国,对齐国也没有构成直接的利益侵害,毕竟齐国距离郑国也比较远,中间还隔着曹卫两国。

    因此,直接对楚开战也还缺少一个合适的理由,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而先前的几次会盟,就是要谋定而后动。

    一是要和宋、鲁、宋、曹等老牌盟友打好招呼,结成统一战线;二是缔约淮河流域的江国,黄国作为新盟友,由于江、黄两国距离楚国较近,如果齐楚开战,可以将其作为进攻楚国的桥头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前657年,齐国后宫发生的一件事,让齐桓公逮住了机会。

    原来,齐桓公有个夫人叫蔡姬,蔡姬是蔡国缪侯的妹妹,蔡缪侯之所以要把妹妹远嫁齐国,主要是想抱齐国大腿来制约楚国。

    按说,蔡国距离楚国较近,应该亲近楚国才对,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找齐国联姻呢?

    故事还得从缪侯的父亲蔡哀侯说起,一看到“哀”这个谥号,就不难猜出这一定是个悲伤的故事。

    的确,蔡哀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原来蔡哀侯在陈国娶妻,邻国的息侯也在陈国娶妻。前684年,息侯妻子出嫁时路过蔡国,蔡哀侯说:“她是我妻子的姊妹。”于是要求息侯的未婚妻留下来见面,而且还动手动脚,很不礼貌。

    息侯听说没过门的妻子被人半路调戏,怒不可遏,是可忍,熟不可忍。但论实力,息国不是蔡国的对手,于是息侯定下了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

    息侯知道近年来楚国的战略是向北扩张,楚武王在位时曾两次征伐随国,楚文王继位后又攻打申国。如果制造一个让楚国攻打蔡国的机会,楚国肯定乐意为之,毕竟蔡国属于姬姓封国,也是楚国北上的一大障碍。
    
    琢磨透了这一点,息侯就派使者对楚文王说:“请您佯攻我国,我向蔡国求援,蔡国一定会来,到时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攻打他了。”

    楚文王一听,这个主意不错,依计而行。结果是蔡国惨败,蔡哀侯被楚国俘虏。

    哀侯在楚国当俘虏期间,也时刻想着报复息国,他三天两头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侯夫人的美貌,搞得楚王心里直痒痒,于是借着巡游的名义来到息国,息侯自然好酒好菜的款待,席间,楚王见息侯夫人确实美若天仙,便想占为己有。次日,楚王设宴招待息侯,并趁机扣押了他,最终息国灭亡,息侯夫人被迫嫁给了楚文王。

    九年后,蔡哀侯死在了楚国,于是蔡国人立其子为君,是为蔡缪侯。蔡缪侯深知,以自己的实力难以与强大的楚国抗衡,于是就选择与齐国联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齐桓公,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蔡姬。
    继续前面齐桓公后宫发生的故事。

    话说一日蔡姬正和齐桓公在河里的游船中游玩嬉戏,蔡姬熟悉水性,摇晃船只不停颠簸。桓公可能是个旱鸭子,当时害怕极了,命她停止,她仍不停,下船之后,桓公一气之下就把她打发回了娘家,但双方没有断绝婚姻关系。

    
    蔡侯看到妹妹被齐国退了回来,也很不爽,干脆就把妹妹改嫁了他人。

    古时国与国之间的联姻,基本是出于政治目的,婚后夫妻关系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两国邦交的亲疏,齐蔡亦是如此。

    当初蔡国是因为受到楚国的威胁,才主动和齐国联姻靠拢。

    此时,齐桓公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把蔡姬赶回了娘家,说明齐蔡关系已经有了裂痕。

    齐桓公这是在做政治试探,如果蔡国还想依附齐国,那蔡侯肯定会派人将蔡姬礼送回齐,毕竟两人并未断绝婚姻关系。

    而蔡侯的做法却是直接将妹妹改嫁。

    很显然,这是对齐国的摊牌,更是对齐国的挑衅。蔡国有如此底气,说明他已经有了新的靠山。

    靠山是谁,那只有南边的楚国。

    俗话说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齐国在北边日益强大的之际,楚国在南边也迅速崛起。随着时间推移,蔡国对楚国的仇恨也在慢慢淡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蔡国距离楚国更近,依附楚国比依附齐国会更有安全感。

    面对蔡国这一无礼的举动,恰好为齐桓公提供了一个打击楚国的机会。于是齐桓公与前656年率领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伐蔡。

    你楚国打我的盟友郑国,我就依葫芦画瓢打你的小弟蔡国。

    蔡国哪里是齐国的对手,蔡军很快被齐军击溃,蔡缪侯也被俘。可叹两代蔡侯接连做了强国的俘虏,比他父亲幸运的是,后来经过其他诸侯斡旋,缪侯保住了性命并被释放回国。
    第十节 齐楚对决

    齐国得胜后,并没有撤军,而是将兵锋直指楚国。

    因为此时的齐国已经完成了对楚国的军事部署,到底谁是霸主,定要见分晓。

    楚国见江、黄两国倒向了齐国,蔡国也被齐国率领的多国联军击败,如果两军直接对垒可能对楚军不利,赶忙派了个使者来打探虚实。

    齐国这边派出的谈判代表是管仲,使者与管仲的交锋非常有名,也很有意思。

    楚使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俗语“风马牛不相及”即出于此处,但是对于什么叫“风马牛”学界尚有争论,一说这个风字解释为走失,意思是齐楚两国距离很远,即使牛马走失,也不致跑到对方的境内;二说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齐楚两国就像动物界的马与牛不会交配一样不相干;三说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两国就像牛马一样走向不同。

    但无论何种解释,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说齐楚两国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八竿子打不着。既然如此,你齐国率大军跑到我楚国地界算怎么回事呢?

    这话绵里藏针,以略带幽默的口吻指出齐国伐楚的不正当性。

    管仲回答:“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楚使摆现实,管仲就讲道理,先把西周初年周王室颁发给姜太公的诏令拿出来说事,“五侯九伯,汝实征之”,这可是周天子授予齐国的王令旗牌。虽然我们两国距离遥远,但这并不妨碍齐国代表周天子行使权力,接着罗列了两条征伐楚国的理由:

    一是楚国不按时给周王进贡“包茅”,使得天子物资短缺,耽误了祭祀。(苞茅是南方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楚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苞茅作为贡品,主要用于祭祀滤酒)。 二是当年周昭王南征荆楚不返,死于汉水之中。

    面对管仲引经据典,咄咄逼人的攻势,楚使避重就轻的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一方面承认了不按时进贡包茅是楚国的过失,表示以后一定按时进贡;另一方面对于周昭王死于汉水的事情,则是坚决不承认这是楚国的责任,请他到汉水边找知情人士了解情况。

    楚使的逻辑很清晰,不按时进贡是小错误,而且有弥补机会;周昭王之死,兹事体大,就连周朝史书上的记载也都语焉不详,楚国绝不背这个黑锅,因此建议齐国去汉水边调查。

    这一回合,看似双方打了个平手,但齐国还是有所收获,楚国答应进贡包茅也就是名义上还继续承认周天子的共主地位,达到了尊王的目的。
    文戏演完了,武戏准备开场。

    谈判结束后,齐国继续进军,驻扎在陉地。楚国也不甘示弱,楚成王派屈完率大军与齐军对垒,接着,联军退兵到召陵。

    
    齐桓公想给楚军一个下马威,于是就摆开阵势,邀请屈完来一起检阅部队,其间双方又开始了唇枪舌剑的交锋。

    齐桓公说:“我们兴师动众出兵,也不是为了某个人,只是想和楚国重新旧好。”
    屈完说:“齐侯大老远地跑来安抚我们楚王,和平共处也是我们国君的意思。”

    齐桓公话锋一转,指着这在操练的军队说:用这样的威武之师来打战,谁能抵御?以他们来攻城,何城不克?

