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孤竹城的历史定位(原创)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孤竹城的历史定位(原创)

作者:夷齐风清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夷齐故里,孤竹古城在焉。这里曾有多少文人墨客竟风流,多少帝王将相留华章,悠悠千载辉煌。历史上的清节隆盛之邦,文武诗礼之国,彩絮繁华之地,物宝天华之乡,只是昔日热土!虽具碑林诗海之国色天香,终不免枉入红尘空寂寞。故曰:君不见“天棚” 何在?万间宫阙皆作土;君不见其芳容居睡乡,荒冢萋草已湮没?然这里是形成孤竹文化的摇篮。孤竹文化、夷齐文化又被视为孔孟文化的基石,儒学的根脉,进而被誉为东方德源。古老的孤竹国存世千年,孤竹古城究竟在哪里,近年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日臻形成。其不同观点的文献依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宣传自己观点的力度不同,信众多寡不同。自己一世无晓,参与为乐。今击无稽之布鼓,发怯怯之微词,颤林泉之拙笔,假中华之盛世,略抒井蛙之见,但难脱舛错笔误之俗,诚请方家赐教。
    古籍记载有其位 提法不一方位同——之一 文献记载

    孤竹城望,曾被高调断言在今河北卢龙境无疑,因考古未果,继而被诡称为“仍是个谜”或“悬案”,现又悄然兴起一波新的失实造势热。
    孤竹城在哪里?不同历史时期的史籍记载着孤竹城的具体方位。

    其属于历史前期的有: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八下?辽西郡》载:“令之有孤竹城”。
    《魏书?地形志》载:“肥如:二汉、晋属,有孤竹山祠。”又载:“祠在山上,城在山侧,城在肥如南十二里”(见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十第41页、235页)。
    《水经注?濡水?卷十四》(北魏郦道元(公元466年或427—572)撰)载:“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今山阴,即古孤竹城。”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这里的 “山”指孤竹山,即首阳山、洞山。“城”即孤竹城。山与城密不可分。并且必须是孤竹山。
    《晋书??地理志》:辽西郡“统县三:阳乐、肥如、海阳。” “辽西人见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
    《县道记》云:“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
    文献中的肥如城在何处?
    《水经注?濡水》载:“《魏土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即滦河),南流经孤竹城。”《隋志》明确指出肥如在滦河之东十里,青龙河之西。
    《清一统志》曰:“肥如故城在今卢龙县西北三十里。”民国《卢龙县志》(112页)载:“肥如城在治城(今卢龙城)西北三十里。”
    依据以上典籍记载,肥如城在滦河之东十里,青龙河之西,古孤竹城北十二里,今卢龙城西北三十里,即今迁安市的夏官营一带。(详见《滦河文化?肥如考》2014年2月第一期)

    
    历史中期的(隋开皇18年至金代)文献记载有:
    《括地志》载:“孤竹古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
    《史记?正义》引注《括地志》云:“孤竹古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
    一批高端学者以此为据肯定孤竹城在今河北省卢龙境无疑。
    2006年2月16日在滦县召开的孤竹文化研讨会上,一位先生以《孤竹国历史文化综述》为题做总结发言,他说:“据《史记?伯夷列传》注引《括地志》所记,‘孤竹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从汉代《史记》和后代文献记载的方位来看,孤竹城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境无疑。”
    2013年9月26日下午,在滦县县委平房多功能会议室召开的“殷商文明研讨会”上,有位李先生以《孤竹文化的科学认定及现实意义》为题发言说:“周本纪说:‘孤竹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据此做出结论‘孤竹城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境无疑。’”
    2011年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关于孤竹城在蔡家坟的报道,是继《光明日报》后,孤竹城望第二次在国家顶级报纸刊发,当时,约有90余家网站转载,近20家国内顶级媒体予以报道,河北省内全部媒体报道。

