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术台 40 分钟,是否属于医疗违规?医疗上该行为后果有多严重? -> 正文阅读

[两性话题]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术台 40 分钟,是否属于医疗违规?医疗上该行为后果有多严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4月18日起,一则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有关的举报信开始在网络流传。在这封写给中日友好医院纪委的举报信中,肖飞的妻子称,肖飞曾与中日友好医…
肖医生和董小姐共同参与手术期间,因董小姐操作失误被护士批评。结果,肖医生当场就与护士爆发激烈争吵,随后带董小姐离开手术室长达40分钟,将已麻醉的患者留在手术台。


置患者的安危不顾,就为了一时的情绪宣泄?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医疗风险啊。这两个人不仅是道德水平低下,医疗水平更存在巨大的问题。犯了错误,难道就不能说吗?说你两句,怎么就还不乐意了?你什么来头啊,好大的谱啊。
这位董小姐她本科念的是经济学,后来回国之后通过协和的4+4项目,念了4念书,半路出家,这才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一个人品糟糕能力堪忧的门阀后代,居然获得了国内顶尖的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学位,还有各类奖项和表彰。协和医学博士,过去大部分人要到这步,要在高考中达到清华的分数,然后经过8年本博连读和3年规培。这是利用国内对海外学校的推崇钻了协和新出的允许其他学校非医学专业申请的空子。“通过海外高排名水校镀金”的空子长期存在,直到最近一些单位才禁用留学生予以补救。
一名医学生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后面再干几年规培,也就是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一般为2-4年。这里面无数的书山题海,睡觉的时候,可能说梦话念的都是骨骼和肌肉。为什么时间要这么漫长,过程要这么辛苦呢?为了患者负责。
普通岗位上,你犯了错误,可能只是给公司造成一点财产上的损失。可要是在医生这个岗位上犯了错误,那可就是生命的代价了。


我了解了一下协和这个4+4模式。前面4年,为非医学本科专业,比如经济学,理工科都可以。如果符合条件的话,就可以招收进来,后面4年,进行专业的医学教育,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那么什么条件呢?国内的985大学,或者是海外QS/Times/U.S.News全球前100高校。另外,需要有2位医学领域的副教授写推荐信。看上去好像没啥问题啊,毕竟能考上985,或者是全球前100大学的,那可都是人中龙凤,精英中的精英。
这位董小姐,从学历上来看,本科念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哥大,听起来很牛了是吧?可实际上,哥大牛的是本部,哥大下面有很多独立学院,这些学院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给本部输血。


而董小姐实际上念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一所私立女子文理学院,类似于我们这里985高校下面的一些三本学院。哥大当然是达到全球前100的标准了,可是巴纳德学院肯定是远远达不到的。可即便是如此,也让她给报名成功了。


就这,有新消息说协和的这位董女士在本科学校官网查无此人,她的本科学历很可能是和留学中介买的。你以为人家信息灵通找到了漏洞,其实人家是有能力在墙上打洞。走正途寒窗苦读的,却不如出身好能在墙上打洞的。


现在看看另一位董女士不用留学生的真正理由是排除水校生,说“防谍”作为理由总比揭了整条利益链的老底和一些子弟上位的捷径更顾全大局。
我们普通人不懂,听到某某的孩子在国外留学,就觉得很牛,很容易被糊弄过去。难道,协和负责招生的那些老师,你们就是吃这碗饭的,难道你们也不懂吗?
咱们常说一句话,当你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可能就会有无数只蟑螂。
协和这个4+4模式,每年的学费是15万,远超普通医学生一年5000块的学费。其次,招生规模仅40-45人,远少于传统医学生群体。越是稀缺的名额,就越是容易被背景优越者所获取。
纵观董袭莹的学术历程,她本科学经济学,4+4指导老师是骨科院士,学位是内科,工作定在泌尿外科,规培是在胸外科,毕业论文选题是妇科影像学。毕业后进入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后又进入中日友好医院进行规培学习,连国家规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参加不少于3年的规培,她居然只需1年。如此速培的医学博士,董袭莹是医学天才?


