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道德经,用自己的方式读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道德经,用自己的方式读[第1页]

作者:evaevalu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今天开个帖子,记录一下我读道德经的过程
    我希望先用自己的方法解读道德经,之后再去看权威的解读。这样更有助于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也许自己解读的不正确,但求独立思考过!!
    如果有人路过,有兴趣大家一起讨论,欢迎指正~~~~

    我手里这本书道德经共81章,是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出的一本叫做 《老子 庄子》的一本书

    道德经本身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断句的不同自然意思就会不同。既然是想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自己理解不参考任何书。我选择的方法就是先给出自己理解的断句,再用说文解字这样的工具书抠字眼~~~~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解释:规律方法,可以被说出或是传授,但他们不能用平常的简单的方法
    认识事物,可以学习认识事物,但这里对事物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留于表面的
    无名或无的状态,就像天地之始处于混沌;有名或者有的状态,就像万物之母,
    一切事物就有了开端。所以,我们可以用“无欲”的状态去深刻的(整体的统一
    的)观察万事万物;“有欲”的状态来观察到站在一方的立场的欲求是什么。这
    两者是统一的只是认识的角度或看问题的立场不同。“同”在道德经里就叫
    做“玄”;如果可以 把一个统一的事物,辩证的拆分的看待,又能够站在不同的
    立场或角度看待一个事 物那你就找到认识规律 ,深奥的看待事物的大门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章断句,我看后也是和参考书一样。这章感觉比较简单,我们只要知道老子说的“有”和“无”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第十一章,老子用很形象的例子给我们解释了“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用一个杯子打比方,我们用的是杯子的空心,而不是杯子有形的部分。这个杯子的空心就是无,这个杯子的外形就是有。当我们把一个整体的杯子拆开看到了有与无,我们再看美,既然有美就一定有丑,既然有善就一定有恶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给美订了标准,这就是恶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给善订了衡量的尺度,就是不善
    有与无是相伴相生的,难与易也是相辅相成的。
    长与短是对照中显现的,高与下也是相依存的,这是普遍的规律,亘古不变
    所以啊,圣人在处理问题时,才要不留于形式的做事(要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做
    事,但是普通人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留于形式,不留于表面,做事就要直达目
    的本身不要受外界侵扰)。教育别人的时候不能只是言传,更要身教。万物的兴
    起不一定有开始,万事万物发生出现不一定是从有形开始,一个人做成一件事不
    一定是完全依赖这一个人,所以事情做成后做事的人不能居功。只有自己不居
    功,才能使这个功劳不离开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办好一件事后,向他们表达
    了自己的功劳,他人反而就不那么感激或尊重你了,就是这个道理)

    -------------------
    谢谢交流和指正。第一次读道德经,希望看到更多自己理解上的错误。交流就像是有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错误
    @evaevalu 2022-03-10 12:08:33
    道德经本身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断句的不同自然意思就会不同。既然是想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自己理解不参考任何书。我选择的方法就是先给出自己理解的断句,再用说文解字这样的工具书抠字眼~~~~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
    -----------------------------
    =========================
    唔,李耳作为强者,其道理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所以要正确地解此书,基本的标准之一,是每一章解出的内容,要能自圆其说
    道可道,非常道-----------------道作为事物的规律,是可通过道对事物的影响来形容的,但道对事物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用恒定的语言来对道进行说明,
    名可名,非常名-----------------
    @变态辣不过如此 2022-03-10 20:39:58
    名,是人对事物的认识,这是基于人们的共识的,但人们的共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
    无名天地之始-----------无,指变化,也可称为无常、空,天地的开始是起源于变化
    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的存有,起源于万物之间的相互需要和依存,来自于由此而产生的稳定的描述和关联,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无即变化,有即需求,这两者是同出一源的,只是取了不同的名字
    同谓之玄-----......
    -----------------------------
    在读这篇我最大的惊喜,是“玄”“玄之”“又玄”。如果玄就是同,那玄之,和又玄 是什么想了很久,其实就是角度,翻来覆去的看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然后从整体上看一件事。自己的理解,虽然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是当自己意识到这点时很惊喜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每当看到到的经里出现 “不” “无”这样的否定词,我们就需要非常小心。这种时候我就会想一下杯子,杯子的有型部分是“有”杯子使用的部分为“无”。而“有”与“无”是要有所针对事物的或对象的。用这个思维方式看这章内容。“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些话是对谁说的?对国家统治者,国家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国家层面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家庭层面是:丰衣足食,长幼有序
    老子否定的是有形的外在部分,肯定的是无形的用的部分
    尚贤,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推崇贤能之后,就会给贤能下了定义有了标准,只要有外在的标准,就会使民为了达到贤能的外在标准而努力却忽略了贤能本身的作用。这就让我想到,现在的高考制度,我们一直在推崇素质教育,而家长老师最后还是需要在如何取得高考成绩上各种努力。一直再给孩子肩负,而孩子的负担却越来越大。为了一个好的小学,家长们把学区房炒到了什么价格?

    解释:不推崇贤能,使民不为了高官厚禄而争夺;不把难得之货订高价,使老百姓不去偷盗;在社会上看不到欲望,老百姓的心才能不乱。所以圣人需要这样治理国家:老百姓都是虚心的状态,不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头,也能够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让老百姓吃饱饭;不与别人攀比,自然不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会因自卑嫉妒而苦恼;有强壮的体魄,身体是一切需求的基础。所以只有使百姓不知道标准所在没有过多的欲望,使那些能够知道标准的人也不敢按照外在标准去做。做到不制定外在标准,就可以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了。(我认为国家状态就可以看出治理者是贤能还是昏庸,治理一个国家好与坏就看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国家是否国泰民安)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章又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断句,我的参考书断句是“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解释: 道:(如果你把他看作河流水渠)就像水从中流过而水渠永远也不会满。渊深啊!就像万事万物的根本。挫去道的外在锋芒,解去道的外在缤纷色彩,与道站在一起被光照耀,同道一起蒙尘。深邃啊!就像隐隐的存在。不知道“道”从哪里来的,但他一定是在我们能看到的外在形象之前(并不是外在形象本身)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又是否定词!!!橐龠: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我们是否真的使用过风箱?我们应该实际使用感受风箱的火与锅与人动作的关系后,对这章就更有感触了)越读道德经越能感受到深入浅出的哲理。现实中也是如此越是大学者大科学家说的话反而越平实能让门外汉也听懂。让普通人听懂不是普通人厉害,而是那些有真知的学者科学家厉害!

    解释: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天地不对万物仁慈让其自生自灭顺其自然;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的,圣人不对百姓仁慈使其顺其自然的生活。天地之间,像不像风箱的运动?灶里的火隐隐的并没有灭的状态,风箱一动火苗就会出来。如果你拉风箱的动作太频繁火也就很快燃尽,那就不如把动作放慢让火更平稳的燃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是想像一个火堆在面前,用嘴去吹它的过程)这里老子是做了个比喻,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是拉风箱的过程,很形象,很浅显,实际应用过程却又很难把控!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又是否定词!!!橐龠: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我们是否真的使用过风箱?我们应该实际使用感受风箱的火与锅与人动作的关系后,对这章就更有感触了)越读道德经越能感受到深入浅出的哲理。现实中也是如此越是大学者大科学家说的话反而越平实能让门外汉也听懂。让普通人听懂不是普通人厉害,而是那些有真知的学者科学家厉害!