    
    消息传至海外,《国际日报》(总部设在洛杉矶和雅加达,下设12报、2刊。)、台湾《中国日报》、泰国《新中原日报》分别刊载了关于孤竹国都城被发现的文章。
    如何解读《括地志》关于孤竹城的有关记载?余认为《括地志》对孤竹城的精准表述无可质疑,但不能曲解。
    《括地志》成书于唐初。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619―653)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今《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于贞观十五(641)年,“奏上”于贞观十六(642)年。
    今卢龙在《括地志》成书时的唐初叫“平州”。
    打开手机,百度《平州石幢记》,一定见到:“平州古城今之北城是也,南城辽人筑之”。(东城于“洪武四年,指挥费愚廓其东而大之”),又载:“平州大郡……秦并六国,……乃号辽西郡。炎汉御宇,更号右北平。曹丕有国,改制卢龙郡。……隋文创业,去郡为平州。唐乘玉辇,只号平州,后唐五代辽,皆从平州之名。”平州石幢在今卢龙城内名曰“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简称“石幢”。复建于金大定九年(1169)五月,竣于大定十一年十一月。《大金国平州石幢记》镌刻于塔柱之上,其文清晰可辨记录着今卢龙金代前的历史沿革。该塔现仍屹立于卢龙城内南门之北250米处。(“右北平”三字在塔身南侧,最醒目)
    《括地志》所载的唐代卢龙在哪里?
    康熙、乾隆《永平府志》、民国《卢龙县志》多次提到“唐之卢龙”,真有唐之卢龙吗?
    但见《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有如下记载:“开皇六年(587)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598)改新昌曰卢龙。”
    又据《隋志》载:“卢龙有玄水(今青龙河),流经其县东。”
    闹了半天唐初的卢龙在青龙河之西,滦河之东十里,今卢龙西北三十里的肥如城。今卢龙城在青龙河之东南,与唐初卢龙风马牛不相及。
    结论:《括地志》的“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中的“卢龙”在肥如。而绝非今卢龙。
    唐魏王李泰在“肥如”改曰“卢龙”后的四十三年(或前1—2年)撰写《括地志》,其中的“孤竹城在平州卢龙城南十二里”与《水经注》中的“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不是孪生姊妹,更不是偶然巧合,而是表里合一,实质内容完全一致的同一句话。
    李泰们在《括地志》一书中为什么不照抄“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因为那时肥如已“改曰”卢龙,说明了李泰们的与时俱进;《括地志》为什么没写“孤竹城在平州南十二里”?是李泰们尊重史实,不无中生有的治学严谨。应为《括地志》的精准表述击节称叹。
    读《括地志》请参看下图:

    
    元明清以来的文献记载众多:
    郭守敬按《地理志》云:“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而不得在卢龙南。”
    明景泰七年《寰宇通志》记载:“孤竹古城,在府城西十五里洞山下。殷孤竹君所封地。元时有夷齐庙遗址尚存。”
    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载“孤竹古城在府城西一十五里,殷孤竹国君所封之地”。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载:“在府治西北滦水之滨,即古孤竹国城。”(70页)
    又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载:“孤竹城在府城西一十八里,殷墨胎氏所封之地。”(79页)
    明万历年间(白瑜撰)《夷齐志》载:“滦河……又一百六十里至迁安县,又东南四十三里至孤竹城后,清风台下有砥柱石夹流,又十七里汇于漆河(按:古玄水,今青龙河)。”(卷六?备记四)834页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七?北直八》载:孤竹城府西十五里。《世纪》:汤十有八祀,封墨胎氏孤竹国。后九叶(按:“九叶”提法不确)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以让国逃去。《管子》:齐桓公北征孤竹,至卑耳之溪。齐桓公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洞山,在府西十五里。山产铁,有铁冶在焉。《地志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称险固。是也。或以为即古孤竹山。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今山阴,即古孤竹城。《志》云: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其相近有双子山,孤竹长君墓在焉。
    清康熙四年彭士圣撰《重建清节庙碑记》:“古庙久废,曾移于郡城内东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圭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
    清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古迹?商?孤竹城》(235页)载:“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滦河之左,洞山之阴,在令之黄洛之间。”
    朝鲜使者崔德忠在《燕行录日记》中写道:康熙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晴,平明发行。永平城外,自此河泝河滨而西北行十五里,至孤竹城。
    清薛福成《庸盦(读“ān”)笔记?轶闻?孤竹古松》:“古孤竹城在永平府大滦河西岸,山上有夷齐庙,庙前有清风臺,下望滦水,晶莹如镜。”
    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孤竹城》载:“祠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滦河之左,洞山之阴,夹河有孤竹君三冢。”(卷之六209页)
    《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记载:“卢龙县:孤竹山,在县西十五里。孤竹国城在其阴。”
    《滦河水源考》这样记述:(滦水)“三里河自东注之,其河与二道泉合;又南流二十余里经孤竹城,入卢龙界;又南三十五里,至合河口,青龙河自东北来汇之。”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夷齐录》卷一(浙江范懋柱天一阁藏本)记载:永平府城西十八里孤竹故城有清节庙。”
    道光二十二年重刊《嘉庆重修一统志》:“孤竹山,在卢龙县西。《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肥如南十二里,水之会也。旧志:洞山,古孤竹山也。距城西十五里。其有洞,孤竹城在其阴。”
    清杨守敬《水经注疏》载《寰宇记》谓:“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
    清倪承宽《游清风台记》记曰:“永平郡西北二十里乃孤竹君旧封地”。
    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封域志》载:“城西十八里,孤竹山也,孤竹城在其阴”。
    民国《卢龙县志》卷三、卷四、卷五、卷二十七分别记载:“孤竹城在城西十八里”、“孤竹城清风台在城西二十里”、“孤竹城夷齐祠在城西北二十里,滦水之左(西)”、“孤竹城在治西十五里”、“清节祠在城西十七里”。
    明嘉靖二十五年张玭《夷齐录》所载《孤竹故疆图》明确画着孤竹城,其址在迁安东南、卢龙西北、滦州东北、首阳山北、滦河西岸。

