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公务员谈一谈体制内的背景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公务员谈一谈体制内的背景[第27页] |
作者: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90楼 2013-10-11 16:24:00 ————————————————— 楼主怎么不更了?说好的几十段先天的呢? ----------------------------- 什么时候说有几十段先天的了,既然有先天背景,就向背景学习呗,又不缺老师。没有的话,看看其他部分不就完了。 |
@花月笑清风 2583楼 2014-01-07 14:59:20 楼主什么时候讲送礼呢?最好多些例子。 ----------------------------- @借个光吧 2584楼 2014-01-07 15:56:57 哈哈,年关将近啊.....是得好好学习下了... ----------------------------- 今年这形势,吃饭送礼不是给领导添堵吗,真没眼力见。 |
关于送礼这事情,本身就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事,最好别做。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平时不怎么来往交流,现在要升职了,兜里揣五万元钱找领导了,你是领导你收啊,领导是傻疯了还是穷疯了。 昨天天涯有一个头条帖子叫“当前环境下寒门子弟进入“公门”将难以翻身”,大家可能也看了,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才写的,我看完尤其是跟帖感觉基本就是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里边大部分人包括贴主,智商情商之低,眼界之窄,常识之缺失,怨念之深重,自我认知偏差之大,让人无力吐槽。 |
关于升职送钱的事情,我是这么看的,有没有只认钱的领导,有,肯定有,而且在基层(县、乡)会比省市多不少,但是绝不会是主流,当然在某些整个官场都烂透了的区域内就不好说了。比如之前的郴州地区,你若不幸在这种地方当公务员,除了同流合污,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当然出了事情,谁也跑不了。你要洁身自好也可以,就难有出头之日,而且即便窝案爆发,换了一个环境,可能你晋升的机会早就白白错过了,所以当时说郴州所有官场中人,不管是好的坏的,全被牺牲了。在这种地方,最好的选择是逃离,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就是如此,最受影响的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所有民众买单。这种情况主要产生也是在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所以说他们落后,绝不单是所处地区的原因,干部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发达地区,整个官场风气大有不同,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同素质的公务员,创造的社会价值是不同的,公务员的工作也不是没有意义的。 |
所以大环境使然,在这些地区,领导选拔干部,还是以能干事,会干事为主,毕竟他们需要能干事的干部干事情,能够给他们积累政绩功勋。而且社会经济发达,社会舆论和民智发达,有事情做不好,就容易曝光,追责,他们要受影响的。而且还是有廉耻心,毕竟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纯粹收了钱提干部会让人看不起,太容易在单位和系统中造成负面影响,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面子上也过不去,还是要脸的。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钱是最不是问题的。关键是你要适合这个岗位,才可能选你上来。 |
@绿叶对根的2014 2621楼 2014-01-08 01:16:37 县级市规划局单位公务员,该如何发展 ----------------------------- 升啊,你看,生四级就是省长了,五级就是 了。 |
@潇恩 2623楼 2014-01-08 08:24:10 个人观点,其实也难怪老百姓对公务员群体意见大,政府几十年来自身没做好,tanfu问题从邓时代就很严重,一直以来所谓的反fu也就意思一下,就像扔块砖头砸到谁就谁,或者借fanfu之名排除异己。直到今年才给人有点较真的感觉,当然还得继续观察。失去很多minxin需要zf好好反省几十年来的工作,当然像楼主描述的现在这种zz生态,还是能让人看到希望,但要重新获得信任,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如楼主这种、这批高素质的公...... ----------------------------- 一方面政府确实存在问题,而且是很多问题,也不能说是政府,而是执政党。另一方面就是一种公众的盲目情绪。我们的现实情况就在哪里,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已经兴起了,我们还闭关锁国呢,20世纪初欧美飞机都上天了,我们还是大清朝呢,还义和团呢。七十年代美国都星球大战,登月了。我们还以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呢。 结果一下子二十一世纪了,网络时代,信息全球化了。我们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了,大家都不淡定了,大家比来比去,比的都是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福利,公共基础。哪比得了吗,你的底子在哪儿呢。不是要一步一步慢慢追吗。你用十年二十年,就想赶上二百年前的发达国家,现实吗。说咱们一穷二白一点不假。只有经济发展了,赶上发达国家了,才有可能和他们比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先进技术,文化产业影响力。 |
再有就是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现在很多人说宪政,说公选,好像一这么搞就吃了仙丹了,今天搞完明天就赶英超美了,可能吗,看看网上这些人的素质,这还都是基本受过教育的人呢,很多农民根本不上网。公选了就能变出钱了,就能变出大企业了,就能解决就业了,就能免费医疗了。 现阶段,公选只能造成社会动乱,帮派林立。到时候权贵阶层拍拍屁股投资移民走了,知识精英们削尖脑袋技术移民走了,只剩下这些暴民和草根建设国家赶英超美了,哭的更是老百姓。 |
