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志》。(每日更新,原创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老不读三国》——曹铜爵揭秘《三国志》。(每日更新,原创连载)[第1页]

作者:曹铜爵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朋友们,好久不见。

    之前写了2个作品,是《少不读水浒》与《老不读三国》,后来可能都被误删了。删掉后,一直有朋友问我在哪里还能看到,或者我什么时候还写新书。我心中十分感激朋友们的厚爱,今年,我会用心去写一些新的作品的。

    今年我会写《少不读水浒》的第二部,与之前的《少不读水浒》完全不同,是全新的作品。然后,会把《老不读三国》完全写完。

    这里,先写完《老不读三国》。《老不读三国》原本写了不到三部,这里会写完全部的四部。同时,前三部也会经过一些修改,比起原本的《老不读三国》,全新的内容至少占一半以上。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的回复、支持一下。今年会用心创作,来报答大家的厚爱。

    2022.1.1
    曹铜爵恭敬拜上
    第一章:太监为何诬陷好人?

    一说起太监,大家都觉得这是一群奸诈、变态的坏人。而被太监陷害的、与太监积极作斗争的官员们,则是为了打败坏人,而勇于抗争、牺牲的好人。

    《三国演义》开篇便道:【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在太监与官员的斗争中,官员是善类,是好。太监则是坏。双方正邪分明。

    但实际上,这么看完全不对。

    太监为何要压迫官员、禁锢‘善类’、诬陷好人?按《后汉书·党锢列传》的载,是因为太监说士大夫阶级(即:出身官宦、书香世家的贵族,只要他们愿意,立刻便可以做官。大量的官职都掌握在这一阶级手中。)互相勾结,组成了可能危害国家的联盟,把他们污蔑为‘党人’。(即:结党的人。)所以,太监大肆抓捕党人,轻则,不让他们做官。(禁锢他们的仕途。)重则,关他们坐牢,甚至杀死他们。(禁锢他们的身体。)史称: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有2次,汉桓帝时一次,汉灵帝时一次。)

    看上去真的很坏。但问题是:他们确实结党了。

    桓帝时,大量的士大夫勾结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其中,最著名的几十位,《党锢列传》记载:

    有三君,【言一世之所宗也。】这三人,是整个利益集团的领袖。(三君之一的窦武,是窦皇后的父亲。)

    八俊,【言人之英也。】这八人,整个集团中最有才华的。

    八顾,【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这八人,能用品德引人向善。即:吸引他人加入他们的集团。

    八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这八人,也可以引导他人加入他们的集团。(其中一人是刘表。)

    八厨,【言能以财救人者也。】这八人,集团中的人出了事,他们可以用丰厚的财力去救人。(其中一人是张邈。)

    很明显,这个利益集团分工明确,能力庞大、全面,绝对是一股可以威胁到皇帝的政治力量。而该集团扩张的又十分迅速——怎么扩张呢?他们本就是最著名的贵族、文人、名士,掌握着社会的舆论、话语权、人脉关系。他们互相推荐、赞赏、评价,强强联合,名气自然越来越大,使得越来越多人加入他们。【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而有的人本没想加入他们,但又怕被他们评价为坏人,得到一个不好的名声,便也只好主动去拜访他们了。【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所以,皇帝就肯定会十分忌惮他们了。

    (为何怕被评为坏人呢?名誉倒是次要的,主要是因为:被他们定性为‘不受欢迎的人’后,想要当官、升官的人,在士大夫、朝廷官员的圈子里,便会受到排挤,在官场上寸步难行了。)

    如八俊之一的李膺,跟着他学习的,便有上千人。《后汉书·李膺传》记载:【教授常千人。】请注意:这上千人可不是平民、山贼、士兵等,不是等闲之辈。而都是出身良好的正统文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这上千人将来进了官场,会是多大的一股势力?

    他又【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共同心志,纠罚奸幸。】

    他的儿子又道:【张孟卓(张邈)与吾善,袁本初(袁绍)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张邈是他儿子的好朋友,袁绍是他儿子的亲戚,曹操也和他儿子的关系很好——曹操为何和他家关系好?【曹操微时,瓒异其才。】曹操还是个普通官员时,他的儿子夸赞过曹操。

    得到这个利益集团的夸赞,会怎样呢?《后汉书·郭太传》记载:郭太本是个穷人,但李膺对他评价很高,愿意和他做朋友,他便名震京师了。【郭太…家世贫贱。…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一下就在京城的官场圈子里混的很开了。所以,曹操(与其他想当官的人)当然就愿意主动认识他们,和他们关系好,甚至加入他们了。(当时,一个人可以进入李膺的家,被称为‘登龙门’。【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在后世,只这件事,便够他满门抄斩了。)

    故,单单一个李膺,关系网就是极其庞大的,何况整个集团呢?

    郭太(八顾之一)又是三万多太学生的首领。《党锢列传》记载:【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郭太)、贾伟节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

    太学生的见识、能力、人脉,都是远超过平民百姓的,将来也有许多是要做官的。他们可以制造舆论、批评朝廷,(主要是批评皇帝和太监。)甚至对抗朝廷。如有一次,一位好官被皇帝、太监判刑,便有数千太学生向皇帝上书。《后汉书·朱穆传》记载:【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太学生们说道:‘我们愿意替该官员被判刑。’言下之意是:‘有种把我们全抓了。’皇帝当然不能这么做,不然就是逼着党人集团、官员集团造反了!只好将该官员赦免了。【帝览其奏,乃赦之。】

    桓帝时,太学生受到范滂(八顾之一)的影响,更加喜欢批评、对抗朝廷。《后汉书·申屠蟠传》记载:【京师游士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太学生都争着模仿他,这便是‘八顾’可以引导别人的思想、让别人加入他们的意思了。)而这三万多太学生,都听李膺、陈蕃、郭太的话。

    所以,牢修(太监的人)上书道:【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天子听了,震怒,下令逮捕党人。这件事,史书定性为诬告,说牢修在冤枉、陷害李膺等。可实际上,牢修说的却是事实:李膺等士大夫,不管他们内心的想法是什么,事实就是:有三万多太学生唯他们是命。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的郡县也罢,到处也都有他们的人。(所以被通缉的党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留、帮助。如何颙,得到了袁绍的帮助,不但没被抓住,反而还有多余的财力、能力,去救其他被通缉的人。)牢修并没有诬告。

    (相反的,朝廷官员、史书将汉朝的一些天灾,如地震、水灾、蝗灾等,推到了太监的头上,
    说:‘因为皇帝重用太监,所以才引来了天灾。’要求皇帝开除甚至处死太监。这个,才是标准的诬告。)

    (不过,人们总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看事情,这是一种惯性思维。所以,官员们都诬告成这样了,大家也没觉得官员们有什么不对,反而都觉得太监很坏。)

    请注意:士大夫们组成庞大关系网的这一行为,(即:结党。)和太监们互相勾结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自古都说官员是好人,太监是坏人。(因为社会的舆论、史书的编写,都被士大夫阶级掌控着。)故,官员这么做,就叫互相欣赏、志同道合。太监这么做,就叫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了。

    故,太监可能人很坏,但却并没有诬陷这些官员。他们只是讲事实而已。

    ---------------------------------
    附:

    党人集团对抗皇帝,同样的事,发生过数次。

    如《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党事大起,…上言:‘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朝廷知而不问。】桓帝要抓党人,受部队拥护的将军皇甫规主动道:‘我也算党人,把我也抓了吧。’桓帝没敢。

    又如《党锢列传》记载:【案经三府,太尉陈蕃…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桓帝要处罚李膺,可官员们掌管的部门,都不肯签名,导致他处罚不了,转到太监的部门去才处罚了。故,桓帝为何爱太监?因为官员有能力不听他的话。
    每日更新二章,有时没更新,第二天也会补上。祝大家元旦快乐~~
    第二章:官员为何对付坏人?

    《后汉书·李膺传》记载:【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

    陈蕃等朝廷官员,为何甘愿冒着没命的风险,也要三番两次的谋杀太监呢?大家都说:因为朝廷官员是好人,太监是坏人,所以他们要消灭太监,让国家变得更好。

    可是,自古以来,因为你坏,所以我要杀你,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反而,因为你的存在阻挡了我的利益,所以我要杀你,这种情况才是多数。

    汉桓帝死后,汉灵帝继位。灵帝才12岁,不能执政,便按规矩,由窦太后暂时替他执政。(即:摄政。)窦太后乃窦武之女,所以,朝廷就发生了以下两件事:

    1,《后汉书·窦武传》记载:【帝既立,…封窦武为闻喜候;子窦机渭阳候拜侍中;兄子窦绍鄠候,迁步兵校尉;绍弟窦靖西乡侯,为侍中,监羽林左骑。】窦家人全都当官、升官了。

    2,《后汉书·陈蕃传》记载:【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协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窦武(窦家)、陈蕃等朝廷官员要把持朝政、【共秉朝政】,准备整个朝廷都由他们说了算。

    由于史书都是被士大夫操控的,所以,史书中,士大夫(朝廷官员)们想把持朝政,就肯定是要做好事的,是在【同心协力】。而太监们想把持朝政,就肯定是要做坏事的,是在【操弄国权】。但实际上,这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想把持朝政,没有谁好谁坏之分。

    证据是:《后汉书·陈蕃传》记载:窦武想杀太监,反被太监杀死。陈蕃大怒道:‘大将军窦武忠君爱国,你们这是在造反!’

    太监却一点也不心虚,一脸正气的回道:‘先帝刚死,尸骨未寒,窦武有什么功劳,让整个窦家都升官了呢?又拿走了很多宫女,天天享受,花费了上亿公款。这叫忠君爱国吗?’【先帝新弃天下,山陵未成,窦武何功,兄弟父子,一门三候?又多取掖庭宫人,作乐饮宴,旬月之间,赀财亿计。大臣若此,是为道邪?】

    为何太监不心虚?因为他们说的是事实:窦家人全都当了大官,这真的是为了国家吗?也是为了自己罢了。

    故,朝廷官员之所以要杀太监,不是因为正义,而是因为:窦、陈想把持朝政,太监正在把持朝政,双方的利益产生了冲突。有太监在,窦、陈很难把持朝政,官员们要受太监的压迫,过得很惨。没太监在,朝廷就由窦、陈说了算了,官员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本质上,是两派人(朝廷官员和太监)在争权夺利。就算太监不坏,官员也是要杀了太监,自己把持朝政的。
    第三章:皇帝为何帮太监不帮忠臣?(一)

    桓帝、灵帝时,朝廷官员与太监的斗争越演越烈,大量的官员被太监害死了。但是,二届皇帝却都坐视不理,任由太监继续做坏事,仍然最爱太监。

    乍看之下,皇帝的智商似乎有问题,完全分不清谁好谁坏。于是,就有人说了,说桓、灵二帝昏庸,导致太监猖獗,陷害忠良。连诸葛亮的《出师表》都道:【亲小人,远贤臣,…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说汉朝灭亡,是因这二届皇帝昏庸,【亲小人,远贤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桓、灵二帝身为一国之主,真的就笨成这个样子?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后汉书·张让传》记载:张角造反后,太监封谞、徐奉勾结张角,灵帝立刻将他们判刑、处死。然后对太监的头领张让怒道:‘党人(即:之前被皇帝、太监迫害的朝廷官员。)对国家有用,你们则勾结张角,你们是不是该杀?’

    你看。

    这一次太监做了坏事,灵帝并没有继续袒护他最爱的太监,而是严格执法、毫不留情。这就证明了二件事:

    1,灵帝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傻,他是分得清谁好谁坏的。他很清楚党人对国家有用,太监对国家无用。(甚至有害。)所以,镇压黄巾贼时,他也是派皇甫嵩、朱儁等官员去,而不是派太监去。

    2,那么,为何之前灵帝都在袒护、包庇太监呢?只能证明:在灵帝看来,之前太监们做的坏事,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如贪污受贿、陷害官员等。)没有损害到他(皇权)的利益。他处理也可以,不处理也可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故,大量的官员被太监陷害,灵帝不管,不是因为他白痴,也不是因为他爱太监,而是因为他懒得管。官员被禁锢了,对这个官员本身来说,是件天崩地裂的大事。但对灵帝来说,却仅仅是少了个当官的而已——想当官的人那么多,并不缺这一个。

    但这次就不一样了:全世界只能有一个皇帝,可有的太监竟想帮张角当皇帝?严重损害了灵帝的利益,当然要立刻处死他们了。即:太监若做出了损害灵帝利益的事,不用任何忠臣劝说,灵帝也是会主动杀太监的。

    由此也可反推:灵帝为何不爱忠臣?甚至帮着太监陷害忠臣?不是灵帝昏庸,而是因为:忠臣们做了严重损害灵帝利益的事。

    忠臣们做了以下二件事:

    一,互相勾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

    二,与外戚结盟。

    西汉,对皇帝威胁最大的人是谁?不是外敌,而是以太后家族为首的外戚。

    先帝驾崩,若小皇帝碰巧年幼,没能力处理朝政,就只有三种过渡方法:1,请朝廷官员暂替他管理朝廷。即:托孤大臣。2,请同姓皇族、小皇帝的长辈暂替他。即:宗室。3,请太后暂替他。

    (皇亲、国戚,现代人混为一谈,古时却分的极清楚:皇帝的同姓、男性亲戚,称为宗室、宗亲。亦可称为皇亲。太后、皇后的亲戚,称为外戚、国戚。)

    这其中,朝廷官员乃外人,信不过。宗室乃皇族,与国家、皇帝同姓,本就有成为皇帝的资格。他若篡位,只要实力足够,反对的人便不会太强烈,比托孤大臣还易成功,更信不过。故,西汉时,多由太后摄政。

    但男女授受不亲,太后住在深宫,不方便每天跟大量的男性官员交流、来往。所以,便由她的男性亲人替她出面,做她的代言人。多半是她的父亲或兄弟来做,也就是国丈、国舅。她别的亲人,也跟着鸡犬升天,在朝中做官。这些人,即:外戚。

    乍看无什么问题,实际却十分不妥。因为:

    1,颇多的太后,并非小皇帝的生母。(如桓帝的太后梁氏、灵帝的太后窦氏,皆非他们的生母。)外戚与皇帝,其实也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亦信不过。

    2,即便太后乃皇帝之生母,国舅掌控着整个国家、朝廷,如皇帝一般,将来,他又愿不愿意把权力还给皇帝呢?

    以人性讲,很难。而桓、灵二帝以史为鉴,更是知道绝无可能。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太监。)

    这一定论,上句是对的:西汉的确亡于外戚,我们只看《汉书》的记载便可知了。故,不必多谈。(不说别人,单说灭亡西汉之王莽,便是外戚。)下句却是错的:怎能说东汉亡于太监呢?实际上,东汉也是亡于外戚的。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东汉摄政的太后、皇后有六位,他们让父、兄把持朝政,故意立年幼的皇族为帝,好容易操控。【临朝者六后,…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贤明以专其威。】搞的国家十分黑暗,是坏人。

    《后汉书·仲长统传》也记载:【昔者霍禹、窦宪、邓骘、梁冀之徒,籍外戚之权,管国家之柄。】霍禹、窦宪、邓骘、梁冀这4人,都是皇后的父兄、都是外戚。他们都直接操控了整个国家,是真正的奸臣。

    忠臣们为何要和这群坏人、奸臣结盟呢?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四章:皇帝为何帮太监不帮忠臣?(二)

    东汉的开国皇帝乃刘秀,第二位皇帝乃汉明帝。明帝吸取西汉的教训,是打击外戚的。《后汉书·马皇后纪》记载:【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十分防备外戚,不让他们做重要的官职。

    第三位乃章帝,章帝的太后乃马氏。(马援之女。)马太后是极贤能的,大概因她喜读《春秋》,故,对政治有颇多的了解。章帝要给马氏外戚封爵,马太后反而拒绝。《后汉书·马皇后纪》记载:【帝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

    为何?便是怕外戚的权势过大,又重蹈西汉亡国的覆辙。

    但从第四位起,东汉便是由外戚把持朝政了:第四位乃和帝。和帝年幼,才9岁,便由窦太后摄政。《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窦家人便掌控了整个朝廷。【刺史、守令多出其门。】

    (大将军这一职位,往往由国舅担任,级别本在三公之下。但因窦宪独揽大权,便将大将军改为在三公之上、仅在太傅之下了。而太傅又是个虚职,没什么实权。整个朝廷,便都是大将军说了算了。【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窦宪威权震朝廷,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

    权势如此之大,时间久了,便难免想篡位,直接做皇帝了。后,窦家密谋不轨,被剿灭。《后汉书·窦皇后纪》记载:【和帝即位,…皇太后临朝,…兄窦宪,弟窦笃、窦景,并显贵,擅威权。后遂密谋不轨。永元四年,发觉被诛。】

    被谁剿灭?被皇帝联合太监剿灭。【帝阴知其谋,乃与近幸中常侍郑众定议诛之。】

    为何皇帝不找朝廷官员帮忙,反而联合太监呢?只看这一次,其实是一个利益问题。

    士大夫阶级,大多出身于名门大族。在皇帝、外戚的皇权之争中,若帮皇帝,成功,不过是加官进爵。(他们本身的官职便很高了。)风险却极大。(因外戚把持朝政,外戚才是实际上的‘皇帝’。)失败,就会被外戚剿灭,令自己的官宦世家毁于一旦。

    若保持中立,则两不得罪,他们便继续做官。(事后,不论皇帝、外戚谁胜谁负,都不可能毫无理由的大规模铲除士大夫阶级的。若如此做,便是倒行逆施、自取灭亡了。)等他们的儿子到了年龄,立刻也可安排成官。等他们的孙子到了年龄…对他们而言,保住大家族,保证他们的子子孙孙都可以随便做官,才是最重要的。

    故,皇帝找官员帮忙,他们是绝不会帮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他们拿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都绝对可以做官的权利,去冒险。

    《后汉书·郑众传》记载:【时窦太后秉政,后兄大将军窦宪等并窃威权,朝臣上下莫不附之。而众独一心王室,不事豪党,帝亲信焉。】

    百官都向着外戚,唯有太监向着皇帝。为何?也不能说是太监忠心,而是:太监只是个奴仆而已,古时称为‘刑余贱人’,(把下都割掉、差点没死的低贱之人。)离开皇帝就什么也不是了。故,若他甘愿一辈子做最低贱的奴仆,便罢了。若他不甘愿这样,想飞黄腾达,就必须要靠着皇帝提拔,真心站在皇帝这边,替皇帝卖命了。所以,皇帝找太监帮忙。

    《后汉书·郑众传》记载:【中官用权,自众始焉。】史书说太监的专权,就是从太监郑众剿灭窦家开始的。

    史书这一说法,只看到了表面,是大错的:若说因剿灭窦家有功,那最多是郑众这批太监得宠。怎可能自和帝后,汉朝每一位皇帝都宠爱太监,导致太监势大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和帝后的皇帝,吸取和帝之经验,都知道了从利益角度讲,外戚、士大夫都是不会替皇帝卖命的,唯独太监会。故,自然最爱太监,故意给太监较大的权势,让他去压制外戚、士大夫了。

    第五位乃殇帝。和帝死时,殇帝刚出生100天,邓太后(当时还是皇后。)便立他为帝,替他执政。《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太后临朝。】故意立一婴儿,明显是为了方便把持朝政了。

    第六位乃安帝。殇帝早夭,邓太后又立安帝为帝。【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安帝亦年幼,才12岁,邓太后便继续摄政。

    邓太后这人,与其兄邓骘,因做了颇多善政,史书都是夸赞他们的。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是极恶劣的:《后汉书·杜根传》记载:【时邓后临朝,权在外戚。根以安帝年长,宜亲政事,乃…上书直谏。太后大怒,…于殿上扑杀之。】大臣要求皇帝亲政,被太后当场打死。可见,她压根不想把政权还给皇帝。等过上几年,若皇帝硬要亲政,邓家大概也要像窦家一样,密谋造反了。(或是找一理由,废掉安帝,另立一个年幼、易控制的小皇帝。)

    安帝死后,阎太后(安帝的皇后)摄政。《后汉书·阎皇后纪》写的分明:【(阎)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直说她是想把持朝政,所以故意立年幼的‘汉前少帝’当皇帝。便不必多分析了。阎家【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兄弟权要,威福自由。】

    (少帝并非谥号,而是特指被废掉的,或不被承认的皇帝。《史通》记载:【天子见黜者,汉、魏已后,谓之少帝。】)

    (东汉时,不被承认的皇帝有一位,便是这位——因他是阎太后陷害了原本的太子,才把他立为皇帝的。后来,太子又夺回了帝位,成为了汉顺帝,这位皇帝自然就不被承认了。而被废的皇帝也有一位,便是董卓废掉的那位。)

    (所以,二位的性质都是少帝,按时间顺序,这位便叫‘汉前少帝’。被董卓废的那位,便叫‘汉后少帝’了。)

    前少帝病死后,阎太后仍想专权,便诏其余王子进京继位。前太子将阎家打败,登基为帝,即:汉顺帝。

    顺帝为何能打败阎家呢?与和帝相同,还是靠太监。《后汉书·孙程传》记载:孙程等18位太监,【聚谋于西钟下,皆截单衣为誓。】发了毒誓,一起杀了几个阎太后的心腹,又挟持了比较有声望的官员,逼他立顺帝为帝。成功后,顺帝将18位太监全部封侯,阎家人全部伏诛。

    第八位乃冲帝——自冲帝起,汉朝的权力,便完全落到外戚梁家的手中了。
    第五章:皇帝为何帮太监不帮忠臣?(三)

    顺帝死后,冲帝继位,年仅2岁,尚在襁褓之中,便由梁太后(顺帝的皇后)摄政。《后汉书·梁冀传》记载:【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梁冀便是梁太后之兄,担任大将军一职。

    冲帝病死后,由同族质帝继位。质帝也不过8岁,是由太后和大将军(即:梁氏兄妹。)挑选出来做皇帝的。《后汉书·孝质帝纪》记载:【冲帝崩,皇太后与梁冀定策禁中。】显然,选质帝,是因质帝年幼,方便梁家继续把持朝政。

    梁冀这人,是极猖狂的,不亚于董卓。质帝见他把持朝政,又嚣张跋扈,便当着群臣的面,看着梁冀道:‘他是跋扈将军。’梁冀知道后,当天便将质帝毒死。【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质帝死后,由同族桓帝继位。桓帝年仅15岁,又是由梁氏兄妹挑选出来的。《后汉书·孝桓帝纪》记载:【质帝崩,太后遂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禁中,…即皇帝位,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又是由梁家摄政。

    梁家为何选桓帝做皇帝?还是因他年幼、好控制。史书写的极清楚:早在冲帝死时,就该一个叫‘刘蒜’的皇族做皇帝了。但梁冀一力拒绝,坚持立质帝。质帝死时,又该刘蒜做了,梁冀又拒绝,坚持立桓帝。为何?因刘蒜【年长有德】,年龄大,若立他,梁冀是无法控制他的。当然不如立两个小孩。

    《梁冀传》记载:【刘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刘蒜严明,若果立,则将军(梁冀)受祸不久矣。不如立桓帝,富贵可长保也。】

    故,桓帝为何‘昏庸’?为何宠信太监?因为:

    往远了说:东汉自第4位皇帝起,到他第10位皇帝,每一位都被外戚挟持,当作傀儡。而每一次帮皇帝对付外戚、抢回朝政的,都是太监。所以,以史为鉴,桓帝自然会最信任太监,最不信任官员——根据以往的记录,这是成功率最高的抢回朝政的方法。

    往近了说:桓帝正在被梁冀把持朝政,(梁冀亲手杀死过一位皇帝。故,桓帝被他把持朝政,是很危险的,随时会死。)可官员们是什么态度呢?桓帝曾说道:【梁将军兄弟专固国朝,…公卿以下从其风旨。】不是默不作声,便是站在梁冀那边。所以,就算不以史为鉴,现在的形势,桓帝也只能和太监联手、亲密,不能和官员亲密。

    后来,桓帝将梁家剿灭——怎么剿灭的呢?桓帝自称道:【梁冀奸暴,浊乱王室。…赖宗庙之灵,及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瑷、左悺、唐衡、尚书令尹勋等激愤建策,内外协同。】这批灭了梁家的功臣名单,除尹勋外,其余的人皆是太监。

    还是靠的太监。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梁冀嚣张跋扈,满朝无人敢说话。桓帝想对付梁冀,又怕朝廷官员靠不住,便在上厕所、只有太监唐衡伺候他时,悄悄寻求唐衡的帮助。桓帝又亲口将太监单超的手臂咬出血来,与五位太监歃血为盟。

    故,五位太监虽被史书定性为奸贼,(后来,他们也确实做了些贪污、害人的事。)但是,他们是救了汉朝的。否则,汉朝早就灭亡了。他们对汉朝的功劳,是远超过诸葛亮、刘备等人的。

    梁家被灭后,【二年八月,立皇后邓氏。】【八年二月,皇后邓氏废。】桓帝又立了邓皇后,却又把邓皇后废了。为何?自古都说是邓家与梁家是亲戚,(邓皇后的继父,乃是梁冀的妻舅。)所以废她。

    这一说法,当然是错误的:《后汉书·孝桓帝纪》记载:【丁丑,…梁冀与妻皆自杀。…壬午,立皇后邓氏。】邓皇后是在梁家被灭后,才被立的。若是担心她梁家亲戚的身份,就压根不会立她了。

    那为何废她呢?很简单,桓帝是在定时的剿灭外戚。

    国家总要有皇后的存在,即:你剿灭了旧的皇后(外戚),新的皇后(外戚)又会诞生。《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更封邓宣、邓康大县,宣为昆阳君,康为沘阳候。…康弟统袭封昆阳候,位侍中。统从兄会袭安阳候,为虎贲中郎将。又封统弟秉为淯阳候。宗族皆列校、郎将。】

    邓家所有人都做了官,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所以,即便他们什么都没做错,也是时候该把他们剿灭了。不然,他们如果讲良心,也就算了。如果不讲良心,过上几年,就又是一个梁冀了。

    《后汉书·天文志》记载:邓皇后被废后,【宗亲侍中邓康、河南尹邓万、越骑校尉邓弼、虎贲中郎将邓会、侍中监羽林左骑邓德、右骑邓寿、昆阳候邓统、淯阳候邓秉、议郎邓循皆系暴室,邓万、邓会死,邓康等免官。】整个邓家都被灭了。

    邓皇后被废的原因,《邓皇后纪》说是她与郭贵人争宠——这个罪名,实在是罪不至死的。(《天文志》说她【执左道】,则大概是在冤枉她。)即便罪该至死,也不至于诛九族,把整个邓家都连根除掉。所以,桓帝废后的原因,是在定期剿灭外戚。

    邓皇后废后,桓帝又立窦氏为皇后。窦氏165年成为皇后,桓帝168年病死。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桓帝没有英年早逝的话,那么,再过上几年,等窦家渐渐强盛,桓帝又会随便找个理由,将窦家强行剿灭了。

    这一招,灵帝也学会了。《后汉书·宋皇后纪》记载:宋皇后在位8年时,有太监冤枉她‘执左道’,(竟和邓皇后一样。)灵帝便把宋皇后废掉,并杀死她的父亲、兄弟——这件事,史书都说是灵帝昏庸,听信了太监的谗言。为何我却说这是灵帝的一招呢?因为:

    1,《宋皇后纪》道:【诸常侍、小黄门在省闼者,皆怜宋氏无辜。】所有人都知道宋皇后是冤枉的,灵帝怎可能不知道呢?

    2,就算宋皇后该被废,又为何要将她的父亲、兄弟都杀死呢?可见,灵帝的目的,废宋皇后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想铲除整个宋家。

    3,后来,灵帝又自称桓帝给他托梦,说宋皇后是好人,便给宋皇后平反了。

    托梦这种事,自然是不存在的,是灵帝编的。不过,灵帝为何要编这样一个谎话呢?只能是因为:灵帝根本知道宋皇后没犯错,只是他要定期铲除外戚,所以强行冤死了她。如今,宋家已被铲除,对灵帝毫无威胁了,自然可以还她个好名声,给她洗刷冤屈。

    废掉宋皇后后,灵帝选择立屠户出身的何氏做皇后,(即:何进的妹妹何皇后。)为何?因为立本就是贵族、官宦世家的人做皇后,她家本就是极厉害的朝廷官员,又成了外戚,将来把持朝政的几率就极大了。

    (如桓帝的窦皇后。西汉时,她的祖先就是汉文帝的皇后了。东汉时,她的祖先是云台32将之一的窦融,连刘秀都要和他攀亲戚。又如灵帝的宋皇后。宋家也是颇厉害的,祖先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扶持汉文帝登基的宋昌。)

    而立个家庭差的人做皇后,她家没什么实力,把持朝政的几率便小些了。不止灵帝立了屠户何家,桓帝本也是想立家庭差的田贵人做皇后的。《后汉书·陈蕃传》记载:【桓帝欲立所幸田贵人为皇后。陈蕃以田氏卑微,窦族良家,争之甚固。帝不得已,已立窦后。】《后汉书·应奉传》记载:【及邓皇后败,而田贵人见幸,桓帝有建立之议。应奉以田氏微贱,不宜超登后位。】只是陈蕃、应奉等官员集团的人一力反对,才不得不立了窦皇后。

    这件事,史书都说是桓帝好色,所以宠爱、想立田贵人。但实际上,桓帝是从‘立一个家庭差的人,将来好控制外戚。’去考虑的。

    --------------------------------------
    附:

    很多人认为何进的家族已经算很富裕了,但实际上,《后汉书·何进传》中,何苗就自称何家:【俱以贫贱。】比起贵族,他家算是贫贱。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六章:皇帝为何帮太监不帮忠臣?(四)

    灵帝对外戚的戒备,是极重的。因为:

    1,以第4-10任皇帝为鉴。

    2,他并非桓帝的儿子,是窦武、窦太后选他做皇帝的。《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刚登基时,也是由窦太后摄政。《后汉书·孝桓帝纪》记载:【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即:灵帝本就有窦家这个外戚大敌存在。若不主动防备、对付窦家(外戚),轻则会被窦家把持朝政,重则会被害死。

    所以,灵帝主动对付窦武、窦家,让太监害死窦武,很正常,并不是他昏庸。而窦家与朝廷官员结了盟,灵帝便也对付朝廷官员,就更正常了。

    (为何说二者结了盟?因当年,窦太后之所以能做皇后,便是因士大夫阶级的首领陈蕃,一力拒绝了桓帝原本的人选田贵人,支持立她。故,窦武、陈蕃二人最为亲密。)

    这便是桓、灵二帝与前数任皇帝的不同之处了:前数任皇帝,皆是被外戚把持朝政后,为自保,才选择了反击外戚。故,那时的官员,大多选择中立、沉默。因为:外戚不会傻的去对付士大夫阶级,皇帝也不会。保持中立,不发生任何争斗,让自己的家族永远是贵族,就是最稳妥、有利的选择了。

    而桓、灵二帝以史为鉴,知道外戚必会把持朝政、官员必会保持中立,便提前培养、扶植起自己的心腹势力了。即:太监。

    所以,前数任皇帝,是因无人可用,才慌忙联合太监。被动。这就导致:

    1,外戚把持朝政时,太监只是最低贱的奴仆,对官员毫无威胁。

    2,外戚被消灭时,皇帝、太监掌握了整个朝廷。官员完全不是太监的对手,只能任太监欺压。

    即:前数任时,太监、官员这两伙人,是完全斗不起来的。不是官员完胜太监,便是太监完胜官员。其中一方若想和另一方斗,就是在找死。

    而桓、灵二帝,却是主动培养太监,主动。给予了太监巨大的权力。这就导致:外戚还存在时,太监就代表,甚至拥有皇权了。太监本是最低贱的奴仆,有了皇权,就成了新的贵族。而天下一共就这么大,新的贵族诞生,要大量获取利益,就肯定会影响到旧贵族的利益,双方的斗争就是难免的了。故,官员疯狂的进攻太监、(不惜扭曲事实,将旱灾、地震都冤枉到太监身上,说是太监引来的。)太监也疯狂的陷害官员。

    不过,有皇帝的支持,官员是斗不过太监的。那么,除非官员愿意死,不然,他们就肯定要联合正在把持朝政、比皇帝还强大的外戚了。即:为何前数任时,官员都保持中立。桓、灵二帝时,官员却坚定地站在外戚这边、明着和外戚结盟呢?因为:前数任时,太监、官员是斗不起来的,自然会保持中立。(上文已分析的十分详细,此处就不复述了。)而桓、灵二帝时,以下三个形势同时出现:1,太监获得了巨大的权力。2,太监疯狂的进攻官员,官员绝非太监的对手。3,外戚还存在着,且实力极强。官员就自然会和外戚结盟了。

    同理,汉朝20余位皇帝,为何只有桓、灵二帝时,发生了党锢之祸、大规模迫害‘忠臣’的事呢?不是桓、灵二帝昏庸,而是前数任时,官员都保持中立,你迫害他干什么呢?桓、灵二帝时,官员却组建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并与外戚结盟了。你不迫害、消灭官员,难道等着外戚和官员消灭你?

    (桓、灵二帝昏庸,是史书对二帝的污蔑。因史书不能说桓、灵二帝之所以杀‘忠臣’,是因‘忠臣’们和把持朝政的外戚结了盟。)

    故,灵帝时,朝廷分为二派:

    皇权派:灵帝+太监。目的是维护灵帝的皇权。(所以,灵帝道:‘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不是灵帝昏庸,而是站在灵帝的角度,若没有太监,他早被篡位了。说不定和质帝一样,命都没了。太监确实和他的父母无异。)

    贵族派:外戚+官员。外戚的目的是抢夺皇权、把持朝政。官员的目的是消灭新贵族,保持自己是唯一的贵族。

    二派争的是利益,与大家印象中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其实是无关的:若论品德,当然是忠臣中好人多、太监中坏人多,我也是承认太监是极坏的。可是,若牵扯到利益纷争,品德就是次要的了——我是个十足的好人,但若你不死,我就会死。那你说,我会选择谁死呢?

