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兴第一流人”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背后的故事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兴第一流人”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背后的故事

作者:翰林院編修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前言

    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曾国藩和门生赵烈文闲聊。
    这一天,曾国藩看上去忧心忡忡,他从朋友口中得知,京师民风日下、乞丐成群,“气象甚恶”,大清“恐有异变”。对此,赵烈文似乎早有料断,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意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如果中央集权不再,势必出现藩镇之势,直到寿终正寝。在后来的谈话中,他甚至断定,湘军是近世割据之源:“今师一胜而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一统既久,剖分之象盖已滥觞。”如今老师的湘军灭洪、杨而为胜利之师,天下闻风响应,趋之若鹜,恐怕这一局面长期不会改变。承平日久,割据之势或滥觞于此。
    读到这,联想到后来北洋之军阀乱象,已不得不叹服赵之锐利。
    接着,赵烈文更是以敏锐的直觉,做出一个大胆的预测:“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依我看,将来大清之祸,必先是中枢衰颓,之后各地群龙无首、割据自立,大清国祚,不会超过五十年。
    老赵的推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出五十年,大清必亡!
    石破天惊!
    曾国藩愣了,也被震慑到了,他从内心里不愿也不敢认同学生。在日后的几次聊天中,他盛赞“本朝君德甚厚”,“跨越前古”;夸慈禧“乾纲独揽,亦前世所无”;说奕訢“貌非厚重,聪明则过人”,甚至认为自己消灭洪氏政权,如“朝廷中兴,犹为不负此举”。曾国藩这些话,目的单纯而朴实——只为证明赵烈文观点之荒诞。作为一个刚把大清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的人,他希望以此校正学生的“偏见”,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
    时间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者。
    三十年后,北洋势起;又十五年,清帝逊位,满廷覆亡。
    此后十六年间,军阀割据,硝烟四起,华夏大地,生灵涂炭。
    从预言到应验,整整四十五年!
    以历史旁观者的身份再去读赵烈文的话,不禁喟叹。
    两个月后的九月初三,两人闲论三国,煮酒论事。从曹操讲到孙权,从孙权讲到权术。接着,赵烈文说:“胡咏芝颇得古人家数,金国琛以贫乞返,立馈千金;鲍超母病,时致参药;为子纳罗罗山之孙,以疆臣而为统将之晚辈;先恶刘霞仙,继折节事之。皆英雄举动。使在开国龙兴之际,李靖、徐绩,明初徐、常之流殆必及之,惜哉不遇时也。”
    中国人素以含蓄著称,古人尤其如此。讲完三国,说别人“颇得古人家数”,分明是在骂人。老赵的意思很明了,是说这位胡咏芝行事如曹操、孙权等人,权谋多诈,善于牢笼。同时他也不否认,那是为大局计,当属英雄举动。如果在大清开国之初,李靖、徐绩、徐达、常遇春这些历史上的开国元勋,都未必比得上此人。叹只叹他时运不济,生不逢时。
    闻学生此言,老曾掀髯曰:“此吾运气口袋之说也,足下论世真能谛当。”
    和赵烈文一样,曾国藩将胡氏之遇,归结于“运气”二字。
    也许是因为当着老师的面,更多是时代所限,两场交流,赵烈文都没有把话说彻底:如果没有胡咏芝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许就没有两个月前的那场谈话,大清国祚得以延长近半个世纪,何尝不是曾、胡、左、李诸人之功?
    胡咏芝便是胡林翼。
    每日一更,多谢支持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胡林翼病逝武昌,谥文忠。
    谥号起源于周,宋朝“谥之美者,极于文正”;司马光也说过,文正“谥之至美,无以复加”;及至晚清,文忠仅次文正。一般来说,翰林谥号方能用“文”,终明一朝,文正名额有限,张居正、杨廷和这类大人物也仅仅是文忠。清朝谥号文正者曾国藩名声最著,而文忠也只有四位汉臣,除了后来的骆秉章和李鸿章,胡林翼之前,也就一个林则徐。
    时人以曾国藩、胡林翼并称,“曾胡”之说一时盛行。对于两人的生前身后名,人们也有不同看法。曾固有不世之功、圣贤之名,胡亦堪称豪杰、枭雄,就事功而言,两人当无伯仲。故谈者谓:“国藩以德著而才略非绌;林翼以才著而德量亦宏。圣贤而豪杰者,曾公也;豪杰而圣贤者,胡公也。”那么,胡林翼究竟有多牛呢?现有评语粗列一二:
    王闿运:中兴之业,实基自胡。
    刘体仁:胡文忠之才,为中兴诸贤之冠。
    李慈铭: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萧一山:湘军能立于不败之地者,皆林翼之功也。
    郭嵩焘:数十年来封疆大臣,治行才望,莫或逮公。
    蔡东藩: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连老胡的灵魂搭档曾国藩都称:“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吏治之精,无善不备,无日不新,同时辈流,固无其匹,即求之古人中,亦不可多得”。评价之高,殊为罕见。
    曾胡以军功著声,蔡锷对二人推崇备至。就任云南新军协统时,蔡锷将两人治军思想辑录成册,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他在序言中说:“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1924年,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对蔡锷的辑录校订增补,遂成《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的教科书。在增订版序言中,蒋氏写道:“余读曾胡诸集既毕,正欲先摘其言行,可以为后世圭臬者,成为一书,以饷同志,而留纂太平天国战史于将来,不意松坡先得吾心,纂集此治兵语录一书。”读完曾胡的著作文集,颇有感触,本打算摘录成册,以飨战友,不料蔡将军前人一步,占得先机。
    同样作为曾胡的粉丝,蒋校长颇有点酸酸的味道。
    说起来,老蒋的醋意不是空穴来风。
    爱读书的蒋介石一向对王阳明、曾国藩、胡林翼好感有加,《胡文忠公遗集》是其案头必读之书。蒋氏曾有感:“洎乎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不禁而叹胡润之之才略识见,与左季高之志气节操,高出一世,实不愧为当时之名将。”1922年,他又感触颇多地在日记中写道:“胡公之言、德、功三者,皆有可传,而曾公独称其进德之猛?崇拜胡公之心,过于曾公矣!”直到二十多年后的1948年,戎马半生的老蒋在与另一位“胡粉”的作战中败北后,认真总结了自己的败因——身边无帅才。他不无遗憾地在日记中抱怨道:“甚叹今日求一李鸿章、胡林翼、骆秉章之流,而不可得也。”
    这位让老蒋如此刻骨铭心的对手,便是毛泽东。
    不巧的是,他蒋介石是“胡粉”,毛泽东也是。说起地利,后者还更占优势,他的老家湘潭与胡氏故里益阳相距不远,更早受到胡林翼影响。1914年,二十一岁的毛泽东走出四面环山的韶山冲,求学于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在老师杨昌济的推介下读到《胡文忠公遗集》,钦慕之情油然而生。杨老师点拨道,司马长卿崇拜蔺相如改名相如,既然你崇敬胡润芝,干脆改成润芝吧。于是,历史上又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润之。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并称“中兴名臣”。其中,曾、左、李广为人知,唯胡氏默默无闻。实际上,其成就、治行、才望均不亚三人,甚至可以说,没有胡林翼,就没有曾和左。《清史稿》评价他:“使无其人,则曾国藩、左宗棠诸人失所匡扶凭藉,其成功且较难。缅怀中兴之业,二人所关系者岂不钜哉?”沈卓然亦称:“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中兴之业,允推功首。”