当然这种状况执政党有很大责任,天天宣传自己怎么先进,怎么代表高端发展方向,你光吹牛逼了,老百姓可不要问,这么先进怎么不如人家过得好。不如实事求是承认,就是不如人家,别整天给老百姓画饼。承认人家有先进性,政治制度各有优劣,我们也在努力,在探索,在改进,不丢人。另外多花精力开启民智,一步步还权于民,加大基础教育力度而不是盲目高等教育投资,沙中之塔必不持久,地基打实才能有百尺高楼。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01楼 2014-01-07 17:29:00 关于送礼这事情,本身就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手段。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事,最好别做。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平时不怎么来往交流,现在要升职了,兜里揣五万元钱找领导了,你是领导你收啊,领导是傻疯了还是穷疯了。 昨天天涯有一个头条帖子叫“当前环境下寒门子弟进入“公门”将难以翻身”,大家可能也看了,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才写的,我看完尤其是跟帖感觉基本就是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里边大部分人包括贴主,智商情...... ----------------------------- @陕甘小生 2609楼 2014-01-07 19:19:03 是的,那种人实在是自以为是,以偏概全。小生以自己的经历来说,寒门子弟关键在于心理上必须能够控制得住,进了公门,寒门子弟就别想和同学一样高收入了。小生曾经也是寒门子弟,很喜欢和别人比,但是后来才发现,永远不要和别人比,只能和自己比。还想问问楼主,想进公门,高度近视会不会有影响?另外,哪些疾病有影响呢?此外,开的车住的房啥的,是不是不能太好,会格格不入吗? ----------------------------- 近视一般单位没什么限制(警察不好说),乙肝现在不知道,好像携带者问题不大,但是有些岗位不行。开车住房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现在社会差距较大,不像以前了。很多单位开宝马,奥迪的也有了。但是特别高级的好像也没见过,比如保时捷,法拉利,宾利,或者敞篷跑车之类的。 |
@794992801 2625楼 2014-01-08 08:47:20 问下楼主 省市县乡镇 地方班子 和部门负责人 一般什么年龄退出实职?也就是 部、市、县、科级 退出领导职务的年龄时间? ----------------------------- 副国级以上任职时一般不能过七十,所以退休时一般不过七十五 正部级要求是六十五,但是也有很多如果没到一届任期,就会接着干的,最多六十七、八。而且六十五后很多还会在全国人大或政协再干一阵子。 副部级是六十三,但也有个别超标准的。而且一般地方上六十后会转到人大或政协,也是实职,但是工作虚一些。 副部以下都是六十,也有个别延长一两岁的。一般正副厅级干部都是六十整退休。但是在地市里因为有任期的原因,所以一般57、8岁会转到人大或政协,个别书记市长会延迟到一任结束,61、2吧。县里的科级很多地方55就二线了,市里的处级很多地方58二线。但这个各地方规定不一样。如果是省厅或部委的话,厅、处、科一般都是60整退休,没有二线一说。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03楼 2014-01-07 18:28:50 关于升职送钱的事情,我是这么看的,有没有只认钱的领导,有,肯定有,而且在基层(县、乡)会比省市多不少,但是绝不会是主流,当然在某些整个官场都烂透了的区域内就不好说了。比如之前的郴州地区,你若不幸在这种地方当公务员,除了同流合污,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当然出了事情,谁也跑不了。你要洁身自好也可以,就难有出头之日,而且即便窝案爆发,换了一个环境,可能你晋升的机会早就白白错过了,所以当时说郴州所有...... ----------------------------- @老手失算了 2628楼 2014-01-08 09:42:20 公务员就跟政权一样,本身就是个群体概念。民众永远不会跟你区分什么先进落后地区,不会跟你区分什么省级还是乡镇,不会跟你区分什么官员还是喽啰。其实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你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形象就已经不是你个人人格能决定了。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反正也就是闹心,生活上嘛,最多也就是打车的时候不敢说自己的公务员,对不?:) 好奇也去看了下那篇帖子,我倒觉得那个贴主的论点...... ----------------------------- 我不是说他讲的错,不同地方差异很大,但是我不同意他上来就直接一锤定音,以偏概全,正如你说的,也许他所处的环境,他说的没错。但他是把整个中国涵盖进去了,而且不做说明,如果是非故意,就是自身素质和眼界问题,如果是故意,这就是误导和赚眼球。 另外93年的大学毕业生和13年的可不是一个概念。这你应该心里有数,93年的本科绝对超过现在的硕士,无论从人数还是人员质量。13年一般本的连当时的中专都不如,还别说三本之流。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03楼 2014-01-07 18:28:50 @陕甘小生 2647楼 2014-01-08 12:49:02 说93年的本科质量超过现在的硕士,小生认为不妥,两者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宏观大环境完全不同,这么说太绝对了。现在社会在进步,对学历要求当然也更高,但是不代表说现在的学历就不值钱。 以前的本科生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是至少有分配工作,处在阶层的形成期,机遇也都还不错,不像现在就业压力就那么大,阶层已经在逐渐固化了,很多人才被埋没了。拿93年本科生现在的水准和现在的硕士比,是成败论英雄的论...... ----------------------------- 我指的素质是从人群比例来说的。现在的人即便是个高中生放到古代,民国。