    所以,哪怕贵族派都是好人,从利益角度讲,他们也会对桓、灵二帝的皇权造成伤害。桓、灵二帝当然就要抢先伤害他们。

    《后汉书·刘淑传》记载:【刘淑…上疏以为宜罢宦官,辞甚切直。帝虽不能用,亦不罪焉。以淑宗室之贤,特加敬异。】

    党人集团的首领、‘三君’之一的刘淑建议杀死太监,说话还很难听。桓帝虽不听他的,却也不惩罚他,反而十分尊敬他。为何?因为桓帝知道刘淑的话是对的,(太监很坏。)惩罚他干什么呢?只是,太监是桓帝保护皇权的最大筹码,绝不能杀。故,桓帝虽不听忠臣的话,却也默认忠臣说得对。【每有疑事,常密谘问之。】有什么事,还是问刘淑的意见。

    《后汉书·吕强传》记载:吕强建议重用忠臣、开除太监,灵帝【知其忠而不能用。】也是一样,完全是知道吕强忠心、吕强说得对的。但还是不能这么办——这么办,就等于找死了。
    第七章:皇帝为何帮太监不帮忠臣?(五)

    黄巾起义前后,太监向镇压起义的官员们索贿,没给的都被革职、陷害了。

    请注意:太监向人索贿,并不仅仅是为了钱,而是在试探这些人的态度、立场。(钱其实是次要的。)

    黄巾时,灵帝解开了党锢。即:很快,就会有一大批被太监陷害、革职过的党人,重新进入官场、重新做官了。那么,这批与太监有着血海深仇的人,他们的立场是什么?对太监来说,就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了。

    太监做出索贿这一行为后,官员愿意给钱的,不外乎三种:

    1,准备站在太监这边。

    2,虽不愿站在太监这边,却也不愿和太监闹的太僵,很聪明的保持中立。

    3,虽不愿站在太监这边,但也自知不是太监对手,所以暂且隐忍。先给钱,日后再找机会对付太监。

    总之,愿意给钱的,不管是好官还是坏官,都是暂时对太监没什么威胁的官。相反,不愿意给钱的,就是坚决要和太监斗争到底的官了——这种官是必须要消灭的,不然,等他解了党锢,重新做了官,还不往死了弄太监?

    皇甫嵩、卢植等人的态度极其强硬,打死不愿给钱。于是,太监便向灵帝说他们的坏话。灵帝听了,立刻将他们革职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骂灵帝:‘昏庸、愚蠢!随便听太监说上两句,就把忠臣们害了!’

    可是,前文我们分析过,灵帝是分得清善恶黑白的,他亲口说过:‘官员对国家有用,太监该死。’所以,明明知道官员好、太监坏,却还是把官员革职了,这就只能证明:灵帝本身就是想把这群朝廷官员革职的。

    即:大批的官员被革职、陷害,其实不关太监的事,幕后黑手是灵帝。太监只是负责传话而已,却替灵帝背了这个‘陷害忠良’的黑锅。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一,对灵帝来讲,朝廷官员、太监,谁的威胁比较大呢?

    明显是皇甫嵩、卢植这群官员。因为:如前文所讲,太监能把持朝政、压制官员,纯粹是因为皇帝的支持。皇帝若不支持他,他就什么也不是了:如灵帝处死封谞、徐奉等,只是一句话的事。又如《魏书》记载:【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招外将乎?’】曹操说灵帝死后,杀光太监,只用一个狱卒就够了。事后,灵帝一死,袁绍、袁术等年轻人也确实可以轻松屠杀太监。

    而组建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各有各的背景、靠山、关系网,甚至手握兵权的官员们,才是灵帝需要忌惮的人。

    故,压制太监,根本没必要。压制官员,才是灵帝最需要、应该做的。尤其是他们又与外戚结盟了,为了保护皇权,灵帝也是要支持太监、打压官员的。

    (封谞、徐奉勾结张角,立刻被处死。张让勾结张角,却无事。为何?也不是灵帝宠爱张让,而是:1,太监只是靠皇帝而已,就算张让背叛了灵帝,灵帝也可以轻易废掉张让的权力,控制住局面,不会让自己受损失。故,可以继续留着他。2,贵族派对灵帝的威胁,是远超过张让的。张让乃太监首领,若杀了张让,太监便压不住贵族派了。而封谞《演义》中为十常侍,极厉害。正史中却并非十常侍,只是太监的中层。杀封谞,就无所谓了。)

    二,对灵帝来讲,官员、太监,谁比较忠心呢?

    还是太监。因为:如上所讲,没了皇帝,太监就什么也不是了,是要被仇家屠杀的。故,只有太监才会真心向着皇帝。而对有背景的官员来说,谁当皇帝不一样呢?他都是可以做官的。忠心自然就有限了。

    证据有二:

    1,如前文所讲,数任皇帝被外戚欺压、把持朝政时,官员大多保持中立,只有太监舍命相助。

    2,《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中常侍吕强言于帝曰:‘党锢久积,人情多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帝惧其言,乃大赦党人。】

    黄巾时,太监吕强对灵帝道:‘若再不解除党锢,党人集团(朝廷官员)可能就会和张角结盟,帮张角推翻汉朝了!’灵帝听了,【惧】,立刻解除了党锢。

    (请注意:吕强是一位很正义的太监,《后汉书·吕强传》说他【清忠奉公】,还救了很多党人,是站在党人这边的。连他都这么说,可见所谓的‘忠臣’,是真的会和张角结盟、造反的。)

    你看,为何灵帝会解除党锢、给‘忠臣们’平反?不是因为他们忠心,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忠心!他们本就不忠心,你再不给他们点甜头,他们投敌就是很正常的了。

    故,灵帝本就是想打压,甚至除掉他们的。

    同时,黄巾时,官员们的表现也确实不好。他们做了些什么呢?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皇甫嵩趁机要灵帝解除党锢,(即:赦免所有党人的罪,并再度让党人做官。)并拿出自己的钱犒赏军队。

    你看。

    皇甫嵩的动机或许是好的,(解救忠臣、犒劳士兵。)但他的行为没得辩解,就是在趁机威胁、勒索皇帝。而灵帝还真听了,就证明他也真的有能力威胁到灵帝。

    (黄巾时,有人就认为皇甫嵩的声望、实力都足以称帝,劝他趁机造反。《皇甫嵩传》记载:【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阎忠曰:‘…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

    所以,灵帝想开除,甚至弄死皇甫嵩、卢植等人,也就很正常了。正好太监在挑拨,他就假装糊涂,听信了挑拨,将他们革职。这个,并非灵帝愚蠢、昏庸,恰恰是他政治功力深厚的体现。故,大家都只骂太监陷害忠臣,灵帝则只是笨而已,是被太监蒙蔽了,人并不坏。却不知,灵帝才是幕后黑手。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八章:刘备是做什么的?

    张角造反后,各地镇压黄巾贼,缺兵,刘备便以百姓的身份参加了战争。《先主传》记载:【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带着他自己的部队,【率其属。】跟着校尉邹靖打仗。

    不过,刘备只是一个小商贩,【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卖草鞋、席子的。怎么会本身就拥有属于自己的部队呢?在涿县这一县城中,竟拥有一支部队,绝对算是当地的土霸王了。就算是财主、官员,也是不可能有的,刘备怎么可能有呢?

    这一问题,正史没有解释。《演义》则设计了‘桃园结义’的剧情,写道:张飞乃一财主,见刘备为国家叹气,就主动变卖家产,【同举大事。】刘备大喜,又遇到关羽,三人便结为兄弟,招募300乡勇,组成了这支队伍。后来,又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的馈赠,赠了【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

    但《演义》只是小说而已,并非史实。‘桃园结义’这件事,不合逻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如:

    一,无商不奸,张世平、苏双二个商人,为何愿意白白送给刘备如此多的物资?

    这些物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是至少价值数百万的。就算对二个商人来说,也是一笔巨款。可他们第一次见刘备,便毫不犹豫的送给了刘备,就极不合理了。

    或许有人会道:‘你不够高尚。书上写的分明,是二个商人见刘备要报效国家,所以才资助他的。’

    是这样吗?不太像。若二个商人真是如此想的,他们直接捐献给朝廷岂不更好?就算朝廷腐败,他们不愿捐给朝廷,又为何要捐给初次见面、毫不了解的刘备呢?万一刘备也腐败,又或是刘备打不过黄巾军,(刘备昨天还只是一个小商贩,按常识,他怎可能擅长行军打仗呢?)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一笔巨款?

    二,刘备部队的成员,《演义》说是【乡勇】,正史则仍没有明言。但是,该部队的战斗力却颇高,甚至强于正规军。

    《演义》中,该部队500人追着黄巾军5万人打——这剧情固然荒谬,是罗贯中在神化刘备。但正史中,该部队也是颇厉害的,初次上战场,便打败了黄巾军,(有颇多的朝廷正规军都被黄巾军打败。)立了大功。凭借此功,刘备由百姓升为安喜尉。(安喜县县尉,约等于今县公安局局长。《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尉主盗贼。】负责查案、捉贼。)

    刘备一介百姓,手下有部队已是极不合理,为何该部队竟能强过正规军?

    三,最关键的问题是:该部队明明是张飞倾家荡产所招募、建立,刘备一分钱未出,为何却是刘备做老大呢?立功后,也是刘备做官,张飞只做一个普通士兵(步弓手)。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仅仅是因为刘备年龄大?哪有按年龄来分谁是老板、谁是员工的呢?

    或许有人会道:‘张飞愿认刘备做老大,是因刘备乃汉室宗亲、皇族后代,古人很注重这种名分。’

    这一说法是大错的:若宗亲的身份有丝毫的用,刘备又怎会沦落到做小贩为生呢?

    (宗亲这一身分,若拥有者为强者,自是可借此获得大量的利益。若拥有者为弱者,几百年前为皇族,现在是穷人,尊敬你这个‘皇族’,得不到丝毫的利益,谁又会理你呢?)

    又有人会道:‘会不会是因张飞佩服刘备的谋略呢?’也应不是。二人初次见面,张飞哪知道刘备有无谋略呢?再说,张飞连出了名的聪明人诸葛亮都看不起,想烧了诸葛亮的房子,(仅《演义》中。)又怎会因为什么谋略去崇拜刘备呢?

    横看竖看,颇有家产、武艺高强的张飞,也不可能甘愿做小贩刘备的小弟。但事实却是:张飞的确这么做了——究竟为何会如此呢?原因是:刘备的真实身份,和我们看到的完全不同。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乃蜀国人。《演义》又是尊刘贬曹的。故,二者为了美化刘备,常对史实进行一些隐瞒,甚至歪曲。其中,就包括了刘备的真实身份。

    刘备的真实身份,并非卖草鞋的小贩,而是涿县一带的黑帮老大。所以:

    一,张世平为何资助刘备?

    《演义》的原因极高尚,但《先主传》的记载却是:【先主…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你看。

    《三国志》虽也写的很隐秘,但分析一下,我们便可知道:刘备这人,其实是大商人张世平等,出资建立的黑帮的老大。

    张世平等大商人,主要靠在涿郡贩马赚钱。而当时兵荒马乱,各地来回的贩马、走动,必会遇到山贼、土匪的抢劫。故,为了更安全的赚钱,张世平等就投资建立了一个黑帮,为他们保驾护航。

    该黑帮的老大,就是刘备。因在涿县,刘备本就认识颇多混混、少年,甚至算他们中的首领。【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张世平见了,就看中了刘备,【见而异之。】给刘备大量的钱,让他招募更多的小弟,建立黑帮。(即:刘备的部队。)【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而该黑帮的工作,便是和抢劫商队的山贼拼杀。即:张世平和刘备的关系,并不是《演义》上那么大义凛然。仅仅是富豪张世平出钱、黑帮老大刘备出人,两人联手赚钱而已。

    汉朝,贩马的商人拥有自己的私人部队,或是故意认识一些黑帮,是十分正常的。不然,常年带着大量的钱财、货物到处走,就是找死了。如《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贩马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和当地的‘豪杰’(即:江湖人士。)主动结交。【吴汉…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二,该部队的战斗力为何颇高?

    清楚刘备的真实身份后,答案便很明显了:该部队并不是由什么乡中勇士组成,而是由黑帮人士、护送商队,天天与山贼互砍的人、亡命徒、恶霸地痞等组成。该部队每日刀口舔血,与山贼互砍,战斗力高过正规军,也就颇正常了。

    三,张飞为何会让刘备做老大?

    按《演义》的描述,毫无疑问,老大应是张飞,而不是什么都没做的刘备。但按《三国志》的描述,却恰恰相反。

    《关羽传》记载:【关羽…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关、张是怎么认识刘备的呢?并不是在他最落魄时认识的,不是桃园结义那么浪漫。而是:张世平要扶持刘备做黑帮老大,刘备得了钱后,便招募小弟,关、张便加入了刘备。

    即:关、张二人,本身便是刘备的小弟,而不是刘备的兄弟。

    和《演义》不同,关、张并未帮过刘备什么。刘备的崛起,与关、张毫无关系。(倒是关羽因惹了事,正在躲避通缉,刘备收留了他,帮了他大忙。此处亦可看出:刘备的部队、手下,大多是关羽这样的通缉犯、亡命徒,战斗力自然颇高了。)

    而关、张二人的关系,《张飞传》记载:【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刘备是黑帮老大,下一级才是关羽、张飞。关、张二人都是帮中小弟,是平辈,没有高低之分。故,关羽年龄大些,张飞就叫关羽哥哥了。

    按年龄来分谁是哥、谁是弟,这个,应该就是虚构的‘桃园结义’的最初模板了。只可惜,现实中,靠年龄来决定谁做老大,是绝无可能的。像《演义》,张飞乃一财主,刘备是一小贩,怎可能因年龄小些,财主便给小贩做手下呢?像正史,刘备乃黑帮老大,关、张乃小弟,就更不是按年龄分的了。只有关、张这种地位、实力相似的人,实在难分高低,才会按年龄来分。(即便如此,分的也只是哥哥、弟弟,仍是平辈。而不是老大、小弟,是上下级。)

    故,《演义》也好,正史也罢,都对刘备做了美化。将拥有数百小弟的黑帮老大、县城中的土霸王,改作了身无分文的小贩。

    大概在史官、罗贯中等文人眼中,出身贫困,做个小贩,总是比黑帮老大好听多了。
    第九章:刘备的皇族身份是假的吗?

    总有人怀疑刘备的宗亲身份,怀疑他是冒充的。实际上,他绝不是冒充的。证据有四:

    1,正史承认。《先主传》白纸黑字,说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2,即便不信史书,也该信同时代的人。正史中,是从未有人怀疑过刘备的。(包括曹操、孙权等死对头。)不像《演义》,常有人怀疑刘备。

    3,刘备的爷爷乃县令,父亲乃郡中官员,也算官宦世家。(只不过刘父早死,他家便衰落了。)古时,普通百姓怎可能世代读得起书,甚至做官呢?这样的一个家庭,祖上绝非百姓,出身皇族是颇合理的。

    4,刘备家虽衰落,却仍属于‘涿县刘家’这一家族。该家族应不小,单史书提及的,便有刘备的叔父刘子敬、刘元起,及一些同龄人。《先主传》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刘备小时,常与【宗中】的同族一起玩。

    刘备是宗亲,他的同族自也是宗亲了。(若他的同族不承认自己是宗亲,刘备早被拆穿了。)故,若说刘备是假冒的,除非涿县整个刘家家族都是假冒的了——这自是不可能的:一整个家族假冒皇族,早被朝廷抓捕、剿灭了。

    故,刘备是真的汉室宗亲。

    不过,如前文所讲,这一身份于落魄时是无什么用的:汉朝开国于公元前202年,刘备生于公元后161年,二者差了363年。即:即便每一位皇族只生2、3个孩子,每100个皇族只有1个人能活下来,传到刘备这,全国也至少有数万的汉室宗亲了。实在是一个十分常见、普通的身份,没大家想的那么特殊。

    如《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新朝时,赤眉军要立汉室宗亲,便在军中征集。谁知,赤眉军只不过是一伙反贼,随便一找,队伍中就有70多个人是汉室宗亲。【求军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可见,民间的汉室宗亲是极多、极常见的。

    《演义》着重描写刘备是宗亲,大家才觉得他特殊。而刘子敬、刘元起亦是汉室宗亲,谁又会觉得他们特殊呢?

    不过,虽普通,但刘备也从‘皇族’这一身份上获得了二个极大的好处。是:

    一,拜卢植为师。

    卢植乃汉朝大儒,市长级,平民百姓别说拜他为师,想见他一面也是不可能的。刘备为何能拜他为师?和刘备的品德、能力无关,甚至和他是‘皇族’也无关。而是因为:他是涿县刘家的人。

    卢植和涿县刘家一样,都是涿郡涿县人。《后汉书·卢植传》记载:【卢植…涿郡涿人也。】《先主传》记载:【先主姓刘,讳备,…涿郡涿县人。】一个县城中,存在着两个混的不错、有些地位的大家族。那么,这两个家族就必定会互相熟识、结交,甚至合作。刘家的孩子想当卢植的学生,卢植同意,也就很正常了。

    (注:整个涿县刘家并不贫穷,是一个至少由四五个家庭、数十口人组成,两三代人都是本地当官的,甚至还有人当过县长的大家族。贫穷的只是四五个家庭中的刘备家而已,因为他父亲死得太早,他才几岁,什么都干不了,就只能由母亲来干活赚钱了。)

    (不过,刘备生于这样的一个家族中,穷其实只是一时的。就算他庸庸碌碌的过,将来也必定比普通百姓过的好数百倍。如他15岁时,母亲让他学习,他便立刻拜市长为师、与市长女婿做同学了。普通人哪有这样的资格、机会呢?)

    (所以,有人指着他家的大树说:‘这棵树像车盖一样,此家必出贵人!’并不是这人会看风水,也不是刘备真的有什么很特别、不同凡响的命,和那棵大树更无关。而是:这人在巴结刘备家,趁刘备家落魄时,对刘备家进行语言上的讨好、投资——如上所讲,刘备出生于这样一个大家族,他再怎么贫穷、没能力,将来做个老百姓眼中的贵人,还是很简单、正常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预言。)

    故,刘备能被卢植收为弟子,主要靠刘家(注:不是刘备家,而是涿县刘家。)的面子。他要是别的地方、别的县城的落魄皇族,和卢植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去拜卢植,卢植是绝不可能收他的。

    《先主传》记载:【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特地写明是【同郡】卢植。

    和刘备一起被收的,还有刘家的刘德然——刘德然是刘备的亲戚,又是汉室宗亲,又是卢植的弟子,理应有些名气。可是,史书完全找不到他丝毫的记载。可见,他的能力是极其一般,甚至差的。这样的人,还是被卢植收为弟子了。为何?还是看在涿县刘家的份上。

    二,加入公孙瓒。

    成了卢植的学生,接触的人脉,自然就非富即贵了。如公孙瓒,是市长的女婿,【公孙瓒深与先主相友。】在刘备还是个学生、十分贫穷时,便对刘备极好了。后来,刘备被乱贼打败,极落魄,公孙瓒便立刻收留他,封他做别部司马。刘备立了几功,又提拔刘备做了平原相。(相当于市长。)

    不过,此处不合常理的是:公孙瓒这样的一个贵族,为何要对贫穷的无名小卒刘备这么好呢?市长的女婿真心的把一个穷人当作兄弟,不断地帮助他,这种事现实中怎可能发生呢?

    有人会道:‘这是因刘备是公孙瓒的同学啊!他二人同学情深。’

    事情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未必。公孙瓒无私的帮助刘备,绝不是因同学情深,而是看中了刘备的身份,想要利用刘备造反,立刘备为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苗头已经出现,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人,都意识到乱世即将到来。其中,有的人认为东汉末,世界会像春秋时代那样发展。如荀彧、张纮等。故,他们劝自己的主公学习春秋的成功者齐桓公、晋文公,学他们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千万不能杀皇帝、自立为王。

    有的人认为世界会像战国时代那样发展。如袁绍、袁术等。袁术给袁绍写信道:【禄去汉室久矣,…此与周末七国无异。】认为现在的形势像战国,不能盲目的模仿春秋尊王攘夷,而是应自立为王。(战国时,若还坚持尊王攘夷,是必定会被别国淘汰的。)即:袁术称帝并不是愚蠢的行为,而是有他的政治观点的。袁绍也是赞同的,【绍阴然其计。】

    有的人认为世界会像秦朝末年那样发展。如鲁肃等。鲁肃的《榻上策》中,将孙权比作刘邦,曹操比作项羽。

    但实际上,东汉末年最像哪个时代呢?最像新朝。(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西汉灭亡。随后,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新朝、扫灭群雄,建立东汉。)同时,新朝也是距东汉末最近的一次天下大乱。诸葛亮的口号是‘光复汉室’,便是希望蜀国可以走、模仿新朝刘秀的路线。(诸葛亮的作品《正议》中,便将刘备比作刘秀,曹操比作王莽。)

    而根据新朝群雄逐鹿的经验,想造反成功,是必须要找一个汉室宗亲,立该宗亲为名义上的主公的。(也就是所谓的【王莽时,天下咸思汉德。】大家都怀念汉朝,只认汉室宗亲做皇帝。)新朝的几路反贼,不论自身实力有多强,都是立汉室宗亲为主的。如:绿林军拥立的是刘玄,赤眉军拥立的是刘盆子。刘秀、刘永等反贼,则本身就是宗亲。

    甚至有人冒充汉室宗亲,也被一些势力拥立为主了。如王郎,假装自己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便被赵国豪族李育、张参拥立为主了。《后汉书·王郎传》记载:【王郎缘是诈称真子舆,…立刘子舆以观众心,百姓多信之。】

    又如卢芳,假装自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文伯,也被三水豪杰拥立为主了。《后汉书·卢芳传》记载:【王莽时,天下咸思汉德,卢芳由是诈自称武帝曾孙刘文伯。…三水豪杰共计议,以卢芳刘氏子孙,宜承宗庙,乃共立卢芳为上将军、平西王,…立卢芳为汉帝。】

    故,公孙瓒的政治嗅觉极敏锐,他意识到天下即将大乱,想要割据一方、造反。而造反最容易成功的方式,便是复制上次天下大乱时的成功方式:立汉室宗亲为傀儡。所以,他格外的关注每一个汉室宗亲,也就很正常了。哪怕该宗亲极落魄。(再落魄,也是真正的汉室宗亲。上次天下大乱时,可是连假的汉室宗亲都有人抢。像刘备这种100%真的,又怎能轻易放过呢?)

    大家都说曹操的政治水平极高,因为他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实际上,公孙瓒的政治水平也是极高的,他是三国最早想这么做的人:早在十几年前,曹操还没想挟天子、刘备才15岁时,公孙瓒便考虑到日后造反、立汉室宗亲为天子的事了。

    ------------------------
    附:

    我说公孙瓒想立刘备为皇帝,肯定会有人觉得太过异想天开。但实际上,三国时,想拥立汉室宗亲做皇帝,是很常见的。

    如韩馥、袁绍,就想立刘虞做皇帝。又如扬州反贼郑宝的部下:刘晔还没当官时,将反贼郑宝偷袭死,然后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孤身闯进郑宝的兵营中。结果,郑宝的部下不但不杀刘晔,反而要立刘晔为新主公。为何?《刘晔传》记载:【刘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刘晔说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汉室已经衰微,自己也不是汉室的直系——言下之意,就是反贼们之所以立他,还是看中了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所以他才要解释道:‘我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你们不要拥立我。’
    第十章:怒鞭督邮之谜。(上)

    刘备做了官,却又丢了官。为何?《演义》道:一位督邮问刘备索要贿赂,刘备不给,便要开除刘备。张飞大怒,便打了督邮一顿,三兄弟弃官逃命去了。

    (督邮,便是监察官。《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负责监察县的官员。)

    于是,大家就说督邮是个贪官、坏人,都为刘备抱不平。

    但实际上,这督邮是个清官,真正坏的人是刘备。

    怒鞭督邮这事,《演义》是张飞做的,正史却是刘备做的。《先主传》记载:【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弃官亡命。】

    正史中,不是督邮主动问刘备要钱,而是刘备主动要求见督邮,督邮反而拒绝见他。即:督邮并未向刘备索贿。倒是刘备,本是想向督邮送礼的,但督邮装病不见他,拒绝了他的送礼。

    《典略》记载:【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

    故,督邮是个拒绝贪污的清官。

    不过,既然是个清官,为何要开除刘备呢?《先主传》记载:【督邮以公事到县。】《典略》记载:【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因朝廷颁布了新政策,靠镇压黄巾军而当官的人,要被淘汰、革职。所以,督邮因这件【公事】来到安喜县,开除刘备,只是执行国家政策,公事公办而已。就算督邮没来,【备疑在遣中。…当遣备,备素知之。】刘备本也是要被开除的。

    刘备不想被开除,便给督邮送礼、走后门。督邮拒绝受贿,刘备便【恨之】,把他绑在树上打,【欲杀之。】你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显然,刘备是个蛮不讲理、心狠手毒的恶霸,(他本就是黑帮老大。)史书是写的很清楚的。只不过,自古都是美化刘备的,惯性思维之下,大家倒都觉得督邮是坏人,刘备打得好了。

    刘备被革职,究竟该怪谁?怪督邮是怪不到的,只能怪朝廷出了个新政策——朝廷为何出这样一个新政策?其本质,还是皇权派与贵族派在政治斗争。

    张角造反后,太监是无什么军事能力的。故,灵帝要镇压黄巾军,防止汉朝被张角推翻,就必须要依靠朝廷官员。这样,贵族派就有二个方式趁机获利了:

    一,要挟灵帝。

    灵帝急需他们,他们自然可趁机向灵帝提些条件。如前文说的皇甫嵩,便趁机要灵帝解除党锢,并拿出灵帝自己的钱,犒赏部队。(部队目前的使用权,在皇甫嵩、朱儁等朝廷官员手中。)

    这二件事,灵帝以前都是拒绝的。但现在,立刻答应。【帝从之。】

    二,增加实力。

    整场战争由他们掌控、去打,他们自可:

    1,提拔自己人。《后汉书·孝灵帝纪》记载:【诏公卿出马、弩,举列将子孙及吏民有明战阵之略者,诣公车。】将军们的子孙、朝廷官员们推荐的人,都封官了。

    2,招募新人。一方面,他们可光明正大的招募新兵。【募精勇。】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像刘备这样的民间势力愿意加入他们。

    故,在镇压黄巾军中获利、做官的,就只有二类人:1,本就是贵族派的人。2,本是民间的无派别人士,但他跟着朝廷官员打仗,大概率会成为贵族派的人。(如刘备,跟着邹靖打仗,将来跟着邹靖混的可能,就远高于跟着从未见过的太监。)

    贵族派的人都升官了,又获得了大量的新生官员,实力骤增,对皇权派极为不利,皇权派自然要对他们进行削弱——这次,不是太监能削得动、办得成这事的。灵帝就亲自出手,不讲道理的下了一道圣旨:通过镇压黄巾军当低级官员的人,(全是贵族派的人。)全部革职。

    (为何只开除【因军功为长吏者】,也就是通过打仗新当官的低级官员呢?因高、中级官员,本就是贵族派的人,若被全部革职,贵族派就直接完了。横竖是死,贵族派就必定会与皇权派拼了,发动政变。)

    (而通过打仗新当官的低级官员,本身并不是贵族派的人,只是将来有可能加入贵族派而已。只革职他们,贵族派只是没赚,自身并没有亏损。故,可以接受,双方仍可以维持住平衡。)

    所以,刘备就‘怒鞭督邮’了。

    刘备【喜怒不形于色】,是个冷静、有心机的人。按理讲,他是不可能做出‘怒鞭督邮’这一行为的:若他乖乖接受革职,官路就未被堵死,日后是还有机会做官的。(不管机会有多小,总比他打了督邮是大的。)最差,身份也还是百姓,大不了回涿县继续做黑帮老大。可是,他打了督邮,就成了通缉犯,日后绝无可能做官了,还要被通缉。

    刘备为何会如此冲动?难道他不想做官了?他是肯定想做官的:他本是黑帮老大,日子过得很富裕,喜欢玩【狗马、音乐、美衣服】,爱好都极花钱,不是史书上美化的那么贫苦。(靠卖草鞋为生。)他若不想做官,就不会冒着赔光所有手下的可能,也要当‘义兵’,主动帮朝廷镇压黄巾军了。(尤其是即便镇压成功,朝廷也是有可能不认账的,让他得不到丝毫的回报,反而直接破产。如这次。)故,刘备是不满足于做黑帮老大的。他宁愿压上自己的一切,也要做官。

    既然如此,他这次直接打督邮、断自己的官路,就只能解释为:他很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所以,他是在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
    第十一章:怒鞭督邮之谜。(下)

    如前文所讲,‘刘备丢官’这件事,本质和督邮无关,而是皇权、贵族二派在斗争,刘备这一类小喽啰,被斗争无辜波及了。就算刘备不打督邮,故意讨好督邮,他也是要被开除的。(他给督邮送礼,督邮根本不要。)

    为何?因他是通过邹靖进入官场的,(邹靖镇压黄巾军,他率所有手下加入。)而邹靖是标准的朝廷官员,属于贵族派。故,在皇权派眼中,刘备的政治面貌,已经是朝廷官员那一派的人了。这种面貌的人,属于潜在的敌人,不问三七二十一,直接刷掉、永不录用就行了。管他是尊敬督邮还是殴打督邮呢?

    (公孙瓒和邹靖是认识的,公孙瓒还救过邹靖。《英雄记》记载:【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靖为所围。瓒…解靖之围。】刘备没加入别人,偏偏加入邹靖,应该是公孙瓒给二人牵的线。这样,邹靖获得刘备这一私人部队,实力更强了。刘备跟着自己人打仗,也会受到更多的照顾、好处。二人都更容易立功,双赢。)

    即:不论如何巴结、讨好,在太监把持朝政的前提下,刘备是永远都做不成朝廷(皇权派)的官的。

    所以,他打督邮并非冲动,而是很理性的行为。他的目的有二:

    1,不论如何讨好,他都是要被开除、永远做不了官的。就不如怒打督邮一顿,以泄心中怒火。

    2,做不了皇权派的官,若想做官,就只能做贵族派的。他打督邮(皇权派的使者)一顿,就是增加他在贵族派眼中的政治面貌、资本:他敢对皇权派的人下手,且已成了皇权派的敌人,若贵族派肯给他个机会,他是绝对忠心于贵族派的——因他若不忠于贵族派,就只能做通缉犯了。

    刘备打督邮,其实和曹操刺杀张让、打蹇硕的叔父一样,是在故意得罪皇权派,增加自己在贵族派的政治面貌。只不过,曹操的家庭颇好,父亲乃国家总理,做出这一行为后,立刻便进入了贵族派内部。刘备却只是个百姓,谁认识他呢?便只能逃亡了。

    但刘备想做官,这一代价就是必须要付的:若不打督邮,虽不用逃亡,却只能一生做百姓了。打了督邮,虽要逃亡,也未必能做官,却还是有一点(尽管很少)机会的。

    后来,刘备竟真的又做官了。《先主传》记载:【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何进派部下毋丘毅招兵,刘备跟着一起去,路遇贼寇,打赢了贼寇有功,做了下密县县丞。(县丞,约等于今副县长,负责县中文书、仓库、监狱等方面的工作。《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县丞署文书。典知仓狱。】)

    这段记载,显然是史书在美化刘备,不能信:刘备最高不过县级别,此时更是一介逃犯,怎可能与大将军何进的部下一同行动?(《先主传》甚至有二人平级之意。)真实的情况,应是毋丘毅奉命出外招兵,遇贼,与贼寇作战。刘备率手下主动参加了此战,立了功,便被封为下密丞了。就像他主动参加邹靖镇压黄巾军一样。

    刘备为何能再度做官?仅从表面看,自是因:1,刘备在此战立了功。2,刘备有一批善战的手下,毋丘毅本就是来招兵的,当然愿意将他们收入麾下。

    但若从本质看,还是因皇权、贵族二派的斗争:贵族派的低级官员被大量革职,实力受到损伤。所以,何进放低了录取线,大量招人进他的派,想要恢复贵族派的底层实力。这样,就给了刘备这种民间势力做官的机会。(若非因斗争降低了录取线,刘备这些出身民间的非贵族是不可能做官的。)

    刘备这次做官,是有些受重用的:他直接被封作县丞,后又丢了官。【复去官。】(为何又丢了官?自然又是皇权派在打击贵族派,又革职了一批他这样的人。)竟又被封了官,还升职了。【后为高唐尉,迁为令。】做了高唐县县令。证明贵族派是有些重视他的,他一被革职,上面就再给他个更高的官做。

    刘备并无背景,上面为何会重视他?与他的能力无关:若与能力有关,刘备做安喜尉时,便有一批善战的手下了,与现在并无区别。当时为何无人保他、任由他被革职呢?所以,还是因他打了督邮,在贵族派眼中,政治面貌极好的缘故。(绝对忠于他们。)自然比政治面貌、立场不确定的人,(包括未打督邮前的刘备。)值得重视了。

    故,刘备为何打督邮?并非自古认为的惩罚贪官、为民除害。而是:A、B二派是敌人,加入不了A派,便打A派的人,换取加入B派的可能。
    今天的四更以送上,补上昨天的二更,希望朋友们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十二章:太监为何想杀何进?

