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职场天地 -> (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 -> 正文阅读

[职场天地](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空降总监治乱记》让你能够学以致用的管理![第28页]

作者:江南游子1975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沈开突然又想起来什么,说:“那个鬼经理也看道德经,听一个同事说,有一次他喝醉了,说下属就是要糊弄,还说连道德经也是提倡糊弄老百姓的,老百姓越笨越好管。这是怎么回事呢?是道德经错了吗?”

    吴静波笑着摇头说:“你说的是‘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那一段吧?”
    看到沈开点头,吴静波摇头说:“这纯粹是断章取意,其实老子所说的愚并不是我们一般人理解的愚弄,愚笨的愚。而是大智若愚的愚!”沈开听了,还是一脸的迷惑,江流脸上也浮现出沉思的表情。

    吴静波解释说:“道德经里面还有这样一段话: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大致的意思是说,我真是一幅愚人的心肠呀,糊里糊涂!一般的人都很清醒,我却头脑糊涂,一般的人明察秋毫,我却愚笨。从这里来看,老子的愚根本就不是愚笨,也不是要愚弄天下人,因为老子自己就自诩愚笨。这应该理解为大智若愚的愚才对!”

    沈开还是不明白,说:“吴总这样说,我也感觉老子应该没有认为统治者应该愚弄天下人的意思。但我还是感觉愚就是愚,大智若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不明白。吴总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吴静波说:“老子其实是教管理者不要让下属过分斤斤计较,各怀鬼胎,心机不要太多。如果下面的人都是心计百出的话是很难管理的,所以要让下属懂得忍让,牺牲自我,顾全大局。这种人看起来比较愚笨,其实是懂得以长远利益为重的大智若愚的人。但如果都是这样的下属就比较好管理了。”

    沈开还是感到不理解,问:“我还是没听出来这和愚笨有什么区别?感觉是一回事呀!”

    吴静波想了想,说:“比如说吧,现在的很多人都不喜欢遵守交规,总喜欢变线抢道,为自己能够抢到别人前面去沾沾自喜,这就是老子所反对的明。反过来,我到欧洲去旅游的时候发现,别人外国人,路上再堵,大家都老老实实地排在前面的车后面等待,绝不会随便变线抢道。所以,那里很难看到像我们这样的超级大堵车。刚看到的时候,我还想,外国人头脑就是简单,明明看到前面有空子,都不知道赶紧变线挤进去。但仔细想想,我们中国人这么聪明,可为什么我们的道路比外国堵得更厉害呢?”

    吴静波没有直接说下去,反而慢悠悠地品起茶来,等一杯茶慢慢品完,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才说:“我们说别人傻,这种行为看起来的确有些傻!但是别人的结果很好,不会出现超级大堵车,大家耗在路上的时间会减少。从这个结果来看,这又完全不傻。这应该算是大智若愚吧?我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真正的愚蠢是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的,而大智若愚的行为却能够取得哪些看起来聪明的行为可能都无法取得的好的结果!”

    吴静波停顿了一下,又说:“我想这就是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本意吧?他希望大家都不要刻意钻营,做事都要符合道,这样看起来笨,但是最终对大家都有利。所以我说他追求的是大智若愚的效果!”
    @dongjia0918 2681楼 2013-04-09 18:12:02
    楼主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非常非常好。值得好好体会!
    -----------------------------
    呵呵,道理不难理解。做到不容易!
    @cchwdz 2693楼 2013-04-09 22:24:49
    楼主高人,对经典的解读实在定人信服,现在能静下心来读这种国文经典的很少很少,有独到见解的更是少之又少,拜读大作,先谢过了!
    -----------------------------
    承蒙赞赏。读书不是为了背诵别人的文字,必须理解运用,否则读了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好一会,沈开才说:“我明白了。但老子的这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呢!别人都挤,我不挤,我可不就吃亏了。现在的人都这么会用心机,再想让大家那么纯朴,不动心机。我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

    吴静波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外国人能够拒绝诱惑不去抢道。中国人也能的。”

