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数码 -> 为什么 CCD 相机在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突然「复兴」?它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点? -> 正文阅读 |
|
[数码]为什么 CCD 相机在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突然「复兴」?它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 CCD 相机在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突然「复兴」?它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点? 关注问题?写回答 [img_log] CCD 数码 数码摄影 知乎旧物节 为什么 CCD 相机在数码摄影普及的今天突然「复兴」?它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点? 圆桌收录 知乎旧物节 |
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CCD相机确实没有复兴,只是在小红书、豆瓣之类的平台上,然后又只是在女性圈子里走红。 但它确实再次走红了,这个事实咱得承认。 除了确实有一部分卖家割韭菜的因素之外,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真的没什么卡片机——尤其是漂亮的卡片机——给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用了。 所谓CCD相机的本质其实就是卡片机、口袋机,也就是以前说的DC。 |
![]() |
咱就看这个大小 我上一个回答刚喷过女○,但买相机方面,男女喜好还真就不同。 尼康D200、宾得K20D也是CCD相机,很多中画幅后背也是CCD相机,“买CCD相机的女性”肯定不买。 |
![]() |
而索尼TX30这种卡片机都用上Exmor R CMOS了,我想大部分人也不会介意它用的其实不是CCD: |
![]() |
我从2005年到2013年做了9年的数码评测推荐类杂志,拍了不知道几万张“模特拿着相机”的照片,我无法想象下图里这模特手里的相机从DC换成一个傻大黑粗的A7R5、Z8、EOSR5II会是什么样子。所以对DC的再次走红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觉得理所当然。这就是适合女性用的相机。 |
![]() |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 什么“柯达CCD的色彩特点”,我不觉得小红书上的女性会对这方面感兴趣。就像很多女性说喜欢烘焙,这不是说她对酵母的休眠与激活感兴趣。同样,很多男的说喜欢喝啤酒,也不是说他真的会去研究什么上层发酵下层发酵。 其实就是有个由头,买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都在买,我也想买。你跟她强调一万遍画质也没有用。虽然她嘴上说的是“想买个画质好的CCD”。 那为什么买的不是拍照手机,不是微单?为什么是DC?这才是重点。首先,相机就是相机,相机比拍照手机更有仪式感。有仪式感的同时又不能影响便携性。 虽然现在的手机摄影并不比以前的DC差,甚至更好,但CCD相机它毕竟是个相机,用它拍照有种仪式感,跟手机就是不一样。手机也能拍照,但有人就是想要个相机。 而同时它又得够小、够轻,它是跟化妆品等东西放在一个包里的。傻大黑粗的单反、微单们再专业也没用,没有几个女的为了带个相机拍照还专门背个摄影包。 |
![]() |
这是我带模特去海边拍照时拍的,你猜一个女孩子会想要背着这种小DC还是专业的大单反其次,得有颜值。 像索尼黑卡、理光GRD、GX,画质更好,但是外形就不适合女性。不是百分百都不喜欢,但大多数都不喜欢。 而之前各大厂商的的DC,很多产品可以说是人类工业设计的精华之作,那个外形实在是太漂亮了,做工也非常好。就像我们说以前的明星,那是美得各有各的特点,不像现在的手机个个都千篇一律的大屏幕。像下边这种外形的相机,没有女性会不喜欢: |
![]() |
