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职场天地 -> 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 -> 正文阅读 |
[职场天地]小瘪三的故事--如何从助理工程师做到研发中心项[第6页] |
作者:zhangshangrong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似水01 494楼 2013-04-14 23:33:29 好帖子,谢谢楼主分享 ----------------------------- 一般水平,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也多谢你的支持和鼓励啊! |
@不撒嘴的兔子 495楼 2013-04-14 23:47:19 继续顶贴支持楼主,走过的每一步都写的很清晰,让我们这些新人很受启发,也希望这么好的帖子能早点上首页让更多的人看到,呵呵 ----------------------------- O(∩_∩)O哈哈~,借你吉言,要是能每天有3-5人回复,我就很开心了,至少说明小瘪三的经历还是有点价值的,也祝你一切顺利。 |
@bl3725 496楼 2013-04-15 08:42:06 回复第472楼(作者: @zhangshangrong 于 2013-04-14 15:20) @bl3725 468楼 2013-04-14 14:13:57多谢你的关心支持。很希望看到你是如何自我晋级的文章。楼主精力真是旺盛,这么短时间码这么多字。 回复第466楼(作者: …… ========== ----------------------------- 有些事情,只要你坚持去做,就会发现原来结果是这样的。 正如我写这个帖子,也没想到自己可以坚持每天2个多小时,而且在没有多少回复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下去,也许小瘪三的思维方式就这样,一旦决定下来的事情,会永不妥协,也绝不服输。O(∩_∩)O哈哈~ 很辛苦,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当你能专注于某个事情的时候,会发现很happy。 |
@貌似纯洁9 475楼 2013-04-14 15:49:28 我也说说问自己的情况,麻烦楼主帮忙分析我接下来的应该怎么做。本人92年生,初中毕业,07年出来工作已经好几年了,至今还是徘徊中。现在在一家民营企业里当项目跟模工作(制造模具和生产)公司人不多大约70多人。 我的工作经历是这样的,初中出来后先到一家模具厂做了2年学徒,然后去培训室学习模具设计4个月,学习出来后经学校推荐去了一家加工店里做模具设计,当时就我一个人,后来感觉太累和没有学习的机会3...... ----------------------------- @zhangshangrong 477楼 2013-04-14 16:14:19 很感谢你的回复,不知道你做的是冲压还是注塑,对于模具行业而言,一般是制造业的低端。不是说冲压和注塑不重要,而是它本身只是为产品设计服务的,属于加工业。其核心的东西有冲压和注塑分析,如果简单的产品是不需要工艺分析这个环节的,但是复杂的车身曲面冲压件,或者复杂的注塑件必须要有工艺分析,分析好之后是模具结构的设计,这个也是这个行业的关键部分。再接下来就是模具制造和调试。 按照你给的信息...... ----------------------------- @貌似纯洁9 478楼 2013-04-14 16:36:28 谢谢楼主的建议!是做注塑产品的,确实模具的本身只是为了让产品给实现,属于加工行业。做的产品比较简单,都是接收客户的3D产品图而进行的模具设计制造。 制造的产品很杂,不过主要是医疗产品的(磁共振方面、眼科等)核心技术方面我们都是没有掌握到的,属于人家给你什么产品你就做什么产品给客户就好了。 公司现没有产品研发,我的主要工作是:1、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助副总进行报价(主要是...... ----------------------------- @zhangshangrong 480楼 2013-04-14 19:10:15 你现在的情况,我不建议你跳槽,即使你跳槽也会有同样的困境。比如像我们公司或者企业制度比较严格的公司,对于主管或者经理的要求都很苛刻。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5年甚至10以上相关的工作经验,还得有带团队的经验。正是因为这些高要求,所以设置的门槛对于你这种情况不利。 但是这不妨碍你做自己的突破,比如在你们现在公司,你已经开始接触很多核心的东西,比如你的技术方面是你的核心价值,而跟你们副总...... ----------------------------- @貌似纯洁9 498楼 2013-04-15 10:27:12 真心感谢楼主,说的很到位。我也是有这样想过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在加上已经上交了辞工单,现在也不好意思向上面拿回来。当时上面问为什么要离开时,要我给个原因给公司,结果我就说了,工资太低了,付出而回报太少。结果副总就说,如果是工资的话,他没有办法,他说就算他同意了,老板也不同意加,所以当时口头同意我的离职,不过他到没有签字,交了差不多10天了,现正犹豫让他签或者是... 楼主我应该怎么...... ----------------------------- 我不确定你是真的要征求意见,还是自己有了决定,只是为了要别人给你肯定的回复,好坚定你的信心。 21岁,其实还是很年轻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容易受别人影响。我想说的是,你要好好结合自己的情况去做选择。 比如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留下来,你的工资可能不会有大的变化,你副总已经给你答案了。不过你还有成长的空间和相对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毕竟已经做了两年了。 二是离开,去寻找一个工资高点的工作,估计可以涨到5k吧,相对现在收入会有不小的提高。但是到了新环境,要花1-2年去适应,而且也不知道会不会重视你,这些会是风险,当然也有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 所以这些你都要考虑好,对于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风险和机会。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够帮你去判断,去选择。毕竟这个是你的人生。我能帮助的,仅仅是根据我小小的经验,去辅助你分析,可能的情况。最终的抉择,必须你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及环境,而做出的有利你自己的选择。 希望可以对你有用。同时感谢你的信任。O(∩_∩)O哈哈~ |
@bl3725 501楼 2013-04-15 14:02:31 回复第490楼(作者: @zhangshangrong 于 2013-04-14 21:47) 就这样,P先生发起会议邀请,开会的议题全部交由小瘪三主持。包括技术方案,标准的知道,样品的检验计…… ==========没事进来支持下。 ----------------------------- 热烈欢迎,多多指教。O(∩_∩)O哈哈~ |
@飞蚊幻视 501楼 2013-04-15 15:22:00 楼主大大您06年干第一份工作时是本科生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呢? ----------------------------- 06年啊,好遥远啊,O(∩_∩)O哈哈~ 那个时候是我最happy的时候,研究生2年级去了一个公司实习,其实就是去干活的,和一群刚刚毕业的朋友,一起学习冲压工艺设计,分析。主要做工艺的前期开发,解决起皱和开裂的问题。你呢?在学校吗? |
@xiucraft 502楼 2013-04-15 19:03:45 mark,围观楼主抗日 ----------------------------- 是不是对抗日,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O(∩_∩)O哈哈~ 后续会有更多和日本人交战的具体事情,一方面是要借助这个让故事本身添激情,另一方面也是要借助一个点,来展开小瘪三的项目成长之路。 |