    吴静波看到沈开还是满脸疑惑,说:“想知道答案吗?江流的故事里面有你要找的答案。江流,还是继续说你的事吧。你的故事说完了,沈开要找的答案就有了!”沈开很诧异,但还是没有说话,静静等江流继续自己的故事。

    江流也有些诧异,但还是接着说自己如何安排计划预先备料,和老板沟通,到不良原因确认,产品老化问题的解决,顺利发出新版本的产品等等。虽然这件事情已经尘埃落地,自己这个时候也好像才算是放下了千斤重担。

    说到这里,江流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往后靠,伸了一个懒腰,才不胜感慨地说:“现在回头想想,这段时间各种问题纷繁复杂,情况不断变化。感激真是累,不过还好,总算是顺利解决了!”
    @sparkwu 2676楼 2013-04-09 16:46:28
    来的凑巧了。
    关键是遇到能明白的老板。
    选对老板,做对事。
    否则,老板不能理解你的苦衷,你还得花大把时间和老板解释。
    -----------------------------
    职业经理人权力再大也打不过老板,如果老板不支持,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故事的开头,主人公强调授权的原因。
    老板不行,就不要强行去推。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有善终的很少!
    听到江流也在叫苦,沈开半开玩笑地说:“谁让你自讨苦吃,放着外企舒舒服服的工作不做,非要去民企的。我觉得民企的管理水平就是低。你看我,虽然到新公司才一个多月,我已经把自己的工作理顺了。我现在完全不用加班,每天早早准备下班。日子过得轻松惬意极了!”

    大家不禁笑了起来,沈开却认真地说:“现在回头想想,觉得以前的泰瑞真是办事效率太低了,很多事情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流程,搞得我整天忙得像个陀螺却没有多少工作成果。我感觉要想工作效率高,人轻松,还是得到高水平的外企。”江流没有接沈开的话,却看了一下吴静波。

    看到吴静波微笑摇头不语,江流说:“我的感觉倒是外企的管理不一定比民企高。”沈开显得很吃惊,不过也没有立即反驳。

    江流说:“我觉得管理水平高不高不应该是用员工是否轻松来衡量的。如果是这样,干脆让大家都爱干嘛干嘛,这样最轻松了。但是这样做肯定不是高水平的管理。”

    沈开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呢?”
    江流说:“我觉得搞清楚如何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之前应该先搞清楚社会对企业的期望是什么?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期望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水平更高的。”

    沈开没有回答江流的问题,吴静波却点头微笑。江流继续说:“我认为社会对企业的期望是希望企业创造价值。这应该是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企业创造价值,我们这个社会的也将失去支撑。”

    沈开这时开口质疑了,说:“你说的这个目标很远大,让人难以反驳。我也承认企业的确需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但你怎么衡量企业为这个社会创造的价值呢?如果我们没法衡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我们又怎么用为社会创造价值来衡量管理水平?”

    吴静波赞许地说:“小沈这两个问题问得好!切中要害。我同意江流的意见,企业应该把能否为社会以及客户创造价值做为自己存在的目标。但我也同意小沈的意见: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本身应该是能够被衡量的。所以,我认为应该用更容易被衡量的指标代替为社会和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江流和小沈都点头表示同意,吴静波继续说:“我的意见是用企业创造的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如果企业获得的利润多就说明企业服务的客户多,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有价值,企业的管理水平就高。反过来,如果企业的利润少,也就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

    沈开仍然毫不放松地质问说:“我姐夫本来说的是以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来衡量,吴总说成了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衡量,感觉不全面吧?为企业自己的员工创造价值也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吧。我现在的美资公司优可工资水平高、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工作还比较轻松。我认为这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为员工创造的价值也应该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部分。”

    吴静波点头说:“你说得没错,企业为自己员工创造价值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但是这充其量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企业绝大部分的价值体系还是要通过外部实现的。”

    吴静波看到沈开还是一脸迷惑,解释说:“要搞清楚这一点其实不难,我们看看个人的消费的提供渠道就明白了。现在有多少人的消费是靠自己的公司解决的?”
    沈开还是没有搞清楚,不解地问:“我们不是在谈企业怎么衡量企业创造的价值吗?怎么一下子说到了个人的消费是怎么满足这个问题上来了?”