    灵帝快死了,谁当下一任皇帝呢?残酷的皇位争夺便开始了。

    争夺皇位的有二人:

    1,刘辩。即:后来的汉少帝。

    少帝是何皇后的亲儿子,贵族派(即:何家+朝廷官员。)自然支持他。

    2,刘协。即:后来的汉献帝。

    献帝是王美人的儿子,王美人则是被何皇后害死的。《后汉书·何皇后纪》记载:【王美人…生皇子刘协,何后遂鸩杀美人。】所以,何家、贵族派是献帝的仇人。

    故,若少帝成了皇帝,何进命他废掉太监,朝政就会被何进把持。甚至汉朝会被何进篡位,变成‘何朝’。而献帝若成了皇帝,他继续重用太监,便仍可与贵族派抗衡,(他与贵族派是仇人,若他不重用太监,没自己的心腹,便必定会被贵族派废掉、杀死。)汉朝仍可姓刘。皇权派(即:灵帝+太监。)自然就要支持献帝。

    即:选谁做继承人?看上去是刘辩、刘协两个人的事,但本质上,和他俩其实没什么关系,(他俩谁适合当、谁不适合当,都无所谓的。)仍是皇权派、贵族派在斗争。

    实际上,二派在继承人上的斗争,早在献帝刚出生时,(即:8年前。)便开始了。并不是最近(即:灵帝快病死时。)才发生的事。

    《何皇后纪》记载:【王美人…生皇子刘协,何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董太后自养刘协。】

    刘协一出生,何皇后就把王美人杀了。为何?因为灵帝会以史为鉴,学会了桓帝定期废后、剿除外戚这一招。何皇后自然也会以史为鉴,知道灵帝接下来可能会剿除外戚,找个理由把何家废了。(何家做皇后,也9年了,已有了颇大的势力,该废了。)

    故,她就抢先把王美人杀了:灵帝只有二个儿子,何皇后、王美人各生一个。王美人一死,若再废了何皇后,又能立谁做新皇后呢?若立没有生育的嫔妃,是绝不可能的。官员们(与何家同为贵族派)肯定会抓住这一点不放,让灵帝废不了后的。

    何皇后杀了王美人,保住了自己的后位。灵帝见了,就把刘协交给了董太后抚养。所以,大家都叫刘协是‘董候’。

    灵帝这一行为,就证明他早就定下要立刘协了:董太后乃灵帝的亲生母亲,自然是完全向着灵帝的。把刘协交给董太后,有二个用意:

    1,何皇后说不定还会暗杀刘协,让她儿子成为唯一的皇子。(这样,她儿子就一定可以做皇帝了。)若将刘协交给别人,别人敢不敢得罪贵族派呢?可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何皇后害死刘协了。交给董太后,董太后一定会拼死保护刘协,安全些。

    2,刘协的生母级别较低,只是个美人,比贵人都不如,更别提皇后了。刘协比起少帝,地位是不太尊贵、正统的,不利于他将来争皇位。而董太后地位极高,刘协被董太后自幼抚养,成了董太后的人,地位就大大提升了。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东汉,后宫分为‘皇后、贵人、美人、宫人、采女。’五个级别。其中,皇后最为尊贵,不必多说。贵人次之,是有爵位的,【金印紫绶】。美人、宫人、采女又次之,没有爵位,只是按时领一些赏赐和生活费而已。)

    这是8年前二派皇位的斗争。而如今,灵帝要死了,二派的选择就应是:

    贵族派:灵帝一死,太监就完了。故,贵族派是希望灵帝早点死的。死的越早,对贵族派越有利。

    若贵族派冒险些,就应做点手脚,让灵帝早点死。若贵族派谨慎些,静静等着也无妨,反正灵帝已必死无疑了。

    (杀皇帝是十分冒险的,很容易产生变数,被皇权派抓住借口,反过来铲除贵族派。所以,贵族派还是选择了默默等待。)

    皇权派:他们自是希望灵帝晚点死,甚至不死的。故,他们的做法,便与贵族派完全相反,应尽量延长灵帝的寿命——可生死有命,就算是皇帝,也无法阻止自己快死了这一事实。既然如此,皇权派就该抢在灵帝死前,抢先对付贵族派!

    灵帝死后,皇权派完全不是贵族派的对手。死前,(或人虽死,但消息尚未传到宫外。)则势均力敌。故,皇权派必须主动出手,绝不可像贵族派那样默默等待。

    所以,蹇硕就准备暗杀何进。

    请注意:太监先想杀何进,何进却没先想杀太监,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太监坏、太监总想害人,何进好、何进善良等。而是皇权派只能选择主动出手,不然,就必输无疑了。贵族派则不必这样。

    实际上,太监这一行为,非但不是坏,反而是忠君爱国:蹇硕这人,本就是灵帝用来克制何进的。《后汉书·何进传》记载:【灵帝…置西园八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虽大将军亦领属焉。】灵帝将贵族派几个善于带兵的官员,全都安排成蹇硕的手下,归蹇硕管理,(一者,是直接压制这几个贵族派的人。二者,蹇硕做了他们领导,也可能将他们策反、吸收到皇权派这边。)连何进都要听蹇硕的命令。

    又记载:【帝疾笃,属协于蹇硕。硕既受遣诏。】灵帝死前,竟把儿子托付给了蹇硕。可见,蹇硕才是灵帝最信任的人。而蹇硕又是奉了灵帝圣旨的,即:杀何进、立献帝,是灵帝的遗愿。太监是在拿自己的命,去冒险完成灵帝遗愿的。

    ---------------------------------------------
    附:

    史书说少帝为人轻浮,不适合做皇帝。《后汉书·何进传》记载:【帝以辨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这一历史记载,其实是不可信的。因这一评价出自灵帝之口,而灵帝绝不可能给少帝好评价:贵族派本就比皇权派强,他若再夸少帝,皇位就肯定是少帝的了。故,他肯定是要故意给少帝坏评价的。
    第十三章:何家为何不想杀太监?

    灵帝一死,太监就没靠山了。故,这次的政治斗争,不用斗,就知道贵族派必胜了。何家的刘辩做了皇帝,即:汉少帝。

    太监还是很会看形势的,一看自己必败,十常侍立刻杀了同为太监的蹇硕,壮士断腕,向贵族派表示:我们认输了!

    贵族派中,官员的态度是很坚定的:他们早被太监欺负的不成样了,好容易翻了身,哪可能心慈手软呢?誓要杀光太监。后来,二袁等官员冲进宫中,见太监就杀,连没长胡子的正常男人都被杀光了。

    外戚的态度,却有些微妙了:太监找何皇后(现在成了何太后。)求情,何太后就原谅了太监,下令不让何进和官员们杀太监。何进听了,也露出一副无法违抗太后旨意的样子,不杀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就骂何太后妇人之仁、何进愚蠢:太监那么坏,怎么能放过他们呢?这不是放虎归山嘛!故,何家兄妹自古以来的形象,就是十分愚蠢、没脑子的。

    乍一看,他们真的很笨。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美人一生了儿子,何太后就立刻将她毒杀,哪像是有妇人之仁的人?而何进,之前太监把持朝政、实力极强时,他都想铤而走险杀太监。现在太监弱的不行,他反而不想杀了,这又怎么可能呢?难道他真不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

    不可能。所以,何家兄妹不杀太监,肯定是有他们的深意、理由的。

    有何深意呢?

    何太后这人,与前数任外戚的最大不同是:被她家把持朝政的皇帝,是她的亲儿子。对女人来讲,儿子当然是比哥哥亲的。故,她绝不想她哥篡了她儿子的位,甚至害死她儿子。

    而前数任外戚,小皇帝都和太后没血缘关系,是从一批刘姓皇族中选的。那么,小皇帝被不被太后的哥哥篡位、死不死,和太后又有什么关系呢?太后当然是向着她哥的,一力支持她哥篡位。

    所以,别的太后可以尽情的让她哥把持朝政、增强实力,何太后却不行。若何进强到了一定地步,她儿子就必死无疑了。故,她就要留下太监,来克制贵族派。

    现在,朝廷的内部形势是:皇权派接近灭亡,(灵帝已死,太监失势。)贵族派独大,失衡。少帝很容易被何进篡位。而何太后代表皇帝,少帝本身就是皇帝,只要他二人愿意大力扶持、宠信太监,很快,新的皇权派就可以形成。(即:太后+皇帝+太监。)和贵族派(即:何进+官员。)对抗,让朝廷再度平衡。

    (为何非要扶持太监,而不能太后自己和贵族派对抗呢?如前文所讲,是因太后乃女人,居住深宫,很难、不适合与百官接触,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做她代言人的,一般是她的父兄。而何太后想克制何进,就只能扶持太监,让太监把持朝政、做她的代言人了。)

    原本的仇人,(太监支持献帝,何太后支持少帝,双方恨不得对方死。)现在却成了盟友。(何太后舍命保护太监。)这在政治斗争中是颇常见的。故,太后不让杀太监,并非妇人之仁,而是为了保护她儿子的皇权。

    《后汉书·张让传》记载:【让等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张让等死前,对少帝哭道:‘我们太监死了,天下就要大乱了,希望陛下珍重。’

    这一记载,须注意二点:

    1,说完这段话,太监们便主动跳河自杀了。即:这段话乃太监们的真心话,是事实,绝不是在骗人——他们都决定自杀了,死后,骗的少帝认为他们最忠心,又有什么意义呢?

    2,这段话并非对献帝说的,而是对一直以来的仇人少帝说的。即:太监们虽做了很多坏事,也曾狠狠攻击过 ,但事实是:只有太监活着,皇帝才能战胜外戚、(如第4-10任皇帝。)朝廷官员才能被压的死死地。(如桓、灵二帝时,皇帝都是随意革职官员的。)太监一死,皇帝、皇权就全完了。

    汉朝为何灭亡?与十常侍太坏、黄巾起义、董卓专权都无关。就是因十常侍被那群所谓的‘忠臣’逼死了。(这些忠臣,颇多是真正的好人,但他们只看到了品德的好坏,所以疯狂攻击贪污、害人的十常侍。却没看到在多方势力的政治斗争下,国家竟是不能没有太监的。)自此后,谁还会舍命帮小皇帝呢?献帝就自然要被权臣挟持了。被篡位,便是早晚的事了。即:皇帝、皇权,只有靠太监才能保护。

    何太后的想法是这样。那么,何进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
    附:

    何太后与十常侍的关系,是颇好的:

    1,《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郭胜和何家是同乡,何家能当上皇后,郭胜出了很多力。

    2,何进的弟弟也道:‘我家贫贱,多亏十常侍才能发达。’

    3,《何皇后纪》记载:【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何太后杀了王美人,灵帝怒,要废了她,也是十常侍出来劝阻。

    4,《何进传》记载:【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张让的养子,还娶了何太后的妹妹。

    故,极多人都说:‘何太后保护太监,是因她本来就和太监的关系很好。’甚至,还有说何家与太监是盟友的。

    这一说法,自然是错误的。

    就算要用太监保护皇权,何太后为何不能新培养一批,而是宁愿得罪百官,也要保护、用十常侍呢?

    因为:

    1,十常侍曾把持过朝政,如今虽衰落了,他们的关系网、部下、同党却还存在着一些,不是随便找一个太监能比的。

    2,十常侍曾把持朝政,其政治能力极高,也不是随便一个太监能比的。

    说到底,皇权派已十分衰落,用十常侍,肯定是比用别的太监恢复的快的。何太后保护他们,还是出于政治的角度,想要快速巩固皇权。与感情无关。

    而皇权派的十常侍,为何与贵族派的何家关系颇好?甚至帮助过何太后多次?与他们感情好、同乡也无关,还是出于政治的角度。

    前文说过,灵帝定期剿除外戚,要废了贵族出身的宋家,立屠户出身的何家——这件事,其实是不容易办的:因贵族本就是当官的出身,官官相护,官员自然都支持自己人做外戚。当年,桓帝要立贫寒田家,就被官员们否决了,不得已,还是立了贵族窦家。

    十常侍是灵帝的人,那么,他们一力支持何家,就和私人感情无关了,而是在帮灵帝剿除外戚,废贵族(宋家)、立平民(何家)。

    史书想的没这么深,就误认为太监、何家是同乡,所以帮何家。写他们私人感情很好,所以何太后又保护太监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十四章:何进为何引董卓入京?(上)

    官员们劝何进杀太监,何进不杀。可不杀也就算了,他却又做了一件看上去极其愚蠢的事:他为了杀这几个失势的太监,居然把董卓叫来了洛阳!

    这一次,不仅大家骂,连罗贯中都骂道:【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做三公。】认为汉朝之所以灭亡,都是因何进引来了董卓。何进真的是太笨了!

    不过,仔细想想,却有点不对:袁绍等官员乃何进的盟友,在何进手下做事。连他们都可以轻松屠杀太监,何进怎可能认为自己杀不了,要靠董卓呢?再笨的人,也不至于这么笨。故,何进这么做,一定是另有深意的,有他自己的考虑和计划。

    什么计划呢?

    何进叫董卓来的原因,《董卓传》记载:【何进…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欲以胁迫太后。】太后不让何进杀太监,何进就叫董卓等外地诸侯(即:外兵。)来杀。《后汉书·何进传》则说这个计策是袁绍想的。

    这个计策并不高深,其实就四个字:先斩后奏。让带大军的外兵强行把太监杀了,生米已成熟饭,太后还能说什么呢?

    乍看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计策却是极愚蠢的。因为:

    1,对何进来说。

    按何进嘴上说的,他不杀太监,是不想违背太后旨意、怕得罪太后。但问题是,用了这计策,太后也绝对会知道这是何进的主意,是何进在杀太监。因为,朝廷有资格招外兵进京的,只有大将军何进。若别人这么做,就等于造反、找死了,绝对不敢的。

    那么,用这计策根本是在掩耳盗铃,有什么意义呢?

    2,对袁绍来说。

    袁家本就是士大夫阶级的头领,(因为:1,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从袁绍的父亲往上数,四代人都是国家总理,极其尊贵。极多官员都做过他家的部下,是他家的人。2,袁绍本身也积极地与党人集团亲近、结盟。如八俊、八厨等,很多是他的亲朋好友。)故:

    贵族派若单独杀太监,(不招外兵。)成功后,朝廷中何进排第一,袁家排第二,其余官员排第三。袁绍又是何进的心腹,袁家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贵族派若不杀太监,也无妨:新皇权派的实力不足,只能勉强自保,朝廷仍由贵族派把持。而袁家代表朝廷官员,占贵族派的一半,不论是何进、何太后,还是已经失势的太监,都是绝不敢不尊敬他的。(更别提和他作对。)袁家的地位,仍是极高的。

    即:不管杀不杀太监,袁家都是赚的。可是,袁绍偏偏要招外兵来杀太监,让袁家亏——外地诸侯的政治资历都较深,(如董卓,职位是前将军、并州牧。在中央仅次于何进,在地方是省长。)又都有兵权、部队,实力较强。若再让他们杀了太监,名义上清了君侧、拯救了国家,朝廷里哪还有袁家说话的份!最坏的情况,外兵直接把持朝政。最好的情况,外兵进入朝廷,与何进势均力敌,袁家也只能依附于他们,做他们的属下了。

    (就算袁绍想的没这么深,仅对袁绍个人来说,招外兵也是极吃亏的:太监已失势,杀他们极轻松,却又能获得功劳、美名、政治资历等好处。这种白捡的好事,参与的人自然越少越好。人多了,就会被分走功劳。)

    (尤其是外兵的资历都较深,又有兵权,若让他们杀了太监,功劳哪还轮得到袁绍等小辈呢?等于白忙一场。故,曹操反对招外兵,提议给他一个狱卒,他就能杀光太监——你看,曹操多聪明,准备一个人抢走所有功劳,连袁绍都别想分走一点。)

    (曹操聪明,袁绍肯定也不傻,不可能傻的叫外人来分功劳的。)

    袁绍提了这样一个计策,于公于私,都是极蠢的。更蠢的是,何进居然还同意了!难道当官的都这么蠢?

    很明显,袁绍是何进的心腹,何进之所以同意这个蠢计策,是因:这计策本就是他自己想的!是他让袁绍这么说的,袁绍只是替他说出来而已。

    证据是:别的官员都是反对的。如陈琳,说道:‘不行!凭将军的实力,杀太监就像用火烤头发一样,易如反掌,哪用招外兵呢?若让各路强大的诸侯都来京城,绝对会出乱子。’

    又如卢植、曹操、郑泰等。即:就算何进再笨,他也是知道招外兵的坏处的,大家和他说的很清楚了。明知坏处,却还要招,除非他是想自杀,不然,就必定是另有深意,没有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了。

    即:何进根本不怕得罪太后,他嘴上说怕,是他的一计。他请求杀太监的目的,就是故意让太后拒绝他!这样,他就能用‘太后不让他杀,他只能招外兵杀。’做借口,故意把外兵引来洛阳了!不这么做,官员们怎可能同意他招外兵呢?

    不过,他又为何要故意招外兵呢?

    -------------------------------
    附:

    有人道:‘袁绍建议招外兵,是想借外兵杀死何进,搞乱天下。’

    这一看法,是错误的。因为:

    1,如上文所讲,外兵进入朝廷,不管杀不杀何进,对袁家都是有害的。

    2,按《何进传》的载,最初,袁绍是建议单独杀太监的,没想招外兵。是太后拒绝后,他才建议招外兵的。可见,袁绍根本没想害何进、扰乱天下等。若太后没拒绝,就根本不会有招外兵这一建议出现了。
    第十五章:何进为何引董卓入京?(下)

    何进要招外兵,《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他【西召前将军董卓…又使府掾太山王匡…并召东郡太守乔瑁…使武猛都尉丁原…皆以诛宦官为言。】

    请注意:在大家印象中,何进只引来了董卓这个坏蛋。故,大家都骂他蠢。但实际上,何进从没有只叫董卓来,而是把大量的诸侯都叫来了,如王匡、乔瑁、丁原等。他这一计,本就是【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能叫多少叫多少,不是只叫董卓的。我们只记得他叫来了董卓,导致董卓专权、汉朝大乱,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作祟。

    那么,何进为何要招外兵呢?不是蠢的要董卓帮忙杀太监,而是要联合天下诸侯杀董卓!

    董卓这人,野心是极大的。他有自己的部队、私兵,屯扎在右扶风,想割据一方的态度是极明显的。灵帝早看出了董卓的野心,曾在政治上对付过他两次:

    第一次,叫董卓离开他的地盘,进中央担任少府。(九卿之一。)这样,他就从外地诸侯变成朝廷的文官了。不过,董卓拒绝了,仍占着右扶风不走。《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六年,征卓为少府,不肯就。】

    若说之前只是怀疑他有野心,这次就是公然抗旨了。若在太平盛世,已经可以诛他九族了。不过,灵帝连朝廷都没能统一,皇权派、贵族派斗的极激烈,哪有多余的能力管朝廷外的事,对付董卓这种外地诸侯呢?故,就没管他,(也管不了。)只是十分担心他将来造反。【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

    第二次,又叫他担任并州牧,并把兵权交给皇甫嵩。董卓仍拒绝。《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及灵帝寑疾,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令以兵属皇甫嵩。】

    前文说过,灵帝的政治能力是极高的,但这次的手段却极粗糙,直接命董卓交出兵权。明显,是灵帝生病后,知道自己要死了,又知道董卓早晚会造反,便想把董卓除掉,为儿子铲除威胁——连他都制不住董卓,何况他的儿子呢?(少帝12岁,献帝7岁。)

    这一点,董卓也是知道的:知道这次若不答应,灵帝说不定会在死前直接进攻他。故,董卓拒绝后,直接【驻兵河东,以观时变。】做好了与朝廷开战的准备。

    从这里,我们就可看出何进的政治功力也极高了:皇权派衰落后,何进便相当于汉朝之主了。(朝廷中,太后是他妹妹,皇帝是他外甥,官员是他盟友、手下,太监则已失势。)若何进可以消灭皇权派,便可直接篡位。若他无法(或不想)消灭皇权派,他也是名义上的把持朝政者、实际上的皇帝。

    既然朝廷已被何进掌控,那么,站在一国之主的角度看,对国家(即:何进、朝廷。)有威胁的,就只剩各地土皇帝一般的诸侯了。而诸侯中,谁的威胁又最大?便是董卓。原因有二:

    一,如上所讲,董卓本就想造反了,甚至做好了进攻朝廷的准备。

    二,董卓还有一个身份,是董太后的亲戚、同族。《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卓自以与太后同族。】

    而董家在旧皇权派、贵族派斗争失败后,被何家灭了。因为:董太后是旧皇权派的成员,和蹇硕一样,灵帝是专门安排他们克制何家的。如:

    1,献帝的生母卑微,不如少帝正统。灵帝便让更正统的董太后抚养献帝,压过何皇后。

    2,何进乃大将军,灵帝便让董太后的侄子董重做骠骑将军。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职位、兵权上,都可以对何进进行牵制。《后汉书·董皇后纪》记载:【董重与大将军何进权势相害。】

    所以,旧皇权派中,董家对贵族派的威胁最大,远超已失势的太监,自然要把他家灭了:何进率兵围住董重家,逼的董重自杀。【何进遂举兵围骠骑府,收重,重免官自杀。】董太后见了,也【疾病暴崩。】(为何死的时间这么刚巧?应是被何家毒死的。或是自知逃不过何家的毒手,便自杀了。)百姓都说董家是被何家害死的。【民间归咎何氏。】

    (注:此处,史书用的是春秋笔法:为何要特别提一句‘百姓都说何家害了董家’呢?言下之意,是说这件事闹的天下皆知,但只有百姓这么说,当官的都是闭口不提、装不知道的。为何?因官员是贵族派,本就和董家是敌人,恨不得董家死的,怎会替董家伸冤呢?)

    所以,别的诸侯是没理由造反的。(若敢造反,就算成功了,也会被其他诸侯定性为反贼,群起而攻之。故,不会有人支持他。)董卓却有:他身为董家人,完全可以借着‘为何不立董候为帝?为何杀董太后?为何杀骠骑将军?’等理由,向朝廷问责,然后造反。甚至,他可以自称何进篡改了灵帝的遗诏,董太后给了他真的遗诏,内容是杀何进、立献帝。他进攻朝廷、何进,不是造反,而是在奉密诏讨贼。

    即:董卓本就想造反,如今又有了理由,造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他对何进的威胁最大,那么,与其让他在自己的地盘造反,何进去征讨他,成功率较低。(董卓的部队较强。)就不如把他骗来朝廷杀掉,成功率较高了。

    请注意:董卓想造反,何进是绝对知道的。(很多年前,董卓就公然抗旨,何进怎可能不知道呢?)何进找谁帮忙不行,偏找个想杀他、造反的,哪有这么笨的人呢?故,何进引董卓进京,是何进的一计,是想杀董卓,而不是叫董卓帮他杀太监。

    这么做,好处有二:

    一,你要对付董卓,直接叫他来,他是绝不可能来的。(如灵帝叫他两次,都拒绝。)而用了‘招外兵’这计,董卓就会来了。因为:

    1,太后不让杀太监,何进就找外人来杀。整件事合情合理,董卓就会像自古以来的人一样,误认为是何进太笨了,真的叫他来杀太监。而他杀了太监后,又可杀了何进、把持朝政,就肯定愿意来了。殊不知,他才是中计的那个。

    2,何进并不是只叫他来,而是召集了天下诸侯。人人有份,董卓就不会认为这件事是在针对他,而是认为他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就会跟着大家一起来。

    二,如上文所讲,董卓实力颇强,何进单独打他,成功率是极低的。(就算打败了董卓,也必定是险胜,实力大损。到时,自有别的外地诸侯趁机进攻何进,把持朝政。)但叫天下诸侯一起对付他,成功率就极高了,可轻松把他灭掉。

    同时,说是叫【四方猛将】、天下诸侯都来,但实际上,何进肯定是只叫站在他这边、属于他这一派的诸侯、官员来的。若叫立场不明确,甚至站在董卓那边的诸侯来,就可能被他们干掉了。故,只叫了丁原、乔瑁、王匡等。(其中,王匡本就是何进的部下。《英雄记》记载:【王匡…辟大将军何进府进符使。】丁原、乔瑁等,也是差不多的。)

    董卓中计了:灵帝叫他两次,他不来。何进一叫他,他就来了。若这次能杀死董卓,朝廷外的威胁消失,汉朝就会固若金汤,至少还能延续上近百年。(董卓被何进杀死,二袁是何进的部下,天下还有谁会造反呢?)你看,何进的政治功力是极深厚的。千百年来,大家却都误会他是个笨蛋。

    《后汉书·种邵传》记载:【何进将诛宦官,召董卓,至渑池,而进意更狐疑。遣种邵宣诏止之。…卓疑有变,使其军士以兵胁邵。邵怒,称诏大呼叱之,…卓辞屈,乃还军夕阳亭。】

    董卓快到了,何进却又不让他来了,叫他回去。可是,董卓急着把持朝政,越快越好,区区一个种邵,部队都没带,怎么就把董卓逼退了呢?史书说是种邵正气凛然,搞的董卓自知理亏——这又怎可能呢?董卓哪是这么讲品德、道理的人呢?

    实际上,董卓不是自知理亏,而是被何进搞的进退两难了:何进叫他进京,给他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他趁机把持朝政。现在却又叫他回去。那么,他究竟该怎么办?

    若回去,日后想进京、把持朝政,就要从地方上一步一步往京城打了。耗费极大,变数也极多,他不可能回去的。同时,他若回去,等少帝做上几年皇帝,皇位极稳定了,他也无法再用‘几年前为何不立献帝?’‘奉密诏’等理由造反了——若真有密诏,怎可能当年你不说,几年后你才说呢?

    而不能用这理由造反,他就很难(或是不想)造反了:若他造反,从地方上一步一步往京城打,即便打下了朝廷,自身的实力也会损失极大。到时,他无理由造反,实力又受损,自会有别的外地诸侯趁机进攻他,把持朝政。

    即:他若真听了圣旨,回去了,他就中计了。(这一结果,也是何进可以接受的:虽没能杀死董卓,董卓却也应不会造反了。软性消除了这一隐患。)

    若他不回去,便更中计了:圣旨让他回,他居然不回?天下诸侯‘刚好’在京城,立刻会奉旨杀了他的。

    故,董卓进退两难,只能暂时停下:虽不舍得回去,却也绝不敢前进一步了。

    官员都没看透何进的深意,都说董卓嚣张、残忍、想造反,反对他来。可谁知,何进就是要引诱他造反!

    这就是何进引董卓入京的原因了:不是何进笨,而是他的政治功力太深了,大家完全看不透。所以,就觉得何进做的事太反常、太笨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十六章:何进为何会死?

    何进叫董卓来,不是笨,而是想消灭董卓。

    何进想这么做,官员却都反对。为何?因现在的朝廷,完全是贵族派说了算。就算董卓造反,他只在自己地盘做个土皇帝,(甚至直接称帝。)也对在朝廷里当官的没什么影响,离的太远,分不走官员的利益。故,就没必要主动对付他,更没必要把他叫来朝廷,来分大家的利益。

    而何进是实际上的一国之主,看的就不仅是朝廷内部的利益,而是整个国家。董卓的地盘,名义上是国家的,应该归何进管。现在却成了董卓私有的,何进就肯定想杀董卓,把这地盘收回来了。

    这也是何进想杀董卓,为何不跟官员明说的原因:

    若不明说,而是用一计,假装叫董卓是为杀太监,那就只是何进笨而已。官员虽反对,却不会反的太厉害,还是站在何进这边的。(因若反的太厉害,就等于贵族派闹了内讧,就更完了。会被新皇权派、外地诸侯等钻了空子。)

    若明说,就是何进明知叫董卓来,若没杀成,必定会影响、分走官员的利益。但为了他自己,还是硬要这么做了。就是在故意损害官员的利益,官员会和他拼命的。

    故,官员都不知道何进的深意,都误认为何进笨。

    若不知道、没看透何进的深意,朝廷目前的形势便是:董卓要来,官员不让他来。是董卓、官员间的斗争。可是,太监却抢先出手了。

    理论上讲,太监已失势,早该出局了,(官员杀他们像杀狗一样。)是没资格参加这次斗争的。不过,太监还是可以赌一下。

    赌什么呢?赌董卓。

    太监也不知何进的深意。这次斗争,太监可知的是:

    1,若官员赢了,官员必定会杀死太监。

    2,若董卓赢了,董卓则未必会杀太监:太监和董卓无冤无仇,又失势了,对董卓无威胁,杀太监干嘛呢?说不定还会重用太监,用来监视后宫、对付不服他的官员等。

    所以,这次斗争,太监一定不能让官员赢,一定要帮董卓赢。就算太监和董卓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董卓名义上就是来杀太监的,也是要帮董卓的。

    请注意:史书上,太监张让等,和董卓是没丝毫关系的。但实际上,太监的性命,早就和董卓拴在一起了。现实中的政治斗争,是比史书要复杂些的。

    董卓的实力,没大家想的那么强,是小于贵族派+外地诸侯的。(不然,何进叫他来,就真是在找死了。)想赢,还是很困难的。太监该怎么帮他呢?杀外地诸侯,诸侯都在皇宫外,太监已失势,是绝对杀不到、杀不过的。杀官员,全杀了不可能。若只杀几个,又伤害不到贵族派的根本。故,就只能冒险杀何进。

    即:太监杀何进,并不是因何进招外兵,害怕外兵杀他们。而是因他们想要帮董卓——不是害怕外兵,恰恰相反,是要帮助外兵。

    《后汉书·何进传》记载:【张让…诈以太后诏召进。…斩进于嘉德殿前。】太监以太后的名义宣何进进宫,杀了何进。

    何进被杀,自古都说是何进轻敌、愚蠢。但实际上,这一说法是大错的,只看到了表面。

    何进为何被杀?其实是多方势力斗争,信息不透明的结果:何进招外兵,目的是杀董卓。这一信息,官员、太监、太后都是不知道的。(官员为何不知道?上文已分析的颇为详细,此处便不再复述了。太后为何不知道?因太后、太监、少帝组成的新皇权派,是贵族派的敌人。何进有何计划,自也不可能让他们知了。)

    然而,官员、太监不知道,倒无妨。太后不知道,后果就极严重了:站在太后的角度,招外兵的目的是杀太监。而太监一死,如前文所述,便无人可阻挡何进篡她儿子的位了。故,太后见何进招外兵,便会更加重用、信任、保护太监。太监在太后处的权力增加,几乎成为太后的代言人,那么,假传太后的圣旨,甚至直接用太后的权力写道真圣旨,也就很容易、正常了。(若无太后的极度重用,已失势的太监,是绝无能力假传圣旨的。这也是何进等并未怀疑圣旨真实性的原因。)

    而站在何进的角度,‘太后’下旨叫他进宫,是绝不会有危险的:若太后杀了他这至亲,一个女人,将来要么被太监把持,要么被官员把持,朝廷就再不是她何家的了。哪会有这么蠢的人呢?

    故,太后、太监、何进、官员四方势力的政治斗争,信息不透明,对同一件事(招外兵)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每一方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佳策略,结果便是:何进毫无防备的进宫,被太监轻易杀死。
    第十七章:董卓为何要废皇帝?

    太监杀死何进,官员就杀死太监。他们冲进皇宫,见太监就杀,近乎疯狂,连没长胡子的正常男人都不放过。

    不过,他们虽杀光了太监,却也丧失了对皇权的控制:大乱中,皇帝被太监挟持了。

    太监逃跑,为何要带上皇帝?甚至还要带上不是皇帝的刘协?因为:太监并不是没目的的乱跑,而是想把皇帝、刘协带到董卓那去的——张让等是准备去投靠董卓的。这一点,是史书没记载的。

    何进死后,太后、皇帝必定会站在官员一方,不可能站在董卓一方的。皇帝+官员+外地诸侯,董卓还是会输。董卓输后,太监还是会死。所以,宁愿让皇帝拖累他们的逃跑速度,也一定要把皇帝带给董卓、帮董卓赢的!不然,官员打败了董卓、把持了朝政,太监跑的再快、跑到天涯海角也没用的,官员还是会把他们找出来杀死。(最后,张让还是没能成功的跑到董卓那,只好自杀了。)

    连没当上皇帝的也要带上:何家已经完了,官员便没必要非立何家孩子做皇帝了。何家皇帝若落到董卓手中,官员为保证皇权仍在他们手中,便会废了何家皇帝,改立刘协。到时,董卓还是会输、太监还是会死。故,不能只带着正统皇帝跑的。太监被屠杀、生死一线时,张让等还是把正统皇帝、非正统的皇帝落选者,都带上了,不留给官员一丝一毫的机会。

    可见,曾把持过朝政的张让等,其政治功力是极深的。不输给后来的魏忠贤、李莲英等。

    官员失去皇帝后,何进的部队就加入了董卓。为何?是因何进部队的内部斗争。

    何进个人的实力,分为二个派系:一派是他的弟弟何苗,另一派是他的心腹将领吴匡、张璋等。这是古时颇多管理者爱用的模式:亲人没能力,但胜在是一家人,不会背叛自己。将领有能力,但有可能背叛自己。所以,便将二者的实力设置的相仿,令二者内斗、势同水火。这样,打仗靠将领,压制将领、防止将领造反,靠亲人。

    《后汉书·何进传》、《英雄记》等书,都说吴匡等一向恨何苗,恨他不与何进一条心,又有勾结太监的嫌疑,所以杀了何苗——这其中,恨何苗是对的,但二个理由是史书理解错了:

    何家的构成颇复杂,何进、太后是同父异母,太后、何苗是同母异父,何进、何苗是异父异母。即:何苗、何进是完全无血缘关系的,他与太后才是真正的亲人。故,何进、太后无矛盾时,他自是全力支持何家的代表何进的。而有矛盾时,他自就支持太后了——他为何不与何进一条心,还勾结太监呢?便是因:太监失势后,何进属贵族派,太后、少帝、太监属新皇权派,二派乃敌对关系。何苗支持太后,属新皇权派,怎可能与敌人何进一条心呢?自是要与盟友太监一条心,多多接触(勾结)了。所以,何苗、吴匡的矛盾,本质上还是新皇权派、贵族派的政治斗争,与史书写的二个理由无关。

    而如今,更关键的问题是:何进死后,他的部队归谁?

    按道理论,肯定是传给何进的家人、弟弟的,不可能把何家的财产送给吴匡这个外人。按形势论,太后、官员必定会解除敌对关系,重新结盟,(何进已死,董卓即将进京,若太后、官员还闹内讧,就必定会输给董卓了。)官员肯定也是支持何苗的。即:何苗会顶替何进的位置,成为吴匡的新主公。

    而何苗、吴匡又一向有仇,吴匡就会轻则备受打压、前途黯淡,重则性命不保了。他当然要反抗——怎么反抗呢?只靠吴匡等,是斗不过太后+官员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当然就要和董卓结盟了。

    《何进传》记载:【吴匡遂引兵与董卓弟攻杀苗。】吴匡主动联络董卓的弟弟,杀了何苗,带着整个何进的部队加入了董卓。

    董卓又杀了丁原,吸收了丁原的部队。何进+丁原,拥有了这二大部队,董卓的实力便极强了,洛阳的部队都成了董卓的。《董卓传》记载:【京都兵权唯在卓。】

    实力极强+手握皇权,很轻松的,董卓就把持了朝政,皇权派、贵族派的斗争正式结束。接下来,就是董卓把持朝政、贵族派反对他把持朝政的斗争了。

    上台后,董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皇帝。

    废皇帝,自古都说是大逆不道、猖狂至极。甚至还有说董卓想篡位、改朝换代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废皇帝这事,绝非猖狂。而是董卓经过深思熟虑后,很有政治用意的一个行为。

    是何用意呢?

