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什么人进投资银行,投行面试流程[第45页]

作者:Scorpio_CJ
首页 上一页[44] 本页[45] 下一页[46]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回复 @Killer_b:
    
    在香港和大陆这边的投行们对于我们澳洲这边的学校有没有说只从某几个学校招人(例如莫大,国立,悉尼大学),然后不是某几个学校的学生不要?
    
    my take:
    不是的,都会要,但是不是个个都会有campus的information session,但是去网站上投,都没有问题。
    大学校的话,会有专门的info session,当然,你有朋友在那个学校的话,可以去问,也能去听。
        
        还有没有投行实习的人是不是基本没什么希望申请full time position?再者投行实习是什么学习阶段的人都可以申请还是必须是没有毕业的学生?
    
    my take:
    不是,我之前说过,有好的internship experience,part-time,好的学校活动,加上成绩,不要说投行,哪里都能去。
    投行也就是证券公司而已。。。
    实习的话,却是是强烈prefer 还有一年毕业的学生。但是it doesn't hurt you to send your CV right?
    
        
        我之前和澳洲那边的一些banker聊过,他们之前说他们招成绩minimum requirement是distinction。我很纳闷我们在简历上提成绩应该提GPA(4 scale)还是提HD, D, C, P这样子呢?
    
    my take:
    一般网上申请,都有两个吧,尤其是GPA一般都有...
    CV的话,不用写GPA,当然你肯花时间去convert就更好咯。
    我都是写average xx% (distinction)
    这样...
    
    加油,市场不好,要更加努力啊~
    换了新版面,很不错呢~~~~
    
    这周末估计是加班过日子了。。。
    一堆client request...
    
    还有不得不讲讲研究员的模型能力 真的差好远...
    
    这个研究员有多懒,一看模型,全看出来!!!
    
    不说模型要多复杂,但起码assumption必须要清楚,整体测算要给人有逻辑的感觉。
    
    我现在一看到像涂鸦一样的模型我就头疼...
    
    还有一些澳洲人用的特有terms真的是让人看着无语。。。
    
    EFPOWA?!
    EPS pre GW?!?!
    然后看了几个模型才知道 FPO是fully paid ord shares... 靠,写common shares不就算了嘛...
    
    不好意思,本周又是每天5-6小时睡眠,工作13小时以上,心情有些烦躁...
    回复 @因为知不道:
    
    去打~~~~~
    
    如果允许就去去,顺便旅游~
    
    带上一本书,就走人啦~~~~~
    
    come on, fire up! ha
    回复 @stayln:
    前面的帖子可以用 search 来看,你search一下 ‘面试’ 'interview',Macquarie 应该会跳过一些你不想看的。
    我写过一个Macquarie的interview经验。
    
    前面也有说要注意什么,
    着装,谈吐,好好念熟自己的resume,和朋友做mock interview,都可以。
    对着镜子来,自己多做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实你可以多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 finance 额外的学科,例如 arts, engineering.
    
    我现在比较后悔的一件事情是,当初应该读double degree, law/commerce 或者 science / commerce,或者arts, 或者 engineering
    
    因为商科真的是一门社会科学,和其他产业分不开。
    
    不过你既然决定了,就好好走下去,会计和金融的天空也很大。
    注意培养attention to details.
    
    internship的话,很遗憾,是的,国际学生每周有工作时间的限制,所以雇主会挑本地学生。
    
    多投投,说不定有意外惊喜。
    
    回去新加坡,香港,或者大陆 的好的internship机会也可以的。
    这个format 有bug...
    
    莫非歧视 firefox??
    
    
    
    
    管理员 please...
    哦,没事,刷新一下就好了。。。 cool...
    
    说一下不好的 金融 模型的特征:
    
    1. Tab很多,>10
    2. 颜色很多,>5,6,而且经常出现大面积highlight...
    3. Assumption 穿插在 fin statement 之间
    4. Assumption 太简单
    5. fin statement 出现balancing item
    6. quarterly 的东西和half yearly的东西和full year的在一个sheet上
    7. 经常 hide rows / columns
    8. charts和figure的sheet 穿插在tab中
    9. assumption的sheets > 2
    10. 没有合适用 黑体和斜体
    11. 最拿命的:circular reference!!!
    偶想问下你对银行实力的看法~~~例如四大国有、招商、民生、浦发之类的~~~为未来就业提供参考~~~请LZ详细之
    
    ----------------
    
    有朋友发私信问我...
    
    sorry, 刚接到电话,有投行同事今晚飞回香港,要找我吃饭,只能简单说了。
    不行的话,我明天再来说。
    
    其实我不是很明白商业银行,我只在招商off-shore的部门做过一阵intern.
    
    我的理解是,招行比较牛,pay的也比较好,里面的人也比较努力,福利也不错。
    在深圳来说,生意最好的也是招行。
    
    民生应该也不错,唯一一个可以说的上是民营的银行。
    
    四大 + 交通的话,我没有具体做过。
    只在交通的投行做过,在香港叫交银国际。
    和他们香港分行打过篮球。
    里面的人都不错,比较典型的国企,很和谐。
    拿项目也有自己的一套。
    但是要说是学东西,还是外资比较好。
    
    
    如果可以,还是去 HSBC, Standard Chart 锻炼一下其实挺好,虽然工作可能更紧张,薪酬没有怎么高。福利没有怎么好,但是靠自己的能力,赚一分钱,心安理得,也不用而与奉承领导。
    也没有什么动不动就这个运动会,那个表演节目的事情。
    
    track 来说,也不错。
    
    当然要能去什么四大的北京总行,那当然还是首选咯~
    
    如果别的朋友有亲身经历,欢迎分享。
    
    我真的是很limited的经验...
    
    讲过几个行长罢了,觉得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和券商,投行很不一样。
    @stayln 2011-12-04 12:21:18
        @Scorpio_CJ
    谢谢楼主解答,非常不好意思,这么迟才回复.这几天比较忙.朋友下周就开始summer了所以开学之前被拉着疯狂的出去玩.
    下个学期是有选了日文(是arts的科).要读double major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基本是不会剩下什么多的学分的。general education本身有2科,楼主能否推荐下如果剩余学分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读哪个作用(效率)比较大一点?
    intern不.....
    -----------------------------
    
    1. 学科真的不好说... 我不太了解你的情况,建议去和你们学校的career adviser 和 系主任讨论,如果要详细讨论,请罗列你的商科能学的东西。
    
    2. 假期应该也是一样的,(据我所知),政府没有说一定要找本地人,不会规定比例,这个会是歧视... 但是有规定visa的工作类型和时间,应该是统一的,你要去问问人,我已经很久不接触这个事情了。。。
    雇主的话,应该只考虑visa和能力问题。
    
    3. 香港工作可能会有问题,同样是visa的问题,雇主一般不愿意给你发个temp visa,让你做一个月就走。
    除非是大企业,投行,会,但是市场不好,quota也会少。07年的时候是很多的,呵呵。
    年初也很多,外资投行基本把intern当做廉价劳工,廉价junior,因为不用给bonus.
    