随着项目的深入,也由于本土化在时间,质量和成本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这使得整个项目组成绩突出,由此Y先生也从资深工程师到主管到经理,几乎一年一升,而采购的P先生也升职为主管,质量部J先生升为资深质量工程师和主管一个级别,生产部门的C小姐也升为主管。 等到小瘪三做到抗日小分队队长时,他发现圆桌会议,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是主管级别,包括新加入的项目经理L小姐。真的是一个搞笑的场景啊,就这样每周,小瘪三跟一群主管争吵。从技术和项目试图去推动他们。这内部的战斗一点都不比抗日战争轻松。 不管怎样,这些都不是重点,最关键的是怎么搞定日本客户。 |
抗日战争第二篇--生产管理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项目组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整个项目组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搭建第二条生产线。理论上应该是生产部门全权负责,领导内部面对客户,把整个ppap过程走完,直到生产release。 但是现实情况是生产不乐意,不知道是怕自己搞不定,还是嫌客户麻烦,总之这个领头人的任务还是落到了项目头上。对生产而言是轻松,对小瘪三是机遇,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他开始了搭建生产线的内部规划和外部沟通。 首先把生产的计划要到,然后和质量部门确认ppap的流程,再乘着每周和F-san的会谈,加入这个议题。就这样小瘪三开始了抗日战争之生产的管理。 |
每一个项目的流程,几乎都要牵扯到生产,对汽车行业而言PPAP无疑是经典的流程体系。生产线搭建不是小事情,设备采购,工装的加工,人员招聘,工艺的制定,物料的准备,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在这次的case中,由于有了第一条生产线的经验,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大的改变,风险也不是很大。唯一比较大的改动,是设备方面多了很多国产设备,工艺方面有几个小的工序有点变化。而整个生产线的流程和概念基本照抄第一条线。 那么不管怎样,对小瘪三还是第一次遭遇整个生产线的release。不小的挑战啊,从采购的来料情况,到生产的设备和人员安排计划,到质量部门的过程审核安排,再到技术的产品验证计划,最后是和客户确认工程样品测试计划和最终量产ppap计划。 子零件归采购P先生负责,设备计划有C小姐,质量审核是J先生的职责,产品验证归T先生负责,客户的技术谈判和进度安排归小瘪三负责。整个计划的协调和组织由L小姐策划。就这样大家都忙碌起来,事情的进展看似还是比较顺利的。 |
@zhangshangrong 512楼 2013-04-15 20:31:56 抗日战争第二篇--生产管理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项目组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整个项目组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搭建第二条生产线。理论上应该是生产部门全权负责,领导内部面对客户,把整个ppap过程走完,直到生产release。 但是现实情况是生产不乐意,不知道是怕自己搞不定,还是嫌客户麻烦,总之这个领头人的任务还是落到了项目头上。对生产而言是轻松,对小瘪三是机遇,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他开始了搭建生产线的内...... ----------------------------- @RobinVanPersieb 513楼 2013-04-15 20:51:50 楼主,多写些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历。因为小弟我正在研读项目管理,谢了。 ----------------------------- 谢谢支持,后续部分都是项目管理的内容,你看看是否对你有用。有问题可以大家一起探讨。O(∩_∩)O哈哈~ |
@huhonghao3h 515楼 2013-04-15 21:43:02 12届机械制造本科毕业,前辈的经历太丰富了,看的我热血沸腾啊,不服输的态度,坚持到底的信念,破釜沉舟的精神注定前辈是个牛人。我所欠缺的是坚持到底的信念,看来要反复看前辈的帖子,多多地参悟! ----------------------------- 你还很年轻,要有打破权威,超越权威的勇气,当然也要踏实的积累。 作为机械专业的同行,希望你能够多多坚持,要相信过几年就会有提高。 任何问题都可以交流,希望你一切顺利。 |
@说多了全是眼泪d 519楼 2013-04-15 22:15:09 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 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到拐弯的时候了。 ----------------------------- 丹妞,加油! 你这么经典的回复,是比原文还要精彩的亮点啊! O(∩_∩)O哈哈~ |
这个case可不是小case,要好好处理,小瘪三想起了Y先生关于项目流程的理论。那是在很早期的时候,他老是觉得很多事情搞不清楚,一团糟很混乱,不知道怎么思考和处理,。 小瘪三:老大,这些事情都不知道头绪呢? Y先生:你要仔细想想,整个流程是怎样的? 小瘪三:不就是买子零件,做样品,测试后发货,客户release吗? Y先生:那批量生产也是如此的啊。采购负责供应商的零件,生产负责组装,质量部门监督,设计部门负责标准制定和技术支持,物流负责进货和发货。一切都搞定,不需要项目经理了。但你想过关键点吗?如何管控呢? 小瘪三:不知道啊。 Y先生:所以要有流程,要去做计划,要去控制各个环节和时间节点。和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以达到客户的时间进度。这个就是项目流程和要求。具体的话,要知道子零件的计划,生产本身的计划,内部release的计划,还有外部客户release的计划。把所有的计划整合之后,就是整个产品的release计划。其中要有很好的衔接,前后顺序不可以搞错。要有合理的控制,以及相关的紧急预案。最好给自己一些预留的时间,以防止有延迟进度的事件发生。而且每个环节都有风险,要提前想到,然后加以预防。 小瘪三:这么复杂啊,我还是以后再想吧。 Y先生:不急,你会有机会的。 |
没想到,这个机会果然出现了。新的生产线,其过程也比较烦。跟踪采购P先生其实不难,毕竟很多零件都已经批量生产,但是生产的计划确实一再的延误,要么就是设备时间周期长,要么就是外购的工装要修改,不管怎样,多亏整个计划做的有预留2个月的时间。这么一来还是可以赶上客户的进度,至少内部的进度照常进行。 就在小瘪三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在生产验证做小批量样品的时候,还是出现可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工位,工人在操作的时候,零件放上去有时候比较卡。如果批量生产肯定不行,会严重影响生产节拍,降低效率从而影响产能。还有一个工位,出现上夹具有夹不稳的情况。怎么办? 召开紧急会议,采购P先生,技术小瘪三,生产C小姐和L先生,质量J先生,项目L小姐全部参与。问题描述由C小姐提出,同时大家一起聚集在问题工位,L先生把工艺的大致概念介绍,然后J先生开始发问了,什么是影响这个的主要因素呢?子零件?工装?工艺参数?还是操作手法?大家集思广益,一一排除,最后把子零件的相关尺寸和工装的相关尺寸都拿去测量,分析root cause,找到了改进方案。 |
