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第16页] |
作者:凌子峰 |
首页 上一页[15] 本页[16] 下一页[17]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三十五章 化魂为城 独立寒秋,汉江东去。 襄阳城头,一名有着儒者之风的将领正眺望着远方的千里汉江。此时的汉江两岸,虽然有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浓浓秋意,但是却不见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襄阳这座曾经的千年名城,在历经一次次的战火摧残之后,此刻像极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于秋风中坚挺着暮气日沉的落寞身影。 公元1244年的秋天,余玠入蜀以来的种种举措以及成果,犹如汉江之水的涛声一样,从川蜀之地源源不断的传到了孟珙的耳朵里。也正是得益于余玠为他分担了来自于四川的军政压力,他此刻才能如此悠闲的视察着荆襄的防务。 古老的襄阳城头,孟珙时而注视着流淌的江水沉思,时而向对面的樊城深情地瞭望。 五十年前,他作为一个婴儿在这汉水之畔降生。从他记事起,他就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孟宗政在这里一次次抵御着金军的进攻。自父亲去世之后,他便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抗金的大旗。在这二十多年里,他一直书写着作为孟宗政儿子的最大荣耀。更是在十年前带领着南宋的热血将士,雪了一百多年前祖父,父亲那未竟的靖康之耻。 父亲那伟岸的身影,最近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里。 作为孟宗政的儿子,他无愧于父亲的嘱托;作为岳飞部将孟林的孙子,他承载着祖父的基因走完了祖父那段没有走完的道路;作为国家的臣子,他无负于国家,并且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支撑着整个民族在负重前行。 只是近来,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伫立在襄阳城头的他,自顾的叹息道:“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此时的孟珙不过五十岁,正值人生的壮年。但是这三十多年来的决胜沙场,让他已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如同眼前的襄阳城一样腐朽…… 眼前的襄阳,是他在五年前收复的。由于这连年的战争,朝廷根本就没有精力,财力和人力来修复这座在他眼中至关重要的城池。如今五年过去了,襄阳还是如五年前一样残破。 好在,近几年蒙古人内部争斗不断,暂时没有大举南下。趁此良机,这关于重建襄阳的事宜也该提上日程了…… 秋日的汉水江面,一阵瑟风吹来,带来了丝丝凉意和满地的梧桐落叶。站在襄阳城头的孟珙感受着迎面袭来的秋风落叶,不由得打起了冷颤。 禁不住秋风的侵袭,视察完襄、樊二城防务的孟珙走下襄阳城头,回到了自己的治所。开始提笔向朝廷写下最近对于荆襄战区的视察报告。 报告中,孟珙大力陈诉江陵(荆州),襄阳在抗蒙前线的战略地位。并预言着,在今后的数十年里,江陵和襄阳地区将会成为蒙古重兵攻打的地方。更直言这荆襄地区的归属,将决定着天下的安危,希望朝廷能屯重兵于此。 随着最后一笔的挥就完成,孟珙吩咐幕僚即刻将文书发往江南朝廷。 然而,一直到了年底,孟珙才从朝廷那里等到了一个让他不太满意的批复: “孟大帅多年抗金,抗蒙,劳苦功高。朝廷也深知身处在抗战前线的将士们不容易。但是现在国家的抗蒙形势严峻,从四川到江淮的几千里防线上,哪儿哪儿都需要人,哪儿哪儿人都不够。将军请兵之事,实在是无从抽调。想必以将军之才,必能巧避兵力不足,以地利之优抗敌。现请将军暂知江陵府(荆州),不日将治所移往江陵。” 得到朝廷回复的孟珙,虽然还想再向朝廷写下些什么。但他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 没兵就没兵吧!已经日渐苍老的孟珙,在沉默中走上了前往江陵的路途。 对于江陵,孟珙是熟的不能再熟,自己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来串门,这里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况且人到中年,带领兵马去联蒙灭金之时,他的身份就是江陵副都统。 十年的南征北战过去了,自己又回到了这个曾经出发的地方。在孟珙看来,这仿佛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宿命。只是此时的江陵,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江陵! 