    刚才还说要做好朋友,转眼就开始赤裸裸地威胁。于是屈完也针锋相对:“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意思很明确:如果齐国能以德服人,那我们楚国也愿意服从,如果来硬的,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们人再多,也没什么用武之地。

    齐桓公一看楚国也是人才济济,既然已经表示愿意尊王,也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遂与楚国会盟后撤军,史称“召陵之盟”。
    十一节 首止定储

    管仲和齐桓公经过了三十余年的艰苦奋斗,这时的齐国已然成为诸侯心目中的“超级大国”,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还缺少个名分,这个名分怎么来?那就必须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因此,齐国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周王室,这时东周集团的当家人是周惠王,周惠王的嫡长子叫姬郑,小儿子叫姬带,姬郑现在虽然已经是太子,但惠王一向宠爱小儿子姬带,故有废长立幼之心。

    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保全周太子的地位,一旦其继位,定会对拥戴者心存感激,那齐国霸业也就自然能得到认可。

    那如何能才能保住周太子的地位呢?那首先就要让太子有人气,具体来说就是要让惠王感觉到诸侯们都拥戴太子。

    那如何才能给太子攒人气,最简单的办法还是开大会。

    公元前655年夏,在齐桓公和管仲的操持下,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代表和周太子在首止见面,可就在准备结盟的时候,郑国却中途退出了。

    郑国不一直都是齐国的小老弟吗?为啥关键时刻掉链子?

    原因是周惠王从中作梗,前面我们说过,惠王是想改立太子,现在以齐国为首的诸侯和太子单独会盟,这显然是惠王不愿看到的,故而,他就想方设法搞破坏。

    周惠王安排心腹大臣对郑文公说:“我安排你去跟随楚国,又让晋国帮助你,这样天下可以安定了。”

    显然,惠王是想借楚、晋、郑的势力来制约齐国。郑文公听从了惠王的提议,在会盟前潜回了郑国。

    但此时的楚国正忙于进攻东北方向的弦国,而晋国则在筹划攻打虢国和虞国,暂时无暇顾及首止的会盟。现在单独一个郑国退出,根本不会影响大局,通过此次会盟,太子姬郑的地位得到了强有力的巩固。
    十二节 伐郑立王

    对于郑国背齐向楚的行为,齐国当然不能容忍,齐桓公于首止会盟的第二年(前654)夏天,联合老牌会员鲁、宋、陈、卫、曹对郑国进行讨伐。

    楚国见郑国被群殴,当然不会熟视无睹,于是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小跟班许国,来了个“围许救郑”,各诸侯连忙撤军去救许。
    

    楚国见达到了救援目的,也从迅速从许国撤出,但经此一战,许国认怂了,这年冬天,蔡穆侯领着许僖公到武城见楚成王,只见“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翻译成白话就是许僖公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随行官员穿着孝服,随从抬着棺材。
    这是唱的哪一出,楚成王有点懵圈,就询问旁边的大夫逢伯该怎么办?

    逢伯是个文化人,引经据典地回答说:“从前周武王打败商朝,微子启就是这样做的(微子是纣王的兄弟),周武王亲自解开他的捆绑,接受他的璧玉,烧掉他的棺材,给以礼遇而命令其回到原位。”

    许僖公现在仿照微子的做法,也就等于向楚国认错。

    由此故事衍生的成语“面缚舆榇”“面缚衔璧”“衔璧舆榇”等都表示投降请罪之意。

    齐楚的这次交锋,齐国不但没能教训郑国,还赔了个许老弟。
    这笔帐还得记在郑国头上。

    很快,齐国准备再次伐郑,郑国大臣孔叔对此非常忧虑,他劝谏郑文公不能左右摇摆,应该早日回归齐国阵营,这年夏天,郑国杀了申侯。

    申侯本来是申国的国君,早在楚文王二年(前688年),申国被楚国所灭,申侯做了楚国俘虏,由于申侯这个人深得楚文王的喜爱,因此也做了楚国大夫。楚文王深知申侯是个贪得无厌的人,等自己死后他肯定会被楚国人所杀,因此就告诫他如果自己死了,让他赶紧投奔其他大国。

    楚文王死后,申侯就来到了郑国,也受到了当时国君郑厉公的宠爱,所以就在郑国站稳了脚跟。

    正是由于申侯与楚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文公在此时杀了他,也是从侧面向齐国示好。

    到了秋季,齐桓公又召集鲁、宋、陈、郑在宁母会盟,这次郑国国君没有参加,而是派太子华参会。

    太子华想借此机会排除异己,就鼓动齐桓公对郑国动武,表示自己可以做内应。
    齐桓公认为之兴师动众出兵攻打郑国都没有成功,现在如果能里应外合拿下郑国也未尝不可,于是准备接受太子华的建议。

    但是管仲坚决反对,他认为成就霸业需要用礼仪和信义来约束诸侯,父子亲近是最大的礼,郑国之前背弃盟约,错在郑国,我们可以讨伐他。现在郑国已经有向齐国靠拢的迹象,如果我们利用郑国太子来对付郑国,这就是我们理亏了,这是不符合道义的,而且各国史官也都会记录,如果您不同意太子华的做法,郑国肯定会重新跟我们盟好,于是桓公谢绝了太子华的提议。

    果然,到了冬天,郑国重新与齐结盟。这年闰十二月,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郑担心王子带作乱,所以秘不发丧,而是把将要发生内乱的消息报给了齐国。

    第二年春天, 齐桓公会同王室使者及鲁、宋、卫、许、曹、陈在洮地会盟,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安定王室,拥立太子郑为新一任东周集团董事长,史称周襄王,郑国再次请求参会,表示服从。

    自此,齐桓公不仅已让中原各诸侯国臣服,而且还有拥立周天子的大功,齐国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台阶。
    十三节 葵丘会盟

    如此的丰功伟绩,不显摆一下也说不过去,怎么显摆?