其实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比如生产的工艺文件,还有P-FMEA,控制计划等。质量部J先生一早就提醒生产部门,要把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但是没人听从。所以在后面都是很赶的状态,正是很赶所以往往最容易出错。而关于质量与生产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小瘪三:J先生,马上要批量生产了啊,您有什么看法吗? J先生:没什么看法,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小瘪三:您的意思是,内部审核会通不过吗? J先生:他们这么赶,肯定会有不少问题。 小瘪三:那内部审核,主要是做哪行工作呢? J先生:简单来说就是整个生产线的过程要符合生产程序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同时生产自己也有不少target,比如生产的节拍要达到,产品的合格率要达到。 小瘪三:那您一般看那些地方呢? J先生: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正是内部审核的时候,小瘪三紧跟J先生,仔细观察J先生的关注点,同时把J先生的每个问题点都记录下来,他比生产部门还关心这次的审核。其实小瘪三知道出现问题肯定是会有人去解决的,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至少知道整个生产线审核的关键点。从员工的培训检查,到设备稳定性cmk计算,工装夹具的维护计划,到工艺参数的设置,工艺文件制定的合理性。甚至于生产线的采光和通风,这些环境因素,以及外部的送料的路线规划的合理性。统统都有考核,不合格的全部记录,要求生产部门回头改善去。 生产的人战战兢兢,但是都躲不过J先生的法眼。在这个时间段,小瘪三有了最大的收获。对于产线的管理有了一个全面的细节化的感受,也把以前对于单个工艺环节,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以及整个生产线的衔接,用工艺文件管控单个工序操作,用控制计划管控整个生产流程。设置合理工艺参数预防风险,设置检查工位或者传感器探测风险。这些生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渐渐融入小瘪三的脑海。 |
就这样第二条新生产线的搭建,造就了小瘪三对于生产线release流程的深刻理解和亲身操作的经验。从子零件的计划跟踪,到生产线的计划跟踪,到生产线过程审核,到客户端的计划进度安排。关于ppap流程,关于生产问题处理,关于过程审核的细节,他都积累达到了新的高度。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正是由于借助于整个团队的力量,顺利完成客户进度要求,同时也完胜第二战。那么第三篇会是神马?后续是胜利还是失败?是艰辛还是简单呢?O(∩_∩)O哈哈~明天继续,抗战第三篇。 |
@日照星空123 526楼 2013-04-16 08:19:22 楼猪写的不错啊,昨晚看到1点多,早上刚看完,我现在在做产品测试,已经是小组长一枚,但这小公司已经没什么可以学的了,目前都是我在教人,看了你写的项目管理,终于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了,继续写哈 ----------------------------- 谢谢支持,你现在算是基层领导了,其实职业发展刚刚开始。 我个人觉得产品测试分析是研发的基础,很多东西是无法从理论计算的,这个时候做实验分析是必须的手段。所以你可以在实验分析技术上,再进一步,比如研究DOE方法,结合设计的优化,加强对产品的理解。另一方面带团队的能力,这个也很考验人,怎么领导下属,激励团队,组织管理人员。O(∩_∩)O哈哈~ 大家可以多多交流,我刚刚开始工作就是从测试分析技术,开始积累的。 |
@kkunh12e 527楼 2013-04-16 12:35:23 朋友推荐我来看看,看后决定注册账号来顶楼主,机械是寂寞的,但不能让楼主太寂寞。。我的问题就私信了。。毕竟有些自卑的 ----------------------------- 机械一开始发展比较艰辛,因为耗时而且赚钱慢,所以很多人都坚持不了。我也不例外,后来慢慢发现,做机械技术本身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只要你多思考,就可以积累很多东西,知道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分析问题,这个也能体现你的价值。 大家多多交流吧,技术的发展必须要多多交流的,O(∩_∩)O哈哈~ |
@bl3725 528楼 2013-04-16 13:31:14 回复第525楼(作者: @zhangshangrong 于 2013-04-15 23:54) 就这样第二条新生产线的搭建,造就了小瘪三对于生产线release流程的深刻理解和亲身操作的经验。…… ========== 抗战第三篇,是什么项目,期待中 ----------------------------- 马上揭晓,O(∩_∩)O哈哈~ |
@cathycuilei 532楼 2013-04-16 20:32:40 楼主,内容越来越精彩了,加油 ----------------------------- 亲亲,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一路有你真好。O(∩_∩)O哈哈~ |
在正式进入抗日战争之前,小瘪三对于技术有了一些了解,包括P先生教授的设计理论,Y先生的经验之谈。以及自己做过的大大小小的case。包括MSA搭建测试平台,DOE的测试技术,材料选择,尺寸计算,受力分析,装配工艺,以及产品风险评估。这些都使得小瘪三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他后面的抗战建立了很好的竞争力。 抗日战争第三篇—技术VS技术 日本人是比较较真的,对于技术做的很细致,对于技术管理也一样。所以在大部分的抗战中,小瘪三都会遭遇到很多技术问题,F-san对于产品本身可能不是很懂,但是他很多时候,很喜欢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对小瘪三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一般如果没有很深刻的技术理解,很难解释得很好。一方面小瘪三对于相关的问题必须自己搞明白从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要能回答F-san的问题。 那么怎么去考虑?去面向客户的技术问题?又有什么样的关键点呢? 小瘪三一面自己思考如何处理一些case,另一方面也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工作。但是在行动之前还是听听前任抗日小分队的队长Y先生的意见,看看前任的经验有什么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地方啊。 |
小瘪三:Y先生,现在我发现日本人挺专注的,关于技术方面尤其如此。 Y先生:你现在知道了吧,当初我交代给你的分析报告,还有测试和风险评估的东西。其实有很多是用来应付客户的。日本人有个特点,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瘪三:那具体有哪些方面呢? Y先生:首先你要知道,在客户端也是技术领导项目,这意味着客户的需求很多都是从技术角度出发,包括他们做计划,都会详细评估技术要求,以此来指导整个进度。再者他们的技术分析思路,也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DRBFM,还有精益生产,这些有很多是可以借鉴到我们的产品的。前期是我再操作,但是越做就会觉得收获越多,同时只要你做的仔细和认真,得到他们的认可,后期会比较轻松的。所以要记住,师夷长技以制夷,跟鬼子打交道,并学习鬼子的技术思路,用来发展自己的技术,再对付鬼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问题了。 |
小瘪三心里堵得慌,因为一直都觉得面对F-san是个痛苦的事情,总是为了每周的例会,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做分析,做报告。同时还要回答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烦躁啊。但是听了Y先生的经验之谈后,小瘪三开始思考了。 第一,日本人是技术领导项目的,也就是很多决定以技术为思考的前提。 第二,日本人很喜欢做技术的研究,问为什么都是为了把技术作深入,而且他们有很多思路DRBFM之类的。都是为了做好技术而产生的。 第三,要用技术去对付小日本,学习小日本的思路,做好技术研究,然后以制服小日本。 有了这些总结和思路,小瘪三开始行动了。正好有个工程变更,关于技术方面的,就用它做案例吧。顺便检验检验自己的水平,看是F-san牛叉,还是我小瘪三更厉害。 |
@kkunh12e 537楼 2013-04-16 21:39:23 感觉机加工和设计差距好大、、、楼主没给我回私信。。。有点失落呢、、、 ----------------------------- 比较忙啊,每天写文章要2个多小时,不容易啊。O(∩_∩)O哈哈~ |
目标:做工程变更,得到客户的release。手段用小日本的技术思路对付小日本。具体操作,制定DRBFM技术风险分析,同时出工程变更文件,协调团队从供应商采购,来料测试评估,生产评估,产品测试分析,到客户端的release,整个流程都要计划和协调。 样品计划让L小姐负责,产品测试分析由T先生负责,生产评估由L先生操作。客户端由小瘪三应付,在具体面对F-san之前,小瘪三精心准备了一个DRBFM文件,以此对付小日本。 |