诚然,4+4模式的初衷是好的,招收一些非医学专业的优秀学生们,让他们来从事医疗行业。可现在,学费,招生规模,还有两名副教授的推荐信。这怎么看,都有点像是专门给某些人留的一个后门啊。董小姐,成绩并不怎么样,但是去国外转了一圈之后,在哥大下面上个野鸡学校,然后回来念4年书,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成为协和医学博士,进入三甲医院当医生。这不仅抢走了普通家庭刻苦努力医学生的就业机会,从她在工作中的行为,更是对患者的不负责啊。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细扒下,董小姐这一家人都有问题。还有那个王辰的院士,还有那个姓邱的院士。还有那其他80多个4?4进来跨界医学生,真要查,会查出一大堆老鼠,但是现在官方一直遮遮掩掩。拿这个姓肖的私德和医德做掩护。这里面水可太深了
这题我必须要来打个卡啊!因为我就是一个曾经被晾在手术台上看主刀大夫跟护士麻醉师吵架的产妇!我是“被晾在手术台”视角的亲历者!!
这事儿我曾经在知乎写过一次,应该是关于产科八卦的热门提问。懒得搜了,重新回顾一遍吧:
简单说,就是我预产期刚好赶上医院春节假期,我的指标有点不好(羊水少)。所以,主治医生就跟我商量,大年二十九(也就是过年放假前一天)安排剖宫产。我同意了。
那天产科排了6台手术,我被排到了中午,大约是第3台。
没想到我被推进手术室后,几个手术室护士跟主刀医生(产科大夫)吵架,责怪产科在放假前最后一天排这么多单子:“别的科室已经忙完,今天准备提前放假了,怎么偏你们产科这么多事最后一天安排这么多台手术还要加班!”
我懵了几十秒,迅速听明白了他们这个部门架构:看来,手术室的护士是base在手术室、跟产科护士不一样,手术室护士不归产科管,更像是设计部跟业务部的关系,现在是“设计部”生气临放假还要处理这么多工单,在跟下工单的部门发脾气!
……
我吓得躺在手术台上大气都不敢出。好尴尬啊,《我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室护士和主刀医生吵起来了,我该说什么?》。==
幸好,幸好,那天临时调整,我的主刀医生换成了产科副主任,她是个脾气很好的大姐,她看到护士们发脾气了,她自己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低姿态的跟护士们解释,为什么不得不在放假最后一天下这么多工单:“这位产妇指标balabala,考虑到balabala,如果是放在假期待产会有balabala的风险”……(我在旁边躺着发懵:啊?手术室护士地位这么高的吗,还需要产科副主任在这里低声下气说好话???)
护士们瞧着产科副主任态度这么好,一时间也没什么借口继续发作了,只好不吱声了,开始准备手术。
我刚要松一口气,这时候,麻醉师进来了。然后麻醉师看了工单,直接炸了,直接火爆开喷产科不该节前下单这么多。而且很明显麻醉师地位比产科护士地位高多了,因为脾气更大更直接。人家护士们发牢骚节奏是叽叽喳喳的,麻醉师发脾气节奏则是哒哒哒哒哒哒的。
我躺在手术台上都快绝望了。头一次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成语理解如此深刻真切。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该怎么办?” #WTF
我左右两边拿手术刀的人吵起来了,我作为鱼肉躺在中间该怎么办??
……一时间我根本谈不上愤怒或者害怕,只是纯纯的迷茫。


我跟大家讲,很多人在“肖飞医生将已麻醉患者晾手术台 40 分钟”新闻之后,我们这些平民对“上手术台才发现大夫可能是靠走关系塞进去”的场景产生深深恐惧,其实,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的经验是:场面太离谱以至于你一时间可能顾不上害怕恐惧了,只是深深怀疑这是真的吗?
……
幸好,还是幸好啊,我们产科副主任态度非常好,梅开二度,再次开始向麻醉师细细解释今天工单多的原因,哄完护士又哄麻醉师,把刚才的车轱辘话又讲了一遍。而我的主治大夫在旁边始终一言未发。(主治大夫是男的,很典型上海本地人那种笑眯眯冷冰冰、精明清爽不帮忙的性格,如果当天真的是他主刀,我的处境可能更尴尬,还好临时副主任过来手术,主动承担让手术室泄火的份外责任)
显然麻醉师脾气比护士大,她噼里啪啦骂产科,被副主任医师软绵绵的态度挡回来了,一肚子火气没找到出气口,还没尽兴,即使开始准备手术了,也带着撒气的劲头,拿器械动作叮呤咣啷的动静很大,然后转过头来冲着我发作,说我躺得不好,姿势摆不对,影响她没法打麻醉针。(麻醉师说的专业术语,我没听懂她的指令、不会摆姿势)
我彻底惶恐了:啊?怎么事到我这里了?得罪麻醉师我躺在这里还活不活啊??
……幸好幸好,产科副主任好人做到底,上前来很温和的细言细语,用大白话指挥我弓腰打开脊椎缝隙让麻醉师下针。
直到到这一刻,手术正式开始,麻醉师才闭嘴,大家开始紧密安静的忙碌手术。
后面就基本上没什么事了,一切过程走流程,两边没有再吵,正常进行。
手术缝合阶段我主治医生还接了个电话聊年货。这是另话了。
反正前后这么一趟经历,让我陡然对“医生”这个职业祛魅了,大概理解到:医院也是职场,大家也有不同部门不同利益,相互之间也会吵架——我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我就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给手术室添麻烦增加工作量的“工单”。