    胡林翼淡出人们视野,究其原因,多因他推美让功、甘居人后的低调作风。更主要的是,他以未竟之功而英年早逝,功业、才具、影响未能尽得展布。从寿数上看,“中兴名臣”其他三人,左宗棠、李鸿章均年过古稀,寿命最短的曾国藩也过六旬,而胡林翼仅寿四十又九,天命犹未能知。历史滔滔,时间的车轮一路向前,曾灭洪杨,左复新疆,李兴洋务,三人功业彪炳史册,后世广知。胡林翼尚未上台,便已机会尽失。惜哉,悲哉。
    纵如此,他四十九年的生命已是炫彩夺目。
    一个半世纪过去,有关曾国藩的书遍布大小书店,曾与之比肩的胡林翼却鲜为人知,功名深藏。关于他的书籍也罕有见闻,《胡林翼家书》《读史兵略》尚有面世,求其人一本传记而不可得,仅有三两组稿的传记小说也是奇货可居。正如《胡林翼评传》的作者刘忆江所言:“百余年来,海内外尚无一本像样的胡林翼传记,令人喟叹。”诚哉斯言。
    而刘先生写这句话,尚在十年之前。
    第一章 帝国的黄昏

    一 从农耕之家到耕读相承
    农耕时代的望族大多相似,始于佃耕,解放于自耕,历经几代经营,进阶耕读之家。这种过程在游戏中相当于升级打怪,在生产关系中表现为佃农、半自耕农和自耕农。然而,从佃耕、农耕到耕读,中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晚清时期,湖南湘乡的曾国藩家族、益阳的胡林翼家族,河南项城的袁世凯家族,都是这种耕读世家的典型范本。
    说起胡林翼,须先讲他的先祖。胡氏祖籍江西泰和县,元朝中期迁至湖南,先到宁乡,再迁益阳。传至胡光璧,已是明末崇祯年间,时张献忠攻打长沙,胡死于乱军之中。光璧无子,过继侄子胡其辙为嗣。四传至胡民典,“胡门乃大”。民典“工书翰”,写得一手好书法,“性孝笃,亲没,绝意仕进”,其父去世后,便断了仕读的念头,有《孝经疏义》行世。这说明,从胡民典这一代开始,胡家已经从务农家庭转型为家境相对殷实的耕读之家。
    在湖南益阳泉交河畔,胡家“家世力田,耕读相承”,胡民典有子多珩、多吉。长子胡多珩“为人勤朴,好学不倦”,苦学毕生而无功名。他有一子显璋,在家中“首开读书先声”,嘉庆六年(1801)被举为拔贡,为人“敦大节”,后来和父亲以教授乡里为业,常年来往于当地书院。胡显璋“学宗程朱”,曾任本县龙洲书院院长,培养了一批有名的学者,林翼的父亲胡达源、授业老师蔡用锡,都是他的得意弟子。胡多珩的弟弟胡多吉,“才识倜傥,制行端正,乡里有争讦者,皆不敢以姓名相告”,在当地也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
    胡多吉有四子:显巍、显韶、显冈、显歧。和大多望族一样,显巍排行老大,任家族掌柜,“治家有法度”,是一位理财持家的好手;显韶秀才出身,“不治生产”,负责家族子弟的教育;显冈、显歧则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后来,胡显韶的四个儿子分别考中进士、举人、秀才、副贡,其中,长子胡达源成为家族的第一位翰林。二十年后,胡林翼也中进士,得入翰林院。从胡家父子两翰林的教学成果来看,授予胡显韶特级教师之誉,亦属无愧。
    晚清经世思潮盛行,读书人尤以理学为宗,尊奉“修齐治平”,追求内圣外王。这样数代耕读的家族很多,族人以儒家为标杆,敦品励学,范身乡里,发达后胸怀社稷,以匡济天下自命。湖南益阳的胡氏家族也是如此。在这个仕读大家里,和长辈们一样,胡显韶品行端正,“孝敬性成,友爱至笃。平居博览经史,非明道经世之书不读”。既读经世之书,便授经世之学,目的是“致用”。这就决定了胡显韶的教育理念和一般家庭教育不同:不空谈,重实用,“教人以敦本务实为上”。放到今天来说,不搞应试教育,讲求素质教育。可以说,胡显韶的经世思想,对后来的胡林翼影响深远,甚至是他经世思想的奠基人。
    胡显韶不但负责家族教育,当地“邑中修城垣、书院、学宫等事,必推首领”,乃至“里有争斗博饮者,片纸谕之即散”。村里有个大事小事,都少了不他。看来,老胡不仅博学多才、知晓大义,还是个热心肠,在当地是一个颇有人望的意见领袖。也正因如此,胡显韶后来以八十高龄去世,得以入祀乡贤祠,乡里时人、后人尊敬地称他为乡贤公。
    “百余年来,海内外尚无一本像样的胡林翼传记。”
    首部通俗胡林翼传记 抛砖引玉 交流学习
    《清史稿》评胡林翼爱才、识才、用才过人之处:“驭将以诚,因材而造就之,多以功名显,察吏严而不没一善,手书褒美,受者荣于荐剡。故文武皆乐为之用。……举荐不尽相识,无一失人。”
    胡显韶也有四子:达源、达澍、达灏、达溍。老大名声最著,我们已略知一二,后来的翰林。老二达澍辞章上亦有造诣,“博学通经,工诗古文词”,比兄长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庆十二年(1807)乡试,他以廪生之资高中举人,为胡家开了个好头,后来由县学教谕迁府学教授,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弟弟达澍后来居上、一鸣惊人,让身为兄长的胡达源羡慕不已,视之为楷模。老三达灏学历最低,是一名秀才,成绩虽不突出,也是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老四达溍“性厚重,学宏博”,道光十五年(1835),在乡试中发挥欠佳,正榜无名,只考取一个副贡。按当时惯例,乡试正榜录为举人,此外相对优秀的考生录为副榜。虽然是计划外人员,胡达溍在乡试之前和两位哥哥一样,也是一位领着国家奖学金的廪生,可见成绩不俗,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只能叹运气未到。胡林翼后来常常写信的墨溪公,就是他这位叔父。四兄弟个个才华横溢,诗书文章为人称道,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这里要单独讲一讲老大胡达源。其人字清甫,号云阁,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嘉庆二十三年(1818)以优贡生(国子监优秀学员)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次年春闱联捷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一甲第三,也是全国第三,即我们常说的探花。
    这位胡达源,便是主人公胡林翼的父亲。
    科举自隋文建制,至此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制度之完善至于顶峰。科考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逐级通过取得下一轮参考资格。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通过县试、府试,称童生,方有资格考院试;通过院试,称生员,即俗称的秀才;生员参加乡试,考举人;举人参加会试,中贡士;贡士经殿试赐出身,为进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将考生按成绩分三等,谓之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取若干,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清制,一甲直接授修撰、编修,入职翰林院;二甲以下,成绩优秀者选庶吉士。明清以来,“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不是实职,胜似实职。对于二三甲进士来说,想成为翰林,考庶吉士是唯一途径。翰林牛在哪呢?“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对于读书人来讲,吸引力正在于此。成为庶吉士后,入庶常馆深造三年,期满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入翰林院,授编修,谓之“散馆”。
    @tyf87488 2020-03-03 14:02:58
    生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嘉庆二十三年(1818)以优贡生(国子监优秀学员)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次年春闱联捷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一甲第三,也是全国第三,即我们常说的探花。
    康熙四十二年吧,年号有错误!!!