    
    载于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之图,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卷之图第5页。
    文献记载中的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唐之卢龙南十二里” “在府城(今卢龙)西北(十七里、十八里)二十里,滦河之左(西岸),洞山之阴,在令之黄洛之间。”
    平滦上境山水秀 众星捧月有胜名——之二众星捧月中的孤竹城
    孤竹城区域古称“平滦上境”,周边山山水水唇齿相依,有着密不可分的地缘关系:
    1、 “滦河之左(西岸),洞山(孤竹山、首阳山)之阴,在令之(迁安)黄洛(滦州)之间。”
    2、 “三里河自东注之,其河与二道泉合;又南流二十余里经孤竹城,又南三十五里,至合河口,青龙河自东北来汇之。”
    今测距:三里河河口至孤竹城遗址直线距离约6公里;孤竹城遗址至青龙河河口约7.2公里。
    在先秦史籍中,还曾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与传说。
    3、“老马识途”典出迷谷。
    古老的迷谷与孤竹城存在地缘关系。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老马识途插图
    上述《韩非子?说林上》的一段文字说的是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山戎统兵万骑,侵掠燕国。燕庄公抵挡不住,向齐桓公请求支援。齐桓公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落荒而逃。孤竹国降将将齐军诱入“迷谷”,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气逼人,飞沙走石,咫尺难辨。齐军前后队失去联系。齐桓公不知所措,忙向管仲求教解危之计。管仲遂让随行兵士敲锣打鼓,使各队闻声来集,屯扎一处,俟至天明。谁知,天虽放亮,沙漠中却炎热异常,又无饮水,一望无际的沙漠难辨方向,全军将士焦急万分。管仲见状,忙向齐桓公建议道:“臣听说老马识途,我公不妨令人挑选数匹老马放行,或许可以寻见出路。” 齐桓公依其言。大军果然随老马走出了“迷谷”。

    
    “寻蚁求水”汉白玉石雕
    在迷谷,齐燕大军缺水,遂悬赏觅水,左相隰朋献计:“臣闻蚁穴居知水,当视蚁垤处掘之。”军士各处搜寻,并无蚁垤,又来复禀。隰朋曰:“蚁冬则就暖,居山之阳,夏则就凉,居山之阴。今冬日,必于山之阳,不可乱掘。”军士依其言,果于山腰向阳处掘得水泉。军中得水,无不欢呼相庆,齐桓公犒赏有功之士,并命名此泉为“蚁知泉”。《永平府志》载:“龙泉山山腰有泉,甚清冽,世人谓齐桓公伐山戎所凿蚁知泉。”为饮水思源,使甘泉永存,后人砌石为井,名为“龙泉井”。