    江流这时插话说:“如果我们的大部分消费都要从企业外部获得,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大部分应该是用于交换给外部客户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师兄认为应该通过企业为外部客户创造的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

    吴静波点头说:“江流说的对!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从公司领取工资,然后再向社会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所以,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才是大头,为员工创造价值如果有,也应该是小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企业为员工创造的价值,因为不是通过明确价格购买来进行的,很不容易衡量。所以,按照重要性原则,我们说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衡量企业的创造的价值是合理的。”
    @909131862 2669楼 2013-04-09 09:27:35
    富士康就是楼主开始说的情况,各种混乱各种推责!10个产品一半不良。看看爱疯5和黑莓10
    -----------------------------
    呵呵,我十年多前曾经在这里呆过,当时我们的职责是很明确的。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如果真像这位朋友说的,变成了这个样子,败亡也就只在朝夕了。
    公司越大,眼光越窄。这恐怕是很多大公司的毛病了。说起来,这和KPI也有关系,KPI会鞭策员工,不断改善已有的问题,但是却无法让公司关注外部更广阔的天地,公司只盯着自己内部,自然眼光越来越窄!可悲!
    @蝴蝶夏知秋晚香 2712楼 2013-04-10 19:53:24
    @江南游子1975
    江流看到李勇已经明白了这个问题,继续说:“我认为管理人员不可能一劳永逸额另一个原因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不断变化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公司里面的员工来来去去,每个人都不一样。对这个人有用的规则,对那个人可能就没用了。”
    -----------------------------
    承认并尊重个体的差异应该是现代人性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取向吧?
    小沈说:“我开个玩笑,现在不是时兴都市人自己种菜自己吃吗?如果几个人合伙搞一个这样种菜的公司,主要解决自己吃菜。那么这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应该不用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来衡量公司的价值了吧?”

    吴静波笑了,说:“小沈还真能钻牛角尖啊!就算你能搞这么一个公司,你还能搞其他类似的公司解决你其他的种种需求吗?”

    沈开这下不说话了。吴静波说:“换句话说,就是你还得通过别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你所创造的价值大部分还是用于服务客户不是自己。所以这种公司最多只是一种调剂,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

    吴静波笑了笑,继续解释说:“现在是一个商品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需求了。自己自足的小规模生产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但无一例外规模都偏小,而且生产的产品也相对简单。现代人的需求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产品的复杂程度上都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远不是那个时代的需求所能相比的。这些产品或服务,比如手机、汽车、电脑,这些我们在今天看起来很平常的一些商品,没有一个是自给自足的小型生产组织所能够满足得了的。甚至是我们现代的大型企业也无法单独满足任何一个产品包括产品部件在内的所有设计和生产。所以除了少量特殊的需求,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早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
    沈开和江流听到这里都默默点头,吴静波说:“你的绝大部分需求都是要通过到市场的购买来实现。而这个购买的能力也就是你获得的收入的多少,这需要你所在的公司先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你们公司有了收入,你们才能得到自己的收入。从这个角度来说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客户的需求,你现在对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公司最重要的目标没什么异议了吧?”沈开没有再争辩,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吴静波说:“只要企业的利润是在平等交易的市场上获得的,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通过交换为客户创造了价值。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市场是有效的,交易的主体是平等的,交易是自愿的。否则利润可能是权力管制的结果,那样的话企业的盈利就不一定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了。”

    江流也点头说:“这一点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很多以权力保障经营的企业在失去了保障它们运营的权力之后就很快陷入了困境。

    吴静波品了口茶,说:“一个真正能为社会大众创造价值的企业是不会轻易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们抛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往往是因为它没有价值。”

    江流接着又说:“师兄提到的市场有效的原则我认为很重要。但我认为用利润来衡量还是有很大的弊端。比如说我现在工作的飞达公司,我们就更注重市场份额。公司高层在内部也反复强调,不要太强调利润,我们把客户服务好了,取得了市场,迟早还是会赚到钱的。”