    -----------------------------
    不可能康熙年间吧 不算雍正 乾隆也做了60年皇帝 活了89岁
    这段历史前几章主要讲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潮
    还是谢谢你的关注 第一个顶贴~
    探花胡达源腾达科场,扬名士林,还曾受到嘉庆帝单独召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过如是。道光元年(1821),达源任职实录馆,做实录修撰工作,皇帝实录便出自这些人手中。道光四年(1824),授国子监司业,相当于中央党校的副校长。道光八年(1828),任云南乡试考官,旋调贵州学政。道光十二年(1832),迁翰林院侍讲,补侍读学士。次年朝廷举行翰詹大考,胡达源成绩出众,擢詹事府少詹事,官四品。詹事府和翰林院一样,亦为储才养望之所。詹事也与翰林类似,素无职掌,虚位一个,只是翰林的升转之阶。
    看似一切顺遂,却应了“天有不测风云”那句话。
    身为学霸,胡达源本前途可期,但事不遂愿,命运多舛,这年九月,因一桩科场失察风波,被降为翰林院侍讲,改侍读。接着,因丁母忧,离职回籍。三年后(1836)服阕返京,没等补授官职,又丁父忧,再守丧三年。这一次,年届六旬的胡达源心灰意冷,再无东山再起、闻达仕途的想法,直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寞然病逝于家乡,终年六十四岁。
    只是在这时,一切都还是未知。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胡达源幼承家学,读书好,三观正,家教严,传有《弟子箴言》一书,对后世颇有影响,曾国藩称此书“天地经纶,百家学术,靡不毕具”。受遗传因子和一脉相承的淳古家风影响,四兄弟学业皆有所成,和他们的父祖辈一样,往来于岳麓书院、城南书院、龙洲书院,或入读,或执教,在益阳乃至湖南,胡家都是正宗的书香门第。“胡氏一门雍穆,耕读相承”,林翼后来又科举得售,创造父子翰林的家族盛况,胡家“子妇内外下逮工作,恒数十百人”,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大族。
    嘉庆十七年(1812)六月,胡林翼就降生在这座大院里。
    力拔山兮气盖世 顶
    二 龚自珍与晚清经世思潮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道光十九年(1839),鸦片战争爆发前夕,龚自珍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这首诗,收录于他的诗集《己亥杂诗》。我们熟知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即出于此。是年,距离他黯然离世不到两年时间。
    龚自珍出身于浙江杭州一个世宦之家,祖父龚禔身、伯祖父龚敬身均为进士,与另一位伯祖父龚澡身合称“东城三龚”,名扬一时。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也是进士,外祖父段玉裁乃一代考据学大儒,母亲段氏虽以女流无缘科场,亦是饱学之士。龚自珍成长于书香世家,祖上三世京官,自幼受儒学浸染,十二岁即从外祖父学习考据之学。然而,如此家庭和教育,龚自珍却科场坎坷,三次乡试、五次会试均告不售。目睹国家的内忧外患,青年龚自珍决计不再埋首于不问世事的考据,于是焚烧空洞无用的“雕龙文卷”,“慨然有经世之志”。嘉庆二十三年(1818),龚自珍第四次参加乡试,中浙江第四名举人。此后十余年,他专注醒世创作,以“但开风气不为师”自勉。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脱离了四书五经主旋律,龚自珍的经世之学成为学界异类。当时官场文化“渐行波靡”,朝堂盛行形式主义,科考以书法取人,有思想、有学识的人才多被埋没,龚自珍是这一潜规则的直接受害者。
    道光九年(1829),第六次参加会试的龚自珍终于考中进士。在殿试、朝考对策中,他“历举时事,洋洋千余言,直陈无隐。阅卷诸公皆大惊”。遗憾的是,“卒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才华横溢的龚自珍因书法不达“官体”标准,未能入选庶常、跻身翰林。足见当时科弊流毒之深。其“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声,实有感而发。
    龚自珍虽然中式,步入仕途后并不安分,和青年时代的他一样,屡以惊世之文“讥切时政”,触犯时忌,是个名副其实的愤青,以致遭到朝廷打击、权贵排挤,仕途坎坷。龚自珍孤傲狂放,特立独行,“名振都下,朝贵倒屣相迎。而口若悬河,每当论及世事,纵横陈说,四座皆暗。与之讦难,鲜不辟易者”,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同时又不受欢迎。清人吴昌绶说他:“其为学,靡书不览,喜与人辩驳,虽小屈,必旁征博引以伸己说。”他本人也不否认,诗云:“欹斜谑浪震四坐,即此难免群公瞋。”因常常语惊四座,大家看他都不顺眼。龚自珍针砭时弊,下笔犀利,行文、思想开一代风气,对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等后世思想家都有深远影响,青年梁启超“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定庵者,自珍之号也。
    可以说,龚自珍就是那个时代的鲁迅。

    
    
    嘉庆元年(1796),湖北爆发白莲教起义,横跨数省,历时九年。嘉庆十八年(1813),河南、山东爆发天理教起义,领导人林清一度潜入紫禁城,朝野大震。几乎同时,英国触角伸向南中国,对华鸦片走私日益猖獗。西北边陲,沙俄的魔爪伸向巴尔喀什湖一带的中国领土。道光六年(1826),张格尔在英国的怂恿支持下,滋扰南疆,占领喀什葛尔等边陲重镇...接踵而起的农民运动,英国、沙俄的对华侵略,东南海疆和西北边陲危机四伏。道光继位后,不思进取,志在守成,任用奸佞,官员奉行“多磕头,少说话”,朝野“万马齐喑”。古老的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忧虑。
    泱泱大国,“日之将夕,悲风骤至”,无可奈何花落去。
    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辞官离京,离开让他绝望的“衰世”。
    这一年,他四十七岁。
    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正是这年所写。
    从所谓康乾盛世起,历经数十年风雨,大清自嘉庆而衰,道光资质平庸,在位时间又长,国势愈下,及至咸丰朝,已是内忧外患,社稷倾危。事实上,乾隆三十年(1765)以后,中国最后一个皇权盛世已告结束,不待道光、咸丰,嘉庆接手的已是一个烂摊子。进入道、咸时期,在大清的余晖之下,帝国的大厦已是摇摇欲坠,将倾未倾。皇帝们不是不知道这些,道光要求臣下“总宜读经世之书”,咸丰对“侃侃谈性命之旨”的倭仁也“以迂阔视之”。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室偏安江南、乐不思蜀,国势忧患下产生的浙东学派,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盛行,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此时,大清风雨如磐,民族内忧外患,肇始于乾、嘉之际的经世思潮从一百年前的涓涓细流,终于汇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思潮,以不挡之势于道、咸年间汹涌而至。
    于是,一潭死水的中国思想界如火山喷发般,爆发出巨大的震动。
    何谓经世?经国济世是也,又称经济之学。因此,经世派也称实学派,特点是反对空谈,主张“致用”,是一种匡时救世的务实价值观,也是儒林士子“有所为”的精神体现。一定意义上说,是儒家的“修齐治平”,是张载的“横渠四句”,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于是,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湖湘经世派群体出现之前,便有了陶澍、龚自珍、贺长龄、贺熙龄、林则徐、魏源等近世第一批经世改革代表。他们之中,无论达官士族还是失意文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作为宋明理学的饱学之士,都在用时代参与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帝国士大夫未雨绸缪的敏感和焦虑,在大厦将倾的前夜,等待着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轰然到来。
