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第19页] |
作者:江南游子1975 |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蓝珠1121 1787楼 2013-03-06 21:50:06 韩非子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以。。以上的论述看似很完美。实行也不难。但是礼仪中的观点的集合就是理性和情感。。江总。假如你的得力的手下犯了错误。你是用理性多一点还是情感多一点。人家都说了。情感多了。和规章制度可是背道而驰的啊啊。。 ----------------------------- 呵呵,这个问题让我很痛苦。不过我想真正用心管理的人都会感到痛苦吧?毕竟自己的得力手下,肯定是有感情的,现在出了问题,处理还是不处理都是个问题! 我的选择是处理,按正常的办法处理!毕竟在管理中,公平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公平,整个工作的氛围就破坏了。不能为了某个员工破坏了整天的工作氛围。 但是我会再公平的基础上做一些补救的工作。曾经有一次, 我处罚了自己的手下之后又马上请他吃饭,借着吃饭的机会大家再沟通一下。呵呵,我的理解是这是仁,管理者要公平,不能偏私,但是在不影响公平的情况下多些人情味!这是仁。 欢迎别的朋友提出自己的意见讨论。谢谢! |
@令狐小梅 1802楼 2013-03-07 00:26:19 不是每个总监都能遇到丁忠义。忠心的下属无法提拔时,个人所在单位的上司总监也这样做过。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并指出其需要努力的空间,也承诺只要是进步到总监的期望水平就立即提拔。可是却没有耐心改变,上任领导空降后不久就离职了。总监也只好遗憾的叹气。遇到优秀的领导是一种福气,而能意识到自身不足并愿意改变,是为自己积福。静等丁忠义后面的变化与结局,当然,更期待江流对新厂的布局完善与培养得力下属的桥段...... ----------------------------- 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我觉得首先从管理人员用人的角度来看,选拔合适的人才始终是自己的重点工作。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感情用事,这是道,只有真正是按工作需要选拔人,这才是无为。如果不理会岗位的需求,完全按自己的感情办事,这就是有为了,不道早亡。公平是良好工作氛围基础! 如果管理人员过于相信旧人,不能平等对待新来的才华之士,这就存在组织发展停滞,缺乏后劲的危险。如果看到新人的优点马上就忘记了旧人昔日的功劳,弃之如敝履,会让聪明的人寒心,这种人最终也聚集不了人才。组织也无法发展。在两者之间平衡就是管理人员不得不走的钢丝! 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虽然因为能力旧人能力不足而必须引入新人,但是也要注意和旧人的沟通。前面引入新人的标准是公平,后面安抚旧人则要靠仁厚了。但这个仁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要让下属相信自己的仁厚,这需要平时做很多工作。所以,真正能不能奏效,管理人员平时的给下属留下的印象很重要。仁厚是维系组织的纽带,不用的时候看不出来,需要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珍贵。 当然这也取决于下属自身,如果他本身能力确实不够,出去应该也不看好,这个时候还逞一时之气,一定要不顾以前建立起来的感情离开,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确实不堪大用。 |
@johnsonmaik 1797楼 2013-03-06 23:08:21 楼主的帖子,初看象看小说,很快就过了,可回过头来再看看,却发现很多细节是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很多话是需要反复去回味的,就像陈年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 ----------------------------- 销售要善出奇,管理则需持正。所以,高明的销售的手段让人应接不暇,感觉层出不穷!而高明的管理则让人昏昏欲睡,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都在问题的萌芽刚刚产生的时候就解决掉了。但是在别人眼里,这可能是太平淡乏味了!但如果管理也做得精彩迭起,跌宕起伏,那这个管理就真的有问题了。但管理的有趣之处料敌之先,虽然看起来平淡,但手手抢到先机。所以,如果学弟学妹们能够多去体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揣摩其中深意,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