    吴静波笑笑说:“你最后那句话恰恰说明,你们公司从长远来看也还是要关注利润的,对吧?”
    江流笑着点头,吴静波继续解释说:“当然了,在短期内,企业具体的目标有可能有所不同,比如你们所面临的这个市场对于你们公司来讲应该是个新兴的、待开发的市场,所以你们公司打算采用积极的市场策略进入,这是对的。在这个阶段你们的目标也比较多的放在新客户的开拓、市场份额的增加上也是对的。市场份额的增加从长远来说也有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这些指标其实也是利润指标的变化。”

    沈开却带着质疑的口气问:“你们这样说是说市场开拓得好,利润增加得快的企业管理水平就高吗?”

    不等吴静波和江流回答,沈开就继续说了下去:“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你们怎么解释联想收购IBM电脑子公司的事情呢?联想当年收购IBM电脑硬件子公司的时候主要想得到两个东西:一是IBM的品牌,二是IBM的管理。从这一点来看,应该是IBM的管理水平高于联想。但是在个人电脑这个市场上,联想的市场份额增加比IBM快,利润也是联想增加得更快。这个矛盾你们怎么解释?所以,我认为你们前面说的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有问题的。”沈开脸微微发红,眼睛闪亮,显得很兴奋。

    吴静波沉吟另外一会儿才说:“小沈越来越厉害了!提的问题越来越一针见血了。这个问题问得好!”
    @twlx2008 2722楼 2013-04-11 15:19:28
    @江南游子1975
    看了一半,深有感触,之前在一家大型私营股份制企业工作,公司正遇到帖子里所写到的情况,招聘我过来的是主管生产的副总,江流这样的角色,老板把权力都交给了这个副总, 让他管好生产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个副总也陷入了老员工执行不到位,喊不动的情况,于是这名外企来的副总大刀阔斧改革,从外面招聘了很多外企的人过来管理(当然也包括我),结果呢?这名副总去年三月份来公司,去年年底......
    -----------------------------
    你问如何对待老员工,其实我的帖子里面有提及,就是最好是让老板发现老员工的问题,自己不要太急于处置老员工。让老板发现老员工的差距就好办了。信任不瓦解,你是无法处置老员工的。
    让车间自行决定发那个业务员的货,这纯粹是胡闹!肯定是有个原则的,要看客户的重要性,订单的重要性的。不知道你们那个总监怎么连这个也搞不清楚。
    至于别的,感觉你那个总监几乎就没找到正确的方向,失败几乎是必然的。具体的你多看帖子体会吧!
    @迎客松zz 2728楼 2013-04-11 21:55:21
    工业和农业的管理和利润怎么做对比?

    -----------------------------
    不是比较利润,而是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但是写书是为了针对大众,就没有用这么专业的词汇。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是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资本的无风险收益率会趋向于相等。和资本投资的行业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资本完全没有差异,如果一个行业收益率高,资本会涌入,最终降低收益率,反过来,如果这个行业的收益率过低,资本会逃离,减少竞争,最终收益率会上升。所以,从长远来看,资本的无风险收益率是趋同的。当然了现实中的情况是市场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所以,有些领域会长期存在资本回收率偏低的情况。你提这个问题其实是认为农业的投资收益率偏低,我认为这个是不完全竞争造成的。后面也会提及我的观点的假设。谢谢!
    吴静波喝了口茶才继续说下去:“其实你说的市场增长和我们说的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市场增长不是同一个概念。你说的是企业在某一个市场领域的发展,而我们作为衡量指标的市场发展是企业所关注的、努力开拓的市场的发展。这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

    沈开明显还是没有搞得很明白。江流帮吴静波解释说:“其实当初IBM退出电脑硬件市场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利润率对于IBM来说已经降得比较低了,他们感觉再做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怎么赚钱了,以后更难赚到钱。他们是主动放弃这个市场的!”

    沈开还是质疑说:“主动放弃也不能说明水平高啊?”