    重新解释: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天地对待万物如刍狗为了多数的利益而牺牲少数利益;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的,圣人对待百姓亦如刍狗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做出牺牲。天地之间,像不像风箱的运动?灶里的火隐隐的并没有灭的状态,风箱一动火苗就会出来。如果你拉风箱的动作太频繁火也就很快燃尽,那就不如把动作放慢让火更平稳的燃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是想像一个火堆在面前,用嘴去吹它的过程)这里老子是做了个比喻,治理一个国家,就像是拉风箱的过程,很形象,很浅显,实际应用过程却又很难把控!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1)泉出通川为谷;两山之间的水流
    2)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牝:畜母也。本义是指鸟兽的雌性;牝也意为锁孔和溪谷

    玄,在之前道德经里自己解释过,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用身边常见的现象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这章和第五章似乎都给我这种感觉

    之前一直纠结谷神到底是什么,想了很久一直没想明白这个谷是山谷的谷还是谷物的谷。如果是谷物的谷,那谷神就负责管理人的粮食。人要想生存就需要粮食,但是没有水也不可能生存。也许谷指的既是粮食也是水源。谷神用的真妙!谷神不死在我看来说的是生存的条件一直存在

    解释:生存的条件永存,就是深奥的母性。保持万物生存条件一直存在的方法,就是天地运行的根本。生存条件连绵不绝的存在,永远也用不完 (有种道理人人懂,做起来不容易的感觉)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道理每个人都能懂,每个人也都能说一堆,但是对于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清醒的认识最底层的道理与逻辑”对于天地人太渺小了,但是对于每个人自己,人又是如此之大,大到自己都无法认清自己

    天长地久,是认知前提,是普遍认可的规律。现代我们对于地球的危机感可能会怀疑天长地久是否真的存在,但是在古代天长地久就是一个无须怀疑的普遍认知,真理一般的存在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存在,(天地为万物而存在)所以能够一直存在。所以圣人把自己置于百姓之后反而看上去是在百姓之上,把自己的生命置之身外反而能够存在于百姓之中(也许是心中),因为圣人的无私,反而能够成就圣人的私心(何为圣人的私心?百姓的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即为圣人的私心,圣人的目的)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写的道德经是给谁看的,是写给谁的?我之前听过的道德经解读印象是说写给统治者,写给居上位的人的。听后觉得很认同,所以在我读道德经一开始也是有这个认知前提的。对于春秋时期的大学者,老子也是不能免俗的,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治世。如何能够使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乱,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是所有那个时期的学者都会思考的问题。但是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我看来最有用的是法家,但是秦胜出后法家越来越不能维系,汉选择的是儒家。老子的道德经是真言,是本质,但是在治世层面却不容易操作。相当于做一道数学题,教你解题思路,告诉你答案,你仍然不一定会解题过程。(纯属自己个人感想){对于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以下个人胡思乱想)老子作为周王朝最后一个图书馆馆长这样的当世大学者,老子对统治者是有要求的有判断的,对当时春秋时期的大环境也是有认识的,自然对乱世的结果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出走是对周朝无法平复乱世的判断,西出也是对乱世结果的最终判断。老子,与孔子对周朝过去的繁华对过去的小国寡民(分封制)的向往注定了,他们有历史的局限性}
    又是一章看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理解起来很烧脑的过程
    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善:吉也。从言言,从羊。此与义美同意

    解释:“上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却不为自身利益而争。把自己放到众人都不喜欢的嫌弃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属性接近于“道”。(对于居上位的统治者,或说圣人)对于居住在何地,心思做到何种缜密程度,给予他人怎样的关爱,说话时如何做到言而有信,政事如何治理,遇事的执行能力如何,行动如何择时 (都要符合道的选择)只有不为私利而争,才可以没有过失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居下位的人)--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功遂身退,天之道(居上位的人)--同样的道理说给不同地位的人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其实道理没有什么不同。每个阶层,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痛苦与快乐;都有自己的得与失

    解释: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人要有自知之明有多大量做多大事)。把铁器的尖磨得又尖又利,锋利的尖端是不可长久保全的(人不可过于锋芒毕露)。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 (金钱会被战争,通货膨胀,政策的改变稀释掉;就像房子,房子过去不仅有房子本身的属性,还增加了投资属性。当我们房子作为增值保值的产品后,政策的改变市场价格的改变几十年后房子反而是财富贬值的产品)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的祸根(一个人富贵骄横必然伤害他人,遭到他人怨恨,也最终必然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得到反噬)。功成身退,这是天道 。(功成不自居,不自傲。任何一件事情完成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实现,要看到环境的作用,他人的作用。对自己时刻保持这种警惕性,保持虚心的状态)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是道德经里第一次出现德。何为道,何为德? 道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而德是个人修养。

    这章对我来说理解起来挺难的,载营魄抱一,涤除玄览,这些都如何理解。载的什么,营的又是什么?涤的是什么除的又是什么?谁载谁营,谁涤谁除?用杯子原理什么是有形部分,什么是无形部分?想了一个星期,头有些大了。

    之前总是每个短句分着看,后来发现婴儿和雌是属于不同阶段之后,发现这章包含了三个境界的内容,对于统治者或管理者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初始准备阶段,也是个人自身修养阶段;第二个是出来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并且应该注意的事情;第三个境界是有所成就后而不居功不据为己有的状态也就是玄德

    解释:体与魄合而为一,不分离的状态;专心致志的气息,如同婴儿;去除旁杂后深刻的阅览,做好没有瑕疵 (这是第一阶段,从个人的身体状态,专注的精神,对知识的选择提出意见)爱民治国,无为而治;对任何生产活动的准备,像母亲一样;明白是理解四达是沟通,与人交流时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是第二阶段,作为管理者或统治者做事或治理国家时的理想状态)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能做到让其生长却不据为己有;为其提供生存条件却不去依赖他们;让其生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德(这是第三个阶段,事成之后的不居功,也是用另一个角度理解的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是多么担心我们不懂得杯子原理,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道德经里何为“有”何为“无”怕我们忘了!!

    利: 利者,义之和也。吉也,宜也。锋利

    解释:三十根辐条汇聚到一根毂的空洞之中,车毂中有空的地方,车才可以运转。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器皿才有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墙壁之中的空间,房子才可以居住。所以有的作用是显的,而无的作用是隐的。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两章看着真是让人舒适,不用猜测,不用思考,老子直接告诉你他老人家的观点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体验到的,那些你向往的奢侈的事物都会给你蒙上一层滤镜。圣人应该有涤除这些人事物的外在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解释:缤纷的色彩令人看不清,各种声音让人听不清,各种味道让人陶醉其中,纵情于狩猎令人心潮澎湃而无法停止,奢侈的稀有之物让人驻足而不知前路。所以圣人要看到事物本质而不是被表象所蒙蔽,所以要涤除表象的纷扰看到本质并利用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这章就是老子帮我们解释理解一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谁宠谁,谁辱谁;贵的又是什么?)从这章看道德经再次确定是写给统治者或管理者的书,是管理学原理

    解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宠辱若惊?宠是比你地位高的人对你的态度超出正常(过分宠溺),辱是比你地位低的人对你的态度超出正常范围(不尊重)。得到这种态度应该感觉吃惊,失去这种态度也要感觉吃惊,这就是宠辱若惊。(当身边人对你态度发生变化,我们都要警觉是哪里出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先说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病痛,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病痛?(国家都没了还需要国王勤勉吗?)所以像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珍视天下的人,就可以将天下寄希望于他;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这个天下的人,我们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又是烧脑的一章,看了三遍没看懂逻辑,放了一天重新看一遍。先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里不是说“无”而是说了“有”。一直以来道德经说无多过有,第一次说有感觉还是挺出乎意料的。“能知古始”!!知古已经很困难了,竟然还要知道古之始,那不是难上加难吗?我只想说“道纪”还真难。

    前面几句一直在描述一件事没有做成的状态,那种学习,认知,探索的过程。这个状态应该在“无与有之间”,更准确的说这种状态肯定是没有达到 “有”的状态。

    昧:天色将明未明之形。

    解释:看也看不明白,叫做“夷”;听也听不懂,叫做“希”;捉也捉不到,叫做“微”。这三种情况不可以去责怪他们,所以这三种情况可以看作为一种情况。(这里让我想到夏虫不可语冰)居上位的不够清晰明白,居下位的也没有那么庸碌,这种状态持续不断的进行也没有做出结果,又恢复到了最初什么也没做的状态(这里我想到清朝末年的状态,年轻皇帝想改革却又不够坚定实力不够,臣子有有识之士,最后却仍然没有改革成功)这种情况就叫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可以称之为“惚恍”。你迎着它走也看不清他的头,你跟随它也看不清它的后面。(我们每个人都被时代所裹挟着,却很少人或没有人能将所处时代讲清楚,当然对于过去的时代人人又都能讲上几句.)拿着过去的规则道理,只能来驾驭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有形的事物。如果你知道过去那个道理或规则的最初的缘由,这就是道的开端
    @ty_岳霖149 2022-04-15 14:19:29
    版本不对,回去重读:)
    -----------------------------
    大家读的都是哪个版本?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老子给我们描述的善为道者,似乎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身影,这些努力的,自律的,尊重人的,潇洒的,敦厚的,旷达的,以至于混沌的看不清的人们就是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就是努力工作生活但是还没有得到外界认可的你我他的样子