DRBFM是日本丰田公司的技术专家搞出来的东西,是精益技术的代表思路。算是FMEA的迷你版本吧。思路和FMEA类似,但是更适应于技术更改之类的分析。简单说就是一种技术分析思路,考虑到某一个或一些更改点,可能存在的分析,而做的风险评估。其中要了解更改点,产品的性能,以及此更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然后针对这些风险去分析计算或者测试评估。可以牵扯都零件,生产过程,产品测试分析。 |
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水很深,好在小瘪三第一个案例更改的地方不多,不过文件本身的分析工作不会少多少。列出更改点,找到子零件的性能要求,然后从子零件,到生产的装配,到产品的性能,甚至到客户端的要求,通通都要考虑。存在风险的地方,要制定计划。有采购的task,找供应商要子零件的分析报告。生产的task,工艺稳定性分析。技术的task,产品测试分析。甚至客户自己的task,系统端的性能测试以及耐久测试分析。 |
做好DRBFM以后,小瘪三开始了他与F-san的经典之战,从开会那刻起,小瘪三就注定了咸鱼翻身的时候到了。谈到这个topic的时候,他把DRBFM打开,从产品结构,到更改的子零件,再到更改细节,由此考虑的子零件本身的性能,产品性能,系统性能。再到更改本身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子零件本身的,生产工艺方面的,产品本身的,系统端的风险。最后因为这些风险,小瘪三制定的方案,其中有供应商的分析报告,子零件测试和生产评估,产品测试分析报告,最后给F-san制定的系统分析任务。 所有的一切就那么短短的半小时吧,但是期间包含了小瘪三对子零件,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各个环节的理解和风险控制。 说完之后,F-san没有问为什么了,只是很反常的说了一句: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is document.I need to sak our experts and any question I will let you know. 小瘪三回答:OK. I will send to you after the meeting. |
那一刻,小瘪三知道F-san应该是没怎么听明白,但是又觉得还不错,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提问题,因为他自己不懂。如果他懂的话,就可以问出很好的问题。如果他不是很懂,但是一般还是会问一下问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今天这个反常的情况,应该是他不怎么确定,但是觉得小瘪三做的很专业,所以也不问什么,而是要到技术文档之后,再回头去求教他背后的团队。 |
@北游有湖 544楼 2013-04-16 22:26:48 上海牛人多啊。。。 ----------------------------- 我不是上海人,也只是最近才调到上海总部的,后续会谈到。而且我不觉得上海的人就一定牛。不过这里的资源很丰富,公司和就业机会很多,得要承认。O(∩_∩)O哈哈~ |
等F-san拿到技术文档,仔细研究,找他们专家讨论。然后再一次回头跟小瘪三提问的时候,小瘪三感觉到他的态度和语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一个劲的死命问为什么,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态度比较强硬。而从这一次开始,不再是死命的问为什么,而是偶尔会用请教的姿态,去询问小瘪三对于问题的理解,同时对于后续的行动方案,也完全同意了小瘪三的时间进度,以及技术评估方式。抗日战争第三篇技术VS技术,大捷而落幕。 此战,小瘪三找到客户的死穴,战前做足技术准备工作,战争中巧妙的应付客户,战争后及时引导客户,从而实现技术征服技术,从敌手身上寻找增长自身的方法,同时以其之道,还之彼身。一举奠定抗日小分队队长的地位,从此也使得抗战开始进入另一个阶段。 明天会是同样的故事吗?后续还有更多挑战?漫漫长路,对于小瘪三会是怎样的热血激情?各位猜猜会是抗战之第四篇会是神马,O(∩_∩)O哈哈~ |
@kkunh12e 537楼 2013-04-16 21:39:23 感觉机加工和设计差距好大、、、楼主没给我回私信。。。有点失落呢、、、 ----------------------------- 你的私信发到哪里了啊?我真没看到啊,汗! 咋办,不知道你发到哪里了啊,\(^o^)/~ |
@携手漫步云端 549楼 2013-04-16 23:56:28 楼主写得很好很真实。看了楼主经历和我出奇的相似,不过我是一直关注技术,质量和流程都是无意识的了解的呵呵。不过我是工业产品的设计工程师。每天和老外对掐,没有牛x的技术背景是很难说上话的。一直还是处于技术领导项目阶段,没有产品知识的项目经理是很难做的。目前做技术的leader带几个工程师。不愿意去pm呵呵也许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 很高兴认识你,那你算是技术经理了。不错的职位啊,我现在是光杆司令啊,没有直接下属,技术的事情和项目的事情都要自己搞。只有项目团队,包括项目采购一人,工艺工程师两人,样品工程师一人,测试工程师一人,设计工程师一人,应用工程师一人,还有电子部门的PM两人人和电子工程师两人人。所以50%的时间都耗费在开会和协调沟通上面。最烦的是一方面被客户催,一方面内部的项目成员推不动。还老是被老大责怪计划没做好,很烦躁,O(∩_∩)O哈哈~ 总部也会有资深工程师和专家多人,但是我现在跟他们也是互掐,他们觉得自己在总部,瞧不起我们这边的技术力量,不过我目前做的项目基本到设计验证阶段了,后续不出大问题就不会怎么改了,所以我不管他们,自己在中国区搞。成就成,如果出了问题再跟他们吵呗,O(∩_∩)O哈哈~ |
@车底下躲雨的猫 551楼 2013-04-17 02:33:03 LZ 我在深圳 怎么进入外企,本科做销售3年,销售的产品很单一,几乎市场就我们公司在做,现在的公司学不到任何东西了,想去外企,不怕累也不怕工资低,我要怎么努力 ----------------------------- 我个人理解,销售的核心就是为公司开拓市场,只要你有推销的技巧和能力,不管在那个公司都一样。到了外企其实情况也类似,该做的事情也差不多,我不知道你所谓的学东西是指外企培训还是什么,在你自己公司其实也可以积累的。 实在要换,那你要先去搜集你们那边的目标企业,深圳应该也有不少外企的。然后就争取机会,投简历面试啊。 我个人建议,你要好好看透销售的本质,然后有意识锻炼自己的销售经验和技巧,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不管是跳槽还是你公司内部发展都有机会的。O(∩_∩)O哈哈~ |
@北游有湖 544楼 2013-04-16 22:26:48 上海牛人多啊。。。 ----------------------------- @zhangshangrong 546楼 2013-04-16 22:40:52 我不是上海人,也只是最近才调到上海总部的,后续会谈到。而且我不觉得上海的人就一定牛。不过这里的资源很丰富,公司和就业机会很多,得要承认。O(∩_∩)O哈哈~ ----------------------------- @北游有湖 552楼 2013-04-17 07:37:11 魔都之名不是盖的。。虽想到发达的地方开开视野吧,也清楚知道很难在那里立足啊。。 ----------------------------- 很多时候,事情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对于未来或者未知的东西,要仔细权衡。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踏实的积累其实在哪个地方工作,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知道自己能干神马,想干神马。O(∩_∩)O哈哈~ |
@qiushmily1314 553楼 2013-04-17 10:20:08 mark,好吧!后面涉及比较专业的东西。不是很懂。。。。楼主加油~别灰心,逛技术帖的本来就不多~ ----------------------------- 嗯,我虽然介意是否有人回复,或者是否有人关注,但是也不会影响到我每天写点文章。比较过程其实是很重要的,太在乎结果,会影响到对事情本身的判断。所以还是要坚持下去,文章不断,小瘪三不死。O(∩_∩)O哈哈~ |
@oyp0702 554楼 2013-04-17 11:21:52 做工程的来学习了。 ----------------------------- 大家多多交流,本来想搞个交流帖,结果没人气,想想就算了吧。自娱自乐,O(∩_∩)O哈哈~ |
