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第15页]

作者:凌子峰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祝大家端午安康!
    第三十三章 主政巴蜀
    塞北晴空万里,江南夏莲盛开。流浪的孤鹰,盘旋在万里长空,只为寻一片历狂风而不散的云彩。点水的蜻蜓,穿行在清凉的荷塘,只为觅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这塞北和江南的清凉夏日,本该因白云和莲花的存在而色彩斑斓。但是在这连年的战争之后,留下的却是失落的山川与草原……
    窝阔台的突然死去,让蒙古大汗那至高无上的权利再一次陷入空置状态,众人艳羡的大汗之位又变成了蒙古诸王竞相追逐的对象。
    而有实力接任蒙古大汗之位的诸如术赤之子拔都,窝阔台之子贵由,拖雷之子蒙哥这些“蒙三代”,却在万里之外的东欧进行所谓的“长子西征”。这就让蒙古大汗之位又一次空在了那里。
    依照蒙古传统,此时蒙古帝国的军政大权就暂时落在了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头上。
    这乃马真虽然贵为前皇后,但是在窝阔台死后,也有寂寞的时候。为了讨好姘头,她会经常拿一些盖好印章的空白诏书当做礼物送给其床上相好。以致于接下来的蒙古政局,虽有耶律楚材等人的辅佐,但还是陷入了的内乱之中……

    随着宋蒙战争的缓解,行走在京湖荒凉河畔的孟珙,却仍旧找不到往日的心路晴。以前蒙古大军压境的时候不觉得,这蒙古军一撤退,如今关于川蜀和京湖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的事情,让他每天是焦头烂额。
    对于排兵布阵,攻城拔寨,坚守城池,孟珙的能力是没的说。但是如今的蒙军北撤,战后的这些琐事,让孟珙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久下来,即使是铁人孟珙也实在扛不了京湖和川蜀这么大两块地方的军政。无奈的他只能将自己的情况反馈给宋理宗,希望上级领导要体谅下属,能找个人来帮他分担一下眼下的工作。
    这宋理宗收到孟珙的工作报告,也确实觉得不能把人这么往死里用。将来蒙军要是再次南下,还得再指望孟珙统帅帝国的大军呢。可是这如今放眼整个南宋,到哪儿去找一个能像孟珙一样独自挑起大梁的军政奇才呢?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宋理宗便下令举朝上下该举荐的举荐,该自荐的自荐,一定要找到这么一个人。
    这一来二去的到了盛夏。为孟珙分担压力的边帅还是没有着落,这让孟珙一顿抱怨。而宋理宗也一度郁闷:“这偌大的天朝,难道连一个处理一方军政的人才都没有?”
    其实千里马是常有的,但偏偏伯乐不常有。就在宋理宗郁闷至极之时,江淮之地那个爱折腾的余阶恰巧来到京城向宋理宗汇报工作。
    余阶这几年的战绩,宋理宗是多有耳闻。君臣初次见面,宋理宗就被余阶帅气的脸庞,惊艳了一个夏天。而后经过一番畅谈,宋理宗更知这余帅哥儿是行军布阵、屯田筑城、守土御敌,样样精通。而余阶这些年在江淮取得的胜利,让他口中所说正好得到相互验证。即便有夸大之处,但是也不否认余阶确实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
    畅谈过后,宋理宗对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还找什么找啊?现成的人才不就在眼前吗?”当即擢升余阶为兵部侍郎,四川宣御使。让其不日前往重庆府,总揽四川一方军政。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没想到入京汇报个工作还能汇报个封疆大吏出来。
    此时的余阶,深感自己多年的能力将要尽显了。
    “谁说这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自己这块金子,终于有了发光的机会了!终于可以作为一方大将,在抵御蒙古的道路上大显身手了。”
    喜极而泣的余阶当即向宋理宗表示“陛下您给臣下的不仅仅是一次机会,更是一个君王对臣子信任。现在,陛下您将我于千万人中打捞出来,而我必竭平生之力,将一个完整的川蜀归还于陛下!十年之后,咱们江湖再见,而那时的川蜀,绝非现在这般羸弱不堪。”
    宋理宗握住了余阶的手,内心激动无以言表……

