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项羽:在秦皇汉武之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项羽:在秦皇汉武之间[第2页] |
作者:kxzjkxzj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支洧沛谷,剑挺吴城。 |
儿时就喜欢看东周列国的小人书,从中第一次了解到了陈胜吴广和项羽等英雄人物,留下了这些人都是除暴安良,大义凌然的人中豪杰。即使到今天,主流的历史认识依然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惋惜之情。百度百科也是这样介绍项羽的“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然而项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近日读《史记之项羽本记》之后,我觉得需要重新认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了,其到底是英雄还是屠夫,他是除暴安良,还是人性冥灭,是历史的推动者,还是历史的毁灭者?看看太史公的《项羽本记》中记载的项羽的言行之后,我相信你和我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先来说说历史背景吧,项羽是战国楚国的三大部族之一,项氏部族的子弟,三大部族分别是景氏、屈氏和项氏部族。楚国是战国中国土最为辽阔,人力丰富的大国,但是并非强国。战国时代是大争之世,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各国图强求存。秦国从商鞅开始找到了图强求存之道,推行变法治国,其变法治国根本上说就是要废弃夏商周时代推行的井田分封制,废除奴隶,奖励战功,奖励农耕。爵位不得世袭,贵族也得自食其力。这样的变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得秦国通过三十年的变法图强艰苦努力,从一个面临六国分秦,天下卑秦的危险局面一举变成了一枝独秀,成为七国中国力最强,吏治清明,民心汇聚的国家。而当时的楚国却没有进行过彻底的变法废弃分封制、世袭制和奴隶制,屈原进行过抗争和努力,但是失败了。作为楚国的大部族项氏,一直都有自己的封地,是分封制的彻底支持者。秦国统一华夏之后,六国的旧氏族一直都在为恢复分封制而努力,希望保持其既得利益。分封诸侯制与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项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史记项羽本记》描述的少年项羽是这样的。 :“项籍(项羽,字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从太史公的记述看,项羽就是一个学无所长,顽劣好勇之徒。在战国时代万人敌的都是一代名将,如吴起、司马错,白起等名将,他们不仅是军事上的天才,也能洞察天下大事,明晰实力对比,是智、信、仁、勇、严的集大成者,而项羽不过只是血勇而已,不学无术,好勇斗狠之人。 项羽的第二特征就是暴戾,说其是屠夫也不足其残暴数分之一。《项羽本记》中描述:“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 读到这真是让人脊骨发凉,什么是“皆阬之”,就是破城之后,将城中所有人全部活埋,整整一个城的人呀,无分士卒,还是平民,是老幼还是妇孺,统统活埋,这是令人发指的暴行呀,历史上可有出其右的吗?项羽之前可有谁做过? 一次也许还不能说明,那么其后《项羽本记》中又有这样的描述:“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屠城是项羽的最爱了,其残暴无与复加。这还不算完。《项羽本记》中也记载了项羽坑杀二十多万秦军降卒。“项羽乃召鯨布、蒲将军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柑,长史欣,都蔚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阬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项羽只是因为听到一些流言说秦卒不堪六国反军的凌辱,又害怕秦严厉的连坐法,而想反。项羽可以仅凭一些听说,就可以谈笑间杀二十余万人,纵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得胆战心惊为之,可项羽不需。 最大的屠城。“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秦国历经5百年励精图治,到秦始皇时建立了和积累了多少华夏文明的瑰宝,阿房宫,咸阳城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上都没有比拟的辉煌建筑群,就被这个屠夫一把火给烧了,看的人心头滴血呀。你看看这个弱智若小儿的屠夫抢劫的目的就是为了“炫富”,富贵了如果不显一下,就象夜里穿着美丽的衣服,谁能看见,多么愚蠢可笑。 第五次坑杀。汉之二年冬,项羽与齐国田荣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掳其老幼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项羽一路杀来,一路生灵涂炭,不仅全部事物残了,而且全部都灭掉。这就是项羽的征伐之功。 后还有烧纪信,烹周荷,井杀枞公。可以说是一个历史上罕有的残暴无度,不知天良的禽兽。 对比他当时代的对手,就可以知道项羽是多么为人不耻了。“范增(项羽亚父)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刘邦灭了项羽后,是怎么对待项氏后裔的呢。本记记载道:“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两相对比,谁的心胸宽广,谁卓有远见,立判。可是想不通的是,我国一些文艺作品,一味树立项羽为大英雄,嘲讽刘邦为小人,真实令人无奈呀。 