就在小瘪三感觉渐渐进入佳境,对客户越来越熟悉,对抗日小分队的运作越来越熟练。同时集合项目的资源,运作项目达到客户要求,使得自身工作压力越来越小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质量事件出现了。正是这个意外的质量事件,使得小瘪三经历了抗战最为艰辛的第四篇--质量风险管理篇。 |
事情的起因,不是自己工厂出现了问题,而是德国总部的工厂送出去的产品,在日本客户那边发现了问题。而且还不是公司内部负责系统端发现的,是流到终端客户那边发现的。这个可不是小事情,终端客户很恼火,投诉了系统端的客户,系统端的客户又投诉德国总部。就这样使得小瘪三的工厂也受到牵连。 整个项目组都紧急状态,质量部J先生联合技术,生产,项目,物流,大家都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封存量产的产品,采取紧急方案,100%检验产品后再发货。同时从客户端拿到失效样品进行分析。这样对工程部门是个巨大的考验,怎么评估风险,怎么制定临时的检验标准,怎么去分析原因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 |
小瘪三开始带领T先生做分析了,不得不说这个是小瘪三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任务,从设计的角度制定方案,从分析的角度做CAE仿真,从测试的角度制定样品和测试计划。几乎技术方面的三个核心点设计,分析,实验,三管齐下,务必要竭尽全力去解决问题。 方案一,做特殊样品,对比分析,看是否有改善。小瘪三自己计算,自己设计特殊零件,自己装配,然后请测试工程师测试,不过结果不如人意。和量产的产品结果类似,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方案二,通过CAD建模,然后借助有限元分析,寻找结构上的根本原因。同时取少量样本,测试验证分析的结果。仿真加测试,然后有图有表有数据,最后结论是疑似结构有风险,但是受限于客观的条件,很难从根本结构去改动产品。分析报告很漂亮,结果却没有多少用处。 方案三,联手实验室的专家,取不同状态的产品,测试分析。专家的理论,加之专业的测试结果,去寻找根本的原因。但是问题的复杂程度,导致专业的推断也找不到根本的解决方法。 |
就在工厂的技术团队,苦苦思索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总部传来了好消息,貌似找到了原因和解决方案。小瘪三狠狠的松了口气。一边感慨总部的高效率和强大的技术能力,同时也开始关注技术本身的专业程度和影响。 接下来的事情相对就比较好操作了,按照总部的工程变更来改善问题。查找工程变更文件,分析报告和标准。其中有测试标准由Simon兄制定,分析报告由问题方面的专家所做,设计改进方案由资深设计工程师兼PM制定。小瘪三详细研究了此改进放案, 本身并不复杂,但是这个关键点得要有多年产品设计的经验,才能迅速找到的。而且Simon兄的成长也是迅速的,从德国一别快3年,当年那个德国的小瘪三如今可以独自制定标准。小瘪三想要是自己3年坚持做测试分析,也许也能和Simon一样成为资深的应用工程师吧。如今应用测试方面不如Simon,设计方面不如德国资深设计工程师,CAE分析能力也流于表面,远远不及德国专家水平。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呢?工程师应该要专业,专业,再专业。然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形成强大的团队,才能在紧急的技术问题面前解决它。 |
@氓子est 561楼 2013-04-17 20:16:16 楼主要是做半导体得小硕现在做点什么有利于往道上走? ----------------------------- 半导体啊,不懂呢,O(∩_∩)O哈哈~ 一般工业企业的技术方面,会有研发部门关注产品设计开发,这个是核心点。 要做技术的话,还是去研发部门好些,其中设计或者研发工程师是核心。 做几年可以做技术管理或者技术专家。 |
@oyp0702 554楼 2013-04-17 11:21:52 做工程的来学习了。 ----------------------------- @zhangshangrong 558楼 2013-04-17 19:42:14 大家多多交流,本来想搞个交流帖,结果没人气,想想就算了吧。自娱自乐,O(∩_∩)O哈哈~ ----------------------------- @北游有湖 566楼 2013-04-17 21:05:56 LZ你站的高度太高了啊。。和你一样位子的人都估计忙的要死啦,希望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啊。。。 ----------------------------- 没什么位子,就是个工程师而已,希望有机会做深入的技术研发,积累很重要。 |
@kkunh12e 562楼 2013-04-17 20:51:51 今天看了下前面一位朋友的回复,又想了想身边一个中专朋友的经历,其实,真没啥可自卑的,至少我还年轻,那就在这发了吧,不私信了 去年六月高考,毫无悬念的大专分数,本意梦想成为500强设计工程师,却因为对行业的不了解选择了数控专业,上学期就稀里糊涂混过去了,下学期开始了解行业,发现我选了个坑爹的专业,力学之类设计必须的课程全都没有,感觉学校的意思就是毕业后都去一线工人,我现在整天在车间坐着,不知道...... ----------------------------- 感谢你的信任,我觉得你其实蛮努力的,就是受环境限制。暂时没有机会和经验,所以要自己好好思考,该如何争取刚刚开始工作的机会。 比如多多了解你们学校和专业,就业的去向,然后找到自己的目标。再去有针对的学习,多多了解企业和公司的要求,而不是自己什么都去学习。目标越具体,自己的行动计划可以制定的更清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以什么都去学习,要有针对的去努力。 比如说机械工程师的要求和电子工程师就很不一样,一个偏向机械结构方面,一个偏向电子方向,而电子工程师分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这个也是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要求。不管怎样,你去考专升本肯定有用的,学习基础的材料,力学,电学,计算机知识也肯定有用。坚持努力付出,会有收获的,O(∩_∩)O哈哈~ |
@天黑回窝 564楼 2013-04-17 20:59:54 楼主,你好,觉得写得很真实,因为我也有一段相似的经历,我是2011届毕业毕业的,进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项目部,合资的,因为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项目进展起来很难,整天求这个求那个让别人给做样品,做生产,还要看脸色,跟推皮球一样把我们推来推去,我自己觉得是因为我的技术基础积累不够,别人都不卖你的帐,但是带我的工程师老师跟我说,做项目不用很强的技术做基础,我们主要是把握进度及各关键点,...... ----------------------------- 小瘪三的文章中,抗日小分队的成员L小姐,她的情况跟你类似,非技术类型的PM。其实很苦的,大家都是人精,基本知道你的技术能力。 如果项目经理本身对于产品,对于子零件,对于生产,对于质量风险,都不清楚。基本是不能拍板的,也就失去了对项目组成员的管理和领导。充其量就是个项目协调的角色, 如果公司流程比较健全,项目组成员很配合,做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是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 这也是你这2年的心得和体会吧。不过对你而言,工作才刚刚开始,还很年轻,至少在人生的开始阶段,你有机会做项目协调,跟不同部门打交道,基本知道公司的项目运作,理解各部门的职责和定位,对以后还是很有好处的。 那么依据你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以及特长,去寻找合适你的位置是接下来要考虑的。基于你的2年项目经历,我个人建议有以下几个:1.去做项目采购,这个是可以用到你的项目能力,同时也不需要你自己做技术,借助供应商的资源和公司内部的工程师资源达到目的的职位。2,去核心的技术部门,最好是同时有技术和项目职位的部门,继续做项目经理,借助技术部门的基础,好好做技术积累,同时突破自己的领导能力,从项目到管理,3.去销售,专心做面对客户的市场事物,这个要谨慎,会要求很高的人际交往能力。 不了解你的专业背景和你自己的想法,不好做具体推测。希望对你有用,O(∩_∩)O哈哈~ |