    杜甫曾叹:“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此时的胡林翼,仿佛正等待历史的召唤。
    一部认真的胡林翼传记
    @君子如兰888 2020-03-05 21:33:53
    好看,点赞
    -----------------------------
    谢谢支持~~常来喝茶
    @zhcti 2020-03-05 23:12:48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
    嗯 这个问题我发帖前也考虑到了。前几章写了陶澍、龚自珍、林则徐、魏源这些同时代人物,后继者才是曾胡左李这些人。其实也想说明一个问题,作为科举路上一路走来的体制内人士,修齐治平是他们的主流价值观,这是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zhcti 2020-03-05 23:12:48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
    他们那个时代的人,读书除了光耀门楣,自我实现和最高理想就是报国,如何报,到哪里报,他们是没有选择的,也找不到别的方式。这一点后面会提到,但没大幅篇章,“修齐治”是主要。去年看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是这样的,大概都会回避一些。
    我虽不喜某些意识形态,但胡氏还是被屡次提倡的 说明有可取之处啊

    
    


    受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和迷信思想影响,大凡帝王将相出生,自然界必有异象,再不济也得梦见个什么祥瑞之物,以别凡夫俗子。张居正出生前,他的曾祖梦见一只白龟浮出水面,老爷子如得天示,认定曾孙是白龟下凡,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张白圭。吴佩孚出生前,其父吴可成梦见抗倭英雄戚继光,因戚有一雅号“佩玉”,便以“佩”为名,以“玉”为字,为儿子取名佩孚,字子玉。帝王就更多了,刘邦出生是刘母与龙交媾,刘公被戴了绿帽子;朱元璋出生时家里像着了火;再往上追溯,简狄吞食鸟蛋生契,契的后人建立商;姜原踩到巨人足迹诞下弃,后来便有了西周。翻开一套二十四史,类似传说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胡林翼的出生也有个传说。他的母亲汤太夫人分娩前一天,也做了个梦,梦见一群五色鸟飞集于屋后的丛林中,啄衔芝草,张翼翔鸣,久久徘徊不去。读史人一看便知,有这种出生记载的人物,在《史记》里即使不是本纪、世家,至少也得配得上个列传。
    胡林翼生下时,他的父亲胡达源不在家中,胡显韶听闻梦境,抓住了三个关键词:翼、芝、林,便给孙子取名林翼,字贶生,又字咏芝,号润芝。是年,胡达源三十五岁,他的老婆汤夫人三十七岁,在当时绝对属于老来得子,即使放到现在,也足以是高龄产妇了。
    和现在的学子一样,胡达源长期求学在外,二十岁开始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三十八岁那年(1815)与其弟达澍赴京会试不第,旋入国子监深造。父亲长年不在家,胡林翼成了半个留守儿童。这时候,年幼的林翼常绕祖父膝下,孙子的抚养和教育就落在了胡显韶身上。林翼自小“不安于室”,爷爷走到哪,孙子就跟到哪,老胡外出遛弯,小胡必牵裾而行,一老一小,其乐融融。吃饭、玩耍、读书,甚至睡觉,爷孙俩都挤在一张床上,跬步不离。
    林翼一岁时,胡显韶左手抱孙,右手持卷,小孙子“视书目不转睛,隐隐有识之无状”;三岁时,林翼“进退居止有常度,说话吐词不急不徐”,颖慧异常。胡显韶对家人预言,“此子俊伟,必昌吾宗”,言语间满是对孙子的喜爱与期望;四岁时,“示以堂楹联语,室壁图画,辄能记诵不忘”;五岁开始认字,学习《论语》。胡达源自北京来信问及儿子情况,胡显韶对孙子赞誉有加,“林翼好,但喜多言”,小孩挺聪明,就是有一点,话多。
    七岁这年(1819),胡林翼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先是他正式入读私塾,启蒙老师叫胡泽溥,字星堂,也是一位理学大家;再是父亲胡达源春闱联捷,一举扬名;第三件事对他影响最大:捡了个爹。
    是日,身为当地知名士绅,胡显韶应邀来到益阳县城,参与县志编修工作,当然,小林翼又跟了去。恰逢日后的政坛红人陶澍以给事中升任川东兵备道,从老家安化取道益阳赴川,久闻胡家以理学为宗,闻名乡里,胡显韶又贤名在外,便到益阳县志办公室顺访。陶澍小胡达源两岁,和胡显韶是两代人,但都崇奉理学,有经世之志,交谈自然甚洽。聊天之余,陶澍注意到了老胡身边的小小胡,见此子相貌出众,机灵聪慧,问话亦对答如流,一时“惊为伟器”。两家当即交换生辰八字。胡家是端品之家,老胡是远近闻名的乡贤公;小胡又名列探花;小小胡更是天资聪颖,仪表不凡。今日际遇,天意至此,岂非一桩难得良缘?陶澍当即大喜道,“吾已得一快婿”,遂合两姓之好,将侧室贺氏所生之女琇姿(字静娟)许配与胡林翼。林翼当场拜了未来岳父,举止得体,有模有样。是年,胡林翼虚岁八岁,陶琇姿五岁。《胡文忠公年谱》记述这一桥段:“(陶)见公,惊为伟器,曰:‘吾已得一快婿!’遂以贺夫人之女妻之,行问名礼,公方八岁,夫人五岁,拜于堂上,彬彬有礼。”
    观胡林翼一生行事,对其人生有较大影响者三人:一个是祖父胡显韶,一个是父亲胡达源,另一个便是他的岳父陶澍。
    相比前者,陶澍对胡林翼的影响更大。
    
    个人觉得这幅字写得最好↑
    早上好
    三 陶澍、林则徐和魏源
    高阳说过,道光所做为数不多的一件明智之事,就是重用陶澍。
    嘉庆二十五年(1820),陶澍赴川的第二年,嘉庆帝颙琰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二皇子旻宁继承大统,年号道光。新朝初立,道光命各地广荐贤臣,四川总督蒋攸铦奉诏入京,迎接这场君臣的首次见面。蒋攸铦清廉公正,也是一位实干派,在道光面前,他毫不犹豫推荐了陶澍,力言在川期间,“陶澍治行为四川第一,可大用”,乃“总督才也”。三个月后,陶澍迁山西按察使。得到道光的信任与器重,陶澍自此走上坦途,青云直上。道光元年(1821)二月,陶澍履职前进京,道光三次单独召见。八月,调福建按察使。十月,由山西抵京,道光四次召见。陶澍未及赴闽,旋擢安徽布政使。道光三年(1823)正月,擢安徽巡抚。道光五年(1825)五月,调江苏巡抚。道光十年(1830)六月,署两江总督,八月实授。次年正月,兼两淮盐政。短短两年零一个月,陶澍由道员而迁封疆大吏,继而总督两江,秩从一品,掌管全国财赋重地长达九年之久,直至病逝任上。其升迁之快,有清一代,实属罕见。
    如此经历,不禁让人对他的成长产生好奇。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晚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美髯公。他“出自草茅,耕读相承”,自小家境拮据,“少时尝拾薪、摘茗叶,市米以就学”。七岁时跟随父亲陶必铨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陶必铨是个秀才,“省闱十次,终不遇”,遂绝意仕进,以教书为业,儿子在侧随读。后来,陶澍也干起了父亲的行当,“未第时家极贫,课徒自给”。但他不是一般乡村教师,而“以济人利物为志”,“少负经世志,尤邃史志、舆地之学,所至山川,必登览形势,访察利病”,主张“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也是一位经世派。
    按理说,注重实用之学,成绩都不会太好。陶澍不一样。
    嘉庆七年(1802),年仅二十三岁的陶澍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此后,历官四川、山西、安徽、江苏,直至两江总督。在位期间,修水利、理财政、治漕运,倡海运,革盐政,整治安,办教育,荐贤才,兴利除弊,蜚声朝野,“隐然以一身为江淮保障”,是一位大刀阔斧的改革家,更是一位政绩显赫的政治家,被道光帝称誉为“干国良臣”,倚之为股肱。《清史稿》称:“陶澍治水利、漕运、盐政、垂百年之利,为屏为翰,庶无愧焉。”他的朋友魏源说,陶澍之功绩,“他人得其一皆足名世,而于公则为绪余”。