    事不宜迟,升官之后的余阶即刻走马上任。但忙归忙,在从临安去往四川的路上,余阶途经京湖地区,还是抽时间特地去拜会了一下孟珙这个老江湖。
    孟珙作为一个资深的抗蒙老前辈,深知四川抗蒙重任的不易。在给了余阶诸多建议之后,觉得还应该给余阶准备一份厚礼。
    双方会晤完成,余阶拜别孟珙。
    当余阶准备动身由京湖入川之时。余阶一行的身后,出现了数十万石军粮和数千兵马。
    余阶不知其意,言道:“不知孟将军这是何意?”
    孟珙言道:“将此兵马和军粮一并带去吧,蜀中抗蒙责任重大,今后这抗蒙重任就托付予你了。”
    受宠若惊的余阶一时间感觉不好意思,不禁推脱道:“使不得,使不得。孟将军好意,在下实在是心领了。只是这些许馈赠……”
    孟珙道:“余将军此言差矣。孟某所赠,非赠与将军,乃赠与川蜀军民。今将军初入蜀地,任重而道远。国家西南之安危,全仰仗于将军。将军此次入蜀,乃是为我大宋撑起一片天而去。将军既为川蜀子民计,也应万勿再推辞!”
    听完孟珙所言,余阶便不再客气,将粮草装车,军马点齐,一路往蜀地而去。
    此刻的余阶感觉自己这一趟没有白白停留,这孟将军可真是堪称当代名将,看来自己必须要从而学之了……
    此去川蜀,山高水长,任重道远。
    在一片落日余晖下、孟珙目送着余阶的背影远去,心中不禁感叹:“日后复兴川蜀者,必此人也……”

    走马上任的余阶来到蜀地。此时正值春江水暖,百鸟齐鸣的初春时节。但眼前川蜀之地的破败,却让余阶在这春日的暖阳里孤独的沉默着。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那是被蒙古人蹂躏了七八年的川蜀大地。在这七八年里,川蜀之地,很多地方被蒙军多次攻陷,又被宋军多次收复。而后刚刚恢复点起色的时候,而后又被蒙古人攻陷。曾经的“天府之国”,一直在经历着沦陷与恢复的恶性循环。
    面对眼前的局势,余阶以他独特的眼光,撸起了袖子,收起了忧伤,开始了军事、政事两手抓。
    余阶深知如今抗蒙守土,收复失地的实现与否,其关键有二:一乃凭借地利之优,二乃凝聚众人之心。
    历代经营川蜀者,在用人方面,必然尽取蜀中之有才之士,勉励其心,因利以导,以求共尽守土之责。
    从此余阶于川蜀之地广开言路,招贤纳士,安抚民心,恢复生产。其身边逐渐聚集起一批批文武之才。也正是凭借着这批人的一腔孤勇和得天独厚的川蜀地理。蜀中抗蒙的大旗一直飘扬在宋帝国的西南半壁江山,直到南宋朝廷在崖山殉道的前一刻……