    4. 国内intern没有问题,海龟也没问题,但是要有人脉。
    大多数公司没有外资这么健全的internship系统,你要通过人脉把你弄进去,然后所谓的‘学学’,所以会出现 0 酬劳 intern
    但是国内的机会很多,多去打听。
    0 酬劳,很多人还是愿意让你去的。
    回复 @ouhiwinfred: Good luck!
    
    尽量做自己就好了。
    表现的大方一些。
    
    又是一天要过去了,时间真的是快。
    
    今天和一个PWM,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的senior的 director 请我吃早饭
    
    他一个人在做一个coverage的项目,一个集资项目。
    50多岁的人了,满头白头发,不过很瘦很精干。
    是公司创始人之一。
    
    每天工作到下午6,7点,早上7点前,悉尼开市以前一定上班。
    
    他和我说了很多,他就喜欢做private client,不喜欢机构,他就是喜欢帮真的个人赚钱,喜欢帮passionate的人赚钱。
    说现在很多机构的基金经理很傻,也不是自己的钱,很多人乱来。今天卖出BHP,明天卖出Rio Tinto
    我Agree.
    他还说,研究员要做到no competitor的境界,要做到没人比你更懂,更加靠近公司。
    
    还说很多东西...
    不停地在鼓励我,叫我多去看矿,然后总结出自己的Style,自己的一个套路。
    
    我很是感动,希望自己50岁的时候,也有他这样的工作热情。
    -----------------------------
    
    我这里想说,小投行也有小投行的好处。
    而且这群人也都是大投行出来的。
    听说这个director家里有几个大房子,2个基金,孩子3个都工作结婚了。
    So in case你觉得他们不行才从大broker出来,不是这样的。
    
    这些人大部分是厌倦了大公司里面零零总总的乱七八糟事情...
    退出来。
    我在野村就碰到了很多...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真的太多了,勾心斗角,老员工死命欺负新人,30岁的年轻VP就在floor上骂比自己小个3,4岁的analyst 白痴...
    投行部就更加别说了,在board room多少人被称为是疯狗。
    
    如果你想进投行,不一定一定要去这些非常大的机构,当然进去体会一下,如果运气再好些遇到好老板,那就更不错了。
    去不了也不要紧,很多小的投行也很不错。
    
    但是我对中资,外资,港资,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年轻的时候,能去外资还是去外资,
    再勾心斗角,再遇到烂人,Exposure还是多,看到厉害的人也还是多,几个月学到的东西可能是在中资1-2年才学到的。
    
    中资,是一种比较尴尬的存在,进去可以亲身体会一下中西企业文化在管理上的冲突,因为必然里面会有老外和中国人,会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
    
    港资,只能是跳板。
    市场没有地位,人员配备也相对差一些。
    
    ----------
    
    投行本质是一个高级的咨询,是皮包公司,是市场和公司的衔接,桥梁。是运用行业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咨询。
    不是自己又当X女又当皮条的产业。
    当自己又当这个又当那个的时候,一定会出问题。雷曼,MF Global都是例子。
    
    好啦,去健身了,最后再引用一下今天早上我们director说的话,其实很意味深长,尤其是对现在投行的这个现状:
    
    " we don't get into business ourselves, you know. We broke in the middle. We make deals happen. When we think it is a good deal, we go to talk to clients and talk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sometimes people tend to be a bit passive. We make money when clients make money. That is brokerage all about."
    
    ----------------------
    大家多保重身子。
    49岁的一个矿产CEO辞世了,留下2个孩子,几千万澳币的股票,几套房子。
    何苦呢?
    孩子没了父亲,自己没了生命。
    回复 @ouhiwinfred:
    谢谢关心哦~
    
    有10来分钟休息,过来看看,等下回去弄模型,下午再去健身。
    
    我父母也是学医的,他们是成天叮咛我...
    
    在野村最感动的一刻是从来对我要求很多的老爸听到我连续两个月没有放过一天假,国庆,周末统统回去工作,每天7点到凌晨12点。
    竟然和我说,辞了吧,给再多钱也不要做。
    
    --------------
    
    其实如果你能在国外当医生,一定不要进金融!
    如果觉得金融钱多,不想干医生了再回来也可以。几年后,看医药行业,没人会比你行。
    
    呵呵,加油~
    
    UBS那边可以去玩玩,哈~ 回来说说感想!
    回复 @jynjwxj:
    谢谢关注~
    
    没你们我也不知道上来做什么。
    
    希望这个交流的平台能一直做下去。
    
    ---
    
    书很好,我也听说过,现在想买的书已经很多了,就是没有时间。
    过一阵放假会看看一些好书。
    
    Jimmy Rogers 在媒体上有时把事情说的很夸张,但是书里面都很好。
    
    不要单纯通过媒体看一些人或者事,他们的书里面有很多更真实的东西。
    
    谢谢分享!
    回复 @stayln:
    
    internship一般不延续到开学,但是有人可以转成part-time,这个事case by case.
    
    exchange, 我觉得能去就去,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名校。
    
    如果是名校,会使你的resume有亮点,
    基本上all things being equal,我会更加欣赏有exchange经验的人。
    
    当然,好的internship经历要比exchange要valuable一些。
    
    nonetheless,还是建议你去哦~
    
    开阔眼界,这个东西说起来很虚,但是对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些是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有些是提高了自己的层次,素质。
    回复 @Vinci_Georgetown:
    
    哈哈,说的很诚恳到位啊,是这样的。
    
    说得难听点,投行的人很懂行业吗?
    肯定不是。
    
    很懂法律流程吗?
    肯定不是。
    
    很懂会计数据吗?
    也许。
    
    很懂市场心态吗?
    很有可能。
    
    很能吹吗?
    一定。
    
    -----------------------------
    
    掌控能力就是这个行业说得最多的 execution...
    由于行业非常的result oriented,所以掌控,决定 显得非常重要。
    
    我已经被我老板折腾了好几次了,今天叫我明天飞,后天叫我推两天再飞,然后告诉我别飞,最后告诉我下午飞。
    
    没有办法,就是这群人。
    
    ------------
    MM很漂亮?
    呵呵,很年轻吧? 要不然就是很会打扮?
    一般到了associate level基本就很好漂亮MM了吧。
    但是气质是有的,就算到了40岁,那个气场还是很逼人的。
    
    律师也是很辛苦,所以有些律师做到最后也去了投行,因为发现一样辛苦,但是没有bonus.
    that, however is about to change I think.
    at least this year...
    
