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知识库 -> 旅游天地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 3.14 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 1802.69 亿元,旅游市场有哪些新趋势? -> 正文阅读 |
|
[旅游天地]五一假期国内出游 3.14 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 1802.69 亿元,旅游市场有哪些新趋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
目前分城市来看,重庆游客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荣昌真的火了。 重庆接待游客1858.31万人次 北京接待游客1790.8万人次 天津接待游客1693.23万人次 上海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 杭州接待游客1613.16万人次? 成都接待游客1551.6万人次 广州接待游客1190万人次 从文旅消费金额来看,北京209.8亿元收入为最高。 分省份来看,河南省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为最高。 |
![]() |
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初步测算,“五一”期间,接待国内游客185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国内游客花费151.71亿元,同比增长16.3%。 五一期间,重庆市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高达793.9万人次,同比增长20.15%。 其中荣昌区迎来了历史性突破。 全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消费市场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 重庆五一期间游客量排名前五的景区分别为:荣昌夏布小镇?89.11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743.05%。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69.8万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54.5万人次、磁器口古镇52.7万人次、重庆动物园43.1万人次。 |
![]() |
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向游客开放 荣昌区火过了洪崖洞,这源于此前重庆卤鹅哥与甲亢哥互动在互联网的爆火。 荣昌抓住这波机会,结结实实在五一前宣传了一大波。 虽然后面卤鹅哥很多动作看起来过火了,但达到目前这样的效果,荣昌以及卤鹅哥已经赚够了。 流量经济不就是这样,先有流量再说,况且荣昌区在旅游服务方面,大有向此前红火的淄博学习的步调。 荣昌区做了以下动作: 1 全区停车场免费、全区公交车免费、全区景点免费、路边停车不贴罚单。 |
![]() |
2 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安检快速检验车开进夏布小镇景区,对卤鹅食品进行专项快检,确保游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3 荣昌公安局派出1200余名民辅警,对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实施“圈层防控、人车分流、硬质隔离、进出分开”,对12条重点路段、109个重要路口开展车流分级引导,并全时段开展视频巡查、街面巡防,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4 安富街道将服务“堡垒”前移,把荣昌传化公路港400亩物流场地临时改造为“游客集散中心”。 5 荣昌还有很多志愿者,把自己私家车拿出来免费接送游客,还有很多免费领水、领扇子、藿香正气水的服务点,免费接驳车。 |
![]() |
|
![]() |
荣昌成为了继淄博、天水以后,又一个通过互联网流量大火的地方。 其本质上还是真诚、宠游客。 其他地区要学,还是可以学的,这几个城市都是样板。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你们自己看图,2019-2025年的旅游数据图(五一),反正无论怎样,年底GDP5%增长要有! 在当下国内外形式复杂多变之际,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犹如汪洋大海,遥遥领先,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居民消费热情不减,内需外贸均创新高。 我统计了下近年来,我们五一的相关经济数据,首先是总量,总人次、总消费: |
![]() |
其次是人均: |
![]() |
然后是目的地市场数据: |
![]() |