    还是老办法,开会、开会、开会。

    齐桓公的一生,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桓公三十五年夏(公元前651年),齐国在葵丘召开新一届诸侯代表大会,在 台就座的有:周王代表、齐桓公、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

    此次会盟流程分为夏秋两个阶段:一阶段是宰孔代表周天子发表重要讲话,肯定齐桓公在“尊王攘夷”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予以封赏。

    关于赏赐的物品,《左传》和《史记》的记载有所出入。《左传》记载的是赐“文武祚”,所谓祚,就是古人祭祀所用的熟肉,祭祀活动结束后天子把祚肉赏赐给有功劳的卿士或诸侯,彰显其地位。而“文武祚”则是祭祀周文王与周武王的祚肉,规格最高。

    《史记》记载的赏赐物品则更丰富,不仅有“文武胙”,还有“彤弓矢”和“大路”。彤弓矢即是红色的弓和箭头,古时天子赐给有功诸侯专征伐的武器,“大路”即大辂,古时天子所乘之车。

    可见,周襄王是赐予了齐桓公类似于天子的仪仗。
    面对如此高规格的礼遇,齐桓公有点诚惶诚恐,赶紧准备下拜还礼。

    这时宰孔又宣布了一道天子命令:“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所谓伯舅并不是舅舅的意思,而是天子对异姓诸侯的敬称,对同姓诸侯则称叔父。
    天子直接免除了桓公的跪拜之礼,真是给足了面子。

    这时,齐桓公有发飘,想想自己有大功于天下,也确实上了点年纪,干脆借坡下驴,不拜就不拜吧。

    管仲赶紧提醒他:不可。齐桓公也是个机敏之人,赶紧下拜谢恩。

    周襄王的这个奖赏也很耐人寻味,既有对齐桓公功劳的认可,也有对齐桓公内心的试探。所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赏与不赏,赏什么都是天子的权力,但哪些赏赐可以接受,哪些赏赐不能接则是考验诸侯的智慧。

    拜与不拜,表面看起来是好像也无关痛痒,但是在这样一个正式场合,天下诸侯都瞪着大眼在看着。如果不拜,那“尊王攘夷”的旗帜就会失失去生命力和号召力。
    会盟的第二阶段是在秋季,主要议程是参会诸侯国之间签署和平友好备忘录。关于盟约内容,《左传》上记载得比较笼统,只是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成语“言归于好”即出于此处。

    在《谷粱传》里,对此次会盟的内容记录较为详细,盟曰:“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讫籴,毋易庶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古代重要的会盟一般是要宰杀牲畜,歃血为盟。但葵丘之盟却是把牛捆起来不杀,宣读完条款后把盟书放在牛身上。

    这个反常的举动说明了什么?那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歃血的初衷,那是因为会盟成员彼此不够信任,所以需要歃血这个仪式来向神明表示信守誓言的诚意。

    就好比一对恋人要结婚了,但是女方对男方还缺乏足够信任的时候,男方发誓说:如果我不爱你,就天打雷劈。

    这次会盟没有这个仪式,一方面说明了各方确有诚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齐国实力的强大,即便没有神灵的约束,各国也不敢轻易背盟。
    接着,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盟约条款。

    条款的内容有五点:一是不能截流筑坝;二是诸侯国不能将粮食囤积居奇;三是不能随意废立太子;四是不能将小妾扶正为妻;五是不能让女子参政 。

    其中前面两条是国际关系准则。一方面当时各诸侯国的面积不是很大,一条河流可能都会流经好几个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筑坝截流,那对下游国家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另一方面,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基本没什么粮食储备,在遇到自然灾害的年景,各国之间都会相互买粮或借粮来渡过难关,因此,粮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绝对不允许囤积。

    后面三条是各国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规定,这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其目的是为了延续和稳固周初就确立的宗法制。

    所谓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古代有身份有地位的男子一般是一妻多妾,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正妻的大儿子则称嫡长子,其余妾所生的儿子统称为庶子。
    周朝的继承法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是王位或爵位的法定继承人,其他儿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也无权继承。俗称“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那也许有人会问了,家业传给更贤明的人操持不是更有利于光大门楣吗?

    关于这点,古人也不是不清楚,但是如果“传贤”就容易引发内乱。

    其一,贤这个指标,不具备唯一性。在子嗣众多的情况下,贤明的可能有好几个,这时你立哪个?

    其二,贤这个指标,很难定性。因为不同的人对于贤的评判尺度是不同的,你认为贤的,别人未必认为贤。

    其三,即便是贤有统一标准,比如孝顺,爱学习,讲诚信等,但是这些表现也极容易伪装。

    反之,如果立嫡长子为继承人就会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因为贵族男子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正妻只有一个,那嫡长子也就具有了唯一性,名分一旦确定,就打消了其他人的非分之想。

    因此,立贤理论上看起来不错,在实际操作上困难重重,相比于立贤的不确定性,立嫡则更有利于权力的传承和稳固。

    如果大家都遵守这一制度,那自然天下太平,然而自东周以降,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还是有不少诸侯不予遵守,甚至连周天子也带头违反,比如周惠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正妻一般娶得比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老珠黄的正妻肯定没有年轻貌美的小妾有魅力。因此,不少人是因为宠爱妾室而想立其儿子为继承人,而妾室也深知“母以子贵”的道理,为了巩固自己地位也会竭力吹“枕边风”来促成此事。有的人干脆废掉原来的正妻,把妾扶正,其儿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嫡子。

    可以说,春秋之乱,重要的一点就是宗法制遭到了践踏,为了争夺权力,子弑父,臣弑君,兄弟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帜,其实也就是想恢复西周初年的政治格局和礼制秩序,只不过那会发号施令的是周天子,而现在是由霸主说了算。
    秋季会议的时候,周天子的特使宰孔提前回去复命了,在路上恰巧碰到了准备来参会的晋献公,宰孔说:“齐侯现在不致力于提高德行,而喜欢到处征伐,你没有必要去参会了。”晋献公听从了宰孔的建议,于是返回了晋国。

    通过葵丘之盟,周天子对于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予以认可,也标志着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周王室东迁后,实力较强的诸侯主要有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北边的晋国。但通观齐桓公历年主持的会盟,秦国和晋国基本不掺和。

    秦国因为地处西部边陲,距离中原较远,无暇东顾。晋国的地盘主要在山西,距离中原虽不算太远,但此前的晋国长期内乱,直到齐桓公开始称霸的时候才实现统一,晋献公继位后,一方面是要长期与北狄部族斗争,另一方面则是忙着兼并周边的小国,如耿、霍、魏、虢、虞等。到了献公晚年,晋国内部又发生了骊姬之乱,世子申生被杀,其他儿子各自流亡。因此,此时的晋国也无力参与中原的诸侯纷争。

    晋献公没有参与葵丘之盟,回到晋国没多久就去世了。献公一死,晋国再次陷入内乱,齐桓公曾派人率领诸侯入晋平叛。同年,齐国的隰朋率领军队会合秦军护送献公儿子夷吾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
    十四节 安定王室

    公元前649年,王子带因不甘心失败,勾结西戎兵进攻周都洛邑,一度攻陷王城,多亏秦军、晋军及时救援,才得以保全。第二年,周襄王借助诸侯的力量反攻王子带,王子带逃到了齐国。