    董卓虽把持了朝政,朝廷内部却极不稳定,很多人是只服何进、不服董卓的,随时可能和董卓开战。如丁原、鲍信、袁绍等。

    当然,由于史书中,董卓已被故意塑造成了坏人,(古人提起奸臣、逆贼,必说王莽、董卓。)所以,这群反抗董卓的人,也就都成了绝对的忠臣。但实际上,他们是不是忠臣呢?不好说。

    史书只会说因为董卓坏、残暴,他们才反抗董卓。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他们不想董卓专权,与正义无关,而是因董卓专权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何进的心腹、盟友,在朝中本都是极重要、极有前途的官员。可董卓上台后,朝廷从姓何变成姓董,他们自然就没原来混的那么好了,(在朝中的位置,必定会低于董卓的心腹。)甚至还会被董卓当敌人除掉。所以,他们要反抗董卓。

    不过,官员的实力较弱,是斗不过董卓的。唯一能增加胜算的方法,便是联合少帝,使皇权暗中仍站在官员这边,一起杀董卓。(现在的形势,与当年外戚专权,皇帝联合弱小的太监对抗外戚,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是董卓专权,皇帝联合弱小的官员对抗董卓。即:现在官员的处境,竟和之前的太监是一样的。)

    少帝虽在董卓手中,但他是何进的外甥。袁绍等则是何进的盟友。皇帝、官员同属贵族派、何家人,利益是完全相连的,都希望董卓死。故,何进虽死,贵族派却仍可存在:少帝便是名义上的头领,朝廷官员则是实际上的头领、成员。仍可对董卓构成威胁。

    所以,官员的战术是联合何家皇帝,董卓的战术就应和他们反着来:废掉何家皇帝,让何家皇帝的仇人做皇帝!把少帝、官员的联盟提前消灭。

    故,董卓才会废少帝、改立献帝。因为:

    一,可以瓦解皇帝、官员的联盟,让皇权紧紧握在他的手中。

    二,新皇帝献帝,当年为何没当上皇帝?就是因这群官员帮着何家,与何家同属贵族派。献帝的母亲、养母,也都是死在何家手中的。故,献帝、官员有不共戴天之仇。献帝上台后,不但不会和官员结盟,反会支持董卓打击这群官员。(仅刚上台时。)甚至,董卓不愿意出手,献帝也会亲自出手的——除非他不想替母亲报仇。即:官员不但没了皇帝盟友,反会多个皇帝敌人。

    因此,董卓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无数非议声中废帝:这是一个很有政治用意的行为、决策,绝非猖狂。这一行为,直接就稳住了朝廷内部的形势,令官员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再也无法与董卓对抗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十八章:汉献帝真是无能、没用的皇帝吗?

    一说起汉献帝,大家都说他是个软弱、没用的蠢材。他见了董卓浑身发抖、见了李傕浑身发抖、见了曹操浑身发抖、见了曹丕浑身发抖。常看《三国演义》的人,都觉得他是历史上最没用的皇帝。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来看一下。

    董卓找到皇帝后,当着皇帝的面,直接说要砍了官员代表崔烈的头!《英雄记》记载:【帝…故太尉崔烈在前导。…卓骂烈曰:‘…我不能断卿头邪!’】如此凶悍,按理说,两个小孩是应很怕这个著名嚣张、残忍的人的。可是,少帝、献帝对董卓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一,少帝。

    少帝见到董卓后,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帝见卓将兵卒至,恐怖涕泣。卓与言,不能辞对。】哭的连话都不会说了。

    为何怕成这样?不是胆小,而是他很清楚:他与官员是一派的,会妨碍董卓把持朝政,是董卓的敌人。董卓上台后,第一件事必定是对付他,跑不了的。

    二,献帝。

    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吓哭了,献帝还不是皇帝,只是个没权力的挂名王爷。按理说,应该更怕。可是,献帝的第一反应却是:《献帝纪》记载:【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在很从容的和董卓交流:宫中发生了什么,朝廷现在的形势是什么,仔仔细细的全和董卓说了。

    可以说,献帝的表现,比古时所有的年幼帝王都要强——就算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康熙,见权臣鳌拜时,也没这么从容的。只看这点,献帝就绝非软弱、胆小之人。

    不过,官员都反对董卓来,都说董卓是坏人。董卓还要砍下崔烈的头。献帝为何还要和董卓友好的交流,甚至毫无保留的提供给董卓情报,让他把持朝政的成功率更高呢?

    我们只能把他的行为解释为:他正在拉拢董卓。

    官员为何反对董卓来?因何家、官员是贵族派,太监失势后,就是他们把持朝政了,怎可能叫董卓来把持朝政呢?所以,献帝和贵族派是仇人,有杀母、夺位之仇,恨不得贵族派快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献帝的最佳选择,当然就是反着来,欢迎董卓来,拉拢他、和他结盟了。

    故,献帝绝非没用之人,而是极有政治能力的天才。只看他第一次见董卓,(才9岁。)不但不怕,还立刻想出与董卓结盟这一战略,便可知了。

    至于他一生受人欺凌、摆布,和他的能力无关,而是因保护皇权的太监被杀光了,皇权任人欺凌、无法翻身,就是必然的了。(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实际上,太监死光后,就算董卓没进京,小皇帝也是要被贵族派挟持、摆布一生的,没区别。)权臣董卓、李傕、曹操等的实力又极强,你让哪个明君坐献帝的位子,也是只能乖乖听话,没办法的。

    所以,明知会被董卓控制,成为傀儡,也还是和他合作最为有利。(注:董卓是感受到献帝主动拉拢他、给他情报,才【大喜,乃有废立意。】决定改立献帝的。即:废少帝、立献帝,虽是董卓本就想做的事,但第一个提出、释放出这个想法,促成双方结盟的,不是董卓,而是献帝。)合作后,献帝赚了以下二点:

    1,夺位。

    合作前,献帝只是个挂名王爷,满朝文武都是何家人,谁理他呢?连他的生母、养母被杀了,都没人替他说话,地位极低。而合作后,虽皇权都被董卓霸占着,他却成了正统的皇帝,仅次于董卓派的人,比贵族派的地位要高。

    2,报仇。

    献帝、何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若不和董卓合作,单凭他一个挂名王爷,怎斗得过皇帝、何家、满朝文武呢?一辈子都报不了仇的。而合作后,董卓帮他把少帝、何太后杀了,让他大仇得报。

    《后汉书·何皇后纪》记载:【董卓…遂废少帝为弘农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献帝登基时,董卓还让少帝给献帝跪下、称臣。贵族派的太后见了,哭。贵族派的官员见了,悲愤。但都不敢说话。你说献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欺负他的贵族派成了这幅样子,心里舒不舒服?

    即:不与董卓结盟,你会被你的仇人贵族派骑在头上一辈子。与董卓结盟,你则会被董卓骑在头上一辈子。反正都是被人欺负的命,还不如让董卓欺负呢!至少还能报仇,总比让仇人欺负好。

    所以,献帝是一个政治天才:在满朝文武都是少帝的人时,献帝仅靠他自己,便在满朝文武的眼皮下,把握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成功的报仇雪恨。
    第十九章:谁对董卓威胁最大?

    董卓抢走皇帝,又吞并了何进的部队,实力强于贵族派。继张让、何进后,董卓成为第三任把持朝政的人。

    不过,仍有人不服。(当然,不服的人,也不是因对国家忠心而不服,而是因董卓专权,不符合他的利益而不服。)不服的人中,谁对董卓的威胁最大呢?丁原。

    为何?因丁原的身份,不仅仅是外地诸侯这么简单。

    何进叫董卓进京,是做了许多精密部署的,不是在乱搞。(如前文所言:何进敢叫董卓来,就必定能对付得了董卓。不然,就是在故意找死了。)万一真的斗不过董卓,何进也是有后招的。仍可以压制,甚至消灭董卓。

    后招便是:封丁原为执金吾。

    《吕布传》记载:【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

    丁原的职位是骑都尉,属于京官。但是,他平常都是驻扎在外的,不在洛阳,等于是外地诸侯。他回洛阳,《吕布传》不说他身为京官,回洛阳。而说他【将兵诣洛阳。】带着部队进洛阳。可见,史书、当时人对他的定义就是:外地诸侯。

    (为何?前文说过,是何进安排他去外地的。因洛阳中,有何进就够了,丁原在也是浪费。故,便派丁原担任一个外地诸侯的角色,在外地随时呼应、支援洛阳。)

    执金吾却是保卫京城的官。本来,若丁原只是个外地诸侯,太监死后,不管他服不服董卓,他都是该离开洛阳、回自己地盘的。他是没理由、没资格继续呆在洛阳的。他若敢继续呆在洛阳,便是越轨了,董卓可以用擅离职守、图谋不轨等理由对付他。

    可现在,何进封丁原为执金吾,丁原的职责就是保卫洛阳了,董卓哪有理由对付、赶走他呢?故,对董卓来讲,丁原就是最大的威胁了:董卓在宫中专权,丁原却带着大部队在他身边巡逻,伺机而动…有丁原在一天,董卓的位子,甚至性命,就是不稳的。所以,董卓要第一个对付丁原,收买了吕布,杀了丁原。

    而丁原之所以能威胁到董卓,不是因丁原有多厉害,还是因何进的政治功力极深,早把自己死后(万一失败)的事都算明白了。所以说,何进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
    附:

    吕布杀丁原一事,历史上是很简单的,没《演义》那么复杂。(《演义》中,又是送赤兔马,又是派同乡李肃游说吕布。)并不是吕布被董卓、李肃等游说了,骗了。而是董卓一找吕布,他就同意了。因为,以利益讲:

    1,董卓的实力较强,又吸收了何进的部队,把持朝政的可能性极大。跟着把持朝政者,自然好过跟着丁原。

    2,董卓为人大方,跟着董卓混,比跟着丁原获利要多。《董卓传》记载:【有功,…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董卓还是别人部下时,立了功,就把奖励全分给士兵,自己一分不要了。所以,董卓当时的形象,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残暴不堪、大家都很讨厌他等,而是以大方闻名的。大家都喜欢跟着他混。

    3,丁原虽对吕布很好,【大见亲待。】但史上只是吕布的领导,不是义父。既然没有父子之情,只是普通的领导、员工关系,吕布背叛丁原就是很正常的了。(三国时,员工背叛领导的,颇常见。)

    丁原这人,我怀疑是被史书美化了的。(因他是被奸臣董卓、吕布害死的,又是官员的代表,史书自要美化他。若把他也写作奸贼,官员反抗董卓,就不是正义对抗邪恶,而是为了争权夺利狗咬狗了。)因为:吕布害死了丁原,按理说,丁原的人是会很恨吕布的。可是,出乎意料的,丁原的人却都很爱吕布。

    如张辽。《张辽传》记载:【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张辽是丁原的部下,却一直忠心的跟着吕布。

    又如张杨。《张杨传》记载:【丁原遣杨将兵诣硕。】张杨也是丁原的人,却【与吕布善。】和吕布最好。还两次冒险保护吕布:李傕专权时,通缉吕布,张杨表面同意,暗中却保护吕布。袁绍最强时,要杀吕布,也是张杨保护的吕布。

    为何会这样?只能证明:丁原这人,必定没有史书上写的那么忠厚、实在,而是人品比较坏的,对部下较差。所以,吕布背叛、害死了丁原,做了如此卑鄙的事,丁原的部下非但不恨他,反而十分支持、感激他。因为,是吕布帮他们脱离了苦海(丁原)。说不定,他们早就想杀丁原了。

    (由此可推测:史书说丁原厚待吕布,大概也是假的。毕竟董卓对吕布不算太好,差点杀了吕布,王允劝吕布背叛董卓时,吕布还想着父子之情,有些犹豫。丁原若真的对吕布极好,吕布怎可能毫不犹豫的就砍下丁原的头呢?可见,吕布就算见利忘义,也绝无史书中写的那么见利忘义。他被定性为纯粹的小人,无情无义,也不过是成王败寇,史书、后人对他的丑化、污蔑罢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二十章:袁绍为何敢拔刀杀董卓?

    董卓废帝,猖狂至极。但何进、丁原死后,官员的实力弱小,完全不是董卓对手。故,怕被杀,没一个敢说话、反对的,只是面含悲愤。

    可见,所谓的‘忠臣’们,也不是一个劲愚忠的。他们只有在能斗过‘奸臣’的前提下,能把‘奸臣弄权’的权弄到自己手里时,才会伸张正义、为国除害。(如与太监对抗。)若奸臣的实力极强,他们都是会装看不见的——毕竟,能斗过奸臣,所以为国除害,把奸臣的利益变成自己的,这是聪明。明知斗不过奸臣,还硬要去斗,这就是找死了。

    满屋子忠臣都不敢说话时,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了。谁呢?袁绍!

    袁绍拔出刀来,坚决反对废帝,要和董卓拼命。《袁绍传》记载:【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献帝春秋》又记载:董卓大怒道:‘谁敢不从!你以为我的刀不锋利吗?’袁绍道:‘刀锋利的人,难道只有你吗?’拔出刀来,大摇大摆的走了。

    这是不是证明袁绍最忠心,是真正的忠臣呢?未必。这只能证明:废皇帝这事一旦发生,对别的官员造成的损失,远远没有对袁绍造成的大。所以,大多数官员还能忍受,袁绍却不得不站出来,和董卓拼命。

    因为,现在的朝廷分为二个派系:1,董卓派。2,贵族派。贵族派中,对董卓威胁最大的,是外戚何进。第二大的,是何进死后,贵族派名义上的头领少帝。第三大的,是何进死后,贵族派实际上的头领官员。而官员的头领是谁?便是袁家。

    (论实力,袁家仅次于何家。论名望、资历、人脉,则还高于何家。当初,何进之所以收二袁做部下,并最为重用,可不是真把他们当小弟,而是想借此结盟袁家。《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厚待之。】看中了袁家好几代人都是国家总理,所有官员都听他家的。)

    可以预见:威胁最大的何进死后,董卓便要对付第二大的少帝了,要废了他。而一旦第二大的少帝也死了,董卓就肯定要对付第三大的袁家了。所以,袁家一定要保住少帝。即:袁绍拼命,不是因他比别人忠心,而是因少帝一死,就轮到袁家了。别的官员实力微弱,对董卓威胁不大,废帝后,还是能活下来的。而袁家横竖都是死,就不如现在拼了。

    证据是:董卓刚把持朝政时,鲍信(何进的人。)想和袁绍杀董卓,袁绍是拒绝的,不敢。《董卓传》记载:【鲍信谓袁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绍畏卓,不敢发。】

    为何之前不敢杀,现在却敢了呢?便是因:袁绍可以容忍董卓把持朝政,但不能容忍董卓废帝。董卓把持朝政,袁家最多是受打压,没生命危险,自然就不想冒着没命的风险去拼。而董卓废帝,下个死的就是袁家了,当然就要舍命去拼了。

    袁绍反对废帝,按大家对董卓的印象,他是个胡乱杀人的人,多少忠臣只是口头反对他,就被他立刻杀了。袁绍都和他拼命了,肯定也会被杀。可是,董卓却放过了袁绍,让袁绍大摇大摆的走了。

    为何?因董卓想拉拢、收服袁家,与士大夫阶级共治天下。

    董卓这人,自古都说他愚蠢、残暴、粗鲁、不懂政治。但实际上,他是极贤明、政治功力极深的一个人。他刚上台时,做的事都是贤明至极的。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藩等爵位,擢用子孙。】党锢之祸中,被冤枉、迫害了的官员,董卓都给平反了。恢复他们的爵位,封他们的子孙为官。这个,是【从人望】,满足了官员们的愿望,主动向官员释出善意。(提出合作。)

    又记载:【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说的很明白:董卓很清楚‘太监迫害官员’,是在诛杀忠良,属于奸臣行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所以,他和太监相反,大量提拔【群士】。(即:士大夫阶级。)任用了周毖、伍琼、郑太、何颙、荀爽等。曾被党锢的人,【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灵帝时被埋没、迫害的人才,都被重用、提拔了。

    又记载:【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董卓自己的人,却都只做小官,好官都给别人做。

    可以说,董卓把持下的朝廷,是比汉朝大部分时间要好的。(打压太监、外戚,重用贤人。)尤其是士大夫们,比桓、灵二帝时期,舒服了何止千倍。

    不过,这些事,《三国志》却都删除、隐瞒了。《三国志》只说董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说他残暴,搞得人人自危。又说董卓【信任周毖、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说他重用贤人,是因他被周毖、伍琼两个名士骗了,不然不会重用。所以,只能看到坏的记载,好的完全看不到,大家对董卓的误会就极深了。

    历史上的董卓,为何如此贤明呢?《后汉书·董卓传》说的很清楚:【董卓…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其实,董卓的本性是很‘无道’、不贤明的。但他为了能和士大夫们打好关系,便强行忍着本性,表现的特别贤明。

    为何要这么做?因他想与士大夫阶级共治天下。

    董卓的性格,是十分理性的,并不是大家误会的霸道、狂妄等。很多诸侯都妄图统一天下,董卓是条件最接近、最容易成功的,他却从没有。与联盟军(即:《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联盟。)作战后,他在首都旁造了一座城,里面放了够吃30年的粮食,道:【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意思是:若打赢了联盟军,就一统天下。若打不赢,也无所谓,不强求。(强求只会死得更快。)就他占据中央、朝廷,当他的权臣。(实际上的皇帝。)联盟军占据地方、各自的地盘,当他们的土皇帝。与联盟军平分天下,谁也别惹谁。

    (董卓对袁绍、王匡等反对他的何进派,也是这么做的:他们逃离洛阳后,董卓没追杀他们,反而封他们为各地的太守。意思是:我不难为你们,反而让你们当土皇帝,你们也别来朝廷难为我。)

    既然他如此理性,愿意与联盟军平分天下,那么,他愿意与官员共治朝廷,也就很正常了。因为:

    1,董卓的实力远强于官员,他与官员只是共治朝廷,给官员很好的职位、待遇,不是平分朝廷。若他不愿意了,随时可消灭官员,朝廷还是他说了算的。

    2,董卓的部队是极强的,但只靠部队是管不好国家的,国家离不开这群文人官员。若打压、杀死官员们,董卓虽能统一朝廷,但长期下去,朝政、国家会变得极差,便可能被联盟军击败,甚至自我崩溃。就不如和官员合作了。

    董卓专权后,投降董卓的,(或假装投降董卓的。)都是文官,如王允、蔡邕等。连夜逃跑的,都是武官,如鲍信、曹操等。为何?便是因董卓的部队极强,不缺武官,(武官如吕布、李傕、郭汜等,都是颇厉害的。)所以鲍信、曹操这群贵族派的武官,就算董卓不打压他们,他们也没什么上升的可能了,会被董卓派的人一直骑在头上。若再打压他们,他们就必死无疑了。当然要跑。而董卓缺文官,对文官不错,文官就没必要跑了。

    (鲍信、曹操二人的关系最好。为何?便是因:1,他二人本就很熟,都是贵族派的人。2,他二人处境相同,同病相怜。所以,他二人都从洛阳逃跑了。)

    这其中,官员的头领袁家,至关重要:若能获得袁家的支持,许多官员就不会反对董卓了。而仍反对的,看在袁家的影响力上,也不会反对的太强烈。董卓放袁绍走,就是给袁家一个信号,看看能不能拉拢袁家:你家人要杀我,我都原谅了,我怎会对你家不好、给你家的待遇不丰厚呢?是极有诚意的。(这么做,不一定能拉拢成功。但若杀了袁绍,就肯定会拉拢失败了。)

    袁绍只是个年轻小辈,不是袁家掌门人。他虽拔刀了,要拼命,他的立场却不能代表袁家。

    袁家的掌门人是袁隗,(袁绍的叔父。)是个政治老油条,虽身为官员,太监时代却没受压迫,有自己的太监门路。《后汉书·袁隗传》记载:【时中党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惟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当然比袁绍冷静的多。(《英雄记》记载:袁绍反抗太监时,袁隗还骂袁绍:‘你想害死我们袁家吗?’不让袁绍反抗。可见,袁隗是极冷静、圆滑的人,不可能为了所谓的‘忠心’,和恶势力作对的。)所以,董卓的实力极强,和董卓作对是必死的,他就选择了妥协。《资治通鉴》记载:【董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董卓废帝,袁隗附和了,表示可以。

    (袁绍怕少帝被废后,就轮到袁家了,所以要和董卓拼命。为何袁隗不怕、愿意向董卓妥协呢?可能有二:1,袁隗的政治水平较高,他看出少帝被废后,董卓未必会杀死袁家,反而会拉拢袁家,因他对官员头领袁家是有需求的。2,如上文所讲,袁隗是太傅,文官,投降并没损失,甚至会有利润,当然就无所谓。而袁绍是司隶校尉,武官,手中有兵权,投降后兵权就没了,当然就不愿意了。)

    袁隗这种人,你说他是忠臣,绝对不是,忠臣还能支持废皇帝?但说他是奸臣,也算不上,他也没做什么坏事,只是想保命而已。这种人,我们叫做:普通人。

    从小电视剧上的人,一出场就会被定义为好人、坏人,忠臣、奸臣。但实际上,忠、奸哪有这么分明呢?大部分人的性格都没这么极端的,都是袁隗这样的普通人:大奸大恶的事我不干,但你让我对抗大奸大恶的人,我也不敢,我甚至还会附和他。毕竟和坏人作对是极危险的,谁都是不想死的。

    ----------------------------------------------------
    附:

    有人会问:‘你说董卓如此贤明,那么,他为何又杀害了极多无辜的人、做了极多残暴的事呢?’

    很简单,是因:他与官员合作了一段时间后,知道这群士大夫绝不会真心的和他共治天下,只会想他死,是他的敌人、隐患,留着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他开始铲除士大夫阶级。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初平元年,韩馥等到官,与袁绍之徒十余人,各兴义兵,同盟讨卓。而伍琼、周毖阴为内主。】董卓最尊敬、重用的二位士大夫,伍琼、周毖,勾结联盟军杀董卓。这件事,董卓早知道了,但他还是忍着没说,也没处罚二人。可以说,为了治好国家,(与士大夫打好关系。)董卓是极其大度、顾全大局的。要杀他,他都可以原谅。

    后来,二人又阻挠董卓迁都,董卓才怒道:【…举兵相图。此二君卖卓,卓何用相负!】你都勾结外人杀我了,我凭啥还对你好?才把二人杀了。杀完后,却又后悔了。【旋亦悔之。】(不该杀士大夫,破坏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计划。)把劝他别杀的杨彪、黄琬二个士大夫,都升官了。
    第二十一章:王允为何杀董卓?

    曾把持朝政的贵族派,外戚何进、少帝都死了。官员的头领袁家,也向董卓妥协了。贵族派中,只剩下了一些没什么实力的官员。

    外地诸侯想对付董卓,是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若没可能成功,也就算了,就继续当他们的土皇帝,没必要和董卓硬拼的。可朝廷官员们,就没这么轻松了——官员们日夜都在董卓眼皮子底下,要么真心投降,要么就做好随时被发现、被杀的准备。说实话,是很难熬的。

    所以,外地诸侯可以不杀董卓,(如联盟军,曹操建议追杀董卓,都不追,原地解散了。)官员却必须要杀。官员杀董卓,不是为了争权夺利、把持朝政等,而是为了保命。

    现在,官员的头领是王允。因为:

    1,王允本就出身世家大族,家中几代人都是当官的,在朝中地位颇高。《后汉书·王允传》记载:【王允…世仕州郡为冠盖。】

    2,王允、袁绍二人,一文一武,是何进钦定的左右手。《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何进、太监最后一战时,何进的最终决策便是:【以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何进死、袁绍走后,本就该他带领贵族派了。

    王允实力微弱,绝不是董卓对手,就也妥协、投降了。他是官员的头领,他投降,反对董卓的官员就更少了,董卓自然极高兴,十分重用他。《王允传》记载:【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卓亦推心,不生乖疑。】竟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完全不怀疑他。

    后来,杀死董卓后,王允自称他是假装投降,目的是为铲除董卓。不过,其中却有一个疑点:董卓十分精明,同是投降者,他并不信任袁隗,甚至不信任他的义子、毫不犹豫的为他杀丁原的吕布。(最后,酿成了父子失和。)那么,他怎可能如此信任王允呢?可见,王允应是真投降,帮董卓做了极多的坏事,(比吕布还多。)是董卓真正的心腹。

    不过,既然是真正的心腹,为何又会杀董卓呢?因他想把持朝政,成为新的董卓。那么,他为何一开始不杀董卓、不想把持朝政,反而投降了董卓。后来却又想杀了呢?这其中的关键点是:袁隗死了。

    人类要做一件高风险的事,就必须要有高回报。不然,谁会傻的为一点小钱玩命呢?袁隗活着时,王允杀董卓的风险极高,利润却极低:杀董卓的成功率是极低的,若失败,必死无疑。若成功,王允只是地方上的贵族,州郡级别。袁隗却是中央的贵族,国家级别。袁家又门多故吏,学生、门人、部下极多。所以,把持朝政的必定是袁隗,袁隗会成为新的董卓。王允则很难获得什么利润——官员中,王允已经很强了。(仅次于袁家。)若再给王允实质的奖赏,如升官、提升实力等,就势必会威胁到把持朝政的袁隗。袁隗哪会这么傻呢?到时,他只会暗中打压王允这个隐患。

    你看,冒着被杀的风险杀董卓,成功后,反而要被袁隗继续欺压。谁会傻的冒这个险呢?但是,若袁隗死了,王允是官员的头领、朝中地位最高的人,再杀董卓,风险虽极高,利润却也极高了:董卓一死,把持朝政的必定是王允,王允会成为新的董卓。

    所以,史书说王允十分忠心、投降是为对付董卓,都是假的,被篡改过的。王允决定杀董卓的根本原因,不是董卓坏,而是袁隗死了,朝廷中出现了巨大的利益。(若杀死董卓,王允便可把持朝政。)若袁隗没死,王允是会一直做董卓手下的。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二十二章:曹操杀吕伯奢之谜。(上)

    一说起曹操杀吕伯奢,大家都觉得曹操是个奸诈的小人,竟杀了自己的恩人,真是狼心狗肺之徒。

    这件事,《演义》是这么描述的:吕伯奢好心收留了曹操、陈宫二个通机犯,然后去买酒了。这时,曹操生性多疑,怀疑吕家要害他,就杀了吕家全家。杀完后,发现是他误会了,但吕伯奢回来后,为了防止吕伯奢报官,他还是把吕伯奢也杀了。曹操说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演义》中,该剧情完美的刻画了曹操多疑、残忍、冷血的性格,与刘备的仁慈形成了绝对的对比。但实际上,该剧情纯粹是罗贯中为了抹黑曹操在瞎编。因为:

    一,买酒。

    吕伯奢收留曹操后,道:【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

    这句话,是十分可疑的。

    吕伯奢是什么人?是曹操父亲曹嵩的结拜兄弟。【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曹嵩是什么人?《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曹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做过国家总理,花几个亿买官的人。吕伯奢作为国家总理的结拜兄弟,怎可能是穷人呢?必定是富豪,平时也常要招待宾客的。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家中居然连点酒都没有?客人一来,还要现去别的村子买?甚至吕家连个仆人都没有,买酒还要丢下客人,自己亲自去。让曹操、陈宫二个客人在家里干等,也没人招呼客人。这符合吕伯奢的身份吗?

    故:

    1,若历史上没发生‘吕伯奢买酒’一事,那么,这事就是罗贯中瞎编的。因从作者的角度看,若吕伯奢没去买酒,曹操多疑,杀了他及他全家,带给读者的震撼并不会太大,只是一场误会而已。但若吕伯奢出去了,回来后,曹操明知自己误杀了他全家,但为防止他报官,还是把他也杀了。这样写,效果就震撼多了。

    即:罗贯中硬要吕伯奢去买酒,其实是为了支开吕伯奢,制造更卑鄙、残酷的剧情。让本来只是误杀的曹操,变成故意杀人。(杀的还是恩人。)

    2,若历史上真的发生了‘吕伯奢买酒’一事,那么,曹操怀疑他也是对的:堂堂国家总理的结拜兄弟,家中居然没酒,买酒也不让仆人去,而是很失礼的自己去。行为如此反常,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家境,怀疑他就很正常了。

    二,杀猪。

    吕伯奢走后,曹操听到厨房传出磨刀声,便怀疑吕家要害他,就去偷听。吕家人低声道:【缚而杀之,何如?】(绑起来杀了,怎样?)曹操大惊,和陈宫冲进厨房,见人就杀。杀完后,发现一头猪倒在地上——原来,吕家人说的是杀猪。

    这段剧情,简直是个无聊的笑话:现实中,猪被绑起来时,必定是狂吼乱叫的,隔着几十米都能听到。曹操连厨房有人低声说话都能听见,却听不见杀猪声,怎可能呢?这段剧情,还是罗贯中在抹黑曹操,完全不符合现实的。

    综上所述,《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一事,是瞎编的。同时,就算《演义》写的是真的,曹操怀疑、杀吕伯奢也是对的,并不是卑鄙、奸诈,而是很正常、合理的自卫。

    (《演义》中,陈宫是绝对的好人,书中赞他【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连他见到吕家人的反常后,都【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可见,正常人、好人都会像曹操那么做的。)

    不过,可能有人会道:‘不止《演义》,历史上的吕伯奢也是曹操杀的。说到底,曹操还是个坏人。’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第二十三章:曹操杀吕伯奢之谜。(下)

    曹操杀吕伯奢,史书的记载有三处:

    一,《魏书》。

    《魏书》记载:【太祖…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很明显,《演义》是在故意抹黑曹操,《魏书》则是在故意美化曹操。

    《魏书》的作者乃魏国官员,美化曹操也正常。《晋书·王沈传》记载:【《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直接说《魏书》不真实的地方颇多。故,‘曹操杀吕伯奢’一事,在《魏书》中变成了:吕家人想抢劫曹操,曹操迫不得已,才还手杀了吕家几人。

    和《演义》一样,《魏书》应也是瞎编的:如前文所述,吕家乃国家总理的朋友,是富贵人家。(《魏书》中,吕家的确有宾客存在,也映证了我们的推测。)这样的家族,竟会为了‘一匹马+曹操随身携带的钱。’抢劫朋友?不太现实。就算真的见利忘义,抓曹操,也应是为了抓他请赏、(赏金绝不会低于曹操随身带的钱。)升官,或是怕不抓曹操,会连累自己家等理由。不可能只是为了抢钱的。

    《魏书》中,作者为增加曹操杀吕家的合法性,抹黑了吕家,简直把吕家写成了一个土匪窝:《魏书》中,吕家只是想抢钱而已。就算曹操不是通缉犯,只要他带着钱,吕家仍是会抢他的。

    不过,《魏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是:就算是极力美化曹操的《魏书》,也是承认曹操是杀了吕家的人的。‘曹操杀吕家’一事,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二,《世语》。

    《世语》记载:【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世语》完全是在胡说八道、抹黑曹操。说曹操莫名的怀疑吕家要害他,就把吕家灭门了——既然这么信不过吕家,《世语》的曹操又为何非要去投靠吕家呢?见吕伯奢不在,就不会立刻离开吗?《演义》好歹还加了一段杀猪的剧情让曹操误会。而《世语》中,曹操先是很信任吕家,去投靠吕家。后又莫名的怀疑吕家,把吕家灭门。一点逻辑都没有的。

    三,《杂记》。

    《杂记》记载:【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杂记》比《演义》还牵强:《演义》听见人家杀猪,就误会人家要杀他。《杂记》更可笑,听见人家做菜,菜刀、锅碗瓢盆响,就误会人家要杀他。都是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的。

    不过,三部史书却有一共同点,是:不论立场如何,(美化还是抹黑。)都是承认曹操逃到吕家时,吕伯奢并不在家,后来也没回来。即:不管历史真相是什么、曹操杀没杀吕家满门,他都是没杀过吕伯奢的,他压根就没见到吕伯奢。《演义》、民间都说吕伯奢是曹操杀的,是在乱说。

    吕伯奢不是曹操杀的。那么,曹操又为何要杀吕家其他人呢?无外乎二个可能:

    1,曹操怀疑吕家人要害他,便出手了。

    2,吕家人真的要害曹操,曹操只是反击。

    真相是何呢?当时无人在现场,只能根据逻辑去推敲、分析:

    1,若曹操并不信任吕伯奢的儿子,(因吕伯奢乃曹家老友,自愿意舍命帮曹操。而他的儿子愿不愿意呢?不好说。仅从史书看,他的儿子认不认识曹操都不一定,凭什么舍命帮他呢?)当曹操知道吕伯奢不在家时,凭他的谨慎,就会立刻走了。哪有可能继续留在吕家,赌这群不熟的人会帮他还是害他呢?

    故,曹操必定是信任吕伯奢的儿子的。

    2,若信任,就绝无可能只听到厨具的碰撞声,甚至什么都没听到,就怀疑、杀害吕家了。

    故,曹操、吕家间,必定是吕家主动害曹操的。曹操正当防卫,将吕家人杀死。

    至于被大肆渲染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完全是在抹黑曹操,且抹黑的很没水平。这句话,《三国志》、《魏书》、《世语》都无记载,只有同样抹黑曹操、可信性较低的《杂记》有记载。可见,曹操应是没说过这句话的。

    同时,就算是《杂记》,曹操的原话也不是《演义》那种意思:《杂记》中,曹操只是误杀了吕家满门,没杀吕伯奢。《演义》中,则是先误杀吕家满门,又故意杀了吕伯奢。故,《杂记》中,纯粹是一场误会,曹操也是十分愧疚的。他【凄怆】道:【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人家都要杀他了,(他误认为。)他自卫、先杀了对方,有什么错呢?没想到是他误会了,所以,他很愧疚。《演义》中,则是故意杀人,还认为这么做很对,说:‘宁愿我把所有人都害了,也不能让别人害我。’

    你看,抛开曹操究竟是好是坏不说,只说曹操的政治水平,就不可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刘备都知道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曹操就这么笨,非要指着自己的脸说:‘我就喜欢害人!’不可能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才是政治家曹操。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二十四章:曹操为何造反?