在复杂的技术问题面前,一切都是虚幻。什么采购,生产,质量管理,通通失去效应。只有技术本身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且对于技术,设计、分析、实验一个都不能少,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完全掌控的,必须要靠团队,只有强大的团队才能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这些思索,使得小瘪三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同时他开始发现,Y先生已经早就有了深刻的体会。比如之前就有谈到德国,日本的技术特点。 |
Y先生:你有仔细去思考德国,日本强大的技术,到底如何形成的吗? 小瘪三:他们有技术团队啊,很多工程师和专家嘛。 Y 先生:那你研究过或者体会过,他们是如何形成强大的技术能力的呢? 小瘪三:没想过呢?平时就是面对日本客户,他们提出的问题,尽量去研究去解决呗。很难的问题就去和德国总部交流讨论啊。 Y先生:这个过程本身没什么,从中你也收获很多。不过对于技术的高度,你要去想想,为什么日本的技术和德国的技术做的好,产品有竞争力啊? 小瘪三:这个真没去这么思考呢。老大你是怎么思考的啊? Y先生:你觉得日本人是怎么做技术的呢? 小瘪三:他们都是死扣着不放,一个点一个点往死里挖掘。很深入很细致。 Y先生:那德国人呢? 小瘪三:德国啊,标准严格,质量严谨,工艺稳定。 Y先生:就是这样的,德国靠的是整个的工业体系,从下至上,标准严格体系完善,加工制造稳定,设计严谨,流程成熟。而小日本比较可怕的是对技术的深入研究,孜孜不倦的技术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两个国家的技术特点都很好,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以后你要多多去利用资源,发展自己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小瘪三:嗯,我会的。 |
抗战的第四篇终于完结,但是小瘪三的自我积累发展之路,仿佛才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会有抗战第五篇?第六篇。。。?会是怎样的艰难?或者新方向?还是老路子的重复?对于未来,小瘪三一直都是勇敢的,坚毅的,努力奋进的,永不放弃的。那么就让他来续写这一切,让他的人生活出他要的样子,O(∩_∩)O哈哈~下节继续。 |
@kkunh12e 562楼 2013-04-17 20:51:51 今天看了下前面一位朋友的回复,又想了想身边一个中专朋友的经历,其实,真没啥可自卑的,至少我还年轻,那就在这发了吧,不私信了 去年六月高考,毫无悬念的大专分数,本意梦想成为500强设计工程师,却因为对行业的不了解选择了数控专业,上学期就稀里糊涂混过去了,下学期开始了解行业,发现我选了个坑爹的专业,力学之类设计必须的课程全都没有,感觉学校的意思就是毕业后都去一线工人,我现在整天在车间坐着,不知道...... ----------------------------- @zhangshangrong 570楼 2013-04-17 21:30:36 感谢你的信任,我觉得你其实蛮努力的,就是受环境限制。暂时没有机会和经验,所以要自己好好思考,该如何争取刚刚开始工作的机会。 比如多多了解你们学校和专业,就业的去向,然后找到自己的目标。再去有针对的学习,多多了解企业和公司的要求,而不是自己什么都去学习。目标越具体,自己的行动计划可以制定的更清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以什么都去学习,要有针对的去努力。 比如说机械工程师的要求和电...... ----------------------------- @kkunh12e 575楼 2013-04-17 22:29:14 马上大二了,自由的时间应该会多些,那时更考验忍受力呢。。。今天考试铣床没完全达到要求。。。好失败啊。。。画图去了楼主晚安 ----------------------------- 嗯,好好学习基础的专业知识,每个职位都有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注意就业的具体方向,只要多多努力就不怕没有机会。加油吧,O(∩_∩)O哈哈~ |
@天黑回窝 564楼 2013-04-17 20:59:54 楼主,你好,觉得写得很真实,因为我也有一段相似的经历,我是2011届毕业毕业的,进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项目部,合资的,因为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项目进展起来很难,整天求这个求那个让别人给做样品,做生产,还要看脸色,跟推皮球一样把我们推来推去,我自己觉得是因为我的技术基础积累不够,别人都不卖你的帐,但是带我的工程师老师跟我说,做项目不用很强的技术做基础,我们主要是把握进度及各关键点,...... ----------------------------- @zhangshangrong 571楼 2013-04-17 21:46:02 小瘪三的文章中,抗日小分队的成员L小姐,她的情况跟你类似,非技术类型的PM。其实很苦的,大家都是人精,基本知道你的技术能力。 如果项目经理本身对于产品,对于子零件,对于生产,对于质量风险,都不清楚。基本是不能拍板的,也就失去了对项目组成员的管理和领导。充其量就是个项目协调的角色, 如果公司流程比较健全,项目组成员很配合,做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是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 这也是你这2年的心...... -------------------- @天黑回窝 576楼 2013-04-17 22:30:35 我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模具方向,本科,英语也过了六级,口语不行,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太擅长,觉得很复杂,不想以后的工作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想先从技术起,但是无处下手。 ----------------------------- 从你专业分析,合适的公司会是冲压模具公司,或者注塑模具公司,这些都是用冲压或者注塑成型为核心的技术,做加工制造的企业。不过你知道的,这些都是处于底层的公司,受制于做产品的公司,同时你现在去做纯技术的工作,面试很难通过。基本你的2年的项目协调的经验用不上。 所以我觉得综合考虑的话,去外企做产品的公司,应聘项目采购的职位,最好是采购冲压或者注塑零件的,突出你的协调能力和项目的经验,同时把口语练习练习。专业知识也温故一下。关键你要体现你有专业基础,了解冲压工艺和注塑工艺以及模具的知识,同时你有项目管理的经验,比较弱的方面是你没具体做过采购职位,所以你也要好好琢磨琢磨你以前采购同时是如何操作的,尽量争取吧。 如果你自己非要做技术的话,其实比较艰难,因为技术本身一开始是很艰难的,而且你2年的项目经验等于废掉了。再者一般工程师职位都要求有2年以上相关的经验,对你现在的情况很难去争取,你试试就知道了。 |
@天黑回窝 564楼 2013-04-17 20:59:54 楼主,你好,觉得写得很真实,因为我也有一段相似的经历,我是2011届毕业毕业的,进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项目部,合资的,因为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项目进展起来很难,整天求这个求那个让别人给做样品,做生产,还要看脸色,跟推皮球一样把我们推来推去,我自己觉得是因为我的技术基础积累不够,别人都不卖你的帐,但是带我的工程师老师跟我说,做项目不用很强的技术做基础,我们主要是把握进度及各关键点,...... ----------------------------- @zhangshangrong 571楼 2013-04-17 21:46:02 小瘪三的文章中,抗日小分队的成员L小姐,她的情况跟你类似,非技术类型的PM。其实很苦的,大家都是人精,基本知道你的技术能力。 如果项目经理本身对于产品,对于子零件,对于生产,对于质量风险,都不清楚。基本是不能拍板的,也就失去了对项目组成员的管理和领导。