项羽的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多么豪迈呀,可是你在看看下面的就知道项羽是多么可笑。“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骓是说他的马,虞是说他的爱妃。他已经被围垓下,到了生死存亡关键的时刻,他却为不知道如何安置他的爱妃而无奈,多可笑。跟着这样的人,真实悲哀。如果你发现你的领导,或是国家领导是这样一个,我劝你还是早点离开,免得死了都不知道去何处哭。 太史公最后对他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是否有失公允?对这样一个残暴兽行的人未免太客气了吧。 项羽这样一个人,如果将其评价为英雄,那就是历史的悲哀和耻辱。这样一个灭绝人性,残暴无度的人,如果我们今天还将他尊为历史英雄,必将被异族嘲笑,请还历史以真相吧。希望我们国家的文艺工作者,在触及历史题材时,要谨慎再谨慎,再不要搞出颠倒历史的笑料来。 |
项羽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推翻秦朝的核心人物,楚汉相争的大楚最高领导者,尽管最后刘邦坐拥了天下,但是在小编心中甚至大多数男人心中,只愿做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因为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男人! 战国末期,秦王赢政一统六国,以“皇帝”自诩,自称“寡人”,以此标榜自己的成就超越了三皇五帝!自此皇帝这个封建社会的最高领导者的称号一直沿用了几千年!项羽在和众诸侯之力推翻秦朝之后,他同样也是自诩“霸王”(也许觉得霸王比皇帝霸气也说不准,跟随他一起大败秦国得诸侯难道要剥削他们还是直接消灭?所以项羽选择了大封诸侯,他行使的权力和天子其实没什么区别,在当时来说,他就是天下的霸主,天下的王!项羽生活在贵族制社会,很多思维模式仍停留在奴隶制社会,项羽并非没有机会一统全国,也并非没有实力一统全国,但是可能受生长环境和自身思维局限性的影响,他没有选择成为一统天下的帝王,而选择分封旧贵族。可能作为一位英雄,他的想法很简单,不能自己独得天下,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能是是他当时真正的内心写照!于是分封旧诸侯,没有实行大一统。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失败。究其根源,项羽和刘邦各自的政治思想觉悟不同。 此外纵观项羽成长的一生,戎马天下的一生,无论大小战役,罕有败绩,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更是传为佳话,遗憾的是这最后一仗,他失败了,他没有败给自己,他败给了当时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传奇人物,帮助刘邦休养生息,料理后方得萧何,帮助刘邦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张良,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还有如英布、彭越等猛将,试想汉军阵容如此强大,兵多将广,也只是他们联手在打败了项羽,而项羽是自己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才自刎于乌江,虽败犹荣。当然项羽自身也有原因,比如他刚腹自用,不能知人善用,但不能否认他是个英雄!项羽内在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者,论个人实力,一百个刘邦未必比得过项羽,刘邦是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情商出色,这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项羽鸿门宴不杀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放过刘邦家人足以证明项羽有仁有义,相反刘邦,取得天下后大杀功臣,就连曾经帮他取得天下得韩信也未能有一个好下场。尽管刘邦成功,依然算不得英雄,尽管项羽失败,仍是英雄!但是正是项羽的英雄主义,他不适合成为皇帝,皇帝要懂大势,认大局!当皇帝要懂政治,会政治斗争(奸诈狡猾)!成大事者,要懂得取舍!要足够狠!讲义气是好事,皇帝不适合!他更像一个侠者,一个英雄!而刘邦会知人善用,当皇帝后,又够狠心除去羽翼,只是个合格皇帝!算不得英雄!所以项羽真英雄,刘邦真小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而复始这才是历史的定律,没有所谓的低级制度,只有最适合当下的制度,楚汉时期,贵族制进化到君主制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是的车轮是不断进步的,没有永恒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制度,而这些我们现代人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古人能为之奈何! 项羽在小编心中是英雄,在他自己心中也应该是自认为英雄,乌江自刎象征着英雄末路!但是如果让年龄大他近三十岁的刘邦评价他的话就是:“小伙子还是年轻啊”!但是不可否认,项羽,男人心目中真正的真英雄!真男人! |
@kxzjkxzj 2021-10-14 11:36:54 云洧沛谷,剑挺吴城。 ----------------------------- |
是起义的风暴将项羽推到历史的舞台上。 |
拟目录: 一、剑挺吴城 二、项氏立楚怀王 三、巨鹿之战 四、西楚霸王 五、彭城之战 六、荥阳对峙 七、四面楚歌 |
@kxzjkxzj 2021-10-17 13:06:00 拟目录: 一、剑挺吴城 二、项氏立楚怀王 三、巨鹿之战 四、鸿门宴 五、西楚霸王 六、彭城之战 七、荥阳对峙 八、四面楚歌 ----------------------------- |