    冬天,齐桓公派管仲来调和戎人和周的矛盾,周襄王欲以上卿的礼节招待管仲,管仲谦卑的予以推辞,只接受下卿之礼。他对襄王说:“我是低贱的官员,现在有天子任命的国氏、高氏在齐国,如果他们按春秋两季来接受天子的命令,您又用什么礼节来待他们呢?”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功勋卓著,按说接受上卿的礼遇也无可厚非。但他不居功自傲,而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可见,管仲的“尊王”理念不仅体现在大处,更反映在细节中。
    
    两年后,齐国派遣仲孙湫拜见周天子,并让他和天子沟通王子带的事情。目的是想让双方和解,毕竟一个和周王有矛盾的王子流亡在齐国也不是个事,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但是关于这件事情的经过,《左传》和《史记》的记载有所不同,《左传》记载是:“事毕,不与王言,归,复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不十年,王弗召也。”

    《史记》的记载是:“齐使仲孙请王,为带谢。襄王怒,弗听。”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使者是否作为。《左传》上记载的是仲孙湫不作为,他压根没和襄王提这个事,回来后就敷衍说:“周襄王怒气未消,要等十年后才能原谅王子带。”《史记》刚好相反,说仲孙湫主动作为,替王子带道歉,但是周襄王很生气,根本不听。

    经过虽然略有不同,但结果的指向却是一致。

    这年夏天,齐桓公召集鲁、宋、陈、郑、许、曹七国领导人在咸地见面。原因是杞国受到了江淮一带的蛮夷威胁,同时也是协商如何安定王室。秋季,为了防范戎人部落的骚扰,各诸侯派兵驻防成周。

    前645年正月,楚国讨伐徐国,原因是徐国亲近中原国家,三月,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在牡丘会盟,目的是重申葵丘的盟约,同时也是为了救援徐国。
    
    五节 管仲遗言

    这年,管仲和隰朋相继去世。

    在管仲病重期间,齐桓公曾和他讨论未来宰相接班人的问题。对于管仲的政治遗言,不同的文献记载有所差异。其中《史记》和成书略早的《管子·小称》的记录大致相同,我们先来看《史记》版本。

    齐桓公问:“群臣中谁可胜任宰相呢。”

    管仲没有直接回答,只说了一句:知臣莫若君。把问题又抛给了桓公,这是想看看探领导心中有没有中意的人。

    于是桓公一连三问:易牙怎么样?开方行吗?竖刁可以不?

    结果都被管仲一一否决了。

    那这三人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得到桓公的青睐?管仲又为什么会否决领导提名的候选人呢?

    先说这个易牙,易牙的身份是齐国的宫廷厨师,但不是一般的后勤人员,而是桓公御用大厨,烹饪技艺高超,特别善于调味,深得桓公喜爱。传说他还是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所以也被后世的厨师们奉为祖师爷。
    
    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了人间美食,就是没吃过人肉。”

    或许这只是桓公的一句玩笑话,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没多久易牙居然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蒸给桓公尝鲜。这就是典故“杀子献糜”的由来。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父母没有不爱惜自己孩子的,这是人之常情,易牙为了逢迎主上不惜杀子献食,如此残忍之徒怎么能委以重任呢。
    再看开方,开方原本是卫国的公子,鞍前马后跟随桓公十五年,但从不回家看望父母。齐国和卫国相距不远,来回也就几天的路程,开方连至亲的父母都孝顺,又怎么能真正爱护君主呢?

    最后一个竖刁,也称寺人貂,是宫内的宦官,在先秦时代,宦官和太监并不等同,这时的宫内男性后勤人员也并非都是阉人。但是竖刁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就自行阉割入宫。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竖刁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怎么能指望他爱国君呢?

    可见,这三人并没有治国安邦的本事,而是靠曲意逢迎,溜须拍马才赢得了桓公的信任。

    而管仲此时虽然已经病入膏肓,但头脑依旧清醒,他以人心人性作为衡量尺度,认为这三人平时的所作所为都有悖常理,有违人情,表面看起来无限忠诚,实则口蜜腹剑,包藏祸心,实乃大奸似忠之徒,绝不可重用。
    
    但这里有个疑惑,管仲临终与桓公的谈话只说了谁不能用,没有回答应该用谁。

    这有点不正常,管仲自追随齐桓公以来,经四十余年呕心沥血才有了齐国今天的霸业,这份霸业如何能守住,关键还得选择靠谱的接班人,这一点,他不可能不清楚。

    关于这个问题,在《庄子》和《吕氏春秋》中则给出了相应参考。

    两书大意也是说管仲病危,齐桓公来探视,桓公说您百年后我把国政交给鲍叔牙怎么样?

    管仲说:“不可以。鲍叔牙这个人廉洁耿直,对不如他的人,他不屑与之为伍,听到别人的过失,就会终生不忘,如果让他做宰相,上不讨好君主,下不迎合民意,没多久您就会得罪您了。”

    桓公问:那谁可以呢?

    管仲说:如果实在没有其他人选的话,那隰朋还可以。隰朋这个人谦虚谨慎,能团结同事,会体恤下属,对于政务,会抓大放小,他比较适合宰相的职位。

    可惜在管仲去世几个月后,隰朋也相继谢世了。

    关于这个片段的历史,《左传》没有明确记载,从前面这几本文献的内容和成书时间来推测,《史记》应该是采用了《管子·小称》篇的说法,而《吕氏春秋》则是摘取《庄子》的内容,毕竟《庄子》一书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所以司马迁没有采纳。两方面综合参考,可能会更符合我们心中的历史场景。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管仲生前虽然极力劝谏桓公要远离易牙、开和竖刁这三个小人,但此时的桓公已经年老昏聩,根本没听进去。
    十六节 萧墙祸起

    公元前644年冬,齐、鲁、宋、陈、卫、郑、许、邢、曹在淮地会面,目的是为了商量救援鄫国免被淮夷入侵,这也是齐桓公生前最后主持的一次国际会议。白天诸侯的军队在替鄫国修筑城墙,服劳役的人困乏,有人夜里登上小山坡大喊:“齐国将发生动乱!”

    这一声呐喊,肯定不是兵士农夫劳作一天后简单的发泄,更像是某种预谋造势。明眼人都能看出,此时的齐国管仲,隰朋已死,齐桓公也到暮年,其众多儿子也对君位虎视眈眈,政局动乱只是迟早的事。

    第二年春,齐国忙着和徐国进攻楚国边上的英氏部落,所以齐桓公把在淮地会盟的领导权暂时交给了鲁僖公。没想到鲁僖公利用职务之便带领军队把位于陈蔡之间的项国给灭了。在没有得到齐国允许的情况下,鲁僖公私自率领其他盟友开展灭国行动,这显然是对霸主权威的挑衅,齐桓公知道后非常恼火,于是下令扣押了鲁僖公。到了秋天,鲁僖公的夫人声姜亲自去卞地拜见齐桓公,齐国才把僖公释放回国。

    这年冬天,齐桓公辞世。

    讽刺的是,生前八面威风的中原霸主,死后却没人收敛,其尸体丢在床上长达六十七天之久,以致尸体爬满蛆虫以至爬出门外。

    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悲剧发生呢?