    香港本月还有陆续裁员,对于过年发bonus的house,过年前,还有一次。
    
    drinking now, talking later....
    回复 @小小牧羊娃:
    
    no worries mate.
    don't worry about the 'flaws', they are not, all right?
    we humans make mistakes everywhere anytime, you know, so be easy on yourself.
    Grammar mistakes? well, you are in a non-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mate, it's pretty good already.
    
    regarding your questions, hmm...
    
    1. I think uni grad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top uni considers for your application, so you better put your head down and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m.
    I believe you have another year to go?
    if you grades are not that first class now, and you get really good ones in the final year. It is a plus.
    So your grading trends are all upward sloped, ha~ looks good.
    
    2. hmm...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 or masters, it really depends on yourself that if you want to study further... Also the entry requirement for the ones you are applying to.
    E.g. MBA usually asks for 2 years or 3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and some simpler master degree requires non job history...
    so it really depends.
    I personally think, if you can land a job that satisfies you, you should stick to it and then when you really have a better idea of what you are going to do, and you need another degree, you can start looking at masters.
    Or...
    you just don't like what you did for bachelor, (like me), and you can go on and do a master degree.
    
    3. IB huh?
    You should look at the local ones I guess, there is BNP, Sor Gen and other names I probably do not know in Aisa.
    And with path to get a job in IB, it's the drill I said in previous posts, suggest you read them, might help.
    
    ----------
    couple of points for you mate:
    
    1. keep polishing your french, it will help along the way doesn't matter what you do, language skills are in scarcity you know, as always.
    it involves talents, personality and hard work.
    
    2. start looking at something like CFA, and start reading wall street journals etc to get your fin knowledge and skills beefed up
    so when you are in interview, people will know you are know your stuff
    
    stay in touch, u are always welcomed here like anyone else.
    
    Good luck to your job hunting and everything!
    
    cheers~
    回复 @haohen123:
    
    我看了一下CII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是这样吧?
    
    其实都是知识,不一定里面的东西就比CFA差。
    
    但是没有办法,CFA的face value很大。
    很多老人物都是CFA出来了,想得到业界的承认,就是他们的承认。
    他们自己不回去学什么CIIA,自然也不会承认你。
    
    其实任何的professional团体都是一种 认可。
    但是被什么人认可确实有一种讲究。
    
    CFA很遗憾,作为最有势力的职业金融组织,他们很多时候很古板,也不会愿意改变。
    当然考试的语言也不会改变。
    暂时还是英文
    
    也许有一天,中国强大到占领这个组织,然后投票选择语言,那么可能会改变吧,呵呵。
    @笑嘻嘻的妮儿 2011-12-09 19:44:58
        祝楼主幸福
    -----------------------------
    
    感谢~~~~
    
    8点多就过来弄东西,不太放心,周一去印尼看金矿,还是要再看看资料和模型。
    
    回程真的飞死,5点看矿到下午5点,然后飞行+转机还要14个小时。
    嘿嘿不过比我同事去南美好...
    24小时 0 睡眠,还差点误飞机...
    
    下次说chairman带队去非洲 尼日利亚 + Barkina Faso + 津巴布韦 + Niger + Kenya...
    已经有同事说打死不去了...
    我说没有煤矿,我就不去了... 想逃脱...
    结果他们笑嘻嘻地说,那把 Botswana 加上去!
    我顿时无语...
    
    呵呵,我估计是不去了,那个时候我应该在蒙古看矿吧。
        @Scorpio_CJ 2011-12-09 18:07:14
    回复 @haohen123:
    我看了一下CIIA,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是这样吧?......
    -----------------------------
    @haohen123 2011-12-10 01:46:19
    谢谢楼主,感觉在你们这个工作节奏之下,还能跟我们交流,不容易的。希望这个帖子一直发展下去,共勉吧。哈哈哈哈
    -----------------------------
    
    谢谢~ 共勉~
    @范范爱吃饭 2011-12-10 03:09:57
        楼主是好人啊,幽默感很重,哇哈哈,楼主本人有个职业规划的迷茫,不知能否得到指点,本人在国内工科排第二某学校读土木,小本三年级,目前对职业的发展有所迷惑,自己有把握本科毕业去香港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做管培生,之前去的学长在那几年是做到了地盘经理,自己是比较倾向这个,不过家里极力推荐自己去读复旦的金融工程管理,转行做金融类,自己又喜欢英语和数学,对家里的意见又很在意,因此有些困惑==楼主能否给一些建.....
    -----------------------------
    
    Civil啊?呵呵,来澳洲帮着建矿场,路桥,港口吧~ 哈哈。。。
    
    开玩笑的~
    
    我觉得master 金融的话,真的要看你的感觉。
    问你自己几个问题:
    
    1. 自己是不是很喜欢股票,基金,投资?
    2. 自己是不是很厌倦土木,厌倦到马上就想走的地步?
    3. 自己喜欢相对悠闲还是很紧张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的回答基本都是不知道,那么我强烈建议你不要贸贸然的去读金融。
    因为:
    1. 如果你或者你父母觉得金融钱多,那么你们可能错了,金融的钱其实不多,所有的行业都是供需,金融的供需现在极其不平衡。
    澳洲的话,如果你是 mining engineer,5-10年经验,Rio, BHP, Anglo, Xtrata 会抢着要你,年薪在 20万美金以上。而且不会特别特别辛苦。
    
    亚洲怎么样?在金融泛滥的今天,金融吃香的这个情况一定会改变,
    当人们醒悟金融其实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Carrier,通道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改变。
    
    2. 对于实习,一定要去!去在工作,社会,生活中寻找自己。
    寻找自己的定位,理想。
    
    3. 可以考虑出国读master,香港也可以,但是你要看你想学金融还是工程。
    工程的话还是去 加拿大,美国,英国,澳洲 等英语发达国家学比较好。
    法国,德国也很好,但是我觉得花太多时间弄新语言需要很大勇气。
    