    
    “老马识途” 、“寻蚁求水”不仅精辟地诠释着人生哲理,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光彩。两则成语典出迷谷,现今迷谷村外有一块巨石,巍然屹立,沐苍茫烟雨,傲飞雪凝霜,任闪电雷击,披大雾长风,上书的“迷谷”两个大字,在云蒸霞蔚之中熠熠生辉,记述着远古的一匹老马不需扬鞭自奋蹄,抖擞精神,马踏通途,带领齐燕大军走出迷谷,全军将士振臂欢呼的往昔。

    
    4、俞儿山与卑耳溪
    过去首阳山称孤竹山,山势巍峨陡峭,山上松柏长青,古木参天,林木葱笼,花繁草茂,“山下往上看,人如米粒,从上往下看人小如蚂蚁”。山北有四泉,两两相对,状如耳鼻,人称鼻耳泉,泉水四溢而出,流而成溪,入孙薛营村横街而过,此溪就叫鼻耳溪。时间一久,人们口口相传就成了卑耳溪。
    这里有一段齐桓公“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的故事。故事散见于《史记》、《管子》、《辽史?地理志》、《永平府志》等古籍。《管子?小问》篇是这样记述的:
    桓公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今者寡人见人,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袪衣,走马前疾。事其不济乎?寡人大惑。岂有人若此者乎?”管仲对曰:“臣闻登山之神有俞儿者,长尺而人物具焉。霸王之君兴,而登山神见。且走马前疾,道也;袪衣,示前有水也;右袪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 桓公立拜管仲於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圣也,善承教也。”
    意思是说,齐桓公在卑耳溪附近,看到了一个一尺高的人,去掉右边的衣服,从马前跑过,问左右“看见没有”,都说没看见,齐桓公说:“大事不好”。管仲看着齐桓公犹豫不决,说:“臣听说登山之神叫俞儿,一尺多高,只有遇到霸王之君登山之神才能出现。走马前疾示意咱们前边有水,右祛衣示意咱们从右边涉水。”齐桓公、管仲他们的大队人马果然遇到了卑耳溪,且有人告诉他们,从左边过溪深及冠,从右边过溪,深不没膝盖。齐桓公立拜管仲为仲父“乃圣人”,管仲说:“夷吾我早就听说圣人是先知先觉,今天我是先见到了有形的事物而后知,我不是圣人,只是善于学习罢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俞儿示水卑耳溪”。
    《永平府志?山川》卷载:“城西十八里古孤竹山也,孤竹城在其阴,其山有洞,洞有泉,下滦会之,曰即古卑耳溪”。《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一回“管夷吾智辨俞儿 齐桓公兵定孤竹”对这一情节有更为精彩的记述。
    俞儿示水之后登上了俞儿山,“俞儿山在孤竹山之阳”(《府志》)。
    5、“城子里”“皇城角”“牙城”“土门子”
    过去,以上这些古老而神奇的地名无人知晓,近年因孤竹文化热,这些与孤竹城遗址有关的地名声名远播,尽人皆知。
    打开手机,您会发现:“经向当地群众了解,夷齐庙城西南的地块依次叫‘城子里’、‘皇城角’、‘牙城’,东门处叫‘土门子’,中间是孙薛营村”。
    以上山川、水流、村庄、地名如众星捧月,依然环绕着孤竹城遗址。
    金石镌刻传千古 诗词歌咏孤竹城——之三诗词歌赋中的孤竹城
    夷齐庙南门平顶门楼,东西夯土城墙,拱形楼门上有长方石额书有“贤人旧里”四个大字,小字落款:容城杨继盛题。又其上书曰:“孤竹城”。
    据有关史料分析“贤人旧里”匾额应写于1547年。 “小字落款容城杨继盛题”,杨继盛(1516—1555):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县北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长书法、功联对。官至兵部员外郎。作《请罢马市疏》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户部员外郎。疏劾严嵩,诏狱三年,受尽惨刑,被杀于市。杨继盛高度评价夷、齐:他在疏劾奸相严嵩的《十大罪》中写道:“自嵩用事,风俗大变,贿赂者,荐及盗跖;疏拙者,黜逮夷齐;守法度者为迂滞,巧弥缝者为才能。是敝天下之风俗。大罪十(《乾隆御批纲鉴?卷八》)。”意思是:自严嵩擅权,风俗变了:对其贿赂的人,哪怕是盗跖,他也推荐当官,对于弹劾他的人,即便是夷、齐,也要废黜或逮捕。……《疏.》中他将夷、齐视为人生典范。杨继盛以刚直不阿著称,他所书的:“贤人旧里”可以信赖。

