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两性话题 -> 黑龙江两男子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一死一伤,警方已介入调查,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和酸汤子有关吗? -> 正文阅读 |
|
[两性话题]黑龙江两男子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一死一伤,警方已介入调查,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和酸汤子有关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另一人正在抢救。10月1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的周先生向极目新闻反映,10月12日晚,他… |
真没想到在前几年那个酸汤子造成9人死亡的事件过后,还有人敢吃酸汤子 先来回顾一下当年的事件—— 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市,12人家庭聚餐,有9人食用了冷冻存放一年的酸汤子,食用酸汤子的9人全部死亡。其余一起用餐的小辈因为不爱吃酸汤子逃过一劫。 |
![]() |
而今天爆出这起中毒事件,和当年非常相似,也是10月,也是家庭聚餐(在邻居家吃饭),据说是五六人一起吃饭,只有2人食用了酸汤子,2人全部中毒,目前一人死亡,另一人还在治疗。 酸汤子这种食物为什么这么毒,是因为其中的毒素——米酵菌酸,是一种高致死性的毒素。 它是椰毒假单胞菌的代谢产物,而这种菌喜欢感染淀粉类食物。 所以我建议大家拒绝一切长时间天然发酵米面食物以及警惕所有湿米面类食物。 什么叫长时间天然发酵? 以酸汤子为例,酸汤子的原料是玉米面,制作方法是把玉米面泡在水里让它自然变酸,不加入菌种而是自己发酵,这就叫天然发酵,而且发酵时间长,在东北传统做法中,常常需要发酵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 等到玉米面发酵变酸了,具有天然的酸香味,再压成饸饹面条,酸汤子就做好了。 |
![]() |
在这么久的发酵时间里,如果玉米面被椰毒假单胞菌感染了,就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再食用这种酵米面食物了,如果家里长辈爱吃的,一定把这些新闻转给他看看,以后都不要再吃了。 也不要说什么小时候吃着好好的怎么现在不能吃了呢,看看东北中毒的这几起事件,都是几十岁的长辈,也是吃了一辈子没事,一出事就来不及了。 为什么还得警惕湿米面类食物? 因为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只要是湿的,就可能会被椰毒假单胞菌感染,几乎每年都有变质河粉导致中毒的事件,所以也要一并小心。 |
![]() |
(我连路边小摊卖的凉皮凉面都不吃,因为淀粉类食物湿着放在外面真的很危险,尤其是夏天,除了椰毒假单胞菌还有很多其他致病菌)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食物是木耳 木耳也是椰毒假单胞菌喜爱的食物,所以新鲜湿木耳建议焯水后再食用,干木耳泡发时间不要太长,不能隔夜。 |
![]() |
|
又是酸汤子…… 酸汤子其实算是我们老家那边的一种小众传统食物吧,说是来源于当地的满族。其实就是一种就是用发酵的玉米面做的面食。做法很简单:把玉米泡水磨碎,泡个一周左右自然发酵,再搓成粗面条下锅。辽宁、黑龙江一带都能见到。它的味道挺特别的,有人爱吃,有人觉得酸了吧唧的不好吃,我就是后者,反正我不喜欢吃这个。 |
![]() |
上一次酸汤子在全国出名,还是因为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9人食用一个放了一年的酸汤子以后,全部死亡。 这事情弄的全国震惊。 当时大家的普遍猜测可能是黄曲霉素,毕竟玉米制品,黄曲霉的可能性更高,结果上次黑龙江的酸汤子中毒最后查出来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来自于椰酵假单胞菌,这种常见于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造成的。米酵菌酸耐高温,而且没有特效药,中毒后几小时内会出现严重呕吐、肝肾衰竭,死亡率高达四五成。 当然不能光说酸汤子,北方还有什么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都可能被这种菌污染,像南方的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也一样。 