    4. 对于金融投行,
    如果你真的这么有drive,就想年轻就进投行,那么一定要去一流大学把金融知识补一下,复旦是不错的选择。
    
    ----------------------------
    看到你的情况,我感同身受。
    
    当年去读精算,也是在澳洲统考的时候,超水平发挥,弄得成绩高了,就想也没想去读了。
    现在后悔,也无济于事。
    再让我选择一次,一定是 Law / Com 的 double degree
    或者去学 牙医 或者 干脆去学 历史,考古
    现在觉得 地质 也不错。
    
    自己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
    父母是医生,又是亚洲人,觉得金融好,其实大家都不懂。
    进投行也是有些误打误撞。
    
    对于中国,亚洲的家庭,有一点很遗憾。
    就是钱。
    什么都是钱,在孩子的教育上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想要什么。
    最后弄到大家都累。
    
    人,只活一次,我觉得还是要活得精彩,活得值,当然还要活得有责任,抢银行这种经历还是不要啦,呵呵。
    
    我开这个帖子也是这个原因。
    
    不是鼓励大家去投行,而是真的希望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了以后,再进去。
    如果你想进,passion就在投资,在赚钱,那么我太支持你进投行!
    然后希望你在赚钱的时候不要忘了 客户, 小股东 和 对社会的责任。
    
    ----
    
    希望我的意见能帮到你啦,somehow.
    @春秋大夜 2011-12-10 04:15:39
        对这行不了解,只知道赚钱多压力大,别人赚了他们赚,别人亏了他们还赚,成天跟钱打交道的人都精着呢。 工作或者事业的选择:不能只看哪个明星拍个电影片酬几百上千万,就想考北电中戏吧。不能看了楼主的贴子就脑袋一热要投身投行吧,回复里热血沸腾的立志还不少啊。 .....
    -----------------------------
    
    说的实在,精确。
    确实是这样。
    如果只是为了钱,那么你在这一行会很痛苦。
    最后可能身体都吃不消。
    
    but that being said,去尝试是没有坏处的。
    我也一直是说,工作只是工作,能进去,也能出来的。
    
    现在对于我来说,
    Morgan Stanley, JPM, Goldman, Macquarie, DB, Credit S, CLSA, Nomura, BNP什么的 都是浮云...
    
    有一群好的伙伴,有一些可以仰望的好领导,和愿意把你载在他们肩膀上的氛围,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家庭朋友爱人啦。
    
    人活着单纯为了钱和工作,是可悲的。
    
    我面试的时候,听到老板这么和我说:
    'it is hard work, and long hours, and unpredictable travels, I hope you can contribute to company's growth,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 lot of fun, you see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mines, metals, rocks, and management of all sorts of companies. I want you to enjoy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money with us.'
    
    其实有时想想,大范围来看,就是这样...
            @对未来迷茫的神马 2011-11-10  17:50:15
    @Scorpio_CJ
    楼主你好,现在才看到这个帖子,很受启发,有个问题想请教。
    本科是国内的top2,现在在一家top consulting做reseach analyst(其实就是帮consultant做一些desktop research),说实话工作内容比较boring,虽然lifestyle不错……pay不高但性价比还行。。。英语较好,有点想去美国念mba,但对未来的career g.....
    -----------------------------
    @Scorpio_CJ 2011-11-13  19:09:05
    这个是一个好问题。
    很多朋友前一段时间也有问我MBA的事情。
    我2,3年前,总是鼓励,推荐朋友去读书。
    现在看来,其实也不然。人生里面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去追求。
    然而读书,真的要看是为了什么,而且MBA现在非常贵,我觉得是贵的离谱了。......
    -----------------------------
    @Dichterbij 2011-12-10 07:21:35
    这个帖子的气氛很好,细水长流,要表扬一下楼主。
    抛砖引玉,说一下我对MBA的看法,我是十几年前读的,当时的要求和现在基本一致,GMAT加上三年工作经验。我在欧洲读的,原因是给了奖学金,所以就没有犹豫了。
    1? 读MBA,一定要读名校,非常重要,尤其实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全球前20名以后的就不要考虑了。否则不如考CFA或CPA有前途,至少投入产出成正比。当然,如果你有奖学金的Offer就另当别论,谁...........
    -----------------------------
    
    哈哈,TMD,我要兴奋的爆粗口啦~ excuse my language ladies and gents.
    
    这个是我看到到现在以来对MBA最好的一个概括之一!
    
    1? 读MBA,一定要读名校,非常重要,尤其实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全球前20名以后的就不要考虑了。否则不如考CFA或CPA有前途,至少投入产出成正比。当然,如果你有奖学金的Offer就另当别论,谁也没必要和钱过不去。
        
        2? 工作超过三年,行业对口,前景光明的,做到中层主管以上的,请慎重考虑。除了公司送你去读EMBA。如楼主所说,现在学费太贵,比十年前涨了几倍,师资力量却弱了,所以不太值得。我们当年的科请的大部分都是教科书的作者来上的,所以讨论的深度和气氛都值得一提。现在学校普遍减预算,师资不如当年强了,当然名校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的。
        
        3? 有一个常见的MBA误区是,魔法无边的校友会。半脱产的EMBA是个例外,正常的情况下,你遇到的是和你背景相似的人,只是不同的皮肤和母语而已。你会遇到很多牛人,很多聪明人。我们班当年几乎每人都能说三种以上的外语,除了从美英中出来的,让我郁闷了相当久。但是,从校友会里拿到毕业设计项目或在就职上得益的比例和买彩票中奖的机率不相伯仲。好好学习,踏踏实实地写简历,面试,你成功的机会永远比那些相信捷径和运气的人要大。
        
        4? 如果刚工作三年,想转行,或者经济条件不错,没有后顾之忧,想全面的学些东西,但又不想研究太深。英语不错,GMAT也是小菜一碟,想出国换个环境。恭喜你,MBA是适合你的,接下来就是争取申请排名较好的学校。
        
        5? 这段是给女同学提醒一下,成家了,有孩子了,或者一年内准备的,我真心不建议你去奋斗。我的学妹刚生完孩子就来读,每天都思念孩子,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几门不过反而要在花一年,得不尝失。做学问要专心,否则不做便罢。对单身的倒是一件好事,因为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的人,我们那届成了4对,包括我在内,都过的很幸福。
    
    -----
    一看这个,就知道姐姐是过来的人。
    说得非常精辟!
    
