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一本为“穷人”而写的书(连载)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一本为“穷人”而写的书(连载)[第2页] |
作者:billteng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欢迎您——K3636的关注。 问题问的很好,后面我将涉及我的父亲难人可贵的地方。我的父亲,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在十四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前,加入了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共产党。父亲只做过大队干部,像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守着贫穷,养育着子女,父亲一生,无论做人做事,始终深明大义。他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我身上遗传的是他的基因,是他奠定了我性格的基本要素。 大队(现在叫村)的综合厂后来因种种原因不便于多写,父亲离开了此厂,不久此厂也倒闭了。后面我会讲到请您继续关注和共同探讨。 billteng |
欢迎您——劲K的关注. 今天在班上培训呢,回家再加紧吧! billteng |
欢迎您——石榴儿的关注. 共同探讨“脱穷”话题。 相信您的建议对我和大家会有启发和帮助。 同时也会对您的思路有启发。 billteng |
欢迎您——yjmerry的关注。 刚下班准备回家。待会更新。 billteng |
(6) “源头活水” “露天”故事 我平时有个习惯,多读书学习、多和他人交流的习惯。正如肖伯纳所说:“一人一只苹果,两人交换一下,依然是一人一只;但是,一人一个思想,两人交换一下,结果就是一人有两个思想”。知识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个人而言,生命是短暂的,高效率的知识积累取决于你每天和谁在一起——读谁的书和谁交流? 我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买书,只能去听别人讲故事,这样学得更快,有时一个晚上可以学习一本书。至今还记忆犹新的就是我的“露天”故事。 那时,家里没有钱买煤油点灯,很多的故事只能在露天听,这样可以借助月光。这就是我们的“露天”故事。记忆中最让我钦佩就是俊会计讲的露天故事。他讲的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龟兔赛跑、愚公移山••••••他讲故事口才很好,开头引人入胜。三五句话就吸引了听众,现在算来大概五十秒。幼学如漆,很多故事都是那时知道的。为了“炫耀”自己,头一天晚上露天学来,现炒现卖,第二天就到班上去讲。这样一方面我在听课时必须非常认真,当场尽快记住,而且经过多次练习发现,晚上躺在床上先“放一遍电影”,这样我的快速记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训练和增强。另一方面,为了给同学讲得精彩、生动,我总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后来的快速记忆人名的绝活也是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出来的。 用心阅读 此后,上中学期间,我结识更多的特殊朋友“书籍”。我听得最多的就是“唯有读书高”。从此,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读书。直到现在,无论工作有多繁忙,我仍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 这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因为所有的成功者首先是阅读者,各种书籍和杂记及报刊我都要读,但读得最用心的是世界各个领域排名第一人士的著作和传记。 刚开始工作,我就利用乘班车上下班的半小时进行阅读,后来自己开车就采用听CD的方法,一边开车,一边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如何选择书籍我有一个很简单易行的方法:你拿起来,随便看五十秒。如果它在五十秒内吸引了你,那就可以买,可以读;如果五十秒之内不能吸引你,无论是读不懂、不喜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要买。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现在市场上书实在太多,不得不需要节约出选书的时间。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每次和新朋友见面或交谈时,请他推荐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这样可以大大节约你的选择时间,也可以扩大你的信息来源。 进行广泛阅读时,读书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读了过后的收获和行动,我在读书后进行整理,把书上的知识整理成体系,只有成体系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牢的东西才会自发去使用,这就是“知识不是没有用,关键是你使用了没有?”。 