    豫:象之大者,同“预”;同“与”参与;(也有欢喜,安闲之意)
    混:水势盛大,丰流也;混合掺杂
    蔽:蔽蔽小草也,此字本训覆盖也

    解释:过去善为道的人,很难讲清楚,高深莫测。也不是不可识,但只能勉强的描述他们的样子:他大体的形象,就像在冬天趟水过河;那种迟疑谨慎的样子,就像是畏惧四周的邻居那种不放松拘谨的状态,就像是去别人家做客的客人;(这些形象似乎并不是高大伟岸的得道者的形象,更像是生活中遇到各种状态的我们自己)涣散的样子,就像是冰慢慢的融化;为人厚道诚心诚意的样子,就像是不加修饰未经加工一样;那种旷达的气场,就像是山谷的深远;那种混合掺杂而丰流的状态,就像是水不清澈不干净的样子(这些状态如果我们去形容他人,我觉得都是正面的评价,但是有多少人希望自己被他人如此评价呢。敦厚在真实的生活中也会被嘲笑,被欺负。直到某些敦厚的人做了一些事得到应有的表扬,我们才会由衷的敬佩吧)谁能把浑浊的水静置之后让它慢慢的变澄清;谁能把寂若死灰的社会搅动出生机?保持这样的做事方法,得到一些成就仍不自满。只有不自满,才能慢慢的在工作中有一些新的成就。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静:本义是安静。引申为平定、镇抚;审也,从青争声。疾郢切
    笃:马行走缓慢;“马行顿遟,后延伸至忠实专一、深厚、厚重、加厚等。
    作:起也。从人从乍。则洛切 (本义为开始治卜龟,引申指制造,起始,兴起,发作,作为,写作等)
    容:一般指容纳,引申指对在一起的人不排斥,能接纳
    沒身:终其一生。(没:沉下去,隐藏,完结 ,同殆)
    殆:危也。也可是陷入困境的意思

    又是很难理解的一章,尤其是万物并作,怎么才能万物并作呢?很多时候觉得道德经有些章就像是原理,对于普通人来说原理怎么来的过于复杂,给你一个原理你去使用就OK了,如果去追究一个原理怎么来的可能超出能力范围了

    解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站在无的角度观察事物,遵循平缓不急
    躁的处世原则,万物一起来看不能片面,我们才能观察到事物的原貌
    天底下的万事万物,都各有其缘由根本。归根就叫做静,静也叫做恢复本来的使
    命。复命也叫做恒定,规律,准则;知道规律就叫做明,不知道规律,就会因为
    胡乱的行为招致危险。明白这些规律的人也更包容,包容明白与不明白就是公,
    明白与不明白兼容并包就是全,有更多的包容性就是天,天理就是道,明白这些
    道理才可以长久,一生才没有危险
    最近也在想要不要看看其他版本的道德经,但是想想,还是坚持把这个版本看完看全之后再去看看其他版本。这是不是也是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呢?
    @evaevalu 2022-03-21 21:40:10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每当看到到的经里出现 “不” “无”这样的否定词,我们就需要非常小心。这种时候我就会想一下杯子,杯子的有型部分是“有”杯子使用的部分为“无”。而“有”与“无”是要有所针对事物的或对象的。用这个思维方......
    -----------------------------
    @阿武是特郎 2022-05-06 13:36:10
    了解不争、无争你才是开始入门
    -----------------------------
    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下哦。第三章我是将 ” 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并列看的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又是一章每个字都认识,需要有更多的生活经验,更丰富的人际交往,更深的理解人性,才可以体悟的一章!!!对我来说有些难,似乎明白,似乎又不是很理解,我的理解也是局限于自己的认知范畴的。

    太: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太从大加一点。本义”过于“引申指”极端“

    这里有三个视角:1)居上位的视角 2)居下位的百姓视角 3)第三方视角 我认为这章应主要应站在第三视角理解。其中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想了很久”信不足“谁对谁信不足?”有不信“又是谁对谁有不信?

    解释:最高(最好)的统治者(管理者),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稍微低(差)的,百姓亲近他并且赞美他;再稍微低(差)的,百姓害怕他畏惧他;再稍微低(差)的,百姓蔑视他侮辱他。是统治者(管理者)的威信不足吗?还是他们的施政让百姓不信任了?悠哉(这是管理者或统治者对待群众当时不理解应持有的心态)他们很珍惜或谨慎的说话。(这是对群众不理解后的反应,并不急于为自己的做法进行辩解)事成之后,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



    @evaevalu 2022-03-21 21:40:10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每当看到到的经里出现 “不” “无”这样的否定词,我们就需要非常小心。这种时候我就会想一下杯子,杯子的有型部分是“有”杯子使用的部分为“无”。而“有”与“无”是要有所针对事物的或对象的。用这个思维方......
    -----------------------------
    @阿武是特郎 2022-05-06 13:36:10
    了解不争、无争你才是开始入门
    -----------------------------
    @evaevalu 2022-05-07 16:11:52
    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在这里交流一下哦。第三章我是将 ” 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并列看的
    -----------------------------
    @阿武是特郎 2022-05-07 20:42:22
    简单的就说你那句,不尚贤,使民不争和使民无争,看看他们的区别,他为什么不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而不是用使民无争?这两者的区别你知道吗?还有易经说的潜龙勿用,为什么不说潜龙无用?潜龙没用?我认为要想了解古代经典先学文字
    -----------------------------
    哦哦,我觉得我们的思维重点不一样。道德经这里说的是“不争”;我认为并不用考虑“不与无”的区别。我考虑的是 “不争的是什么”和“争的又是什么”这是我理解的“有与无的杯子原理”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是道德经到现在,第一次从“有”的角度写,而不是”无“的角度。而道德经是”致虚极“一直是肯定“无”的。”有仁义,有忠臣”看似是好的,但是却有着”大道废,国家昏乱“的背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社会背景是动荡是乱世,是民不聊生的现实。读到这章更觉得,道德经推崇的是社会层面更广泛的平稳,安定;否定的是局部的少数的英雄主义。就像现在的疫情,中国因为人口密度高,选择的是社会面清零,会牺牲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得到的是更长远的稳定。

    这章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我们读道德经的思维方式

    解释:大道遭到废弃,更突显仁义;社会出现聪明智巧,里面存在更大的虚假;家庭亲人不和睦,更突显慈孝者;国家到了混乱时,更凸显忠臣 (我们可以想一下文天祥,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英雄的时代还是时代中的英雄?对于普通老百姓希望生活在英雄所处的时代还是仁宗时期,康乾盛世?)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也是想了很久,实在是不懂文言文简单的句子都要琢磨好久才大概有点理解

    属:连也。同一家族;有管辖关系的归类

    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三种情况用文字写出来还是不足以表达,所以又给归类总结了一点”

    解释: 使 “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绝学无忧” 的施政方法是:不推崇圣人放弃智巧,不推崇仁 与义,不推崇巧工 与 贵利,展现推崇朴素的生活方式,使百姓少私寡欲

    (读到这章,我觉得不用特别解释就能看懂的文字意思。但是我想试着用现在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这章。过去的20年中国房价一再上涨,老百姓从大学教授到种地农民都在为买房而努力,这就是问中的“利”大家都看到了“利”,而房价上涨在国家层面损害的是制造业,企业无法踏踏实实的从事制造业,很多制造业企业把资金也投入到房地产,而不是创新和技术升级。2022年政府面对的国家情况就是没有弃利之后的结果。中国为什么自古轻商重农,这也是绝巧弃利的智慧选择)
    读了这十几章后,我最大的感悟是,用另一种思维方式观察与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思维方式其实也是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的一种思维。只不过儒释道早已混合在我们的观念里了。对于道德经来说,我看来它不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做,而是让我们了解一种思维方式。他不是执行层面的,而是认知层面的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今天是2022年05月14日,看完这章我都懵了,不知道用自己的方式是否能够理解通。对不对先放一边,这遍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读才有意义,自己思考过,再去看一些权威的解读才能看出自己的差距与问题”