    晚安,诸位。
    早安,诸位。
    
    第三十四章 钓鱼山城
    且说余玠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来到川蜀,信心满满的开府重庆,大有在这饱受蹂躏的土地上一展拳脚的气势。南宋那已经残破不堪的川蜀大地开始在他的治理下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兵部侍郎兼四川制置使的余玠,此刻已经成了南宋帝国西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这位高权重的余玠倒也大方,入蜀之后,毫不吝惜手里的印把子。只要你真有保境安民,御敌于外的本事。这余玠是要官给官,要钱给钱,从来不在乎手里的这些化外之物。
    老余是实在人,他一直认为,说别的都是虚的,只有这脚下的土地和可用的民心才是实的。
    在余玠的“网罗”之下,或为功名,或为钱财,或为百姓,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接踵而至。重庆府内终日热闹异常,自余玠以下,都开始为复兴川蜀建言献策。
    不日,余玠小憩于内堂,得府人奏报,府外有自称冉氏兄弟二人求见。余玠如同往日接待求见之人一般,安排府人将其二人迎接至前厅稍候。
    府人不久折返,又回禀余玠道:“回禀大人,此二人自称有保土守境,临阵退敌之良策,欲使大人亲迎。”
    余玠心想:“这莫非又是哪儿来的沽名钓誉之徒。当此国难之际,既想要功名荣华,又想要人主屈身而迎。好歹我也是朝廷的一方大员,要是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那我每天就当个门童开门迎客就好,还谈什么复兴川蜀。”
    怒及于此,余玠觉得此类人着实可恨。当即决定安排人将这两个故作清高的家伙扫地出门。
    但转念又回想起二人的姓氏:“冉氏兄弟!冉氏兄弟!”余玠再三回想,“此二人莫非就是传说中隐居蜀中,素有高名,多任川蜀制置使屡召不出的冉氏兄弟!”
    余玠随后询问府人:“此二人可有告知姓名?”
    “回禀大人,此二人播州人氏,自称冉璡(jin),冉璞(pu)。”府人如实回答。
    一听到这两个名字,余玠顿时惊醒了三分。
    “这不是冉氏兄弟二人,是谁!想曾经,历任川蜀制置使对其屡召不至,为何日又主动上门。今天我倒要看看此二人到底有什么良策要献上。看看他们到底是实干家,还是空谈者。”
    短暂的思考过后,余玠起身向府外走去。
    余玠既出府门,见二人于门口等候,便亲身相向道:“余某自入蜀以来,冉氏兄弟之名,多有耳闻。今日得见,不知汝兄弟二人,有何复兴川蜀之良策。”说完也不见有让此二人入府之意。
    冉氏兄弟二人见余玠并无让其进府而谈的意思,当即明白了余玠的心中所想。看来今天不拿出点真本事,这重庆府的大门怕是进不去了。
    而后,其中有兄弟一人道:“回禀大人,大人心中所想,我兄弟二人知晓。想必定是之前历任制置使召我等入府,为我二人所拒。以至于我二人今日为大人所疑。关于往年之事,非我二人不至也,实乃蜀中历任制置使,皆无复兴川蜀之心,亦无治理川蜀之能,故我二人不至。而大人不一样,大人在江淮之地的壮举,我兄弟二人钦佩至极,故诚心来投。
    我等明白,今日大人欲试我兄弟二人之才,而我等亦欲试大人守土川蜀之心。今天色尚早,大人可否与我兄弟二人同往合州一趟,我兄弟二人此行必有良策献上。”
    这兄弟二人从余玠出府,先是为余玠带了一顶高帽子,而后又明显的反客为主。现在又将了余玠一军,成功的掌握了主动权。眼下,这余玠到底是去合州,还是不去合州?成为了必须要表态的问题。
    合州虽在重庆府周边,距离倒也不远。只是这如今世道不太平,若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就凭着此二人的三言两语就跟着去了,这搁谁都不愿意。
    但余玠就是余玠,这是艺高人胆大的主儿。稍作思考之后,便回应道:“本使入蜀以来,终日身处于重庆府中。所思良策,无不以纸上谈兵始,以高谈阔论终。你二人今日有意于这山川河流之间亲身授教,本使又岂有不去之理。”
    冉氏兄弟互相对望了一眼,没想到余玠竟然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兄弟二人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满心的欢喜。