根据卫健委的信息,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全国已发生此类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目前还不确定这次中毒的原因是不是酸汤子,也不确定是黄曲霉素还是米酵菌酸亦或是其他的问题,但大部分原因都是原材料发霉变质,一般来说挑选新鲜无霉变的原材料,勤换水能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但无法100%避免。 所以最靠谱的建议其实很简单:不做,也别吃,毕竟大家的命就一条不是嘛。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又是发酵类食品导致的中毒…… 鼠的额头一跳一跳的,曾经喝过所谓农家酿的杂果酒,被过高含量的杂醇「痛扁一顿」的经历,还没完全忘掉。 |
![]() |
家庭酿果酒,尤其杂果酒与葡萄酒,总是有各种风险,酿好了之后的杂醇含量也是一个危险源 而这只是化学性质的中毒反应,不是神经、生物性质的中毒反应,后者更可怕,也更致命。 甚至于,比起酸汤子、毛鸡蛋的当场发作,一不小心,发酵食品就会变成长期生理疾病的毒源。 不知有朋友听过「察布查尔病」嘛? 那是建国初年,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人当中的一种神经性怪病,专门困扰当地妇女儿童,根源就是这一民族在春天吃的发酵食品「米送乎乎」,或曰「面酱」,用发酵的麦子粉制成。 |
![]() |
这就是米送乎乎(馒头发酵版本),如今已经很少见了,要做必须消毒 在制作「米送乎乎」的过程中,来自土壤的肉毒杆菌会污染半成品,发酵工作又不经任何消毒手段,加之众多锡伯族人习惯把麦子粉蒸成馒头再慢慢发酵,这个过程加速了肉毒杆菌的繁殖,生成了大量的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简称BX)…… 而当地人习惯由妇女儿童先行品尝、试吃尚未煮熟的「米送乎乎」,就中了毒,死亡率非常高。 自上世纪60年代后,察布查尔县人民先后改掉了生吃「米送乎乎」的习惯,并且逐步放弃了家庭手工制作这玩意儿的工序,改成机械化、流水线化生产,终于根绝了中毒可能。 好吧,60年过去了,发酵食品中毒事件又回来了,真是阴魂不散。 虽然本次事件元凶「酸汤子」是纯粹的粮食发酵食品,导致中毒反应的细菌是厌氧菌之椰酵假单胞菌属 - 酵米面亚种(旧名酵米面黄杆菌),但这玩意儿比肉毒杆菌更可怕,因为它耐120°C高温,煮也煮不死,污染食品外表看不出来,还特别喜欢在气候炎热或半凉爽时,侵入米面(特别是玉米面)发酵食品里,大肆污染、放毒。 它放出的毒素,名曰「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简称BA)」,同样能耐高温,毒性较之BX来得更猛恶,致死率可达100%,还没有解药,人一旦中招,不死也得扒层皮。 |
![]() |
玉米面、银耳,这俩食品是最容易遭到米酵菌酸污染的,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被成功分离出毒源 嘛,都说「冒死吃河豚」,河豚毒素(TTX)的毒性众所周知,而河豚鱼肉之鲜美也流传甚广,如果有人冒险去吃,鼠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而这「酸汤子」,用玉米大碴子粉揉成面团发酵一段时间、再挖出来搓成面条子儿的偏酸口(或曰酸了吧唧)的吃食,能有必要不顾一个「死」字当头,也要拼命来吃? |
![]() |
酸汤子,看起来人畜无害,但这几年已经连续放倒很多人了 说实在的,鼠小时候在辽宁、吉林二省晃悠,倒也吃了「酸汤子」,跟鼠妈、鼠姥爷一样不喜欢。 真好这一口的,拜托,可以拿白醋、热水、香醋兑个酸汤,然后煮玉米面条来吃。 也别冲着鼠嚷嚷「这是俺们这嘎达习惯吃了的」,隔壁锡伯族那「米送乎乎」吃了也得百年多了,为了以后不生病,硬下心来放弃。 何况这不是第一次了! 2020年那一次,直接放倒了黑龙江鸡东县一家子的大活人,可谓惨痛。 不要侥幸,不要自欺,食品安全必须要警惕,尤其是隐藏在各自的家里的隐患。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酸汤子是用玉米或玉米碎碴子经浸泡、发酵后磨成浆,再制成面团并挤压成细长条状的“面条”,出现致死的食物中毒,大概率是因为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中毒。 米酵菌酸中毒的致死率是40%~100% 最著名的中毒案例是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冀东县发生的9人食用玉米发酵酸汤9人全部死亡的米酵菌酸中毒案例,8个人在食用后3~4小时出现了中毒症状,经医院救治后仍然死亡,有一位从食用到死亡中间只有20个小时。[1] |