比当时的丞相将军都要懂得多,但是在现在就是低学历者。比如八十年代,上过高中的人比例比现在上过大学的人都少。他们也是竞争出来的。虽然人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可是在社会中关键看你处于什么样的比例层次中。八十年代大学生比如占同龄人的百分之一,他的素质那就是百里挑一的。那么到现在来看这百里挑一的人就要至少是硕士才能有其基本素质,比如智商,情商,整体优秀程度等等。八九十年代中专毕业以上学历占同龄人群的比例才多少,更别说大学生了。扩招前全国高考录取率在30%左右,考上的是优秀的高中生和中上等高中生,而且越往前比例越低,八十年代在百分之十左右,到九十年代中后期才增长到30%。现在大学生占同等人群比例有多少,扩招后基本在60左右,一半甚至不到一般的学生都能考上,2013年高考全国录取比例75%,什么概念,中下等高中生都有大学上。更何况这还没统计中考的基数差,以前高中生都是比例很低的,现在高中生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基本是全民教育了。 |
以前高中生占同龄人的百分之30,大学再录取百分之30,那考上大学的就是至少十里挑一的佼佼者。(这还只能说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的更少,说是百里挑一真不过分,所以当时的名校生就更是人尖子了。 现在高中生占到同龄的70%。(还包括好多主动不上的,出国的,辍学打工的),基本上想上就能上,大学录取再75%,基本同龄人有一半上大学,上大学只能说你不傻而已,怎么和之前的人尖子比素质。 |
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 197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人数40.2(万人),录取率7(%)。 197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6.1(%)。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8(%)。 198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人数28(万人),录取率11(%)。 198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人数32(万人),录取率17(%)。 198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人数39(万人),录取率23(%)。 198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人数48(万人),录取率29(%)。 198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35(%)。 198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198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7(%)。 198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人数67(万人),录取率25(%)。 198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人数60(万人),录取率23(%)。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人数61(万人),录取率2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人数62(万人),录取率21(%)。 199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人数75(万人),录取率25(%)。 199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人数98(万人),录取率34(%)。 199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人数90(万人),录取率36(%)。 199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人数93(万人),录取率37(%)。 199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人数97(万人),录取率40(%)。 199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78(万人),录取人数100(万人),录取率36(%)。 199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20(万人),录取人数108(万人),录取率34(%)。 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375(万人),录取人数221(万人),录取率59(%)。 200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454(万人),录取人数268(万人),录取率59(%)。 200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10(万人),录取人数320(万人),录取率63(%)。 2003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613(万人),录取人数382(万人),录取率62(%)。 2004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729(万人),录取人数447(万人),录取率61(%)。 2005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877(万人),录取人数504(万人),录取率57(%)。 2006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0(万人),录取人数546(万人),录取率57(%)。 200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人数566(万人),录取率56(%)。 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万人),录取率57(%)。 200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人数629(万人),录取率62(%)。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57(万人),录取人数657(万人),录取率69(%)。 201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人数675(万人),录取率72(%)。 |