充其量就是个项目协调的角色, 如果公司流程比较健全,项目组成员很配合,做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是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 这也是你这2年的心...... -------------------- @天黑回窝 576楼 2013-04-17 22:30:35 我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模具方向,本科,英语也过了六级,口语不行,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太擅长,觉得很复杂,不想以后的工作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想先从技术起,但是无处下手。 ----------------------------- @zhangshangrong 578楼 2013-04-17 23:23:23 从你专业分析,合适的公司会是冲压模具公司,或者注塑模具公司,这些都是用冲压或者注塑成型为核心的技术,做加工制造的企业。不过你知道的,这些都是处于底层的公司,受制于做产品的公司,同时你现在去做纯技术的工作,面试很难通过。基本你的2年的项目协调的经验用不上。 所以我觉得综合考虑的话,去外企做产品的公司,应聘项目采购的职位,最好是采购冲压或者注塑零件的,突出你的协调能力和项目的经验,同时把口语...... ----------------------------- @天黑回窝 579楼 2013-04-18 16:44:29 谢谢楼主这么耐心的回复我,我离开上一个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太喜欢经常跟很多人打交道,你说的项目采购的职位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供应商管理,这恰恰是我不喜欢的。而对于如果我做其他职位的话,2年的项目经验等于零,这个其实问题不大,我辞职就是为了换种工作性质,从头开始我也不怕,重要的是我想找的对的方向。 ----------------------------- 那你这个情况要自己想清楚,要是不管自己2年的项目经验,完全去争取技术岗位,可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技术部门有设计工程师,分析工程师和实验工程师,这些不同的岗位。你目前有希望的是做助理工程师,或者初级工程师,而且这个机会得对方有需求才行。 一般很多公司的技术岗位,都要求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越是有名的公司越是要求高,所以现在对你很艰难,必须要去小点的公司先做2年,再跳槽去大公司。这个是我的个人理解。或者你去问问你的同学朋友或者同事,看是否可以给你提供信息或者好的机会。 工作很多事情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即使做技术也不可避免与人打交道,也有很多比较不顺心的事情。你目前的苦处,并不完全是项目的职位带来的。主要还是刚刚毕业,从学校到职业的转型,即使你去技术岗位同样会有这些或者那些的不如意。关键是自己心态要好,起始阶段要能忍耐。 |
@616190365 580楼 2013-04-18 17:22:05 真心的感觉你不容易,不过你很努力我一直相信努力就行就看努力的方向对还是错了,要确定正确的努力方向。顶一下 ----------------------------- 很感谢你的回复,其实很多时候,艰难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怎么做。包括各个时期的选择,努力的方向,这些都是未知的。不管怎样,还是要多多努力。在没有能力的时候,要去积累。在没有资源的时候,也要去争取。也许这些就是人生吧。O(∩_∩)O哈哈~ |
@天黑回窝 564楼 2013-04-17 20:59:54 楼主,你好,觉得写得很真实,因为我也有一段相似的经历,我是2011届毕业毕业的,进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项目部,合资的,因为刚开始什么都不懂,项目进展起来很难,整天求这个求那个让别人给做样品,做生产,还要看脸色,跟推皮球一样把我们推来推去,我自己觉得是因为我的技术基础积累不够,别人都不卖你的帐,但是带我的工程师老师跟我说,做项目不用很强的技术做基础,我们主要是把握进度及各关键点,...... ----------------------------- @zhangshangrong 571楼 2013-04-17 21:46:02 小瘪三的文章中,抗日小分队的成员L小姐,她的情况跟你类似,非技术类型的PM。其实很苦的,大家都是人精,基本知道你的技术能力。 如果项目经理本身对于产品,对于子零件,对于生产,对于质量风险,都不清楚。基本是不能拍板的,也就失去了对项目组成员的管理和领导。充其量就是个项目协调的角色, 如果公司流程比较健全,项目组成员很配合,做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是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 这也是你这2年的心...... -------------------- @天黑回窝 576楼 2013-04-17 22:30:35 我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模具方向,本科,英语也过了六级,口语不行,对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太擅长,觉得很复杂,不想以后的工作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想先从技术起,但是无处下手。 ----------------------------- @zhangshangrong 578楼 2013-04-17 23:23:23 从你专业分析,合适的公司会是冲压模具公司,或者注塑模具公司,这些都是用冲压或者注塑成型为核心的技术,做加工制造的企业。不过你知道的,这些都是处于底层的公司,受制于做产品的公司,同时你现在去做纯技术的工作,面试很难通过。基本你的2年的项目协调的经验用不上。 所以我觉得综合考虑的话,去外企做产品的公司,应聘项目采购的职位,最好是采购冲压或者注塑零件的,突出你的协调能力和项目的经验,同时把口语...... ----------------------------- @天黑回窝 579楼 2013-04-18 16:44:29 谢谢楼主这么耐心的回复我,我离开上一个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太喜欢经常跟很多人打交道,你说的项目采购的职位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供应商管理,这恰恰是我不喜欢的。而对于如果我做其他职位的话,2年的项目经验等于零,这个其实问题不大,我辞职就是为了换种工作性质,从头开始我也不怕,重要的是我想找的对的方向。 ----------------------------- @天黑回窝 588楼 2013-04-18 20:04:00 @zhangshangrong 586楼 2013-04-18 19:47:38 那你这个情况要自己想清楚,要是不管自己2年的项目经验,完全去争取技术岗位,可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技术部门有设计工程师,分析工程师和实验工程师,这些不同的岗位。你目前有希望的是做助理工程师,或者初级工程师,而且这个机会得对方有需求才行。 一般很多公司的技术岗位,都要求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越是有名的公司越是要求高,所以现...... ----------------------------- 回复这么快,而且应该是能听得进意见,所以决定多说一点。你这个情况,我不建议去争取纯技术职务,主要是你现在没什么机会获取好的职位,而且把之前的积累都抛弃不可取。如果你不喜欢采购或者销售的职位,很想做技术的话。可以考虑去竞争研发中心的,项目工程师职位。 第一这个职位需要项目经验,第二也是要有专业背景,和技术基础。将来不管是你要发展技术,还是要晋升经理都比较多的机会。而且比较强的企业,都是技术主导项目,也就是说不管项目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都必须是对技术有一定的水平。 如果你觉得方向合理,那么就要好好准备,把口语锻炼锻炼,还有最近2年,你做的项目中出现的难题,尤其是设计或者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问题,自己好好准备在面试的时候,告诉面试官。你遭遇的问题,如何协调组织相关人员解决的,其中的技术方案是什么,结果或者结论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未必要你自己很懂,但是技术的问题点,还有关键的方案和风险你要了解,谁做什么事情,怎么制定方案和计划,你要知道。案例不需要太多,大概一个设计的,一个工艺的就可以了。基本一般的项目工程师也就这个水平了。只要好好准备,完全可以去争取外企相关的公司,研发中心项目工程师职位。祝你成功,O(∩_∩)O哈哈~ |