读书使我感受到: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我举世无双,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化。我拥有神奇的力量,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这些就在我的体内沉睡、休眠,等待着我的召唤。我只要适当地掌握和引导这种无所不能的潜能和力量,我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我就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士,并且得到我想得到的一切,甚至实现我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所有梦想。 我把感受传递给任何想要“脱穷”的朋友,你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你举世无双,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化,这个世界有你没你不一样!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少奇同志”成了鞭策我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警示语。 不禁让我想起朱熹先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可是很多人会问,“穷人”有的连温饱都成问题,如何买书?如何来阅读?这是后话暂时不谈。 |
欢迎您——布衣士子的关注。 您的建议非常好,是需要我进一步去思考的。 写作本文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正面的启发,不希望产生“误导”,哪怕是一点点。因为“穷人”是再也经受不起“折腾”的。 请继续关注,相信您的建议对我和大家都会有些帮助的。 billteng |
欢迎您——A大海的关注。 借用您的“丰富的思想,多向性的思维,立体性眼光”归结为一句就是要“问对问题”。期盼大家包括我在内,都能够做一个既“富”又“贵”的人。 请继续关注。 billteng |
欢迎您——今夜扁舟的关注。 您所言极是“很多比你资质更好,天赋更强的孩子,在你那个,我那个年代去上了中专,许许多多分到了一些国有企业,运气好的去了机关,而中国后来的改革和变化,让他们中的好多人,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上大学。”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他们是否想改变过自己,是想要还是一定要。 我儿时的朋友启军,因他外婆家和我在一个庄子上,后来他在其舅舅的教育下,考入师范学校,中专毕业后经过努力,他在农村的一个初中,做校长。2003年偶与我见面,多年不见一夜兴奋,谈了很多。很多时候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下定决心,考入南京高校,人生再发展。 后来他跟我讲了一句就是,他从我的谈话中听懂了什么叫“想要”,什么叫“一定要”。哪时我正在为“成功学”着迷的时候。讲了“一定要”的故事。后面我会涉及此内容。 请您继续关注。相信您的建议对我和大家都会有些帮助的。 billteng |
欢迎你——haron文迪的关注。 相信你的思路可以受启发.你的建议同样对我会有帮助! BILLTENG |
请您——伍岳风 继续关注。 billteng |
(7)言传身教 救命的“棉衣” 如果说安东尼•罗宾大师们还只是我书本上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那么,我生活中的老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就更直接,更亲切了。 我要说一说迄今为止我最敬佩的几位老师。 第一位是我的父亲,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在十四岁时,抗日战争爆发前,加入了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共产党。父亲只做过大队干部,像许许多多的农民一样,守着贫穷,养育着子女,父亲一生,无论做人做事,始终深明大义。他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我身上遗传的是他的基因,是他奠定了我性格的基本要素。 “富贵如浮云”是他一直告诫我的一句话。有年大寒天,有个老乞丐上门来乞讨,父亲给了他吃的,还把一件蓝卡棉袄送给了他。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父亲都没条件为我们做子女的做一件蓝卡布棉袄,他却将自己身上唯一一件棉袄扒下来披在了老乞丐身上。事后父亲对我们说,看这天气,快要下雪了,这个老叫化衣衫单薄,说不定就会给冻死,一件棉袄能救一条命,这件蓝卡棉袄舍出去,“一个要饭的人,今天到你门上,家里有的一定给。”像他这样的人,即使家有万贯,也会千金散去接济穷人。父亲的这种爱心,这种对生命的敬重,让我铭刻铭心。 去年,在父亲病危的时候,村上年近八旬的许如才专程来看望父亲。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事,我才第一次听说。五十年前,他一家四口,只能以讨饭为生,用一贫如洗形容决不过分。就连出门讨饭也是问题,没有衣服遮体。那时父亲送了他家一件大衣,虽然有些破。他们家谁出门,谁就穿大衣。四人共用这条大衣去讨饭,而晚上回家把大衣做被子。他们一家人就是这样“挺”过来的。 大学七年生活,每次父亲来信总是在叮嘱的两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为人民服务”。很多宿舍同学都在笑,怎么如此“迂腐”,什么年代了。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父亲。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对“淳朴善良”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对父亲的感恩,是永恒的。 今天我把它特别写出来,登载在网上,作为我的“祭父文”。因农历十月十二(11月21日)下周三是父亲去世一周年的祭日,愿他老人家在地下安息。 |