![]() |
2020年黑龙江省鸡东县食物中毒事件患者病程时序图。doi: 10.46234/ccdcw2020.264 2002-2016年我国共报告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6起,发病153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33.33%,多发病于以面制品为主食的地区。 |
![]() |
米酵菌酸毒素and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又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三羧酸脂肪酸,对热稳定,可耐120 ℃高温,煎、炸、煮、炖这些常规的加热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它的毒性,脂溶性毒素特征也导致其在体内不容易清除排出。 毒性强,致死率高 中毒者的死亡率高达40%~100%,进食后毒素可立即引起中毒,对肝脏、肾脏、心脏、脑等重要器官均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耐高温 即使经过100℃高温1小时加热或使用高压锅蒸煮,米酵菌酸毒素的毒性也不能被破坏。 隐匿性强 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并产毒是不会像食物发霉一样出现明显的霉斑,带有毒素的食物外观很有可能是看不出来异常的,而且产毒主要是在pH值接近中性,所以也不会闻出明显的酸味,所以普通人较难判断食物是否被毒素污染。 潜伏期短,没有解药 米酵菌酸中毒是由毒素摄入引起的,潜伏期在0.5~12小时,短时间内可能集中发病,进食越多,症状越严重。前全球范围内没有任何针对米酵菌酸的特效解毒剂或拮抗剂。 |
![]() |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种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6~37℃,可产生毒黄素(Toxoflavin,TF)和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米酵菌酸的毒性更强。 产米酵菌酸毒素的条件较为苛刻,最适产毒温度为26~28℃ ,pH为6.5~8.0,甘油、油酸、高浓度的椰子油有利于米酵菌酸的产生,高浓度NaCl和低pH可抑制毒素的产生。 |
![]() |
玉米和椰子这些食材在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或长时间浸泡的过程中很容易满足产毒条件,特别是在卫生条件不佳、储存不当的情况下,为细菌的繁殖和产毒创造了“温床”。 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多为家庭自制或小作坊生产的发酵或长期浸泡的淀粉类产品。 发酵谷物制品: 这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尤其是在中国。自制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如“酸汤子”、“臭碴子”、糍粑、汤圆等,是导致中毒爆发的常见载体 。发酵椰子制品: 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食品“丹贝”(Tempe bongkrek),即发酵椰肉饼,是历史上最早确认的米酵菌酸中毒源 。蕈菇类: 变质或长时间泡发的银耳(白木耳)和黑木耳等食用菌,也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其他淀粉制品: 湿米粉、河粉、甘薯粉制品等,如果储存不当,也可能受到污染并引发中毒 。米酵菌酸是一种强效的线粒体毒素 米酵菌酸主要作用于线粒体内膜,可以通过与线粒体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ANT)结合,改变ANT的构型,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阻碍二磷酸腺苷(ADP)与三磷酸腺苷(ATP)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交换,使ATP生成减少或不产生,造成线粒体内膜依赖ATP的生理机制停止工作,不能向细胞正常提供能量。 