    唯: 诺也。答应的声音,高声应答
    阿:凹曲处;迎合,偏袒;拉近关系,表示亲近
    未央:未尽,未己,没有完结之意
    熙:本义暴晒,晒干,燥也。引申为光明,明亮,由光明引申为兴盛。又指玩乐,引申为和乐,喜悦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全备
    泊:本义停船靠岸;引申指 停留,无依无靠,安静
    未兆:尚未显出迹象
    沌:水势汹涌的样子,浑沌无知的样子
    傫:通累,指疲劳
    昭:从日,召声;基本义指阳光明亮,引申指显著
    昏:本义指日暮,黄昏;引申指昏暗
    察:复审也;本义是仔细看,认真研究,细致深刻的观看
    闷:懑也。烦躁,不舒畅;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
    澹:恬静,安然的样子。水波纡缓的样子
    飂:象声词。风声;高风,风疾速的样子
    以:用也。本义用拿把将;引申为依然,顺,按照,因为,目的在于
    顽:顽,?头也。从页、元声。混沌未开化原始的头脑是顽之范式。本义愚钝;引申不容易变化或动摇,淘气,胡闹
    鄙:本义指公卿大夫的封地,食邑,一般在郊外的远处,因而鄙也指边远之地,引申为粗俗,浅薄之义
    天涯怎么还吞了我一楼!当时写的时候也没做个笔记,有感而发的,怎么补上呢!哎,再写感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接上(重写真痛苦!)

    食:本义有动名两用,做动词指进食,吃;做名词是食物
    母:道德经第一张明确告诉我们“有,名万物之母”

    所有字一个个查完,感觉这章在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开始读起来觉得很突兀,多读几遍把整篇内容连贯之后,发现这是在给我们警醒,让我们意识到独立思考的危险性。在人们对某些事物有普遍认知,或是普遍认同时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是相当危险的。最后甚至用了一个看起来非常恐怖的词 “食母”都是在提醒我们危险性。(就像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相对于当时普遍认为的“地心说”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最后哥白尼到底怎么死的,但是一个新的理论提出来挑战了普遍认为是真理的原有观点,危险性之高超出我们的想象)
    接上:

    建立新的认知,推翻原有认知的过程像不像是:吞噬,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
    接上

    解释:高声地答应与逢迎的亲近,相差多少?美好与坏(不好),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下面具体对比我与众人相差在哪里】《就像是》荒芜(年成不好的凶年)啊,还没有完结!众人和乐喜悦,就像享受三牲俱全的祭祀,就像春天里登上高台欣赏美景。而只有我做暂短停留,尚未显出什么迹象;混混沌沌的,就像还没长成孩子的婴儿;疲惫的样子,就像无处归宿。众人都有多余的财物,而只有我像是遗失了财物。我真是有一颗愚笨的心啊!众人都处在阳光明亮中,只有我在昏暗之中;众人都是认真的样子,只有我是烦躁不愉快的。就像是暂时平静的大海,无止的疾风。众人皆有参照(按照规矩),而只有我愚钝胡闹粗俗。我和别人不一样,而贵在可以把有形的(已经存在的)事物消化,吸收进而颠覆
    突然特别想看看相对论,和辩证法。我怎么越读越觉得道德经是在讲相对论和辩证法的?我在学哲学吗!还是比较精炼的,烧脑的哲学!
    今天特别的感悟是,无论什么版本,要读原文,不要读别人理解过的道德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即使被别人质疑,也没关系
    最近看许知远的十三邀,很喜欢他那句,每个人都是带着偏见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你没有偏见,那么你就没有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想给这句话冠一个范围,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带着偏见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你没有偏见,那么你就没有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如果你自命不凡,也没问题,那也是一种方式)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章看完每个字又都认识,又是懵一脸,快抑郁了。

    孔:本义洞穴,窟窿。引申为空阔,深远。引申为大,通达
    为: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等。又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相当于被,比
    窈:本义幽深,深远
    冥:幽也,夏六月也;暗也,耕忙也。本义是幽暗不明,引申为头脑愚昧,不明事理
    精:纯净的米。本义指经过加工,挑选,提炼的东西。明也,正也,善也,好也,择也
    信:诚也。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
    阅:具数于门中也。在门里清点东西,引申为计算,具也,数也。察看,视察,考察
    甫:田中有苗,指有蔬菜的天地,生苗有禾蔬开始生长之义,引申为刚刚,开始。后来假借为男子的美称。始也,大也,我也,众也。

    在我看来这章最难的是如何理解 “其名不去”和文中的那些 “其”
    名--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
    如果“有”与“无”是相对,那“名与道”也是相对。
    不去--第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
    不去”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可以更多的理解“不去”

    这章隐约感觉是在说“如何学习”读二十章时还在想,应该先学后创新,没有这个学习过程不太通。这章就补充了学习的过程,这版道德经顺序有可能是打乱的。脑子里突然闪过这个疑问。这章也明确了“德与道的关系;道与物的关系,我们通过物如何能了解道”

    解释:深邃通达的德的样子,是遵从于道的。道作为一个事物,仿佛是惚恍不清晰的。惚恍啊,道中似乎有象;恍惚啊,象中似乎有物;幽深啊,物中似乎有精;物中的这个精很真实;真中有更诚实的信。从现在到古代,对已有事物的认知一直都在,用已经有的认知察看众生。我是如何知道众生的样子?就是按照上面说的逻辑
    读到第二十一章,感觉对我来说,真的很难。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读下去。我读到的很多东西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了,很吃力,最重要的是也不知道对不对。万一哪里理解偏了,就是差之毫厘,距之千里。真是纠结(纠结也是我最大的性格阻碍!)“宁愿错,也不能放弃”
    @evaevalu 2022-05-19 10:12:01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章看完每个字又都认识,又是懵一脸,快抑郁了。
    孔:本义洞穴,窟窿。引申为空阔,深远。引申为大,通达
    为: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等。又虚......
    -----------------------------
    重新顺了一遍逻辑关系,又有点惊喜

    德--道 // 道--有名and无名(即为物)// 有名and无名之物-象and状--有名and无名之物//有名and无名之物-精-真-信 《有名包含众甫》
    @evaevalu 2022-05-19 10:12:01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章看完每个字又都认识,又是懵一脸,快抑郁了。
    孔:本义洞穴,窟窿。引申为空阔,深远。引申为大,通达
    为: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等。又虚......
    -----------------------------
    @evaevalu 2022-05-19 17:18:16

    =========
    重新顺了一遍逻辑关系,又有点惊喜
    德--道 // 道--物// 物--象--物//物-精-真-信
    道+名=物
    众甫也属于物
    -----------------------------
    天涯成了我的草稿纸了,实在是思路太乱了,如果有人路过您凑合着看莫怪!

    通过理解21章,我终于把第一章理解明白了,挺激动!!!