感谢您——zzsxingmo的长期关注。 billteng |
感谢您——njtenggj的关注。 相信您的建议对我和大家都会有些帮助。 billteng |
感谢您——swiming_fish一直在关注。 您分享的问题很好,这是很多曾经关注过或参加过成功学的人需要解决的困惑。关于“成功学”的效果等问题,我这里谈点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 1.成功首先是自发的。这里的成功可以是你的具体目标,比如去IBM公司面试通过等。因为这是每人的需求决定的,我常常用“口渴”理论来解释,当你口不渴的时候,再好的水也是可有无,叫做“得之不喜,失之不悲”。但是当你非常需要的时候甚至是生存的需求时,哪怕是“松鼠的尿”也很好,就是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上甘岭”上的精彩动人场面。所以需求因人而异。关键对你是否合适。 2.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去使用,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一次容易,关键是一直坚持下去。正如毛 讲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这也是我后面会涉及到的。 不能是学学感动,想想激动,就是没有行动,再好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知道是远远不够的。我在前面有叙述““知识不是没有用,关键是你使用了没有?”。也是我们常讲的“知识”和“智慧”的差别所在。 3.效果大小,也是因人因事而异,用一句话来概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总之,一句话要善于动脑,养成“问对问题”的习惯,这是本文要探讨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需要的是“示范成功”。 我非常喜欢你这样的朋友,敢于直面问题。 请继续关注。 相信你的建议对我和大家是有帮助的。 billteng |
欢迎您——无悔人生的首次回帖。 请继续关注。相信您的建议对我和大家都会有帮助! billteng |
作者:蓉尔 回复日期:2007-11-19 19:50:05 感觉你在很卖力得推销,想要帖子火起来,包括你给我发的站内消息,估计也有不少人收到,但是效果嘛,可见一斑,看看点击量就知道,去看看很火的帖子楼主是如何经营的,任何事物在矛盾中才能迅速增长,帖子也是,想要它火,应该注入一些能够互动的思想,引发百家争鸣,中国的孩子从小就接受很被动的灌输式教育,你这种方式在我看来跟老师讲课没有本质区别,至少我没有太大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直面,我很喜欢和这样的朋友交流。 说来惭愧,我因写书,朋友向我推荐,才来天涯网。当时看《输赢》述的作者有讲到此网。关于写帖,你的建议让我深受启发。 |
作者:蓉尔 回复日期:2007-11-19 19:59:51 对于你说的带橡皮的铅笔故事引导下的就业选择,我很欣赏你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你要知道,橡皮带在铅笔上,这只是突发的灵感,里面包含了很大的机会成本,不知道你在这个故事的牵引下选择就业时,有没有把这个机会成本考虑进去呢?你怎么肯定你进了电子行业就一定能够成为一支戴橡皮的铅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真的,当时只想到用带橡皮铅笔的“嫁接”思路进行,后来才发现这个原理也符合80/20原理,也就是少数的关键决定了多数。至于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也是进入企业后才慢慢学到的。1997年时我对此是一窍不通啊,见笑了吧! billteng |
作者:rprt 回复日期:2007-11-19 13:24:07 一个受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影响是在言传身教中进行的 我们没办法选择出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身 ----------------------------------- 老乡,想不到在此相遇,欢迎您的关注。 正如你所讲,很多我们无法改变,关键要多“内求”改变自己。所以才想写此书,作为引玉之砖。 billteng |
作者:雨林清风 回复日期:2007-11-19 21:14:25 我也得到了跟蓉尔同样的热情对待,作为LZ到天涯来攒点人气,估计也不容易才出此招,我也是LZ的热情才再次追踪而来的,就当捧个人场吧,呵呵.. ---------------- 谢谢您的热情。 billteng |