    曹操逃回家后,就要造反,伐董卓。他的这一行为是十分冒险的,等于是刚刚逃脱了通缉,又主动露出头来,把自己定性为反贼。
    不过,他又必须要这么做。因为:对董卓不满的人虽很多,有必要和董卓拼命的人却很少。
    朝廷官员中,袁隗、王允等,虽对董卓极不满,但只要他们听董卓的,董卓就不难为他们。(甚至会提拔他们。)他们是没必要冒着死的风险,和董卓拼命的。
    外地诸侯中,袁绍、孔融等,都是被董卓逼出朝廷的,也极讨厌董卓。但董卓很懂政治,逼走他们后,又封他们为各地的土皇帝,让他们过的不错,也没必要和董卓拼命。
    至于本身就是土皇帝的那群诸侯,就更没必要了:把持朝政的是张让、何进,还是董卓,关他们什么事呢?反正手都伸不到他们那去,无所谓的。
    但是,曹操与以上三者不同:他被董卓通缉后,下半辈子还能干什么呢?没活路的。

    一,混官场。

    他混官场是不行的。因为:
    1,去中央做官,董卓就在那,等于找死。
    2,去地方上做官,收留曹操就等于和董卓宣战,谁又敢要他呢?
    二,隐居。
    不能混官场,能不能隐姓埋名过日子呢?也不行。因为:
    1,太监把持朝政时,蹇硕的叔叔犯了法,曹操就敢公事公办,直接杀了他叔叔。可见,曹操是有很强的抱负、野心的,绝不会甘心做一辈子无名小卒。
    2,就算曹操甘心,曹家也根本无法这么做——曹家可不是普通百姓家,一共就几口人,往山里一藏就行了。曹家也是名门大族,家中都是官员、富豪。如《魏书》记载:【曹仁祖褒,颍川太守。父炽,侍中、长水校尉。】曹仁的爷爷、父亲,都是官员。《曹仁传》又记载:【曹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曹仁手下还有1000多个小弟。
    又如《魏书》记载:【曹洪伯父鼎为尚书令。】曹洪的伯父也是官员。
    又如《英雄记》记载:【曹纯…富于财,僮仆人客以百数。】曹纯光仆人就有几百个。
    如此庞大的家族,怎可能归隐呢?几十个当官的、数千口人、几十亿的资产,往哪藏呢?上了位的人,想退都退不下来的。
    就像诸葛亮,是大家族诸葛家的人,就算藏在山里,别人也照样能找到他。所以,曹操一造反,曹家的亲戚就都跟着造反了:一方面,是曹家团结。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曹操的连累下,也没别的选择了。不造反,难道等着被抓?
    故,曹操一逃出洛阳,便散尽家财,造反了。(《演义》更是将他写为第一个造反的,是联盟军的发起者。)如此果断,并不能代表曹操有远见、魄力,别人没有。(如袁绍等。)只能证明:所有人中,曹操是被逼的最狠的一个,不造反就会死,所以只能造反。并且,他反的一定要快——若稍慢点,通缉、抓捕他的人就要追过来了。
    造反、起义二个词,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说它的人立场不同:朝廷当然认为你是反贼,是在造反。而你则觉得自己是义士,是在起义。大家都说自己才是正义的。
    董卓并没篡权,只是把持朝政而已,和上一任的把持朝政者何进,是没有任何分别的。(董卓毒杀少帝、何太后,看似残忍,但和何进逼死董重、董太后,又有何分别呢?皆是党同伐异罢了。)但曹操是跟着何进混的,所以就不会大骂何进把持朝政,反会站在何进这边。而曹操不是跟着董卓混的,董卓还通缉他,所以他就大骂董卓把持朝政了,说【董卓之罪,暴于四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奸臣。
    第二十五章:历史上为何没有十八路诸侯打董卓?(上)

    讨伐董卓的联盟,《演义》是曹操发起的,有18路诸侯组成。历史上则是各地、各路诸侯自发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人发起的,只有13路。(乔瑁逃出京城后,假借三公的名义,向一部分诸侯发出请求,要求他们反董。故,诸侯讨董的发起者,也勉强可以说是乔瑁。)13路中,又分为3个派系。是:

    一,臧洪派。成员是:张邈、张超、刘岱、孔伷、乔瑁。

    臧洪是张超的人,张超是张邈的弟弟。《臧洪传》记载:臧洪劝张超道:‘您兄弟二人占据州郡、钱粮富足,可召集2万兵马,为何不为国除奸呢?【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张超听了,便告诉张邈。【张邈亦素有心。】便叫来刘岱、孔伷,在酸枣结盟,(酸枣,即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推举臧洪为盟主,【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共讨董卓。

    由于《臧洪传》的记载,许多人都道:‘袁绍并不是联盟军的盟主,臧洪才是!大家都没仔细看史书。’

    这一说法,当然是错误的。因为:

    1,臧洪的誓词说的很清楚:【岱、伷、邈、瑁、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勠力。】这次结盟,只有他们5路诸侯。裴松之亦道:【此盟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

    即:反董卓的联盟军,并不是13路诸侯一次性、一起结盟的。而是如上文所讲,先是各地、各路的诸侯,一批一批的分别结盟。(可称之为‘小结盟’。如臧洪,便是张邈等五人小结盟的盟主。)然后,才汇集到一起,13路诸侯一起结盟。(可称之为‘大结盟’。袁绍是大结盟的盟主。)

    我的这一说法,(分别结盟。)虽与自古的说法不同,(一起结盟。)却是更符合逻辑、常理的:董卓乃国家总理,实力极强,反他的胜算极低、风险极高,跟找死差不多。怎可能某个人振臂一呼,(不管是曹操、袁绍,还是臧洪。)所有诸侯就都不要命的跟着上,立刻组成联盟军呢?不可能的。

    想反董的人,必定是先跟亲朋好友、同一阵线的人说,组成自己圈子内的小结盟。(小结盟规模较小,不成气候,并不会引起董卓的重视、全力剿灭。)然后,各地的小结盟多了,大家一看,反董的人不少,实力、胜算、底气增加,才敢组成大结盟,光明正大的宣布要造反、革命。

    2,韩馥、袁绍等诸侯,会不会在【岱、伷、邈、瑁、超等】的‘等’中呢?不会。《臧洪传》记载:【食尽众散。…而袁绍见洪,又奇重之。】直到联盟军解散,袁绍还没见过臧洪,后来才第一次见到。故,臧洪做‘盟主’时,底下(即:该盟的成员。)并没有袁绍等。

    二,外戚派。成员是:韩馥、袁绍、袁术、袁遗、乔瑁、王匡、张杨。

    三袁、乔瑁、王匡、张杨,都是外戚何进的心腹,本就是一伙人。(乔瑁跟臧洪一派结盟,只是为了拉他们入伙。)韩馥则本和张邈、孔伷是一派,都是被周毖派出去的名士。但韩馥有他自己的想法,可以获利更多。(后文会有详细的分析。)故,便与袁绍一起行动了。

    三,无派。成员是:鲍信、曹操。

    前文说过,二人关系最好。因为:他二人虽是贵族派的人,但既不是何进的心腹,也不属于张邈、孔伷那帮名士。所以,只有二人紧紧的联合起来,才能在联盟军中站住脚。不然,绝对会被其他强大的诸侯吞并。

    故,鲍信对曹操帮助最大,先是认为应该让曹操做盟主,联盟军解散后,又帮助曹操得到兖州牧、消灭青州黄巾军。(鲍信死于此战。)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二十六章:历史上为何没有十八路诸侯打董卓?(下)

    《演义》与正史的不同是:《演义》是小说,怎么热闹怎么写,是没什么逻辑的。正史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每个历史人物做的事,哪怕再笨,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逻辑的。不然,他不会做出这件事。

    《演义》的18路诸侯,比正史多了公孙瓒、马腾、陶谦、孔融4路。有一个问题,是从没人想过的。是:这18路诸侯,他们为何要讨董呢?

    有人会道:‘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因为董卓坏啊!董卓把持朝政、残暴不堪,所以诸侯们要打他。’

    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恐怕不是。毕竟这些诸侯都不简单,最厉害的是省长,最差的也是市长,早混成人精了。他们的想法,哪会这么单纯呢?

    董卓真的很坏吗?这一问题,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按这群‘忠臣义士’的说法,(为了正义打董卓。)当年的太监也很坏。可是,为何当年没人组织13路诸侯打太监呢?
    同样是诸侯口中的坏人,(注意:是不是坏人只是诸侯们说的,并没有公论。)为何他们只想打董卓,没想打太监呢?
    这只能证明:太监虽坏,但并没影响到这群诸侯的利益。所以,再坏,诸侯们也不可能做赔本买卖,自己掏钱去打太监、维护正义。

    而董卓专权,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甚至性命,他们当然就要弄死董卓了。

    即:诸侯讨董,不是因董卓坏、他们好,和正义、爱国更是毫无关系。还是因为利益。

    打董卓是个高风险项目。因为:

    1,董卓的实力是极强的,(他的部队,至少有董卓+何进+丁原+把持朝政后新招的兵。)联盟军大概率打不过。

    2,皇帝、朝廷都在董卓手中,董卓是朝廷认证的丞相,代表国家。不管诸侯们嘴上说的多正义,他们实际的行为,就是在造反:他们是在民间聚众,试图进攻首都、杀害国家总理董卓。

    这一点,是很多人没意识到的: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诸侯们打董卓是很正义的。他们在酸枣结盟时,誓词更是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

    但实际上,若跳出我们的惯性思维,站在客观的角度看这件事,我们就会发现:袁绍、曹操这群诸侯,才是真正的贼臣!他们这群地方官员,公然结盟进攻首都,这一现象,才真正体现了汉朝末年【皇纲失统】!不然,哪个皇纲没失统的朝代,地方官员是敢这么做的呢?

    我们再看他们干的事:董卓屠杀百姓,我们都知道了,不必多谈。可是,他们又好到哪去呢?《司马朗传》记载:【关东诸州郡起兵,众数十万,皆集荥阳及河内。诸将不能相一,纵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和董卓打到一半时,联盟军狗咬狗了,到处杀烧抢掠,杀的百姓不比董卓少。

    这么看,《演义》就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了。因为:诸侯并不是因正义才打董卓,而是因利益。同时,打董卓的风险又极高,(一旦失败,必死无疑。)成功率又较低。那么,那些没被董卓影响利益、打董卓也没利益可赚的诸侯,就不可能参加打董卓,做这种高风险、无利润的傻事。

    可《演义》中,大家都傻乎乎的为了正义去了,一点也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性命的死活。这就很虚假了——历史上的诸侯们,是没这么大公无私的。所以,历史上并没有‘18路诸侯讨董’这件事。

    历史上讨董的13路,都是被董卓影响了利益,或打董卓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的人。如:

    1-3,袁绍、袁术、袁遗:他们是袁家人,若打败了董卓,便是袁家把持朝政了,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

    (注:历史上,此时的孙坚是袁术的部下。《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若袁术、董卓是同一级别,孙坚就与董卓的部下胡轸是同一级别。只是袁术的‘将’,不算一路诸侯。)

    (故,孙坚讨董,与正义无关,没《演义》上写的那么壮烈。只是因为老大袁术去了,他自然要跟着去而已。)

    4-6,乔瑁、王匡、张杨:他们是何进的心腹,(当年何进引董卓入京,便是想派他们几个对付董卓。)董卓取代何进把持朝政后,他们的地位、利益,自然一落千丈,被影响了。

    7-13,剩余七人:剩余的人,都是被周毖派出去的名士,就是为了对付董卓。他们也受影响:他们所在的官员派,被董卓压的死死地。

    但是,他们受的影响又没那么深:只要他们愿意与董卓和平相处,董卓就不管他们了,让他们做只手遮天的地方土皇帝。所以,他们打董卓没那么积极,韩馥甚至还想支持董卓。

    故,打董卓的人,只有三种:

    1,可以获得巨大利益。如袁家。

    2,不打董卓就会死。如曹操。

    3,被董卓影响了利益。如剩余10路。

    而《演义》,为了打的热闹,竟又加上了公孙瓒等4路诸侯,凑齐18路。

    可是,公孙瓒4路诸侯,完全不属于以上三种人,是根本没必要去打董卓的,除非他们脑子进水了:他们既不像袁家一样,打败董卓就可把持朝政。也不像曹操一样,不打董卓就会死。也不像其他10路诸侯一样,利益、仕途被董卓影响了——董卓上台后,公孙瓒、马腾、陶谦,一点影响都没受到。(孔融倒是受到了,但他连北海的黄巾军都打不过,自顾不暇,就更不可能来打董卓了。)

    所以,历史上的他们,根本就没傻乎乎的去打董卓。反而陶谦还支持过董卓,马腾甚至和董卓结盟了。为何?就是因董卓的存在,根本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甚至会给他们带来好处。(他们当土皇帝,原本的朝廷会管管,董卓则根本不管。)那么,打董卓干什么呢?

    就像荆州、益州、扬州三大州,没一个人出来反董。为何?因为董卓不管他们,随便他们怎么赚钱,他们怎可能反董!

    故,《演义》写曹操振臂一呼,立刻有18路诸侯讨董,是在不顾逻辑的乱写:有的诸侯打董卓没利益,董卓也没影响到他的利益,他怎可能自掏腰包,出钱、兵、粮,冒着杀头的风险去打董卓呢?
    第二十七章:为何是袁绍做盟主?

    13路诸侯集合后,提议让袁绍做盟主,一致通过。

    虽说袁绍做盟主也行,但按理来说,盟主这个位子,也不是非得他来坐。比如论资历、论实力、论名望,联盟军中都有比袁绍强的。可是,大家都必须让袁绍来坐,好像别人都坐不了一样,就显得很奇怪了。

    有人会道:‘这是因袁家四世三公,名望、地位都是最高的。所以,大家都服他,必须他当盟主。’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抛开这一问题不谈,我们先来谈:13路诸侯来打董卓,他们会获得什么利润呢?

    答案是:几乎没有利润。因为: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在利润不能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宁愿选择大家都亏了,也不愿选大家都稍微赚一点,但有一个人赚大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宁愿大家一起穷死,也不愿大家都过得还行,但有一小撮人格外富裕。)

    13路诸侯干掉董卓后,利润的分配无非三种:

    1,大家平均分。

    2,有人占大头,剩余的人占小头。

    3,大家都不要。

    平均分是不可能的,京城再大,也不可能让13路诸侯分着把持朝政。

    那么,有人占大头可不可以呢?比如让联盟军中较强的诸侯,如韩馥、张邈、刘岱等,来把持朝政,成为新的董卓。然后,剩余的人各自升官。

    也不可能。因为:

    1,人类自私的天性作怪——大家出力差不多,又本是同等级的人,凭什么你成了老大,我成了小弟?

    2,董卓把持朝政,影响了大家的利益。那么,打死董卓后,大家又怎可能傻的再让一个新董卓诞生呢?由于13路诸侯中,没有任何一路的实力,可以强大到力压其他12路的地步。所以,谁若敢做新董卓,绝对会被其余12路诸侯围攻。新的战争,13路诸侯讨韩馥、13路诸侯讨张邈等,立刻就会爆发。

    平均分不行,一人占大头也不行,大家就只能选择:打败董卓后,大家都不要利润了。利润就放在原地不动,大家各回各家。

    这一选择,看上去极荒谬:利润摆在原地,大家却都不要,这不是弱智吗?但实际上,这一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比如说此时,谁敢要?敢要的,就会被剩余诸侯围攻致死。

    (如孙坚,《江表传》记载:他连连获胜后,有人劝袁术道:‘若孙坚得了洛阳,是除狼而得虎也。’杀了董卓,又诞生了孙坚这个新的董卓。袁术听了,就故意不送军粮,拖孙坚后腿——孙坚是袁术的部下,袁术都不能容忍他把持朝政,何况别的诸侯把持朝政呢?没人会容得下的。)

    不过,诸侯们各回各家,朝廷还是有人在的,(以袁隗、王允为首的朝廷官员。)这个利润会归了朝廷——联盟军不可能杀了所有朝廷官员,只要还有官员的存在,新的董卓就一定会诞生。(或许没董卓那么强,但性质是一样,都是把持朝政的人。)

    那么,这个新董卓会是谁呢?是袁隗。因为:袁隗的级别、官职最高,又是官员派的头领。董卓死后,就算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他了。

    即:13路诸侯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打董卓,除袁家外,却都只能获得奖金、名声等微薄的利润,不能把持朝政。风险极高,利润极低。所以,不管他们的实力有多强,他们都不会认真去打董卓的,不能让他们当盟主——若让他们当,一有半点亏本的迹象,他们肯定第一个跑。

    唯独袁家的人,打董卓是会获得巨大利润的。故,可以保证:袁家人一定会拼命去打董卓,不会有半点松懈。(实际上,袁家也确实出力最多:袁绍做盟主,总管联盟军的大小事务。袁术则供应孙坚军粮,派孙坚冲在最前线,担任和董卓作战的唯一主力。其他的诸侯,只是天天开宴会而已。)

    像韩馥、张邈等,有十分力,却不愿意和董卓拼命,(因为不合算。)只肯用三分力。而袁绍,虽比韩馥、张邈等弱,只有五分力,却肯拼死发挥出这五分。所以,袁绍办成这件事的可能性,绝对比韩馥、张邈等多多了。

    故,为何非要袁绍做盟主?既与他的个人能力无关,也与袁家的名望极高无关。而是因:只有袁家会尽力去做这件事。其他的人,不管比袁绍厉害多少,也不会尽力去做的。这一点,13路诸侯都是心照不宣的。

    -----------------------------
    附:

    曹操起兵时,《世语》记载:一个叫卫兹的人,出巨款资助曹操,让曹操招了足足5000兵。这件事,《卫臻传》、《演义》都说是卫兹看出了曹操英雄过人,所以资助他。【卫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曹操)也。’】但实际上,这一说法是错的。

    《武帝纪》记载:【张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可见,卫兹是张邈的部下。而曹操、张邈又是同是联盟军。故,卫兹并不是什么民间富豪,自愿资助曹操。而是张邈派过去帮曹操的:曹操自身实力不足,造反后,很难对董卓造成什么危害、对联盟军造成什么帮助。所以,张邈派卫兹带兵去扶持曹操,让曹操在当地成规模的造反。这样,多个地区都有成规模的起义军,大家互相呼应,比张邈等单独造反要好。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二十八章:诸侯们为何反对韩馥、袁绍立皇帝?

    联盟军中,大部分诸侯和董卓的利益纠缠不深,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大家都按兵不动,谁也不会傻的去打董卓,浪费自己的兵力。《武帝纪》记载:【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只是天天喝酒、开宴会。《臧洪传》记载:【诸军莫适先进,而食尽众散。】大家都不肯浪费自己的兵力去打董卓,只是天天吃饭喝酒。饭都吃完了,大家就各回各家、联盟军就原地解散了。

    只有二路诸侯认真、拼命的去打董卓。谁?孙坚、鲍信。

    孙坚本就是袁术的部下,袁家打董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他认真是正常的。他与董卓方舍生忘死的大战数次,先后打败董卓、吕布。董卓向他求和,他都不肯。最后,董卓叹道:‘联盟军没什么能力、作为,唯独要小心孙坚。’

    董卓的这句评价,让极多人认为孙坚的军事水平极高,甚至高过曹操、袁绍等。其实不是的:孙坚军的作战能力是极高的,这是因汉朝,南方脱离野蛮不久,不如北方文明,故南方的士兵民风彪悍,战斗力高。但若说军事水平,孙坚是不太高的。我们只看:

    1,《山阳公载记》记载:董卓的官员刘艾曾道:【孙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说他不如李傕、郭汜。

    2,孙坚进攻荆州,轻易就中了黄祖的埋伏,被射杀。

    便可知了。

    那么,董卓为何让大家‘唯独小心孙坚’呢?不是因孙坚厉害,而是因:只有孙坚会拼命和他打,别的诸侯都不出力,【无能为也。】当然就要只小心孙坚了。

    鲍信则是贵族派的人,被董卓打压的仕途无望,早就想杀董卓。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

    董卓、联盟军间,互有胜败:按理说,联盟军是全国13路诸侯组成的庞大军队,极强,应该是能打过董卓的。毕竟,董卓之前也不过是一路诸侯而已。

    可是,为何联盟军打来打去,就是打不赢呢?(甚至处于劣势。)因为:联盟军始终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和政治体系,所以,他们的凝聚力完全比不过董卓。

    简单说,是:13路诸侯中,没有真正的老大带领他们。(皇帝,或是把持朝政者。)

    13路诸侯中,没有任何一路的实力,可以强到压制剩余12路的地步。所以,联盟军没有真正的老大,诸侯们都是各玩各的,谁也别想指挥谁。

    你看袁绍,说是什么诸侯盟主,但根本没人鸟他。大家都是想打了就打,不想打了就走,天天开宴会,完全不怕袁绍敢处罚他们。甚至,还发生了盟友间的互相残杀:刘岱随口找了个理由,把乔瑁杀了。袁绍竟也没敢说刘岱什么,装没看见。

    (实际上,刘岱是官员派,是周毖派出去的。《董卓传》记载:【董卓信任尚书周毖,…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联盟军中,他则属于臧洪派。因为:臧洪派实际上的老大张邈,是党人集团的八厨之一,也属于官员派。所以,刘岱、张邈、孔伷这群人是最好的。)

    (乔瑁则是标准的外戚派,是何进的心腹部下。故,刘岱、乔瑁二人,本就不是一派的人,甚至可以说不熟。臧洪派那群人结盟时,也没找乔瑁,是后来乔瑁主动找的他们。所以,他们为了利益互相厮杀,是很正常的。)

    以上二件事,(消极怠工、杀害盟友。)若是放在有完整的政治体系、制度的国家中,只要皇帝一句话,这群人是必死无疑的,没商量。可袁绍只是盟主,不是皇帝,所以别说处死他们,连说他们几句都不敢。

    为何不敢?因为袁绍若敢处罚某位诸侯,该诸侯就会:

    1,若该诸侯打不过袁绍,就会撤股,离开联盟军。(总不会坐等着受罚。)到时,联盟军少了人,就更打不过董卓了。

    2,若打得过袁绍,更糟糕,就会和袁绍火拼,甚至把袁绍干掉。

    所以说,联盟军输在没有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制度,内部结构松散,大家各自为政。这种组织,都不用董卓打它,时间一长,它自己就散了:大家每天都在消耗、赔钱,又没有任何收入,表面上很开心,其实已经摇摇欲坠、濒临解散了。(和开店天天没顾客是一样的。)刘岱为何杀盟友?就是因为他发现:原来打董卓不赚钱,打比自己弱的诸侯最赚钱!立刻得到了乔瑁的地盘。(坚持打董卓的诸侯,则还分文未赚。)可以想象,联盟军很快就要进入狗咬狗的状态,袁绍快镇不住场子了。

    故,韩馥、袁绍想要立一个新皇帝出来,让诸侯都听新皇帝的话。

    《袁绍传》记载:【袁绍…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想立汉室宗亲刘虞。

    立皇帝这事,虽有他们的私心在里面,(皇帝是他俩的人,他俩轻则可以成为最受皇帝宠爱的大臣,重则可以控制皇帝、把持联盟军的朝政。)但公正的讲,对联盟军的确是件好事:立个新皇帝,制定一套完整的政治体系、制度,才有可能战胜董卓。到时,诸侯们成了君臣关系,(你做的不好,我就杀你。)而非现在的盟友关系,(你做的不好,我不敢说你。)谁还敢混日子呢?

    我们甚至可以说:若不立个新皇帝,就凭联盟军这盘散沙,是永远打不过董卓的。

    (同时,立皇帝也可以让联盟军显得更正统,占据一部分‘大义’。给人封的官,也不再是假证了,而是有了一定的认可度,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加入——总之,董卓手里有个皇帝,联盟军若没有,当然是吃亏的。)

    但是,这件大好事,却遭到了所有诸侯的反对。《魏书》记载:曹操坚决的道:【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立新皇帝,我就退出联盟军。

    《吴书》记载:袁术也坚决的道:【奕世相承,忠义为先。…此卓所为,岂国家哉?】立新皇帝,就是不忠不义之人,和董卓没分别。(暗示若敢立,诸侯们会像讨董卓一样讨伐他们。)

    为何大家坚决反对?不是因为他们忠君爱国,(曹操、袁术,怎可能是忠君爱国的人呢?)而是因为立新皇帝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立新皇帝后,13路诸侯就要变成一路完整的势力,成立一个新的朝廷。到时,皇帝当然是被立他的韩馥、袁绍控制着,他俩会成为新朝廷中最厉害的人,相当于董卓。

    而曹操、袁术等和新皇帝完全没关系的诸侯,就一定会受到韩馥、袁绍的管理、压制了。就像和汉献帝没关系的袁隗、王允等,会受到董卓的压制一样。

    冀州乃钱粮广大之地,冀州牧韩馥本就是13路诸侯中极强的诸侯。袁绍又是13路诸侯名义上的老大,又有袁家做背景,人脉极广。他们二人联手,本就是极强的组合,几乎无人能敌。若再让他们掌握了皇权、把持了联盟军的朝政,那么,他们对诸侯们的威胁,其实是比董卓对诸侯们的威胁还大的。

    即:大家宁愿让董卓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也不可能让韩馥、袁绍把持的。不可能同意他俩立新皇帝——凭什么你俩就成新的董卓,就骑在我们头上了呢?这种只有你赚便宜,别人都吃亏的事,在集体里是不可能通过的。哪怕真的有利于大局,可又有谁会在乎大局呢?大家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第二十九章:刘虞为何不肯当皇帝?

    韩馥、袁绍想立刘虞当皇帝,是有利于‘联盟军打董卓’这一大局的。但是,却不利于联盟军内的各路诸侯。

    人皆是自私的,大部分人都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再考虑大家的得失。(或直接不考虑大家的得失。)故,他俩立刘虞当皇帝,诸侯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

    1,立他当皇帝,对我有什么好处吗?没有。

    2,立他当皇帝,对我有什么坏处吗?有。我本是土皇帝,立他后,却要受韩馥、袁绍的管理、压制。

    3,那么,哪怕立他有利于大局,我又怎可能支持立他,然后让你们来迫害我呢?

    打董卓的人,不外乎二种:

    一,和董卓没太深的利益纠缠。

    他们参加打董卓,只是为了找个机会赚利润,或混政治资历。(曾参与为国除奸。)

    如小人物刘备,正史并没他打董卓的记载,只有《英雄记》记载:【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但是,这一记载并不真实:刘备当时是高唐令,实力颇弱,被乱贼(甚至山贼)打的落荒而逃,投公孙瓒去了。【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公孙瓒。】这么弱,拿什么讨董卓呢?只有三种可能:

    1,他跟着联盟军去了,但没出手,(也没实力、资格出手。)纯粹跟着混日子、混资历。

    2,董卓、联盟军开战后,天下震动,各地必定会有许多虽不是董卓的人,却借董卓名义趁机造反、杀烧抢掠的乱贼。刘备可能没跟着联盟军去打董卓,(级别低,没资格去。)但在本地(高唐)打了一些这样的乱贼。所以,他也可以自称参加过‘董卓之战’。

    (就像镇压黄巾军:就算没跟张角、张宝等真正的黄巾军作战过,只打过一些趁乱响应、自称黄巾军的百姓、山贼,也可以说自己参加过镇压黄巾军的。)

    说不定打的刘备抛弃高唐、落荒而逃的贼,就是这些贼。

    3,他什么也没做过。他讨董,是他自我吹嘘、欺骗大家,或是史书对他的美化。

    以上三者,不论真相是哪个,他‘讨董’的目的都不是爱国,而是为了混资历。

    又如大人物公孙瓒、刘岱。公孙瓒名义上也是联盟军的人,但他的真实目的,是借打董卓为名,趁机抢韩馥的地盘。《袁绍传》记载:【公孙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韩馥。】

    (刘备所谓的‘参与讨董’,也有可能是指这次跟着公孙瓒偷袭韩馥。毕竟,‘偷袭韩馥’这一战的名义,就是讨董卓。)

    刘岱则直接杀了乔瑁,抢了乔瑁的地盘,赚大了。

    这些人,董卓在首都把持董卓的朝政,他们在地方上当他们的土皇帝,董卓对他们的影响不太大。打董卓,是可打可不打的。(如韩馥,甚至还想支持董卓。)

    那么,不打董卓,还没这么多事,可以自由自在的当土皇帝。如今,为了打董卓,却要立一个新皇帝、新董卓出来,让自己听他的命令。这不是有病吗?不可能同意。

    二,和董卓有很深的利益纠缠。

    这些人,就更不可能同意了:打董卓,本就是为了消灭把持朝政的人,夺回自己的利益。可如今,为了消灭董卓,又让韩馥、袁绍把持了朝政,自己还是被压迫着。那打个什么劲呢?

    所以,大家都不同意他俩立皇帝。

    某个集体要做一件事,大家的想法一定是:这事对我有好处,我就会去干。没好处也没坏处,我就无所谓了。对别人有好处,对我有坏处,那我凭什么干呢?除非我傻了。

    故,就算要立新皇帝,大家的想法也一定是:除非让我来立皇帝!韩馥会想立韩馥的人、曹操会想立曹操的人、袁术会想立袁术的人。大家都是想自己把持朝政,不想自己被欺压的。

    这也不能说人性黑暗,只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想当董卓,没人会想当袁隗、王允,见了董卓两腿打哆嗦的。

    同时,不仅诸侯们不同意,刘虞本人也是不同意的。

    《武帝纪》记载:【绍、馥遂立虞为帝,虞终不敢当。】

    《袁绍传》记载:【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虞不敢受。】

    刘虞为何不接受?自古都说刘虞忠君爱国、看重名誉,不肯做篡逆之事。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刘虞到底是不是忠君爱国?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只说:假设刘虞真的忠君爱国,他应不应该做这个皇帝呢?

    应该的。

    献帝已被董卓挟持了,根本享受不到皇帝的权力、待遇,朝廷都是董卓说了算。长此以往,国家必定会被董卓篡掉。(董卓是一直想篡位的。)所以,联盟军立新皇帝,是在打击董卓的皇权,而非国家的。把皇权从董卓手中夺走。

    虽然韩馥、袁绍都有私心,(甚至主要就是为了私心。)但他们的行为,确实是在拯救汉朝,至少比13路诸侯一盘散沙靠谱多了。即:若刘虞不当皇帝,汉朝很快会灭亡。若当,则有可能打败董卓,拯救汉朝——若他真的忠心,就该当皇帝!(献帝也是希望刘虞当皇帝,快点来救他的。)

    刘虞久经官场,都混到了省长级,怎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呢?

    所以,刘虞拒绝当皇帝,可能也有忠君爱国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肯定不是这个。

    那主因是何呢?是因为怕。

    刘虞现在的官职、爵位,是大司马、襄贲侯,极高贵。这些,都是董卓封给他的——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在大部分人的想象中,董卓上台后,汉室宗亲一定都过得很惨。毕竟,皇帝都被欺负成这样了,何况别的皇族呢?

    但实际上,董卓上台后,刘虞非但没受到不公平对待,反而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也就是说,刘虞、董卓之间,是只有交情,没有迫害的。

    而刘虞又是联盟军的贵客,盟主要认他当皇帝。即:刘虞这个汉室宗亲,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是坚决反对董卓的。而是像大部分诸侯一样,是董卓、联盟军两边不得罪的——和董卓关系很好,和联盟军关系也不错,将来不论是董卓、联盟军谁赢,他都会混的挺好。

    可如今,韩馥、袁绍要立他当皇帝,他就很害怕了。因为:刘虞当皇帝后,汉朝就会同时存在两个皇帝。原本掌握着100%皇权的董卓,皇权就会被分走一部分。那么,董卓就一定极恨刘虞,一找到机会,就会杀死刘虞。

    原本的刘虞,不管天下归谁,都能混的很好,完全没性命之忧。而若当了这个皇帝,董卓、刘虞就彻底决裂了。日后,若联盟军赢了,还好说。若董卓赢了,刘虞必死无疑——刘虞怎可能傻的放弃‘不管谁赢,他都混的很好。’非要拿命去赌联盟军赢呢?

    而且,就算联盟军赢了,天下就真的能成为刘虞这个皇帝的吗?刘虞没什么实力,常年被公孙瓒欺压。很明显,联盟军赢后,韩馥、袁绍二个强者,会成为新的董卓。而刘虞,则会成为新的汉献帝!他会受到韩馥、袁绍的欺压与控制,就像董卓对献帝一样。

    刘虞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到时,真正享受皇帝的权力、待遇的,还是把持他的韩馥、袁绍。故,他怎可能扔掉优哉的侯爷爵位,去当这个危险的傀儡皇帝呢?

    所以,刘虞不愿当皇帝,不是因忠君爱国,还是因利益问题:现代人认为今人心眼坏、古人淳朴,都把刘虞说成道德楷模。相较之下,还是古人看的通透,记载:【虞终不敢当。】【虞不敢受。】不是不想当,而是不敢当——他是真的很怕。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三十章:为何诸侯们不追击董卓?

    联盟军打败董卓后,曹操提议追杀董卓。《武帝纪》记载:【太祖曰:‘…诸君何疑?…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诸侯却都不愿意,曹操就自己一个人去追。然后,被董卓的部下徐荣打败,打的曹操【士卒死伤甚多。】连夜逃了。

    ‘曹操单独追杀董卓’这事,自古的看法都是:曹操目光长远,是干大事的人、真英雄。而以袁绍为首的其他诸侯,则鼠目寸光、愚蠢至极,一点远见、胆量、爱国的心都没有。要是13路诸侯一起追董卓,董卓是必死无疑的。

    这一看法对不对呢?不对。

    为何诸侯都不愿意追董卓?因为穷寇莫追,你追他,要么追不上。追上了,他肯定不可能向你投降,而是会和你玩命。那么:追不上,你得不到丝毫的利润,只是浪费路上的粮草。追上了,爆发战争,不管是胜是负,又会牺牲、损失一定的兵马——可是,你损失了兵马,可以得到什么呢?如前文所讲,你什么也得不到。就算让你追上,甚至杀了董卓,又有什么用呢?你能成为新的董卓吗?不能。你敢当新的董卓,大家就敢像杀了旧的董卓一样杀了你。

    所以,追董卓是没利益的,赢了也赔钱,输了也赔钱,诸侯们当然不愿意去。

    不过,曹操为何一心想追杀董卓呢?不是因曹操多爱国、有远见,还是因利益问题。

    诸侯们若杀了董卓,只有三条路可以选:

    1,把持朝政,成为新的董卓。

    这一选择不能选,无异于找死。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

    2,成为朝廷官员。

    把持不了朝政,留在朝廷当官可不可以呢?也不行。因为:你把持不了朝政,入朝做官后,就势必会被朝中原本的强者官员派压制。就算不被官员派压制,也会被剩余入朝的诸侯压制。(甚至两者联合压制你。)总之,大家绝不会让第二个董卓出现的。

    所以,若入朝做官,就只能做个把持不了朝政,甚至被人压制的官。做这种官,就不如回家继续做土皇帝了,也不能选。

    以上二条路,都是稳亏不赚的。那么,不管诸侯们愿不愿意,他们也就只能选:3,回家当土皇帝。

    也就是说,不管诸侯们追不追董卓,他们都只能回家。那他们还追什么呢?