说说我自己作为“工单”经历后的心情吧:
坦率讲,我对此事从来就没有过委屈或者愤恨,反而是把医院理解成“职场”之后,倒是很能理解发生手术室吵架这些破事。“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肖医生“把已麻醉患者晾手术台 40 分钟”肯定不是什么孤例(一般情况下也不造成严重后果),我也不是医生我也说不好怎么改进,只能说,还能怎样,大家凑合过呗。
最后,因为生娃是值得纪念的人生大事,我保留了当年的全部住院资料,包括所有完整病历。以上我仅仅只是分享我的经历的故事,没有提及具体的医院,没有评价医院或医务工作者不好的意思。大家做人相互留一线,请相互理解,善言善语结善缘,谢谢。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我早就说过了,医院体系封闭,医生都是利益共同体,全是捂盖子的,颇有点一损俱损的集体荣誉感。
当年,我爱人肾造瘘,江西肿瘤医院泌尿科主任,居然需要超声波医生配合才能做,而超声波医生很搞笑,居然找不到肾造瘘的穿刺点,病人局麻,疼痛难忍,我爱人进入一个多小时,尝试多次,麻药效果都过了,最后推出来说做不了,我气的骂了几句娘,人主任认为我态度不好,用各种理由推脱不做,又是什么化疗引起的皮质肾,很难做。
然后找医务科,人医务科就是打太极,不管。
医生拖的起,病人拖不起,肾造瘘不做,尿出不来,人很快就挂了,
于是,我换了一家医院泌尿科,江西省中医院泌尿科,人半个小时,一个主治医生,不需要超声波医生辅助,解决问题!
我问人中医院的大夫,我爱人的肾造瘘是不是很难做,他说不是,一次就穿进入了,没啥问题,这是非常简单的小手术!
搞笑在哪里,人是中医院啊,中医院的外科啊!你一个西医的管科大主任,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看看,这就是捂盖子,医院上下都是一体的,一贯行为!
谁倒霉?我们患者最倒霉,花了钱,受了罪,没做成,还不能骂娘,骂了,人要说你态度不好,是麻烦,什么玩意儿!
所以,你说医患矛盾,呵呵,我就不多说什么,跑医院七八年,啥狗屁事没见过!?
病人就是三孙子!!!!
中国知名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爆出桃色新闻,网民在“吃瓜”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丝特权的身影。
事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4月中被妻子举报婚内出轨多人,引发关注。中日友好医院星期天(4月27日)作出回应,指举报基本属实,开除肖飞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
网民注意到,在肖飞妻子的举报信中提到的其中一个婚外情对象,是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
举报信中说,董袭莹在手术时因操作失误被护士斥责,一旁的肖飞为了维护董袭莹,公然与护士争吵,要求换护士,随后带着董袭莹离开手术室长达40分钟。而在这期间,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仍然躺在手术台上。
这一弃病人于不顾的行为引发批评,网民也发现,让肖飞“冲冠一怒”的“红颜”董袭莹,有着不平常的经历。
网民通过检索公开信息梳理出了董袭莹的经历。1997年出生的董袭莹本科在隶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美国文理学院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回国后转为学医,且进入中国顶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年后就“速成”医学博士,进入三甲医院。
是“跨界天才”还是特权?
成为中国三甲医院的医生至少需要10年,包括五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上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并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规培期可同步进行硕士教育,但要攻读医学博士,需要再花两三年时间。
一些院校近年来推行改革,仿效美国的“4+4”模式,即四年非医学本科,毕业后再加上四年医学专业教育,旨在招收多学科背景、有潜质的优秀本科生,协和医学院就是其中一所。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董袭莹2019年被协和的“4+4”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博士录取,专业为内科学。
但令人疑惑的是,她自加入协和后,就在内科、外科间不断“跨界”——她的博士导师是协和一位骨科的院士,毕业论文本身却是医学影像方向。实习期间,她又在胸外科病房手术室工作。
2021年,中国政府网转载一篇“北京:医联体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助力患者健康”报道中,一张配图的图说为“11月5日,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联体胸外科病房手术室,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董袭莹在团队协作中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
中国政府网2021年转载的一篇报道中,配图图说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董袭莹在团队协作中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互联网)
公众质疑,董袭莹内科学专业学生还没毕业,是否就够资格从事手术、是否合规?也因为涉猎了截然不同的医学领域,被网民略带讽刺地称为“跨界天才”。
据界面新闻报道,她入学一年左右,就作为第二作者发表了消化内科方面的文章“第551例 吞咽困难—胸腔积液—后纵隔囊肿”在《中华医学杂志》。
她的博士论文也因全文仅30多页被质疑。有网民晒出自己的硕士论文,都不止50页,“院士级别指导的博士论文,起码应该是一本书的厚度吧?”
据《羊城晚报》报道,此事曝光后,此前被网民翻出来的董袭莹博士论文,星期二(4月29日)在中国知网已搜不到。
疑搬出院士干预规培流程
从协和毕业后,董袭莹前往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参加规培,在这一期间与该院医生肖飞结识。作为规培医生,董袭莹按计划应轮转到骨科。
肖飞妻子的举报信称,二人为维持关系要留在同一科室,肖飞试图凭借私权,给骨科的人“打招呼”让董留在胸外科,遭到拒绝。于是,董袭莹搬出自己院士级别的导师运作实现。
