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123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122] 本页[123] 下一页[124]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闲云老翁 2022-09-14 12:45:20 楼主您好,跟您帖时间也不算短了,斗胆问一句,您行文至此三星堆的核心节点怕是没有透露吧?是藏拙,还是留手? ----------------------------- 闲云老师,您这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是藏拙和留手的问题,而是三星堆考古资料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尤其是在对外公布资料有限没有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只能靠既有思路推导,难度很大。尽管我现在可以相对确定三星堆的器物怎么来的,拿来干什么,但是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和完善,很显然,我是获取不了的,有些拼图只能靠“脑补”,三星堆的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不是“有一说一”,所以还请多多理解和担待。 |
@驻马新乡里 2022-09-15 12:53:20 CCTV4 三星堆的秘密 节目上根据 石器,制陶技术,筑城特点把宝墩文化当成了三星堆文化的上源,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文明因素形成的,直到商朝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这算不算官宣? ----------------------------- 这个节目还没看过,应该不算官宣算官方态度或者基于目前认知的一种阶段性解读吧。不过,做这样的“广而告之”目前并不合时宜,我们的专家学者和相应媒体要对可能发生的“对历史文化由于认知不足而产生的无意识误解或误读”负起相应的责任。 |
@酒鬼醉客 2022-09-15 21:25:47 唉,商业化炒作帖文的错误己经被坐实也。此帖再高,也高不过专家的手掌,一声叹息,,, ----------------------------- 劳您费心了! |
@驻马新乡里 2022-09-15 12:53:20 CCTV4 三星堆的秘密 节目上根据 石器,制陶技术,筑城特点把宝墩文化当成了三星堆文化的上源,三星堆文化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来自中原和长江中下游的文明因素形成的,直到商朝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这算不算官宣? ----------------------------- @三山岳 2022-09-15 21:59:04 每次节目的重点似乎都有异,上次还说与马家窑、营盘山关系密切,这次换成了宝墩,把三星堆说成受中原影响和长江中下游影响而成,其他绝大部分不一样的地方怎么解释呢? ----------------------------- 可能是节目编导和文案策划的缘故吧 |
@一切好好的chj666 2022-09-15 22:31:54 三星堆考古故事翻来覆去的讲都快成了老黄历,三星堆的故事怎么讲?三星堆的文化内涵怎么解? ----------------------------- 三星堆考古故事是考古人员讲的,三星堆的故事咱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参与参与,三星堆的内涵在几个坑里和零星文献典籍里 |
@二万五千里才开始 2022-09-16 15:36:55 请教楼主,三星堆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关注三星堆也丝毫不影响现实生活 ----------------------------- 首先要承认兄台说的一个客观事实,不关注三星堆也丝毫不影响现实生活,的确如此。因此,请大家也不必太过纠结一些尚无结论的看法,保留一丝对三星堆的兴趣和关注就好,不必过于劳心,最现实的研究探索三星堆并不能让大家“财务自由”,财务自由还是要靠工作来实现,保持对历史的敬意和爱好就当做日常的一丝调剂吧。 三星堆的意义,说大吧也大,说小也小,就看怎么看,大可以大到,三星堆理清楚了,可以补上中华历史缺失的那一角,梳理出中华文化的脉络,甚至可以观照对西方历史的恩怨情仇,小可以小到,可以当它不存在,即便到了不存在也对我们没有丝毫影响。 平常心,平常心 |
最近这段时间,正在克服一些很困难的事,因为原来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偏差对我原来的思路也产生了一些算是“误导”的因素,我花了好些时间来克服这些“误导”并找出了产生偏差的原因,这对我来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我的思路做法与大家的想法期待或许存在差异,还请大家理解和担待,我勉强算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相互交流,不必太过于关注我的看法,贴内有许多朋友的真知灼见值得采纳,大家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吧。 |
@巴蜀湖 2022-09-19 09:17:42 三星堆几个坑同时形成,形成时间在殷墟二期到殷墟四期,坑内器物制造时间可上到殷墟一期,性质为埋藏坑而非狭义的祭祀坑,渐成学界内外的共识 ----------------------------- 根据C14测年结果来说,几个坑形成时间没多少争议,问题在于坑内器物的形成时间和形成过程需要探索,尊重考古界和学术界的初步看法,也希望考古和学术能拿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基于考古、历史和文化的解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 |