    但曹操和他们完全不同:

    1,曹操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地盘,他的身份并不是诸侯。

    2,曹操也不是朝廷官员,他的官职被董卓革掉了。(联盟军封他当奋武将军,是不合法、国家不承认的。等于假证。)

    3,曹操目前的身份,是通缉犯。前不久,他就被一个小小的亭长活捉了,送到县里请功。(便是《演义》中‘陈宫放曹操’的原型。)

    即:若曹操不追董卓,他就只能就地解散。解散后,或是继续做通缉犯,或是到处找人投靠,混的会很惨。

    但若追杀董卓,一旦成功,朝廷就会改朝换代。到时,不论是官员派把持朝政,还是别的诸侯把持朝政,可以想象,曹操至少可以做个大官。(这个大官可能没实权,但绝对比做通缉犯、到处找人投靠好多了。)因为:

    1,他是杀董卓的大功臣。

    2,他的家庭背景很好,人脉广,混官场本就很容易。

    3,他原本的官职就不小,就算只官复原职,也是很好的。

    4,他的官职是因反对董卓丢的,董卓下台后,本也该给他平反、恢复官职了。

    既然追杀董卓只对曹操有利,其他诸侯只会赔钱,那联盟军中,只有曹操想舍命追董卓,就很正常了。这和远见、英雄、爱国等,是没关系的。更不是他比别的诸侯强。只是因为:曹操不得不追。不追,他这辈子就出不了头了。

    曹操当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他还是扯虎皮、做大旗,抢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说他追董卓是为了拯救国家。他责怪众诸侯道:‘你们太让天下失望了,我以你们为耻!’因为这么说,说不定有人会因愧疚、担心名誉受损等原因,帮他继续追董卓。若不搬出道德的大帽子,只说追董卓是为了帮他当官,谁会自掏腰包帮他追呢?
    第三十一章:火烧洛阳之谜。

    ‘火烧洛阳’这事,自古的看法都是:董卓打输了、怕了,所以跑了。尤其是在‘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虚构情节的误导下,大家都说董卓完全不是联盟军的对手,所以只能跑。

    实际上,这一看法是错误的。

    董卓烧洛阳,不是怕了、残暴、愚蠢等,而是有他的深意在内。深意有三:

    一,尽快结束和联盟军的战争。

    董卓、联盟军间的战争,并不像《演义》写的那样,董卓被联盟军压着打、吕布被刘关张压着打等。而是互有胜败:董卓赢不了联盟军,联盟军也赢不了董卓。双方呈胶着、对峙状态。

    这种状态下,董卓其实是占优势的。因为:他是守城方,又拥有完整的政治体系,后方补给也充足。所以,双方继续耗下去,董卓是耗得起的:作为守城方,董卓不用赢,不用拼命打败联盟军,只要保证不输就行了。

    反之,联盟军是耗不起的。因为:

    1,联盟军的补给严重不足。

    2,联盟军没有完善的内部体系,没有真正的头领。诸侯都各自为政,力量根本用不到一块去。

    3,作为攻城方,联盟军的消耗本就比守城方多。

    故,目前的战况,其实是在比谁更能耗!谁能坚持耗下去,谁就赢了。

    可是,大家都不想耗。

    像董卓,完全还能打下去,但他就是不想耗了,就跑了。

    像联盟军,解散也不是因打不过董卓,而是他跑了,你追他完全没利润,消耗又大,大家都不想白白消耗、浪费,也就由他跑了。

    这是对峙型战争的普遍结局:不打了,往往不是因打不过,而是实在不想耗了。

    所以,董卓烧洛阳跑了,不是因打不过、怕了等,而是因不想耗了。哪怕是他占优势,也不想耗了。毕竟再怎么占优势,等把联盟军耗死了,他自己也耗残了。到时,联盟军外的诸侯,(实力充足,没被消耗过。)肯定会趁机来打他、灭了他的。他图什么呢?

    《董卓传》记载:【卓以山东豪杰并起,恐惧不宁。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写的很清楚:董卓不是怕打不过联盟军,而是怕联盟军常年和他耗,搞得他不得安宁!怕【不宁】!本来,他天天夜宿龙床,奸淫公主,舒服的不行。现在,则被联盟军像苍蝇一样骚扰,今天打一下,明天打一下,烦的不行。他当然不愿意。

    二,为日后的安全着想。

    董卓跑了,是想尽快结束这场消耗战:他一跑,联盟军绝不会追他。(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不追他,这场战争也就变相的结束了。

    不过,除此之外,董卓也是真心想迁都的,想把首都从洛阳变成长安。为何?因为安全问题。

    这次的战争,彻底暴露了洛阳的缺点:1,洛阳本身没什么天险可守,与敌人作战,董卓并不占优势。2,洛阳离董卓集团的大本营太远,有什么事,董卓支援起来不方便。

    《续汉书》记载:【卓作色曰:‘…崤函险固,国之重防。又陇右取材,功夫不难。’】

    请注意:董卓迁都,是很讲道理的,并不是自古说的那么坏、蠢,蛮不讲理的要把首都迁到一个不好的地方,谁不同意就杀谁。而是有理有据:他为何迁都?因为:

    1,长安有天险,从防守上讲,比洛阳强太多。(所谓‘崤函’,是指崤山、函谷关,乃中国第一天险。)别人再来打他,他占尽优势,几乎是必胜的——实际上,有了这道天险,别人来打他,大概率会输,(赢了,也会损失惨重。)也就不可能再来打他了。如李傕专权后,联盟军就没打过李傕。

    2,长安靠近陇右,旁边就是董卓的大本营右扶风。再有人来打董卓,董卓立刻可以派大军支援。

    故,从安全上讲,迁都是对的。

    忠臣们若要反对迁都,也可以,但应从‘长安很多地方不如洛阳,所以不能迁。’这一论点上去反对。而不是一个劲的反对,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只是大喊什么洛阳好啊、传统啊之类的。若抛开忠臣是好人、董卓是坏人不谈,只看这一件事,蛮不讲理的其实是这群忠臣。

    三,趁机赚一笔。

    清楚的知道官员派绝不可能和他一条心后,(联盟军的成员,几乎全是官员派、他想讨好的那群士大夫。)董卓就不把朝廷、官员们看作他的可合作伙伴了,而是永远的敌人。那么,洛阳本就不是他的资产,而是朝廷、官员派的。烧了洛阳,他其实是没任何损失的。(反正是别人的。)同时,还可以在迁都的过程中,光明正大的搞‘充公’,把首都中富豪们的家产都据为己有,大赚一笔。

    这么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哪怕联盟军没打过来,董卓莫名其妙的一把火烧了洛阳,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他也是赚的!当然,这只是狭隘的站在董卓个人的角度看。

    综上所述,董卓烧洛阳:

    1,快速结束了和联盟军的消耗战,避免了无谓的消耗、浪费。

    2,赚了大量的财富。

    3,定都长安,将以后首都的安全问题彻底解决了,让汉朝的首都再也没了危险。

    是个一箭三雕的行为,政治水平是极高的。

    后来,李傕专权时,只靠李傕、郭汜等就能守住首都长安,是他们厉害吗?不是的,还是董卓迁都的功劳。若让李傕等守洛阳,绝对立刻就失守了。故,汉朝的首都能一直这么安全下去,是要多谢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的。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三十二章:董卓为何灭袁家满门?

    迁都后,董卓杀了袁隗、袁基等,灭了袁家满门。这一行为,并不仅仅是因为袁绍造反,而是有更深一层的政治用意。是:趁机消除朝廷的隐患。

    现在,官员派分为二种人:1,支持董卓的人。如王允、蔡邕等,成了董卓的手下。2,随大流的人。如大部分官员。

    支持董卓的人,你说他们背叛了官员派也好,贪生怕死也罢,事实就是:很多人想通过(也只能通过)支持董卓这一举动,来达到保命、升官二个目的。其中,保命是最重要的,因为反对董卓的人都会死的很惨。升官倒无所谓了。

    随大流的人,则坚决认为董卓是坏人,绝不会站在董卓一方。可是,他们也绝不会傻的去反对董卓,而是向董卓妥协了。因为:他们不想死。当董卓做了什么欺负皇帝、人神共愤的事时,他们也只是默默的在旁边看而已。

    如前文所讲:他们是普通人。普通人既不想助纣为虐,很讨厌恶势力。却也不敢惩恶除奸,很害怕恶势力。

    除以上二类人外,有没有反对董卓的人呢?几乎没有。

    不是说朝廷没忠臣,而是反对就会被杀,不是忠诚到极致,谁会主动找死呢?何况,忠臣一反对,就会被杀。原本就不多的忠臣,自然就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

    故,只有人支持他,没有人反对,董卓这个把持朝政者,就面临着二种选择了:

    1,既然没人反对他,他就乐得自在,不用再去迫害、对付谁了。

    2,虽暂时没人敢反对他,但那群随大流的人,始终不是真心支持他,是个隐患,还是杀了他们比较好。

    这二种选择,其实没有贤明、昏庸之分,都是正确的。只不过:

    前者可以体现出执政者的仁厚,(只杀坚决反对的人,你不支持我,我也可以接受。)但有点隐患,你不能保证随大流的人什么时候会害你。后者则可以彻底的消除隐患,但会给人残暴的感觉,(只要不是坚决支持我的人,都要杀!别想混过去。)被称为独裁者。

    董卓选择了后者。因为:

    1,董卓的政治水平极高,做事滴水不漏,不会想留下隐患。

    2,董卓不太在乎名誉。(别人对他的看法。)

    3,董卓已知道官员派绝不可能和他一条心了,一旦有一点机会,绝对会立刻反对、弄死董卓的。

    请注意:董卓大量的杀害官员,表现的很残暴,并不是因董卓坏、生性残暴等。而是因他想消除隐患,所以选择了这么做,才让他显得很残暴——这二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这二者的区别:如B影响了A的利益,A杀了B,这是为了目的杀人,并不代表他天生爱杀人。若能不杀人,A也不会杀的。反之,若A、B二人不认识,A杀了B,就是他天生爱杀人了。)

    毕竟,谁不知道残暴是贬义词呢?董卓好不容易把持了朝政,还有大量为贤人平反、提拔贤人当官、讨好贤人的举动,又怎可能莫名的残暴,降低自己的人心呢?那是史书故意抹黑董卓的,真实的董卓哪会这么笨呢?(一边讨好官员,一边杀害官员。)

    消除隐患是很重要的事,就连王允、吕布这些支持董卓的人,抓住机会都会反捅董卓一刀,何况中立的人呢?所以,董卓为消除隐患,大量杀害看上去没什么错的官员,仅从政治上讲,是正确的。(如上文所讲,这一选择,和不杀官员、留着隐患的‘仁政’,并没有高下之分。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仁政不一定比暴政高明。)朝廷已经没人敢反对他了,那么谨慎起见,当然就要对虽不反对、也不支持的人下手了。

    这种人的代表,就是袁家。

    原本把持朝政的贵族派,在何家、少帝死后,就垮了,只剩官员派了。而官员派中,唯一有些实力的,是袁家。所以,朝廷中,其实根本就没人对董卓有威胁。但是,若硬要找一个的话,就是袁家了。

    即:实际上,袁家本就是董卓需要灭掉的对象,只不过,董卓一直找不到什么理由灭他们。毕竟,袁家极其识时务,连董卓废帝都支持,怎么好意思灭他们呢?若如此支持董卓的袁家都被灭了,让别人还怎么敢支持、投靠董卓呢?

    这次,袁绍、袁术造反,就是极好的理由了。董卓立刻把袁家灭掉。

    自古以来,杀害极有名气、背景、人心的文人士大夫,都会对统治者产生不利的影响。故,不管士大夫如何激怒统治者,统治者都是轻易不杀士大夫的。董卓又要讨好士大夫,就更不会杀了。如卢植,反对废帝,董卓愤怒之下本想杀他,被劝道:【卢植海内大儒,人之望也。】就立刻不杀了。

    又如孔融,也反对废帝,董卓也没杀他,而是安排他出朝廷,去外地做官。《后汉书·孔融传》记载:【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以忤卓旨,…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为何安排他去北海做官?因为:1,把他调去外地,就无法在朝廷和董卓作对了。2,北海乃黄巾贼闹的最凶的地区之一,董卓知道孔融打仗不行,就安排他去最危险的地区,借黄巾贼的手杀了孔融。【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

    又如杨彪、黄琬,批评董卓后,甚至还升官了。

    所以,以前官员派虽弱,却是敢和董卓作对的,(更敢随大流。)认为董卓不敢杀他们。而如今,董卓竟把士大夫之首,最有名气、背景、人心的袁家灭了!这就证明:董卓懒得装了,他放弃了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也不在乎杀士大夫会对他产生什么坏影响。他现在的态度是:谁有可能对他不利,他就杀谁。

    故,灭袁家,是董卓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连袁家都敢杀,还会不敢杀谁呢?是在威慑随大流的官员,杀鸡给猴看——别以为装中立、混日子就没事了。我不管你反不反对我,(袁隗并没有反对董卓,甚至还支持董卓废帝,却仍被杀了。)只要你不是坚决支持我,你就要死!

    可以想象,袁家被灭后,绝对会有一批随大流的人彻底加入董卓的。从此之后,官员派就完全被瓦解了,朝廷官员们再也没能形成统一、像样的组织,一直被不同的把持朝政者压制着,再也没能抬起头来。这个,是董卓灭了袁家的成果。
    第三十三章:袁绍为何抢冀州?(上)

    13路诸侯本就不是一伙的,如今董卓跑了,没了共同的敌人,诸侯便各回各家了。他们的关系,便恢复到了打董卓之前:各自为政,弱肉强食。

    《吴录》记载:【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联盟军内的各路诸侯,互相吞并了起来。

    在之前,兖州刺史刘岱,就杀了东郡太守乔瑁。理由很简单:《武帝纪》记载:【刘岱与乔瑁相恶,岱杀瑁。】和乔瑁的关系交恶、变坏了,所以杀他。

    实际上,这个理由是假的,后一句话才是真的理由:【以王肱领东郡太守。】杀了乔瑁后,刘岱让他的人当了东郡太守。可见,刘岱的目的是抢地盘,而非什么关系交恶。

    大家来打董卓,都是为了来赚钱的,和爱国无关。但董卓的钱哪有那么好赚呢?其实,欺负比自己弱的诸侯最赚钱!比打董卓可好赚太多了!(如刘岱,杀了盟友乔瑁,立刻获得了一个郡的领土。若他继续打董卓,打一辈子,也赚不到一个郡的。)所以,联盟军再也没找过董卓的麻烦,而是互相勾心斗角、厮杀、吞并了起来。

    现在,袁绍便要抢韩馥的冀州了。

    ‘袁绍抢冀州’这事,自古的看法都是:韩馥好、袁绍坏,韩馥无偿给袁绍粮食,袁绍却想抢韩馥的地盘。

    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韩馥为何给袁绍军粮?因为:在联盟军中,韩馥担任的就是这一职务。供应军粮,是他本就该做的职责。

    联盟军的性质,是盈亏自负的。参加联盟军的人,想多赚钱,就多出力。不想出钱、出力,也无所谓,分钱的时候就少分。所以,联盟军中,很多人都是在混的,天天玩,压根不出力。

    按《资治通鉴》的载,联盟军的安排是:

    【袁绍与王匡屯河内。】【孔伷屯颍川。】【刘岱、张邈、张超、乔瑁、袁遗、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河内、颍川、酸枣三地,距洛阳较近,算是作战的前线。

    【袁术屯鲁阳。】鲁阳距洛阳较远,但袁术派部下孙坚冲到了最前线。

    【韩馥留邺,给其军粮。】邺城距洛阳最远,但韩馥提供军粮。

    后来,联盟军要立刘虞为帝,成立一个新国家。立(把持)刘虞的人是:韩馥、袁绍。也就是说,新国家成立后,他二人就是地位最高、把持朝政的人。

    这其中,袁绍是盟主,由他来把持朝政是合理的。(若真的成立了新国家。)可是,论实力、资历,比韩馥强的有颇多。论战功,韩馥又离前线最远。(他压根没上战场。)他凭什么把持朝政呢?就是因为:打董卓时,他为盟主提供军粮,投资最大。成功后,当然应该分钱、获利最多。不服的人,谁让他们都没舍得投钱、卖命呢?

    所以,给袁绍粮食,本就是韩馥该做的,属于投资,是有高回报的。(若成功,韩馥可成为把持朝政者。)并不是韩馥善良、人好。不然,别人为了粮食都能打起来,韩馥怎可能白送呢?

    实际上,韩馥、袁绍二人,先要害对方的坏人,不是袁绍,而是韩馥。跟《演义》不同:《演义》中,韩馥、袁绍是毫无关系的二个人。历史上,他们的关系却很复杂。

    韩馥本是朝廷官员,属于贵族派。当年,官员周毖用了一计,是:骗董卓将一些朝廷官员,分配到地方上做官。这样,中央、地方可以互相支援,夹击董卓。

    这一计,董卓其实是看穿了的,并没被骗。不过,这一计是个双刃剑,既能害董卓,也能帮董卓:被分出去的官员,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既要受董卓派的压迫,又要听贵族派头领袁隗、王允等的命令。他们脱离了朝廷,成了只手遮天的土皇帝,其实是赚了,比以前过的要好太多。

    而董卓本就想讨好士大夫、官员,又愿意和土皇帝们平分天下。那么,董卓假装中计了,真的把他们分出去,就有二个好处:

    一,这些官员离开了朝廷,贵族派在朝廷内部的实力变弱,董卓更容易统一朝廷内部。

    二,董卓尽量给这些官员帮助、好的职位,让他们当土皇帝当的更轻松、舒服。说不定,他们便会偏向董卓,甚至成为董卓的人。因为:

    1,他们已脱离了贵族派,成了土皇帝。那么,他们继续帮贵族派舍命对付董卓,有什么好处呢?完全没有。若失败,自己承担损失。若成功,新的把持朝政者,也肯定是袁隗、王允等,不可能是他们。到时,他们的结局无非是:要么丢了自己的地盘,回朝廷,继续做袁隗、王允的部下。(损失极大。)要么回自己的地盘,继续做土皇帝。(那直接做土皇帝就行了,又何必舍命对付董卓呢?)都是不赚的。

    2,董卓则不同,是真的给了他们极大好处的。董卓又远远强于贵族派,又对他们没要求,不会让他们舍命对付谁。(董卓只求谁也别惹谁。)故,他们若背叛贵族派,偏向董卓,就很正常了。

    所以,董卓明知这是敌人的一计,却将计就计,同意了。(可见,董卓的政治水平是极高的。)分出去的人中,就有韩馥。

    《英雄记》记载:当董卓、联盟军开战时,韩馥犹豫道:‘我该帮谁呢?’【韩馥…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

    他会犹豫,是很合理的。因为:

    1,董卓强于联盟军,打董卓输的几率较高。不合算,属于自找亏损。

    2,他是土皇帝,董卓压根不管他,完全没影响到他的利益,他自掏腰包打董卓干嘛呢?不合算,属于自找亏损。

    3,董卓对他很好。《英雄记》记载:【董卓举韩馥为冀州牧。于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把最富裕、油水最多的地方给他了。可以说,他虽是袁门故吏,但董卓对他,是比袁家对他好的。董卓才是真正给他实惠、让他赚了大钱的人。

    故,他偏向董卓,很正常。要不是怕被周围的诸侯(联盟军那批人。)围攻,他肯定是全力支持董卓的。

    ‘被封为冀州牧后,韩馥可能会偏向董卓。’这件事,董卓也是能预测到的。所以,董卓封他为冀州牧,还有更深的一层用意,是:袁绍逃到渤海后,被封为渤海太守。渤海郡属于冀州管辖。即:单从级别上看,若韩馥是冀州省省长,袁绍便是韩省长手下的渤海市市长,要受韩馥的管。董卓封他为冀州牧,就是让他帮忙监视、打压,甚至杀了袁绍。

    韩馥也确实这么做了,做了颇多害袁绍的事。如《后汉书·袁绍传》记载:他见袁绍得人心,怕袁绍威胁到他,便派人堵住袁绍的门,不让袁绍发兵讨董。【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同一件事,《英雄记》则说:他不是怕袁绍,而是单纯不想让袁绍发兵讨董,所以堵住袁绍。

    又记载:他深深怀疑袁绍,虽提供袁绍军粮,却故意少给,想让袁绍军散了。【韩馥意犹深疑于袁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可见,韩馥名义上是联盟军的人,实际上却一直暗中帮董卓,想把联盟军搞散了。

    韩馥做的这些事,《演义》都故意删除了。目的,便是给大家造成韩馥很好、袁绍很坏的错觉:《演义》中,韩馥、袁绍毫无关系,韩馥这个好人不断的给袁绍送粮,袁绍却要抢韩馥的地盘,实在太坏了——是在故意抹黑袁绍。

    (《演义》中,袁绍是被当作昏君描写的,甚至还有要杀死刘备之举。)

    这样看来,袁绍为何抢冀州?答案便很明显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三十四章:袁绍为何抢冀州?(中)

    袁绍为何抢冀州?自古的看法都是:袁绍有野心,不甘愿困在小小的渤海。或是袁绍缺粮。而冀州是帝王之资,粮食富足之地,所以要抢冀州。

    这一看法,是错误的。为何?因为:这一看法存在着二个漏洞,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漏洞一:袁绍为何非要抢韩馥的地盘?

    受《演义》影响,人们都有个惯性思维,是:袁绍好像非抢韩馥的地盘不行。但是,他为何不抢别的诸侯的地盘呢?

    要知道,抢冀州的风险是极大的:韩馥的实力颇强,很多诸侯都打不过韩馥,何况袁绍?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袁绍的地盘都归韩馥管,他的情况被韩馥摸得透透的,粮食还有多少韩馥都知道。一旦韩馥没中计,袁绍岂不是必死无疑?

    为何天下那么多不如韩馥的人,好的地盘也不少,袁绍都不抢,(即便抢夺失败了,也不会死。)偏要挑一个最难的抢呢?

    漏洞二:袁绍为何联合公孙瓒?

    其实,袁绍绝非韩馥的对手,他自己也是知道的。故,他没明着抢冀州,而是用了一计,联合公孙瓒,想把冀州骗过来。

    可抢冀州不合理,联合公孙瓒就更不合理了:公孙瓒的实力更强,袁绍弱,就算得到了冀州,也肯定是公孙瓒多分,袁绍少分。(如此,袁绍就不如独自去抢别的地盘了,不用和别人分,得到的地盘还多些。)甚至,公孙瓒得到冀州后,继续进攻袁绍,把袁绍灭了也是极有可能的。

    即:袁绍这一计谋,并没史书上写的那么高明,反而十分低劣。只要韩馥有一点犹豫、抵抗的心,袁绍就是必死的。(要么死于韩馥,要么死于公孙瓒。)

    实际上,以上这二个风险、漏洞,袁绍本来是不用冒的:若他不抢冀州,去抢别的弱小诸侯,就既不必联合公孙瓒,也不必和韩馥为敌了——甚至,他还有可能得到韩馥的支持、帮助。毕竟,他对韩馥有威胁,韩馥也是希望他早点离开冀州的。

    可是,袁绍偏偏要反着来,偏偏不打别人,宁愿拉上公孙瓒这个吃人的老虎,也坚持要抢冀州。(历史上的公孙瓒,是极其野蛮、不讲理的。《演义》因他是刘备的挚友、旧主,所以把他美化了,写的他十分正义、无辜,把袁绍写成了坏人。)袁绍再怎么傻,也不可能这么傻。这就只能证明:袁绍抢冀州,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抢韩馥的地盘,(更不是为了缺粮食。)而是单纯为了杀死韩馥!

    即:只要能杀死韩馥,哪怕冀州被公孙瓒抢走了,甚至自己被公孙瓒杀了,袁绍也无所谓。

    这样解释,这件事的二个漏洞,就完全合理了:

    漏洞一:若袁绍是想抢地盘,为何不抢别人、弱者的,非要抢韩馥的呢?因为:袁绍的真正目的是杀死韩馥,而不是什么抢地盘,当然就非要抢韩馥的了。抢别人的干嘛呢?

    漏洞二:袁绍为何联合公孙瓒?他不怕合作后,公孙瓒抢走大部分利润吗?不怕。因为:既然目的是杀死韩馥,那么,韩馥的地盘归谁,就不是他首先考虑的问题了。杀死韩馥后,能顺道获得地盘、利润,当然好。但杀韩馥是他唯一的目的,最重要的事。为了杀韩馥,把所有地盘都给公孙瓒,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只靠袁绍,是绝对杀不死韩馥的。

    故,袁绍抢冀州,是为了杀韩馥,而不是为了抢地盘、缺粮、扩张自己等。

    不过,袁绍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让自己处于几乎必死的地步,也要杀死韩馥呢?
    第三十五章:袁绍为何抢冀州?(下)

    袁绍叫公孙瓒打韩馥,公孙瓒立刻同意了。很多人就觉得公孙瓒中了袁绍的计,觉得公孙瓒很笨。

    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

    1,公孙瓒的实力极强,打韩馥的胜算是很高的,大概率可以获得利润。

    2,会不会赔本呢?不会。一者,公孙瓒很难打的输。二者,就算打输了,公孙瓒也无所谓:他和袁绍不同,袁绍若输了,必定会被韩馥杀死,损失极大。他若输了,韩馥能拿他怎么办呢?是没能力追到幽州去灭了他的。(甚至没能力问公孙瓒要个说法,只会忍了。)

    3,袁绍弱,公孙瓒强。二人获得冀州后,最好的结果,是公孙瓒独占冀州。正常的结果,是公孙瓒占大部分冀州,袁绍占小部分。公孙瓒都是赚的。最差的结果,是袁绍独占冀州,公孙瓒什么也没得到——这个,也不过是浪费了些兵而已,公孙瓒仍然可以接受。而且,这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可以忽略不计。

    4,就算袁绍没联合公孙瓒,公孙瓒若想入主中原,下一步也是进攻冀州的韩馥。由于领土接壤,公孙瓒、韩馥是早晚必有一战的。(就像日后的袁绍、公孙瓒必有一战。江东孙家、荆州刘家必有一战一样。)

    故,公孙瓒打韩馥,是稳赚不赔的,怎么折腾都行。再加上他本来就要打韩馥,所以就毫不犹豫的来了,并不是中了袁绍的计——就算公孙瓒明知道这是袁绍的计谋,他也一定会来的。

    公孙瓒稳赚不赔。那么,袁绍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险,也要杀韩馥呢?

    若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他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如抢别人的地盘。)哪用冒着没命的风险杀韩馥呢?一般来说,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人类才会冒死去做一件事。(毕竟拼不拼都是死,就不如拼了。)所以,袁绍杀韩馥是因:韩馥威胁到了他的生命。

    如前文所讲:韩馥有极大的可能脱离联盟军,成为董卓的人。(甚至,韩馥一直都是董卓的人。)

    请注意:最初,董卓、联盟军间,韩馥不知道该加入谁,并不是他优柔寡断、愚蠢等。而是因为:他在两边都能混得开。

    董卓方:董卓本就是要讨好韩馥的,肯定会重视他。同时,董卓敢派韩馥去管袁绍,就证明韩馥绝对是深受董卓信任的,董卓不怕他俩反而勾结到一起。

    联盟军方:韩馥是一州刺史,省长级。在联盟军中,他也是地位极高、极有话语权的。他差点就建立了新的国家,成了新国家的‘董卓’。

    既然都能混得开,就无所谓非要加入哪边了。哪边赢,他都是赚的。(就像刘虞一样。)不用像袁绍、鲍信、曹操那样坚决的反董。故,自然要先漂着,看看形势,哪边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再去哪边。

    最后,韩馥还是选择加入联盟军。这就证明:加入联盟军,对韩馥更有利。

    利益有三:

    1,便是前文所说:和他相邻的诸侯,有一些加入了联盟军。若他支持董卓,会受到这些诸侯的围攻。

    2,联盟军竟有13路诸侯加入,说不定真的能打赢董卓。

    3,韩馥在联盟军的地位颇高,他可以促使联盟军建一个新国家、立一个新皇帝。他则把持皇帝,成为‘董卓’。

    前2点不必分析。第3点是:若韩馥跟着董卓混,再怎么混,最多是董卓手下第一人而已,绝无可能把持朝政——董卓怎可能把把持朝政的权力送给韩馥呢?

    更何况,连第一人的位子,也必定是董家亲族的,(如他的弟弟董旻、侄子董璜、女婿牛辅等。董卓最信任他们。)韩馥也是混不到的。

    但若跟着联盟军混,他说不定就可以把持新国家的朝政了。这个利益,是董卓给不了韩馥的。

    故,他加入联盟军。

    可如今,联盟军散了,他还会继续站在联盟军一方吗?很明显,他站在董卓方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1,联盟军散后,就算韩馥支持董卓,周围也不会有人围攻他了,不会因此受损失。

    2,联盟军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已经是事实了。

    3,韩馥立皇帝的提议,已被所有诸侯严厉拒绝了,毫无商量的余地。即:不论站在哪边,韩馥都是成不了把持朝政者的。那么,同样是当个普通成员,跟着皇帝、朝廷的代表董卓,争取升官拜爵,当然比跟着一团糟的联盟军好。

    4,讨董时,联盟军的实力、声势颇大。这种形势下,韩馥还敢公然表示想支持董卓。如今联盟军完了,他就更可能支持了。

    那么,当韩馥再次跟着董卓时,谁最有可能被韩馥杀死呢?就是袁绍!董卓连袁家都灭了,还能放过袁绍?所以,只要董卓一声令下,韩馥就会杀袁绍——既然如此,袁绍就一定会冒着没命的风险,也要抢先杀了韩馥!

    哪怕引来公孙瓒:毕竟,公孙瓒只是有可能杀了袁绍,也有可能不杀,只是抢地盘而已。而韩馥,则一定会杀了袁绍——有可能被杀,和一定被杀,只要不傻,当然选前者。

    故,袁绍抢冀州、害韩馥,只是无奈自保而已,并不是什么野心的体现。

    ---------------------------------------
    附:

    除冀州外,袁绍只抢过孙坚的地盘,派部下周喁抢孙坚的老家。《吴录》记载:【袁绍遣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孙坚慨然叹曰:‘同举义兵,…吾当谁与戮力乎!’言发涕下。】

    不过,袁绍抢孙坚的老家,并不是为了抢地盘,而是也与抢冀州一样,是为自保不得不抢,是围魏救赵之计:如前文所述,13路诸侯宁愿不打董卓了,也绝不会容许某路诸侯成为新的董卓、新的把持朝政者。孙坚已经打进了洛阳,并准备继续追击董卓,很有可能成功的灭掉董卓,成为新的董卓。那么,连孙坚的老板袁术,都无法容忍这件事发生,故意不给孙坚粮草,让孙坚失败。何况外人袁绍呢?

    故,袁绍进攻孙坚的老家,目的并不是为了抢这个地盘,而是围魏救赵,逼孙坚回来守他的老窝。这样,孙坚就只能退兵,成不了新董卓了。

    自古以来的人,都看不懂这一点,又见孙坚悲愤流泪,就都认为是袁绍见利忘义,单纯想抢地盘了。

    附2:

    孙坚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人,证据是:孙坚起义时,一路用计杀了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为何?史书说是因为二人对他不礼貌。但实际上,他是在讨好袁术,为了能加盟袁术。

    汉朝,江东在中原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好地方,而是十分封闭、偏僻的。孙坚是江东人,他想在中原站住脚,有长期的发展,是必须要找一个在中原有话语权的人,提供给他背景、人脉,以及混这个圈子的资格。(即:名义。你凭什么来中原抢地盘呢?)

    所以,他准备加盟袁术,做袁术的部下:袁术乃四世三公,除皇族外,最正统的名门贵族。而袁术一向对荆州有兴趣,孙坚就把荆州刺史、南阳太守杀了,将荆州献给袁术做见面礼。《袁术传》记载:【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得据其郡。】袁术的根据地南阳郡,就是这么来的。

    (如前文所述,荆州绝大部分的实力,都握在数十个本地家族手中。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叡,其实是没什么用的,袁术无能力摆平荆州各大家族,照样占据不了荆州。故,袁术只是占据了荆州的南阳郡。)

    而为了加盟袁术,孙坚杀的这两个人是什么身份呢?王叡是要参加讨董的人。《吴录》记载:【王叡举兵欲讨卓。】张咨则和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一样,都是官员派派出去对付董卓的。(这几人都参加讨董了,张咨为何没参加?就是因他被孙坚杀了。)故,孙坚为了他的私心,杀了二个讨董的主力、好人。他虽是讨董的第一功,但绝不是什么忠臣义士了。
    今天的更新已送上,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三十六章:韩馥真的很愚蠢吗?