    明商辂成化九年癸已,撰文的《清节庙碑记》:(夷齐庙)“实孤竹旧壤,伯夷叔齐所生之地也。”
    清康熙四年岁次乙巳(1665)郡守彭士圣撰《重建清节庙碑记》

    


    
    残碑尚存
    ……今清节祠留洞山之阴,俯临滦水,当与孔子阙里等,固不仅若他贤尸祝于乡而已。予壬寅来守,春秋例得率属致祭。是夏,相国范公承祀祖陵东旋,追陪清风台上,纪之以诗。目击祠圮,实维有司咎,祀不祀,固无与于二子。而稽自汉熹平五年已有祠,唐天宝七载祀义士八人于郡县,崇祭则自此始。宋大中祥符四年,曾访庙遣官致祭,“清惠”、“仁惠”谥号则封于政和三年,进侯加公,则更于元至元十有八年。至顺元年,颁庙额曰“圣清”。古庙久废,曾移于郡城内东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圭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
    孤竹城的地理位置是具体的,歌咏《孤竹城》诗词不下数十首。
    明方经的《孤竹古城》、黄宏宪的《孤竹城谒夷齐庙》、谷继宗、方元琪等文人墨客都在夷齐庙碑坊留有诗作。
    其中有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的《夷齐庙并序》(御碑之一)写道:
    永平府西古孤竹城,夷齐庙在焉。滦河经其前,清风台峙其后,倚岩俯流足以登眺。夫夷齐孤竹君之二子也,能让封侯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独行其志。孟子以“圣之清”称之。盖人惟能立节,自可垂名。夷齐之去国洁身,不求人知,而庙貌千古。吁!造诣其可忽乎哉!诗云:
    滦河水清驶,荒山屹然峙。
    上有孤竹城,乱石半倾圮。
    堂庑既具观,庙貌亦俨尔。
    缅怀商代末,天下渐披靡。
    兹地实藩封,人民差可恃。
    兄弟以义让,富贵如敝履。
    扣马谏武王,数语昭青史。
    循迹首阳山,薇蕨何其美。
    万载挹高风,顽懦闻之起。
    苍苍台下松,荡荡台前水。
    劲节与澄流,不愧相比拟。
    停銮碧山阿,怀古未能已。
    辛亥(1671年)御笔
    爱新觉罗?弘历
    《夷齐庙诗二首》序云:卢龙孤竹城,夷齐庙在焉。史称夷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诗》云: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疏》谓在河南蒲阪,而《庄子》则曰首阳山在岐山西北,曹大家云在陇西,《元和郡国志》谓首阳山在河南偃师,《说文》又谓在辽西。则是首阳凡五,各有证据,而其为夷、齐饿死之处则一也。将孰之从,唯《辽史》所载,营州临海军下刺史,本商孤竹国,今之卢龙,即辽营州地也。《尔雅》所举孤竹,北户,注谓孤竹在北。周时幅员不广,其以此处为极北,故宜。然则《说文》所谓首阳山在辽西者,此为近之。殆以诗在《唐风》,而扣马而谏当武王伐纣之时,由是岐、陇、蒲、偃,皆附会其说耳。夷、齐清风在,天下何处非首阳,岂争疆域乎?冕旒而墨胎而以祀者,尤非其志。
    因系此诗而考其说如此。
    其一
    轩冕泥涂是本肠,肯容儒雅污冠裳。
    薇苓依旧西山岵,顽懦羞登夫子堂。
    只为心惭踪异武,敢将口实罪归汤。
    岂争陇右还蒲左,天下清风尽首阳。
    其二
    得圣之清孰与齐,首山途便此凭跻。
    为传公信及公达,底觉辽西复陇西。
    宋代何须锡圭冕,伊人本自视涂泥。
    史迁慨羡青云士,未识浮名本稗稊。
    甲戌(1754)御笔