说到手机,诺基亚的8800或者MOTO的aura,那个做工那个手感那个外观设计,要不是我没那么多电话可以接,我都想买一个现在用: |
![]() |
最后,DC还是便宜。 现在你说一个十几年前的二手相机被炒到一两千,确实贵,确实在割韭菜,从画质的角度讲,有的老相机白送都是垃圾。 但贵,贵到翻倍了,它也就是一两千,它还是比买个微单便宜多了。300-1000,甚至你提高到2000块,这个价位的市场是个空白啊,就需要被填补。 当年DC被设计出来,本来就是瞄准了这部分市场: 喜欢拍照,不懂太多相机知识,只想拿起来就拍,对画质没什么要求,只希望相机轻便、漂亮、便宜。作为一个拍照几乎都要打灯的产品摄影师,我一直强调的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其实对相机的要求没那么高,他们要的只是随手记录生活,而不是搞摄影创作。 这是我2005年用柯达的V570拍的照片: |
![]() |
这个相机长这样: |
![]() |
双镜头的相机 这是同一时间段,我用这个相机为杂志的评测文章拍的配图,专门花钱请的模特,专门买票进的故宫拍的: |
![]() |
这两组照片放一起,在当时看,肯定是后者更“作品”,我还特意加了个边框,而前者就是“随手拍”,我甚至都没特意保存,只是懒得删而已。 但实际上20年后看这些照片—— 前者是给两个朋友拍的很少数的照片,不管环境多么low、光线多么差、姿势多么丑,更不管什么噪点、什么色彩还原,这照片都是弥足珍贵的“准历史资料”。这两张照片画质再好点也并没有什么加成,只要当事人看到照片,哪怕拍得再模糊点,噪点再大点,就足够对着感慨半天了。 而后者的模特照片,现在看呢,那就是多年前水平还很差时的工作产物,没人在乎的。我后来拍的更好的人像作品多了去了。 我在这个回答里也大概讲过当年我在杂志做专职摄影师时有一大堆的相机随便用: 一颗镜头真的可以用十余年吗?1017 赞同 · 136 评论回答 |
![]() |
但是留下了当年最多生活点滴图像的,是我自己买的最早的口袋机——松下的FX01(后来换成了索尼黑卡),这些照片没有构图,没有画质,没有任何艺术性,就是随手拍,拍完了也没修过图,就扔硬盘里了,但现在翻出来看,绝对是舍不得删掉的: |
![]() |
拍摄于2006年 所以实际上,在特定的使用方式和目的上,什么“画质不好”,这个老法师们最看重的点,在特定的消费者群体看来,其影响购买决断的权重没并那么高。本就不看重的东西,你去跟他强调,有啥意义? 而过去的十几年间,DC 这类相机基本绝迹了。能拍照、用的时候有仪式感,带着不沉,买着不贵,工业设计挺有趣。这玩意没有了。 这种相机其实和女性包包里的口红、化妆镜,甚至小吊坠一样,是一个小道具。和男性的EDC,什么战术笔什么折刀一样,你说它有用么,没用,但就是想弄一个带着。 |
![]() |
很多DC当年的宣传就是走这条路,画质之类的根本不是重点 再加上这玩意确实具有一点复古的因素,不管是相机本身的年代还是拍出来的色彩。 |
![]() |
看这张照片,不会有人觉得这个相机的主人有兴趣研究什么是背照式什么是堆栈式吧? 所以女性追捧CCD相机,其实和一帮文艺摄影师追捧胶片机没什么本质区别。追捧CCD相机的,是都不懂摄影,更不懂相机,但人家买相机也不是为了搞摄影~ |
![]() |
富士拍立得不也一直都有市场么。拍立得本身就是被数码相机淘汰的一类产品。 |
![]() |
再扩开了说,什么老烟斗、煤油打火机,甚至什么手工咖啡,不也都一码事么。玩这玩意的本来就不是冲着性能和参数去的,冲的是情绪价值。有时候我也想再买个Walkman ,我绝对不是冲着它音质好、功能强才想买的: |
![]() |
发烧友都说磁带音质秒杀CD黑胶和hires,啥原因?7 赞同 · 8 评论回答 |
![]() |
实际上像尼康S9500这样的小口袋机,这么小的体积,塞进去25mm-550mm的22倍光学变焦,如果发展到现在,能用上手机的AI 降噪处理进一步改善画质,再稍微提升点视频规格,我都想搞一个: |
![]() |
尼康S9500,2013年发布,基本算是尼康的DC绝唱 你让我在这种手机外接镜头和DC之间选,我还是想选DC啊: |
![]() |
再比如卡西欧的超高速系列,我也一直挺喜欢。我印象里2010年发布的卡西欧FH100,拥有高达40fps的高速连拍能力和恐怖的1000fps超高速视频拍摄能力,这可是2010年,而且一个口袋机塞下了24-240mm光学变焦镜头: |
![]() |
再比如奥巴的TG5,15米防水,2.1米防摔,-10℃防冻,可记录经度/纬度、气温/水温、高度/深度、拍摄方向,10cm微距(TG5提升到1cm微距)。 |