(8)帮你就是帮自己 我想介绍的第二位老师,他是我本科时的结构化学老师——陈老师。他一直待我如兄长,最早肯定了我的潜力,并促成了我走今天的道路。就像一辆车在向右转还是向左转的时刻,他替我扳了一把方向盘。在后来与陈老师的交谈中我才明白,在一位目光如炬的智者面前,如果你刻意追求得到什么,你肯定会弄巧成拙,关键不在于他愿不愿意,而在于你是不是值得他来帮助的人。“陈老师,你当初为何那么帮我?一个穷苦的学生,一个连买一包香烟“送礼”都很困难的学生。我曾多次问他,他终于在我的追问下,才说“帮你就是帮自己”。多么朴素的话,但意义深远。 陈老师他家兄弟姐妹六人,家境贫寒。一个已经在农村干活多年,七七届刚恢复高考时上大学的。计划经济时代,只有等“分配”。毕业后他进入乡村教高中化学。他非常擅长教学和开导学生。在他的教导下很多学生非常有“出息”,一些顽皮的学生在他的开导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还有一些成绩差而失去自信的“特长生”经过他的关心而成为体育、音乐“特长生”而进入大学。在后来陈老师的人生中,有一位贵人看中了他,把他调进母校工作,从事大学化学教学工作。对一个穷苦人来讲,真是比“登天还难”的事。盛书记就是这样“无所求”的帮他,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这样我慢慢地理解陈老师的想法。看似普通,却极不平凡。 当初没有陈老师的那句话,我是不可能想到考研,为了考研复习,他把自己的办公室钥匙直接给我,否则,我也不会立即下此决定考研。为了复习,他知道我的困难,他把家里的新电饭煲给我,还给了我珠光大米,让我晚上烧些稀饭。后面患上“肺炎”住院,出院后他又经常带给我“牛肉”补补。也正是他向曹老师的极力推荐,我才被破格录取研究生。 研究生上学期间,每次他来学校,我想好好招待他。但每次吃饭变成了我请客他买单,这样好让我省省吧。有时,在我的执着下,他就来一份蛋炒饭,让我表表心意。陈老师对量化的研究也是我遇到的老师和学者中少有的,他自己编制的计算软件比现在美国高斯公司的出售软件还要好很多,今后有机会我想让它商业化出售,尽管陈老师他一贯“低调”。 自然界地球是圆的,月球是圆的,很多星体是圆的,这就是启发我们从哪里开始,最后还会回到哪里结束。通过和陈老师的交往,我慢慢地懂得“帮你就是帮自己”的内涵,也就是自然界的“圆体”理论的体现。“帮你就是帮自己”也就成了我的人生哲语,它教我如何待人。今天我把它作为下周四的“感恩节”礼物,献给我的恩师陈老师,道一声:“谢谢您!” 也欢迎各位朋友前来分享您的“感恩”故事吧! 刚才“蓉尔”教我的,现学现卖,呵呵。 billteng |
明天是父亲的一周年祭日,下午刚回到苏北,刚坐定打开手提才发现有很多新朋友来加入“脱穷”大军。 欢迎您——双子湖、_秀儿_的关注。 多写建议相信对大家会有很多好处。 billteng |
作者:蓉尔 回复日期:2007-11-20 12:38:27 非常高兴您的及时回帖。 前段时间和几位大笔杆子一起讨论我的文章,其中去年获得国际艾美奖(何琳主演)的总导聂造先生问我你写作的目的为何?我写作此文的目的,一不是要扬名,而不是要赚钱,只想帮助和我曾经一样的穷人,能够对他们有些启发就好了。关于写作,我讲从没有在任何地方告过什么“豆腐块”的文章,真是没有搞过洋枪大炮就直接来个“嫦娥奔月”,聂先生讲了一句他的名言:写作不是什么家的专利,写作如同说话,只要是人都可以。一下子让我的勇气提升了。 我暂不能像和平奖获得者贝奴斯那样为穷人专门办起了银行,也不能像聂先生那样在安徽办了休宁平民学校,很多多年不洗澡的穷苦孩子都能上学的大事,目前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只是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再挑灯夜战。看到大家如此热情我的“要做就做第一”的个性又有新的挑战项目。 如果您真的失业,欢迎您来苏州,我们公司的内刊需要像你这样的合适人才。 billteng |
作者:_风云天下_ 回复日期:2007-11-20 16:03:28 欢迎您的关注。 您的总结很有品位,现象描述“活灵活现”来形容非常恰当。 这些现象的本质差别就是“问对问题”。 您的写作功底很好,阅读的感觉就是一种享受。知道我等学习。 向你致敬! 请您继续关注。 billteng |
(9)老师的胸怀 第三位是我的导师曹教授。进入二十一世纪时曹老师已是古稀之年,而今依然面色红润,步伐矫健,声音宏亮,满头银发更显出一位胸襟开阔、德高望重的长者的仙风道骨。我总会想到一个真实的故事:1931年,萧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是声名远扬的音乐家,而萧邦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萧邦的音乐才华深为李斯特所欣赏,为使萧邦在观众面前获得声誉,他采取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办法。一次李斯特钢琴演奏会,先由他自己坐在钢琴前弹奏,在灯光熄灭后,悄悄地换上了萧邦。观众自始至终被琴声所征服,等演奏完毕亮起灯来,观众大吃一惊,只见坐在钢琴前的竟是萧邦。沉默了几秒钟后,剧场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显示了巴黎最有修养的观众群深深地为萧邦的才能所折服,接受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钢琴家。萧邦成功了,李斯特推荐后起之秀的宽阔胸怀也成为佳话流传了下来。 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举贤荐能的佳话,经典的如“黄羊举贤”。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去当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称赞说:“好!”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的县令,果然非常称职,老百姓都很称赞。