    夷齐庙四景(御碑之三)
    爱新觉罗?弘历

    孤竹城
    令支让国先延陵,孤竹谁知中子名?
    太白一篇真卓识,淮南尺布独何情。
    揖逊堂
    堂名揖逊是谁题,回跖评量语不稽。
    迁也亦知天道否,千秋尸祝属夷齐。
    屈蟠松
    清风台畔屈蟠松,偃折盘盘翠樾浓。
    高咏西来采薇句,果然无礙后凋逢。
    清风台
    滦水延环曲抱州,崇台百尺枕清流。
    乔松古籁佛衣落,快与前贤共唱酬。
    夷齐庙
    墨胎可比伯夷贤,戌戊曾经此泐篇。
    应劭又云国君姓,千秋究史轨真传。
    墨胎夷齐
    墨胎或为夷齐姓,劭謂夷之君姓然。
    千古氏谁能辨实,二人行果足称贤。
    頑夫廉而懦夫立,公信原兼公达传。
    古廟瓣香仍下拜。淸风飒飒起遙天。
    癸卯(1783)御笔
    众多碑刻与诗作记载着孤竹城的客观存在和具体位置。
    2019-03-20 09:00:33 评论

    评论 夷齐风清:建议:每篇贴文的发出最好间隔一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增加点击量,增加回复。因为只有发贴、或别人回复时,贴文才会列在前面,才会被人看见……。谢谢!
    圣贤之地众皆晓 夷齐故里乡音浓——之四故里乡音中的孤竹城
    唐秦二市同属夷齐故里,同属环渤海经济区,曾同属永平府,这里的人民地相连,水脉相通,百姓交往甚密,且同处一个生活圈,一个文化圈。这里有的地方房不连脊地连边。人们世代互通有无,亲情往来,友好相处,源远流长。他们或联姻,或结朋,或有劳务、买卖采往。在孤竹城的历史认知上有着恒定的共同语言。
    明清故里乡音正
    早在明嘉靖年间,著名学者“后七子领袖”王世贞曾谒夷齐庙,写就《吊夷齐赋》并立碑。其中的一句是“佥告余二子之所都”。这个“佥”字为“大家、众人”之意;“余”则是“我”字的谦称。全句的意思是“大家都告诉我,这里是伯夷、叔齐二兄弟的孤竹国都城。”当时的“大家”“众人”非官即民,但都是夷齐故里的先人,是他们告诉王世贞:“这里是孤竹城。”
    明清之际在夷齐故里流行一首歌谣,载于《卢龙县志?风土篇》,《歌谣》写道:“漆水(今青龙河)之东夷齐里,滦水之西孤竹城。”明清之作唱响了故里乡音。
    卢龙权威乡音浓
    孤竹城遗址曾在原卢龙二区油榨镇,1946年7月原卢龙滦河以西的二区、三区划归滦州,卢龙学者出于尊重史实,将卢龙孤竹文化公园的卢龙八景之五 “孤竹风清”发到的网上。下图是“孤竹风清”卧碑及其后的解说文