    这就是陶澍,一个青年时代就与众不同的陶澍。
    既是鹤立鸡群,必有非常之志。其时内忧外患,社会危机加深,国家风雨飘摇,思想界万马齐喑。而学界满是“无事袖手谈心性”的理学庸儒,只会正襟危坐,漫谈性理,“空衍义理,横发议论”,只讲“以道善其身”,整天不问国事,谈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浑身没有一丝血性。学风影响世风,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云:“今之君子...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晚清名儒刘师培以明清之学对比,说:“清代之学,迥与明殊。明儒之学,用以应世,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可谓一针见血。更有学者形容:“白面书生,微独无经天纬地之略,兵农礼乐之才,率柔脆如妇人女子,求一豪爽倜傥之气亦无之。”这哪还是什么道学家,放到现在,挂上佛珠就是一佛系青年,放到娱乐圈,就是一群奶油小生和娘炮。
    他们做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不到陶澍的“以济人利物为志”,做不到罗泽南“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做不到胡林翼的“秀才应以天下为己任”,更达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境界。
    这种风格显然不合唱摇滚出身的陶澍的口味。
    高阳
    
    湘军三杰曾胡左的正面与背面
    在道、咸经世派中,陶澍、林则徐、龚自珍、魏源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以陶澍影响最为深远。因为同事和属僚关系,陶澍、林则徐、魏源三人有着更为亲密的友谊与交集。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出身于当地林姓大族,我们熟知的林长民、林觉民两兄弟,工人领袖林祥谦,一度做过国民政府 的林森,都是闽侯林氏族人。其中,林长民是家喻户晓的民国之花林徽因之父,曾任北洋国会议员,与亲家梁启超是政治上的亲密战友。林觉民是他的三弟,有著名的《与妻书》留世。往上溯源,林长民、林觉民与林则徐应是同宗。
    林则徐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父亲。和大多无缘科举的读书人一样,其父林宾日是个贡生,一生以教书为业,美其名曰“舌耕”,属于旧时代失意的知识分子。林家“家口浩繁”,“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林宾日只得“将住屋售人,以偿债务”。虽然科场不达,林宾日却心忧天下,专注经世之学,对儿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林则徐经世思想的源头。
    嘉庆三年(1798),十四岁的林则徐中秀才,入福建有名的鳌峰书院读书。院长郑光策,讲求“明礼达用之学”,“喜读经世有用之书”,也是一位注重经世之学的学者。在郑院长的影响下,则徐认识进一步加深,立警句“岂为功名始读书”、“崇实行而不事虚行”自勉。十九岁那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举,榜单揭晓当天,迎娶郑氏为妻。三年后,林则徐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张省长亦非庸臣,“精吏治”,对他也欣赏有加,将为官之道尽付于林。林则徐“相从四五年,尽识先朝掌故及兵刑诸大政,益以经世自励”。
    嘉庆十六年(1811),二十六岁的林则徐会试得售,殿试二甲第四名,选庶吉士,从此踏上仕途。嘉庆十九年(1814),结识龚自珍、魏源,此后担任编修、御史等职十余年。道光三年(1823)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禁鸦片,澄吏治,百姓颂之为“林青天”。此后历任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湖北、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起,历任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直到道光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才离开江苏。
    陶澍、林则徐曾同在京城任职,初交亦在彼时。后来,林任职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陶是两江总督,两人同事达六年之久。共事期间,两人在整顿漕务、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改革币制、革新盐法、严禁鸦片等一系列改革中搭档默契,成绩斐然。陶澍长林则徐六岁,官场中为上下级同事,生活中却是朋友,陶澍爱护栽培小徐,小徐敬重服膺老陶,二人私交甚笃。他们共同的朋友魏源描述两人关系称:“(陶澍)初督两江,时值水灾,奏请河南藩司林公调江苏办赈。及林公由东河移抚江苏,与公益志同道合,相得无间。”
    林则徐迁任湖广总督的第二年,陶澍虚岁六十寿辰。六十为一甲子,古时是大寿,则徐公务繁忙,乃“撰成七律三十首,邮稿致祝”,诗中有“重镇南天半壁雄,良臣干国奏肤公”,“公望公才帝股肱,威名彪炳岂心矜”语句,对陶澍的才望、功业不吝美言,倾服之至。
    每日一更
    @君子如兰888 2020-03-09 19:47:21
    我喜欢每日一更,那我就每日一看,欧耶!
    -----------------------------
    谢谢君子兄台支持~
    @君子如兰888 2020-03-09 19:53:25
    独服曾文正,我现在慢慢懂了。里面的东西,精深,这是实践精神
    -----------------------------
    总结到位,经世就是实践精神。修齐治平的爱国精神。
    道光十八年(1838)底,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 片。虎门 销 烟的壮举,让林则徐名声大噪,成为世人称颂的民 族英雄。第二年六月,陶澍病逝于两江督署,林则徐遥寄挽联:“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所谓“替人”,即陶澍病重期间,向道光大赞林则徐“才长心细,识力十倍于臣”,力荐他接替自己的两江总督之职。也有资料称,胡林翼也曾建议岳父,以林则徐“作两江替人,文毅(陶)深以为然”。意外的是,林则徐未及莅任,因禁 烟抗 英而成为外 交事件的牺牲 品,被遣戍新疆,遭受了四年凄惨的流放生活。正是成也禁 烟,败也禁 烟。
    则徐担任江苏巡抚时,与一位名士来往甚密,这个人就是魏源。
    相比林则徐,陶澍更早认识魏源。陶澍比魏源大十五岁,两人是湖南老乡,陶澍出仕之前,即与魏源的父祖有过来往,当时魏源还是个小朋友。成长于理学重地湖南,魏源自幼耳濡目染,受理学影响颇深,对阳明心学亦有研究。嘉庆十八年(1813),十九岁的魏源来到省城长沙,在岳麓书院学习并结识一批理学大家,被选为癸酉科拔贡,入读京师。翌年,在京 城设馆授徒,“数日名满京师,中朝公卿争纳交焉”。这一年,陶澍在北 京任江南道监 察御史,听闻这位小老乡大名,再一打听,还是“旧识”,遂更为欣赏,两人自此交往。后来魏源回忆:“源自弱冠入京师,及来江左,受公知数十载。”说的就是这段渊源。
    道光二年(1822),魏源以第二名中举。锦上添花。
    对不住,因为发不出去,只能这么几段几段地排除,真不知有什么敏感的
    魏源以弱冠之年“数日名满京师”,成名之早、成名之骤令人咂舌,自有其魅力和光芒。虽然自小接触理学,和一些理学大师还成了朋友,有的还敬为师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成熟,魏源逐渐否定之前所学,开始独 立思考。他斥理学家是“庸儒”,视理学为“俗学”,他不再以皓首穷经、不问世事的理学家为伍,不再认同他们的“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更痛诋儒者之空 谈,他还义愤填膺地称,理学“上不足制 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 困,举平日胞与民物之空 谈,至此无一事可效诸民物,天下亦安用此无用之王 道哉”?