    第一章: 道--名(物); 无名--有名 (天地始与万物母);无欲--有欲(妙与徼);无--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两者说的是这四对关系)

    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第二十一章: “德--道--(物)--象--(物)--精--真--信”这是一个循环;如何阅众甫,就要把众甫放到这个循环里思考,两个物的位置也是众甫的位置。以“自今及古,其名不去”做参考,做思考基础。(其名不去的“其”指的是道。道和名是物的两个角度)

    今天突然看了一下第七十一章,感觉自己就像是杵着一个拐的瘸子。自己认为自己能走,却不知道丢掉拐寸步难行
    昨天看小红书,看到很多红楼梦的解读。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普通人都可以评论解读红楼梦,就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都在读道德经??最主要很多普通人评论的红楼梦似乎有些道理,更有些红秘很明确的质疑那些红学大师还挺有些道理??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也是读道德经有感:

    1)时代,我们所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在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远超过前人
    2)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前人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的积累考证,对于我们来说很容就掌握了
    3)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书来说,我们距离那个成书年代刚好看的更清晰,比同时代人更清晰,比未来人也更近
    4)仍然感谢这个时代给与我们自由,对红楼梦,道德经,论语这样的书来说,给我们读书的自由,没有清朝文字狱,没有文革破四旧!!!
    5)社会读书(学术)环境自由,也更能接纳不同的声音,才可能孕育百家争鸣的可能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其古字形象曲尺,曲的基本义为弯曲,与“直”相对。又可引申为邪曲、局部等。象方器受物之形、侧视之。曲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视之。引申之为凡委曲之称。不直曰曲

    枉:本义是弯曲。后引申指绕弯。也指不正直,不正派。用作副词时,表示动作行为毫无效益,徒然。枉是形声字,木为形,?(后来写作王)为声。枉本意指树木弯曲。由此引申指人的品行、作风等不正、不公道,特制歪曲法律、办案不公。从受害方面讲,指受委屈、冤枉、冤屈。枉又表示白白地、徒劳之意,词意虚化

    弊:欺蒙人的坏事:作弊。营私舞弊。害处,与“利”相对:弊病;弊端;弊害;弊政;利弊;兴利除弊。败,疲困。古同“蔽”,隐蔽。

    彰:文彰也。会意兼形声。从彡从章,章亦声。“章”义为“站立在最前面”,“彡”(shān)指“多彩”。“章”与“彡”联合起来表示“如彩色的屏风”。本义:明显,显著

    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其古字形像戈刃架在人颈上。伐本义指用武器击杀,泛指砍断、征讨,又引申指对他人武力上的征讨或言辞上的诛责。又假借为自我夸耀,如伐善

    矜:本意是指矛的柄,矛在仪仗中,用于迎接贵宾等场合。自夸;自恃;怜悯;同情; 注重;崇尚

    这章又是不用解释,就是文章的意思。如何理解文章意思,我建议每个字,查一遍字典,要把这个字的所有意思都看全!!!"抱一为天下式"关键如何理解“一”  既要从宽度去理解,也要从深度去理解(深度不同,其一相同,其意不同)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解释:按照事物之形弯曲,就可以全面;把树木弯曲了,就可以直了(两种理解把弯曲的木材弯曲就直了,把直的木材弯曲折了之后,也直了);低洼有了容量,才可以充盈;总做蒙蔽人的坏事,就会被新人替换;数量少才可以拿的了;东西太多就会让人处于迷茫疑惑无所适从,所以圣人保持“一”的状态作为处理天下事的准则(理解玄就理解一了,事物的一体两面)不把自己呈现出来,是明智;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更好的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才可以留住功劳;不自夸自恃自怜,才可以长久。只有不争,天下人才不能与你争。古人说的,曲则全,怎么会是虚言呢?这样做功劳才能全归你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记得很久之前,和几个朋友讨论。关于道德,人品。一个人是否可以站在道德至高点上批评别人?批评别人就代表自己的道德水平高吗?最后我们争论很久,我们一致认为: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他做什么事就是什么人!读到这一章感觉很熟悉。似乎我们当年的争论从道德经中得到了肯定。

    “汪精卫”的人生就是这章的写照,年轻时的汪精卫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青年;九一八之后,逐渐的沦为汉奸卖国贼。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不会因为曾经的德,现在的失减少一分一毫!还有袁世凯也是这样的。

    解释:用简短的话描述自然。就是“大风不会刮一个早晨,大雨不会下一整天”这是在描述谁?天地!天地都不能总是一个样子一个状态,更何况是人呢?所以按照道做事的人,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所以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这里我是把得理解为“助”的,这样更好理解)同于德的人,德也更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更容易得到他(被失帮助真是“会失的更多了”)是你自己信用不足?还是别人不信任你?(读到这章让我意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说的太轻了,应该是“得道多助,失道多失”)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企:踮起脚挺直身体呈张望状。举踵也
    跨:抬腿向前或向旁移动越过,迈过。渡也。从足,夸声
    是:其本义为正,不偏斜,又可引申出对、正确之义,再引申为应答之词,表同意、赞成、服从等。汉代以后”是“用作系词表示判断。也假借表示这个、这、这样等义
    彰:章义为“站立在最前面”三(shan打不出来)指多彩;连起来就是:如彩色的屏风;本义,明显,显著
    伐:击也,从人持戈。本义表示砍头。上古战场上有砍头,割耳记功的习俗,因此有“积功曰伐”的说法,是以“伐”为记功的一种标准。这里的伐已经引申表示一种功劳了,再作引申就可以表示夸耀的意思
    矜:本意是指矛的柄,矛在仪仗中,用于迎接贵宾等场合。表示怜悯,怜惜。因为以仪仗相迎,是对来宾的珍视、器重,是一种怜爱的表现;表示自尊,庄重。古语云:”夫以礼待人者,必以礼律己“,即尊重别人的人,一定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
    或:本义为以城邑为中心包括周围地区的邦国,后来借作不定代词,泛指人或事物。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于逼切〖注〗臣铉等曰:今俗作胡国切。以为疑或不定之意。臣铉等曰:今无复或音
    处:止也。得几而止。本义为止息。引申指居住,栖息。又引伸指中止

    又是一章很容易理解的内容,不用多想,老子告诉我们什么行为“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

    解释:踮起脚尖的人无法长久的用这个姿势站立,抬一条腿向前或向一侧的姿势无法行走,把自己内心(未得到证实的)想法展现给别人是不明智的,自认为是正确的对的人是不能作为他人的榜样的,自我夸耀的人不会得到自认为的功劳,自高自大的人无法成长,这些用道来说就是:吃多余的食物身体会长赘肉,人和物都觉得不好过了。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么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章又是没有太大歧义,概念性的一章,只要记住就好了!!!
    道德经真的是一句多余废话都没有,概念一定要记全,不能断章取义

    寂:本义为静默,没有声响,也指孤单,冷冷清清;无人声
    寥:空虚,静寂;稀少,寥寥无几;空旷,辽阔;深远
    殆:本义是危险,陷入困境;困乏,疲惫
    逝:本义走得太快,很快就消失了。过去,往;死;行也
    远:辽也。遥远,距离长;引申为时间的久远,意义的深远,关系的疏远,志向的高
    远,地理的边远
    反:覆也。本义为攀爬山崖,也有返回 反对 反面的意思。由于古人把手心对着自己称
    为正, 而人在以手攀崖时,手心与平时的状态不同,是翻转向外的,所以由攀崖
    引申为翻 转。从翻转又可以引申为掉转,违背,违反之义。
    法:法律,法令;多指统治者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
    颁布的一切规范的总称

    解释:有物混合在一起而形成,先于天地而存在,无声的孤单的空旷的深远的,独立的
    不因事物外在状态改变而改变,循环往复的运行而不停止,可以把它看作天地的
    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的用一个字描述它叫做“道”,勉强的给它起个
    名字叫做“大”。大也叫做逝,逝也叫做远,远也叫做反。所以道大,天大,地
    大,人也大。空间中有四个大,而人占其中一个。人影响地,地影响天,天影响
    道,道影响自然万物
    周行而不殆---这里的周是一个循环,但是对于不同的事物又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个循环应该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正向,可以反向的推理。对应第二十一章,当时认为是在说一个完整循环,其实不一定,也可以看作一个推理过程。关键是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
    @ty_熊954 2022-06-04 15:12:43
    @evaevalu 2022-03-10 12:08:3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今天刚学到第二十六章,我试着给你解释一下我的理解,也是今天刚理解到的,如果不对,欢迎讨论。

    道--有“物”混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这是“道与物”的关系,道依附于物,从
    物的 角度看“道”又恍恍惚惚看不清)
    “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所以道德经是在讲道,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讲 “人”。
    而天,地,自然 ,是人与物要去顺应的

    所以在我目前看来,道德经是讲 “物(道)”和“人”如何 更“自然”

    物 (内在)--道
    物(外在)--名---有名
    名---无名
    有/无
    人--有欲
    人--无欲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又是不用自己理解,认真听讲的一章。整章都在帮我们解释第一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段在告诉我们君子应如何做,第三段在说没有按第一句话这样做及其结果