    江流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又解释说:“只有主动放弃才能腾出精力做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仅仅从IBM主动放弃市场这一点当然不能说明IBM管理水平高,但是IBM收缩之后在软件和服务市场取得了成功,这就能说明IBM的管理水平确实高了。”

    沈开这才明白过来,点头表示认同。江流继续解释说:“所以市场的收缩和退出并不能说明IBM的管理水平不高。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联想的人工成本比较低,还需要继续再这个市场上开拓,而IBM整体人力成本高得多,需要做更容易让他们赚到钱的事情:软件和服务。两者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在同一个细分市场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策略,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以某个细分市场的进退来看待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应该以企业在整个大市场取得的成绩来看待他们的管理水平!”
    吴静波补充说:“其实产业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以前的人,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都是要感谢产业转移。因为对于技术水平高的公司和地区只有把对于他们来说低技术水平的产业转移出去他们才能集中精力搞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低技术水平的企业和地区通过承接这些相对于他们来说仍算高水平的产业,可以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也因为他们承接这些产业才导致高技术水平的地区不至因为企业自身升级改行而缺乏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江流看到沈开还是没有很明白,就解释说:“打个比方,你现在和吴总在一个公司工作,你拼命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想和吴总争老总的位置。而吴总却发现了更大的机会,出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你能说吴总不如你,争不过你吗?努力进取,争取更大的目标是一种成功!而有选择的放弃自己过去的成功,争取新的成功就是一种智慧了。所以,IBM的做法其实是很有智慧的选择。这从IBM转型后的成功可以看得出来。”

    小沈点头表示明白,想了想又说:“吴总,你不要笑我钻牛角尖啊!会不会有企业不去想怎么改进提升自己,而拼命保住价格让保持自己的收入呢?毕竟去做更高端的产品需要继续提升和学习,这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的。”

    吴静波笑着说:“以后和小沈聊天真要小心了啊!没两把刷子,想在你面前糊弄过去是不可能的。”大家又笑了起来。
    笑完了,吴静波说:“你说的这个情况肯定存在,不过如果是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就不会存在,或者说不会长期存在。因为技术的转移不是由一两家企业和地区所能够决定的。这家不转移,他们的竞争对手会转移。大家都不转移,别人会自行研发。这个技术迟早会被别人掌握的。”

    沈开说:“是这个理,既然你搞出来了,没道理别人永远都学不会的。”

    吴静波继续说:“而一旦原本落后的企业和地区掌握了这个产业所需要的技术实力,他们会和目前的企业和地区竞争。而由于原来落后地区的薪资水平较低,他们能够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通过低价先蚕食原来的领先者的市场份额。这通常是从低端市场开始的,随着后进入者的水平不断提升,这个产业的中、高端市场也会被后进入者不断吞噬。”

    江流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公司现在做的事情!”

    吴静波笑了笑,说:“到了这种时候,原来的领先者不退出也得退出了。当然他们不想退出也行,让他们把工资降到和后进入者类似的水平可以避免自己成本高的弱点。但这种守候明显没有什么意义,也不符合人类的发展潮流。”