    主要是儿子太多。

    原来齐桓公有三位正妻,分别是王姬、徐姬、蔡姬,但这三位夫人都没有儿子。桓公好色,姬妾成群,其中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六个:长卫姬,生公子无亏;少卫姬,生公子元;郑姬,生公子昭;葛嬴,生公子潘;密姬,生公子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

    前面我们讲过,葵丘会盟里面有约定:各诸侯要严格执行册立嫡长子的宗法制。但可惜的是齐桓公的正牌夫人都不争气,一个嫡子都没有生下来,这就埋下了诸子争位的隐患。

    在早些年,齐桓公和管仲曾立郑姬所生的公子昭为太子,并托付给宋襄公,让他多多关照。但后来齐桓公又改变了主意,原因主要是御厨易牙、内侍竖刁受到桓公的宠爱,长卫姬就拉拢这两人做桓公的思想工作,因此,桓公就又许诺说立公子无亏为太子。之后,管仲去世,桓公重病,其余公子就各自结党争夺太子之位。

    公元前643年十月初七,桓公去世,各位公子的党羽忙着相互攻打,以致宫中无人替桓公收敛。
    
    后来易牙进宫,和竖刁依靠内宠的力量杀死一批官吏,拥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公子昭逃往宋国,十二月初八日,发出讣告,十四日夜间,将桓公尸体大殓入棺。

    随着桓公的去世,齐国霸业也自此收场。
    第二章 宋襄公

    第一节 齐桓托孤

    齐桓公一死,下一个登场争霸的是宋襄公。按说,以宋襄公的成就根本没法和之前的齐桓公及后面的晋文公相比,甚至连称霸西戎的秦穆公也不如,但他属于承上启下式的人物,也有争霸的雄心壮志,因此也有史家将其列为一霸。
    
    前面讲过,齐桓公和管仲曾立公子昭为太子,并且托付给宋襄公。这是有个疑问,从地理位置来看,齐宋两国不接壤,中间隔着鲁国,论实力当时的宋国算不上强国;而且宋襄公在葵丘会盟的那年才继位,论资历也不深;即便齐桓公想托付后事,那也应该寻求国内有实力的世家大族或有威望的大夫来支持才对,怎么会把太子托付给一个外国领导人呢。但这个事在《左传》和《史记》都有明确记录,后来齐国内乱,公子昭也是第一时间逃往宋国,也能从侧面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那齐桓公和管仲为什么都信任宋襄公呢?我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齐宋两国的同盟非常稳固,属于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襄公的父亲宋桓公从继位到去世,追随齐桓公三十年。这期间齐国主持大大小小的会盟宋国几乎都在场,齐国开展的各项军事行动,宋国也是随叫随到,冲锋在前。

    也许有人会说,鲁国也是齐国的盟友,鲁庄公和鲁僖公父子这些年也没少为齐桓公的霸业出力,而且齐鲁是近邻,如果齐国有事,由鲁国出面摆平岂不是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两国的历史问题不容忽视,要知道鲁僖公的爷爷鲁桓公可是被齐襄公所杀,齐桓公继位之初也是极力打压鲁国,经过柯地会盟后,鲁国虽然全面倒向了齐国阵营,但这多半是屈服于齐国的强大实力。齐桓公和管仲活着,鲁国尚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两人百年之后,鲁国是否还会对齐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那就不好说了。管仲和齐桓公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因此,出于对鲁国的防备之心,是绝不会把接班人托付给鲁国的。

    而至于其他的盟友,则更没有合适的。郑国属于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始终在齐楚两大阵营中徘徊不定;卫国和刑国经常受到夷狄骚扰,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陈国距离太远,也没啥实力;曹、许、滑等国是蕞尔小邦,基本可忽略不计。如果硬是要给继承人找个外援的话,那只有宋国最合适。

    二是基于对宋襄公人品的信赖。管仲的识人之术非常独到,也很看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这点从他对易牙、开方、竖刁、鲍叔牙及隰朋等人的评价中就可见一斑。

    而早年的宋襄公在诸侯中间有着良好的形象,有“让国”的美誉。

    这事还要从宋桓公说起,宋桓公是齐桓公的忠实粉丝,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目夷,字子鱼,是庶出;次子叫兹甫,是嫡出。根据宗法制“立嫡不立长”的原则,法定的继承人只能是小儿子兹甫。后来宋桓公病重,兹甫认为哥哥目夷年长,而且仁爱,因此再三请求父亲立哥哥目夷为储君。宋桓公于是下令准备改立目夷,但是目夷坚辞不受,他说:“弟弟能够把国家辞让给别人,还有比这更大的仁爱吗?我不如他啊!而且这也不符合立君制度。”兹甫继位后,就是宋襄公,他重用哥哥目夷为相,共同治理宋国。

    春秋时期,兄弟能互让谦让君位,这是极少见的,君不见多少父子兄弟,为了争夺君位而刀兵相见,骨肉相残,这点齐桓公和管仲都深有体会。

    而这样一个不贪恋权位、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不正是一个可以托付后事的外援吗。
    第二节 拥立齐君

    在托孤这件事上,宋襄公没有辜负管仲和齐桓公的信赖。
    就在齐桓公去世的第二年春天,宋襄公率领曹、卫、邾三国军队讨伐齐国,目的是帮助公子昭夺回君位。齐国人见联军来势汹汹,就干脆把之前易牙,竖刁等人拥立的公子无亏杀死,可怜他只做了三个月的君主就一命呜呼了。

    于是齐人准备改立宋国支持的公子昭,不想齐桓公另外的四个公子又跳出来反对,他们的党羽纷纷跑出来与宋国军队交战,五月,宋国的军队将四位公子的队伍击溃,迎立公子昭,称为齐孝公。由于接连的战乱,直到这年的八月,齐桓公的灵柩才得以入土为安。

    自此,中原大地进入了后齐桓公时代,齐国忙于内斗,原有的国际秩序也悄然的发生变化:先是郑国开始倒向楚国,而后是邢国联合北狄进攻卫国,如果照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就会天下大乱。这时就迫切地需要一位新的领袖来弥补这个权力的真空,来主持中原大局。
    第三节 小试牛刀

    宋襄公拥立齐了齐国新君后,权力欲迅速膨胀,他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这位呼之欲出的新霸主。

    既然要争霸,那首先就要立威,而立威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杀鸡敬候。那周边有哪些“鸡”可以杀呢?一看地图,东北边有藤,邾,鄫三国,西北有曹国,那就拿这几个小国先开刀。
    