![]() |
发布于2017年,其实奥巴算是坚持出DC坚持了比较久的 DC曾经是个非常兴盛的门类,2010年以后被相机厂商们陆续放弃了,像理光、卡西欧、三洋、柯达、通用、三星、明基,这些品牌原来基本只做DC,停了之后就等于彻底退出相机市场了。 其实我本人还是挺怀念这些相机的。如果发展到现在,技术持续更新,不知道会有多强。 又也许,我怀念的是那个蓬勃向上、百花齐放的200X年。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没有复兴,但有时老柯达CCD的色彩感还是很有特点,尤其对于红与绿的渲染。当然基本属于阳光机。 |
![]() |
|
![]() |
|
![]() |
|
![]() |
|
![]() |
以上玛米亚645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徕卡M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送下LX2 |
复兴个P,现在在景区100人里面,98个用手机拍照,还有1个半用单反/微单,用CCD的千里挑一。它唯一的优点就是一个电子挂件,平时挂着,表现出个性,关键时候还能拍点什么。如果家里有CCD相机,就翻出来拍拍,如果不喜欢,就抓紧在CCD价格奇高的现在出手。但在小红书种草,因此去买某个网红型号,就属于浪费钱了。 这是去年在威海烟墩角,遇到两位小情侣用古久的CCD相机自拍。 |
![]() |
因为毕竟CCD相机屏幕实在太小了,而且在户外,亮度又难以看清,他们调整了好多次才拍摄成功。 加上这种CCD相机,通常广角最多35mm左右,很难把俩人都拍进去 其实是严重影响了旅行的体验的。 |
![]() |
而且因为这些相机已经太老了,电池和存储卡都难以找到新的,可用的,所以作为摄影器材稳定性极差。而且被炒作起来之后,价格虚高,不符合它的拍摄能力表现。 十年前这些CCD相机,就是电子垃圾,放在柜台里200元、300元也无人问津,然后突然被小红书炒作起来,变成了神器。 其实无论是色彩还是闪光灯,都是手机完全可以模拟的,而且有不少人用CCD拍完,还是要把照片拷备到手机上,然后做美颜、皮肤柔化等等操作,真心不如手机直接选择合适的色彩模式。 比如最近的3000多元的vivo X200s和7000多元级别的vivo X200 Ultra,都具备NC胶片风格。而且傍晚等场景弱光下高感光度效果也非常强大,拍摄效果是CCD无法比拟的。 |
![]() |
|
![]() |
|
![]() |
|
![]() |
找了一些CCD相机的弱光表现,其实是很难接受的 |
![]() |
就是连飞机餐都容易糊 |
![]() |
更别说室内其他运动场景了 |
![]() |
现在手机模拟的摇拍效果 |
![]() |
|
营销号配合奸商收割韭菜的,使其在一些群体中成为时尚单品,其实是多年前就被手机摄像头薄纱,淘汰掉的电子垃圾而已,要说无可替代的点,我想是和手机相比长得像个相机吧 |
CCD本身就是数码摄影,甚至可以说数码摄影的普及主要程度上是CCD的功劳。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给了W. Boyle 和 G. E. Smith,就是为了标记其在CCD研发上作出的贡献: …for the invention of an imaging semiconductor circuit - the CCD sensor 诺基亚甚至如下说[1]: The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provided the first way for a light-sensitive silicon chip to store an image and then digitize it, opening the door to the creation of digital images CCD是光敏硅基片储存和数字化图像的第一种方式,开启了数字图像创作的大门。 和CCD对立的更多是CMOS,而CCD由于成像原理也的确有结构性的优于CMOS的地方。 CCD的设计特点在于其整片使用一个增益而非像CMOS那样每个光电井都有自己的增益。读取时,每个时钟周期会读取增益直连的那个行列的电荷,同时通过释放外部电压的方式把剩余行列的电荷转移到其临近行列中[2]。这导致CCD在设计和成像上: 可以具有非常大的fill factor。 Fill factor即像素理论大小和实际感光面积的比值,对于CCD,这个比值能是1,即整个理论面积都能被覆盖。 