    很值得大家借鉴!
    
    我虽然资历不深,
    但是CEO, 集团董秘,大基金经理也见过不少,校友聚会也去过很多...
    确实很多人在社交场合喜欢找工作,找business partnership的机会。
    个人觉得成功几率就像姐姐说的一样。
    和中彩票没有区别,原因?
    
    1. 很多事业有成的人去聚会就是想放松,嘻嘻哈哈。你跑去谈工作,大煞风景。
    
    2. 萍水相逢,根本没法相信你。找工作的话,事业有成的人,能帮你的人都是30多岁,40,他们自己的朋友圈,亲戚圈都可能很多找工作的,根本没时间帮你...
    不是开玩笑的,我在香港的时候,每周都会介绍朋友,亲戚的孩子给head-hunter,还是不是要帮一些毕业生看简历。
    真的没法在社交场合再帮一些不认识的人找工作...
    看简历,给你些head hunter的contact可以。
    但是这些到头来,和你自己找没有本质区别。
    
    3. 很多人都是单身去找异性,叙旧什么的,气氛跟不是工作,商业性质。
    
    ---------------
    
    MBA现在的价格真的是贵的惊人。
    拿投行来说,
    MBA出来的,之前没有几年相关经验的,基本职位最多就是Associate
    现在没有bonus,没有housing的话,asso 一年就是 8-9万美金。工作时间必然每周60-70小时以上。
    算你每年存40%,也就3万多...
    (不小心在美国,澳洲这样的地方,tax effective @ 30%,根本没法存40%...)
    
    而你的学费 + 吃住一年就是10万美金;两年就是20万...
    pay back period = 7年!
    还没算如果你买房子,结婚什么的...
    而且等于你7年没存款!
    
    值不值得,真的要看自己。
    
    不过就像姐姐说的,家庭环境不错的,又想出国进名校,那就另当别论咯。
    @木有渔丸 2011-12-10 08:38:44
        对sell-side 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LZ可否相对深入的聊一聊内地投行的ER部门?比如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背景的要求,以及ER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怎样?
    google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用的信息,恳请LZ解答!多谢了!
    -----------------------------
    
    好问题~
    留着!
    我去健身之前回来答复。
    
    现在先去去modeling...
    @木有渔丸 2011-12-10 08:38:44
        对sell-side 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LZ可否相对深入的聊一聊内地投行的ER部门?比如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背景的要求,以及ER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怎样?
    google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用的信息,恳请LZ解答!多谢了!
    -----------------------------
    
    
    模型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开始...
    而且还是自己不熟悉的industry的话,更加麻烦...
    
    万事开头难啊啊~~~
    anyway....
    说回 equity research
    
    ER 一般很少人用这样的简称,一般就是说research,如果是fix income的话会说,fix income research.
    
    大陆的研究员,我接触过一些。
    感觉男的比女的要nice很多。
    真的不明白这个行业的女生不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就是说话非常难听。
    还有就是冷若冰霜,我们的男同胞经常的感觉就是。
    what the fxxx is wrong with her?
    
    然后还经常抱怨自己没有男朋友,我们表示非常无语。
    然后就是各种的外号...
    极品女人,经典女人,魔女...
    
    十八班武艺,说句实话,这个行业里面,学剑的男生按照比例来说,真的是少数。女生真的很多...
    横跨 IBD, Research, Sales, Private Banking...
    总归来说,private banking的女孩子好很多。
    
    八卦说完...
    ------------------
    内地的研究很多程度上是国外研究的演变。
    如果你有20年前内地研究员的模型,你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表。
    盈利的预测也是非常马虎。
    但是如果你有国外20年前的模型的话,可能会看的你头昏眼花。
    
    但是内地研究近10年发展很快。
    国人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能力非常强,所谓的基本面分析等等上手非常快,加上中外衔接,现在的模型水平已经超过很多外资。
    
    国泰君安的模型在国内是很有名气的。
    
    好的模型绝对不是眼花缭乱,绝对不是rocket science,一目了然,能把公司的很多历史数据以很简单,明了,富有逻辑的方法用数据总结出来。
    这个就是好的模型。
    
    很多人认为好的模型是对未来预测的精准。
    这个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不要说10年后,麻烦您告诉我一个月后黄金价格,铁矿石价格,乃至欧洲的情况好吗?
    没人知道。
    
    所以,关键是逻辑,和表达,一些key item有没有包括进去,例如main revenue driver, margin driver 等等。
    
    为什么说这么多模型?
    因为模型是研究员工作的很重要一部分。
    
    ---------------
    
    我手上有一些大陆研究员的东西,做的还是很漂亮的,尤其是月报和周报的数据统计,做的很不错。
    这点上,很多外资行是不如的。
    
    网上都有可能会找到一些,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
    
    说完模型,说说具体的研究吧。
    不限大陆的研究,因为很遗憾,我没有在大陆做过研究员。
    但是听说大陆的研究员是很牛的。
    比销售要厉害很多,现在有转变迹象,基金经理都喜欢找研究员,销售经常是被叫去买单的...
    !=.=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只是听说。
    
    在国外,外资,很多销售比研究员要牛很多,他们很多都是研究出生,或者对行业很了解,清晰的明白市场和研究的衔接,对某些公司的了解比研究员更加清楚。
    而比研究员更上升一个层次的地方就是对市场的掌握,对短期的感觉,或者说叫做嗅觉。
    研究员因为看的很细,看得很远,往往会忽略短期的很多形式。
    不过这个不是研究院的错。
    世上没有完人,大家一起帮着客户赚到钱就好了。
    
    -----------------------
    
    
        @木有渔丸 2011-12-10 08:38:44
            对sell-side 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LZ可否相对深入的聊一聊内地投行的ER部门?比如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背景的要求,以及ER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怎样?
        google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用的信息,恳请LZ解答!多谢了!
    
    --------------------
    研究员的一天大概是这样,就拿我说吧...
    