最后是境内外市场数据: 2024年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2025年出境游人数预计超500万 2024年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2025年入境游人数超200万人次 PS:三大航空、四大银行今年一季度均发生营收、利润下滑,2季度如数据准确,业绩恐大涨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先来看一下近两年五一期间的出行消费数据,根据文旅部的统计, 2024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2025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2024年人次均消费为565.7元,2025年人次均消费为574.1元,人次均消费同比增长1.5%。但基本都是人均每天消费百元的水平。 但人次均消费比2019年仍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开数据,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4天)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为?1.95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176.7亿元?,人次均消费603.4元。 从数据来看,今年五一期间的旅游消费确实是有所回暖,无论是总人次,总消费,还是人次均消费,均有所上涨,但增长乏力。 如果要问旅游有什么新趋势的话,其实还真的有。 那就是“古今中外”。 古,是探寻老街古巷,逛博物馆,买相关文创产品。 今,科技赋能旅行,比如主题灯光秀,特色音乐节等。 中,中国游客出境游增加, 外,境外旅客入境游增加。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17.9万人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28.7%,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5月3日,达229.7万人次。其中: 内地居民出入境577.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2% 港澳台居民出入境400.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7.1% 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随着入境免签的进一步扩大范围以及离境退税的利好政策,国外游客有望进一步增加,常态化增加的那种。 外国人入境旅游有望弥补人口下行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
我做了个合订本,数据来源于文旅部。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905/t20190504_843179.htm"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1]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005/t20200505_852977.htm#:~:text=2020%E5%B9%B4%E2%80%9C%E4%BA%94%E4%B8%80%E2%80%9D%E5%B0%8F,%E6%8E%A5%E5%BE%85%E6%B8%B8%E5%AE%A21.15%E4%BA%BF%E4%BA%BA%E6%AC%A1&text=5%E6%9C%885%E6%97%A5%EF%BC%8C%E5%85%A8%E5%9B%BD,%E5%9B%BD%E5%86%85%E6%B8%B8%E5%AE%A21023.1%E4%B8%87"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2]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105/t20210505_924179.htm#:~:text=%E7%BB%BC%E5%90%88%E5%90%84%E5%9C%B0%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E7%96%AB%E5%89%8D%E5%90%8C%E6%9C%9F%E7%9A%8477.0%25%E3%80%8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3]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205/t20220504_932779.htm#:~:text=%E7%BB%8F%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E9%83%A8,%E7%96%AB%E6%83%85%E5%89%8D%E5%90%8C%E6%9C%9F%E7%9A%8444.0%25%E3%80%8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4]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305/t20230503_943504.htm"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5]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405/t20240