对此肖飞星期二对财新网回应称:董袭莹之所以要留在胸外科,是因为该科的轮转医生不足,而骨科轮转医生多,分配不均,所以董袭莹才找到她的导师、协和医院某院士协调转科事宜。
肖飞说,这一安排是由于排班困难而非行使特权。
在网民看来,这等于变相承认了董袭莹借助院士的权利,达到了自己的诉求。
网络上,网民还扒出董袭莹家庭背景,说她有央企总裁父亲、大学副院长母亲……许多细节未经证实,但公众已经拼出“特权”的样子。
网民不仅质疑董袭莹是否有资格当医生,也质疑协和医院所谓特别的“4+4”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医生是否值得信赖?中国又还有多少这样的“特权医生”?
4+4培养模式陷争议漩涡
这次事件发生后,一些博主还贴出“4+4”项目下的医生名单,并表示坚决不挂这些医生的号。
微博上名为“许超医生”的认证用户则称,通过4+4拿到博士学位的医生,很可能根本不需要去临床一线做手术,因为毕业工作没几年,就不需要在一线了,“弄个行政岗一待,后面就是人情世故了”。
他还说,“你真让他们给你做手术,估计他们也不敢”。
目前,中国的北京协和、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已开启4+4模式,各方都表示这一模式是为了培养多学科背景创新医学人才,也给真正有志于医学者学医从医机会。
与传统考取医学院的方式不同,4+4模式下的选拔条件包括学校排名、绩点与修读课程,申请后综合考试、面试成绩录取。
但是,网民往回翻查协和4+4的招生简章发现,2018年这一学制仅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本科生开放,2019年还要求QS世界大学排名或Times排名前50名大学,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6或排名前30%。
疑点在于,董袭莹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下属的巴纳德女子学院,并不包含在协和2019年的招生简章内,而且协和的要求此后一路放宽。
2023年,申请者学校只需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登上过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即可,这一年巴纳德女子学院这才包含进去,绩点要求也取消。
网民质疑,不断降低要求,不是明显给了关系人士开后门的空间吗?据极目新闻报道,协和医学院2023年7月发布的校长寄语毕业生相关文章,已删除了“董袭莹”相关内容。
网民发现,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发布于2023年“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的文章,也删除了有关“董袭莹”的相关内容。(极目新闻)
协和等相关方还没有回应,但“协和”“董袭莹”等词条星期二持续占据微博、小红书和抖音的热点位置。不少网民问:肖飞处置了,对董袭莹涉嫌违规操作的事就不调查吗?
大众眼中专业门槛极高、资源紧张的中国三甲医院体系,任何涉及“特权”或“开后门”的事,都会激起千层浪。
公众不仅质疑“4+4”模式有没有沦为特权遮羞布,也为成千上万普通医学生可能面临不公平竞争感到不甘,更震惊于医生这种专业能力也可以造假。
最重要的,是担忧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会不会随时被丢下,被没有得到足够训练的专业人士“下刀”。
上一篇回答我提到过,这属于外科佬基操,因为各种原因等台子的情况时有发生。反正有麻醉佬兜底,外科佬基本不会在意让患者躺着多等一会,你看肖飞在事后的回应里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
手术工作对医院来说很重要,所以基本上在手术室里外科医生话语权很大。这样的准则最终是为了维护患者的权益,但有点外科佬拎不清这一点,肆意使用这种权力,有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
当然,这样的行为并不都是损害患者权益的,也有可能麻醉护理有工作做的不到位,主刀存在合理诉求的情况。
如果是不合理的诉求,或者只是发泄情绪,那性质当然是非常恶劣的。理论上增加了患者的风险,但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来说,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任凭手术室里发生什么风浪,麻醉佬都会蹲在手术患者前,监控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从法律上来说,医疗事故要有造成损害这一前提,没有损害自然也就没有追责这么一说。
反正手术室里各种神仙打架,麻醉佬终究是躲不过成为play的一环。
天街踏尽公卿骨
内库烧作锦绣灰
黄巢为什么下手这么狠?因为他当年的名额也被人顶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苦逼奋斗八年,抵不过圈里大佬的一个电话。
让一个社区大学出身的上手术台,爽文都不敢这么写啊!
作为外科医生,看到这里,我觉得大多数想的并不是违法违规的问题,医疗事故违法违规是以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事实为基础的。
但这个事情,大多数医生应该都会想到主管医生和麻醉医生吧,估计也有不少主管医生和麻醉医生看到这里会忍不住有骂娘的冲动,或者是说心里一紧。
患者上台后,主刀医生的任务更多的是把手术完成,而患者生命体征等安全问题一般是要麻醉医生担着的。而术后相关的问题,直接面对的是主管医生,并不是主刀医生。
麻醉时间过长,手术风险增加,麻醉术后并发症增加,压力不仅在主管医生身上,更在麻醉医生身上。
如果我是主管医生,我肯定骂骂咧咧的。
看到很多知友在说医院相互包庇推诿等等。
但此案例来说,对于主刀医生来说,副高带组,可能病人都不是他管的,而是底下牛马管的,如果出了问题,直接在一线面对家属的不是主刀,也有可能不是主管医生,纠纷里为避免矛盾加剧,相关人员有回避原则,处理问题的一般是医务科和法务部。
但出了问题,在前线处理的,和医务科、法务部沟通对接的,还是主管医生,家属可能连主刀的面都见不到。
所以并未违法,但该有的压力也并不在肖医生身上,术中是麻醉医生,术中术后提心吊胆的是主管医生。
还是那句话,在医疗圈待久了,你才会认识到那句话的含金量一直在上升。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一个人不希望你死,那一定是你的主管医生。
也和各位说一下,如果真的有医疗事故,不要为难主管医生,因为他决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他也只是牛马,听命行事罢了。
最新消息 小四无敌履历,医学生集体破防(最新:多名4+4同学被扒)