    1. 早上5点起床。(因为我在澳洲做seconment,要配合这边的销售看澳洲市场,澳洲市场在悉尼,帕斯和悉尼有3小时时差,(day light saving),所以悉尼10点还是10:30开市,这边6点半要开晨会,研究员必须参与会议。
    所以6点左右必须到办公室。
    我现在的公司是 研究团队 写晨报,如果在野村,是有编辑的,一般就是把过去24小时的报告打包然后弄成 晨报。
    晨报的各种格式也很不一样。
    很多大的机构,销售团队自己会出自己的晨报。
    
    Again,这里体现了金融的一种‘活’,基本上你想怎么样不要触犯法规,就怎么样。
    
    2. 我5:30到办公室,开电脑准备看新闻,在之前上班路上会用手机上Bloomberg,看昨天美股和欧洲的情况,看头条等等。
    新闻呢,有很多的link...
    建材,造纸,发电,新能源,燃气,都不一样。
    消息来源可以是各种网站,可以是Bloomberg等等。
    矿业来说,bulk的 Fe, C, 等等有自己的一些网站,Au, Cu, Ag, PGM, Mg, Ni, Zn, Pb 等等也有一些网站例如 mining.com, mining weekly,kitco等等...
    
    找到一些新闻,从公司配股,MA,发现矿,罢工,反正只要是感觉比较有意思的over night news都可以整理。
    
    一般写2-3句话,把格式弄成公司要求,把精华提炼。
    例如...
    Management changes at BHP Billiton and comments by CEO Marius Kloppers have fanned speculation the world's biggest miner will try to sell less profitable assets to better exploit its crown jewels -- iron ore, coal, copper, gas and potash.
    
    BHP's diamond division in Canada tops the list of operations likely to be put up for sale following the firm's announcement on Nov. 30 it was reviewing its interests in the Ekati diamond mine and the Chidliak exploration projects in Canada.
    
    BHP is spending billions of dollars to dig more iron ore and coal in Australia, drill for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uild a world-class potash business from scratch in Canada.
    等等。。。。
    
    可以简化成...
    BHP (BHP.AU) management change have fanned speculation it would sell less profitable assets (e.g diamond, Ni and Al divisions) to focus on core segments: Fe, Coal, Cu, gas and potash.
    
    所以,快速阅读等等能力还是需要的。
    这样的新闻,弄个5-6个,
    国内的什么我的钢铁网啊,umetal啊,sxcoal啊什么的也要上去看看有没有新闻好翻译。
    新浪财经,和讯,也要上...
    
    基本上 40分钟应该弄完了。有时特比多就要1小时。。。
    
    ----------
    3: 6:30am: 开晨会。
    我的新闻是给香港的,这边的研究员不用做,他们一般会写晨报。
    内容一般是报告啊,overnight美股啊,金属价格什么的。
    价格的话,bloomberg update就好了,是设计好的excel,会和bloomberg terminal对接。直接update.
    
    这里呢就是IT skill啦,不过彭博会给一些培训,勤奋和脑子好,一般就很快上手了。
    
    晨会销售一般会用1分钟概括overnight market,
    我们是一个40多岁的 MS 出来的大销售,经常没事儿自己加colour调侃美国和欧洲。
    
    在野村的时候,形式比较formal,你可以说是正规,也可以说是刻板。
    销售研究老大都会到,一声令下,开始。
    研究员还有个讲台,想在想起来还挺搞笑的...
    
    在交银,海通中资的时候,销售很多时候不参与晨会。基本上就是研究员自己说自己。
    
    在投行部的时候,没有晨会,但是如果你在麦格理的 ECM 的话,就会有晨会
    
    所以可以看到投行内部的管理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
    
    个人觉得,没有销售的晨会是很浪费时间的,
    矿业研究员 和 零售研究员 讲东西有什么好讲的呢?
    
    销售方面,小的house,机构销售和private banking团队都回来,
    而在大的机构例如野村等等,private banking不会来的,只是机构。
    
            @木有渔丸 2011-12-10 08:38:44
                对sell-side 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LZ可否相对深入的聊一聊内地投行的ER部门?比如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背景的要求,以及ER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怎样?
            google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用的信息,恳请LZ解答!多谢了!
        
        --------------------
    
    4. 7:00am 左右,晨会结束,想继续聊天的研究员和销售可以自己再聊。
    我呢,就回到座位整理news flow 和 晨会笔记(这是香港特别要求,因为他们爬不起来...)
    大概7:40左右把东西全部发出去。
    
    行内,我们把这个叫做 Daily,就是说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morning notes也是daily的一部分。
    收市后的market wrap 也是daily.
    
    大行的话,研究员一般不参与market wrap,但是根据管理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5. 8:00am - 3:00pm
    基本上就是自由了。
    
    改写报告的写报告,这里不想细说了,如果有人想知道各个环节,我下次再说。
    
    改开会的开会,该做模型的做模型,该见公司的见公司。
    
    重要的是没事儿要看看新闻...
    很多时候看的公司经常爆出新闻...
    
    例如如果今年看了什么, 超大, 雨润, 重庆啤酒, 等等 那就要小心别的心脏病咯,呵呵。
    
    所以基本上,都是看自己,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lead analyst就是这样。
    
    如果像我在野村做跟班,行内叫 RA,research associate / assistant的话,就要看你老板给你布置什么任务了。
    遇到特殊老板,晨会不用去,客户不用见,天天在公司做desk top research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里说说 IPO 吧。
    我有幸参与过几个IPO,投行部的身份,研究员的身份,销售的身份都有过。
    研究员一般很讨厌IPO,因为会被投行部门push的很厉害,自己可能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公司,但是还是要做。
    统称这些东西叫做 deal driven research
    
    一旦这个来了,那你的时间就不好说了,可能1周让你写50page的报告,还要叫你去见管理层,去出差等等...
    通常资料都很不齐全,要自己去问这个那个,有时投行部门还不甩你。
    
    所以 multi-tasking的能力很重要。
    手上如果有 2 个deal driven research project,自己还要initiation 几个,再来什么weekly, monthly,那就比较头疼了。
    
    6. 3:30pm 继续找找一天的news flow,然后4点前发出去。
    
    7. 4点以后还是工作时间。
    几点下班,全部看自己。
    
  @木有渔丸 2011-12-10 08:38:44
                    对sell-side equity research比较感兴趣,LZ可否相对深入的聊一聊内地投行的ER部门?比如具体从事的工作,对背景的要求,以及ER在投行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怎样?
                google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实用的信息,恳请LZ解答!多谢了!
    
    -------------
    在投行部门,基本上所有 前线部门, trading, sales, research, IBD等等,没有所谓的没有事情做。
    
    constantly looking for business 是这个行业的特点。
    
    不像会计,审计, project 完了,就close了,然后稍微junior的人都不用再怎么样。
    但是投行里面人基本上都是这个完了,就去弄下一个。
    顶多一段时间休息一下...
    