    公元前641年的三月,宋襄公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滕侯婴齐。六月,宋国召集曹、邾两国在曹南这个地方会盟。干完这两件事后,宋襄公还是觉得动静太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也想效法齐桓公打“尊王攘夷”牌,恰巧这时鄫国国君到邾国开会,宋襄公就让邾文公杀死鄫子来祭祀土地神,以此来震慑东夷。

    对于宋襄公这个荒唐的举动,哥哥目夷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目夷这个人口才很好,批评也是有理有据,他先是给弟弟讲道理:

    “小的祭祀不杀大牲口,何况用人作祭品呢?老百姓才是神的主人,现在你要杀人来祭祀,有什么神敢来享用呢?“

    百姓才是神的主人,这理念是多么的超前和精彩。但光讲大道理还不行,目夷知道现在的弟弟一心想做第二个齐桓公,接着就举齐桓公的事例来说明其行为的不恰当性。

    他说:“当初齐桓公恢复了三个被灭亡的国家才使得其他诸侯依附,即便这样,还有义士说他德行浅薄。现在你一次会盟就侵害两个国家,还要用一国之君来祭祀鬼神,以这样的方式来谋求取霸业,怕是很难了啊?能够善终就算幸运了。”
    到了秋季,由于曹国不愿意归附,宋襄公又出兵包围了曹国。目夷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谏弟弟:“从前周文王听说崇国德行昏乱而去攻打,打了三十天,崇国也不投降。于是退兵回国,修明教化,再去攻打,文王还是驻扎在过去的营垒里,结果崇国却主动投降了。现在曹国之所以不愿意归顺,你不应该急于去攻打他,而是应该多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够不够。”

    看到宋襄公到处上蹿下跳,急不可待地想做霸主,陈穆公决定恶心他一把。于是他向各诸侯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还是要以齐国卫中心,不要忘记齐桓公生前的恩惠。此号召一出,蔡国、楚国、郑国纷纷点赞,这年冬天,各国在齐国会盟,重温了齐桓公时代的睦邻友好关系。

    显然,这一次会盟,是故意让宋国难堪。

    到了第二年,各诸侯国的又开始了各种明争暗斗。夏季,滑国背叛了郑国而投靠了卫国,郑国的两位公子率军攻入滑国;秋季,齐国、刑国和狄人结盟,目的是帮助刑国抵挡卫国的进攻;南边的地界也不太平,由于随国的背盟,楚国在冬季率大军进攻随国。

    想当初齐桓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驱除夷狄,“存刑救卫”,可现在同为姬姓诸侯的刑卫两国却势同水火,先是邢国勾结狄人进攻卫国,遭到卫国的有力回击后,齐国和狄人又结成同盟来帮助邢国对付卫国。

    如果齐桓公和管仲地下有知,怕是棺材板都压不住。
    第三节 盂地受辱

    如此局面,宋襄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组织一两场像样的会议,以此来号令诸侯,一展雄风。

    但他心里也清楚,仅凭目前宋国的一己之力,很难让诸侯归顺。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两步走”方略,即先争取齐楚的支持,再借助两国的力量摆平其他的小国。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公元前639年春,宋国召集齐国,楚国在鹿上会盟,此次会盟召开得很顺利,三国领导人达成了重要共识,楚国也表示会服从宋国的领导。同时,还决定这年的秋天在盂地召开诸侯扩大会议。
    
    目夷知道这个消息后,忧心忡忡的说:“小国争当盟主,恐怕要大祸临头啊。”

    此时的襄公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当然听不进哥哥的劝谏。

    目夷又对楚国的反常做法表示怀疑,楚国是南方的大国,以南蛮自居,当年的齐桓公和管仲都惧楚三分,怎会轻易服从我们宋国领导。于是他向襄公建议:“楚国素来蛮横不讲信义,请您以兵车之会往。”

    古时的会盟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叫兵车之会,即带着军队参加的武装会盟。一种叫乘车之会,也叫衣裳之会,即不带军队的和平会盟。

    宋襄公认为之前在鹿上会盟的时候,已经和齐楚约定本次盟会的性质是乘车之会,如果现在带领军队前往,那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因此坚持轻装简从参会。

    最终出席会议的代表有:楚成王、陈穆公、蔡庄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此时的宋襄公意气风发,当他正准备以盟主的身份发表重要讲话的时候,埋伏在周围的甲士一齐冲出,宋襄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成了楚国的俘虏。

    楚国人拘押了宋襄公,便想以此为要挟逼迫宋国投降,还好此时有目夷主持大局,宋人就对楚国谎称说已经立了新的国君。

    如此一来,人质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果直接杀了又怕引发众怒。于是楚国就派使者去鲁国,说要向鲁君进献俘虏。鲁僖公也不傻,一眼就看出这是楚国想转移矛盾,把浑水引进鲁国,遂提议诸侯在薄这个地方开会,并当场释放宋襄公。
    第四节 泓水之战

    楚国人的不讲武德,给宋襄公的霸业梦重重的泼了一盆冷水。

    经历了这番挫折,他会就此停下追逐霸业的脚步吗?

    目夷地回答是否定的,就在宋襄公被释放回国的时候,目夷就曾预言:祸患还没结束,这点还够不上惩罚国君。

    不想一语成谶。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又开启了他的追梦新征程。这年三月,郑文公跑去楚国示好,这严重地刺激到了宋襄公的敏感神经,很快,宋国纠集了卫、许、藤三个小国攻打郑国。

    郑国是因为巴结楚国才遭到群殴,楚国当然不能撇下他不管,遂直接出兵伐宋以解郑国之围。
    宋襄公正憋着一肚子气,恨不得马上和楚国人一较高下,以雪去年被囚之耻。这时司马固前来劝谏说:“上天丢弃我们商朝后代已经很久了,您想复兴他,这是违背上天而不能被赦免的。”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这要从宋国的来源说起,宋国既不属于姬姓诸侯,也不是因功受封,而是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为了不断绝商朝的香火,就分封纣王的长兄微子于商丘,建立了宋国。也就是说宋人是殷商的后裔,而商朝政权正是被周朝颠覆的,虽然现在王室衰弱,但毕竟还是姬家天下,怎么可能允许前朝的后裔做大做强呢?现在司马固提起这段历史,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宋襄公,称霸的道路不适合宋国的国情。

    但是宋襄公根本不听,这年冬天,宋楚两国在泓水边对垒。
    
    第三章 晋文公

    第一节 杀人立威

    就在宋襄公去世的这年九月,晋惠公也去世了,继位的是太子圉,史称晋怀公。
    晋怀公一上台,就颁布了一道命令,要求臣民不准追随流亡在外的公室子弟,之前有跑出去的要限期返回,否则严惩不贷。

    在这之前,晋国大夫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正好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到了秦国。
    怀公此时颁布这样的命令显然就是针对其伯父重耳的。

    狐突没有执行国君的命令,很快就被抓了起来。怀公对狐突说:“只要你的两个儿子回国,其他的都好说。”

    狐突说:“做父亲的要教导儿子忠诚,我的儿子跟随重耳好几年了,如果现在把他们召回国,那是教导他们三心二意,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侍奉国君呢?”