@雪地里的守望 2022-09-19 10:15:15 八卦一下,其他帖主楼主讨论和关注的话题很多,这楼主似乎只研究三星堆和上古史,几年了没见有其他任何话题,纯粹的有点枯燥,大家什么感觉? ----------------------------- 兄台,我不是只研究三星堆和上古史,而是我只会这些,其他的我也不太懂,望见谅! |
@先秦时代2020 2022-09-19 15:39:15 汉彝文化同源异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会 楼主,您如何看这样的报告会? ----------------------------- 先秦兄,我相信这样的报告会应该不少吧,关于汉彝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源流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讨论声音的,彝族的太阳历也一度被推到风口浪尖,纵观整个中国天文史,像彝族这么坚守太阳历和原始天文观的团体少之又少。学术界也一度想搞清楚汉彝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但是意识形态局限了讨论的阶段性成果,以汉文化为中心的思路直到今天仍未改变,没办法,有久远的习成,这个思路显然也局限了三星堆的研究和认识。至于我个人的观点,不想再重复,三星堆的二次发掘已经基本给出了答案,尽管还需要一些印证,不过不影响我个人的初步结论。 |
@苏柳六合月 2022-09-21 11:53:39 关于三星堆与禹夏的争论不少,历史上禹都阳城的记载很多,空穴来风必有缘由,只要能考证出禹都的阳城在哪里,当能给出启示。禹都阳城的传说最早见于《孟子》,因汉代有阳城县,在今河南省嵩山之阳,故从班固《汉书·地理志》开始,即以河南的阳城县(今登封市)为禹都故地,该说成为当代豫西夏墟考古的重要依据。然而,古书所载名为阳城之地,非仅河南阳城一地,《春秋》《左传》记载的数处位于鲁西地区以“阳”为名之地,较...... ----------------------------- 苏柳兄,上古时期的“文化整理工作”已经局限了许多文化特征,即便说清楚了禹夏商周的历史过往,也很难梳理出中华文化的内核,历史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真正能留给我们的不是考古遗址和文物,而是遗址和文物所承载的文化,文化才是支撑我们往哪走,怎么走的精神支柱,我想我们可以试着在理清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再往前迈迈步,你觉着呢? |
@三星堆的凝望 2022-09-22 11:23:12 楼主您好,目前以三星堆馆长,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老师为代表的三星堆考古界基本都倾向于认为三星堆的陶制品,玉器等与二里头存在很大关联,您认同雷老师的观点吗?您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盼复! ----------------------------- 实话说,目前要是拿三星堆考古器物说话的话,可引申出的反对意见实在太多,因为三星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器物远远多于相同,个人觉得以后的宣传和介绍可以适当减少这方面的带入,因为这种带入是不妥的,抱歉,真的是不妥的。解读三星堆会引发联动效应,就像文化一样必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说一面必然会摁下葫芦翘起瓢,要说三星堆就要想说清楚二里头,说偃师商城,说郑州商城......... 虽然目前报道出来的器物并不多,我认识的并不全面,但从稀稀落落的报道和图片以及简报介绍中,我基本确信三星堆器物功用和表征越来越明显,属于完整的有机体,要解开这些器物的具体特征比如纹饰含义我可能做不到,但我能把这些器物分类出来,功用摆放,怎么呈现等要素指出来,想必差不了。 目前三星堆博物馆的陈列体现出的理解可能是不到位或者不对的,三星堆解说对器物的解释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
@资阳大梦 2022-09-22 13:04:12 回看了9月20日下午3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我们的5000年”博物馆馆长云上对话第二期,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现场为记者解读三星堆器物。 在解读三星堆镇馆之宝、国家永久禁止出国出境展示的祭山图大玉璋时,记者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玉器主要是夏代祭祀器,在殷商中后期,中原已经基本上不使用玉器了,为什么古蜀三星堆还在大量使用玉器,且存世特别多,这个能说明什么呢? 雷雨在大主题的框架下,回答这个问题显...... ----------------------------- 首先要肯定雷雨站长对三星堆考古发掘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但是做出:“的确,玉器是在新石器晚期和夏代时期大量使用,到了商代晚期,基本上就不用了,数量也很少了,而古蜀人一方面是在大量借鉴或者是吸收引进中原文化因素,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使用。虽然中原是已经淘汰了的东西(改用青铜器),但三星堆包括金沙还在对玉器狂热崇拜...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那种近乎狂野的用玉现象,在中国的青铜文明中独具特色。”这样的表态,或许是不妥的,因为事实情况可能不是这样。 三星堆为什么要用玉器,青铜器,金器,金沙为什么会用石器、玉器、金器等都是有原因的,不搞清楚彼时的历史背景这些现象就无法解释,但不管哪种原因,我可以肯定以及确定都不是因为是“中原淘汰了的东西”。 |
首页 上一页[122] 本页[123] 下一页[124]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