4年经济学本科(网传是野鸡哥大),
4年内科博士,指导院士是骨科,
毕业论文妇产科,
外科执业。
博士论文目前网上还能看到,连个普通医学院的本科生都比不了。
问题这小四父母也不算什么啊,北京科技大学很厉害吗?还是家里和院士认识?
可能有的知友没看过相关帖子,还不清楚小四父母,在北京真的不算什么高官权贵。
父,董晓辉,中冶建研院总经理,
母,米振莉,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谢知友科普:
父亲董晓晖:董晓晖在中冶建研院(中国冶金建筑研究总院)担任要职,拥有37项专利,并曾通过专利资源协助肖飞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
母亲米振莉: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主导骨科耗材研发,相关领域资源被认为对董袭莹的医学职业选择(如骨科、泌尿外科等科室轮转)
最新:博士论文全网删除,看来要死保闺女
当你发现房间有一只蟑螂,那一定已经有无数只蟑螂;医疗界独立王国的程度,其实远超铁路石油烟草,是真正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医疗系统都是执业和研究一体两面,但凡是个科室都能自己搞一个学科,连IT部门都能搞出一个医学信息学,各种专科专病学会协会组织多如牛毛。除了刚入行的,每个从业者手下都有学生,而且在招聘录用过程中有极大的话语权。这就决定了医疗行业的地域限制和人身依附及其严重。哪怕你是JHU协和毕业也没用,在我这小三甲这一亩三分地 我也只录用我自己的学生,虽然他只是本地医学院毕业。从一个实习生进入医院开始,导师就比他的父母还要重要(爹亲娘亲不如自己导师亲)。这种人身依附程度,即使是最讲究师承的传统学徒制相声班主也比不了(郭得缸点赞)。大家以为努力学习去大城市了,就能逃离小县城的中县干部体制了,其实最终还是中县干部体制,只是自己遇不到罢了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院士制真不是个好制度。院士权力太大,诱惑太大,以至于获得称号后就无心继续潜心学术。在权利春药下,不仅成了学阀干预本单位行政,还干预整个行业发展,实际上很多人还试图干扰社会秩序。院士没必要终身制,能科研产出就鼓励他们产出,用经费、项目、科研条件支持他们作出更大的贡献。不能产出的时候就要搞退出机制,留着做学阀和老而不死就是纯粹祸害!
这里涉及的三个院士都有问题,而且恰恰他们才是问题的根源,造成社会不公。
太让老百姓失望了!难道院士可以无法无天吗!难道就没有制约机制吗?
这个事已经远超肖医生本人出轨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了。我建议大家火力要精准,4+4这个我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学制,昨天才第一次知道,真是开了眼界。
如果你高考异常优秀,报了八年制,那是该你八年就拿医学博士,谁叫别人考不过你呢?毕竟再多考几分就直接上清华北大线了。但就是八年制这个短学制本身也有很多诟病,因为大部分学生很难正常完成一个长一点的博士课题,时间太紧:4年基础课要上完吧?临床实习1年至少吧?3年时间要做完别人硕博连读都要6年的课题,还要考执业、找工作,是不是有点太紧。所以很多都主动延期了。
正常医学博士留院,我是说华西复旦浙医中山这些头部三甲,你得走完5年本、3年硕、3年博、2-3年博后再加2-3年规培。走完这个流程的老实孩子,回头一看怎么协和你个武林盟主搞了个4+4?!啥玩意!我辛苦16年才能用博士学位留院,还得PK掉这条马拉松赛道上茫茫多的竞争者,然后你4年就拿临床博士学位留院了?前面4年还是个野鸡大学的经济学专业?!离大谱!
每个制度都免不了有空子,你家能量大,能找空子钻空子,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家里面有钱有势,买个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文凭大家也就哈哈一乐。大家都知道你只是从一个有钱的学渣,变成一个有文凭的学渣。但你现在是集院士之力、拿协和这个武林盟主背书,硬生生在高考和医培制度上砸开个洞,就为了把这几个学经济的、学园艺的、学西班牙语的学渣,绕过高考和医培,弄进协和去拿临床博士?
这就相当于你为了钻空子,硬生生把承重墙拆了。这是动摇国本的。古代怎么处理高考舞弊的案子?明朝的南北榜案、清朝的贡院案,可以作为判例。康熙还是下手太轻了。建议参照老朱。
?
别洗了,肖飞这事真的破大圈儿。
知道我最先是从哪里听到这个事情的吗?
是前天晚上去超市买菜,旁边两个奶奶在超级激动的聊“有个医生为了小情人把全麻患者晾在手术台上40分钟”。
我的耳朵立马就竖过去了好吗?
毕竟底层百姓虽是“贱命”一条,但也扛着一家老小啊。
谁还理姓肖的出轨几个人呢?
当然,如今也别想用肖飞转移大家的视线。