    于是怀公把他杀了。

    这 狐突是何许人也?竟敢当面怼国君。此人的身份可不简单,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晋献公为妻,大女儿生了重耳,小女儿生了夷吾,也就是晋惠公,按照辈分晋怀公要喊狐突一声曾外公。

    怀公之所以抓狐突,主要想利用这层亲戚关系让狐家人选边站队,试想,如果重耳的外公和他的两个舅舅都归顺了,其他追随重耳的人也就自然容易搞定。

    可没想到这老头如此固执,铁了心地要倒向重耳阵营,如果此时把他放了,那国君的颜面何在?

    所以只能对他下狠手了。
    第二节 骊姬之乱

    这里有个问题,此时的怀公已然继位,为什么对这位流亡在外的伯父如此忌惮呢?

    其中的来龙去脉要先从怀公的爷爷晋献公说起。

    献公虽然没有参与中原的争霸会盟活动,但是在晋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献公的年轻时风流倜傥,子嗣也比较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北边的骊戎,收获了两个美女,这就是骊姬和她的妹妹少姬。后来,骊姬生下儿子奚齐,少姬生了卓子。由于献公非常宠幸骊姬,就有改立太子的想法。前656年(献公二十一年),骊姬给太子申生下套,诬陷他要毒死献公,申生逃往新城。有人劝申生找献公解释,而申生认为如今父亲年老,没有骊姬的侍奉就吃不好,睡不香,如果自己去辩解,骊姬就会获罪,这样的结果他也不愿看到,最后选择上吊自杀。申生死后,重耳和夷吾就成了骊姬的绊脚石,她又向献公说:他们兄弟也参与了太子的阴谋。于是重耳逃亡到蒲城,夷吾逃亡到屈地。
    
    次年,献公认为重耳和夷吾之所以不辞而别,肯定是因为阴谋败露,畏罪潜逃,于是命令寺人披攻打蒲城。

    重耳认为国君和父亲的命令不能违抗,遂通知下属说:“抵抗的就是我的敌人。”重耳越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逃亡到狄国,追随者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等人。
    
    公元前654年,献公又派遣贾华率军进攻屈地。夷吾守不住,也准备逃亡到狄国。他手下的郤芮说:“在重耳之后离开而且同样逃往狄国,这不是证实了你和重耳是同伙吗?不如去梁国,梁国接近秦国而又得到它的信任。”于是夷吾就逃到了梁国。

    前651年,齐桓公举行葵丘会盟,晋献公在这年的九月去世。献公一死,各方势力就开始抢班夺权,大夫里克、邳郑想拥立流亡在外的重耳为君,率先发动叛乱。大夫荀息是公子奚齐的老师,献公病危的时候把奚齐托付给他。里克曾劝荀息改变立场,共同辅佐重耳,荀息宁死不从。

    这年十月,里克杀死奚齐,荀息本想以死殉节,有人向他建议立卓子为君,于是荀息又拥立献公少子卓子为君,并安葬了献公。十一月,狠人里克又把卓子杀死在朝堂之上,荀息自觉有负于献公的重托,遂自杀。
    第三节 惠公失信

    这时,流亡在梁国的公子夷吾见有机可乘,就派心腹郤芮到秦国求援,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土地作为报答。秦穆公与群臣商议后,认为夷吾这个人资质平平,扶他上位对秦国有利,因此派兵护送公子夷吾回到晋国继位,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一上台,就开始露出狰狞的面目,首先是拒绝履行赠送土地给秦国的承诺,派邳郑到秦国去交涉;其次是排除异己,他派人去给里克传话:“如果没有您,我就没有今天的地位。尽管如此,您杀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夫,做您的领导,恐怕太难了吧”。

    里克一听这话,知道自己大祸临头,回答道:“如果不是我废了奚齐、和卓子,哪轮到你当家作主哦?要给人加上罪名,还怕没有说辞吗?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说完,拔剑自刎。

    临死还为后世贡献一句名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惠公为什么要杀里克呢?正如他所言,里克确实是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狠角色,做他的上司难免让人心惊肉跳。更重要的一点是克里和邳郑都是献公时期的战将,掌握军权,而且一直支持哥哥重耳,这对他的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派邳郑出使秦国,一方面是想把他和里克分开,为除掉里克扫除障碍。另一方面,如此不讲诚信的事情交给邳郑去处理,也是想借秦人的手杀掉邳郑,可谓一石二鸟。

    在秦国出差的邳郑听说战友里克被杀,就愈发对惠公不满,他对秦穆公说:“晋国之所以迟迟不把土地交割给秦国,主要是吕甥、郤称、郤芮这三个人的主意。如果您用重金把他们策反,我回去把惠公赶下台,您再支持重耳回国即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冬季,秦穆公派遣人到晋国回访,并且宴请了吕甥、郤称、冀芮三人。郤芮说:“秦使送的礼物贵重,说话又好听,肯定是想利诱我等。”

    惠公认为此事的背后是邳郑在搞鬼,于是就杀了邳郑和他的七个同党,邳郑的儿子邳豹则逃到了秦国。
    这年,晋国还发生了一起灵异事件。

    说是这年的秋天,惠公的外公,也就是我们开篇讲到狐突,在曲沃城中遇到了太子申生,申生让狐突给他驾车,并对他说:“夷吾不讲礼法,我已经请示上帝神明,准备把晋国给予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

    狐突说:“臣听说,神明不享受非同类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其他的部族,您的祭祀恐怕会断绝了吧?而且百姓有什么罪,处罚不当又祭祀断绝,请您再考虑一下。”

    申生说:“好,那我重新跟上帝申请。过七天,新城西边有一个巫人会表达我的意见。”狐突同意去见巫人,申生就瞬间消失了,到了期限,巫人告诉狐突说:“天帝允许我惩罚有罪的人,他将在韩这个地方大败。”

    你没有听错,这是一次人与鬼的对话,当然我们知道这世上没有鬼魅。这个故事被正儿八经地记载在了《左传》里,其目的应该不是为了宣传迷信思想,那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故事里提到的人物,一个是狐突,一个是申生,另外一个是巫师,而此时的申生已经死了四年,巫师连个名字都没有,当事人就只剩狐突。因此,炮制这个事件的人也只能是狐突。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影射的就是惠公当政以来,对外不讲诚信,对内制造恐怖的事实。

    狐突虽然是晋惠公的外公,但毕竟有君臣之别,也不好当面指责,因此只能借故太子之口来表达国人的不满情绪。
    晋惠公四年(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派人到秦国购买粮食,秦国不念旧恶,给予了充分的人道主义救援,把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晋国。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却予以拒绝。

    秦穆公大怒,于公元前645年发兵讨伐晋国,两国在韩原展开激战,晋国大败,惠公被俘虏。后来,经过多方调停,秦国最终将其释放,同年,晋国再度发生饥荒,秦国还是予以了救济。但作为战胜国,秦国开始在黄河东部征收赋税,设置官员。