而且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这几十年每年新增的同龄人口数量相差并不大。我只是举例子,比如每年1000万。那么大学生比例占同龄人口比例在八十年代前期不超过5%,到扩招前的九八年才上升到10%左右。而扩招后的02年就到了30%。05年就到了50%。现在就将近70了。 |
所以虽然说顶尖大学大学生依然是同龄人中的尖子的话(当然也多少注了些水),但是现在的一般大学生怎么可能和九十年代初甚至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比素质,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群,人家是精英,你就是不傻而已。 更别说很多三本高职的,二三百分就能上大学,750分满分,按百分制的话平均不到40分,怎么学的,说一般人都是夸奖。 |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57楼 2014-01-08 14:19:17 所以虽然说顶尖大学大学生依然是同龄人中的尖子的话(当然也多少注了些水),但是现在的一般大学生怎么可能和九十年代初甚至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比素质,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群,人家是精英,你就是不傻而已。 更别说很多三本高职的,二三百分就能上大学,750分满分,按百分制的话平均不到40分,怎么学的,说一般人都是夸奖。 ----------------------------- @老手失算了 2659楼 2014-01-08 14:38:37 照啊照啊,我就是这个意思啊。教育产业化和扩招阻塞了农村子弟的上升道路。因为这些有才能的孩子不管怎么刻苦学习,也还是只能上个人背景上海人500分就能上的学校啊。如果再加上运气不好,选了个什么商科啊管理学啊之类忽悠人的专业,这辈子基本也就废了,他们的优势如何体现呢? ----------------------------- 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呢,关键是他们恐怕并没有优势。这和高考扩招关系并不大。 之前农村子弟高考叫跃龙门,考出去了就是干部,以后发展如何不说,至少阶层就上去了,叫进化。是很公平,可是竞争太激烈了,十里八村才能出一个,甚至一个县也没几个人,当时全国比例是百里挑一,可是包括城市的啊,分到农村就是几百比一。 那是分子啊,分母呢。剩下的几百人只能接着在地里种粮食,经商不允许,叫投机倒把,也没本钱;做工不允许,因为没户口。这叫上升渠道广吗。 |
你看那一个人是上升了,可是绝大多数人呢,只能被拴在农村,根本不可能上升。现在扩招了,至少更多的人能走出去,开阔眼界,学习基本技能,接受现代知识。即便不包分配了,可是之前那几百分之一的精英发展的空间也没被剥夺,依然可以进入名校,选择更多了。关键是剩下几百人中的一半也有机会考公务员了,去企业工厂应聘了,去经商做小买卖了,去自由选择职业了,毕竟高校给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和和社会接触的能力。这其中会有更多的人进化,进步,哪怕只是从农村进入城镇,县城,小城市,对他们而言不也是上升了吗。怎么能说上升通道变窄了呢。 |
@绿叶对根的2014 2664楼 2014-01-08 15:28:00 @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2624楼 2014-01-08 08:27:00 @绿叶对根的2014 2621楼 2014-01-08 01:16:37 县级市规划局单位公务员,该如何发展 ----------------------------- @绿叶对根的2014 2669楼 2014-01-08 16:52:08 升啊,你看,生四级就是省长了,五级就是 了。 ————————————————— 咋样升?在局里搞技术,还是搞办公室,还是别的? —————————在我们南方不好升职 ----------------------------- 在哪也不好升职,你简单一句话。你知不知道我整个帖子都在说这个事,你慢慢看吧,能悟多少悟多少。 |
@绿叶对根的2014 2673楼 2014-01-08 17:18:50 寒门公务员在地级市局工作该如何努力 ----------------------------- 朋友你自己看,自己悟吧。你每个问题就一句话,但都是让我写论文的节奏。 你要真有问题,详细说说你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现状,愿望,目标,困难,理想。具体一些的问题。 |
原组织部长是全面交代,丝毫无所保留。用我党话说就是积极配合,揭发检举,不仅把自己下属送的钱一笔一笔挨个交代,还积极揭发检举,把之前自己已退休的老上级也检举了,纪检机关就此线索把已退休的原某厅级干部也抓起来判了刑。他交代的给他送钱的下属在当地涉及几百人,包括处级、科级、县长、乡长等,当时整个地区官场动荡,每天都有人被省纪委找去交代问题,当然大部分没有处理。该市因此两年几乎没有任免干部。 后来官场评价是这组织部长骨头太软,太不够意思,真不是玩意儿,进去了还祸害一批人,祸害一个市。 |
原水利厅副厅长则不一样。据说他被双规后和办案人员说,我只说三点,你们看着办。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第一:纪检同志说什么,我认什么,纪检同志办案很辛苦,我不给办案同志们添麻烦。 第二:别人的事情,我一概不知,既不揭发,也不检举,不给其他同志添麻烦。 第三:法院怎么判,我怎么认,绝不翻供,绝不上诉。领导和法院同志也很忙,不给领导添麻烦。 事实他也是这么做的,结果连纪检的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这些话也是纪检内部传出来的。 官场对其评价是,这个同志够意思,有担当,是个爷们。 最后两个人都没杀头,都判的有期徒刑不到二十年。 |
这是个不发达地区的真实事情,我写出来当个段子给大家看,客观描述,不带私人情感和观点。只是想客观还原当地的官场生态。希望大伙有兴趣可以评价。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