    好好的一个才子,转眼又成了愤青。
    这让当时同样名贯京城的龚自珍投来赞许的目光。
    龚自珍比魏源大两岁,因为共同的志趣和三观,因为同样的卓尔不群,因为科场坎坷的相似遭遇,一对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虽无英雄相惜之叹,却有相互欣赏之意,自此龚、魏齐名。道光二十二年(1842),龚自珍逝世后第二年,龚橙携父亲的遗稿找到魏源,请其作序。序言中,魏源自称龚氏“执友”。可见两人的交往渊源。
    道光五年(1825),魏源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邀入幕。时陶澍为江苏巡抚,与两人往来密切。陶澍与贺长龄都是湖南人,曾共事国史馆,交谊甚笃,与其弟贺熙龄还是儿女亲家,陶澍的五女瑱姿,即嫁于贺熙龄的长子。两年后,贺长龄调任山东布政使,魏源改入陶澍幕,与其筹划治理盐政、漕运、水利弊政,直至陶澍病逝,两人共事长达十二年,陶澍去世前,还向魏源“托以身后志状”。陶澍死后,魏源为之料理后事,整理奏牍文集,撰写行状、墓志铭,以报其知遇之恩。在陶幕期间,陶澍、林则徐配合默契,与魏源又“以文章经济相莫逆,凡海运水利诸大政,咸与筹议”,陶澍在两江推行的改革,如果说林则徐是得力助手,魏源则多有谋划之功。后来胡林翼短居南京,魏源已是两江幕中的老人。
    道光九年(1829),魏源会试不第,三年后静居南京清凉山,著书明志,期间与江苏巡抚林则徐来往较密。魏源“半工半读”,埋首著述,转眼十二年春秋。道光二十四年(1844),魏源终于考中进士。这时,他已经五十二岁。魏源一生致力经世之学,“尤悉心河道水利,海防边防,上下古今而明究得失”,撰有《筹漕篇》《筹盐篇》《筹河篇》等名篇。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写成《海国图志》,一时洛阳纸贵,在思想界引起轰动。
    除了林则徐、魏源、贺长龄,陶澍还与包世臣、姚莹等同时代的经世学者交往密切。陶澍为官期间,大刀阔斧锐意改革,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政绩一骑绝尘、有目共睹,在道光时代的官场中独树一帜。同时,陶澍的经世之举催生了一批以湘军为核心的经世人才群体,对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湘籍后生影响深远。清史学家孟森称之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萧一山说:“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张佩纶说:“论道光来人才,当以陶文毅公为第一”,“实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也”。意思是说,陶澍堪称人才的“摇篮”,如黄河发源于昆仑、长江发源于岷山,是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经世巨擘的先导者。
    张佩纶评价之高,诚然不虚。《清史稿》称陶澍“用人能尽其长”。魏源评价他:“为翰林能诗,为御史能言,及备兵川东,摘伏发奸,又为能吏。”近世两位“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和魏源,身上都有陶澍的影子和思想光芒。胡林翼身为陶澍之婿,在南京期间得其言传身教。左宗棠更以一介布衣之身,得到陶澍的赏识。曾国藩一生和陶澍未尝谋面,却对他推崇有加,研读其著作常通宵达旦,日记中多有阅读《陶文毅公全集》的记录。因此,萧一山又说:“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皆标榜经世,受陶澍、贺长龄之薰陶者也。”
    陶澍在近世的分量,可见一斑。
    
    四 有几分阳明之风
    嘉庆二十五年(1820),胡达源在翰林院已有一年。这一年胡林翼八岁,胡达源的三弟胡达溍两年后要参加顺天乡试,叔侄两人的学业都不能放松,林翼便随母亲汤氏、叔父达溍从益阳到北京与父团聚,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京城生活。
    在北京,林翼的学习初由父亲指导,次年胡达源升任国子监副校长,工作繁忙,有墨溪公胡达溍辅导。一年后墨溪公乡试失利,只身南返。此后五年,陆续有文舒耀(举人)、贺光黼(秀才)、贺熙龄、蔡锦泉、吴赞等人教授胡林翼。其中,贺熙龄与哥哥贺长龄,兄弟俩“翰林双璧”,堪称佳话;蔡锦泉时为翰林院编修,亦一时名儒;吴赞名气虽小,也是进士出身。赶上教师期满换人,教育空档,胡显韶也会进京看看孙子,指导林翼的学业。
    贺熙龄身为宿学名儒,执教也有特点,“其教诸生,诱以义理经世之学,不专重制艺帖括”,“辩义利,正人心,谕多士,以立志穷经为有体有用之学”,也是素质教育。胡林翼十三岁那年,贺熙龄在为他讲授《论语》,林翼听得聚精会神,冷不丁竟来了一句:“今天下之乱不在盗贼,而在人心。”贺老师大为惊异,他甚至想起了王阳明那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名言。这哪是一个孩子说的话?谁又能相信眼前是一位十三岁的少年?放到现在,也就小学刚刚读完。胡林翼的早慧,让贺老师震惊并觉得“孺子可教”,此子他日或有不世成就。贺熙龄便在当天的日记里,有心记下了这一幕。
    京城八年,从孩童到少年,胡林翼见识了不少大场面,结识了一些大人物,京中的繁华和人文昌盛更让他印象深刻,影响着他稚嫩的身心和思想,胡林翼到了另一个世界。逢年过节,他会跟随父亲到亲友处拜年串门,京师官员的视野、言论于胡林翼而言,尽是见所未见之景、闻所未闻之论,对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回到家中,胡达源让儿子以日志记之,从中体悟真谛。在给叔父墨溪公的信中,胡林翼描述这段生活:“新年中父亲偕赴亲友处贺年,获闻名言谠论,至深欣诧。父亲当命逐日纪录,一以备遗忘,一以习文字。”
    在北京,胡林翼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八年间,和在湖南长大的同龄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相比,胡林翼见识更广博,视野更辽远,认识更深刻,格局更宏阔,思考问题的角度,待人接物的气质,行事方式和处事手段,甚至所走的路,自身的人脉资源、朋友圈,都会大相径庭。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特点迥异都会一一彰显。身为官二代,胡林翼在成长中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王闿运比较曾胡二人,说“曾起农家,胡称贵胄”。这也是他和曾国藩、左宗棠的不同之处。
    道光八年(1828),胡达源外放云南乡试主考官,旋任贵州学政。学政属于巡职,任期三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很多翰林的仕途均起步于此。是年秋天,胡林翼府试不第,便遵父亲之意,和祖父一起来到贵州,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他在给墨溪公的家书中说,“千里以外,一堂三代,天伦之乐,无异居家”。在贵阳,胡林翼师从工于诗词书画的浙江籍进士郎葆辰。林翼本就极有天赋,九岁时已“为文操笔立就,旁通曲畅,自达其志”,历经名师点拨,“志趣蒸蒸日上”,进益之猛,颇令父祖欣慰。