十年前的江陵城,环水依江,有着天然的水上屏障。而自己走了这几年,江陵城连连遭遇战争,也没人好好管过,以至于水源枯竭,那些天然的地利之优已经不复当年。 如今,朝廷让他“巧避兵力不足,以地利之优抗敌。” 指望朝廷往江陵城增兵已经是没什么希望了。那孟珙也就只能在地利上想办法了…… 而孟珙,真不愧为南宋当时的第一统帅。接下来的他,又将在城池的防守上造就一个千古未有的城池防御体系。 来到江陵的孟珙,先是在江陵城方圆百里勘测了一月有余。而后,孟珙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发动着千余人在江陵城外的平原上挖起了蚯蚓一样绵延百里的“战壕”。”“战壕”宽数尺,深数丈,用以在平原之上阻挡蒙古骑兵的冲击。待各“战壕”之间连接贯通后,将活水引入其中。从此,江陵城方圆百里,水网交错,波光粼粼。 待这套规模宏大的城池防御系统建成之后,整个江陵城被绵延百里的水网交错保护着。蒙古骑兵就算此刻到来,那千里奔袭的战马恐怕也发挥不了一点优势。如此天才的城池防御构想,也只有孟珙这样的军事天才才想得出来…… 三年前,余玠带领着川蜀之人,利用川蜀多山的特点创造了独特的山城防御体系;三年后,孟珙又带领着江陵城的军民,利用荆襄傍水之优,创造了以水环城的城池防御体系。余玠和孟珙这两个南宋的名将就此一人肩挑着川蜀,一人肩挑着荆襄,在抗蒙的道路上手牵着手前进…… 多年以后,杜鹃在川蜀大地的潇潇暮雨中鸣啼,露珠在荆襄河畔的朝阳中闪耀着晨曦,余玠和孟珙都已在岁月的长河中作古。但是其二人为后人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座座不朽的城池。他们更是在这神州大地上,以山水为依托,化魂为城的同时,也化育出了一颗颗不屈的灵魂…… |
第三十六章 将星陨落 战争本就残酷,光阴更是无情。无论你是左右时局,合纵连横的风云政客;还是叱咤疆场,捭阖天下的当世名将。到最后都逃不脱失败的宿命。在生命的尽头,向无情的岁月低下那高贵的头颅。 岁月之可怕,可怕到于无声中操控着整个宇宙;岁月之可怕,可怕到让这世间的一切为之束手;岁月之可怕,可怕到有些人一旦离去,下一次相遇就要等上千百万年。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汉人的半壁江山,有余帅和孟帅这两位擎天支柱的支撑而固若金汤之时。无情的岁月却并不想将这种平衡的局面继续维系下去,从而将其刻意的打破。 公元1246年,身在江陵府的孟珙,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此时的他,已经在抗金,抗蒙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了三十多年。他的背上背负过江南百姓的全部身家性命,他的肩膀上也曾寄托过先人恢复故土的殷殷期盼。但是,这个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的南宋的南天一柱,在这些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之下,已经过早的被压垮了。 九月重阳的夜晚,病榻上的孟珙自感时日已经无多,但是他还是想在离开尘世之前,为他捍卫了一生的南宋王朝留下一些什么。 在府人的搀扶下,孟珙艰难的支撑起自己的身体,走到了自己的案牍之前坐下。现在,他要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时光,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向朝廷写下自己此生的最后一道奏表。当然,也有可能是遗表! 夜色昏暗,烛火晃荡,孟珙提笔案牍之上,淡淡的墨香夹杂了熏香开始从宣纸上弥漫开来: “自入秋以来,臣深感大去之期不远矣。然多年守土御敌之责,臣至死而不敢忘矣。臣既为外将,内事望陛下亲贤而远佞,亦不多言。而外事,臣以为将之责,尽言抗蒙守土之利弊。 臣所言者,无非有四。 余玠入蜀,已历五年,今蜀中军力渐强,民生逐渐恢复。此川蜀复兴之兆也。其所创“移城于山,积栗以守”山城防御之策,当于宋境丘陵之地,推而广之,从而学之。余玠其人,乃忠贞守节,可堪重任之士,愿陛下勿轻弃也。此为一。 荆襄虽有汉水之险,然临近汉江平原。丘陵平地各半也。蒙军仍可仗弓马之利以取之。臣经营荆襄之地数年,自觉唯有以重兵屯坚城,凭汉水之险拒之,则可保荆襄无忧矣。 襄阳,“天下之脊,国之西门”。襄阳在,则荆襄在;荆襄在,则京湖在;京湖在,则临安在。今襄阳残破,不足以拒敌。望陛下早日修缮,以固城防,加之以重兵屯守,如此,则京湖可守。 现沿江置制副使,知江州贾似道,素有保土守境,眼观全局之能。臣大去之后,其人可替臣之职,愿陛下虑之。此为二。 江淮临近京师,接连鲁豫。虽有淮水相阻,然胡虏百年前仍有渡淮,渡江之前例。今陛下亦当慎之,重之,倾江南之力,以守淮水。庐州,安丰军,滁州,京口,采石矶,扬州皆江淮重镇,陛下当择良将重兵守之,以护江淮防线周全。如此,则临安无虞。此为三。 广西乃番族所聚之地,亦我朝之后援也。