    解释: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所以君子整日的在路上行走,离不开物资;虽然路上有繁荣的景象,像燕子一样生活(有自己的目标与责任)超然而物外;为什么万乘之主,所做所为都是不重视天下的行为?轻就会失去国之根本,躁就会失去君主自己的土地与权力。
    三个月读了将近1/3,以现在的速度至少还需要半年。我这个速度有点太慢了!!随手翻了一下后面几章,感觉还是挺难的,坚持住,加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救:本义:止;禁止;阻止;《周礼·地官·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意思是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援救别人救,助也;纠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袭:本义表示死者穿的衣襟在左边的内衣,后引申为重叠,重复,承袭等义

    明:表示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之意;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照也”,后延伸出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含义。

    师:为古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单位,由此引申指军队。在商周时代属于最大的军队编制,人数众多。故又引申为众人。后转为官名,又专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职名称,引申指教师,掌管专门技术或知识的人,还引申指模范,楷模。也作动词用,表示效法,学习

    资:从次从贝。资,货也。货者,化也。资者,积也。周礼注曰。资,取也

    迷:本义为迷惑,引申为迷路,又引申为失误,遮住,使人入迷或指沉醉于某一事物,昏迷

    这章先描述了“善于各种技能的人”再讲“圣人是什么样子”然后总结为“袭明”;再进而描述了 “善人和不善人的行为”,再从行为去反观,最后总结为“要妙”而第一章就讲过妙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解释:善于行的人,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人,说出的话没有错误与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用通过计算的工具;善于关闭门或道路的人,不用门栓他人也开不了门人们也出不去;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子人们也解不开。所以圣人经常善于救人,而不是放弃人们;常善于救物,而没有丢弃的物品,(圣人的做法让我想到了高明的医生,你没病的时候他不会出现,当你病了,他会帮你去除病痛)这就是承袭了光明。所以善人的人他并不善于作为人的老师(教你去治病,而是治你的病),不善人的人善于取得别人的物资(而不是帮助你救助你)。不尊重人们的老师,不珍视人们的物资,虽然你很聪明但是却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需要整体的看问题了。

    今天总结了一下,道德经里出现的德:
    玄德,孔德,常德,建德,广德
    上德,下德
    有德,无德
    不德,失德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敦兮,其若朴;见素抱朴;
    旷兮,其若谷;
    谷神不死,是谓。。。。。。。;
    复命曰常;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把这章中所有之前涉及的词都重新温习一遍,似乎还是没读懂。。。。但是似乎感觉这章的重点突破是“天下",是圣人 与 天下; 圣人如何把天下治理好? (2022年06月12日)读道德经完全凭感觉,参考译文,觉得并不能解答出我的疑惑,看完更糊涂!现在看道德经最怕看这章这种,看完和没看没有什么不同,解释不通,想跳过,又不甘心!!!
    接上:

    溪:一般认为是山间的小河沟。后泛指较小的河流,水文学上一般指窄于五米的水流。《尔雅》认为指流入大河的小河。《说文解字》无溪字,有谿:山渎无所通
    德:孔德之容,为道是从;常德?
    常:本义是穿在下身的衣服,也泛指衣服。引申为恒久,经常之义,还用指法典,伦常等。
    忒:意思是太,特别,非常,常见于滦河流域。本义是误差。忒,更也,差也
    朴:木皮也,厚实多纹之树皮。或一种厚皮树木。本义是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如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天下:是汉语文化圈对宇宙的专有感念。字义上的意思为“普天之下”没有地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有不同的用法,用来形容某一种地理概念。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全世界;指国家的统治权

    我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章,这章本来想跳过,不想解释了,因为我觉得只要我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只能表达片面的观点,道德经里用的词指代和意思包含都特别大特别广,只要换一个词就把原本指代的意思缩小了!老子在描述道者时是强为之容。我们在用现在语言解释道德经时更是强为之容!
    这章的重点在我看来在于“圣人如何为天下(作用于天下)”? 圣人在“为天下”时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 人,事/物,人欲”。做好这三个方面后,“常德乃足,达到朴的人欲状态”圣人用这样拥有朴素人欲的官长为天下,达到大制不割的治理结果。

    解释:(在之前章节,我们学过圣人以抱一为天下式,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我们要用整体观去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知道人/动物有雄性,也要守着(不能放弃)人/动物中的雌性,这方面的认知就像是天下中的小溪流(无数的小溪流就可以汇聚成大河)。作用或维护天下中的小溪流时,要经常按照道(自然规律)从事不能离开/背离常道,人/物才能重新回到婴儿的状态。知道一天/事物有白的一面,也要守护一天/事物黑的一面,这就像天下中的万事万物的样子。作用或维护天下中万事万物,常德不能有过大的误差,万事万物才能恢复到无极的状态(不是非黑即白的状态)知道事物的繁荣或是荣耀的一面,却要守着事物羞耻或被人轻视的的一面,这就是天下中的谷(相对于溪流更大的山川河流)。作用或维护天下中的大川大河或更重大的事物时,常德要足够充足,天下事物才能恢复到朴素的原本的状态。拥有这种朴素的认知的人(朴散落作用于器也就是万事万物,也包括人),圣人用这样的人,作为管理天下制度的官长,所以大的制度才不会被分裂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行:本义是十字路口,后延伸至直排,或营业机构,兄弟姐妹的次序等。《说文解字》认为“人们在路上走或小跑”。人之步趋也。

    随:从也。行可委曲从迹、谓之委随。本义顺从,任凭。引申义跟着,顺便,就着。

    嘘:吹也,出气缓曰嘘。慢慢地吐气,呵气;叹气;火或气的热力熏灸。叹词、动词,表示制止、驱逐、反对等意思。

    吹:本义是撮起嘴唇急促的吐出气流。

    强:力量大,强大,强壮;勉强;固执

    羸:(lei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挫:摧也;失败;意思是韵律或旋律的变调、转调或书法用笔的一种

    隳:是指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怠惰。通“惰”

    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耦也。本义是特别安乐;由本义引申为过分、过度;又引申为厉害、严重、太、深、很、极、超过;由很、极等义又引申为的确、实在等副词义。

    奢:过分的,夸张;本义指宅院大、排场大。奢与侈二字常连用。从大,从者,者亦声。“者”指“非农家庭”、“城市人家”。“大者”就是“城市里的大户人家”,典型的“大者”就是皇家。

    泰:本义为滑的;还可指安定平和、奢侈、大之极、通达、宽裕等义。《说文》于“泰”下出古文,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从“二”或表示身体部位(或以为区别笔画以别于“大”),犹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饰画以表示文身交错之形。《说文》古文形体为后世“太”字所本。

    这一章,感觉是针对当时某些观点某些诸侯国的行为回答的一句话。相当于没有上文,不知道其是指哪个国家,哪种情况,哪个人。但“天下神器”:让我想到 左丘明的《王孙满对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这三章如果连起来看,就可以看到圣人如何为天下”圣人从个人角度说“要善救人,善救物”;圣人如何为天下如何使大制不割:从溪,式,谷三方面德不离,不忒,乃足;圣人通过用:“朴散之为器”为官长使大制不割;最后在说不可有某些行为或认知,或者说圣人不会怎么做


    解释:(从之前两章看圣人是善于救人救物,圣人为天下非取天下,天下乃有德者得之。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所以结果是:天下因圣人无私而归于圣人,而非圣人因私取天下)想夺取天下而这么做的,我看他得不到。天下的神器如九鼎,不可以掌管,不可以执持。去掌管神器者会失败,去执持神器的也会失败。所以圣人不是为了神器,也就不会失败;圣人不为持有神器,所以也就没有失去。天下的物(也包含神器),或者离开或者追随,或者慢慢的吐气或者急促的吐气,或者强或者弱,或者失败或者毁坏(人不要因为外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圣人不可过于安乐,不可过于排场大,不可太奢侈!
    @crazysai 2022-06-21 21:35:59
    苏辙的老子解,讲的就很好。
    -----------------------------
    读完这版道德经有机会看看,苏辙的老子解
    到底什么人,可以称为圣人?
    中国几千年历史到底有几个人在我们心中是圣人?