    研究也是。
    现在看看手上10几个公司,然后没事儿销售和你说那个公司有意思,这个朋友和你说这个公司有意思。
    
    就看你自己要不要去看了。
    
    如果要?
    well, shit all-over again,呵呵。。。
    
    对于报告,有很多种。
    我就不详细说了,
    以前可能说过,改天再好好说吧。
    
    -----------------------------------------
    
    所以,对于要求,希望你能在字里行间里面自己找找。
    
    基本上就是 self-motivation, hardworking, accounting skills, modeling skills, English, communication skills, industry knowledge, 这些。
    
    所以看到你有CPA, CFA,基本上 hard working, accounting skills, English 这几项就不用看了,直接pass...
    
    所以为什么我说证明重要,就是给别人省时间,不用再问了。
    
    我没有见过一个 CFA 的英文和基础金融知识不行的。
    但是 CPA的话,我觉得能力还是比较参差的,但是that being said, it still said something about you, at least you know what are P/L, BS and CF... 看得懂报表。
    呵呵。
    
    ----------
    职业发展:
    
    基本上很多基金经理都是研究员出生。
    有些投行得人以前也做过研究员,销售也很多。
    
    还有研究员直接去给大公司打工。
    
    高盛的 James Mitchell 吧,行业最牛X的网络研究员之一,40岁了吧,
    现在给 Baidu 做 IR,当年百度不值钱的时候,就是他不停地在捧。
    
    其实你最后会觉得,很多公司的老总们,
    他们对行业很懂,对自己的东西很懂,
    但是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很浅显,如果不是肤浅...
    所以很容易被基金经理,投行的人忽悠。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曾陪同一个巨型国企的董秘一起做路演。
    他一路说自己在哈佛做过演讲等等等等...
    但是其实英文真的不敢恭维,我不停地在旁边当同声翻译... !=.=
    
    然后有一次他说,你有没有买 fidelity的基金。
    我笑说,我们哪里有钱...
    然后他说,回报不错的,2年有40%。
    我就一惊...
    不得了,还不如买指数...
    !=.=
    
    还有一些管理层对自己的对手是不了解的。
    所以经常take over以后发现自己被占便宜了。。。。。。。。。
    
    很多管理层对DCF, EV/resource, PE, PB 等的概念很模糊。
    所以CFO啊什么的这个时候会kick in.
    
    当然还有公司用research analyst当IR的原因是用他来忽悠市场。
    而且研究员做IR的话,会给很多市场想要的东西,那么市场也不会太误读你这个公司。
    
    什么原因都是有的。
    
    薪水来说,就差别很多咯。
    基本上,不算bonus,像james mitchell这样的人,在哪里都不会有高盛赚得多。
    
    但是... 如果公司给你share options,基金给你carry,或者你的基金表现很好,
    那就不一样了。
    
    更重要的是什么?
    A peace of mind.
    
    投行的压力尤其是像高盛这样的公司。
    和industry比起来,是很不一样的。
    
    @黄蓝色性格 2011-12-10 10:23:14
        投行对年龄有什么限制吗?我本科工科,现在工作了,再去读个金融类硕士出来的话都要27周岁
    -----------------------------
    
    没有什么所谓的年龄限制吧,能力重要。
    
    27岁去当junior也不是不行啊。
    
    29岁associate
    
    33岁VP
    
    还行啊。
    
    但是就像前面的兄弟姐妹说的,要量力,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投行的要求是什么,强度多大。
    
    墨迹啊什么的书都有写。
    但是最近和几个行内朋友聊完,发现其实里面写的很多东西也...
    
    well,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还是不错的。
    
    这个也不错:
    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
    
    http://www.amazon.com/Partnership-Making-Goldman-Sachs/dp/1594201897
    
    The jury is still out on what the future of Goldman Sachs will look like, but no one can argue that the 139 year old firm has been (and, if Warren Buffett has his way, will be) the dominant investment banker and dealer on Wall Street. What does Buffett see that we on the outside do not? It’s all about the people.
    
    Charles D. Ellis has written a landmark book that couldn’t come at a better time. 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 is the colorful and fascinating story of Goldman’s rise to power through many life-threatening changes in markets, competition, and regulation. It tells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the men and women who built the world’s leading financial powerhouse from a firm that was disgraced and nearly destroyed in 1929, limped along as a break-even operation through the Depression and WWII, and, with only one special service and one improbable banker, began the rise that, in half a century, took Goldman Sachs to global leadership.
    
    happy weekend 大家!
    
    
    
    Making of GS
    回复 @竹子kz:
    我在去一个前任老板朋友的barbecue 的路上'澳洲真的是一个peaceful 的国家
    
    只能简短一些了'见谅
    
    有的时候不要太执着于是不是专业必须对口'而是要看你是不是喜欢这个工作
    我一个最好的大哥原来就是密西根mfe的
    后来去雷曼'野村'现在大和
    都过得很好'一开始也有对不对口得想法'现在觉得就是那么回事
    挺喜欢现在的research工作的'其实生活的真谛和一个学位'一分工作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 硕士
    我说mba'mfe都是投行认可'而自己认不认可投行是我无法建议的
    
    学位对于投行来说只是敲门砖'
    对个人来说'是经历'是知识'是回忆
    回复 @cling_t:
    加油'不要气馁'
    既然经历了全世界最残酷的大学入学考试'就要为自己感到骄傲
    
    Be proud
    
    至于大学'都不错'想要锻炼自己就不要去家门口的
    大一就去找工作'存钱假期去旅游'不要放弃课外生活'区参加校友会'多交朋友'少大电脑
    
    大二开始找实习'还是要不停工作'
    这样你就走在同龄人的前面了
    
    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家人爸妈'但是可以自己努力
    而且不管怎么样的家人'都是家人'不要羡慕富二代'时代永远属于勤奋努力的人
    
    大三把cfa第一级干掉'大四把lv 2看看能不能干掉'
    
    这样下来'好好写简历'你的经历会让你能说会道'你的文凭'职业凭证不输给任何北清复交的毕业生
    
    进哪个金融机构将会是你的选择'而不是他们
    
    另外锻炼好身体'如果没有肌肉'三年内必须变得大块
    呵呵'你是男孩子吧?
    