对比之下,由于增益电路直接在像素上,CMOS多是远小于1的。这使得CCD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 (quantum efficiency),即每光子转化更多的电子。随机读取噪声更小。 由于全片共用一个增益而不是每个像素都有自己的增益,CCD在读取中经过增益产生的噪声显著低于CMOS,几乎不存在固定图案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 因此CCD在动态范围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低光表现极为优秀,而且大多数都是或适用于全局快门。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CCD的优点也直接带来了其缺点: 需要多个时钟周期来读出图片,读出速度慢,帧率低,因而难以实现实时预览。感光部分和电路分离,不适合使用现代标准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线来生产。功耗更大、造价更昂贵。 出于这些原因,在CMOS逐渐成熟后,消费者电子产品很快放弃了使用CCD,全面转向CMOS。背照、堆栈和双增益也大幅削减了二者在图像质量动态范围方面的差距,甚至实现了反超。 目前CCD基本只在一些科学/医用成像领域仍然存在,这些应用不太关注读出速度或帧率,也不太关注造价,但是极为关注图像质量,因此CCD正好能中标。(即便是这些领域,CMOS也在不断蚀食其展位,哈勃望远镜用的CCD,到了JWST其成像原理就开始转向CMOS了) 题目中说的情况则完全是另一个话题,今日的“CCD复兴”不来自其优点,甚至本源都不一定是CCD,而是一个在对高分图像的恐惧下,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折中促成的新兴市场。 对完美的追求是有终点的。当代镜头设计在配套的相机系统上已经很接近完美了,刀锐奶化几乎成了默认表现。对于自然风光、动物、体育、竞技等纪实类摄影,这种高性能表现正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是对于人像人文类摄影和个人记录,这种超高分辨率也同时记录下来了拍摄内容的所有瑕疵,即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意外的得到了更多的不完美。 同时,近乎完美的图像开始同质化创作,淹没了个体的主观艺术表达。此刻,旧时代里图像的“朦胧美”便开始变得受欢迎,哪怕其原因完全来自低下的性能。 获取旧时代图像感的方式非常多,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适合自己的选择; 专业影像领域,老镜头转接大行其道,各个rehousing工作室层出不求,为老镜头提供专业改造来适配影视需求。个人图像领域,胶片枯树著花,老周等老镜头复刻厂如雨后春笋,甚至徕卡官方都亲自下场开始炒冷饭。爱好者间,复古后期预设玲琅满目,富士成了浪口的猪,尽管性能拉垮还有着令人作呕的营销,硬是凭着复古造型和胶片预设宰人无数。 而也想在朦胧美中分一杯羹的年轻女性群体则遇到了些许困难。专业影像需要巨量资金做敲门砖,默认来这里的人不差钱,同时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将她们几乎完全隔绝。在个人图像领域玩胶片虽然更便宜,但冲洗流程也更麻烦,按下快门需要十天半月才能看到结果,有违实时愉悦的目的。徕卡和富士最好看最优秀的数码相机诚然受她们垂涎,可五位数起的价格依然难以接受,再花八千块钱买一个不及巴掌大的镜头还没有自动对焦,这对她们来说怎么看都是赔本买卖。用后期调整做效果虽然有相当高的可玩性和自由度,但她们只想要结果不想去经历过程,因而没有这个耐心。 换句话说,买家出标的要求是这样的: 非常便宜,几百块钱顶天了非常易用,效果直出不需调整有文艺范和仪式感 最后一条直接让手机这个最强适格被失格了,剩下的选手里不说不合标,大多数根本不屑参赛。此时人群里突然出现一个光头,被认为是电子垃圾的古早数码相机和套壳行车记录仪拍拍身上攒了二十年的灰,高喊一声“我来!”。唯一的竞标者便成了,CCD的名号也被安插在这些被时代遗弃的产品上,作为一种虚伪的精神内核来让其目标消费者感受到莫须有的升华。 但我觉得这种CCD复兴倒也无可厚非,女孩们获得了她们想要的朦胧美,二手垃圾佬日进斗金赚的盆满钵满,在地球上,这种买卖双方都兴高采烈的交易实在是不多见啊…… |