506_952682.htm#:~:text=2024%E5%B9%B4%E2%80%9C%E4%BA%94%E4%B8%80%E2%80%9D%E5%81%87%E6%9C%9F%EF%BC%8C%E5%85%A8%E5%9B%BD%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2019%E5%B9%B4%E5%90%8C%E6%9C%9F%E5%A2%9E%E9%95%BF13.5%25%E3%80%82"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6]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505/t20250506_959793.htm" data-tooltip-richtext="1" data-tooltip-preset="white" data-tooltip-classname="ztext-reference-tooltip">[7] |
![]() |
2019年人均消费 603.4元,像一座大山一样横在那里。 参考^2019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905/t20190504_843179.htm^2020年“五一”小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1.15亿人次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005/t20200505_852977.htm#:~:text=2020%E5%B9%B4%E2%80%9C%E4%BA%94%E4%B8%80%E2%80%9D%E5%B0%8F,%E6%8E%A5%E5%BE%85%E6%B8%B8%E5%AE%A21.15%E4%BA%BF%E4%BA%BA%E6%AC%A1&text=5%E6%9C%885%E6%97%A5%EF%BC%8C%E5%85%A8%E5%9B%BD,%E5%9B%BD%E5%86%85%E6%B8%B8%E5%AE%A21023.1%E4%B8%87^2021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105/t20210505_924179.htm#:~:text=%E7%BB%BC%E5%90%88%E5%90%84%E5%9C%B0%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E7%96%AB%E5%89%8D%E5%90%8C%E6%9C%9F%E7%9A%8477.0%25%E3%80%82^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205/t20220504_932779.htm#:~:text=%E7%BB%8F%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E9%83%A8,%E7%96%AB%E6%83%85%E5%89%8D%E5%90%8C%E6%9C%9F%E7%9A%8444.0%25%E3%80%82^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305/t20230503_943504.htm^2024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405/t20240506_952682.htm#:~:text=2024%E5%B9%B4%E2%80%9C%E4%BA%94%E4%B8%80%E2%80%9D%E5%81%87%E6%9C%9F%EF%BC%8C%E5%85%A8%E5%9B%BD%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2019%E5%B9%B4%E5%90%8C%E6%9C%9F%E5%A2%9E%E9%95%BF13.5%25%E3%80%82^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505/t20250506_959793.htm |
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594万人次,日均29319万人次,同比(2024年5月1日至5日)增长7.9%。其中,铁路客运量10170万人次,日均20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14.65亿人次的客运洪流在中国版图上奔涌,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映照。在这股庞大的“流动浪潮”下,铁路运输以精准运力投放、旅游专列创新、服务品质提升三大策略,为“人畅其行”提供坚实支撑,奏响了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奏”。 精准运力调度,是破解周期性难题的“智能钥匙”。面对节假日周期性出行潮汐,中国铁路构建起“数据+算法”的智慧运力调配体系。基于12306平台海量数据建立的客流预测模型,可提前30天精准捕捉出行需求波动。在沪宁杭、京津冀、珠三角等经济活跃区,铁路部门动态实施“潮汐运行图”,高峰时段最短发车间隔压缩至5分钟,运用动车组重联、加开临客等22种组合方案,使线路通过能力提升15%。这种“显微镜式”的精细化管理,让京沪高铁等干线运输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普速列车开行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一日一图”的调度策略实现运力资源与市场需求的高度适配。