米酵菌酸的毒性具有广泛性,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生物均有致命影响。细胞能量衰竭会迅速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对能量需求高的器官,如肝脏、肾脏、大脑和肌肉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最终表现为肢体酸痛、无力、肝肾损伤、昏迷甚至死亡等严重临床症状。 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米酵菌酸也被发现可诱导细胞凋亡,所以在细胞凋亡研究和抗癌药物(如调节瓦伯格效应)的探索中也受到关注。 |
![]() |
预防米酵菌酸中毒主要做到尽量不在自家制作酸汤子等发酵米面食品,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和新鲜银耳。 参考^Yuan Yuan, Rui Gao, Qiang Liang, Li Song, Jun Huang, Nan Lang, Jing Zhou. A Foodborne Bongkrekic Acid Poisoning Incident — Heilongjiang Province, 2020[J]. China CDC Weekly, 2020, 2(51): 975-978. doi: 10.46234/ccdcw2020.264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2020酸汤子事件发生后,我给老家的老人讲过,老人的观点是:“这东西吃了几十年了也没见吃死的,(那九个人)就是命,不吃酸汤也会(因为别的事)死。” 道理讲不通,习惯劝不动。 |
这个东西危害大。 酸汤子 不同于 酸嘢 酸菜 发酵的谷物类污染变质 霉变的银耳木耳 会产生一个叫米酵菌酸的东西 这个菌没抗菌药 耐高温。 预防办法 别吃这个最安全。 |
酸汤子是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小吃。将玉米、高粱米等用水浸泡 10 天左右,使其发酵、变软,再磨浆过滤、晾晒成粉,然后制成粗面条,煮熟后就是酸汤子。 酸汤子属于酵米面食物,在发酵或储存过程中,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是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种毒素与一般细菌毒素不同,该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可抑制线粒体膜的通透性,造成肝、脑、肾、心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米酵菌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皮下出血、昏迷、谵语、少尿、血尿等肝、脑、肾的损害症状,重症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一般无发热。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极强,常规烹饪不能去除,即使 100 摄氏度的高温煮沸和高压烹饪也无法将其破坏,米酵菌酸引发中毒的潜伏期短则 30 分钟,长达 12 小时。只有通过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和饮食习惯才能杜绝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除了酸汤子,同属于酵米面类食物的还有很多,如北方的臭碴子、格格豆,南方的发酵汤圆、吊浆粑、河粉等。这些食物同样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也会导致米酵菌酸急性中毒。为了生命安全,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另外,特别提醒! 家庭和小作坊一般不制作或销售酵米面类食品。消费者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内容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更多权威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关注“健康中国”! |