瑞达的生产前期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物料已经按杨总给出的清单进行采购了。新年之后杨总就带着田德海,和几个研发人员开始试制半成品板,进行成品组装了。到三月底首款产品就已经通过了样品试制。 杜山松在三月底也完成了飞达的工作交接,带着新培养的计划张信良转到瑞达负责计划部的工作。刘振辉也逐步搭建起了质量部的人员架构。在陆经理完成了新仓库的布局和规划、熟悉了飞达仓库的工作后,丁忠义也被调过来负责新仓库的筹建工作,陆经理也偶尔会抽空过来看一下,给丁忠义提一些建议。 江流和杨仁庭商量过了,现在公司规模小,暂时先由杨仁庭兼任生产部经理。现在唯一还没有确定的岗位是和生产部领班的人选。江流在和杨总沟通的时候,杨总提出来让田德海负责,说感觉田德海这个人工作认真,执行力很强。而且对产品非常感兴趣,经过这几个月的样品试制、安装,他对产品的特点有了比较深的了解。感觉田德海应该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江流没有直接发表对田德海的意见,反而问杨总是否已经和田德海沟通了此事。杨总说自己已经私下问过田德海,田德海也有这个兴趣,就是担心江总不同意。 |
@ayokmyt 1807楼 2013-03-07 01:59:57 好,好,好,好帖,江流乐此不疲。有几个管理人员能有这份责任心。 ----------------------------- 前几天看了一个朋友的高论,他老婆说他鼻孔朝天留不住钱,怪他老是借钱给别人又收不回来。他说,钱是有定数的,你如果不借出去,后面也不会回来。借了出去,后面还会回来。不能只看自己借钱出去,不看赚钱。感觉很有意思的观点! 工作其实也是这样,对员工负责,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看起来很费劲,但是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了,人员稳定了,工作顺了,也会让自己少去很多需要处理的麻烦。我没有计算过到底哪个更费时间,不过估计也差不多吧! |
江流笑了笑,说:“只要他确实适合,我没有什么不同意的。田德海可能是因为原来他管生产效果不是很理想,担心我反对吧!” 杨仁庭有些意外,问:“田德海以前做过管理吗?管得不好吗?” 江流苦笑着说:“当初就是没管好。而且当初他自己都说不想做生产管理了,还是觉得做技术好。不知道他现在又怎么改主意了。” 杨仁庭这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江流看到这样,就说:“这样吧!我还是先和他谈谈,了解一下他深层次的想法,看看他现在对管理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做决定吧!而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不定他现在能力提升了,真的适合做生产管理了呢!” 杨仁庭离开江流的办公室后,江流马上叫了田德海到自己办公室。田德海显然已经猜到了是什么问题,显得很平静。 江流就直截了当地说:“听杨总说,你现在很想试试做生产领班,而且杨总也很喜欢你工作认真负责的劲头,我们现在也的确很需要一个有一定生产管理能力的人来管理瑞达的生产现场。你有这个想法,我们很欢迎。” 江流看到田德海眼中有跃跃欲试的神情,说:“但是在作这个决定之前,我还是想了解一下你怎么现在又改变了想法想做回生产管理的?因为以前你和我说过觉得自己还是做技术比较好,不想做管理的。” |
田德海说:“以前不想做生产管理是感觉每天都有很多问题,自己明明知道有问题,但就是解决不了。而且整天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被别人叫来叫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感觉做得太痛苦了!那时觉得还是做技术比较好,只要自己会,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来。所以那个时候不想做管理了。” 田德海说到这里,情绪显得有些低落,不过马上变得兴奋起来,说:“但现在到了瑞达这边,因为我来得比较早,所有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安排都是我负责的。只有我们几个人,我也安排得过来。大家也喜欢我来安排,让我觉得管理如果理顺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而且我在飞达调离领班的岗位后,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我反而有时间看陈主管怎么做管理。看到问题在他的手上一个接一个的得到解决,生产越走越顺。自己也慢慢地对生产管理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自己以前工作的一些不足也进行了反思。如果现在能够再有机会去做生产管理,我想我会做得更好的!”江流点了点头。 田德海继续说:“而且这段时间跟着杨总学做样品、装配、调试,也学到了很多的产品知识,对自己以后做瑞达的生产管理应该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相对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很大的一个优势!” 江流微笑着点点头,但还是继续问:“那你觉得做技术和做管理有什么不同?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现在你比较适合做管理吗?” |