![]() |
129776202,作者1039353 参考^“2009 Nobel Prize in Physics | Nokia.Com.” Accessed April 28, 2025. https://www.nokia.com/bell-labs/about/awards/2009-nobel-prize-physics/.^我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用中文清楚解释这个区别,妈的 |
没有复兴,也没有无可替代的优点。 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而相机本身又是个小众市场,一小撮人跟风就能让它看以来很“火爆”。记得之前有个新闻,说中国来的代购把伊拉克市面上的哈苏相机买光了——这是真·伊拉克成色。 直接原因是因为所谓的“人像出片”就是需要“朦胧感‘,越是高糊、动态范围差,越是能够掩盖皮肤和骨相的瑕疵,越是能够”出片“,所以没有deep fusion深度融合功能的iPhoneXS系列稳坐多年自拍iPhone王者机型,所以iPhone5S、iPhone4S作为CCD平替在二手市场价格逆势上扬,甚至停产多年的诺基亚N8,因为有氙气闪光灯,都能在闲鱼上秽土转生。而有了deep fusion以及锐化算法的新iPhone,因为过于真实地呈现被拍摄者地皮肤状态在某书上天天被骂拍照丑。 而CCD相机本身既能出片,又能作为模特摆拍时的手持道具,所以看起来”复兴“了,但是其作为相机本身的功能性,在今天看来是不及格的。 |
这个复兴,是披着CCD皮的新垃圾进行韭菜收割罢了。 首先厘清一点,现在有新生产的CCD吗?没有。 那么现在顶着CCD名字的那些“相机”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 |
![]() |
京东截图。 一些品牌要脸,所以打的招牌是“CCD平替”。 而另一些就直接写CCD相机。 |
![]() |
不过,这里要给京东点个赞,看看细节: |
![]() |
这个分类在玩具下还是很准确的。 这个玩具的名字叫做“CCD相机”。 那么,为什么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这些所谓的CCD相机类玩具? 很简单,只要有需求,就会有需求提供着。市场是准确的,现实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对这种玩具具有需求。 这里要从当年那些真CCD相机在二手垃圾堆翻出来赚钱说起了。 先简单说下CCD这个东西。 CCD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简称。 简单说就是一种电子元件,其中有一个特性是接受光照后会产生电子信号,通过记录电子信号就能记录图像。 本质上是一种电子感光元件。 CCD发现的很早,柯达公司最早用过把这个东西做成感光阵列来记录图像,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也就是说,早期数码相机都是CCD相机。 后来,又发明了采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来记录图像的方式。 虽然CCD和CMOS本身是各有优劣,但是CMOS因为一些特殊优势最终完成了对CCD的取代,现在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基本都是CMOS,CCD的仅限于非常小范围了。 科普完成,这里有个基本知识点,那就在早期,在手机还没有把小卡片机淘汰的时代,数码相机基本都是采用的CCD作为感光元件。 那时候那家不会特别说这个是CCD还是CMOS。 |
![]() |
大概是几年前,某书牵头,各种平台跟进,出现了一股风,所谓怀旧、复古CCD相机风。 其原初为什么搞出这么一股风,已经不太清楚,如果有大神知道不吝赐教在评论中。 不过现在看来,当时这股风里,那些本身论斤买来的二手商家们,大概赚的盆满钵满。 |
![]() |
而这种赚钱,本身应该是短期的,最终让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 实际上这些古老相机,其画质已经远远不如手机了,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常识的,也不大可能买这个电子垃圾拍照。 |