    沁园春雪中毛 诗中提到: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看来他们都不是圣人

    有个说法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 (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我认为这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哪个历史人物是我们自己心中的圣人?我们可以想想,写下来看看,为什么我们认为他是圣人。也许从对圣人的看法的不同,也可以看到自己人生的价值观。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都不同,对人生价值评价也不同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其事好还?什么意思? 果为何物?
    物壮则老,这是自然规律啊,不应该是道吗?脑子里有很多个问号!!!!
    如果物壮之后不应该是老那应该是什么?

    什么年龄段是壮年?什么年龄段是老年?

    道都有哪些: 道;常道;道纪;大道;有道;不道


    佐:意思是辅助,帮助;处于辅助地位的人 (古代君王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因此,文臣是辅佐,武将是保佑)。

    还:复也。本义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独行无所依彷徨行反是还之范式。引申指“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还手、还击;引申指“偿付”。如:归还、偿还

    果:其古字形像结满果实的树,本义即果实,后引申为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事物发展的结局、善于决断的、有结局的等含义。

    矜:本意是指矛的柄,矛在仪仗中,用于迎接贵宾等场合。本义:仪仗矛。又有庄重、自信、怜悯等派生义。 自夸;自恃; 注重;崇尚; 骄傲;端庄;庄重; 谨守,慎重; 苦,穷困;凶危,危险; 急遽,暴躁乖戾

    伐:其古字形像戈刃架在人颈上。伐本义指用武器击杀,泛指砍断、征讨,又引申指对他人武力上的征讨或言辞上的诛责。又假借为自我夸耀,如伐善

    壮:大,有力,强盛;增加勇气和力量; 三十曰壮《礼记 曲礼》

    老:本义指年纪大的人,引申指时间长,由此引申出长久,陈旧,总是,历事多而熟练等。 七十曰老《曲礼》文

    第三十和第三十一章应该把顺序颠倒一下,看起来就更舒服了!!如果没看三十一章直接看三十章,看了很多遍没看明白这章的问题和重点,两章一起看似乎明白一点!“ 以道佐人主者”这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人主”一个是“佐人主者”这里人主如果是有道的人主,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注意这里不是说不用,而是用!)君子居左,用兵则右!(这里有三个位置 人主,居左的君子,居右的用兵者)有道人主不是不用兵而是不得已用兵,君子居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所以有道人主,既要有君子辅佐,还要有善用兵者驱人之兵。(注意第三十章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以道佐人主者不应以兵强天下,而下面说的内容则是如果以道佐人主者都以兵强天下的后果!换句话说居左的君子以兵强天下 ,这个逻辑就通了)周朝末年到汉朝初年这段历史时期就是这两章的印证。马上得天下,枪杆子底下出政权,但不可马上治天下,夺取政权后要靠经济建设稳政权。以兵不失天下,不以兵强天下。秦朝兵强天下二世而亡,项羽兵强于刘邦却仍旧失天下

    解释:

    第三十一章 : 兵者(战争),是不祥的东西,物都讨厌他(更何况是人),所以有道的人不用这种方式。君子的位置贵在左侧,用兵的位置贵在右侧。兵者(战争)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用的东西,是不得已而用的,君子沉着恬淡的状态是最好的,战争胜利了也并不是美好的事情,而那些赞美粉饰战争的人,是喜欢杀人的人,这些人则不可以得到心中向往的天下啊!吉利的事尊崇左,凶恶不吉利的事尊崇右。副将在左,统帅在右。说到战争要像说到丧礼一样,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悲哀的心情统帅,战胜了要像丧礼一样对待!(左为文治,右为武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第三十章: 用道辅佐自己君主的人,不是用兵力强占天下,战争胜利后自己身退时才可以把天下完好的还给君主。军队所到之处,荒野丛生混杂纷乱,战争之后,一定有坏年份。战争胜利也只是统帅善于战争的结果而已,不敢用兵力强取天下。战胜只是结果不可以自大,战胜只是结果不可以自己夸耀,战胜只是结果不可以骄傲,战胜只是结果而且是不得已的结果,战胜只是结果不可以强取天下。否则就会 物壮则老(就像秦朝刚到壮年就立刻衰老二世而亡),这就叫做不道。这个世界早就已经不道了(春秋不断有国君称霸就已经进入不道了)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释: 道经常是没有名字的,就像朴,虽然小,天下没有能将朴作为臣子的。侯王如果能够坚守住朴,万物都将会把自己作为宾客一样。从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百姓不用管理就可以做到分配均匀。从有制度开始就有名,名也就是有,所以也就要知道有终点有结束的一天,知道有结束有终点才可以不陷入困境。就像道之于天下,就像山川之于江海。(这章我想到一个很熟悉的例子,美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够使非洲人民不挨饿,法国浪费的衣服够所有非洲孩子都有衣服穿)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又是轻松的,让人开心的一章,不用猜,不用想,接受理解就好!!!

    解释:能认识明白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认清自己对自己有明确认知的人是明白的;能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这个力量即是体力也是智力),能战胜自己的人是强者;能够知足的人才是富者,能够强行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有志气的;不失去已经得到的人才可以长久,生命终止而没有离开的才是长寿。(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秦始皇,李斯......也包括秦桧.......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都在继续影响着我们现在的人,所以虽然他们死了但是他们对我们的影响还在还没有离开,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真的是没有意义,他在统一六国那天就已经不会亡了)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二章,(道的这种品质体现在圣人的做法)
    第七章,(道的这种品质推及到天地,进而推及到圣人的做法)
    第八章,(道的这种品质体现到人欲或者说人性在各方面的体现,上善的状态)
    第十章,(道的这种品质在士这个阶层的应用及体现,就是玄德)
    第二十二章,(道的这种品质在普遍事物上的体现,及普通人顺应道这种品质应有的普遍认知,普遍意识)

    汜: si, 水决后又流入。水别复入水也;不流通的水沟,水无所通者
    恃:shi, 有依赖、依靠或矜持的意思;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辞: 辞是会意字,字形由表示整理的“乱”和表示刑罚的“辛”组成,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讼辞中常常为求无罪而找借口,故又可引申为借口。再者,诉讼是为了摆脱罪名,所以“辞”又有推辞、辞却等引申义,而且这一系列义项以及言辞、文辞等引申义逐渐成为“辞”的常用义。

    解释:大道的汜水啊(从大道中出来的水沟又复入大道),汜水既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万物犹如汜水)万物依靠大道得以生存而没有推辞,功成之后也不应居功。道衣养万物而不作为万物的主人,可以说道是小;万物都归属于道而不作为万物的主人,可以说道是大。因为道最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就道的大。(这章是从深层讲道与物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功成而不有;道的品质不自为大而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执:拿着;掌握
    象:象的本义就是大象这种动物,后转指象牙。另外象也有相似、如同之义,引申指仿效。又指事物的外表形态。法制;或用作动词,以法为治。
    往:去(徒步前去);向,朝


    这章也是困扰我很多天“执大象”什么是大象,为什么是大象;“天下往”是“天下人”往 还是 谁在“天下中往”? 如果大象就是动物大象,为什么是大象?

    “象”字的本义为兽名,即“大象”,这是没有疑义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非常清楚。许慎《说文解字》记录:“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许慎对象的把握是准确的,但从他的记录来看,在他所处的东汉时代,中国中原已经很少见到象了,于是他说是“南越大兽”;这也反映了气候的变化,使得中原地带变冷而不适合大象的生存,于是大象就南迁了。《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表明象在殷商时代是人们所用的驯化动物。《左传》还有用象进行战争的记载。

    盲人摸象:虽然这个成语出自《大般涅槃经》但是也能告诉我们大象的大

    对于大象,我的理解是:站在大象面前,看不清整体只能看到局部,也就是看不全不足见;如果把大象看全就要站远站到足够远的距离就可以看到象的整体了,但是这时候象身体上的细节又看不清了。这就是“大象”也是“道”所表现出的象的样子

    天下往:即是执大象于天下往来,也是天下之人看到大象从而跟随而至


    解释:手里拿着大象,天下人追随而至,来往于天下并没有给天下造成危害,反而天下是安定,平和,通达的状态。那些只是(用音乐和美食)取悦天下引诱天下的行为,只能让过客暂时的停留。道的表现形式是,淡的几乎无味,看也看不全看不清,听也听不明白,用它也用不完。(手执大象让我想到的是清末时的孙中山,和共产党初期的样子,他们并不能给追随者提供乐与饵,却有那么多仁人志士愿付出生命去追随)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微:本义是隐蔽、隐匿。引申有秘密地、侦察、精妙深奥、昏暗不明、细小、少、衰落、无等意思。在道德经第十四章“博之不得,名曰微”所以我认为这章中“微明”是:只明白一部分还不真正明白的意思。

    将欲歙之.........必固予之。看到这句话想起另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个故事我们都知道,但是孔子在修订春秋时为这段历史写下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孔子讥讽庄公对弟弟失教,没有尽到当兄长的本分。从共叔的角度,孔子认为他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从兄弟情的角度看,明明是两兄弟,却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孔子使用了绝不该用于兄弟间的“克”。这是孔子的观点,那老子的观点又是什么呢?在这章我们也许能窥探一番!