更新:
将从各处找到的一些图贴在此处。
情况可以概括为:
董小姐不想去轮转下一科室,想和肖飞在一起,于是教秘告状。
那时候主任要求“该怎么办怎么办”。


结果,董小姐一个电话打给邱老院士,他又打给协和仉(音同掌)老,仉老又联系了中日这边的主任让其签字同意“不轮转”。
在肖董二人赢了的情况下,肖飞仍对着教秘骑脸开大,还威胁一整科室的人。


一个月后,才又有“肖为了维护小情人把全麻患者晾在手术台上40分钟”这种炸裂的事情上演。
最后才是原配的举报信。


















更新:
延伸出一些新问题
如何看待军队首次将QS前200境外高校毕业生纳入招录范围?456 赞同 · 31 评论回答


消息称董某莹用 3 年时间完成了 11 篇跨学科论文,她是如何做到的?背后可能存在哪些问题?194 赞同 · 12 评论回答


饶毅称「没说过协和医学院乌烟瘴气,4+4 适合协和且可推广」,4+4 适合哪类医学院?执行要注意什么?39 赞同 · 3 评论回答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我天天哭着喊着不让同学们学麻醉,现在明白我的用心良苦了吧。
当肖飞副主任医生查房释放性魅力的时候,麻醉医生在手术室里守着麻醉机。当肖飞副主任医生坐在办公室和小四谈吐天下的时候,麻醉医生在手术室里守着麻醉机。甚至当肖飞副主任医生为了哄生气的小四抛下麻醉的病人离开手术室的时候,还是麻醉医生在手术室里孤独的守着麻醉机。
所以我就来说说肖飞把麻醉的患者晾在手术台上的事儿。这肯定不符合良好的医德。但是会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吗?我觉得不会,就事实来看估计也没有发生医疗意外,因为有我们麻醉医生在现场守护麻醉患者的生命,也就是说麻醉医生默默承受着一切。
事实上,麻醉诱导结束后不能立马开始手术的事儿在手术室里是时常发生的。比如早上第一台病人麻醉的时候。医院首台手术一般都规定不可以开台太晚,因为等待手术的病人很多,都是不吃不喝等着手术的。主刀的主任医师早晨又不得不完成查房。此时主刀医生派个同治疗组下级医生来到手术室进行三方核查后就让麻醉对病人进行麻醉,以方便主刀查房结束后立马赶到手术室开展手术。这时就有可能出现麻醉诱导结束后不能立马开始手术。再比如,主刀医生中午换台吃饭的时候,他在下面吃饭半个小时。麻醉也会在三方核查之后就进行麻醉。再比如手术特别多主刀医生手术分台的时候,主刀只进行最关键难度最高的手术步骤,主刀上一台还没结束,下一台就已经麻好了,然后上台的助手早就做好了前置准备,就等主刀进行关键步骤,然后就会进行等待。再比如,进行肿物切除的时候,无法确认肿物是好的还是坏的,需要送冰冻病理来确认的时候,会出现手术开始后暂停的现象。因为肿物是良性还是恶性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必须等。
还有后果有多严重?对病人有多危险?
这种情况基本上不会出太大的后果,但是不能说没有风险。因为麻醉状态本身就是会随时出现意外的一种状态。但是好在生命的保护神麻醉医生就守在麻醉着病人身边呢。他们默默承担着这其中的风险。不争不抢任何一点功劳,干的好了是本分,干的不好是意外。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是病人的生命保障,重要性完全不亚于主刀医生。
所以准确的来说,肖飞是麻醉诱导结束后没有立马开始手术。并不是所谓的手术开膛破肚了手术暂停了。至于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我上面说了有麻醉医生在,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日常工作中是麻醉诱导结束后没有立马开始手术情况多不多?刨除以上因素也有挺多其他情况出现。因为麻醉并不是打一针就结束了(普通人总以为麻醉就是一瞬间的事儿,其实并不是的)。有些病人诱导结束后还要进行麻醉操作,神经阻滞,动静脉穿刺,食道超声等。而且手术开始前有些病人还要下胃管,下导尿管,摆体位等尤其是胖子体位特别费时。大型三甲医院甚至配备诱导室,专门来干这些事儿。这些都是花时间的。所以麻醉诱导结束,手术并不是总能立马开始。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着肖飞完全没错。
我说的上述情况和肖飞的情况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虽然他们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麻醉开始后主刀没有立刻开始手术。属于医疗违规吗?这事儿没办法评价,大家的目的大部分都是好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手术进程,总不能所有人等着主刀吃完饭后再麻醉吧,这样对医生,对病人是反而有益的。
当然肖飞这个事儿除外。他是的确在这件事儿上没有医德。医德评价的标准不是你的病人有没有出事儿,而是你有没有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他全然不顾病人麻醉状态下的风险,然后把麻醉老师的功劳当成自己的辩护词。大错特错!这次是他幸运,抱着这样的心态早晚会出现意外,所以不让他行医是完全的正确。
肖飞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认为自己没有影响医疗安全。严格意义上来说,的确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是这是因为我们麻醉医生独自承担了此时麻醉状态下的风险。不是他的辩护词。并且他声称如果麻醉医生真的有一点点专业素养的话,开台那几分钟很难维持病人的心率、血压,这不应该是一个专业麻醉大夫应该说出的话。的确我承认,维持病人的心率、血压,对于专业的麻醉医生来说不困难,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麻醉状态不是没有风险的。在我看来他没有很重视麻醉。所以只有麻醉医生受伤的世界发生了。
这就是另外一个我哭着喊着不让同学们学麻醉原因了。即便肖飞这个级别的副主任医师,往往也看不到麻醉医生的努力。这就是现在麻醉医生面临的现实,那就是虽然极其重要性并且风险高,但是大部分医院里麻醉根本没有应有的地位。比如在这个肖飞眼里,麻醉可能就是医技。压根算不上医生。也更别提普通群众了,他们总是麻醉师,麻醉师的称呼每一个麻醉医生。从待遇到手术室里的话语权,麻醉医生的确表现得不像个医生。手术室里唯一像医生的某些时候就是主刀医师。这是不正常现象,因为这个时候主刀医师就是独裁者,手术室里没有人在权力上可以和他抗衡。他想走就走,想留就留,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所以麻醉医生的绝不应该如此弱小,绝不应该仅仅做一个角落里只负责守护病人的守护神。
当然医院层级越高,麻醉医生越受重视!但是层级高了麻醉医生也会越累,而且风险越高啊。所以这又是我天天哭着喊着不让同学们学麻醉的又一个原因了。那就是一天到晚天天上手术,天天精神紧绷。
麻醉具体多累请看我以前的回答
早就听说麻醉医生很累,到底有多累,可以具体说一说吗?
我必须再来更一下。
我说肖飞的确在事实上没有造成医疗事故。这并不是给肖飞行为洗地,只是普通群众吃着吃着瓜就把怨气宣泄到普通医生身上了。导致有些人不是从业人员就会认为所有医生草菅人命,报复医生。我真怕哪一天我受到极端人士的攻击,我可是好牛马啊。
这就是我认为的不公带来的坏处。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的海鲜汤。某些人走最快的捷径,拿最多的资源,干最损害医生群体的事儿,最后还能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留给普通医生最恶劣的环境和最臭的名声。所以希望大家善待你的主管医生。他们是普通的牛马,是实实在在最关心你疾病的人。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论文被撤下,官网关于董小姐的介绍被删除,现在就连“4+4模式”的网站也已经打不开了,录取名单都已经无法再查询。现在就是装死,等大家都慢慢淡忘就这样过去了,基操了属于是。
将军:医生必须是医学专业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当董袭莹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本科生的身份,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踏入医学领域时,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励志的“跨界天才”故事,会在六年后演变成一场撕裂医疗公平与学术诚信的飓风。
协和“4+4”项目本意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允许非医学背景的本科生用四年时间完成医学博士课程。
但董袭莹的履历却让人嗅到了“量身定制”的味道: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一所常被网友调侃为“水货”的女子文理学院)经济学本科,回国后直接跨入协和医学院,四年后摇身一变为医学博士。
更魔幻的是,她的博士论文仅30页正文,研究方向是妇科影像,导师却是骨科院士,最终学位证书标注内科,规培在胸外科,现职为泌尿外科住院医师——专业跨度之大,堪称“六边形战士”。
普通医学生需要十余年寒窗苦读,而她仅用四年便完成从经济学到外科医生的跃迁。
网友戏称:“这哪里是医学教育?分明是特权直通车。”
规培缩水、论文下架:特权阶层的“绿灯”有多亮?
医学规培制度本是为保障医生临床能力而设,通常需三年轮转多个科室。
但董袭莹的规培期被缩短至一年,且本该轮转至脊柱外科时,因与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飞的不正当关系,通过协和医院骨科主任的“打招呼”,违规留在胸外科。
更蹊跷的是,事件曝光后,知网迅速下架了她的论文。
我从我朋友那找到了知网已搜不到董袭莹博士论文pdf,放在下面了
https://pan.quark.cn/s/0a2011e62fc0