    
    孤竹风清
    清风台上起清风,吹遍东西南北中。
    二子芳名金不换,圣贤美德贯苍穹。
    图下解说:“古清风台址在县城西北十五华里夷齐庙处,相传那里距古孤竹国都邑三华里。孤竹国都附近有夷齐庙。”“孤竹风清”其景独占八景鳌头,其图下解说艳冠群芳。
    卢龙县委宣传部在新华网河北频道(2011-10-14 17:44:27)曾发表题为《夷齐故里孤竹文化璀璨夺目》的文章。
    其“2、村庄”称:在今卢龙县城西部约十公里处有一村庄叫迷谷村,经过历史专家考证,此村所在地便是春秋时期齐桓公兵定孤竹时误入迷谷的地方,1946年6(7月。编者按)月以前属卢龙县9(2区。编者按)区,今属滦州。在该村之东5里许,尚有孤竹城遗址。在迷谷之北不远,有迷谷(白莲寺)寺遗址。在迷谷西北5里许,龙山山腰石壁上尚存齐桓公浮雕像,在雕像下50米处,尚有齐桓公开凿的龙泉井,井水至今仍清冽可口。
    上文在《村庄》中道出了历史的真谛。发这一确凿真谛与“孤竹城在首阳之阴,滦河南岸,百尺崇台之上”、“孤竹城在肥如南十二里”、“孤竹城在卢龙(唐之卢龙)南十二里”、 “在城(今卢龙)西十八里,孤竹山也,孤竹城在其阴”及其所有文献记载是完全一致的同义语。卢龙县委宣传部的文章铭记着历史。
    中国孤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卢龙县县人大副主任)宋坤先生在《河北省滦县首阳山》一文中写道:“滦县首阳山位于滦县新城东北19公里(直线距离),在油榨镇孙薛营村西南,滦河西岸1.2公里。昔日夷齐庙与清风台在之首阳山(阴),商为孤竹城旧地。”(见《中国孤竹文化》373页)宋坤先生在孤竹文化研究领域一言九鼎。
    卢龙文化公园内的图文解说、卢龙县委宣传部的文章、宋坤先生“写滦县首阳,述孤竹城望”的经典之笔,声贯九州环宇,力排众议,是夷齐故里的权威乡音浓。
    迁安观点客观公正
    1983年迁安小山东庄古墓被发现后,有学者发表文章称:“从古墓的位置看,距孤竹古都仅约有4公里。关于孤竹都城位置,《滦河(濡水)源考证注》曰:“经黄台山又二十五里折而东,三里河自东注之。又南流二十余里,经孤竹城又三十五里合河口,青龙河自东北来汇之。河水至此势益大。”由此《注》记载的里程可以算出,孤竹城的坐标范围应处于滦河南岸的滦县孙薛营村及其附近。古墓在距都城最近的龙山脚下,依山傍水,正是堪舆学上的龙脉之地。所以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孤竹国君,非方国之君不可能有这样的鼎簋。”迁安学者的观点符合史实。
    滦州乡音未改
    “滦州市油榨地区处于孤竹国的核心区域”,该镇的孫薛营村坐落在孤竹城遗址处,该村其土地坐落名有“城子里”“皇城角”“月牙城”“土门子”等,说这些地名都与孤竹城有关。这不知是那一辈老祖宗留下的乡音。
    在油榨镇的滦河广场上有一硕大卧碑,碑文写道:“油榨镇乃古孤竹国都城所在地……”这是夷齐故里的乡音未改。

    

    
    滦州市油榨镇滦河广场卧碑碑文首句:“油榨镇乃古孤竹国都城所在地,先贤伯夷叔齐故里。”

    
    其遗址在滦州市油榨镇孫薛营村北,首阳之阴,滦河南岸。
    这里手机彩铃主题歌是《永恒的清风》。歌词有:
    “滦水畔——首阳山——千秋圣迹——清风百代传——”的彩铃声。
    相信夷齐故里的人们一定会共同携手切磋,解决对孤竹的历史认知,以存史求真。冲破政治区划的束缚,客观地论证孤竹古城的坐标,正确阐述孤竹城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隶属关系,发掘夷齐文化内涵。开展孤竹文化的文学创作研究、民间传说、旅游开发研究,让孤竹文化之花盛开在孤竹圣贤地,让夷齐清风百代传滦卢。

    
    主要参考文献:《汉书》《水经注》《随书》《平州石幢记》《辽史》《金史》清《读史方舆纪要》《永平府志》《卢龙县志》《唐山市地名志》。
    复52楼作者:土民心实2Lv 2 时间:2019-05-26 16:30:06
    —————————————————————————————
    迁安,卢龙一带啥时候归宋国管过?
    —————————————————————————————
    欢迎土民心实2Lv 2的关注。
    您一定会百度,请百度“张珏(觉)”。张珏义丰人(今滦州),1123年叛金降宋。宋改“南京”(平州、今卢龙)为“渔阳郡”,改金卢龙县(治肥如)为卢城县。见《古今地名大辞典》。
    张觉(?-1123年),一作张珏,平州义丰(今河北滦县)人。辽金时代历史人物。