    被秦国狠狠教训之后,晋惠公也老实了不少,为了修复两国关系,他于惠公八年(前643年),把太子圉送到了秦国当人质。作为回应,秦国把河东土地归还给了晋国,秦穆公还将女儿怀赢嫁给了太子圉。
    第四节 颠沛流离(一)

    这一年,客居在外的公子重耳也离开了他居住了十二年之久的狄国。

    关于重耳为什么要离开,《左传》上没有相关记载,《史记》上给出的理由是:晋惠公在被秦国放回后,认为重耳在国外,拥有不少粉丝,很多诸侯都想接纳他,就打算派杀手去狄国把他干掉,重耳提前听到了风声,所以才离开。

    那《史记》的这个说法是否可信呢?结合当时的各方形势分析,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此前的晋国被秦所败,惠公还做了俘虏,再加上他执政以来干的各种臭事,不仅让其民意支持率暴跌,也让晋国的国际形象大损,此时的晋国可谓是内忧外患。

    外患问题虽然通过太子质秦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内忧一直存在,而最大的内忧莫过于公子重耳,他虽然流亡在外,但是国内还有不少支持者希望他回国主政,其中就包括他们共同的外公狐突。因此,惠公完全有刺杀重耳的动机。

    离开狄国,又能去哪里安身呢?重耳的首选是去齐国。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逃命避难,那随便找个偏僻的角落躲起来就行,毕竟越是没人认识的地方就越安全,何必要大老远地跑去齐国,这岂不是更容易暴露行踪吗?

    关于这个问题,《左传》中没有记载,《国语》和《史记》的回答大致相同。我们来看司马迁描述的一个细节,说是重耳在听到了到国内有人要来杀他的消息后,就对赵衰等人说:“我当初逃到狄,不是因为它可以给我帮助,而是因为路途近容易达到,所以暂且在此歇脚。停歇久了,就希望到大国去。齐桓公喜好善行,体恤诸侯。现在听说管仲、隰朋已经去世,齐国也想寻找贤能的人辅佐,为何不前往呢?”从番话中不难看出,重耳之所以要去齐国,不仅仅是出于避难的考量,更是想去依靠齐国这棵大树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要知道北漂狄国十二年的重耳,这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虽然已经娶妻生子,但重耳的人生目标绝不是在狄国终老,如果再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可就真没多少时间了。

    自此,春秋版的“人在囧途”开启了。
    
    重耳一行人首站途经卫国,卫文公没搭理他们,接着来到了五鹿,此时饿得发晕的重耳向路边的老农讨饭吃,不曾想老农不但不施舍饭食,反而给了重耳一块土,这也许是“吃土”的最早出处吧。重耳大怒,认为老农是羞辱自己,便拿出随身携带的鞭子想抽他一顿。舅舅狐偃赶忙上前制止说:“这是上天赐予您土地呀。”重耳赶紧叩头拜谢,并把土装上了马车,留作纪念。

    狐偃同志堪称“精神胜利法”之鼻祖也。
    
    到达齐国后,这时的齐桓公已经是各垂暮老人,他对重耳的贤名也略有耳闻,因此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并许配给他一个姜姓美女,陪嫁了八十匹好马。

    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再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也让他逐渐萌生了“躺平”的念头。

    随从们一看主公这是不想努力,想要在齐国落户的节奏。于是就聚集在郊外的一棵大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不想姜氏的一名侍女正好在树上采摘桑叶,随从们的谈话都被她听到了。

    侍女回到家就将此事告诉了姜氏,本以为女主人会给她加鸡腿,没想到却招来了杀身之祸。

    姜氏随后对重耳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听到您部下谋划的人,我已经杀了。”

    重耳赶紧解释道:“绝无此事。”

    姜氏说:“走吧!贪图安乐,能有什么前途。”

    姜氏苦口婆心地劝,重耳还是不想走。最后实在没办法,姜氏和狐偃等人商量,把重耳灌醉,强行带走。

    关于这一场景,《国语》的叙述生动传神,且看原文:

    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子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

    翻译成白话:“姜氏与子犯商量,把重耳灌醉了,用车送走。重耳酒醒后,拿起戈就追打子犯,说:“假如事业不成功,我就吃了舅舅你的肉,才能满足啊!”子犯边跑边说:“假如事业不成功,我还不知道死在哪里,谁又能与豺狼争着吃我的肉呢?假如事业成功的话,那么公子不也就拥有了晋国的珍馐美味,我狐偃的肉又腥又臊,又怎么吃呢?”闹了一阵后,一行人就启程了。”

    从这段略带喜感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刚开始,重耳确实还是有点留恋齐国的美好生活,但经过舅舅的婉言提醒,他又振奋了精神,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如果沉迷于温柔乡,又如何能实现心中的理想?又怎么对得起这帮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呢?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通过联姻不是能更好地借助齐国的强大力量吗,为什么他的部下非要想方设法让其离开呢?

    那是因为此时的齐国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自管仲和隰朋去世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开方等小人横行,各公子为了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

    这样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出,齐国早晚要祸起萧墙,又怎么能指望其帮助重耳回国呢,如果继续留在齐国,那就势必会卷入齐国的内斗,弄不好还会丢了小命。因此,趁早离开才是明智之举。

    果不其然,齐桓公去世后,齐国顿时乱成一锅粥。
    第五节 颠沛流离(二)

    离开了齐国后,下一站到达的是曹国,曹共公曾听说重耳有“骈胁”,就想一探究竟。于是他就趁重耳洗澡的时候,站在帘子外偷看。
    
    那什么叫“骈胁”,主流的说法是人的肋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叫骈胁,属于一种生理畸形;也有人说骈胁是指肌肉发达,是“猛男”的表现。

    因此对于曹共公的这一行为,就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据此认为他很可能是一个同性恋,也有人认为这和同性恋没关系,只是好奇心在作怪而已。

    我以为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较大,理由如下:

    一是年龄问题,前面我们说过,此时的重耳已经五十多岁了,即便放在现在也算是个小老头了,更何况在人均寿命偏短的古代,谁会对这样一个糟老头子感兴趣。

    二是即便曹共公在取向方面有问题,他作为一国之君完全有实力包养男宠,没必要打一个流亡在外公子的主意。

    三是古人有“圣人异相”的说法,认为相貌奇特的人会有大作为。比如东汉的王充在其《论衡·骨相篇》中说: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等。

    所以,曹共公很可能是为了验证重耳是否真有骨骼清奇的异相,只是方式比较冒失了一点而已。

    但无论基于什么目的,曹共公的无礼举动都已得罪了重耳。好在曹国总算还有明白人,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他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人员,都是宰辅之才,重耳肯定能返回晋国,进而称霸诸侯,届时,他要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您何不早一点做打算!”

    僖负羁觉得妻子说得有理,就借机向重耳馈赠食物,并在里面夹带着璧玉,重耳接受了食品,退还了璧玉。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1-17 13:14:32  更:2021-12-08 14:39:0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