好多人觉得自己土法酿造的东西天然健康,实际上很多都有食品安全问题。 我们村自己酿葡萄酒,因为土法酿的,过滤不好,有人甲醇中毒去了医院。 |
在大自然中,酸和苦这两种味觉能感受到的滋味,不就意味着不熟、变质、有毒吗? 可能是基因的本能,从小我就特别讨厌酸的食物,吃大虾大闸蟹甚至吃饺子都不蘸醋,直至现在,也就勉强接受了酸菜鱼、醋溜面筋以及西红柿。 |
真是见怪不怪了,吃酸汤子死的每年都至少上一次知乎热搜。 我记得最有名的是之前一家十几口全送医院,就没活几个。 |
这些东西还真没必要地域黑。 全世界都有因为古代保鲜方式落后,遗留下来的饮食方式。 酸汤子之所以一直出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受众少,地区局限性大,没有现代化,规模化生产。 隔壁腐乳和咸菜,各种酱料因为销量大,从解放前就开始现代化生产了,甚至解放后还把酱豆腐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四化挂上了勾。 虽然也有因为自制酱豆腐吃死的,但是吧,商用总体还是安全的。 很多人说酸汤子难吃,上升到对东北的鄙视,我觉得也没必要,有的地方还喜欢吃虾酱呢。 像我就喜欢吃英国猪肉,虽然酸不拉几的,但是简单腌制之后,放上洋葱,辣椒一炒酸酸的,味道相当不错。 同样的,原味希腊酸奶,也酸的和醋似的,也都不错。 这就是个个人口味。 全世界的老牌子食品,包括蛋酒,提拉米苏,纳豆,鲱鱼,德国酸菜,意大利乳酪,保加利亚酸奶等等,都在积极引入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和管理模式,来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甚至哪怕是土坑酸菜也就是脏点,还做不到把人立马吃死。 所以说啊,哪怕是最烂的食品工业化,也还是有下限的。毕竟石家庄产的抗坏血酸廉价的很,商用的商家,怕吃死人,还是懂得食品安全的下限的。 但是如果集体作坊化,辛圣化,主打一个古法,纯天然,那带来的问题,就不是吃个老痰酸菜那么简单的了。。。 毕竟个体户,哪怕是大学毕业,基本上把初中生物都扔一边了,这个发酵产生致命病菌,那个操作不当会被污染,可能还得抖音小红书教给他们。。。 现在各种疯魔一样的,抵制现代食品工业化,和拒绝监督,认为监督就是破坏营商环境,认为工业化,现代化就是不健康。 本身就是开历史倒车,妖魔化现代食品工业化。 辛圣和其拥趸推作坊化,无监督化是为了有钱赚。 境外势力们一边自己享受着食品工业化的好处,一边忽悠境内大众抵制现代化,工业化,标准化,和监督化。 但是大众要是推崇天然,古法,野生,无监督,那就属于作死了。 而且以我对作坊小老板的了解,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胆子,导致没有他们不敢加的。。。 |
酸汤子这玩意感觉是每年死几个,这玩意有那么美味吗? 实在不行工厂生产得了,真比自己搞安全。 |
饮食习惯很难死几个人就可以扭转过来。 云南吃菌子,两广吃鱼生,浙江江蟹生,东北酸汤子,可惜往往人的潜意识里认为,你吃死了那是你不会做,并不是食物的问题,我做的好就没事。 这种想法是很难纠正的。 |
人的体质差异特别大 记事起,我姥姥就喜欢把小米饭放馊了在吃,不馊的不吃 每次去她家,我爸都怂恿我妈把她那专属发酵大碗(盆)扔了,每次都会给她家满屋子消毒 讲卫生讲究精致生活的我奶奶去世了,有儿女精心呵护照顾的我爷爷也去世了,我姥爷也去世了,就我姥现在八十多了,健康的很 能吃能睡能唠叨能骂人 个体差异特别大,别觉得别人吃没事,自己也跟风,小命要紧,已经出过人命的的危险食物还是不要拿小命去挑战 |
经典复刻,我上高二时黑龙江一家人吃酸汤子集体暴毙的事情才没多久。 |
这个东西主要是要及时食用,不要长时间放置,容易发生中毒。 第二,不要被污染,保持卫生,能放相对长时间,冬季也不要放置超过一周,夏季就慎重食用,太容易霉变了。东北都是冬季才吃酸汤子的,现在人条件好了,可以夏季、秋季就吃,所以容易出事。 出事的霉菌分泌的毒素基本无特效药,早期报道的木耳泡久了出现中毒的,也是这个霉菌,也是因为当事人食用洗米水浸泡时间过久导致霉变的,顺便说一下,单纯水浸泡木耳是不会出现这种霉菌的。 |
古有拼死吃河豚,今有拼死食酸汤。 有人问学历史有什么用,历史的用处就是遇到酸汤子你能记起来前几年鸡西就有酸汤子灭门案。 |
又来?记吃不记打啊 |
我还以为刷到旧闻了,没想到是新闻。 |
大概率有关啊,食物中毒吧,应该又是制作过程中产生了杂菌,产生的毒素。 其实很多致命物质,自己在厨房都能搞得到。 实在不理解,以前是食物短缺,所以发明了各种发酵方式来延长食物可食用的时间。现在新鲜食物如此容易获取,还要吃这种是什么理由,味道真的非常好吗?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