    早年考中进士,出仕大辽,官至辽兴军节度副使。金兵攻辽时,投降完颜宗翰,拜为临海军节度使、知平州时。金太祖完颜旻以平州为南京,以为南京留守。暗中联络北宋燕山宣抚使王安中,归降北宋,拜泰宁军节度使,杀死左企弓和虞仲文。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先后受到完颜阇母和完颜宗望的金兵袭击,兵败逃奔燕山府,终为王安中所杀。
    人物生平
    折叠叛辽归金
    张觉,也写作张珏,是平州义丰人。在辽朝考中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

    1123年(辽保大二年、北宋宣和四年、金朝天辅六年),金、宋以"海上之盟"联合攻打辽国。宋按约攻打燕京(今北京西南)及西京(今山西大同)地失败。金大胜,占领辽国大部。辽国守将张觉以平州投降金完颜宗翰,被封为临海军节度使,平州知州。

    当时北宋用海上的盟约想求得燕京和西京这两个地方,金太祖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这些地方给了他们。平州自从入契丹籍另外编成一军,所以没有把平州给宋人,而是把平州当成南京,张觉出任留守。

    接着听说张觉心怀异志,金太祖派遣使臣刘彦宗和斜钵去传谕,诏书说:"平山一郡今天是南京,节度使现在是留守,对你的恩泽也够厚重的了。有人说汝等暗中有另外的企图,为什么要在这农忙时节就互相煽动?这不是去危就安的计策。告诉你们朕的意见。"

    金太祖每收一座城邑,往往迁移那里的百姓充实京师,民心大多不安宁,所以当时张觉在降表中曾说到这情况。到把燕京给宋国时又迁移城中百姓,只把空城给了宋国,迁移的人必从平州经过,所以张觉因为这件事要作乱。
    叛金归宋
    1123年5月,张觉认为降宋为上策,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到广宁去,经过平州,张觉派人在栗林中杀死了他们,于是占据南京叛离金朝而投降了北宋,北宋接纳了张觉。金太祖下诏告诉南京官吏,说:"朕当初暂住燕京,嘉奖你们官民率先来降附,所以才把燕京升为府级作为南京,削减徭役,减少赋税,恩惠也到了,何苦再当叛徒奸逆?现在想进军攻取南京,却是农忙时节,不忍心因为一个恶人而危害到众百姓。况且辽国已举国为我所有,你那里孤城自守,终究有什么作为?今天只对首恶分子治罪,其余的人一并释放。"

    张觉的五万兵马屯驻在润州近郊,想胁迫迁、来、润、隰四州。完颜阇母从锦州出发前往讨伐,已经打败了张觉,想乘胜进攻南京,当时暑季下雨不能前进,于是退兵屯驻在海土需。没有多久,完颜阇母再次打败张觉的军队,后来又和张觉在兔耳山作战,完颜阇母却被张觉打得大败,张觉向北宋报捷。北宋在平州组建成泰宁军,任命张觉为节度使,改平州为渔阳郡,改平州卢龙县(治肥如)为卢城县。张敦固等人都加封为徽犹阁待制,并拿出银子数万两、绢数万匹犒赏军队。
    今卢龙、迁安、滦州地区曾归宋一年。
    复52楼作者:土民心实2Lv 2 时间:2019-05-26 16:30:06
    —————————————————————————————
    迁安,卢龙一带啥时候归宋国管过?
    —————————————————————————————
    欢迎土民心实2Lv 2的关注。
    并请您阅读《金史》《叛臣传》。
    -----------------------------
    这是在故意浑浊“燕云十六州”的东边界。
    ————————————————————————————
    张觉叛金归宋是史实。
    1123年5月,张觉认为降宋为上策, 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到广宁去,经过平州,张觉派人在栗林中杀死了他们,于是占据南京叛离金朝而投降了北宋,北宋接纳了张觉。
    这与“燕云十六州”的东边界无关。

    孤竹城遗址在今唐山市滦州油榨镇孙薛营村北,老马识途典故出处地迷谷村东。
    孤竹城的历史定位是肯定的。感谢关注本帖的网友!祝各位朋友新年伊始,风劲杨帆,策马奋蹄,不负韶华,万事如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6-04 00:29:52  更:2022-06-08 19:31:5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