    江流说:“其实我现在的飞达公司就是这样。我们首先切入了低端消费品市场,先生存下来。等积累了经验之后,我们开始瞄准中高端市场,这次发展天祺这个客户就是为了切入更高端的工业品市场。如果我们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我们外企的竞争对手很难继续维持他们的价格,更不要说保住市场份额了。市场只能靠争过来,保是保不住的!”
    今天有人问起怎么提示沟通的水平。严格来说,这是需要长期揣摩提升的,不是几句话能够帮助提升的问题。只能说一些大方向的建议。
    1、换位思考。很多人之所以沟通差,说话不中听就是因为自己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人的思维差异非常大,再考虑到民族习惯、地域习惯、文化背景差异,想法可能差别很大。千万不要因为所有事情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学会理解对方的观点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沟通水平。
    2、少抱怨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喜欢崇拜、喜欢自己的人,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被别人接受,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欣赏别人的优点极为重要。这是最好的沟通工具!呵呵,不过这一点很难做到,有时我也做不到。
    3、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和别人打交道。有些人讨厌喝酒,有些人却嗜酒如命;有些人礼貌有加,有些人却相信亲密产生友谊。如果你对不喜欢喝酒的人谈酒,拉他一起喝酒,显然不合时宜,但反过来你和嗜酒如命的人大谈喝酒之害,估计他对你是没什么好感的。所以,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和别人打交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只是一些宽泛的原则,具体的提升还是需要自己多从生活、工作中揣摩学习。
    @迎客松zz 2740楼 2013-04-12 19:36:56
    回复第2699楼(作者: @江南游子1975 于 2013-04-10 09:40)
    好一会,沈开才说:“我明白了。但老子的这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呢!别人都挤,我不挤,我可不……
    ==========
    怎么没看见沈开要的答案
    -----------------------------
    答案要等到后面,不会忘的,呵呵!
    @103861220 2743楼 2013-04-13 00:29:45
    这应该算是从产品销售向市场营销进行转变吧。。。回复第2544楼(作者: @江南游子1975 于 2013-04-02 15:54)
    刘总点头说:“以前我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研发的人应该更不会这样考虑问题。我们只觉得文件做出来让别……
    ==========
    -----------------------------
    类似吧,销售已经从产品销售转向了市场营销,但是公司内部的部门很多还没有体会到这么转变。还固守过去的观念,所谓的岗位职责也更多的是从公司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的。很少有真正针对客户需求的来设置岗位职责,确立工作作风。
    吴静波赞许得说:“确实是这样。其实日系的消费电子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沈开嘴一撇,带着几分嘲笑地口吻说:“最近几年日本电子企业除了佳能,还真没几个过的好的!”

    吴静波笑着摇摇头,说:“十年前,甚至更早之前,日本企业可不像现在这么不景气。我有一个朋友十年前也在一个日本电子企业工作,当时这个日本公司就已经开始面临韩国和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销售开始下滑,公司需要缩小经营规模。但那个日本公司最后做出的决定让很多人感到吃惊,他们裁掉了中国的工厂,保留日本工厂。想保住日本制造工人的就业机会!”

    江流听了很吃惊地问:“这怎么行得通?那成本岂不是更高了,企业产品更没有竞争力了?”

    吴静波笑着说:“我也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日本人就是看不出来。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到最后连中高端市场也接连失守。而市场份额缩小,很多固定的费用分摊越来越高,公司其他的产品也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最终公司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出现巨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前几天,我的那个老同学带着几分解恨地口气告诉我,他原来工作过的公司被迫大裁员!”

    沈开听了坏坏地笑了,说:“吴总,你同学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吴静波摇头叹息,说:“日本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比以前更严重!到现在不仅是日本的制造工人保不住工作机会,就连为这些公司工作的日本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也因为公司缺乏竞争力失去了工作。这就是抗拒经济发展潮流的恶果!”江流和沈开都点头表示认可。

    吴静波接着说:“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公司可能具体做某件事情、某个工序的效率很高。但是在市场上仍然反映为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公司收入下降。我们说他们的管理水平低下也不为过。因为他们的管理者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缺乏对未来的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而搞清楚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本身就是管理最核心的工作。”

    江流这时插话进来说:“其实不仅仅是企业要有这种思维,我们个人也应该有这种思维、这种不断发展的思维。有的人总是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不管你教不教徒弟,总有人会学会的。迟早都有薪资要求更低的人来竞争这个位置的,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问题。师傅被饿死绝对不会是因为教会了徒弟,而是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还是不断提升自己,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沈开点头说:“这下我明白了。姐夫说的这个做更有价值的说法很有道理!这也是吴总前面说外企的管理水平不一定高过民企的原因。即便从单件事情看来外企的工作效率可能比较高,但如果他们没有做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仍然会失去市场、陷入亏损。这样就不能说他们的管理水平很高。”
    沈开忽然又想起了一个问题,说:“那如果相对落后的企业和地区采取追赶战略,他们直接去做先进企业和地区现在做的事情。那岂不是可以更快发展,赚更多钱?”