以太原局为例,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务工流、学生流、旅游流,使同区段列车席位利用率从83%提升至96%。这种科学调度不仅缓解了“一票难求”的民生痛点,更创造了单日开行旅客列车12075列的新纪录。 旅游专列创新,是驶向全域旅游的“新蓝海”。“环西部火车游”“林都号”等特色旅游专列的开行,标志着铁路运输从位移服务向场景体验的跃升。“银发专列”配备随车医生、无障碍设施,推出养生讲座等特色服务,激活了2.8亿老年人口的消费潜能。这种“交通+旅游+康养”的融合创新,催生出千亿级新兴市场。 在长三角地区,“高铁+景区”直通车模式实现3小时旅游圈全覆盖。黄山北站开设旅游集散中心,提供门票预订、行李寄存等18项增值服务,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5个百分点。这种交通枢纽向旅游门户的转变,使铁路成为全域旅游的战略支点。数据显示,每开行1对旅游专列可带动目的地GDP增长约300万元。 服务品质革命,是重构出行体验的“价值链”。铁路12306系统的持续进化,构建起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候补购票功能使购票兑现率突破75%,重点旅客预约服务覆盖287个车站,铁路畅行码集成15项便民功能。北京南站试点“静音车厢”,上海虹桥站推出“适老化改造”,广州南站引入智能寄存柜,这些“微创新”累计提升旅客满意度3.2个百分点。当高铁餐饮引入地域特色美食,当列车WiFi实现350公里时速下的流畅体验,出行正从功能性满足转向品质化享受。 服务升级带来的不仅是体验改善,更催生新消费场景。高铁站内商业综合体客单价提升18%,列车扫码点餐带动餐饮收入增长32%……这些数据印证着“出行即消费”的新经济逻辑。郑州东站打造的“铁路文创市集”,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显示出交通枢纽作为消费新载体的巨大潜力。 |
从数据看,被最多关注的出行数据里返乡的成分还是要多于旅游,旅游市场也明显有国内游消费偏保守、部分消费能力在国外兑现的特征。 首先说商务部发布的两个“重点”数据值得比较——一是“重点”的零售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6.3%,二是“重点”的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8.7%。 再结合更多在报道中展现的、由交通部提供的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4.67亿人次、同比增长8.0%的数据,以及这条文旅部刚刚发布的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8.0%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大致勾勒出假期消费的格局: 五一假期内,以返乡为目的的出行要明显多于旅游为目的的出行;而国内出游的消费又偏于保守,以节省开支的短途游甚至穷游为主。 流动人口借假期返乡,无论如何也要参与交通出行,特别是考虑到跨省流出劳动力人口返乡往往需要多次中转,这就使得跨区域流动人次远多于国内出游人次。 节省开支的短途游和穷游,如所谓的“特种兵式旅游”,要在短时间内游玩多个景区,但景区门票、交通和餐饮住宿依然是相对刚性需求,主要省略的就是旅游附加的其他零售消费环节。 正是由于上述情况,才能导致: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国内出游人次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增速>国内出游人次增速国内出游总花费增速>重点餐饮增速>重点零售餐饮增速>重点零售增速 当然,也可以说国内出游人次增长6.4%、出游总花费增长8.0%相对于经济增速和社消增速而言已经是不错的数据,但这一数据其实也明显低于文旅部在先前预期的“国内旅游人次有望突破3.5亿”(实际为3.14亿)。 并且我们要注意,整体的旅游市场同时包括国内游和国外游。虽然国外游消费的相关数据并不能由国内掌握,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航班数量的增长情况窥见一斑: 五一假期期间,国内航班数量(以下均为实际执行数)同比增长5%,国际航班数量同比增长16%;国际热门航线中,飞赴日本的航班量最多,国内往返日本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超2000班次,同比增长53%。其他传统热门国外目的地中,除往返泰国航班量下降21%,往返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的航班数量分别增长了18%、33%和18%。 以上数据可以显示出这些国家对华免签或放宽签证要求、有意吸引中国游客的结果,这其中要特别谈一下日本。其实前一段时间媒体还在讲日本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这类自然灾害风险非常高、还在讲日本社会也出现了无差别杀人事件,但从数据来看国内依然形成了较为旺盛的赴日游需求,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日本旅游市场的质量更高、更成熟。 