    当然,余玠也不是贸然前去。由于蒙军时常出没于合州边境,余玠出发前便派快马前去知会合州知州,准备今晚下榻于合州府。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余玠带着少数护卫与冉氏兄弟一行前往合州而去!
    合州城天黑而至,余玠一行人下榻于合州府,一夜无话……
    天明,余玠一行人应冉氏兄弟之请,骑马来到了合州城外的钓鱼山前。一路走来,合州城外,怪山林立,或奇,或险。
    钓鱼山前,冉氏兄弟下马。面对着奇险的山峰,与众人一起呼吸着山谷中的清凉空气。
    短暂的安静之后,兄弟冉璞莫名其妙的说道:“大人,你听到了吗?”
    这么无厘头的一问,随行众人皆不知其所问何意。少时过后,唯有余玠一脸深沉道:“听到了,那是川蜀老弱稚子的哭泣之声吧。”
    余玠这深沉的回答,让来到这里的一行人无不面露悲痛之色。
    这时的冉璡接过话来:“想不到大人有如此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之心。”
    说着,冉璡指着前方的最为险峻的山峰说道:“大人可知,此山为何名?”
    余玠的一名随从觉得读书人说话做事实在是磨磨唧唧的,一点都不爷们儿,没有他们蜀中人的性格。便抢先说道:“此山,名为钓鱼山。因陡峭,险峻,奇异又处于蜀口形胜之地而闻名蜀中。故先前有知重庆府彭大雅筑城其上,因山为垒,与合州城互为犄角。”说完,目视着冉氏兄弟。
    冉氏兄弟回应其一个赞赏的微笑。
    余玠此时问道:“你兄弟二人所谋之策,莫非和这钓鱼城有关?”
    冉璞应声答道:“正是!我兄弟二人所献之策,无非八个字——移城于山,积栗以守!”
    众人不解……
    “你兄弟二人的意思莫不是要把这合州城移到山上去吗?”
    “这怎么可以,自古以来,依山建寨,平地筑城。却从未听说过将城池筑在山顶之上的。”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等还以为你冉氏兄弟有什么奇谋良策呢,没想到说出这样一个笑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否定着冉氏兄弟的想法,唯有余玠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良久,余玠对冉氏兄弟言道:“说说你们的理由。”
    冉璞此时于众人疑惑的目光下说道:“蒙古人所恃者,无非弓马之利也。而今,我川蜀多山,蒙古骑兵再无纵横驰骋,千里奔袭之优势,此乃我川蜀地利之优也。
    今守境之所在,当以川蜀众城,移于奇峰险山之上为拒敌良策。移城于山,因山为垒,星罗棋布,诸郡治所居其上,屯兵聚粮为必守计。
    合州钓鱼山,利州云顶山,隆庆苦竹山,夔(kui)州白帝城,隆庆青居山,皆良处也。”冉璞说完,等待着余玠发言。
    余玠听完,若有所思的问道:“移城于山,何以拒敌?”
    刚刚说完的冉璞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的冉璡。冉璡会意,正色道:“移城于山,此为守土之策。故只为待敌,而不可轻战也;守山据险,而不可散居平地也。
    破敌之法,当用夜劫,而不可昼战。无战事之时,収聚四方之粮草,勿以资敌,以备战时之需。若敌重军来犯,各山城之间,当唇齿相依。平时不分彼此,战时缓急相救也。”
    就在冉氏兄弟说完之时,一个完整的川蜀山城防御体系就此在余玠的脑海里诞生。当即对冉氏兄弟大为赞赏,引为幕僚。并让其在今后的日子里对其山城防御体系的构建和使用做理论与技术的指导。
    而直到这时,跟随余玠左右的随从还处在一片云雾之中……
    数日之后,余玠于重庆府内向川蜀之地还在为南宋守土的各州,下达了移城于山的命令。一时之间,还在为南宋坚守的川蜀各州,都在州所附近择水源丰富,地势险峻的山上大兴土木,将平地上的城池都搬上山顶。
    数年之后,川蜀之地的州所,皆于山顶之上遥相呼应,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山城防御体系就此建城。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这套堪称完美的山城防御体系成为了蒙古人进攻川蜀的噩梦……

首页 上一页[14] 本页[15] 下一页[16]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2 14:46:29  更:2021-07-12 14:56:3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