img
这篇曾被网友嘲讽“30页正文不如硕士论文”的研究,致谢栏赫然列满医学界大佬的名字,与其学术成果的浅薄形成鲜明对比。
有医学背景的网友直言:“我的电子系硕士论文都比她更贴近实际应用。”
论文消失的背后,究竟是学术不端的自我掩盖,还是权力对真相的扑杀?
手术台上的40分钟:当医德为私欲让路
2024年7月5日,中日友好医院手术室的一场闹剧,彻底撕开了这场风波的伦理黑洞。
董袭莹因操作失误被护士批评,肖飞为护短与护士争吵,两人竟将已麻醉的患者独自留在手术台长达40分钟。
若非其他医护人员紧急协调,险些酿成医疗事故。
肖飞事后辩称“头晕手抖需服药”,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明确规定主刀医生需全程在场。
更讽刺的是,董袭莹作为当事人,全程未返回手术室。


img
面对舆论质疑,医院仅开除肖飞,对董袭莹的违规行为却避而不谈。
网友愤怒:“特权医生犯错,患者买单?”
家族资源代际传递:医学圣殿沦为“拼爹战场”?
董袭莹的父亲是中冶建研院总经理,母亲是北科大副院长,家族资源成为她“开挂”生涯的隐形推手。
从巴纳德学院“镀金”哥大背景,到协和“4+4”破格录取,再到规培违规留科,每一步都踩在普通医学生难以企及的“绿色通道”上。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4年涉及学术近亲繁殖的医疗纠纷同比暴涨67%。
当医学教育沦为资源阶层的“家族游戏”,寒门学子的十年苦读,终究敌不过一纸推荐信。
协和“4+4”:精英项目还是特权后门?
协和“4+4”项目设立初衷是吸引多学科人才,但董袭莹的案例暴露了制度漏洞:选拔标准模糊、学术审核宽松、培养过程缺乏透明度。
网友质疑:“若真为培养精英,为何论文仅30页就能毕业?为何专业方向随意切换?”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类“特殊通道”正在成为权贵阶层规避高考竞争、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工具。
当医学博士的含金量被稀释,患者的安全又该托付给谁?
无影灯下的沉默:系统溃败与公众信任危机
肖飞被开除,但董袭莹依然隐身。医院、学校、学术机构的集体沉默,让这场风暴演变为对医疗体系的全方位拷问:
医学伦理:当规培制度成为人情交易场,手术刀还能否回归治病救人的初心?
学术公平:论文下架、大佬站台,学术评价体系是否已沦为特权的遮羞布?
患者权益:速成医生主刀、术中擅离职守,谁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兜底?
国家三令五申打击医疗腐败,但董袭莹事件表明,特权渗透早已从药品回扣、设备采购蔓延至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当医学圣殿的砖瓦被一块块撬走,普通人只能祈祷:下一个被晾在手术台上的,不会是自己。
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董袭莹的故事,注定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罗生门。
论文下架、调查停滞、涉事方缄默——真相或许永远被封存在特权编织的黑箱中。
但我们仍要追问:
当“天才少女”的光环破碎,协和的“无影灯”能否照亮那些隐秘的角落?
当医疗公平沦为奢侈品,普通人又该如何相信:
手术台上躺着的,不是下一个代价?
如今的董袭莹还正在某个地方养胎,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月就要分娩。现在正是国家抓生育的时候,这个时候,董小姐可千万别激动,别动了胎气。
生出一个健康宝宝,比什么都强。
这外面的风风雨雨,不还有孩子他外公外婆不是?
最后附上董袭莹博士论文pdf
链接:https://pan.quark.cn/s/0a2011e62fc0
我有时候在想,文革发生是不是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这些需要住牛棚的玩意太多了,法律已经完全管不了他们了。
人才上升渠道这事是国本,这帮蛀虫在动摇国本!
如果国家对这事还是轻拿轻放,那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发现了一个极其可怕事情。
以前天龙人在金融,烟草,电网行业,你赚钱吧赚吧跟我们老百姓无关。
现在如果天龙人开始卷医疗,拿起手术刀来给你开刀。犹犹豫豫的切一刀,再一刀,还没开,闭上眼睛一刀下去,迸血了,她哭了,跑出手术室。助手跑出去安慰她。
就问你怕不怕?
转进@嘿嘿兄弟的揭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0632073909265578/answer/1900896943523206717?share_code=11zCTNhEGTw5C&utm_psn=1901069468504945453
先有董大姐对海龟铁口直断,
后有董小姐现身说法做捧哏。
这一天天的闹剧,
不比打游戏刷视频刺激?


