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球大本营查资料,无意中看到荣国团的名字,忽然就那么触动了一下。
荣国团!? 在印象中只有那么寥寥的几句话,印在思想品德课本上的。中国第一位乒乓球冠军,第一个找到方法克服弧圈球的人。 然后在长虹国球大本营第一段话却是: 容国团(1937年----1968年)是在他31岁那年辞世的。死因为“不幸”。 可能对我这样的80后来说,对于这样的一位世界冠军有的仅仅只是模糊的影响和一些关于他的溢美之词,他离我们的时代远远的隔了20年。 他肯定是一个富于激情的人,以至“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这样的豪言传诵至今。这一年秋天,他回到祖国。1958年广州体育界的一次集会上,他便语惊四座:“两年之内,誓夺世界冠军!”事实上,当时乒乓球技术的尖端技术已经掌握在他的手中:中国直拍攻击型打法由他发端,这就是:发球、接发球、左推、右扫;同一手型中的两种不同方向的旋转发球也是由他创造的。 ——长虹国球大本营“乒乓之子” 之后的事情便是我们都了解的,1959年4月5日,他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了中国人开天辟地的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一年正是建国十周年大庆,因此有上海制造的乒乓器材得名“红双喜”。 荣国团是自杀的,死于文革时期不堪忍受的迫害。当时他被划为保皇派,造反派把香港归来的他当作“潜伏在革命队伍里的特务”进行了严厉批斗。6月20日晚上,在绝望中的容国团选择了自杀。在他之前,从香港到大陆去的另两位乒乓球名将——姜永宁、傅其芳已经自杀了。 与他相比,庄则栋是无比幸运的,他强在比荣国团高明的政治眼光。但是他注定没有荣国团让人敬仰。也许没有亲历那段历史的我们无法评判这些,但是亲历过的人或许都讳莫如深。 (图片均转自长虹国球大本营) 是不是有些凄凉呢,忽然有些庆幸自己有意了解这段历史,也许就国球大本营还记载了这些吧。 荣国团先生,我来瞻仰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