    女孩子的话'学会化妆'常去瑜伽'跑步
    
    最后还有看记本好书'
    
    Do something with ur life and about life 这样'你毕业找工作的战场上'基本上没有竞争者
    
    加油!
    回复 @chushin29:
    
    其实我不太明白...
    
    名字大为什么不好找工作?
    名字小的反而好找?
    
    need more information there...
    
    说句实话,我自己没有试过,也没有身边朋友有经历是名校然后头疼找工作的... 只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罢了,offer还是有的。
    回复 @ouhiwinfred:
    
    凯旋归来了啊~~~~
    觉得挺好的啊,说不定别人正在准备给你发好消息呢~
    
    按照工作强度等等东西来说,国外的投行没有香港投行厉害,office的乱七八糟东西也是香港最厉害,professionalism 来说,香港最低。
    
    所以你碰到nice得人,很正常。
    
    但是如果你去别的机构,你会发现更nice。
    投行由于工作强度在所有行业来说都算非常高,而且勾心斗角的东西比其他行业多,所以相对而言,很难出现都nice的情况。
    
    但是overall... 国外的投行里的人还是比国内,香港要好。
    
    说句不好听的,我自己也是国人,但是有的时候确实感觉国人的素质在有些时候显得特别低:
    有钱,有权的人可以当面把别人当做什么都不是。
    外国人也有这样的,不过按照比例来说还是少数。
    
    昨天晚上和几个新加坡的华侨退休叔叔阿姨吃饭,他们人都很好,很有耐心,素质显得非常高。
    都不是做金融的,是做工程的。
    生活很简单,但是很惬意。
    
    ---------
    
    Anyway,感谢ouhiwinfred 的帖子。
    
    周末愉快~
    
    晚上突然被部门老大叫去吃越南米粉... 呵呵,有机会回来再说~
    回复 @cling_t:
    
    大学重要,
    一个好大学,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最看重的是他的学术气氛和老师,学生的素质。
    
    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学术的大学,你能遇到很好的朋友,丰富自己对专业知识,社会,世界的认识,这些是最主要的目的。
    那么就这些目的来说,大学的好坏比专业重要。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浅显理解。
    
    ----------
    
    欣赏你对金融的passion,
    这里有一些我对投资的感想,供你参考:
    
    1. 投资是一种艺术,不是数学能算出来的。因为有管理层,人事的东西在里面。
    中国的古话说得好。
    天时地利人和。
    这些对于一个business来说是最重要的。
    
    2. 读书多可以,但是更重要的是阅历。
    强烈建议你多去旅游,带着书,带着思考去旅游。
    
    3. 很多书,20岁读,30岁读,40岁读的感觉都不一样。
    因为你在读别人的人生经历,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一样的时候,看别的人的也会不一样。
    呵呵,好书,要留着。
    
    加油。
    Keep thinking, reading and most importantly, keep pushing.
    野村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启发。
    
    给了我很多的影响,切身的体会到了,一些以前经常听到的话的意义。
    
    我加入的其实是一个雷曼的团队,这个研究团队,是野村研究部里面最大的,一共7,8个人。
    还有印度2个,韩国1个。
    内部人把我们叫fortress...
    在外部的排名,我们亚洲一直排在第二,在花旗后面,大中华排名第一,其实原因也简单,别的行没有把那么多人放在这一块。
    
    具体是不是盈利,应该很难有人说清楚。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庞大的研究团队是被养着了。
    
    我的小老板是摩根过来的。
    也是到现在为止,我真正钦佩的35岁前的年轻研究员。
    他是 CFA, CPA, MBA (科技大),而且MBA都是part-time,非常努力的工作狂。
    我钦佩他的原因是他的模型,逻辑是我见过最好的。
    
    有些大行模型,你看到excel的size,你就不想打开了。
    300k的模型...
    
    而他的模型真的做得很简洁。
    他也很谦虚地说,是摩根的style.
    
    他对摩根仍然有很多的向往,但是却没有在摩根被重用。
    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
    
    我和他没日没夜的2个月弄报告,我做了无数我们觉得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但是是上面的命令,我们不能不做。
    那是没有周末,没有国庆的两个月,每天早上7点大办公室晚上12点回家的日子,加班到3,4点的时候就不说了。。。
    最后的最后,有一些很关键的承诺,没有履行。
    
    我很是失望,知道自己还没有学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是选择离开
    
    再给我一次选择,我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但是,这就是人生。
    
    这是一次我个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旅程。
    当初的向往,中间的艰辛,最后的失落,现在想来还后悔。
    
    我当初可能和很多在座的毕业生,或者将要毕业的学生一样,
    不知道什么是后悔。
    后来才明白,原来自己也确实会后悔,呵呵。
    
    ---------------
    
    经历暂时说着多,30多岁以后再回来看这段经历可能又不一样吧。
    
    Lesson learned:
    一定不要觉得自己很辛苦,很受不了,很委屈;因为世界上还有比你委屈很多的人,说不定,就是让你觉得很委屈的那个人。
    人和人,很多时候是一样这么过来的。
    
    Keep pushing, be positive, know where you are at, and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最重要。
    回复 @chushin29:
    回答你啦。。。
    
    please check... 4415楼
    有朋友:
    
    最近申到了长江的MBA,又有些犹豫。以我的背景和财力恐怕也很难申到国外有名的MBA,但可以考虑一般的MBA。不知道长江的MBA和国外普通的MBA比如新加坡或者香港的比,在国内的认可度有多大区别。本人在北京生活,也打算一直在这工作。
    
    
    ----------------
    
    我在里说吧,也许会有别的朋友有相同情况。
    
    我对于长江的认识真的不多。
    只知道一个同行和我说过,他的一个同事就是在长江当导师,VP level,30多岁,然后叫我一定不要去长江。。。 要去去中欧...
    
    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排名来看,长江好像还不错。
    
    复旦,北大应该也有MBA吧?
    
    国外一般的MBA?eh... 如果很贵,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如果你想有个master degree也可以。
    it's really up to you how you think about it.
    
    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太多钱的话,划不来。
    长江和 科技大,新加坡的那个INSED比的话,应该还是不如。
    
    港大和中文大的 MBA,听说挺贵,划不来吧。
    四点多钟爬起来赶飞机真的想死'好久没这么赶了'
    
    中资和外资的研究部门区别有一个就是中资真的相对随意很多'外资一般都非常赶
    投行部门就更加不说咯
    Oh well...
首页 上一页[44] 本页[45] 下一页[46] 尾页[6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31 22:29:17  更:2021-07-31 22:50:1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