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历史上有哪些才貌双全,文采斐然的女子?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历史上有哪些才貌双全,文采斐然的女子?[第3页] |
作者:江心岛ABC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北朝前秦著名才女苏若兰,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享誉古今。 |
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若兰,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
多才多艺的苏蕙还是一个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璇玑图》诗文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已散佚,无人搜集。 |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璇玑图》中摘录苏蕙诗作之一 |
辛宪英 (魏晋时期才女) |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 |
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
人物生平 |
名门智女 |
辛宪英为人聪明有才,善于鉴人知事。 |
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后来曹丕得立,曾经喜极失态,抱着辛毗的颈说:“辛君您知道我有多么喜悦吗?” |
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
劝弟尽忠 |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要诛除曹爽,因曹爽已离开了洛阳而紧闭洛阳城门。 |
大将军司马鲁芝带领曹爽的家兵斩关夺门逃走,当时辛宪英的弟弟辛敞为大将军曹爽担任参军,留在洛阳城中,鲁芝便呼召辛敞同去会合曹爽。 |
辛敞畏惧于形势,不知所措,便向辛宪英请教。 |
辛宪英说:“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的判断,太傅(指司马懿)是被逼这样做的(指发动政变)!明皇帝驾崩之前,曾把著太傅的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对其遗言记忆犹新。 |
曹爽与太傅同受明皇帝顾命,但曹爽独专权势,以骄奢的态度行事,对王室可说是不忠,于人伦道理亦可谓不正直。 |
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而已。” |
辛敞追问:“那此事可成么?” |
辛宪英回答:“怎会不成功?曹爽的才能不是太傅的对手。” |
辛敞便说:“那么我可以不离城而去吗?” |
辛宪英说:“怎可以不去?职守是人伦的大义,当我们知道别人有难,尚且会体察怜恤;如今你为人做事却弃下自身责任,是不祥之事,不可以这样做。 |
至于要为他人而死,受他人所任,是作为亲信的职分,你不是曹爽的亲信,只是出于跟随大众的责任而已。” |
辛敞听过姊姊的分析后,便随鲁芝出关离城。 |
后来司马懿果然成功诛除了曹爽,亦放过了辛敞,辛敞便感触说:“如果我不是与姊姊商量,便几乎做出了不义之举。” |
著名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回中,亦记载了辛宪英分析司马懿对付曹爽及劝弟尽忠职守之事。 |
评鉴钟会 |
景元三年(262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辛宪英询问侄儿羊祜:“钟士季(钟会,字士季)因何出兵向西?” |
羊祜答:“是为了要灭蜀啊。” |
辛宪英便说:“钟会处事恣意放肆,这不是长久为人下属的态度,我恐怕他会有异志啊。” |
羊祜不敢多议,便劝辛宪英:“叔母请勿说太多了。” |
后来钟会征羊耽与辛宪英之子羊琇担任参军,辛宪英忧虑地说:“那时候我见钟会出兵,虽然忧虑,但也只是为国而忧而已。发送祸难将会牵涉到我的家族,而且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实在不得不阻止了。” |
羊琇便向司马昭极力请辞,可是司马昭却不愿接纳。 |
辛宪英无奈之下只好向羊琇说:“此事必须实行了,你要留心!古时的君子,在家则奉孝于双亲,出外则为守节于国家,担任职务时要慎思你的责任, |
面对义理时则要慎思你的立场,不要让父母为你感到忧虑。军旅之间,最能令你顺利的,只有仁恕的态度而已!你必须要谨慎留意啊!” |
结果羊琇在征蜀之役至钟会叛变之时仍能保全自身。 |
去世 |
辛宪英为人节俭,侄儿羊祜曾赠送华丽名贵的锦被给她,宪英却嫌礼品太过华贵,不舍得浪费糟蹋,于是把锦被翻过来盖。 |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世,享年79岁。 |
为臣食禄当思报,事主临危合尽忠。 辛氏宪英曾劝弟,故令千载颂高风。 ------罗贯中评辛宪英 |
上官婉儿 (唐代著名才女) |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 |
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
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 |
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
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
人物生平 |
名门出身 |
上官婉儿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
在掖廷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 |
女皇宠幸 |
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 |
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
墓志载其十三岁为才人,可能是武则天为了免去其奴婢身份而给予的名份。 |
后来武则天称帝,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 |
从通天元年(696年)(出自《景龙文馆记》,《旧唐书》为圣历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
成为昭容 |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 |
神龙政变后,唐中宗复辟,又令上官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深被信任,又拜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
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亦多往来,屡次劝说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于是韦皇后上表请求规定全国士民百姓一律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 |
又请求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时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劳役,改易制度,用来收取人心民望,李显都准许了。 |
上官婉儿又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
上官婉儿又与其私通,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将军刘仁景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
但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 |
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
引领文风 |
上官婉儿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 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
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 |
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 |
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
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 |
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 |
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谥为节义夫人,婉儿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后恢复。 |
李显派人又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筑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 |
当时,宫禁宽疏,允许宫内官员任意出入。 |
上官婉儿遂与一些宫官在宫外购筑宅第,经常与他们交接往来,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职。 |
中书侍郎崔湜就是因为与上官婉儿在外宅私通,后被引以为相的。 |
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 |
也因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 |
政变被杀 |
景龙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 |
六月,李显突然驾崩,韦皇后将台阁政职、内外兵马大权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党羽和族人,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 |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 |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不许,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
后葬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 |
景云二年(711年)七月,复封为昭容,谥号惠文。 |
但据2013年9月出土的墓志铭可以确定上官婉儿是被葬于唐景云元年八月,其墓志盖上已刻上了“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即可确定在上官婉儿死后不久,也即被葬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其昭容的称号而不是史书上记载的死去一年后的景云二年七月。 |
开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将上官婉儿的诗作收集起来,编成文集二十卷,令张说作序。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