    两年后,胡林翼已是成人年龄。十年前的婚约,到了眼前。
    《曾胡治兵语录》:“众无大小,推诚相与。咨之以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而观其勇;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知人任人,不外是矣。”
    
    天涯明显感觉比全盛时人少了。。
    和现在的小年轻一样,胡林翼公子哥当着,不愿过早陷入“围城”。道光九年(1829),在给墨溪公的信中,十七岁的胡林翼明确写道:“早婚之有害于学业身体,而兼足以颓丧人进取之心,故必俟血气稍定,学业有成,而后始许以享室家之好也...侄前蒙陶丈赏识,于孩提之时,一见即以爱女相许,知己之恩,拳拳曷已...一事未成,问学则之无仅识,言名则一衿未青,遽尔成婚,殊深愧恧。特禀恳大人希将侄意函请堂上,决从缓议,姑俟稍有成就,再行亲迎之礼。”太早结婚容易让人丧失进取心,不利学业身心,等功成名就,再好好享受爱情不迟。承蒙岳父的知遇之恩,一见即以爱女相许。惭愧的是,现在我一事无成,连个秀才名分都没有,贸然成婚,确实有些不妥。字里行间,充满现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
    然而,婚姻是一生大事,尤其在官宦人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何况陶澍从二十一岁结婚,先后娶了七位夫人,就是为了要一个儿子。可从原配到妾室,不是不生,就是生了早夭,直到这一年,仍没有个延续香火的男嗣。以陶澍之意,胡林翼婚后要入赘陶家,做他的上门女婿,以“效馆甥古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林翼入赘后第二年,五十三岁的陶澍终如所愿,喜得一子陶桄,有惊无险,保住了陶家血脉。话说回来,林翼“姻事缓期已难如愿”,且“堂上业已允诺,侄未敢违抗”,他虽有不甘,在十八岁这年的夏天,还是跟着祖父从贵州回到了益阳。
    南北辗转,再回故土,林翼已是翩翩少年。
    这一年,陶澍由江苏巡抚擢升两江总督。天时地利人和,秋高气爽,良辰美景,在益阳桃花江畔,陶澍为女婿胡林翼、女儿陶琇姿举办了相对隆重的婚礼,由乡贤公胡显韶主持,“奢俭适中,乡评至洽”。婚后,林翼入赘陶家,与妻子、岳母住在了陶澍在益阳的桃花江别墅。民国出版的《凌霄一士随笔》中记载一则轶事:据说,婚礼当天有个插曲,洞房花烛之夜,新娘和亲朋遍寻林翼不得,后来竟在外面的酒肆找到了他,新郎当时已酩酊大醉。结合胡林翼婚前给叔父的信,道尽“堂上业已允诺,侄未敢违抗”的苦衷,以及他功名未就、不愿过早成家的思想,不能不说明他在这宗婚姻中,是保留一定想法、带着一丝苦闷的。
    明弘治元年(1488),心学始祖王阳明十七岁,到南昌与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之女完婚。婚礼当日,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对新人闪亮登场,大家却难寻新郎官的影子。原来,结婚当天,王阳明还在一心思考心学,不知不觉闲逛到一处道观,见一道士打坐,两人便忘我交流起来。直到第二天,家丁在道观找到王阳明,才将他带回府去。
    从这件事说来,叛逆少年胡林翼倒有几分阳明之风。
    在桃花江别墅两年,陶澍请来了当地理学大儒蔡用锡教授林翼。蔡用锡也是益阳人,素谙兵略,讲求实学,是胡达源在岳麓书院时的同窗好友,和同是岳麓校友的魏源关系也不错,以拔贡的身份肄业国子监,之后科场失意,以游幕为生,至今没有功名。蔡用锡虽过着游幕生活,却极有口碑,在游幕界还是很抢手的,“当世名卿大夫延至之恐后”。后来胡林翼发达,得以举荐自己的这位老师,蔡用锡遂由教谕迁升内阁中书,不久致仕归里。
    既是拔贡,必非庸人。蔡老师之所以科场坎坷,大概和他专注的兵略、吏治等“有用之学”有关。也就是说,蔡用锡治学也是不重辞章,不习八股,讲有用之法,求经世之学。别人都在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他在看实学,搞素质教育,考试能及格那就怪了。也正是这个特点,他“教人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与诸生阐明性理之学,尤以身体力行为务”,相对理论,他更看重实践。受这位蔡老师影响,林翼也“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与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扼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在思想上,胡林翼主张“以紫阳(朱熹)、涑水(司马光)为师”,“穷义理之精微 ,考古今之事变”;在课堂上,别的同学在摇头晃脑苦读四书五经,他却在下面看课外书。如此,“晨夕观摩,所诣大进”,“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可以预见,他后来主编的《读史兵略》《大清一统舆图》,均得益于这些童子功基础。
    所以说,遇见一位好老师,是影响一生的事情。
    成婚前后的胡林翼参加过几次科考,都以惨淡结局收场,连个秀才之名尚不可得,内心自有几分失落。结婚不到俩月,他向父亲倾吐了心声,自己“年已弱冠,一无所成,清夜扪心,倍深惭悚”,“不敢耽于燕婉之私,而隳进取之志”。这或可解释他新婚之日酩酊大醉的真正原因。他或许也清楚,科举八股和经世之学是两回事,某种程度上,甚至南辕北辙。那位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经世派前辈龚自珍,科场之曲折,何尝不是如此。
    道光十一年(1831),胡林翼的经世之才首次得以施展。
    是年五月,沅湘流域发生洪灾,益阳一带沦为泽国,饥民聚掠,百姓流离。林翼幼承理学陶冶、名儒指导,目睹眼前乱象,认为正是学以致用之时。于是,年方十九的胡林翼挺身而出,慨然曰“秀才便当以天下为己任”,“急诣县令贾亨,晋请按灾区编户口,劝富民出钱粟以赈”,给知县写了封信,提出了一套赈灾计划。其时林翼既无功名,又无公职,忽略官二代的光环,就是平头百姓一个。但在他看来,这是“匹夫有责”的事情,义不容辞。
    胡林翼的方案便是编户齐民,根据每家的经济情况,将本县百姓分为三等:上户、中户,下户,简单说,就是富农和贫下中农。解决饥荒,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户,家中有钱有粮,就别来凑这个热闹了,一两次饥荒对你们也没啥影响,自己看着办就行;中户,有钱无粮,或粮很少、钱也不多。对这些家庭,政府卖给他们米,除去哄抬物价的因素,以平价或低于市场价出售;下户,就是没钱没粮的“贫下农”了。这些家庭是主要扶助对象,数量也最庞大,胡林翼的办法是,对他们免费施粮,为期一个月,度过灾荒。让他们吃好住好,吃有所食,住有所居,不致于饿死或引起暴乱,是主要目的。赈灾的意义也在于此。
    王莽与刘秀:公元前后的改革和革命
    推荐这个帖子 写的可以
    帖子名字该不了 怎么办

    
    富农和中农好解决,问题是,哪里弄到钱粮给大量的贫下农?