    公孙瓒杀过来,韩馥有二个选择:

    一,将冀州让给袁绍。提出此建议的人是:高幹、荀谌。

    《袁绍传》记载:【袁绍…使高幹、荀谌等说韩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绍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

    这段记载,有二点须注意:

    1,《演义》中,荀谌是韩馥的部下,他一力劝韩馥把冀州给袁绍,后又加入了袁绍,是奸臣。历史上,荀谌则和韩馥毫无关系,他本就是袁绍的人,替他老板去游说韩馥的。

    2,《演义》中,荀谌是劝韩馥找袁绍帮忙抵抗公孙瓒,而不是把冀州给袁绍。韩馥上当了,请袁绍来,袁绍便趁机夺了冀州。历史上,荀谌则是光明正大的劝韩馥把冀州送给袁绍,韩馥同意了。

    为何《演义》会与历史有差别?还是为了抹黑袁绍。后文会有详细的分析。

    二,反对将冀州让给袁绍。提出此建议的人是:耿武、闵纯、沮授。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韩馥的部下【耿武、闵纯、沮授闻而谏曰:‘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

    反对的人认为袁绍弱、韩馥强,灭了袁绍都行,怎么能莫名的把冀州送给袁绍呢?他们还要带兵拦截袁绍,和袁绍开战。《九州春秋》记载:【赵浮、程奂将强弩万张屯河阳。】晚上,数百艘船,一万多兵,去袁绍的兵营示威。

    可是,韩馥却道:‘我的能力不如袁绍,把领土让给有能力的人,是古人的好品德。’想学上古圣贤的禅让制,并骂反对的人境界不够,是在嫉妒袁绍。

    最后,没等公孙瓒打来,冀州就归了袁绍了。于是,人们都说:‘韩馥太笨了,为何非要把冀州送给袁绍呢?’还说韩馥懦弱、胆小。

    韩馥真的这么笨吗?不太像。作为一个能在董卓、联盟军间左右逢源、差点建立了新国家的人,怎可能这么笨,一心要把地盘送给别人呢?要学上古圣贤,更是他随口胡扯的一个借口:他都要支持残暴不堪、屠杀百姓的董卓了,怎可能有什么‘为了天下好’的高境界,要学圣贤呢?

    所以,韩馥坚决要把冀州送给袁绍,一定是有他自己的理由、深意的,只是人们都没看透而已。

    有何深意呢?是:把冀州送给袁绍,是韩馥的最佳选择。

    韩馥是绝对打不过公孙瓒的。因为:

    1,公孙瓒一接到打韩馥的通知,便毫不犹豫的去打,都懒得计算一下有没有风险、成本利润如何?这就证明,公孙瓒打韩馥是极占优势的,都不用考虑。

    2,公孙瓒常年和边境的异族激战,部队的战斗力早练出来了,勇猛异常。《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公孙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异族都吓的要躲着他,韩馥怎可能打得过呢?

    3,就算韩馥打得过,他和公孙瓒激战后,两败俱伤,也必定会被别的诸侯(如袁绍等。)捡便宜,趁机偷袭。韩馥还是要死。

    4,公孙瓒一打过来,冀州已经有几个郡怕的想投降了。荀谌道:【诸郡应之。】

    即:若不把冀州送给袁绍,不管韩馥打不打得过公孙瓒,他的下场都是死。

    有人会道:‘袁绍狼子野心,韩馥可不可以不找袁绍,找别人帮忙抵抗公孙瓒呢?’

    不可以。因为韩馥找别人来,别人绝不可能来。因为:

    1,别人怕得罪强大的诸侯公孙瓒。(前文说过,公孙瓒是极蛮横、不讲理的。)

    2,别人来帮你打公孙瓒,是赚不到利益的,甚至会赔本。所以,要么不来;来的话,肯定也是不安好心,和公孙瓒、袁绍一样,是想趁机抢你的地盘。

    (大家都说袁绍狼子野心,想吞并冀州——这个说法不对:在能吞并冀州的情况下,谁会放过这块肥肉呢?任何人都是想赚便宜的,不可能说别的诸侯浪费自己的兵马钱粮,只是真心想帮你,让你过的更好。)

    3,别人想等你和公孙瓒两败俱伤后,再来捡便宜。

    4,你的死活关我什么事?我就是不想来。

    5,等等。

    总之,大家都不傻的,你叫人家来帮你,人家就来吗?不可能的。就像天下诸侯打董卓一样,有的诸侯根本不来;有的来了,又不出力,等于没来——打董卓这个公认的坏人,拯救国家这么大的名义,你都叫不来人,何况打公孙瓒呢?

    故,把冀州送给袁绍是对的。虽然损失巨大,但没办法——不送给袁绍,韩馥就会被公孙瓒杀死。但凡不用送人,谁会傻的非要把自己地盘送人呢?

    那群反对送冀州的人,他们只是单纯的反对送给袁绍而已,却说不出任何对付公孙瓒的办法。这群人,自古都被称作忠臣,其实却是真正在害韩馥的人,是在逼着韩馥去死:按他们的建议,袁绍肯定是得不到冀州了。可公孙瓒打过来,怎么办呢?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袁绍这个风险,却忽视了公孙瓒这个风险。若听他们的,韩馥必死无疑。

    而高幹、荀谌这二个‘奸臣’,却考虑的面面俱到,为韩馥打算的十分好。上文说《演义》抹黑他二人,怎么抹黑的呢?是:《演义》说荀谌骗了韩馥,骗他袁绍是来帮忙的,让韩馥把袁绍引进了冀州。结果,袁绍篡夺了冀州。

    但历史上,荀谌并没有骗韩馥,而是说的十分坦白:【袁绍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袁绍带着兵过来了,他是想干什么呢?肯定不是干好事,你危险了!明说袁绍是想抢他的冀州。

    可以说,荀谌才是真心为韩馥好的:公孙瓒打过来了,袁绍又想抢他的冀州。韩馥再怎么聪明、有能力,可他就是打不过公孙瓒,能怎么办呢?没办法的,只能选择以下四者:

    1,不送冀州,被公孙瓒杀死。

    2,不送冀州,与公孙瓒作战时,被袁绍偷袭。

    3,将冀州送给袁绍。

    4,将冀州送给公孙瓒。

    很明显,把冀州送给袁绍,就是韩馥最好、唯一的选择了。

    所以,除荀谌外,袁绍竟敢派他的外甥高幹去劝韩馥——高幹肯定是向着他舅舅袁绍的,韩馥怎可能信高幹的话呢?但韩馥还是信了。因为:这的确是他最好的选择。

    即:袁绍抢冀州,根本就没用阴谋,而是用的堂堂正正的阳谋:你是想把冀州给我,还是想死?

    不过,韩馥为何没把冀州送给公孙瓒呢?毕竟,公孙瓒和韩馥无仇,送给公孙瓒,他也不会死。而袁绍和他是仇人,理应宁愿便宜了公孙瓒,也不能便宜袁绍。

    前文中,我们说袁绍冒着没命的风险抢冀州,便是指的这一风险。一旦韩馥这么做了,(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袁绍必死无疑。

    可韩馥没这么做,而是坚决要让给袁绍。也就是说,他竟宁愿便宜了仇人,也不便宜陌生人。(和他手下的忠臣相反:忠臣们都是宁愿抱着袁绍一起死,也不便宜袁绍的。)这是为何呢?

    因为韩馥足够的理性:在冀州必丢的前提下,送给这二人的说法、利润,是完全不同的。

    公孙瓒是来打你的,他一打你,你就把冀州给他了——很明显,这一行为根本就不叫‘让贤’,而叫投降!别人不会说你品德高尚,只会说你怕了公孙瓒。

    而袁绍是来帮你的,别人来帮你,你却把地盘都送给了别人,这就叫退位让贤了,是堪比尧舜禹的完美品德。

    故,送给公孙瓒,韩馥会既丢了冀州,也丢了名誉,背上胆小鬼的骂名,无法产生利润。送给袁绍,则会获得退位让贤的美名,产生二个利润:

    1,说不定可以流芳千古。

    2,汉朝人看重名誉,有了一个极好的名誉,丢地盘后,他入朝为官或投靠他人,履历也好看些,升迁也快些。

    韩馥的政治水平是颇高的。他让冀州一事,便是在绝境中,还仍能挖掘出一点利润的完美体现。换谁来,也不可能做的比他更好了。
    第三十七章:董卓为何残暴不堪?

    如前文所讲,董卓在朝廷进行独裁统治,疯狂针对不支持他,甚至中立的官员,进行大肃清。

    《董卓传》记载:一天,董卓叫百官来吃饭,还有【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

    请注意:这数百人的身份,是降卒、受招安者,(被引诱的投降了。)而不是俘虏。俘虏是:他们和董卓作对,但打不过董卓,被活捉了,该死。受招安者是:他们还能打得过董卓,但不打了,主动向董卓投降。

    如张郃向曹操投降,便是降将。于禁被关羽活捉,便是俘虏。

    投降、受招安的人,是不该被杀的。古人云:‘杀降不祥。’为何不祥?不是因迷信,而是因:人家投降你,你还杀人家,以后谁还投降你?肯定都顽抗到底了。大大增加了吞并别人的成本、失败率。

    可是,董卓却当着官员们的面,将他们【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大锅)煮之。】吓得官员们筷子都拿不住了。

    董卓这么残忍的虐杀受招安者,就是在警告官员们:不和我一条心,就要死!就算你日后投降了我,想和我一条心了,我也不会放过你。

    不想死,就必须坚定的站在董卓这边。

    《后汉书·董卓传》又记载:【关中旧族,陷以叛逆。】又大肆冤枉、屠杀各大名门家族,也就是官员派、士大夫们。

    原本的董卓,是最尊敬、讨好官员派的,将好的官位都给他们。但现在,董卓知道官员派绝不可能和自己一条心了,(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便不再复述了。)再给官员派好的官位,就是资敌了。所以,董卓变的大肆屠杀官员派,腾出好的官位,给他的亲人。(亲人自然是最靠得住的。)他从‘他的人不担任好职位’,变成了【宗族内外,并列朝廷。】当大官的都是他的人。

    故,王允就必须要出手杀董卓了:最开始,王允是真心投降董卓的,并不是假装投降。(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后汉书·王允传》说他:【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说白了,就是怕董卓,所以投降了。但是,为何现在又不怕了,甚至还敢杀董卓呢?就是因被逼到绝路了:接下来,董卓很有可能会杀他。(除了董卓的亲人,董卓谁都不信了,谁都可能被杀。)所以,他当然要冒死抢先杀董卓。

    独裁者想获得人心,有二种方法:

    1,讲道理、品德,让所有人心甘情愿的支持自己。

    2,讲拳头、暴力,杀光那些不支持自己的人,活着的人,就自然全是支持自己的了。

    有人会道:‘你前文说董卓为了消除隐患、稳定统治,抛开道德不讲,单讲政治,做这些残忍的事是正确的。可是,他为何不用某些明君的方法治理朝廷呢?为何非要大行杀戮?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董卓残暴!’

    其实不是。实际上,皇帝用何方法治理朝廷,与他本身的性格无关,而与他所处的执政环境有关。

    史上,有的皇帝热爱百姓、勤于政务。这类皇帝,若放在太平盛世,就是标准的仁君,最差也是个守成之主。但是,若他接手朝廷时,已是个烂摊子了,他那一套‘文治’便行不通了,不适合乱世,会被乱臣贼子篡位、推翻。被史书定义为平庸、无能的皇帝,甚至昏君。

    有的皇帝热爱战斗、开疆拓土。这类皇帝,若放在乱世,说不定就是开国皇帝。但是,若他接手朝廷时,国家的环境不适合征战,只适合修养,他爱开疆拓土,就是所谓的穷兵黜武了。亦会被定义为昏君。

    故,执政的方向,是由大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个人性格。就像让你开一扇木门,若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开,你当然可以慢慢的学习开锁技巧,或是想其他的方法,尽量展示温柔的一面。但若只给你一分钟的时间开,你就只能残暴的直接砸门、砸锁、踹门等了,没办法温柔的。

    所以,董卓并非生性残暴,而是当时的大环境,决定了任何人坐到执政者这个位子上,都必须要残暴才行——朝廷外部,有联盟军、各地诸侯想杀你。朝廷内部,有官员想杀你。软绵绵的讲什么道德、休养生息,只会被别人干掉。
    第三十八章:美人计。

    《演义》中,王允、貂蝉使用美人计,让董卓、吕布为了貂蝉争风吃醋、反目成仇。最后,实际上的汉朝统治者董卓,就这么死在了一个女人手中。

    这段剧情是极精彩的,但完全没逻辑,只能看个热闹。把政变、暗杀权臣这一大事,写得像过家家一样幼稚。

    美人计虽有可能成功,但是,就算董卓、吕布再怎么傻,怎可能到最后还没发觉这是王允的计谋呢?董卓没发觉就算了,吕布又和王允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居然丝毫没想到:‘他杀了董卓后,王允成了最大的得益者。他和董卓的矛盾,会不会是王允故意挑起的?’最后,王允遇难时,吕布竟还想救王允!怎可能呢?

    故,吕布为何杀董卓?又为何与王允合作?《演义》不能当真,我们还是从历史上来分析。

    原因一:董卓并不信任吕布。

    《演义》中,董卓是一直很信任吕布的,直到发生了美人计后,才开始不信任他。但历史上,董卓一直就不是很信任他。

    董卓的部下,分为三部分:

    1,他的亲人,如董旻、董璜、牛辅等。他们是最受董卓信任的。

    2,他最初的部下,如李儒、李傕、郭汜等。他们在董卓还没混起来时,就跟着董卓了,是第二受董卓信任的。

    3,后来才加入他的人,如吕布、蔡邕等。他们就没那么受信任了。(如《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卓重蔡邕才学,厚相遇待,…然卓多自佷用,邕恨其言少从。】明知道蔡邕极有才华,但就是不用他的某些建议,原因只能是:还没有特别的信任他,害怕他害自己。)

    最信任亲人,其次信任老伙伴,最后才轮到新认识不久的人。董卓这个顺序,是很正确、合理的。吕布加入董卓,仅仅是因利益。所以,董卓只要不傻,就不可能太信任他——你能为了利益背叛丁原,当然也能背叛我。

    故,吕布被信任的程度,其实和王允差不多,都是平常看上去很亲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亲密,是董卓善于处理政治关系、人际关系的体现,不能当真的。(既不重用吕布等人,避免吕布等人害到他。却也不让吕布等人感觉到自己不受重用,仍感觉和董卓很亲密,避免吕布等人背叛他。)关键时刻,吕布被董卓抛弃,甚至清算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如蔡邕,董卓和他最亲密,却始终防着他。又如袁隗,连董卓废帝都支持,转眼却被董卓灭门了。

    以前董卓重用吕布,只是想利用他杀丁原而已,(若无吕布的背叛,哪有这么容易杀了丁原?)和吕布的个人能力无关。很多人认为吕布是三国第一武将,完全是被《演义》、民间传说误导了。历史上,比吕布强的人有颇多,单说这次董卓、联盟军的战争,吕布就被孙坚打败了。而董卓方的人,又认为孙坚不如李傕、郭汜。可见,吕布的个人能力,在董卓集团并不算突出,董卓重用李傕、郭汜等亲信就行了,没必要冒险重用吕布。

    故,吕布和王允、蔡邕的处境相同:董卓给他们的待遇很高,但他们始终融不进董卓的心腹圈子,不是真正的‘董卓的人’。

    (如董卓派吕布、胡轸去打孙坚,还没等遇到孙坚,吕布、胡轸就先闹了不和,自乱阵脚。为何?因为胡轸是凉州人,是董卓的亲信。《九州春秋》记载:【胡轸、杨定皆凉州大人。】董卓当然更信任胡轸,叫胡轸领导吕布。《英雄记》记载:【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都。】吕布当然不愿意、不服被胡轸领导,便在军中散布谣言,拖胡轸的后腿。他俩闹不和,是‘融不进董卓圈子的人’,对‘董卓心腹’的进攻、斗争。)

    而如今董卓用不着吕布了,在朝廷一轮轮的大肃清下,吕布就有很大的可能被卸磨杀驴了。吕布很有可能被董卓杀死,他才会有可能被劝的先出手杀董卓。所以,王允想杀董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而不是李傕、胡轸这群人。

    原因二:董卓、吕布本来就关系不好。

    《吕布传》记载:董卓【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在历史上,董卓因为一件小事大怒,怒到用戟去打吕布。(注:只是因为一件小事而已,并不是因为貂蝉。)

    而后来,吕布和董卓的小婢私通,又担心被董卓发现,整天惴惴不安。(因为小婢是董卓的私人物品,算是董卓的女人。)

    历史上,这二件事是毫无关系的。但《演义》中,罗贯中把这二件事强行合并成了一件事,并把时间顺序故意颠倒了。

    历史上是:董卓因为小事要打吕布,后来,吕布又和董卓的小婢通奸。

    《演义》却是:吕布和董卓的女人通奸,气的董卓打了吕布——你看,两件毫无关系的事,在罗贯中笔下,居然成了因果关系!

    此处也可看出:历史上的董吕关系,与《演义》中的董吕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历史上,董卓为一件小事就要杀吕布了,这就证明:董卓本来就信不过吕布,甚至董卓本来就想随便找个理由杀了吕布!

    毕竟吕布是丁原派的人,不是纯正的董卓派出身。而且,丁原死后,仍有大量丁原派的人愿意跟着吕布混,并没被董卓吸收。(也就是原来丁原的部下,如前文所说的张辽、张杨等。)所以,吕布也算是朝廷中不属于董卓的一股小势力。理论上讲,吕布有部队,他对董卓的威胁,可比袁隗、王允等大多了。

    故,历史上,没有任何人挑拨董卓、吕布的关系,董卓也没中计,(历史上压根没有美人计。)但董卓仍想杀吕布。为何?因吕布本就是董卓的一个隐患。

    而《演义》中,则变成‘董卓是因中了美人计,才和吕布关系不好的。’即:若没貂蝉的话,董卓、吕布的关系是会一直很好的,真的情同父子。

    《演义》这样写,就显得董卓、吕布都很笨了:他们本身感情那么好,却被小小的貂蝉玩弄于鼓掌之中,导致自相残杀。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吕布杀董卓,不是因爱情、色欲、被女人骗了等。而是为了避免政治肃清,必须要杀董卓保命。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冷静的选择。

    而历史上的董卓不信任吕布,也不是因女人,而是吕布本就是董卓的一个隐患、威胁,吕布的可替代性又大,(李傕、郭汜等都比他强。)当然就没必要非重用、信任他了。信任董氏宗亲、李傕等,就够了。

    故,董卓的政治水平极高,早晚会肃清吕布。吕布也熟悉政治,知道董卓早晚会肃清他,所以抢先出手。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却被《演义》写成了以女人为主的三角爱情剧。所以说,现实永远比小说更精彩。
    第三十九章:董卓之死。

    为何王允一联络吕布,吕布就立刻同意了、坚定地与王允结盟呢?原因有三:

    1,如前文所讲,王允、吕布的处境相同,都属于不被董卓信任、早晚会被肃清的人。既然都只想保命,没资格想别的,对方就不可能对自己使坏——在这时,若还对合作伙伴使坏,导致搞砸了保命的计划,就跟找死没分别了。故,二人可以绝对信任对方。

    2,王允、吕布的关系还不错,早在董卓还不认识吕布时,王允就在并州认识吕布了。

    3,官员派衰落后,朝廷中有一定实力、合作价值的人,也不多了,也就吕布、王允这寥寥几人。吕布有一定的实力,(丁原的部队有颇多跟着他。)又贴近董卓,负责具体刺杀董卓。(若没有贴近董卓的人做刺客,王允怎可能杀死董卓呢?)王允则是官员派的头领,负责提供正义的名义。二人联手,杀死董卓的几率虽也很低,但比联合其他人要高太多了,是朝廷中第二有可能杀死董卓的组合。

    所以,王允、吕布的联手,是利益、形势推动下的必然,而不是什么吕布被貂蝉迷惑了。他们两人若想杀死董卓,是必须要和对方合作的,(或是和能代替对方的人合作。)单靠自己绝对不行。其中,吕布又更加需要王允。因为:

    1,没吕布,王允还可以和李肃结盟,让李肃负责刺杀董卓。《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将至,…李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墯车。】若李肃刺的准点,不用吕布出手,董卓也死了。

    那么,王允为何还是选择与吕布结盟呢?主要是因:吕布有自己的实力、派系、部队,万一刺杀失败,还有起兵反抗的余地。而李肃没有,万一失败,就必死无疑了。故,选吕布较好。

    2,没王允,吕布则完了:他杀死董卓后,会陷入被董卓余部、朝廷官员夹击的危险——毕竟,吕布不是官员派的人,甚至还是官员派的仇人。(当初,若不是吕布背叛、杀害了丁原,按何进的计划,由丁原压制住,甚至除掉董卓,官员们哪会过得这么惨?)他杀了董卓,官员派硬要冤枉他和董卓是狗咬狗,而不是为国除奸,反而要杀了吕布,(因为吕布本是国贼董卓的人。)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吕布更需要王允。

    二人的结盟,王允又拉官员士孙瑞加入。《董卓传》记载:【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董卓。】

    拉士孙瑞加入,其实是很奇怪的:士孙瑞虽也有点实力,但几乎等于没有,找他加入有什么用呢?——应该找谁加入?应该找皇甫嵩!因为:皇甫嵩乃汉朝名将,他的部队虽被董卓没收了,但在军方仍有极大的声望、地位。一声令下,绝对会有部队跟着他造反。找他,若失败了,起兵反抗的余地是远远强于吕布的。

    如官员盖勋,就想与皇甫嵩结盟,共讨董卓。《后汉书·盖勋传》记载:【左将军皇甫嵩精兵三万屯扶风,勋密相要结,将以讨卓。】
    那么,皇甫嵩就在朝廷中,王允为何不联合他呢?这就只能证明:王允宁愿联合著名的小人吕布、没用的官员士孙瑞,也不愿联合有部队支持的皇甫嵩。因为:皇甫嵩有部队支持,若杀了董卓,就必定是皇甫嵩把持朝政,而非王允了。
    王允+李肃(负责刺杀。)+皇甫嵩(提供反抗的余地。)这一组合,其实是成功率最高、最稳妥的。比王允+吕布+士孙瑞好多了。不过,这一组合成功后,把持朝政的就是皇甫嵩了,王允甚至有可能受到皇甫嵩的欺压,他当然不愿意。所以,他宁愿选极有可能背叛、害他的小人吕布:吕布拥有刺杀、提供反抗的余地两个功能,可以替代李肃和皇甫嵩。更重要的是:吕布是官员派的仇人,朝廷官员绝不可能支持吕布把持朝政。故,和吕布合作,把持朝政的一定是王允。
    合作后,众人便开始杀董卓。《演义》中,董卓被杀,是因李肃骗他说:‘皇帝要把皇位让给你,请你立刻去受禅台。’董卓听了,就兴高采烈、毫不犹豫的去了,被杀。

    这就显得董卓很傻了。因为:

    1,皇帝为何突然想让位给董卓?不合理。

    2,改朝换代这么大的事,至少要经过上百道复杂的程序。就算皇帝真的想让,也要提前通知、准备相关的事情,百官按程序一步一步来。其过程,至少要一两个月。怎可能突然一下就给他了呢?不合理。

    3,就算是真的,按以往的经验,传位的当场,也必定会有忠臣舍命刺杀董卓。这么敏感的时期,董卓的安保工作居然还敢做的这么马虎,全交给那个早和他有矛盾的吕布做?不合理。

    故,《演义》的董卓很傻。

    历史上的董卓可没这么傻。《董卓传》记载:【是时,天子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

    《演义》中,王允暗杀董卓的时机,是很刻意的。王允、吕布刚商量好杀董卓,就立刻骗董卓说:‘皇帝刚好要把皇位传给你。’如上文所讲,皇帝怎可能莫名其妙的要传位呢?也就《演义》中的董卓没怀疑什么,若换成历史上的董卓,早就怀疑了。

    而历史上,王允杀董卓的时机,则把握的极好,是趁着【天子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时杀的:历史上,皇帝早就生病了,(在王允还没计划杀董卓前。)病好后,请大家来皇宫聚会,董卓也来了——这一借口,比皇帝要让位自然多了。就算王允没想杀董卓,皇帝病好后,董卓也是该来皇宫看看皇帝的。所以,董卓丝毫没有怀疑。

    董卓死后,按照资历、功劳,朝廷就是官员派的头领王允说了算了。王允成了新的董卓。

    朝廷会恢复和平吗?不会。因为新的董卓上台后,立刻就变成了旧的董卓。
    第四十章:王允杀蔡邕之谜。

    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成了新的把持朝政者。

    请注意:把持朝政的,不仅仅是王允,而是王允和吕布。《吕布传》记载:【王允以吕布为奋武将军,…共秉朝政。】二人各占一半的股份。

    朝廷经过长年的内斗、肃清,内部实力已经亏损很多了。所以,王允、吕布这二位把持朝政者的实力,是远远不如之前的张让、何进、董卓三任的。不过,矮子里面拔将军,目前的朝廷,他二人仍是最强的,没人能斗得过他们。大家就都来拍新老大的马屁,举国欢庆董卓的死。

    而跟着董卓混的人,生怕被官员派杀了泄愤,(因官员派常年受董卓的压迫,甚至屠杀。)都吓得不敢露面。尤其是李傕、郭汜几人,都吓得逃回老家了。

    趋吉避凶,是生物的本能。别说是高智商的人类,就算是一个小动物、昆虫,它也是爱惜生命、不会故意找死的。可是,此时,一个以高智商著名的大才子,却突然做出了找死的行为。

    是谁呢?就是完全投靠了董卓的蔡邕。

    《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董卓被诛,蔡邕在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蔡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在大家都庆祝董卓的死时,蔡邕直接当着王允的面缅怀董卓。

    请注意:

    1,庆祝董卓死的人,都是被董卓极端压迫过的,恨不得把支持董卓的人千刀万剐。

    2,王允刚上台,正是需要大家支持的时候,好尽快稳固他的统治。这时,缅怀旧的统治者董卓,就等于挑战、反对新的统治者王允,拆王允的台。严重些,说不定会带动、引起更多的人反对王允的统治。

    3,董卓的人正在被大规模的肃清,跑还来不及,他却主动跳出来承认自己是董卓的人。

    所以,蔡邕缅怀董卓,是标准的找死行为,生怕别人不杀他。王允见了,大怒,立刻要杀了他。

    你看,很奇怪。

    蔡邕为何要这么做呢?按理说,再笨的人,也不可能这么笨。何况,蔡邕是个政治老油条,灵帝时就敢和太监为敌,搞政治斗争。现在都献帝了,经历了张让、何进、董卓三代权臣,他那代的官员死的死、伤的伤,他却越活越滋润,就证明他的政治功力是极高的,绝非笨蛋。

    这样的一个人,凭他的政治嗅觉,会不知道缅怀董卓的下场是什么?不可能。可是,他却仍这么做了,就只能证明:他缅怀董卓,绝非一时感慨、疏忽,而是精心预谋、另有深意,故意这么做的。

    有何深意呢?我们暂且不谈这一问题,先来看看王允的态度。

    王允要杀蔡邕,官员都劝王允不要。当然,这也不是因这群官员人好,而是因:‘缅怀董卓’这事,在蔡邕认错后,(蔡邕说他也知道董卓坏,以后再也不敢了。)其实就变成件小事了,不值一提。虽会让王允等人(即:官员派。)很生气,但也只是生气而已,对他们没有实质的伤害。

    王允刚上台,正是需要拉拢、稳定人心的时候。经过董卓的大肃清后,朝廷官员最怕的就是被执政者干掉。官员们之所以会舍命杀董卓,(在王允前,郑泰、何颙、徐爽、伍孚等,都谋杀过董卓。)就是为了防止被肃清。这时,若王允一上台,就要肃清掉蔡邕,就很容易让大家感觉:那个吃饭都会吓得掉筷子的年代,又要回来了。

    所以,都说别杀:杀了他,毫无利润,又要亏损大量的声誉。甚至,会引起很多官员的恐惧心,导致他们会像暗杀董卓那样暗杀王允。(暗杀王允,可比暗杀董卓容易多了。)

    太尉马日磾,则是站在历史传承的角度看这事:蔡邕正在写史书,相当于《史记》,若写成了,就又是一个记录历史的瑰宝。故,可以处罚他,但不要杀他,让他写完史书。

    于公于私,杀蔡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可是,王允仍力排众议,立刻杀死了蔡邕。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王允很冲动、愚蠢,为了一时之气,竟做出了这种傻事。

    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蔡邕传》记载:王允道:【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这段话,就把王允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了。

    王允为何杀蔡邕?不是因表面上的缅怀董卓,而是因王允怕蔡邕写史书的时候,把王允这个‘大忠臣’做的龌龊事全写到书里去!

    王允,一向是以大忠臣自居的,他又杀了国贼董卓。那么,在后人眼中,他就确实是个古今罕见的大忠臣。

    但实际上,他是不是呢?完全不是。他只是个运气较好的政治高手而已:王允本是真心投降董卓的。后来,他想杀董卓,也不是为了救国,而是为了保命。(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就不再复述了。)

    所以,王允肯定是真心帮过董卓,帮董卓做过很多龌龊事的。这些龌龊事,当时的人肯定都知道。但是,后人能不能知道呢?

    这就要看王允的手段了。

    历史一向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现在,王允就是胜利者。若王允控制史书控制得好,那么,等王允这一两代人死干净了,就再也没人知道王允这些龌龊事了——在被修改过的史书的影响下,后人都会认为杀死董卓的王允,绝对是个纯粹的忠臣,是拯救了汉朝的英雄。

    所以,王允要杀死蔡邕这个史官,阻止蔡邕写史书,并换成自己的心腹写。这个,才是王允杀蔡邕的真实目的。至于缅怀董卓,不值一提,只是碰巧当个借口而已。

    你看,《史记》如此伟大的书,(不论《史记》的记载真不真实,它确实是百姓能接触到的最真实的历史了。若无《史记》,百姓对那段历史根本是两眼一抹黑的。)在王允这个统治阶级眼中,却是一部【谤书】,专门诽谤汉朝的书:

    王允认为,当年汉武帝一时心软没杀司马迁,就导致司马迁把很多汉朝的龌龊事写到书里去了。本来,他们这群帝王将相、统治阶级,在后人眼中,应该都是完美无瑕、神圣无比的。可现在,后人一看《史记》,就知道了:原来,你们也不过是群普通人!有的贪污,有的好色,有的不讲理,有的没本事。只是全靠出生生的好!这样: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方便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管理。

    2,影响统治者的个人形象。如王允,他想让后人认为他是英雄、忠臣。可若史书如实记载,后人就认为他是小人了。

    故,王允必须要杀死蔡邕,避免蔡邕把他的龌龊事写出来。王允道:【不可…使吾党蒙其讪议。】杀蔡邕,是为了不让我们受到后世的坏评论,不让后人知道我们真实的样子,只知道我们被修改过的光明、伟大的样子。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董卓尚留洛阳,王允矫情屈意,每相承附。】王允帮董卓做了那么多事,那么讨好董卓。在王允杀了蔡邕、控制了史书后,就变成了:我为何帮董卓做事、讨好董卓?不是我贪生怕死,而是我的计谋!我在故意麻痹董卓,为日后杀董卓做准备!

    所以,大儒郑玄听到蔡邕被杀,叹道:【汉世之事,谁与正之!】他们这个时代的事儿,后人是别想知道真相了。
    第四十一章:蔡邕送死之谜。

    王允杀蔡邕的原因,我们知了。那么,蔡邕为何要在极敏感的时期缅怀董卓呢?这不是故意找死吗?

    答案便是:蔡邕知道自己必死了,所以,他就故意找死。如此,横竖是死,还能留下一个好的名誉,保存、赚取最后一点利益。

    这不是瞎说。因为,蔡邕就算不缅怀董卓,什么都不做,他也大概率会被王允杀死。原因有二:

    1,如前文所述:蔡邕是写史书的,王允怕他会把自己的龌龊事写进史书。故,一定会杀了他,将史书换成自己的人写。

    2,蔡邕和王允不同:王允虽投降了董卓,但又杀了董卓。所以,他完全可以说自己是假装投降,(就算他是真投降。)是在忍辱负重、打入敌方内部。(他控制史书的目的,就是要删除他做的事中,很明显是真心投降、真心帮助董卓的那些。)

    而蔡邕投降后,一直是董卓的人,总给董卓出谋划策,从未做过反董的事。他跟着董卓,还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在许多官员被迫害时,他一直安枕无忧,甚至还升官了。)已经被彻底定义成了董卓的走狗。王允若想杀他,用‘清除董卓派’做借口,他是根本无法反驳、辩解的。

    故,能保住命,当然都想活着。但是,若已经保不住命了,让自己死得尽量有价值些,就是最佳选择了。(和韩馥让冀州的原理相同。)历史上,有的人为了求一个青史留名、千古流芳,就算能活,也要故意找死。若说王允宁愿失了人心,也要杀了蔡邕,美化他后世的形象。那么,身为历史记录者的蔡邕,就只会比王允更看重自己后世的形象,绝不会想背着董卓走狗的名字去死的。

    所以,蔡邕要故意找死。

    蔡邕缅怀董卓,王允怒道:‘天下都知道董卓是坏人,你为何缅怀他!’

    这一问题,由于蔡邕是故意找死、精心预谋的,所以早有准备,回答的极有水平。

    谢承《后汉书》记载:【蔡邕谢允曰:‘虽以不忠,犹识大义。…岂当背国而向卓也?狂瞽之词,谬出患入,愿黥首为刑,以继汉史。’】

    你看,说的多好,

    蔡邕的才华极高,自古都说他是才子。蔡邕的名誉也极高,和太监勇敢抗争过。(这能否说明他是忠臣呢?不能。这只能证明:他有实力和太监斗,故,他要和太监争权夺利。后人不知真相,便认为他是为忠心与太监斗。而他没能力与董卓斗,便立刻投降董卓了。)《汉纪》说他【名闻天下,义动志士。】他这一生唯一的污点,就是投靠过董卓。

    所以,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扭曲黑白,强行说自己没投靠过董卓。【虽以不忠,犹识大义。…岂当背国而向卓也?】我是知道国家大义的人,怎会背叛国家、投靠董卓呢?

    蔡邕这句话一流传下来,后人的第一印象便是:蔡邕并没跟董卓混过,他怎可能【背国而向卓】呢?