然广西之地,接连大理,安南(越南北部)。 大理与宋,百年来虽无兵戈,然安南亦不可不防也。今蒙军劫掠川西,川西之守,亦无用矣。若蒙军沿川西之地,南下川滇,远征大理。大理既亡,蒙军则聚大理之力,或进军黔中,或南下安南,或东犯广西。则我朝西南之地将尽落蒙古之手。 届时,蒙军北上可击湘鄂,如此,则京湖危矣;蒙军亦可东犯湘赣,湘赣既去,则江南危矣。为今之计,陛下当择精干之能者数人,开府邕州(南宁),经略广西,以图他日抵御西南之敌来犯。蒙古灭金之时,亦曾绕道川陕边境,借道我朝,北上进犯河南。而金正亡于此。陛下不可不慎。此为四。 臣所虑者,乃此四地。今臣以抱病之身,进言陛下,望陛下思之。如此,臣心安矣。” 落笔千言,孟珙写下它只用了半个时辰而已,但这却是他思考和实践了一生才得出的结果。 孟珙用尽他最后的精力,写下了这封奏表。该做的都做了,此生,他已经尽力。于国家,于民族他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写完,孟珙透过摇曳的烛火,看向此刻正在帮他整理奏疏的李庭芝。 此人是他的幕僚,他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带在身边。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孟珙用欣赏的眼光对其言道:“我故去之后,接替我者,必乃贾似道也。平日书信往来之中,我已将你举荐于他,你素有大才,亦有报国之志,可为其效力,一展你平生之志!”李庭芝听完,颔首拜谢…… 说完之后的孟珙,已再无心愿未了,也再无后事可以交代。帝国的将来,他已经管不了了。只能将其寄托于下一代如李庭芝,贾似道,余玠等人的身上了。现在,他只想好好的睡上一觉。这么多年来,他真的已经很累了。 随后,他挥挥手,示意李庭芝离去,不要再将他打扰。 李庭芝将其重新扶到病榻之上后,轻轻掩门而去。 病榻上的孟珙,轻轻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而后,在他的意识里,多年以来那些金戈铁马的画面开始不断的在他的眼前回放。在他生命最后的这个夜晚,他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与战马的嘶鸣声,还有兵器碰撞的声音。更有甚者,那些在战争中哭泣,呐喊的声音都一一的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待一切嘈杂结束之后,他的耳边终于回归了平静。这时,他的眼睛里开始出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而这些,都是他这些年一起征战的兄弟们的模样。当这些人的面孔从他的眼前一一掠过之后,一张模糊的面孔,正在由远及近的向他靠近。 慢慢的,他看清楚了,那是父亲的模样。这时,他的眼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那是三十多年前,他还是一个少年,在枣阳(今湖北)的城头,他正弯弓搭箭,一箭射死了城下的金军。而当时,父亲就站在他的身后。 随后,孟珙脑海里的画面突然跳转。那是在22岁那年,他看见父亲正深陷在金军的包围圈里。 父亲正在无助的厮杀,而金军也正在向他靠近。旁边不知情的宋军正在劝他赶紧撤退。他大声的疾呼“不,那是我的父亲!”而后打马杀进重围,将自己的父亲解救。 然而,就在此刻,孟珙眼前的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只见他突然睁开了双眼,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喊出了他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三十年收拾中原人心,今志不能申矣!” 话音未落,孟珙便已缓慢的闭上了双眼,之后再也没有醒来。带着孟氏子孙的无上荣耀回归到了他祖先的身旁。 是夜,江陵城上空,犹如月亮般硕大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照亮了整个江陵的上空之后,坠落于江陵城外。而后江陵百里,狂风大作。树木为之折断,房屋为其残破,狂风于江陵城呼号整夜,天亮乃止。 一代名将,就此带着未竟的心愿逝去!连上天都为其不平…… 孟珙之后,贾似道、李庭芝等人将沿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他将贾似道推荐给了朝廷,又将李庭芝推荐给了贾似道。此二人,在后面的近三十年里,都将成为南宋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孟珙素有识人之名,他虽然看对了李庭芝,但是却看错了贾似道。前者成为像他一样彪炳青史的铁血豪情之人。后者却在渐行渐远的路上掉进了粪坑里,死在了一滩稀屎之上。 |
|
首页 上一页[15] 本页[16] 下一页[17] 尾页[3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