@孤獨的抗議 2021-10-17 17:25:02 不知道项羽打得过冒顿否 ----------------------------- 史书无记载,你可以自由猜想。楚汉之争后国力衰微,白登被围,长期和亲是事实。武帝时反击获胜也是事实。 |
@kxzjkxzj 2021-10-14 11:36:54 云洧沛谷,剑挺吴城。 ----------------------------- @kxzjkxzj 2021-10-14 17:09:36 ----------------------------- 云郁沛谷,剑挺吴城。 |
后记 许多年以前,历史学界的权威泰斗胡绳先生曾号召大家为本地方的历史人物撰写传记。因为这样做有收集史料方面的便利,不至于把正面人物写成反面人物——这一点对项羽来说尤其重要。这也是笔者选择项羽作为写作对象的原因。 与项羽有关的史料见诸《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相信已为部分读者所熟知,但这并不是说阅读这些史料对所有的读者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楚汉的故事得到广泛的流传,可是,这些故事并没有涵盖项羽悲剧的一生。正史并没有记载项羽二十四岁以前的人生,他的丰功伟绩是在不到三年内完成的,在随后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又演出了一幕历史的悲剧。 更多的是由于这一悲剧,让后世的人们为他感叹惋惜了两千多年。本书不是为了再现这一悲剧,而是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再现。 本书是以百度百科的材料为素材整理而成的。在此之前,我们首先整理了文言文版的项羽资料,这样做的原因,不再重述。下文提及的资料来源同样也是很不完备的,因为项羽和虞姬的魅力使两千来这样的资料浩如烟海,本文只是择要而谈。 任何一册中国古代史的教材中都会简要的提到项羽。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通常将秦汉并称,有如后世的隋唐、明清。而在当时的人看来,却并不是这样。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探讨这属于项羽的八年历史,是本书的任务之一。 秦汉史的专著提及项羽会更多一些,对他的丰功伟绩,也是一笔带过。对楚汉之争中项羽的战败,也常常以“刚愎自用”一词敷衍了事。《剑桥中国秦汉史》固然提供了审视这一段历史不同的视角,却也无法完全满足中国读者的心愿。 与项羽有关的传记,较多地是属于历史小说,其中不乏章回体小说之类的佳作。历史毕竟不是文学,与刘邦有关的专著常居于大雅之堂,与项羽有关的专著,就难觅芳踪了。与项羽有关的论文数不胜数,本书没有特别提及这些论文的作者或出处,因为有些文章无法再确定作者是谁了。所幸的是,在有限的几册战史中,关于秦汉部分,明星人物仍然是项羽,那才是他灵魂的所在。 人们就是这样怀念项羽和虞姬的。那数不尽的诗词歌赋,那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远不是本书所能概括的,本书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 毛彦 2021年12月26日 |
22行,应为两千年来 |
后记 许多年以前,历史学界的权威泰斗胡绳先生曾号召大家为本地方的历史人物撰写传记。因为这样做有收集史料方面的便利,不至于把正面人物写成反面人物——这一点对项羽来说尤其重要。这也是笔者选择项羽作为写作对象的原因。 与项羽有关的史料见诸《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相信已为部分读者所熟知,但这并不是说阅读这些史料对所有的读者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楚汉的故事得到广泛的流传,可是,这些故事并没有涵盖项羽悲剧的一生。正史并没有记载项羽二十四岁以前的人生,他的丰功伟绩是在不到三年内完成的,在随后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又演出了一幕历史的悲剧。 更多的是由于这一悲剧,让后世的人们为他感叹惋惜了两千多年。本书不是为了再现这一悲剧,而是为了避免这一悲剧的再现。 本书是以百度百科的材料为素材整理而成的。在此之前,我们首先整理了文言文版的项羽资料,这样做的原因,不再重述。下文提及的资料来源同样也是很不完备的,因为项羽和虞姬的魅力使两千年来这样的资料浩如烟海,本文只是择要而谈。 任何一册中国古代史的教材中都会简要地提到项羽。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通常将秦汉并称,有如后世的隋唐、明清。而在当时的人看来,却并不是这样。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说,“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探讨这属于项羽的八年历史,是本书的任务之一。 秦汉史的专著提及项羽会更多一些,对他的丰功伟绩,也是一笔带过。对楚汉之争中项羽的战败,也常常以“刚愎自用”一词敷衍了事。《剑桥中国秦汉史》固然提供了审视这一段历史不同的视角,却也无法完全满足中国读者的心愿。 与项羽有关的传记,较多地是属于历史小说,其中不乏章回体小说之类的佳作。历史毕竟不是文学,与刘邦有关的专著常居于大雅之堂,与项羽有关的专著,就难觅芳踪了。与项羽有关的论文数不胜数,本书没有特别提及这些论文的作者或出处,因为有些文章无法再确定作者是谁了。所幸的是,在有限的几册战史中,关于秦汉部分,明星人物仍然是项羽,那才是他灵魂的所在。 人们就是这样怀念项羽和虞姬的。那数不尽的诗词歌赋,那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远不是本书所能概括的,本书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 毛彦 2021年12月26日 |
@kxzjkxzj 2021-10-14 11:36:54 支洧沛谷,剑挺吴城。 ----------------------------- 云洧沛谷,剑挺吴城。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