    吴静波笑笑说:“从理论上来讲,你这样想也是不错的。但实际上未必总行得通。”

    江流看到小沈还是有一定的疑虑,说:“其实吴总说的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打个比方说吧,你肯定也想像我师兄一样做个集团副总,想像他那样赚更多钱吧?”

    江流不等沈开回答,就接着说:“就算你想跨越式发展,但是你现在真地能够做得了一个集体的副总吗?”小沈摇了摇头。

    江流说:“其实比较现实的是你先想办法做个部门总监,学习提升几年再来想办法找机会去做副总。没有那个能力,想也基本上是白想。”

    吴静波笑着说:“江流拿我开涮了。其实更为常见的一个例子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发展概念:寻求跨越式发展!很多地方都提出了这种概念,要赶超谁谁谁。最后很多这种赶超都会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沈开说:“我们那儿也在搞跨越式发展,路修得像广场一样宽,不知道一下子跨越了多少年?我们那里的乡亲说可以在上面乘凉了!但是大家还是觉得钱不好赚,有什么用?”

    吴静波点头说:“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副总了,我想不用你父母要求。你自己都会想办法抓住这个机会的吧?你需要谁来告诉你跨越式发展?”
    沈开笑着说:“如果有这种机会,我还不想办法抓住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关注,那我不成傻瓜了!”

    江流笑着说:“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还是有很多人犯这个错误。其实赚钱的生意不用你去推行,总有人会做的。反过来,亏本生意,不管怎么推行,都没人愿意做。”

    吴静波也笑了,说:“道德经里面有一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沈开连忙说:“这句话的意思我也知道。就是不合乎于规律的事情,强行去做会失败,而不合乎于规律的东西,抓住不放也没用,最终还是会失去的。”

    吴静波点头赞许地说:“但是之所谓还是有很多人强行去做,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规律的作用。总觉得自己可以超越规律,做得更好。其实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真应该好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才对。明白了这个道理,其实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了。”

    沈开显得很迷惑,说:“这句话我也看过,但始终没有搞明白。道是什么?又是怎么无为而无不为的?感觉有点绕。”

    吴静波说:“道其实就是规律,具体在企业管理领域,道其实就是市场规律。我们做事情要符合市场规律,市场不用别人去说,看起来什么也没有做,这是说道常无为。但市场会自动地调配资源,让需求得到满足,资源流到需要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完成的工作比我们谁做的都要多,这就是无不为。”
    沈开这才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吴静波继续说:“每个市场的参与者自己会想办法争取好的发展机会让自身获得更充分的发展。能够顺应道也就是顺应市场发展的企业会不断发展壮大,而违背道,违背市场发展的企业则会陷入困境。这是规律,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做的尽量去符合事物的规律就是做好的做法。有些人总是自认为可以超越天道,恣意妄为,这种自负才是可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吴静波喝了杯茶,江流和沈开也在静静思考。吴静波一杯茶喝完,继续解释说:“回到我们前面说的日本裁员的怪相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了。日本政府给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减少裁员,即使这些员工已经相对于中国这样的成本较低的地区已经没有竞争优势了,仍然违背市场规律去保留日本员工做这些低端的工作,这就是执者失之!而有些事情,还没有到自己能够做的时候就眼红别人赚大钱,强行去做。就好比你现在一定要让自己做个总经理,很可能会失败,这就是为者败之。我们做事要顺应天道,不要有太多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过于放纵自己欲望,往往就导致有为,而有为不足以治天下。”

    吴静波忽然又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远了,说:“不好意思,一说就说得远了,我们还是回到企业管理水平的衡量这个话题上来吧!”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6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职场天地 最新文章
总结提炼我的十五年体制生涯
回顾一下至今为止的人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武汉找工作,真难!!!
乡镇公务员值得考吗?记录乡镇公务员的日常
我找到怎么发帖了
学校那点事
飘——民办教师之教学日记
校招季,请各位应届生谨慎选择进入银行业。
〖天涯头条〗深圳,我的天堂,我的地狱
读书改变命运,记录自己考证的日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1-12 00:57:27  更:2022-01-12 01:08:4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