    答案是:让富农出,缓解贫富分化。上户捐钱,由政府到外面采购粮食,或者直接捐粮,以济灾荒。问题来了,自古出钱的事最难办,想让士绅们捐钱,无异于让他们放血。再说了,你一毛头小子,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你身为一个官二代,老爹是探花,岳父是两江总督,让我们捐钱,你自己怎么不捐?劝捐的结果是:“无一人赞之”,根本没人理会。
    林翼想想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了能起到表率作用,他以身示范,“一出倡之”,当场捐了两千两银子!胡林翼一介布衣,胡达源为官清廉,家里也不充裕,哪来那么多钱?当然,钱是他做通老婆的思想工作,由陶家出的,而陶琇姿也是知书达理之人。九年两江总督,这点钱还是拿得起的。首倡之后,林翼接着苦口婆心劝富户掏钱,其过程不啻上演了一幕“演员的诞生”,煽情、诉苦、激将、诱导,乃至恐吓,想尽一切办法,无所不用其极,就差没有坑蒙拐骗了。事后,他用二十个字形容自己的劝捐手段:“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赏劝诱之”。万事以目标为导向,以成事为结果,不论途径,不计手段,不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也是他一生的办事宗旨,在后来的事情中,这一风格愈加明显。经他四处奔走、上门劝捐,士绅们终于踊跃捐款,“立致数万金”,“散米俵食,全活甚众”。至于“流民恐一变而为乱民”的顾虑,他发动士绅“部署闾里丁壮,约同里团练”,控制聚掠的饥民,维持社会秩序,“劫风乃息”。赈灾事件圆满结束。
    在给祖父胡显韶的信中,林翼描述事件的经过:“此事出于孙之意,见无一人赞之,但沮之者不下十数人。而孙自以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麋鹿奔于左而不顾,亦可谓毅然不移矣。”其坚毅、干练和早熟,果敢立断的行事风格、色彩鲜明的领导气质,由此可见端倪。
    这就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所做之事!
    曾国藩对赵烈文说:“胡文忠做事有气魄。”诚不欺也。
    追昔抚今,十九岁时大家在干些什么呢?甚至拿“湘军三杰”来说,比较这个年龄时的曾国藩和左宗棠:二十二岁之前,曾国藩和父亲一同正走在赴省城赶考的路上,目标是考上秀才。会试落第那年,他从京师回乡,途中用借来的钱,狠心咬牙买了一套《二十四史》,钻研不辍;左宗棠比曾国藩好一些,十九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也在忙于科考、疲于生计,无暇他事。反观胡林翼,身无功名却心忧天下,一介布衣竟干了知县都干不来的事。
    这就是思维的不同,气质的不同。
    梁启超《新史学》:“凡著书贵宗旨,作史者将为若干之陈死人作纪念碑耶?为若干之过去事作歌舞剧耶?殆非也。将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也。”
    也许在这次“实习”中,胡林翼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对待科举的正确态度。
    什么是“对待科举的正确态度”?他将用行动来说明。
    道光十二年(1832)春,因岳母贺氏前往南京,林翼与妻子陪同护送,得以“留居节署”。陶澍一向持经世思想,主张“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在两江总督署,胡林翼与他相处近一年,亲见岳丈的兴利除弊,复得其言传身教,“精神殊为一变”。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时林则徐任江苏巡抚,魏源亦在陶澍幕中,与这样的经世派人杰为伍,对施政、改革耳濡目染,自小接受实用主义教育的胡林翼,对经世的认知更为直观和透彻。同时,本已在京城生活八载的他,培养了认识社会的宏阔格局和不凡气质,更学会了官场里的老辣手段和权谋多智,对官场文化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洞察。时人说胡氏善用权术,“颇得古人之风”,与他在北京和这段南京生活不无关系。这些经历和领悟,都是曾国藩、左宗棠所未能体会的。
    从成长轨迹和行事风格上,他和袁世凯颇为相似。
    而这时,胡林翼发现了一片更大的天地。
    早上好
    五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
    胡达源老来得子,胡林翼家中独苗,胡家名门望族,岳丈两江总督。这样的优渥出身,傲物纵性、纨绔不羁、不识人间烟火是正常的,有冶狎之习亦属难免。何况他自身又是一表人才,史载“林翼貌英伟,目岩岩,威棱慑人”。这一点,从照片中可窥一二。所谓冶游五要素,“潘驴邓小闲”,胡林翼可谓一样不落。如今来到这金粉之地,天时地利,才子佳人,不放纵一下自己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南京六朝古都,十里秦淮,名胜古迹,所在皆是,更多的是声色犬马、脂钗粉黛之所,杜牧有诗云:“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是,初来乍到的胡林翼探幽访古之余,也自觉入乡随俗起来。
    关于胡林翼年轻时的这点爱好,《清史稿》点到为止,说他“负才不羁”;他后来的幕僚徐宗亮在《归庐谈往录》中说得也比较含蓄,“文忠公少年有公子、才子之目,颇豪宕不羁”;朱孔彰的《中兴将帅别传》则相对直白,“公少负不羁之才,陶文毅以女妻之。常恣意声伎”。描述不同,三者却提到同一个关键词:不羁。
    怎么个“不羁”法呢?
    徐宗亮接着说道,“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励世,颇似信国少保”。信国少保,即南宋的文天祥,曾受封少保、信国公。两人有何相似之处呢?说来有些尴尬,这位大名鼎鼎的抗元英雄,早年也是一位公子哥,且颜值与才华并存,从史料描述来看,与胡林翼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宋史》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晢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更牛的是,年仅二十参加会试,竟一举夺魁,钦点状元。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不但长得帅、有才华,又很有钱,“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
    于是,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字眼:声伎满前。
    比较胡林翼和文天祥,同是风雅公子哥,同样有功名,爱好也相同,一个“恣意声伎”,一个“声伎满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经历。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南下,宋室危如累卵。文天祥一改旧习,“痛自贬损,尽以家赀为军费”,毁家纾难,募兵勤王。文天祥散尽家财,召集民兵万余,在浩浩荡荡赶赴临安的路上,友人劝他:“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文天祥说:“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意思说,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想起到表率作用,以激后来忠义之士。三年后,多方辗转的文天祥于广东兵败被俘,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拒绝了蒙元招降。又五年(1283),四十七岁的文天祥在大都就义。
    回头看胡林翼,似乎这些瑕疵,同样未影响他成为一代名臣。
    @江左栖生 2020-04-11 14:01:17
    mark
    -----------------------------
    欢迎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2-14 21:50:12  更:2022-04-22 19:36:4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