考虑到日本放宽签证后依然有相关收入或资产要求,所以这部分需求的购买力其实要比国内游的整体情况更有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部分需求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并不只是五一假期期间才爆发出来。 这就凑齐了假期消费的最后一块拼图: 国内出游的消费明显还是偏于保守,以节省开支的短途游甚至穷游为主,导致总花费基本就是随着人次的增长而增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更有购买力的出游需求是转移到国外兑现的。 所以对国内旅游市场,最重要的可能还是要更多地把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方面,尽量把更有质量、更有消费能力的出游需求留在国内,而不是单纯“为全球旅游市场注入动力”、为他人做嫁衣。 目前国内游市场,还是单纯停留在比拼人次数量的阶段,从各类报道中我们就能看到,各地还是在单纯以形成人挤人、人头攒动的效果为荣、单纯以总人次的多少论英雄,那就很容易进入“以价换量——不赚钱赚吆喝——低价必然导致低质——失去更有消费能力的出游需求——进一步以价换量”的循环中。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没啥用。人均还是不行。 搞所谓黄金周对整个旅游行业都不好,平常景点没人,基础设施闲置,一到放假就人爆棚,设施又供应不上,旅客体验差,景区收入也全是一次性的,大家这次来下次就不来了。 还是早点把年假落实,大家错峰出行,可能旅游才好点。 |
如果还是愿意在调休硬凑出的假期集中出游,并支付高昂溢价,甚至面对景区过度拥堵后的管制、封锁、夺去生命,都风雨无阻 那只能说是注定牛马命,玩不好纯属活该 就团结起来,坚持一年节假日不出游,就一年,国家必然让步,调休必然取消,法定节假日必然增加,劳动法关于请假的要求必然严格执行,溢价随之降低,人流随之分散,旅游才能是真正的旅游 |
说明中国人的娱乐方式还很低端:加油、加电、吃饭、住宿、买门票、数人头、打卡.... 挤这么多人,还让张家界和桂州旅游搞出这么多十几亿负债.... |
平均每人花费600大洋,假期五天也就是每人每天交通、吃饭、宾馆、购买纪念品等等全部开销人均120。 节假日除了过路费外,衣食住行所有费用都是疯涨的,120只能是“特种兵旅游”了。 |
如果中国人节假日都不外出旅游消费,那么带薪休假就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旅游体验也会越来越好,更不会出现调休的情况。正是因为中国人宁可忍着高速排队、人山人海也要集中在节假日旅游消费,才会导致平常的休假越来越少,旅游的体验越来越差。同样的,正是因为中国人忍受加班,才会导致加班的工作越来越多。同样的,正是因为中国人高考报学校只看学校排名不看学校补贴中国学生,不看学校是否有黑人,才会导致高校拿钱补贴黑人来中国留学提升学校排名而不拿钱给中国学生补贴。说白了,活成这样,确实是中国人自己fanjian。你不干我不干,别人就会求你干。你不玩我不玩,才会有人求你玩。 为什么看到孩子出去旅游,父母会觉得是浪费钱?148 赞同 · 29 评论回答 一针见血 |
中国人太缺假期了。 每次法定节假日出门,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景区配套跟不上、乱涨价,体验极差。但是一年就这么几天有假,三五天都在家呆着,又觉得浪费假期。为啥非得这样呢? 过去几十年,我们使劲工作,国家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里面,主要靠出口和投资发力,也就是全国人民拼命的制造、建造、销售。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周期已经面临“通缩风险”了,产能过剩,消费不足。大家不赚钱,也不花钱,没有增量,进入恶性循环。同时政治环境也复杂,外贸不稳定,现在国家又需要拉动国内消费市场撑住GDP,于是铺天盖地各种消费券、网红景点、各地文旅吆喝拉客。 但是人消费至少两条要素得满足呀,1有钱,2有时间。国家靠喊没用,大家收入提不上来,各地政府也紧张,发不了钱。可是你发不了钱,你可以发时间啊!现在是产能过剩,不是产能不足啊,天天把人绑在工作里没时间消费,经济也动不起来啊。一边是企业压缩成本,把劳动法当上限,在职的牛马一人干几份活儿996的卷,生无可恋;失业的欲做牛马而不得的人使劲压缩开支,压制欲望,不敢花钱。一边是国家号召大家花钱、生娃。。。 哪个人大代表能不能开会的时候提一提,增加点假期,尤其是增加劳动法规定的带薪假期。让大家有点时间错峰旅游错峰消费,也让景区客流平均点便于管理,还能腾出来点岗位多解决几个就业问题。 五一的出行人数没啥好骄傲的,不要只盯着出行人数和出游花费,太急功近利了也,养牛马也得让人家喘口气啊。 |
根据2025年的数据,人均算一下花了574元, 回顾一下,2024年的公开数据,人均算一下花了566元。 |
![]() |
2023年的公开数据,人均算一下花了540.35元。 |
![]() |
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吧??? 好,我们来跳过口罩年,再回到2019 2018幸福年看看数据 |
![]() |
2019年,只有4天的五一假期,人均消费达到了605元。 |
![]() |
2018年,只有3天的五一假期,人均消费达到了593元。 2025年5天长假的人均574元旅游花费,对上2018年3天小假的人均593的旅游花费。 ¥115的人均每天花费,对上8年前,¥197的人均每天花费 他告诉我们说日子越来越好了 他告诉我们说经济增长了 谁信谁增长吧只能说。 编数据的时候么,多往回看几年行么,这么经不起推敲这数据编的 硬要说新趋势,那就是酒店民宿这家伙,涨价给你涨的呀 平日价2倍的都算良心酒店了 就那些个小村小庄小镇小寨的个体户民宿和无法无天小旅馆 好家伙,都是节日价=平日价X3起步的。 中国人骗中国人的钱,可能就是未来国内旅游市场的新趋势吧 |