种地的眼里,皇上扛的是金锄头。
普通人眼里,董小姐图的就是医学博士的帽子。
但去协和当医生,我估计董小姐也没瞧上。
避开高考,海外混个本科,通过人不知鬼不觉、只有小圈子、好朋友、自己人才知道的4+4,刷成协和博士,不过是踏上跳板的第一步。
真正的目的是拿到事业编,转成管理岗,职称混到了副高,就去中日友好医院的主管单位卫健委,去当领导,成功上岸。
这种出身,谁稀罕当个苦哈哈的医生呀。
要不说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嘛!
梁启超被嘎错了,证明了咱梁老师大气,朱令被延误,咱也同意是沟通不畅,饶毅喷咱们医院乌烟瘴气,任人唯亲,咱也认为是饶老师任性。
但董小姐
本科是经济学;协和学的是内科;
博士论文是妇科;规培是胸外科;指导老师是骨科;就职是泌尿科;3年规培能免去两年;不想轮转的科室可以不去还能找来院士打招呼还能在规培中间怀孕。
这一路混搭的六边形天才少女的智商和霸气,
华佗来了也得被吓得驾着仙鹤掉头离去。
有人说单位里的好岗位,
就跟艾滋病一样,只有三种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董小姐这种跨界医疗精英,大量的进入知名医院,
咱病人们可真是有福了。
居然有幸成为天龙人PLAY的NPC:
自个被全身麻醉了,
就因为董小姐心情不好,就被扔在手术台上、被躺尸40分钟。
想想TM都刺激。
陈轩所有的亲朋好友,我都警告他们庸医杀人。
竭力劝他们,但凡有个大病小灾,一定要来北京看病。
我经常举两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的4岁女儿,从床上掉下来,摔断了锁骨,在老家看了几个医院,都是要给四岁的孩子开刀,要花好几万。到了北京,医生让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个带子,绑了几个月就痊愈了。
我妈手指发麻,山西老家看了好多医院,都要求动手术,也是来到北京找到靠谱的医生,加上挂号费,不到100块钱,吃药不到两周,就好了。
医者仁心。
好医生尤其是农村出身,5+3+3一步步淌着水踩着泥爬上来的医生。
他能理解你能共情你,也有能力帮到你。
董小姐这类事情不处理,对不起这些真正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苦命的医学生。
你看看现在10条视频,8条都是医生发的。
医生群体已经破防了。
一个董小姐,逼得全网的医生,都在澄清自己的学历。
五年制临床医学,连开处方的权力都没有,
你看人家4+4:
学经济、考古的、西班牙语的、园林的,
学医第二年就能给人切肺了。
照这样,
学土木工程的,第二年就可以给人做搭桥手术了;学软件工程的,第二年就可以给病人;学钳工学电焊的,第二年也可以给人接骨头了;学污水治理的,第二年可以给人治疗拉肚子了;学物流管理的,第二年就可以给人做器官移植了。
天龙人的子弟,最好进娱乐圈吧,
金融圈、互联网圈都行,
顶多折腾折腾自己,恶心恶心大家。
千万别进医疗圈,
你这不是要钱,你这可是要大家的命啊。
这么看来,
董大姐的话,含金量确实在增加呀。
至少国内985、211,没啥机会作弊。
能看透董小姐的,果然只有董大姐。
THE END
想和陈轩聊聊吗?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手术途中
医生丢下病人出去哄小三
脑残国产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两性话题 最新文章
北医三院在北京的地位和协和301是一样的吗?
10 大最痛苦的手术是什么?
如何评价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为什么现在人们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被曝将已麻醉患者晾手
屠呦呦为何能当选美国院士,却成不了本国院
为什么部分中国男性不喜打扮?
什么才是一个男人身上最大是魅力?
男生裸检会尴尬吗?
几个女性能打过一个男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5-05-04 12:08:35  更:2025-05-04 12:38:4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