![]() |
靠某书来洗脑赚一波,本来也是快钱而已,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竟然在那些二手垃圾消耗差不多以后,市场需求依旧存在。 有需求,自然就有人愿意赚这个钱,于是乎各种摄像头套壳卡片机应运而生,甚至摄像头套单反外壳冒充单反的也出现了,以至于这个模式下竟然还能养活了不少品牌,比如在知乎里不少枪手,投了不少钱的那个啥典。 虽然当初我也嘲笑过那些买电子垃圾的用户,但是回头仔细想想,其实这个需求真的存在。 那就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中学生们。 特别是住校的中学生们,有记录的需求,但是手机是带不进去的,而卡片机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时候画质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的能力。 实际上,早期那些二手电子垃圾的主要受众是被洗脑的某书用户,而现在这些全新电子垃圾的用户,基本都是学生党了。 有需求,有市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唯一让人唏嘘的,大概就是无良商家各种碰瓷传统主流相机的各种操作,无论是产品型号名字,抑或是外壳,当然各种广告更是各种误导。 类似这个问题本身,也大有可能是宣传的一部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没有复兴。只不过营销罢了。 奸商弄出来骗骗小年轻的 实际上CCD相机的成像连现在的千元机都不如。 这种玩意以前花鸟市场上几十块就能淘到。 然后奸商和小X书上的文艺货一炒,一下就变成网红玩意了。 恕我直言大部分的网红玩意都是坑,不管是新东西还是炒老货。 你但凡看到那些卖CCD相机的说什么玩意,颜色独到,出片有氛围,胶片质感。什么的。 屁的,单纯就是以前技术不行,镜头镀膜也不行,感光元件技术也不行。导致的照片偏色。 偏色,暗角=有氛围感, 画质不行,糊+懒得后期+过曝= 遮盖了丑人,美其名曰直出好看。 至于有哪些无可替代的优点,恐怕只剩能哄女朋友开心了,这个东西就是精准营销割女性用户韭菜的,买卫生巾送CCD,买防晒霜送CCD,买露营车送CCD,你看看这些东西有哪一样是针对男性用户的,怎么没有买打火机送CCD的? |
![]() |
就上边这个东西就是我女朋友买某个东西送的 没牌子的三五产品,我拿来试了一下,开机几秒钟,对焦几秒钟,成像时滞大的一笔。 iphone5都比他拍照体验好。 我记得最早这个玩意是某个明星再用,但是莫名其妙的就火了,但是明星用的那款可能是纯旧货,现在市面上卖的不一定是,什么外贸款,什么亚马逊款,要是真能给你整这些洋垃圾的都算良心的。 奸商会拿真的品牌老相机上架,然后你问的时候告诉你一款卖出去了,只有跟他同款的。 然后就是行车记录仪,成本几十块的玩意,再去小作坊弄个塑料壳,再几块钱弄个闪光灯贴片。 |
![]() |
然后摇身一变 就变成了: 网红同款,学生相机,高端平替。 什么5000万像素,高清液晶屏,16倍放大变焦。 全是骗人的。 好家伙你们先看看现在的几万块的主流单反微单敢不敢吹自己5000万像素。 再加上什么送32G内存卡,论斤称的玩意。 文青的钱啊,真好骗。 哦当然了,还有一种CCD爱好者,如果你在哪个老师傅手里见过徕卡M9,typ220之类的,甚至你看到D200 D300s之类的老师傅,那说明这是老玩家 ,但是这类相机明显收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放现在已经不适合拿来拍东西了。 |
因为它完美的对应了某一部群体的需求。 这个群体的需求就是 —— 既要又要还要。 既要比手机显得专业,又要比专业相机轻巧,还要比专业相机颜值高! 至于其他从技术层面上去分析的,都是跑偏了!你没看到吗,有几个男性会玩这个? 男性面对同样的问题,选择路径是这样的: 要比手机拍的专业,直接上单反微单;要比专业相机轻便,直接上运动相机;至于颜值,电子设备颜值从来都是最后一个可选项。 |
因为没有五百块以内区间的基础影像系统,如果小朋友和穷学生想要拍照片,家长又不愿意给花钱买旗舰级别的手机,那除了老ccd,你觉得有其他选择吗?较新的cmos数码相机?微单?单反?所以ccd无可替代的优点只有一个,就是便宜。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