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京城里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称赞说:“好!”于是又任命祁午为军尉,果然也很称职,大家都赞扬他。 这就是著名的“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黄羊,胸怀百分之百地宽阔。 曹老师也有宽阔的胸怀。大多数导师都喜欢将自己的优秀学生留在身边,曹老师却愿意把学生放出去。曹老师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别的不说,只以英语课程为例,苏州大学九四级研究生里,曹老师带的学生是最棒的。曹老师讲课全用英语,学生回答问题也必须是英语,有外籍教师来讲课,或进行学术交流,曹老师总是创造条件,尽量让他的学生多与外籍教师接触,增多会话的机会,提高口语能力。我们的英语水平比较高,因为我们碰到了曹老师这样的好导师。我们都很感激这位导师。假如曹老师表示想把我们中的哪一个留下当助手,我们都会感到幸运的,但是,曹老师认为外面的天空更辽阔,雏鹰应该到更辽阔的天空去飞翔,更快练硬翅膀,更早成为真正的雄鹰。 曹老师这么做,是完全为学生着想。学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是曹老师最高兴的事。在这件事上我看到了一位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彻底为学生着想的导师。这是一种臻境的把学生的事业上发展为重的心态。他已经把个人的利益放在一边,至少有这些师兄弟留在他身边,每年可以多拿几万元科研金费,多发些学术论文。曹老师的这番苦心,果然没有白废,我的师兄弟有二十多个在国外,不长时间都已事业有成,有些已是哈佛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名校的教授。 曹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弟子懂得做好学问之前,先学会做人,做人要有胸怀,正是您的心胸有多大,您的事业就会有多大。 上周日曹老师不慎把脚扭伤,在此祝您早日康复。 billteng |
作者:主人还是仆人 回复日期:2007-11-20 20:18:27 欢迎您的关注。 您的建议很有启发性,因您的帖子点击量和回复量的比例已经告知大家。主线是“问对问题”,暗线是我人格形成和信仰,后续将是我对具体的阅历,从找工作、从企业最基层开始学起,在企业中的成长等方面,遇见的一个一个问题,这也是每个人都会遇见的问题,如何进行思考的,如何问对问题的实战。 关于分享可否再进一步讲讲,以便我和大家提高水平。 billteng |
作者:wugennan 回复日期:2007-11-20 20:09:06 吴博士欢迎您。每人的帖子我都会尽力去回复,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billteng |
作者:火云一生 回复日期:2007-11-20 17:04:40 谢谢您一直在顶! 如果可以,请将您的心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billteng |
作者:wocheng12 回复日期:2007-11-20 21:10:04 我也是穷人家的孩子 至今还未脱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我一直讲“脱穷”,并非“脱贫”。 因脱贫是政府的一项工程,而“脱穷”是指个人通过奋斗而富足。 billteng |
作者:wocheng12 回复日期:2007-11-20 21:40:33 别忘了把收获告诉大家,届时为你欢呼! 今天含泪播种,明天欢呼“脱穷”! billteng |
作者:wocheng12 回复日期:2007-11-20 21:37:45 我是一所2流大学的学生 现在大三了,专业是热能工程 大一的时候相当用功,拿过奖学金 现在大学的环境想必您也知道,后来用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堕落了,大二一年玩了一年的游戏,今年暑假回到家,看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样子,难过... 现在很迷茫,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基本上没什么能力,性格方面比较外向,学校里什么活动也没兴趣参加,基本是属于一穷二白的那种. 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 ---------------------------------------- 首先请你对“穷”的理解体会更深刻,让自己“口渴”,越是“渴”,越能下定决心改变。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过去的大学的优越感了,因大家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去。以前我们的时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现在是能力社会,相信你到脑筋思考一下,首先要“静”下来,因静能生惠。 接下来我会和大家分享我那时没有钱买书的痛苦事,因为有很多穷苦人连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钱买书,这也是一件非常需要解决的事。 “穷人自有穷办法”请关注。 billteng billteng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