在经历了项目组的种种,还有一系列的人和事,小瘪三已经不再是刚刚加入公司,啥都不懂的小瘪三了。不管是技术,项目还是其他,包括思维的方式还有处事的风格,都与以前完全不同。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周围的人,环境变化了,还是自己发生变化了,或者一切本来都没变,变化的是心,自己的心变了。 刚刚加入团队的懵懂时期,仿佛就在昨天。去德国的新鲜劲,感觉刚刚发生而已。与Simon结识的时候,他还是坐在德国圆桌会议的角落,但是最近方知,所有的测试标准都得靠他制定。当初跟他学习测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幸运的是跟他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也是自己从打杂到应用工程师的最初始阶段,之后给中国区项目组搭建测试能力,也得益于Simon的帮助。再看看现在的T先生,不就是2年多前的自己吗。一步一步的从测试,到分析终于踏入应用工程师的行列。人生真是奇妙,仿佛就是轮回。 到小瘪三加入第二年的时候,渐渐远离应用,而关注与设计和产品本身,这个时候对口的工程师从Simon慢慢转到Yan。Yan是和Simon差不多大的一个设计工程师,当初在德国的时候没特别关注,也是当时刚刚加入德国总部的年轻工程师。和Yan的交流中,小瘪三获取了不少前期开发的信息,也对产品的理解渐渐的加深,他暗暗给自己加油,不能落后总部的工程师太多,一定要紧紧跟随Simon和Yan的脚步,向总部的工程师看齐,是小瘪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这样小瘪三做到了,中国区项目组的技术代表职务,对所有相关的技术做技术评判。 在第三年是更加大的职责,不但关注技术本身,还要关注项目进展。期间要应付日本客户,对内要带领抗日小分队,对项目组要领导采购,生产,质量。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Y先生偶尔因为开会,或者休假,或者其他原因,把跟总部的例会也会让小瘪三作为代表参加。就这样小瘪三对外要应付日本客户,对项目组要推动进度,对总部要合作交流,对供应商要管理,对抗日小分队要安排工作。 |
就这样小瘪三开始了,抗日战争第五篇--项目的力量 经历了抗战的第一篇--供应商管理,小瘪三深刻的了解到,采购的操作以及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资源,这为后续的抗战积累了不错的供应商管理经验。 而抗战第二篇--生产管理,使得小瘪三对于自己生产线的工艺,以及过程方面的管控有了深入的理解,也为后续的项目进度安排,积累了生产经验。 接下来的抗战第三篇--技术之争,不但使得小瘪三从日本人身上,学习到他们的技术思路,同时也更加了解对手,从一定程度也慢慢征服了对手,争取到了不错的地位。 最痛苦的抗战第四篇--质量风险篇,不但使得小瘪三对于总部的技术实力折服,也知道了团队的力量,从这个案例也了解了,公司产品的竞争,不仅仅是表面的项目或者生产,最关键的还是技术本身的竞争。 那么知道了供应商资源管理,生产的工艺能力和管理,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质量风险的评估以及总部的技术团队运作。接下来就是整合所以一切资源,为产品项目服务,去应付日本客户,去引导客户,去为公司和项目服务。 |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在小瘪三年轻的时候,遭遇过求学的不顺利,有挫折但是老天还是给他机会,在屡屡职场发展不顺利,还是会每次都有好的机会跳槽。在倔强的换了几次工作之后,小瘪三开始慢慢的褪去青涩,心态也渐渐成熟。 初始阶段的不满意,心酸疲惫的时候,上帝又给他机会,加入了现在的公司,而且是个不错的项目组,更加幸运的是,Y先生这个职场贵人的出现。使得小瘪三整个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 从打杂的助理工程师兼项目助理,到应用工程师,再到设计工程师,最后到抗日小分队队长,所有这些都是Y先生教导有方。对此小瘪三非常感恩,也正是这份感恩,使得小瘪三教导T先生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L小姐的项目支持也是竭尽所能。对公司、对项目组、对自己都是尽职尽责。 正是这份责任心,和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使得小瘪三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和思路,从项目的各环节寻找突破,从技术的各个关键点寻找核心。也由于小瘪三的这种不放弃的态度,使得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去迎接挑战,人生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有时候跨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
Y先生说过思路很重要,在小瘪三渐渐了解日本对手,熟悉自己项目的资源,技术水平,设备能力,总部的专业水平,综合考虑和衡量。开始去寻求项目的运作方式,如何才能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实现项目的目的呢? 对外部日本客户,去了解客户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引导客户的需求,同时实现项目的顺利量产,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增加销售和盈利能力,这些是总的指导方针。 具体的方案是,对内部项目组,控制外部供应商资源,包括技术和进度。对内部管理好生产和质量,包括工艺方法的理解,设备工装的控制。对自己的技术能力,包括实验和设计能力的管理,以及总部的专家团队的沟通。抗日小分队是关键力量,L小姐把握进度,协调计划和项目组成员。T先生掌握实验,产品验证和分析的技术。小瘪三自己做设计方面,和对供应商技术管理,对生产技术的支持,对产品质量风险的控制。 就这样小瘪三在战略上有了一个飞跃,从项目层面开始思考,运作资源达到目的。 |
在所有的产品系列中,有一个产品是特殊的,因为其他都是在全球都有工厂,包括德国总部,中国,墨西哥,分别负责欧洲市场,亚太市场,北美市场。唯独有一个产品只有中国生产,正是由于这个产品的特殊性,造就了小瘪三的最后一战。 Yan是这个产品的设计工程师,在他们团队开发完成后,由于有新的产品和项目。Yan渐渐的不再主导这个产品的技术事宜,也就这样小瘪三正是接管,成为这个产品,技术上leader的角色。虽然定义是这样的,但是小瘪三知道,自己跟Yan还是有差距的。 这并不会使得他有什么顾虑,对于小瘪三来说,这个是新的挑战和机会。所以这个产品后续的技术问题,都要自己主导,多么大的技术特权,多么好的发展机会啊,虽然有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小瘪三不怕,勇于承担职责,面对挑战,永远是职场发展的规律。 |
就是这么一个产品,使得小瘪三有了新的突破的契机,同时项目前期的成功,使得后续有了深度国产化的计划。简单说就是前面的国产化,从技术风险方面,没有100%选用国产的供应商,而随着前期的成功,越来越有把握,也因为成本方面的因素,开始启动深度国产化。把一些没有国产化的子零件考虑进来,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难的关键零件,这个是深度国产化的特点。不过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生产线搭建好了,实验技术能力有了,项目运作的经验以及技术上的经验也有了。 就这样,小瘪三作为技术leader的身份,开始了抗战的终极篇--项目的力量。从前期的技术会谈,到项目规划,时间进度安排,所以相关的topic都一个一个跟客户交流。同时启动采购方面与供应商的谈判。内部的生产和技术的评估也要计划好。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
武汉找工作,真难!!! |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
学校那点事 |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