田德海略略想了一下就回答说:“我认为做技术更多的是对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就好了;做管理更多的是对人,要帮员工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做好。” 田德海看到江流在微微点头,继续说:“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成立生产部,但已经有四个人在配合研发做样机的装配、测试工作。而且我比别人来得早,对产品、对公司都比别人熟,所以杨总要求我去安排生产人员每天的工作。现在我每天都会在下班前向杨总和秦工了解我们第二天的工作,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会先想好谁来做具体的每一项工作,需要什么工具我会事先准备好。早上上班我一般会提前到公司,把准备好的工具放到需要的地方。开早会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每个人需要做的工作。这样大家工作起来就顺利多了。” 田德海又想了想,说:“我现在之所以想做管理,就是因为我感觉现在能够安排好别人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能秩序井然地进行。而且让大家都能把工作做好让我很开心。所以很希望江总能给我这个机会。” 江流笑着解释说:“不是我给你机会,是你要证明自己能够把工作做好!我对谁都没有偏见,我的标准只有一个:谁能做好工作?” 田德海有些紧张地看着江流,只干巴巴地说:“我一定会努力做好公司的工作的!” 江流缓缓点了点头,继续问:“很好!我还有一个问题:那你觉得自己以前做管理失败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
@令狐小梅 1831楼 2013-03-07 18:05:45 精彩!精彩!好精彩!楼主预料的不错,我的前同事去年离职后,2012年换了3个公司,现在“委屈”在第三个公司,每每聊天,他都说,每次到嘴的鸭子都飞了。现在和去年比较起来,工资和职位都没有什么变化。 ----------------------------- 给工资一看能力二看感情。总是跳来跳去,感情自然没法建立。能力也很难积累。实在是很不上算。而且你觉得这个公司不好,其实跳到另一个公司最后可能感觉也差不多。 记得原来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年轻人,感觉故乡很不好,一定要离开家乡去外面寻找他理想的地方。他的父亲劝不住他,就给了他 ,但是嘱咐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看这封信。年轻人没当回事,收下信之后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结果他去了很多地方,感觉都不好。最后彷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想起他父亲的话,打开信。结果他的父亲说,亲爱的孩子,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了,不过你应该也发现了,其实到哪里都一样。其实你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如果你改变了自己,哪里都适合你! 呵呵,我的故事说得不好,送给那些还在寻找自己理想的地方却没有目标的朋友们吧! |
@令狐小梅 1832楼 2013-03-07 18:28:47 小田同学的遭遇和我类似啊,我现在对新招聘的人管理的还行,对老员工的管理,就不行了,比较吃力。等待小田同学的讲话,楼主快更新啊! ----------------------------- 招聘新人比的是眼力!管理老员工则要“不仁”,必须保持公正,这样才不至于太过放纵,导致整个团队战斗力下降。但是也要“仁厚”,让团队感受到人情味,这样才能维系团队,留住人心,激发公正积极性。呵呵,似乎很矛盾,管理就是在这两者之间走钢丝,一不小心就跌入深渊。这样做心要放正,稍稍偏一点都有问题。呵呵! |
@柳酚咖敏 1842楼 2013-03-07 23:38:12 江流没有直接发表对田德海的意见,反而问杨总是否已经和田德海沟通了此事。杨总说自己已经私下问过田德海,田德海也有这个兴趣,就是担心江总不同意。 ———————————————————————————————————— 这个问话问的好哇! ----------------------------- 管理的过程中,对于同事,即便觉得他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还是需要尊重他的管理权限。江流是老人,杨仁庭是新人,如果觉得自己管理比杨仁庭好,很多事情都自己拿主意。就很容易招致不满。以后就很难合作,所以,良好的合作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开始积累的。 江流在这里问一下,是为了避免自己和杨仁庭意见相左而导致尴尬。因为具体用谁做领班比起和杨仁庭搞好关系来还不是一个级别的问题。领班不合适可以换,但是重要管理人员关系不好,就很难调和。说白了,管理工作就一直要注意大小轻重。这才能做好管理! |