    解释:如果想要收敛,一定先要张开;如果想要消弱对方,一定要先让他认为自己很强大;如果想让他坍塌,一定先要把他高高抬起;如果要夺取获得,一定要伸出肘臂像是给与对方,(如果把这些手段当作道)这叫做不明白(似乎明白但实际不明白)。(而这些手段真正的道理是什么?)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离开深水深潭,国家的锋利武器不可以展示给别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解释:道经常是无为而不所不为的。如果侯王能够按照道去治理国家,世间万事万物就会自己创造化育世间万物。但在这种自化的过程中“欲”就会兴起,我们要压制“欲”就要用无名的朴。用无名的朴(如果百姓都安于朴素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多余的欲望,不再向往奢侈无度的生活)去压制,也就不会有欲望。没有欲望社会就会安静平和(生活恬淡而富足),天下也就可以自行正常运转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要理解这章就要先明白什么是德?
    第十章是解释玄德;
    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为道是从。进而说明如何为道是从
    第二十三章:把 道,德,失并列去说?
    第二十八章:用到了常德这个概念,什么是常德?
    第四十一章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第四十九章:德善,德信什么意思?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再次解释玄德
    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这章要多读从而体会什么是德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第五十九章:积德
    第六十章:德交归焉
    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第六十五章:玄德:常知稽式
    第六十八章:不争之德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比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这章先放放,读不懂啊读不懂。。。。。。。不开心的一天

    接上:

    道:道本义为道路。由道路之义可引申作动词,表示取道、经过。由道的本义还可引申出抽象意义的方法、技艺、规律、学说、道义等意义。

    德:德的古字形从彳(或从行)、从直,以示遵行正道之意。也有人认为“德”的本义是登上、升。“德”常用于指道德、品德,引申指有道德的贤明之士。“德”是美好的,故又引申有恩惠、感恩。又引申指客观规律等意义。德在古代文献中也与“得”通,表示得到。

    仁:亲也。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后来发展为含义广泛的道德范畴,如儒家提倡“仁爱”“仁政”等。

    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其古字形像带装饰的锯齿状长柄兵器,这种兵器是用在各种仪典上的礼器,后用于比喻礼仪、威仪,并引申指品德的根本,伦理的原则。又表示合乎正义的,用作修饰语。由此还引申指对事物或文字所作的合一而恰当的解释、意义,由合宜、合理引申指人之间在感情、言行方面合宜的联系、情义。义又指名义上的。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本指祭神、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还引申指“礼物”,即表示敬意的物品。古代在祭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演变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以此相适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礼”引申为指这些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祭祀神灵往往是有一套严格而隆重的仪式的,所以“礼”引申指“礼节”“礼仪”。还引申指“敬重”“以礼相待”,如“礼贤下士”。

    忠:敬也。形声,从心,中声,本义为尽心竭力,引申为忠厚。依照“声中有义”、“因声求义”学说,“忠”字可以认为是“中心不二”、“心”意集“中”,心无旁骛

    信:诚也。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由此引申出确实义和可靠义,又可指消息,讯息。


    德是什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是玄德(人对世间万物非常高尚的一种态度,只给予而不索取);孔德什么样子,为道是从(遵从于道去做,而道与万物的关系是物混成,所以德与物的关系是依道而对事物的态度)。所以德到底是什么?我理解:“德是对世间万物的态度及人对事物本身的影响,同时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而人自身的态度行为影响也会反作用于人本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下是人位置的上下;不与不失是人对事物的态度;有与无是相对事物而言 ) 居上位的人不能对事物有自己的态度(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是因为居上位的人(思想指导层面或说决定方向)对事物的态度对事物本身有影响;居下位的人(执行层面的人)不能失去对事物的态度,是因为居下位的人对事物的态度对事物本身没有影响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居上位的人对事物没有态度上的偏好而那些居下位的人就不会因为居上位的人的喜好而有所作为,居下位的人(执行层面的人)对事物没有态度上的表态而那些听从他指令的人就会因为他没有态度而没有指令的去做事<下半句有些牵强,帛书甲乙本没有这句应该是对的。这里说的是通过 德,仁,义,礼去治理国家时居下位的管理阶层的反应 与十七章的百姓的反应内容相对应>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居上位者以仁政治国而居下位不会因上位者的喜好而有所为;居上位者用义治理国家而居下位者就会顺应上位者而有所为;居上位者以礼治理国家居下位者就会有所怀疑的给予回应,但事后他们就会把这些形式上的事随手丢弃

    终于把这章顺下来了,很开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解释:居上位的人对事物的态度是不能有态度,是因为他对事物有影响;居下位的人对事物不能失去自己的态度,因为他对事物没有影响。居上位在态度上没有作为从而居下位者才能不能因为他的态度有所为(太上不知有之);【下德在这不解释了】居上位者用仁政治理天下而居下位者不能根据他的态度有所为《而会按照百姓实际的需要去治理国家》(其次亲而誉之);居上位者用义治理国家那么居下位者就会依据他的意志而有所为(其次畏之);居上位者用礼治理国家那么居下位者就会有所怀疑的给予回应,时候这些事情就会被随手丢弃(其次侮之)。所以失道之后才是德政;失德之后是仁政;失仁之后用义治国;失义之后才用礼治国。礼啊,忠与信已经很少了,这是昏乱的开始。那些先知者,是道的精华,不通达的开始(是用了道的精华看到了一些象,并不能开创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大丈夫做事时忠信要多,不可少;处于道之实顺应事物本身做事,不能只做那些虚的流于表面的最容易彰显的事。故去彼取此
    (读道德经之前听到一个说法是老子是反对孔子的,我想估计是基于这一章,孔子仁礼的主张与孔子翻译《易经》,但是读完之后觉得这句话并不是针对孔子,真的感慨后人的联想能力。)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到底什么是一?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曲则全,枉则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既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虽然不知道一到底是什么,但能感受到“一”是一种刚刚开始还没有完成的状态,不一定可以成功,但却是通向成功的必经阶段。而圣人抱“一”是一种对事物全面的认知,是要同时看到事物的“有”与“无”的状态。

    ~~~我认为的一是,已经在认知层面掌握了“道”,进入执行的初始阶段的状态,距离事成还很远很远,更可能的是失败,但又是事成(成功)的必经阶段。《无道不可能事成;有道有可能事成,一旦事成更要厚德方可载物》

    解释:过去那些得一者,天得一可以清朗,地得一可以安宁,神得一可以灵验,谷得一可以丰盈,万物得一可以生存,侯王得一可以有所作为使天下公正。这些道理给我们的启发是,天如果不清明,恐怕要崩裂;地如果不安宁,恐怕要荒废;神如果不灵验,恐怕人们的祭祀活动要停止;谷如果不丰盈,恐怕要被用尽;万物如果不能生存,恐怕要灭绝;侯王如果不够公正,恐怕百姓要动乱。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侯王要保证自己的地位权力要把百姓作为根本)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是用贱来称呼自己吗?不是的!(那本身就是侯王所承受的心理状态)所以最高的赞誉是没有赞誉。所以不求光洁的像玉,坚硬的像石头(道德经不追求侯王在管理上的完美,更不是教我们如何变得更强大而坚硬)。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4-01 23:57:29  更:2022-08-06 11:36:2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