    不信,随便问一个人:‘你觉得蔡邕是个怎样的人?’只要他知道蔡邕,必定会觉得蔡邕是个好人,绝不会想到蔡邕竟是董卓的部下。

    蔡邕继续道:【愿黥首为刑,以继汉史。】这句话一流传下来,他的形象就极伟大了:你砍断我的腿,不要紧,我不怕死。但求你别杀我,因为我想留下我的性命,完成汉朝的史书——他是为了后人能看到真正的历史,宁愿被砍断双腿,也要坚持下去的圣人。

    你看,故意找死后,一个投靠董卓的贪生怕死之徒,就变成宁死也要写完史书的圣人了。可以说,蔡邕身为史官,对如何塑造、美化自己的历史形象,是十分精通的。

    蔡邕这点心思,王允应该是看穿了。(横竖是死,留个坏名声被杀,不如主动找死,留个好名声被杀。)为何这么说?因为后来的王允也是这么做的,抄袭了蔡邕的创意。

    李傕攻破长安时,王允能跑,但他也故意不跑。为何?也不是因忠心,还是因利益:王允就算跑出长安,也是没前途的。

    王允和吕布不同:吕布多少还有些自己的派系、部队,且个人的能力也很高。《曹瞒传》记载:【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别的诸侯用得到他,出了长安,他还有机会发展自己、东山再起。(如袁绍,借他对付黑山军。又如刘备,直接将小沛送给他。)

    可王允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也没手下、部队追随。他把持朝政,完全是靠着他的资历、官职、名望等。一出长安、朝廷,这些东西就完全没用了——你别说是王允,就算是皇帝,也有诸侯觉得他没用,是个拖累,何况王允只是司徒呢?

    故,要么没人收留王允。要么有人收留,但只把他当傀儡、喽啰对待。出长安后,王允是完全没机会发展自己的。他又得罪了那么多人,若李傕等一声令下,谁会为了保他,得罪李傕等呢?绝对是推他去死了。所以,逃不逃,都是必死无疑的。

    既然如此,就不如学蔡邕主动找死、留个千古美名了:吕布请王允走,王允大义凛然道:【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主,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王允临死说的这番话,比蔡邕还有水平!史官记录下后,后人绝对会被王允的爱国之心所感动,认为他是真正的忠臣。(不是真正的忠臣,怎可能做到这一点、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呢?)很少有人会记得王允本来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说,王允不跑是对的:王允若跑出长安再被抓住、杀死,或跑出长安后,混得很惨,再晚景凄凉而死,他就是笨蛋了——横竖是死,躲避一番后再死,显得就很被动,一副想活都活不下来的样子。而主动找死,显得就很有气节了:不是我跑不了,而是就算能跑,为了国家、正义,我也不跑!

    就像蔡邕若没缅怀董卓,而是直接被王允处死了,就不会有人觉得蔡邕是好人、觉得蔡邕冤枉一样:因为,蔡邕本就是董卓的走狗,本就该死。

    故,蔡邕故意找死后,他的目的达到了:不论史书、民间,对他都是正面的评价,很少有人追究、记得他投靠董卓的事。

    王允故意找死后,目的也达到了:他生前最怕史官把他写坏、把他的龌龊事写进史书。但他故意找死后,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民间、《演义》也都说他是大忠臣。

    《演义》中,王允死时,【史官有诗赞曰: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国家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请注意:《演义》中,大多数人死时,都是‘后人有诗赞曰’。唯独王允,是‘史官有诗赞曰’。为何?因罗贯中也看出来了:让史官觉得他是个忠臣,正是王允故意找死的原因。而别人,都是正常的战死、老死,不是故意找死,死前是没想那么多的。只有王允是故意的,死前想的十分周详,十分在乎史官对他的看法。故,别人都是‘后人赞曰’,唯独王允是‘史官赞曰’。这正是:求仁得仁。
    今天三更,补上前天欠下的一更,希望大家看得开心,明天更精彩~
    第四十二章:王允上台。

    王允上台前,给人的感觉是很低调、谦逊的,大家都觉得王允是个老好人。但他上台后,性格就立刻变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王允…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权正持重。】上台后,他和官员派的老同事、老朋友开会时,总是故意板着个脸,露出一副位高权重的样子,没好脸色——统治者露出这副样子,就是在故意让手下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让手下感到害怕。

    然后,他还有搞独裁、搞肃清的苗头:上台才第一天,蔡邕也没怎么着,他就把蔡邕杀了,谁劝也没用。

    故,一时间,朝廷里再度充满了紧张的空气,和董卓专权时一模一样。【是以群下不甚附之。】大家都不想再支持他了。

    为何大好人王允,会变成董卓这样的人呢?因为:王允、董卓本就是一样的人。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人’这一生物。很多人从未做过坏事,并不是因他们的品德有多好,而是因他们根本就没做坏事的能力、机会。

    像王允,以前的他为何不搞肃清?不是因他人好,而是因他根本没任何的实力去针对别人,自己都朝不保夕的,整天怕被董卓干掉。所以,以前的他就整天一副老好人样子,谦逊守节,既不搞肃清,(当时的他,能肃清得了谁呢?)也不板着个脸。(本就没人站在他这边,都支持董卓去了。他再板着个脸,就更没人搭理他了。)

    可一旦他成了新的董卓,他管理朝廷的手段,就和旧的董卓一样了,也是:谁没铁了心的支持我,我就杀谁。

    这就证明:董卓专权时,搞独裁搞得那么残暴,抛开道德不讲,其实并没有错。朝廷内忧外患不断,不管谁坐到把持朝政者这一位子上,想要快速的稳住局面,都是要残暴些的。慢慢的和不服的人讲道理,只会被立刻推翻。(前文已有详细的分析,此处便不再复述了。)

    坐在这一位子、处于这一环境,执政者的最佳选择就是这么做。这一点,王允和董卓是没什么分别的。他们二人,根本就没有谁忠谁奸之分,稳固统治的手段都是:残暴的搞独裁,谁不支持我,我就杀谁。

    只不过,董卓真性情一些,他搞独裁就是搞独裁,直白的说道:【宫室官府,盖何足言!百姓小民,何足与议!】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公共财产、(皇宫、城市建筑。)百姓,他都可以放弃。

    王允则虚伪些,一边搞独裁,(目的也是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利益。)一边却大喊道:‘我是为了国家好!’

    不过,有人会问:‘既然王允也是残暴的独裁者,那么,为何史书上董卓都是大坏人的形象,王允却都是大好人的形象呢?’

    因为:古时的史书,其性质不仅仅是书而已,而是有着三种作用的工具。是:

    1,记录历史。

    2,篡改历史。

    3,教育百姓。

    记录历史,是史书的本来作用。篡改历史,是胜利者赋予史书的新作用,用来隐瞒一些对胜利者不利的事。而王允被塑造为大忠臣模样,则是因第三种作用:教育百姓。

    董卓当然是坏人,但他与王允搞独裁的顺序是不同的:董卓搞独裁、侵犯皇权、欺负皇帝在先,所以,站在后来的帝王的立场上,为了在思想上保护皇权,当然就会把董卓打成反面典型,定义为欺负皇帝的权臣、坏人。

    而王允虽也是独裁者,且对皇帝也没特别的忠心,(王允统治朝廷时,汉献帝并没拿回属于他的权力,全是王允说了算。)但史书绝不能照实这么写。

    为何?因为:若史书把王允照实写,就很不利于教育百姓了。

    帝王希望看到的史书是:若有人欺负皇帝,(如董卓。)你就要杀死他,维护皇帝——因为你忠心,而忠心是一个很好的品德。(就像史书上的王允,为忠心杀董卓。)

    帝王不希望看到的史书是:若有人欺负皇帝,(如董卓。)你就要杀死他,因为,你就能代替他欺负皇帝!你就能成为新的统治者!(就像真实的王允,为利益杀董卓。)

    若你是皇帝,你也会希望百姓的思想是第一种,而非第二种。

    故,史书都将王允塑造为忠臣,是因王允独裁在后,并杀死了上一任独裁者董卓——是为了掩盖凶残的政治斗争,宣传光明的忠心护主。让后人不要为了侵犯、篡夺皇权去打权臣,而要为了忠心皇帝去打权臣。
    第四十三章:王允为何要逼凉州人造反?

    如前文所述,董卓的人,分为二个部分:1,他的亲戚,如董姓亲族、女婿牛辅等。2,他的部下,如李傕、郭汜等。(正如何进的人,也分为二个部分:1,他的亲戚,如何苗等。2,他的部下,如吴匡等。)

    这二部分人中,当然是董卓的亲戚地位高、权力大。《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战败后,【乃使董越屯黾池,段煨屯华阴,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重要的地区,都让亲戚掌管。(唯一的外人段煨,并不是董卓的部下,而是盟友。段煨是凉州三大名将段颎的兄弟,段家在凉州的影响力,比董卓大得多。他愿意和董卓合作,是董卓赚了,董卓肯定会给他极高的地位。)

    而李傕、郭汜等,比牛辅要强得多,却只能做牛辅的部下。(前文说过,李傕、郭汜的能力,比孙坚还强。而牛辅,能力是极差的:没有任何人进攻他,只是兵营中有人做逃兵,兵营大乱,他便以为所有人都叛变了,立刻丢下整个部队逃跑,被部下杀死。)

    董卓死后,董姓亲族都被王允杀了,牛辅也因意外而死。这时,李傕等人就很慌了。

    为何慌?因为:若董卓派是铁板一块,董氏、牛辅死后,李傕的地位最高,他就顺理成章的接手董氏、牛辅的部队,成为董卓派的老大了。他当然高兴。但是,董氏、牛辅是‘亲戚派’,李傕等人是‘部下派’,就算董氏、牛辅死了,他们的人,也和李傕是毫无关系的两路人,不可能加入李傕的。甚至,会成为李傕的敌人。(就像何进一死,亲戚派与部下派就自相残杀、绝不可能一派加入另一派一样。)

    《董卓传》记载:【李傕等还,辅已败,众无所依,欲各归散。】牛辅死后,虽然李傕、郭汜等人都在,但大家宁愿各自逃亡,当通缉犯,也没想过让李傕等人中的一个当头领,继续领导大家。为何?因为我们和你本就不是一个派系、部门的,你凭啥当我们领导呢?

    即:董卓死后,轻则,董卓派会分裂为两个派,总实力大幅削弱,被其他的势力灭掉。(如朝廷、各地诸侯等。)重则,就直接自相残杀了。

    故,李傕慌了:他已经离死不远了。

    李傕慌了,他的敌人王允也慌了:毕竟,董卓派再怎么分裂、群龙无首,这浩浩荡荡十多万凉州人,战斗力也不是开玩笑的——就算他们无组织,可他们时不时的爆发一下动乱,甚至袭击、侵略中原,朝廷哪能受得了呢?所以,他们就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必须要快点处理掉。不然,早晚要出乱子。

    怎么处理?据历朝历代的经验,方法有二:

    一,暴力征服。把他们打服,甚至消灭。

    这一方法好不好呢?不好。因为凉州人的战力是极强的,王允又才刚上台,朝廷内部还没彻底稳定。现在爆发战争,对王允肯定是极其不利的:有可能直接打不过凉州人。就算打过了,王允自身实力的损失也是极大的,虚弱至极,也有可能:

    1,被朝廷内部的人,(如吕布、官员派其他的官员等。)趁机推翻。

    2,被外地诸侯趁机打进长安,杀死。

    二,怀柔政策。派人管理、稳住他们,来日方长,慢慢的用各种手段吸收、感化他们。

    这一方法是不错的,比暴力征服要好。(暴力征服的坏处见上文。)所以,有官员就建议:让皇甫嵩去管理、感化他们。

    提议很好,但王允坚决不同意。

    为何不同意?王允嘴上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可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王允怕皇甫嵩接管了这群凉州人后,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皇甫嵩乃汉朝名将,极有能力,连灵帝、董卓都忌惮他,何况王允呢?《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他的侄子认为:皇甫嵩和董卓是一个等级的,只有他二人中的一个能获得天下。【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

    有人更是直接劝他造反。【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说他的权力,比当年造反的韩信还重。

    这种人,一旦让他得到董卓的部队,就绝对会成为另一个董卓。到时,他若抢王允把持朝政的位子,王允就必死无疑了。

    (皇甫嵩确实对王允有威胁:如前文所述,与皇甫嵩结盟他都不想,怕皇甫嵩夺走他把持朝政的位子。何况,直接把董卓的部队给皇甫嵩呢?)

    李傕带着董卓的部队,王允都害怕,何况皇甫嵩带着呢?

    所以,王允坚决不同意,哪怕这一提议确实是最好、最正确的。

    不过,你不让皇甫嵩去,就要派别人去。可是,让没能力的人去,等于没去,完全解决不了那群凉州人。(甚至,管理的不好,压不住董卓余部,让他们慢慢恢复了实力,就更危险了。过上几年,董卓余部直接灭了朝廷,也是很正常的。)让有能力的人去,又怕他会像皇甫嵩一样,对自己构成威胁。故,他就坚决的反对怀柔政策。这样,就可以不派任何人去。

    (王允自己去行不行呢?也不行。一者,王允没什么能力,去了也处理不了凉州人。二者,王允一离开朝廷,皇甫嵩、吕布等人,就会直接篡了他的位,他就更完了。)

    你反对怀柔政策,就必须选暴力征服,因为只有这二个选项,没有任何的中间地带:凉州人就在那乱着,你不能当看不见。

    所以,王允就只好选择和他们开战,暴力征服、宁死不赦免他们了。

    《后汉书·董卓传》记载:【李傕等恐,…求乞赦免。王允以为一岁不可再赦,不许之。】李傕等主动投降,求赦免,王允不让,李傕等仍要被判死刑——这就是故意逼着他们造反、开战了。

    请注意:自古的人,都觉得王允不赦免、派人管理凉州人,最后逼得他们打来了长安,是极愚蠢的,说王允不懂政治。但实际上,事实并不是这样。

    王允的政治功力是极深的,早在太监把持朝政时,他便与太监作斗争。如今,经历了太监、何进、董卓三代权臣,他不但没死,反越混越好。最后,竟混成了新的把持朝政的人。这样的人,怎可能不懂政治呢?

    在‘如何对待凉州人’这一问题上,若王允是为国家着想,当然该选赦免凉州人,派皇甫嵩去管理他们。到时,皇甫嵩主外,王允主内,(管理朝廷。)汉朝会越来越稳固。

    可是,王允显然不是会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己利益的人。若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让对他有威胁的人去管凉州人,才是最佳选择。故,他放弃了国家的利益,主动挑起了战争。
    第四十四章:贾诩为何为董卓报仇?

    李傕等想投降,王允不让,李傕等便吓的不行。【不知所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贾诩传》记载:【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他们想解散了部队,各自逃命。

    牛辅的部下贾诩见了,反对,对大家道:‘各自逃命,一个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不如大家团结起来,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请注意:贾诩是牛辅的部下,而不是李傕的部下。【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是亲戚派。

    贾诩的提议是很正确的:在任何的利益斗争中,死亡都是一个没人能接受的底线。像李傕,只要不死,他把部队全解散了,当个老百姓他都愿意。可是,王允连活着的机会也不给他,硬要逼他去死。

    既然横竖都是死,那就不如拼了。若赢了,赚到,可以成为把持朝政的人,【奉国家以正天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化说法。)若输了,也无所谓,反正本来就是要死的人了,最多就是死,还能把你怎么着呢?

    于是,李傕等人就往长安杀去了。

    不过,贾诩是个明事理的人,他为何要为董卓这个大坏蛋报仇,还尊称董卓为‘董公’呢?

    不是贾诩和董卓的感情有多好,而是:打出‘为董卓报仇’这一口号,可以让别人更清楚自己该怎么站队。

    因为:想帮董卓报仇的人,未必和董卓有什么感情,也可能只是:怀念董卓执政的时代,讨厌王允执政的时代。即:王允把持朝政后,利益被影响了的人。

    (就像董卓上台后,官员们都怀念少帝——是官员和少帝的感情很深吗?完全不是。官员和少帝完全没感情,他们只是被董卓影响了利益,讨厌、想推翻董卓执政罢了。)

    这类人也想推翻王允,重回董卓时代。那么,他们就和贾诩‘为董卓报仇’这一目的重和了——可以想象,李傕军喊出这一口号后,这类人就知道了:我们虽和李傕没什么感情、关系,甚至是敌对的。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因为,我们的目的、利益是一致的。

    (史书虽未详细记载,但李傕军打出的口号应该就是:‘为董公报仇。’因为:李傕军从决定反抗、进攻长安,到具体的计划,再到成功后如何、失败后如何,都是贾诩一人制定的。故,贾诩这番话,‘为董公报仇’、‘奉国家以正天下’,必定会被当作李傕军拉人、作战的口号。)

    (《汉纪》记载:后来,李傕打进长安、见到皇帝后,第一句话便是:【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董卓报仇。】可见,这的确是他们的口号。)

    所以:

    1,最初,李傕军只有几千人。《后汉书·董卓传》记载:【率军数千,晨夜西行。】但一路上,不断地有人加入他,(想推翻王允的人。)到长安后,已经有足足十万人了!【比至长安,已十余万。】

    2,《九州春秋》记载:【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而司徒王允素所不善也。及李傕之叛,允乃呼文才、整修使东解释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胡轸、杨定二人,是‘凉州大人’。(即:凉州地区的著名豪强。)若是平常,怎可能看得起李傕、郭汜这种乱贼呢?(《献帝起居注》记载:【郭多,盗马虏耳。】郭汜只是个偷马贼。)更不可能和他们结盟了。但如今,他二人是被王允严重影响了利益的人,【王允素所不善也。】总难为他们。所以,他们也暗中帮助李傕等。后来,胡轸还带兵投降了李傕。《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轸以众降。】

    3,董卓的另一部分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人,跟李傕等并不是一伙的,关系也一般,却也加入了李傕。《董卓传》记载:【李傕…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

    4,长安城易守难攻,李傕本不可能攻得破。但是,吕布的士兵做了叛徒,帮李傕军进了城。《后汉书·董卓传》记载:【长安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吕布军有叟兵内反,引傕众得入。城溃。】

    胡轸、樊稠等人,为何要帮助、加入李傕?吕布的士兵为何要背叛吕布?就是因:李傕军的口号是‘为董公报仇’。因此,大家就知道了:李傕的目的是为董卓报仇,而自己这群人并不是董卓的仇人。故,李傕把持朝政后,只会对付王允、吕布、官员派,不会对付自己这群和董卓无仇的人。

    即:王允把持朝政,他们受到了打压、为难,利益受损。而若李傕把持朝政,就算不重用他们,也不会打压他们,(因他们并不是董卓的仇人。)利益不受损。他们当然就会各种帮李傕军了。

    就这样,本来手下没什么人、都要死了的李傕,成功的杀死了王允、把持了朝政,竟一下变成了国家总理!这一切,都是贾诩区区几句话造成的。自此后,就再也没人敢小瞧这个没什么名气的贾诩了。
    第四十五章:李傕为何能把持朝政?

    王允在朝廷中没什么根基,从政治上讲,他把持朝政后,很快就被别人打败,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他的政治水平不行——就像工作一样,自己一步一步爬到领导的位置,过程中,必定积累下了人脉、能力、经验、部下,甚至势力,别人很难把你拉下来。而若是直接空降到领导的位置,这些东西都没有,一遇到真正的困难,就很容易被拉下来了。

    根基是很重要的,王允不是靠实力上位,而是靠暗杀上位,是一种比较取巧的上位方式。这种上位,就如同拔苗助长的苗:看上去高高的,但只能撑个一时半会。时间一长,绝对要垮的。

    王允死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贾诩等人,就占领了长安。我们可称之为:长安派。

    当初,长安派进攻长安的目的只有一个,是:王允要杀他们,所以,他们只能抢先杀死王允,以求保命。

    (至于他们嘴上说的‘为董卓报仇’,只是贾诩的战略口号而已,不是真的——他们这群性格残忍、只看利益的人,哪会对董卓有真感情呢?董卓一被杀,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向杀董卓的王允投降!另一个凶手吕布跑了,他们也懒得去追,连装装样子都不肯。)

    如今,王允死了、吕布跑了,他们的性命已经保住了。长安中又没人是他们对手。那么,他们当然就要趁机【奉国家以正天下】,把持朝政了。

    长安派做了以下二件事:

    一,质问皇帝、王允。

    《汉纪》记载:【李傕等曰:‘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卓报仇,…’王允穷逼出见傕,傕诛王允。】

    李傕为何要质问皇帝、王允?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把持朝政的合法性。

    李傕等人把持朝政,不用分析,天下肯定都是不服的:1,他们是董卓的人,是坏人,做了极多伤天害理的事。2,他们是乱贼出身,家庭背景、文化水平极低,朝廷的贵族文人、官员也不可能看得起他们。(《献帝起居注》记载:当时的朝廷官员杨琦就道:【李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说他是野蛮人。)

    故:

    1,和王允一样,他们的统治也不会长久。(但比王允要长一些。)因为治理国家、朝廷,只靠他们和贾诩是不行的,必须要大量有知识的人的参与。(这也是董卓讨好官员派的原因之一。)

    2,后世的史书也会把他们定性为奸贼。

    那么,李傕该如何避免、改变这二个结果呢?很难。因为:他们是乱贼,谁不知道呢?他们并没有把持朝政的名义。

    所以,他们就要替董卓翻案了。

    如前文所述,历史一向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故,董卓取代、废掉了上一任统治者汉少帝后,为了让自己的上台显得合法、合理,就自然要把少帝说的十分昏庸——若董卓一直没被杀、一直统治汉朝,史书就会完美的被董卓书写、控制。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就会是:少帝昏庸无能,千万不能将国家交给他。贤臣董卓是为了国家好,才要废掉他。董卓是正义的,相当于大忠臣伊尹、霍光。

    (霍光这人,就是标准的奸臣。但是,由于他是胜利者,所以,数百年来,古人都是将他看作大忠臣的。)

    而王允推翻、取代董卓后,为显得合法、合理,又自然要把董卓说的十分坏,说他是大奸臣,废皇帝是不对的——少帝这么英明,你为何要废他?史书中,少帝又被平反了,成了无辜被害的好皇帝,绝非昏庸之人。

    (汉少帝真正的谥号是‘怀王’:所谓‘怀’,便是善良、仁慈、短命、百姓都怀念他的意思,是个好皇帝。史书称他为‘少帝’,是因他是被废掉的皇帝——古时,‘少帝’是被废掉的皇帝的通称。)

    而李傕杀死、取代王允后,为证明他的上台合法、合理,就自然也能这么做了。故,他把董卓强行定性成了好人。【董卓忠于陛下。】董卓又被平反了。

    董卓是好人、国家承认的国家总理,那么,杀害了国家总理董卓的王允,就自然成了想篡位、夺权的坏人了。而李傕等杀了坏人王允,清了君侧、拯救了国家。凭这一件功劳,他们就有了把持朝政的名义、资格。

    李傕等故意把董卓葬在了【郿坞】,(董卓给自己盖的游乐园,在里面做了极多荒唐、享乐的事。)不是他们和董卓的感情有多好,而是想向天下人表明:董卓在郿坞做的那些荒唐事,根本就不算过错,王允是没资格、没理由杀董卓的——是为了表明董卓的合法性,进而表明王允杀董卓的不合法性。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杀王允、取代王允的合法性了。

    即:替董卓翻案后,若李傕一直没被打败、一直统治汉朝,史书就会完美的被李傕控制。然后:1,史书中,李傕等就会是忠臣。2,很多名士、官员会加入他们,他们的统治会变得长久。

    为何?因为:现实中,很多人并不在乎事实如何、真相如何,只是要一个名义而已。如董卓,谁不知道他坏?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有骨气’的名士、官员愿意加入他呢?(如蔡邕等。)是因:

    1,不加入他就会被杀,官员们不想死。

    2,董卓若是光明正大的坏,官员们顾忌自己的名誉受损、怕被他人耻笑,说不定还不会加入他。但是,董卓可以给大家一个合法、合理的名义,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董卓废帝,不是因他坏,而是因少帝昏庸、献帝英明,他是为国家好。董卓专权,也不是因他坏,而是因他想好好治理国家,所以重用了大批名士,也是为国家好。’故,官员们就可以用‘董卓也是合法、合理的统治者,我加入他,是很正常的,可以接受,不是因为我贪生怕死。’做借口,做一个心理安慰,自欺欺人、坦然的加入董卓了。

    就像贪官说:‘我不想贪,但大家都贪,我不贪,就生存不下去,逼得我不得不贪。’一样。这么自我解释,贪的时候就心安理得了,良心不会痛。

    所以,有颇多的名士加入董卓。李傕等这么做后,《魏书》记载:【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也有颇多的名士加入李傕等。

    二,杀戮朝廷官员。

    王允死后,对李傕等把持朝政威胁最大的,就是这群朝廷官员。(即:官员派。)那么,李傕等要不要和这群官员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又或是考虑和他们搞好关系,合作、结盟呢?

    不要。因为:有董卓的前车之鉴,李傕等完全可以确定:不论对这群官员多好、给官员派多少利益,官员派也绝不可能和他们一条心,只会一心想杀了他们。所以,趁着打仗,到处都乱哄哄的,把他们趁乱全杀了,就是最佳选择了——早晚要杀他们,日后杀他们,还要找正当的理由,和他们勾心斗角。又要顾及自己的名誉、人心。还很难杀死他们,极麻烦。而现在,见谁杀谁,杀了就是杀了,谁又敢出声呢?

    《汉纪》记载:【傕、汜入长安城,…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把最有实力、最忠心的一批官员,趁乱全杀了。朝廷发生了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清洗。

    请注意:李傕等杀戮官员,并不是因他们人品坏、性格残忍等,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要消灭他们把持朝政的隐患。所以,贾诩这个善于治理国家的好人、政治家,也没有反对他们的杀戮。

    抛开道德层面不讲,只说政治,这场大清洗是很成功、很有水平的。一劳永逸,完全解决了官员派——为何同是外人、贵族们看不起的野蛮人,董卓很快就被官员派杀死了,李傕等却可以把持朝政这么久,官员派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官员去暗杀、对付他们呢?(日后他们被杀,李傕死于段煨、郭汜死于部下,也是他们的内部斗争,和官员派无关。后文自有详细的分析。)

    答案很残酷,但确实是:因为董卓大清洗洗的不够狠,还存有和官员派建立合作关系的幻想。若洗的狠点,像李傕等一样,他就绝不会被官员派干掉了。

    就这样,质问天子、王允,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杀戮官员,消除了隐患。做了这二件事后,李傕等不论实力也好,名义也罢,都彻底的把持住了朝政。他们又强行问天子要了合法的官职,逼天子把他们封大官、封侯——由于他们的官职都是皇帝亲口封的,国家承认。故,你若不承认他们是真正的统治者,非说他们是乱贼,就等于你不承认皇帝、国家给人封的官,他们反而有理由杀了你,你反而成乱贼了。所以,不止官员派承认了他们是把持朝政的人,连反董的联盟军也承认了,认可、甚至听从他们发布的圣旨。

    可以说,李傕等的政治水平是极高的。但可惜,由于《三国演义》、电视剧的影响,人们总是将李傕、郭汜等看作一群愚蠢、狂妄的人——要真是群愚蠢的人,又怎可能从逃犯混成国家总理,然后把持朝政这么长时间呢?李傕等人,只是行为看上去粗暴而已,粗暴的行为背后,都是有政治用意的。他们不简单的。
    第四十六章:李傕、郭汜为何要劝解公孙瓒和袁绍?(上)

    所有人投资时,都是希望不要赔本的。甚至很多人会想:‘只要不赔本,少赚点,甚至不赚钱都可以接受。’

    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已经能不赔本的前提下,大家就绝不会只想不赔了,而是想赚更多的钱。这是人类的天性。故,袁绍快被韩馥杀死时,只想保命,没空想什么夺冀州的事,甘愿把冀州送给公孙瓒。可是,保住命后,韩馥把冀州送给了他,冀州就已经是他的了。这时,让他‘白白的’割让‘自己的地盘’给公孙瓒,怎么可能呢?他就要赖账不认了。

    客观的讲,袁绍夺得冀州,虽没靠公孙瓒的一兵一卒,但是,若没公孙瓒这个外部压力,不和公孙瓒联手,韩馥是肯定不可能莫名的把冀州送给袁绍的。即:袁绍得到冀州,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公孙瓒的压力,二者缺一不可。二者之中,公孙瓒更重要一些。

    故,他得到冀州后,确实该分给公孙瓒一部分利润。

    当然,这仅仅是从客观、公平上讲。牵扯到利益,没人会和你讲什么公平。尤其是:如前文所述,根据地理位置,公孙瓒若要入主中原,就必须要进攻冀州。所以,袁绍、公孙瓒的领土已接壤,日后必是敌人,二人间必有一战。(就像韩馥、公孙瓒间必有一战一样。)若袁绍分给公孙瓒地盘,就等于在资敌,让公孙瓒变得更强,更容易杀死他了。谁会这么傻呢?所以,他不给。

    《演义》写道:公孙瓒派弟弟公孙越问袁绍要地盘,袁绍不想给,就派人一箭射死了公孙越。
    袁绍不想给公孙瓒地盘,这是正确的。但是,《演义》说袁绍为了不给地盘,就暗杀了公孙越,就完全是在抹黑袁绍了。故意把袁绍写的很坏、很蠢。(如前文所讲,《演义》是美化刘备方的公孙瓒,丑化袁绍的。)

    袁绍刚得到冀州,脚跟还没站稳,冀州内部还没处理好,应该尽量避免和别人开战。(尤其是公孙瓒这种极强大的诸侯。)《演义》写袁绍不但不给地盘,还故意杀了公孙越、激怒公孙瓒,好像是在故意找事、激化矛盾、生怕不打仗一样,就显得袁绍很愚蠢了。

    何况,不想给地盘,杀了公孙越又有什么用呢?公孙瓒再派别人来,还是会问袁绍要的。

    (袁绍还没处理好冀州的内部,证据是:《英雄记》记载:公孙瓒和袁绍开战时,冀州的官员都是支持公孙瓒的,望风而降。【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可见,《演义》丑化袁绍,史书却是美化袁绍、丑化公孙瓒的。史书中,写的好像韩馥极昏庸、袁绍极英明,所以大家都想袁绍来统治自己。但实际上,大家只是贪生怕死而已,谁更强、投靠谁更不容易失败被杀,大家就支持谁。公孙瓒一打来,袁绍也比韩馥好不了多少,大家就立刻想脱离袁绍,让公孙瓒来统治自己了。)

    历史上的袁绍,是没这么蠢的。《公孙瓒传》记载:【瓒怒曰:‘余弟死,祸起于绍。’遂出军屯磐河,…绍惧,以所佩渤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

    历史上,袁绍是很理性的一个人,他知道自己刚得到冀州,绝不能和公孙瓒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故,他见公孙瓒来了,并不是《演义》里那样大笑着应战,而是【惧】——袁绍怕和公孙瓒打仗。

    他甚至还主动把渤海郡给了公孙范,(公孙瓒的另一个弟弟。)算是向公孙瓒屈服了,愿意给公孙瓒一个地盘,和公孙瓒讲和。不过,公孙瓒肯定是不能满意的,因为如上文所讲,公孙瓒、袁绍的合伙,公孙瓒更重要,至少该分冀州的50%甚至75%,哪是一个郡能打发得了的呢?(冀州共有9个郡。)所以,公孙瓒坚持要打。最后,袁绍是避无可避了,才无奈和公孙瓒开战的,而不是《演义》中的故意找事。

    (注:历史上,并没有‘袁绍暗杀公孙越’这件事,公孙越的死是个意外,根本和袁绍无关。公孙瓒只是为了找理由打袁绍,强行冤枉袁绍。他说【祸起于绍】,意思就是:硬要扯的话,他弟弟会死,源头是袁绍,可以扯到袁绍身上。但实际上,压根和袁绍没关系。)

    就这样,公孙瓒、袁绍开战了。打了没多久,出人意料的,李傕竟派人来调解了:《英雄记》记载:【初平四年,天子使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和解关东。岐别诣河北,绍出迎于百里上,拜奉帝命。岐住绍营,移书告瓒。】李傕、郭汜以天子的名义颁布了圣旨,劝他们两个不要打了。

    李傕、郭汜劝二人和好,按史书的说法,是为了避免战争,让当地恢复和平。但实际上,事情肯定是没这么简单的:李傕他们这种狼心狗肺、搞屠杀的人,怎可能为了和他们没关系的地方的和平费心呢?所以,李傕、郭汜肯定是有他们独特的深意的,只不过自古都没人看透而已。

    有何深意呢?就是想要:促进整个联盟军的分裂。

    自董卓起,把持朝政者最大的敌人,就是联盟军。(包括联盟军周边的诸侯。因为:他们随时可以加入联盟军。联盟军内的人,也随时可以加入他们。)当初,联盟军打不过董卓,是因:联盟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系、制度,没有真正的领导人。联盟军内的诸侯,都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

    所以,李傕、郭汜要对付联盟军,或防止联盟军消灭他们,他们的战略就应该是:尽量的让联盟军分裂,尽量的避免联盟军统一。

    若联盟军成功统一,有了唯一的统治者、领导人,13路诸侯拧成一股绳,李傕、郭汜怎可能打得过他们呢?必定会被杀死。反之,若联盟军继续分裂,那么不用李傕、郭汜出手,联盟军内的诸侯自己就在不停的内斗、狗咬狗,哪还有多余的兵力去对付李傕、替皇帝伸张正义呢?李傕、郭汜自然就高枕无忧了。

    我们再来看公孙瓒、袁绍间的战争。

    公孙瓒、袁绍开战后,整个河北就只会形成三种结果。(为方便叙述,暂且将公孙瓒的幽州、袁绍的冀州二地,通称为河北。)

    1,公孙瓒获胜,统一了河北。

    2,袁绍获胜,统一了河北。

    3,二人两败俱伤,由青州、兖州等其他地区的诸侯捡了便宜,趁机进攻,统一了河北。

    即:不论公孙瓒、袁绍谁胜谁负,整个河北的形势一定是越来越接近统一的。(公孙瓒、袁绍二人,必定会一个吃掉另一个。)甚至,这场旷世战争结束,联盟军会产生一个坐拥河北的强大诸侯——这一点,是李傕、郭汜绝不能接受的。

    当初,韩馥只不过拥有冀州,就可以在联盟军中商量立新皇帝、建新国家的事。那么,若有人拥有了幽州、冀州,甚至还有青州、兖州等,很明显,他就会成为联盟军真正的领导人,甚至统治者。到时,联盟军的内部会变得越来越统一,李傕等就危险了。

    故,李傕、郭汜必须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必须要把公孙瓒、袁绍的战争劝开。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08 14:37:13  更:2022-01-28 12:36:0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