田德海想了想说:“以前我对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现在回头想想,其实我当时一直都没有搞清楚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天一到公司就是一堆麻烦,从早忙到晚,想多问问张经理,他也很忙。整天到处救火,根本也没多少时间管我。我只能按自己的想法做,再说就算我想按他的方法做,那么多异常,很多事情都得处理,最后还是乱了。而且飞达那边要管理的人又多,被别人叫来叫去,几次下来自己就疲于奔命了,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安排产线员工的工作。员工的工作没有安排好,问题就更多,自己就更是忙得焦头烂额,陷入了恶性循环。一直没有办法搞清楚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江流听到这里也不禁笑了,说:“还真难见到你这么实在的!别人都说自己好的一方面,你在我面前大谈自己不好的一面。” 江流停顿了一下,说:“你能这样做很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改进,我最怕那种错了还要拼命狡辩的人。有错误,改过来就是了!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做,你在公司就一定能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田德海点头说:“我会的,感觉我们把问题暴露出来,江总都会耐心地帮我们分析,找出原因,帮助我解决问题。这样,我们能够早点解决问题,也能多学点东西。所以,有问题,我一定会提出来的!” |
关于用人,还想再说多几句。其实帖子里面展现了对几个人不同的用法,读者可以多品味一下。 江流对于丁忠义,指导提携最多。但是江流没有考虑现在就让他升职,原因是丁忠义,执行力强、忠诚但是能力确实有欠缺。而江流也没时间教,所以,这种人时候打下手,但不适合独当一面。独挡一面对能力需求,尤其是协调和规划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这种岗位还是要认真看看候选人的能力。 对田德海又是一种想法,首先,杨总喜欢田德海,而且杨总要兼职生产部经理,可以照看田德海那边。所以,田德海以后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执行的角色,工作积极更重要。又考虑到杨总喜欢,所以选了田德海。当然田德海本来就有一定的进步,基本也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这也是考虑之一。但是任用之前一定要确认情况,要把一些潜在风险的地方提示出来。 对于李勇,因为他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公司的运作,需要专业技能相对比较强,而他相对于杜山松,这方面薄弱一些,所以,不能选李勇,而选择杜山松。 上面的原则基本上都是从工作需要出发的,没有一定用新人或者用旧人的道理。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体会下属的心情,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安抚他们。因为有些事实毕竟不是那么好接受的! 所以,对于丁忠义,江流先摸底,清楚了丁忠义的想法后再托出自己的想法,安定他的心。对于李勇,一方面要先用事实证明他确实存在欠缺,其实江流对下属很了解,根本不用搞这个竞聘的。这个竞聘的作用与其说是为了选拔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让李勇心服。当然,光是心服还不行,感情上也要接受。所以,谈完之后,还要再做一些感情的沟通。 对于田德海,因为自己感觉自己失败了,所以期望不会太高。不存在需要安抚的问题,江流考虑得更多的是他的能力的问题和杨总的情绪问题。所以,江流侧重于确认对田德海能力的确认,比较少感情沟通。 以上,可能有的朋友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欢迎提出来。 |
听到这里,田德海把屁股往椅子上挪了挪,脸上的表情也放松多了。江流满意地点点头,说:“看来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呀! 江流接着问:“还有一个问题,从刚才的谈话中,我看你对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管理也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事情,如果你在新工厂的管理遇到了困难,比如像你在飞达遇到的那种困难,你会怎么做?” 田德海想了比较久,才说:“我认为以前的很多问题都不是我的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以后要学会向领导反映情况,争取获得领导的支持来解决。至于我职权范围内的问题,我觉得只要认认真真找根源,动脑筋找解决的方法,总会有办法解决的。而且不管怎么急,我认为都应该优先把生产线的工作先安排好,这是重点。生产线走顺了,别的事情一般都好说!” 江流点点头说:“你能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行吧,我看你可以先试试。希望这一次你能好好证明自己!” 第二天,江流发布了对田德海人们为生产主管的任命。这样,生产、计划、质量、仓储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就都到位了。采购部基于统一采购的原则,仍然由陈经理负责瑞达工厂的采购。江流要求瑞达每周至少一次工作沟通会,江流亲自主持参加。 |