对比一下我的火锅店往年数据 |
![]() |
2023年五月营业额 |
![]() |
2024年五月营业额 可以看到减少了近 80 % 为什么没有 25 年的,因为我没撑到现在。 我的火锅店在成都春熙路商圈,太升南路附近,房租一个月 3.2 w,一年就是奖金 40 w |
![]() |
咕噜火锅 2023 年,一年的营业额是 380w,2024年一年的营业额是 70 w 这家店是 2022 年 10 月开业。抗住了疫情,也给我带来了一定的回报,但是终究没扛到今年五一。 2023年爆火的时候,我们又考虑过是否要做大做强,24 年要不要开分店。但是我翻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错误的评估衡量市场规律 虽然都说餐饮行业实体门店的生命周期也就两到三年,但我这家店也是经历过大起大落的。 2023 年的爆火源于报复性消费(不做赘述了,大家都知道),而并不是我的店铺做的有多好,多成功。 再 23 年年底,生意已经持续走低了。我没太 get 到,毕竟 11、12 都是餐饮淡季,我的想法是扛到明年就好了。但是 24 年的五一给我深深的上了一课。 |
![]() |
23年五一首日 |
![]() |
24年五一首日 6000 是一定亏本的,每天奖金 1500 的房租,1500 的人力成本,1000 的浮动成本 2000 的鲜活冻货蔬菜成本。 而且这 28 单是基本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套餐。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没钱了。穷游也是游hhh 也是 24 年我了解到一项数据 天眼查数据显示,仅仅是2024年上半年,国内餐饮注销、吊销量达到惊人的105.6万家,而2023年全年吊销、注销的餐饮企业数据是135.9万家。 也有很多认识的餐饮行业老板关门的关,贷款的贷,就一点点把自己都拖死了。 我不知道我的火锅店如果今年还在的话是什么战绩。 不过还是希望所有的良心餐饮同行们还是能迎来行业曙光吧,毕竟看数据年年都是一片向好。 也一定要注意不要太自信的去判断市场行情 市场行情的变动因素太多了,其中的「消费者」、「供应链」、「房租」、「大环境」等等等等都是变量,一点微小的改变都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变动。不要太盲目的相信自己的判断 已我自身的经验来说 23 年生意好的时候,我觉得一切的决策都是对的 24 年生意差的时候,我觉得做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都没对。质疑服务、质疑菜品、质疑市场、质疑所有,甚至开始质疑风水(手动狗头 现在回头看,还是很荣幸能真实的感受到市场行情的变化对个体的影响。以前上班打工的时候,其实年年听身边人说大环境差,年年都没太大的感受 自己深刻体会过一次也是一件好事。 索性没有套太深,及时止损,但如果更早结束的话,其实是更好的。但人心就是贪的,想着再撑一撑就好了 总体来说我认为旅游市场的好坏根本原因就是「钱」&「时间」。百姓有钱了,有时间了,旅游市场自然而然就会好的。 这个五一,我再加班,创业 4.0 ,没有对旅游市场做出贡献 /(ㄒoㄒ)/~~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突然理解了那句,“只有穷人才在假节日旅游”说的真的一点都没错。 |
我们7个大人,一个婴儿,去山西山里玩了两天,住的当地村民民宿,一人80,还管早饭和午饭。晚饭我们带的肉自己在院子里烤的。去山西玩真是太省了 |
上层阶级把老婆孩子身家都放在国外,基本不会在这种时间段出游。稍微有钱的中层阶级大多数都出国到日本这些地方玩。打工的牛马们在国内景区游玩。 |
出行人次大增,每人每天人均消费100元左右 这不是典型的消费降级? |
不太理解怎么算的。。。但是3.14亿人次感觉有点夸张啊。。。 毕竟我们有很多人是住在农村的。他们可不过五一。。。 像流水线外卖快递。小卖店老板。小饭店老板。等等基础服务业工作者。他们是不会旅游的。 还有一部分残疾人。精神疾患者。80岁以上的老人。 所以三亿是不是夸张了? 全民旅游啊? 送礼物 还没有人送礼物,鼓励一下作者吧 |
我排隊東方明珠,買票時顯示人潮普通。 排了四小時上塔,中間有人插隊吵起來,上去已經崩潰急著下塔,又排了一個小時才脫困,那天最有意義的觀光活動是搭磁浮回浦東機場,我論東方明珠排隊路上的幾個(他們自己公司的)攤販營業額大概比不少上市公司還高。 |
![]() |
大約在外頭排了兩個小時後才進塔的照片 不過迪士尼還不錯,主要是用錢解決了。 |
![]() |
結論,東方明珠效益還不如直接把錢燒了。 迪士尼課金尊爵卡後還不錯。 |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旅游天地 最新文章 |
地图控们出来,有没有个人私藏的很有意思的 |
消费降级的你,今年去旅游了吗? |
如何看待小红书里面大量西安避雷帖子? |
台湾啥时候能开放自由行啊? |
你曾见过什么特别的博物馆展品?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 3.14 亿人次,国内游客出 |
新西兰可能跟中国互相免签吗? |
酒店为什么拒绝接待凉山彝族? |
有什么是你去了浙江才知道的? |
六千人民币够在日本玩一星期吗?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