时间过得很快,感觉前些日子树上还是嫩绿的新叶,似乎一转眼就披上了浓密的盛装。天气也开始变得热的难受,看着在太阳下无精打采挂在树枝上的树叶,江流才突然意识到,已经到了六月了。好像到了一定的年纪,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大学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似乎静止了一样,现在却是跑步都跟不上了。 感慨归感慨,工作还得做,江流摇了摇头,继续看统计报表。很多比较重大的质量问题都已经解决,瑞达的备料、生产、发货也逐步步入正常。但是客户还是有抱怨,江流觉得应该还是有一些问题。在一次周例会上,江流问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最多的质量问题是什么?” 刘副经理说:“螺钉漏打,螺钉不紧。这是个老问题了,虽然我们也一再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强检验。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不过从比率上来说,我们现在的不良率已经很低了。而人做的东西就不可能百分之百。所以暂时只能这样子了!” 江流没有马上判断,却问杨总:“杨总,你的看法呢? |
杨总说:“医疗设备是非常重视品质的,这里的原因也不用我多强调,在座的各位都会明白。虽然比较起前一段时间,我们目前的质量做得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对于医疗设备这种行业,我们必须还要继续提升质量水平。就这个问题我也和刘经理沟通多次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江流说:“医疗设备要求高,这个要求肯定不止针对我们一家公司。应该是针对所有的医疗设备公司的。那么就是说肯定有很多公司都做到了。那么我们做不到,不能说没有办法,只能说我们还没有找到办法。我们真的是从各个可能的控制角度都考虑了吗?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吗?我希望每个人都好好想一想。” 看着沉默的大伙,江流尽量以平静的语气说:“我们有没有针对每一个螺钉质量问题的分析?每种不良发生的数据有没有?” 刘振辉回答说:“还没有。我们只是把螺钉漏打和螺钉不紧归到了一类问题。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进行细分。” 江流口气严厉地说:“我们数量最多的质量问题居然连问题的细分都没有?换句话说,我们就是根本搞不清楚我们螺钉漏打和打不紧的原因。这怎么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
—————————————————————————— 对于不选择李勇,而选择杜山松,根据楼主之前的帖子,再做下探讨,不当之处,让大家见笑啦。 瑞达的产品跟飞达相比,技术要求比较高,专业性也较强。从前面的帖子来看,其实李勇和杜山松(前文提到他工作才...... ----------------------------- 对未来的把握其实也是建立在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基础,比如像李勇这样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员工(前面有提到李勇的学历也不高),有些东西是很难悟透的。我虽然不是唯学历论者,但是我还是认为一般来说学历相对较低的人系统思维的能力会较差一些,对新事物的学习也相对较慢。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给李勇的原型最后的建议就是建议他转型。有些时候不要双方都很勉强,让不适合的人做一些他力所不及的事情。结合他的特点帮他找到合适的方向可能更好! |
@令狐小梅 1872楼 2013-03-08 18:50:01 赞一下‘‘路’’,对事用心是想把事办好,对人用心是为了更顺利的办事。我现在倒是不想炒人,一个反对我,为难我的老同事,我还是可以宽容的,有这样的人在身边,老板也放心我,我本身更是不会乱来。对老板来说,估计也是一种制衡我的手段吧。 ----------------------------- 刚上台,不要让老板总为你的部门操心!所以,尽量团结大伙儿。如果你能渡过上台之后3到6个月的危险期,后面就好了。 至于你那个同事,也别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事情还是小心一点。而且他的业务要尽快熟悉,不要让他抓住机会反制你。祝你好运吧! |
首页 上一页[18] 本页[19] 下一页[20]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